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教学设计4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以及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2.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3.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1.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材料:滑轮、弹簧秤、块状物体、测量尺、线规等。

2.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给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功率表的读数远大于我们实际使用的功率,比如家用电器的功率?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Step 2:概念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设备(如滑轮、机器)从输入能量向输出能量转换的比例,也就是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

Step 3:计算方法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公式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机械效率=实际输出功率/理论输出功率×100%。

并解释理论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的概念。

Step 4: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与机械效率有关的问题可以是:机械效率越高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机械效率?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

Step 5:实验测量机械效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可以是一个简化的滑轮系统,学生通过测量负荷物体的高度、时间和施加力的大小来计算机械效率。

Step 6: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机械效率,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可以讨论实验误差、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等。

Step 7:总结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机械效率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展示学生提出的好问题。

Step 8:拓展学习学生可以继续探究机械效率和功率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等。

Step 9: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Step 10: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教案】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节约能源与资源的意识,提升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教学PPT、黑板、白板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机械,引导学生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例如:风扇、电梯、自行车等。

提问学生,这些机械中哪些是高效率的,哪些是低效率的,他们是如何判断的。

Step 2:讲解(15分钟)1.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形式,详细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机械效率=有用输出÷总输入×100%。

3.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Step 3:实验设计与实施(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实施机械效率的实验。

2.教师提供简单的实验任务,例如:设计一个小车,通过坡道下滑,测量小车滑下坡道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小车的机械效率。

3.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数据分析与讨论(20分钟)1.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小车的机械效率。

2.通过与其他小组的数据比较,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小组得到的机械效率有所不同。

3.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例如:摩擦力、轴承的磨损、传动系统的效率等。

Step 5:总结(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减少摩擦、改进传动系统、优化设计等。

3.强调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一个机械设备,提高其机械效率,要求学生写出设计思路和效果预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机械效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2)能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能源、提高效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2. 难点:(1)机械效率公式的运用和计算。

(2)实验操作中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效率的概念。

(2)介绍机械效率的定义和意义。

2. 实验一: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步骤:① 组装滑轮组,测量重物的重力。

②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③ 计算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3)实验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实验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1)实验目的: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搭建斜面,测量重物的重力。

②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斜面上的移动距离。

③ 计算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3)实验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4.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2)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处理。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强调机械效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2. 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举例说明。

初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5篇

初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5篇

初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5篇初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学大纲所提出的纲、要要便于教材的叙述,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初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温度计二、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

低于0℃用负数表示例:37℃读作37摄氏度-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4、体温计:○1 结构、量程、分度值○2使用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7篇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7篇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7篇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篇1)本周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棱镜》和《光的反射现象》。

第五节《认识棱镜》课堂开始时我以彩虹的形成为引,小组讨论彩虹的形成以及日常生活中除了下雨过后还有哪些情况能够看到彩虹。

有些学生从来没有看见过彩虹,所以在讨论的时候没有参与感。

然后我请了几位学生来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之后引入三棱镜的相关知识,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们来观察当白光透过棱镜时发生的色散现象。

但是由于部分教室光线较强,拉上窗帘关了灯还是比较亮,而且手电筒光强较弱,导致部分小组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色散现象,只能看其他小组做出的小彩虹,因此体验感不是很好。

第六节《光的反射现象》主要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光会反射?这个问题需要在前面做铺垫,不然直接讲出来会造成知识的串联出现问题,所以我通过镜子中的成像作为引导来提问,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的.理解。

2、我们如何判断反射后的光线和射入的光线的性质是否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太好理解,所以我请学生们自己小组讨论给出实验方案,我再做适当的补充,最后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案。

但还是因为教室光线太强,所以学生们观察不到光线的行进路线,只能通过起点和终点来判断。

后来我改进一下实验,让学生用喷雾往激光笔光柱上喷水,这样就可以看出光线,但是学生会把水喷得到处都是,影响后续上课,所以这个方案也不太好,还需要继续改进。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篇2)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物理机械效率的教案

物理机械效率的教案

物理机械效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探究,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滑轮组、钩码、计时器、测量尺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导入新课】(部分,您可以介绍与机械效率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它的效率又是如何呢?”)【自主学习】(部分,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或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实验探究】(部分,您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例如:“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研究在滑轮组中增加钩码数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小组讨论】(部分,您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例如:“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提升】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完成相关练习题。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研究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讨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和讨论,总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机械效率的计算。

2. 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实例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机械,如电梯、汽车等,它们的工作效率如何?2. 学生分享对机械效率的初步理解。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2. 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 公式讲解: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总功) × 100%。

4.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实例,让学生计算机械效率。

2.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实例中的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机械效率。

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机械效率。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和计算过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2. 讨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3. 学生提出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建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机械的效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比赛,设计提高机械效率的装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能够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机械效率》教案(优秀3篇)

《机械效率》教案(优秀3篇)

《机械效率》教案(优秀3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认识;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学仪器】电脑教学平台一套,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师: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N重的砂子运到6m高的楼上。

在投影仪上映出下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一分钟后,教师: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学生:第三种方法最省力。

教师:如果从功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会怎样呢?首先,让学生一起分析,这三种工作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把重100牛的沙子从地面运到三楼,这是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同学们计算一下,单纯完成此任务,需要做多少功呢?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板书:W1=G沙·h=600J第三种方式,人做的功是多少呢?3)W2=G总·h=690J第二种方式,人做的功是多少呢?2)W2=G总·h=780J第一种方式,人做的功是多少呢?1)W2=G总·h=3120J(此处学生遇到了困难,这也是安排上面计算顺序的目的。

困惑一:需要计算楼梯的长度吗?提示学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可以分解成先水平移动不做功,再竖直升高做功。

困惑二:人的体重该不该算上?)学生分析计算结果:三种方式做的功都比W1多,额外多做的功不一样,可见第三种方式最好。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4篇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4篇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4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篇一1、有用功:2、额外功:3、总功:4、机械效率:①定义:②表达式:③理解、强调:练习题分析,作图,说明,草稿等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机械效率篇二如何实施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机械效率”是人教社根据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而修订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最后一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学生在对“力”、“力和运动”、“功和功的原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比较综合的一节,且有所扩展,涉及到一定量的计算,在实际中有重要的应用,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应的体现。

因而,本节内容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而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大纲》也提出了“理解”的较高的教学要求。

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其本质缺乏认识,“功的原理”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机械效率”时也必然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对几种“功”的表现形式、实质意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有相应的困难。

学生们虽然对物理的学习也有近一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理解能力,但他们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仍然较低,对事物的认识仍主要借助于感性认识,需要靠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理性认识的建立和知识的获得,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智能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以学生为本”,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上,要定位在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通过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和过程方法,感悟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人与人团结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情感态度。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相互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能正确认识几种功的表现形式,能利用机械效率解决有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工科思维,注重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这是否与摩擦有关?并让学生自由发言。

2. 概念解释与示意图展示教师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所做的有用功与所消耗的总能量之比。

并通过示意图展示机械效率的概念。

3. 公式推导与计算练习3.1 教师通过搭建实验装置,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数据,从中推导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3.2 让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4. 讨论与分析让学生结合实例,通过讨论与分析,探究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观点进行评价。

5. 实践操作与设计5.1 教师设计一个实践操作任务:利用给定的材料和设备,设计一个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简易机械装置。

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效率。

5.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并介绍设计的装置。

其他组进行观摩和评价,以促进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6. 归纳与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

强调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机械效率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提问与答疑教师在课堂结束前,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和解释。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示意图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8篇)《机械效率》教案篇一教学课题:第十一章第八节机械效率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计算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概念教学用具:重物,支架,细线,滑轮,斜面等教学方法: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不善于动脑,好奇心强,集中精力听课的持久性差,比较好动,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配以谈话、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机械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法中既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重就重在它可使学生对全章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真正掌握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难就维在:1前面在讲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都没有考虑摩擦和某些机械自身的重。

因此对本节课讨论的内容很难捉摸理解,在具体实例中分不清哪部分是存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2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不能真正理解,只会死记公式,遇到具体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

为此我在教学中将“用动滑轮提升重物”这个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三个单一的'问题提出来即a 直接提升重物b直接提升滑轮c用滑轮将重物提升。

其教学过程如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功?怎样计算?2什么叫功率?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功的原理内容是怎样的?二、引入新课通过对功的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那么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何在?(学生回答:省力或工作方便)在省力和工作方便的同时,我们以学习了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哪一个?(学生回答:功率)今天我们将讨论使用简单机械中的另一个问题“机械效率”,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引导学生学习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三个物理概念1板书课题让学生朗读课文(1)请一们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要求其余同学留意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若有让学生提出并纠正。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5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5机械效率》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5机械效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1.5节《机械效率》。

本节主要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有用 / W总。

3.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摩擦力、机械自重、额外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2.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滑轮组、钩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滑轮组的效率是多少?2. 概念讲解: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有用功、总功的概念。

3. 公式讲解:给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4. 影响因素分析:讲解摩擦力、机械自重、额外功等因素如何影响机械效率。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有关机械效率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几道有关机械效率的练习题。

7.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板书设计1. 机械效率的概念。

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3.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 题目二: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答案: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摩擦力、机械自重、额外功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机械效率与理论功率、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3.能够应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机械效率与理论功率、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提供有用功率的能力,其计算方法为机械效率 = 实际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机械效率的单位:无单位。

2. 机械效率与理论功率、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功率:机械设备在完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获得的能量变化的功率,计算方法为理论功率 = 输入功率 = 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摩擦、空气阻力等因素而损失的能量变化的功率,计算方法为实际功率 = 输出功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一台简易机械装置(如提起物体的滑轮组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机械装置的运行过程,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2.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使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机械效率的定义,并解释其中的概念;•带领学生计算几个简单的机械效率。

3. 分析机械效率与理论功率、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讲解理论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给出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效率与理论功率、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给学生几个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要求他们分析其中的机械效率,并计算相关数据;•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机械效率的提高途径。

五、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识的活动方法;2.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案例分析的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3.学生能够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机械效率,并提出优化方案。

七、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 = 实际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理论功率 = 输入功率 = 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 输出功率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机械效率展开,通过生动、实用的案例和计算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3.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能够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幻灯片等教学工具;2.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引入机械工作及机械功等概念,让学生回顾并了解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什么是机械效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能输出所占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工作输出所占的比例。

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能输出/机械能输入×100%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公式推导,教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摩擦损耗、减小空气阻力、改进机械结构等。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安排一场小型实验演示,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

2.提供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和问题分析。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精选6篇】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精选6篇】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精选6篇】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篇1】教学题目四、试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自的通过学生试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机械效率取决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成分,(即百分比)从而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学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

教学方法学生试验与讨论。

教学内容首先讨论上节课留的课外作业,指出:1.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尽可能削减额外功,即削减克服额外阻力所做的功。

2.P171想想议议克服水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水桶、绳子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从井里捞水桶时,克服水桶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水桶里所带的水以及绳子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可见有用功,额外功主要取决于我们做功的目的性,加以区别,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我们用车推货物而做功,由于货物重而影响的摩擦力,克服这个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有用,但由于车重而影响的摩擦力,克服这个摩擦阻力而做的功就是额外的功。

引言:本节课我们要通过测滑轮的机械效率,要进一步明确决定机械效率的两个条件,通过几个不同的方法所测定的效率,进一步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

学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试验中留意事项;1.在试验中要将距离测量的准确些。

2.留意会将细绳绕在滑轮上。

2.尽可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秤。

4.留意弹簧秤的示数要用牛顿表示。

5.拉动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物体匀速上升。

6.可将各数据填入书中表格内。

7.留意分析试验中所消失误差的缘由。

小结:通过学生试验,老师巡视纠正试验中所存在的问题。

指出有用功还可以这样来求得,作业:P176—177,8、9。

【说明】这个教案基本上是提纲式的,建议新老师要把试验过程再写具体些。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利用斜面拉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与机械效率相关的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机械效率的能力来设计和改进机械装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机械效率的概念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3.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实际案例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机械效率的思考和兴趣。

2.理论讲解(30分钟)概念讲解: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机械效率的认识。

计算方法讲解:介绍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过程。

3.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几个实际示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机械效率,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4.小组探究(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简单机械装置,设计实验,测量其输入功和输出功,并计算机械效率。

让学生找出实验中机械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改进措施,引导学生总结机械效率计算方法和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六、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2.小组实验需要的简单机械装置和测量工具七、课后作业1.查找并整理有关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案例。

2.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习题。

八、教学反思以上是对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的一个简要描述,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5篇)“机械效率”是人教社根据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而修订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最后一章第三节内容。

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组装滑轮组,掌握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2、能进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观察、思维等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1、滑轮组的绕线组装,2、重物上升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所通过距离的测定。

理解S与h的关系。

3、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实验器材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刻度尺,钩码(或重物),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铁夹,细绳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二、预习提问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

三、实验指导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测量应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

在测量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必须在拉动中读数。

为了避免实验时顾此失彼,同一实验组的同学要分工合作。

2、钩码上升高度的测量,可先量出钩码到桌面(或铁架座面)的距离h1,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后,再量出钩码到桌面(或铁架面)的距离h2那么h2-h1就是钩码升高的高度h 。

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钩码前后的高度h1、h2最好是整数。

3、弹簧测力计通过距离的测量,可以仿照测量钩码提升高度h的方法进行,或者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做个带色的记号,再拉弹簧测力计,量出记号到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这就是弹簧测力计通过的距离s 。

4、在实验中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记录测得的数据,不能凑数。

实验结束,要整理仪器,并放回原处。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机械效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能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即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

2. 能够计算和比较机械效率。

3. 了解机械效率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3. 机械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或简单的机械运动装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备的效率问题。

例如,汽车引擎、自行车、泵等。

帮助学生意识到机械效率对设备性能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20分钟)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效率的理论讲解。

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即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

介绍机械效率的单位是百分比,并强调机械效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

3. 实验活动(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以进一步理解机械效率。

实验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机械装置,如抬水机、风车等。

学生可以通过测量抬水机的抬水高度、重物移动的距离等,计算机械效率。

然后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机械效率,探究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4. 计算练习(20分钟)给学生一些计算练习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计算机械效率。

其中包括给定输出功和输入功,计算机械效率;给定机械效率和输入功,计算输出功等。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向学生介绍机械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如在选择机械设备时,机械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在设计机械装置时,要尽可能提高机械效率以减少能量损失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机械效率。

四、课堂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和计算方法,并总结实验结果。

2. 计算题:给学生一些机械效率的计算题目,考察他们对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应用能力。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优秀11篇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优秀11篇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教案优秀11篇《机械效率》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机械效率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要通过实例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使学生真正认识机械效率的含义。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经历测量的全过程,如让学生经历组装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他们的实践体验。

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难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教学策略以“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为背景,提出问题:动力对绳子做功等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吗?让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

进一步分析讨论,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效率的概念。

通过理解、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两种方法:减小额外功和增加有用功。

在讨论了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之后,把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学生明白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动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等。

《机械效率》物理教案设计及教学实录2知识目标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在此基础上理解机械效率,并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机械效率的认识。

2。

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

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

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二、进行新课
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生:对沙子做的功。

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媒体显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媒体显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

(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

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

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生:
师: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
生:讨论回答。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生:做出猜想。

(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回答。

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思考回答。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动动脑
师: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