高中历史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的地位十分特殊,贯穿着两条基本的线索:其一,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希腊文明处于源头阶段,有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思考;其二,从全球观的角度看,东西方在文明的源头虽然有许多相似点,但最终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本课分三目讲述希腊文明的发展。

第一目,通过学习爱琴文明介绍了希腊文明的开端;第二目,讲述了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发展的各方面影响。

第三目,具体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政体类型及公民政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特点;“黑暗时代”的特点;理解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文明进程所产生重大影响,古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及影响;了解城邦政体的几种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文字史料和图片了解爱琴文明,比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差异;探究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殖民之间以及与希腊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重点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进行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东方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西方文明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正是由于东西方的差异才形成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色彩。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难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对世界古代史了解的比较少,但是许多神话传说或者文学作品中却经常提到神秘的古希腊,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

因此,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在知识方面满足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开始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思维,所以,在讲述相关内容时,不用刻意形式的提问以表示互动,而是要真正引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高中历史新课程岳麓版必修(1)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新课程岳麓版必修(1)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新课程岳麓版必修(1)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介绍,使学生初步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独特条件。

本课第一目“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重点叙述爱琴文明的组成及其特点,使学生初步认识是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文明;第二目“古希腊城邦”,重点介绍了古希腊城邦的含义、城邦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邦形成的影响;第三目“古希腊城邦政体”,具体介绍古希腊城邦各类政体的形成及特征。

古代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是本节课的主题。

相对本单元后两课内容,本课是铺垫。

学生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古代希腊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爱琴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在初中时已经讲过,不必过多讲解。

古希腊的地理特点、城邦的含义、城邦的特点、城邦各类政体的特征应作为知识重点给学生讲清。

根据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的情况,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更多的历史图片,并播放两段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上网浏览有关古希腊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收集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词语或事件,课堂上讲一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爱琴文明的含义、爱琴文明的特征、城邦的含义、城邦的特征、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二、能力与方法1、记忆城邦、城邦各种政体的含义。

2、理解希腊的地理环境与希腊城邦形成的关系。

3、初步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4、理解希腊公民政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希腊城邦定义、古希腊各种城邦政体的特征难点: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城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希腊城邦的地图、建筑、雕塑等图像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古希腊的历史文化背景。
2.创设模拟古希腊公民大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民主决策过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4.反思与评价: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3.提出引导性问题:“你们认为古希腊城邦制度有哪些特点?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爱琴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分析其对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
2.详细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基本特点,如自治、民主、法治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探讨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公民概念,解释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公民素质对城邦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析古希腊城邦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历史必修一第5课教案

历史必修一第5课教案

历史必修一第5课教案【篇一: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教材分析(一)学科与年级:历史学科和高一年级(中学)(二)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第五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课时(三)学习内容: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城邦的概念与特征航海业与殖民;城邦的多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与僭主制(四)本节课的地位:讲述古希腊创建并出现了人类近现代几乎所有的国家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

学习本课,能上连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连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体,对政治制度有一种整体的、全局的把握。

【点评】本课教学内容在世界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选材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基础知识1.识记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说出文明的特征。

2.理解城邦的概念与特征。

分析航海业与殖民的关系。

3.列出城邦的多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与僭主制(二)能力与方法1.认识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形成的客观作用和对海洋文明的独特影响。

2.理解城邦的性质(国家形态)和公民政治及多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古希腊创建并出现了人类近现代几乎所有的国家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

2.古希腊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3.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体现人类文明的多样化。

【点评】张老师能够根据课标及教材的要求,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即简洁又精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高一年的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是相当的陌生,对古希腊城邦的政体更是一无所知,要帮助同学熟悉这段历史,一定要借助地图和一些神话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探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政治体制的影响。

2.学生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引导他们组织小组讨论,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024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岳麓版必修1

2024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岳麓版必修1
(3)城邦制度的范例:古希腊城邦制度成为后世政治制度的一种范例,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3. 题型三:论述题
题目:请论述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邦的独立性: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府、法律和军队,享有相对独立的权力。
7. 网络资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在线文章、视频讲座、学术论坛等。这些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视角和信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深入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希腊城邦制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古希腊城邦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奥秘。
8.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他们将能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题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典型例题讲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举例讲解一些典型的题型。这些题型将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题型一:选择题
题干: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所有城邦都是民主制度
B. 城邦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盟
C. 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法律和政府
D. 所有城邦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城邦制度特点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是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法律和政府,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爱琴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能够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案例设计中,我以时间为线索,将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源、繁荣与衰落。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希腊城邦制度下的生活,提高历史实践能力。
此外,我还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相结合,以图片、地图、视频等形式展示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课堂趣味性。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4.通过学习古希腊城邦制度的民主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系统的,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历史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人性化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旨在让学生了解爱琴文明的发展及其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联系,掌握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培养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正式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正式版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城邦的主要特色,其政治体系分类及主要特色。

(2)认识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晌,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地文明或大河文明不一样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疆域破裂,难以形脱究一的政治中心,不易成立国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相关。

过程与方法(1)部署学生预习课文,分组总结本课的知识构造。

(2)供给原始图片,剖析总结历史知识,提升对历史信息的提炼能力。

(3)比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共同之处与不一样之处。

(4)深入研究教材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以及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5)合作研究古代希腊和中国创办的政体为何存在差别?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绚烂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不论是东方仍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平分秋色,都为人类文明的进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益弊。

要点与难点要点爱琴文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特色和政体种类。

难点希腊民主政治的特色、本质和作用。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展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点燃圣火自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此后,2004年8月1日,第28届奥运会再一次回到了他的故土——希腊。

此次奥运会开幕式,表现了好多古希腊期间的文化和特色,向世人展现了这个欧洲海洋文明的独到魅力。

那么,古希腊文明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新课学习一、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1.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及其特色展现克里特壁画、米诺斯王宫旧址克里特文明(前2000一约前1400年)特色:主要产品是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

主要的城市是米诺斯王朝的国都克诺索斯。

主要的文化遗存是米诺斯王宫,呈迷宫式构造。

发现象形文字,当前还没有人解读。

2.迈锡尼文明的发现及其特色展现阿卡门农面具、狮子门迈锡尼文明(前1500一前1100年)特色:主要的文化遗存是陵墓,包含竖井墓和圆顶墓两种种类,以及迈锡尼城堡,主要的历史内容是特洛伊战争。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教案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导入: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

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

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展示古代希腊地图)一、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00—前1200)(师):古希腊大致以今天的希腊半岛为中心,希腊半岛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它的南部又形成另一个半岛——伯奔尼撒半岛;另外还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与其他地区的大河流域文明相比,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等相比而言,希腊文明有其特别之处,它是海洋文明,它的发轫与繁盛都与海洋密不可分。

它最初的源头就是爱琴文明。

(展示爱琴文明地图)(师):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地区及其周围的青铜时代文化,包括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在爱琴文明衰亡之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古希腊陷入了沉寂的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黑暗时代”。

这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琴文明一无所知,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神话故事中的一些记载中,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

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人们所认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谢里曼和亚瑟·伊文思。

(下一页)美籍德国人谢里曼自小就熟读《荷马史诗》,狂热地迷恋里面所描写的神话故事和人物,他认为特洛伊战争是真实的,成年经商致富后,开始了自费寻找特洛伊的艰难历程。

在19世纪70年代,他发现了特洛伊古城,后来又发掘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这也就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发现。

那么,迈锡尼之前的爱琴文明又是怎样的呢?(下一页)20世纪初的时候,英国古文字学家亚瑟·伊文思发掘出克里特岛上传说中的米诺斯宫部分遗址,使得克里特文明重见天日。

岳麓版历史必修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学习目标: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2.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3.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认识: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3.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

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

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讲授新课:一.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1.自然地理环境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构成“爱琴海世界”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

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

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2.居民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

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二.爱琴文明1.爱琴文明A古希腊文明的开端B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即青铜文明)C代表:克里特、迈锡尼文明2.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前期)早期:A 时间:前2000年——前1700年 B特征: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全盛时期:A时间:前1700年——前1400年B特征:犁耕出现;手工业分工精细, 青铜器、陶器、金银器制造技术进步,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出现先行文字B;米诺斯王宫毁灭:前1400年,被麦锡尼人占领2. 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后期)内涵:指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以迈锡尼为代表,故称“迈锡尼文明”发展阶段:A 形成:前16世纪上半叶,阿卡亚人创造的,宫殿、城堡、“坑墓”B 全盛:前1400年前后,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线形文字的泥版文书(实物:迈锡尼狮子门)C 灭亡:前12世纪,多利亚人入侵 (特洛伊战争)三. 古希腊城邦1.城邦A 含义 城邦(city-state),希腊语“polis”。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_名师教案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_名师教案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爱琴文明的组成部分;古希腊自然环境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公民的含义;古希腊城邦的五种政体类型;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分析希腊五种政体的特点及希腊公民政治的影响,认识西方早期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亚非文明、欧洲文明发源地、神话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希腊文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补充单调文字材料的不足。

3、学生讨论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4、利用表格对比等方式比较五种政体类型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体会到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对后世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体会其民主的意义,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2、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上民主意识的薄弱,特别是他们感受到其主要原因是在于自身缺乏民主思想、真正的平等观念,进而在情感上认同学习西方政体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的重难点:重点:爱琴文明的组成,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和政体类型;难点:古希腊民主政体的特征、实质和作用;四、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六课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展开作了重要的铺垫;五、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对世界古代史了解的较少,但是许多神话传说或者文学作品中却经常提到神秘的古希腊,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

因此,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在知识方面满足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教法学法1、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神话、史学史料,加强情景教学效果;2、利用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预设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维,进行问题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3、通过表格比较辅助手段教学,直观明了:七、教学过程:课前提示:学习历史应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导入新课:提问:亚非文明、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讲授新课:古希腊的神话、历史学、希腊文明的起源;一、爱琴文明(BC20世纪——BC12世纪)1、克里特文明(BC2000、1700年—BC1400年)特点: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1(岳麓版必修一)

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1(岳麓版必修一)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通过问题层层展开,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利用表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比较五种政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重点:古希腊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不同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

导入新课:在古时候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芳名叫欧罗芭。

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

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

宙斯不由自主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

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

公牛踏着爱琴海的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

根据这个神话,欧洲人认为“欧洲”(Europe)最早是指爱琴海(Aegean Sea)南端的克里特岛。

然而这则神话传奇在虚虚实实的情节中却反映出这一段历史的真相: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纪)是长达800年的青铜文化,是地中海东端的希腊文明的开端。

它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文明,而希腊文明则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讲授新课: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它早已经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那么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爱琴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它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被发现,要说爱琴文明的发现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物,那就是阿尔图·伊文思和亨利·谢里曼。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问题驱动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历程。
2.运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激发他们探索古希腊文明的热情。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价值观(如民主、法治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制作一份PPT展示。要求展示内容包括:
a.价值观在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体现;
b.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c.小组成员对该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拓展性学习。下次课堂上,学生将进行研究成果分享,要求如下:
b.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c.强化课堂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一段关于爱琴文明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视频结束后,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爱琴文明的地理环境对其发展有哪些影响?它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有何关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让他们认识到我国古代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共性与差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通过学习古希腊城邦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法治、公民意识等价值观在古希腊文明中的重要性,进而增强自己的法治观念和公民责任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本课从古希腊的发展源头讲起,以时间为线索,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为下一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做了铺垫。

本课第一子目“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介绍了希腊文明的开端。

第二子目“古希腊城邦”,讲述了古希腊城邦的形成,重点介绍了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

第三子目“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讲解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二、学生分析:由于初中历史教学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学生已有初步了解,但是认识不深,学生对希腊史既陌生又好奇,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关于古希腊历史的粗略框架,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古希腊的历史。

同时,高一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比较能力还是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所以本课的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地图与历史图片,希腊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创设教学情境,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明的大体情况。

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希腊城邦的概念与特征;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文明进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希腊地缘因素,合作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2)比较古代中国与希腊城邦,寻找其不同特征,理解希腊的政治民主与中国的专制主义产生的原因,进而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并体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教材分析(一)学科与年级:历史学科和高一年级(中学)(二)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第五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三)学习内容: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城邦的概念与特征航海业与殖民;城邦的多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与僭主制(四)本节课的地位:讲述古希腊创建并出现了人类近现代几乎所有的国家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

学习本课,能上连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连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体,对政治制度有一种整体的、全局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基础知识1.识记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说出文明的特征。

2.理解城邦的概念与特征。

分析航海业与殖民的关系。

3.列出城邦的多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与僭主制(二)能力与方法1.认识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形成的客观作用和对海洋文明的独特影响。

2.理解城邦的性质(国家形态)和公民政治及多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古希腊创建并出现了人类近现代几乎所有的国家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

2.古希腊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3.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体现人类文明的多样化。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引导同学粗读、精读,快速浏览,圈点划批,提高历史阅读能力。

2.提供丰富意义建构材料的策略: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

3.问题激发策略:通过中国与古希腊政治体制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4.自主探究策略: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古希腊的政治体制,用多元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5.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附:表格五、教学过程:爱琴文明和古希腊城邦制度导入新课情境营造:欧洲(Europe):欧罗巴,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发现她;变成公牛,“欧”骑上牛背;踏着爱琴海浪花把她带到克里特岛。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5【教学设计】《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5【教学设计】《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包括第一子目“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介绍希腊文化的渊源和开端;第二子目“古希腊城邦”讲述了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第三子目“古希腊城邦政体”介绍了城邦的各种政体,以及对公民政治的评析。

本课在本单元起到了文化基础的作用,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开端,本课为后面西方文化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爱琴文明的组成部分,希腊自然环境,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公民的概念,古希腊城邦的五种政体。

能够理解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表现及异同,希腊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文明的影响,分析希腊五种政体的特点及希腊公民政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入,让学生课前就对希腊文明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补充单调文字材料的不足。

让学生讨论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利用表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对比等方式比较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异同,五种政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制度的影响,同时也了解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绝非仅仅由地理环境的因素,还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在古希腊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上民主意识的薄弱,特别是他们感受到其主要原因是在于自身缺乏民主思想、真正的平等观念,进而在情感上认同学习西方政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城邦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意义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新课导入情境营造:欧洲(Europe)名称由来:欧罗巴,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发现她;变成公牛,“欧”骑上牛背;踏着爱琴海浪花把她带到克里特岛。

爱琴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二、新课教学(一)爱琴文明(展示本课线索)教师指出古希腊的发展线索,提问什么是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展示克里特文明的四张图片,提问学生体现了它的哪些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

结合第8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利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

中华文明产生的源头是夏商周文明,而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其后是“黑暗时代”,随后是古典文明时期。

那么古希腊早期的爱琴文明怎样,它的城邦制度又如何?这种制度与希腊文明又有何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讲授新课:
一.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
1.自然地理环境
A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构成“爱琴海世界”
B 特征:希腊半岛——多山少大河、平原,土地贫瘠,发展农业条件较差。

内陆因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东部沿海地带----海岸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海贸易事业。

小亚细亚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海岸曲折,多良港,岛屿众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爱琴诸岛——特别是克里特岛,处于西亚、北非和南欧的中心,海上交通方便,是古代地中海交往的桥梁
2.居民
A前4000年后,一批小亚细亚移民与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和其他岛屿的原有居民融和。

形成:皮拉斯古人、卡里亚人、勒勒吉人,他们创造了爱琴海世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B前2500年左右,一支阿卡亚人从多瑙河流域迁入
C前12世纪前后,大批操希腊语的印欧人迁入定居,有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亚人
二. 爱琴文明
1.爱琴文明
A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B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即青铜文明)
C代表: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前期)
早期:A 时间:前2000年——前1700年 B特征:产生了君主制国家
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全盛时期:
A时间:前1700年——前1400年
B特征:犁耕出现;手工业分工精细, 青铜器、陶器、金银器制造技术进步,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出现先行文字B;米诺斯王宫
毁灭:前1400年,被麦锡尼人占领
2. 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后期)
内涵:指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以迈锡尼为代表,故称“迈锡尼文明”
发展阶段:
A形成:前16世纪上半叶,阿卡亚人创造的,宫殿、城堡、“坑墓”
B全盛:前1400年前后,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刻有线形文字的泥版文书(实物:迈锡尼狮子门)
C灭亡:前12世纪,多利亚人入侵(特洛伊战争)
三. 古希腊城邦
1.城邦
A含义:城邦(city-state),希腊语“polis”。

原指公民集体、城池,引申为城市、国家、城邦
B概况:城邦林立,大的城邦有雅典(面积 2500平方千米,人口 20~30万)、斯巴达(面积 8400平方千米,人口40万)
2.形成:前8—前6世纪,
特点:(1) 奴隶制国家产生 (2) 海外殖民运动 A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B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寻找新的土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工业原料;政治斗争中失势的集团寻求托身之地 C殖民城邦与宗主国之间关系:基本独立,仅保持经济文化上一些联系 D作用: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3.城邦政体
A 政体含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
C类型:贵族制、民主制为主,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
D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E作用、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拉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为后世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爱琴文明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以及早期的政治制度——城邦制度。

那么其后来又有何发展变化呢,我们以后将会学到。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希腊城邦的含义是()
A.一种国家形态
B.独立城市
C.城市农村的结合体
D.代表古典文明
2.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B.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C.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D.爱琴文明历时长久,经久不息
3.右图是古代雅典的刻有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
A.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
B.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
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
D.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
4.在希腊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被称作()
A.克里特文明
B.迈锡尼文明
C.爱琴文明
D.荷马时代
5.下列关于城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
B.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C.小国寡民是其主要特征
D.雅典是最大城邦
6.观察右图,它说明了()
米诺斯宫复原图
A.克里特文明处于繁荣时期
B.迈锡尼文明处于繁荣时期
C.希腊城邦出现
D.爱琴文明归于沉寂
7.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以来()
A.独立自治
B.互不往来
C.互相监督
D.结成一个联合体
8.古希腊人进行殖民活动的原因不包括()
A.希腊半岛地少人多,粮食不能自给
B.海港众多,交通便利
C.为了称霸欧洲
D.航海业和海军发达
9.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治权的体现是在下列哪一政体出现之后()
A.君主制
B.贵族制
C.民主制
D.寡头制
10.哈里波特是雅典郊区的农民,年龄30岁,是家中的男主人,要去参加公民大会,他的妻子却不能随同进入会场。

主要原因是()
A.会场太小
B.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C.年龄受到限制
D.需在家看护子女
二、非选择题
11.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请完成:
(1)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城邦政体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哪几种最流行?
(3)在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参政权利,哪些人具有城邦公民的资格?哪些人被排斥在公民之外?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D
6、A
7、A
8、B
9、C
10、B
11、(1)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

最流行的是民主制和贵族制。

(3)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男性公民。

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被排斥在公民之外。

课后作业
结合知识链接、课后活动建议,安排同学们进行讨论:
请从神话传说、地理环境、血缘关系、民族构成等方面说说为什么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会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
为什么两种政治制度都会带来社会的进步?
他们各自有何利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