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AS-AD MODEL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具有两个局限性:一是没有分析劳动市场的情况,即只讨论了国民收入的决定,没有说明均衡国民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二是没有考察一般价格水平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本章在收入、利率之外,再引入一般价格水平,考察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时决定。
它是研究产量波动以及决定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的基本工具。
一、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curve)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对产出的需求。
总需求曲线则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利用IS-LM模型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
现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会影响IS曲线,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会发生移动。
这是因为,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是实际变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变量,但LM曲线中的货币供给量则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
如果以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M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价格水平,则有:(5.1)由(5.1)式可以看出,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
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会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水平下降。
利率水平的下降会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
因此,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
同样,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重点提示:前面有关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在资源闲置的条件下,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且不论社会总需求如何变动,只会引起产量、收入变动,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这样也就没有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
然而长期中,价格是可以灵活调整以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均衡的。
本章在IS-LM模型中放宽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引进劳动力市场,把总需求分析和总供给分析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来分析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与总需求函数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简称AD)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每一物价水平下,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通常以总支出这一统计指标表示。
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净出口四个组成部分。
可表示为:AD=C+I+G+(X-M) (5.1)其中,C代表消费需求,指国内居民对产品的需求;I代表投资需求,指企业对资本品的需求;G代表政府需求,指政府采购产品的需求。
(X-M)代表净出口。
因此,总需求这一概念描述了经济消费方的行为,它是总支出,也是GDP。
总需求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实质上它揭示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这种函数关系我们称之为总需求函数。
以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P表示价格水平,则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Y=AD(P)。
描述总需求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5.1。
把对应于每一物价水平的所有产出总量描绘在以物价水平为纵轴,产出总量(国民收入)为横轴的坐标图上就得到总需求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其经济含义是:其它条件相同时,物价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反之,总需求下降。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curve):社 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通常以产出水平 来表示。 总需求函数:指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对产出的需 求。 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
AD
dY EY dP
AD
Ei e
di dP
AD
M di 2 Li P dP dY dP
dY LY dP AD
2
AD
求解上述关系式得到AD曲线斜率 M / P [(1 EY ) Li / Ei e ] LY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AD
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 货币供给量水平会增加,从而利率下降,投资增 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上 升,则会引起总需求减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总需求增加的原因: 1. 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 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 2.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 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从而使人 们变得相对富有,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 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3. 税收: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减少, 降低人们的纳税档次,使人们的税负减少,可支 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需求。
IS
dY EY ( di Ei e 1 EY
IS
) Ei e
IS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清华大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均衡
EL
E*
EH
Employment
5
6
1
4/4/2014
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均衡
• 假如工作者可以流动,而且可以自由出入劳动 力市场,那么所有工作者会得到单一工资 • 一个工作者在企业中的配置,若能够使得工资 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那么这个配置也就 最大化了国民收入(也叫做资源的有效配置) • “看不见的手”:自利的工作者和企业成就了 一个事先没有想到过的社会目标,即资源的有 效配置
25
Supply
w1 w0
Demand N0 N1 Employment
移民和本土出生者是互 补品,他们就不在同一 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这 里的劳动力市场指的是 本土出生者的劳动力市 场。移民使得本土居民 生产率变高,劳动需求 曲线向右移动。这会导 致本土出生者的工资更 高,就业也越多。
26
当移民和本土出生者是完全替代品时,移民 的长期影响 • 短期当中,移民会压低工资 • 利润增加会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因而吸引 更多的资本流入市场,旧的企业会扩张, 新的企业会开张 • 资本增加会使得劳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这会减轻初期劳动供给冲击带来的负面影 响
27
用Cobb‐Douglas函数来做说明
• q = AKαL1‐α • 规模报酬不变 • 假定产出价格为 $1
– r = $1 × αAKα‐1L1‐α (资本报酬率) – w = $1 × (1‐α)AKαL‐α (工资)
• 或者写成
– r = $1 × αA(K/L)α‐1 – w = $1 × (1‐α)A(K/L)α
工资税新的需求曲线反映出企业雇用一名工作者所必须支付的数额与工作者实际得到的数额之间存在一个楔工资税增加了雇用的总成本因而减少了经济中的雇用水平企业和工作者分担了工资税的成本因为雇用一个工作者的成本上升了工作者得到的工资也下降了工资税造成了无谓损失11employmentdollarsw1d0d1w1w0e1e0对企业征收工资税造成的影响对企业征收1工资税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同时把雇用一个工人的成本从12442014对工作者征收工资税造成的影响对工作者征收1工资税供给曲线向上平论是对谁征收工资税对均衡工资和就业的影响都是一样的dollarsw1w0s0d0d1e1e0employments1w013税收归宿工资税的关键特征是它在企业所付与工作者所得之间放入了一个楔子真实的税收归宿跟征税的方式关系不大14工资税的真实税收归宿dollarswagesfirmspays0d0e1e0employmentwagesworkersreceivetaxwedge15工资税的关键特征是它在企业所付与工作者所得之间放入了一个楔子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
W MRPL
B W0
A
SL
W1 E1
D’L=MRP’L E0
DL=MRPL
劳动力数量
图5.6 垄断者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2、关于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所支付的市场 工资水平的争论。 关于垄断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水平到底是不 是会更高却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有些研 究认为,在对具有相同教育水平和工作经 验的员工所支付的工资水平方面,那些在 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行业中经营的企业所 支付的工资确实比竞争性企业更高。但另 外一些对被管制的垄断企业的工资水平所 进行的研究却得出了各不相同结论。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 影响: 影响:实证检验
由于对实施最低工资立法可能对就业产生的 影响的担心,经济学家们对其实际影响开展 了多项研究,但是,不同的经济学家所得出 的研究结论却存在差异,反对最低工资立法 的研究结果和支持最低工资立法的研究结果 在数量上似乎不相上下。
(三)最低工资立法:实践考虑 最低工资立法:
(二)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1、劳动力可以零成本地自由流动吗? 在现实中,劳动力流动确实是有成本的, 其中不仅包括寻找就业信息的成本,而且 包括因为离开原来的雇主而失去的很多经 济或非经济收益,比如福利的损失或者与 感情很好的同事不能经常在一起等等。 此外,从为一位雇主工作转移到为另外一 位雇主工作,往往还涉及到一些在原来企 业学习到的技能失效,以及需要重新接受 培训,从而掌握新的技能的成本。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与公共政策
本章学习要点
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 公共政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第一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课件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措施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保障 劳动者权益;推动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企业 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05 未来劳动力市场 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就业率的调节作用
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当市场上的就业率发生变化时, 也会引导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调整,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在经济扩张 时期,劳动力需求增加,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经济衰退时期,劳动力需求减 少,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延迟退休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可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以延长劳动力供给。THANKS感谢来自看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
可能导致某些低技能岗位的消失,同时创造新 的高技能岗位。
技能需求变化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人才的需 求减少。
就业结构调整
需要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调整教育体系和培训计划。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影响本地就业。
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水平。
02 劳动力市场均衡 理论
均衡的基本概念
01
均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和就业率处于稳定状态。
02
第五章+劳动力市场均衡
L1 L3 Le L2
L
我们把数值上供给曲线弹性小于需求曲线弹性称为“蛛 网稳定条件”。 工资变动图
2018/6/19 11
2、蛛网发散:在数值上劳动供给曲线弹性大于劳动需求曲线
弹性,工资和劳动供给的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
D
W3 W1 W2 4 1 2 3 L3L1 Le L2 工资变动图
2018/6/19
13
3、封闭性蛛网:数值上供给曲线弹性值等于需求
曲线弹性值,工资和劳动供给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
W
3 2 1 L 工资变动情况 4
2018/6/19
14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劳动供给既不回 到原来均衡点,也不会离均衡点越来越 远。在图形上形成首尾相连的完整蛛网。 右图可以说明工资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 循环。 在数值上供给曲线弹性等于需求曲线弹 性被称为“蛛网中立条件”
2018/6/19
5
5.2 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静态均衡
二、动态均衡
2018/6/19
6
一、静态均衡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 S=f1(W) D=f2(W) S=D W=We L=Le
2018/6/19
7
二、动态均衡
(一)基本假设 1、假定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用 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 期,用T+1表示,在T与T+1之间已经形成的劳动 力供给决策不变
2018/6/19 4
(三)非均衡概念
1、与古典均衡的共同之处 要满足变量均等和行为确定两个条件;所以它 将凯的失业均衡归为不均衡的范畴。 2、不同之处 古典均衡认为均衡是市场的常态,不均衡只是 短暂的过渡状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但非 均衡学派认为,非均衡虽然变量不等,但具有 行为确定性,因此具有稳固性,可以持久地存 在,而不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
第5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这两个因素是如何造成低增长?
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及银行贷款下降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财富效应、利率效应的下降 解决: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日本宏观经济变量(1992-199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出增长(%) 1.0 0.3 0.6 1.5 3.9 0.8 -2.5 通货膨胀(%) 1.7 0.6 0.2 -0.6 -0.5 0.6 0.7 预算盈余(%) 1.5 -1.6 -2.3 -3.6 -4.3 -3.3 -6.1 短期利率(%) 4.5 3.0 2.2 1.2 0.6 0.6 0.7
第一个原因是90年代早期日本股票市场的崩溃。 1990-1992年,日本股票价格下降一半。土地和 房地产价格也巨幅下挫。截止到1997年商业用地 的价格仅为1990年的55%。
第二个原因是股票和土地价格的崩溃对日本银行 的影响。许多银行都贷款给了股票和房地产的购 买者。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崩溃时,这些借款人 大部分不能清偿贷款。在1997年,有人估计日本 最大2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总和占日本 GDP的4%。账面上如此多的坏账,使得银行不 得不彻底削减对企业的任何新贷款。
就业决定
预期
价格变化与工资
价格水平对工资的
调整
路
影响
就业量的变化 生产函数 Y=f(k,L)
AS的变化
(1)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劳动供给:劳动的 w/p 供给量取决于实际 工资(w/p)
w/p
劳动需求:劳动的需 求量取决于实际工资 (w/p)
w/p
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Ls=f(w/p) L
Ld=f(w/p) L
总需求模型是在IS-LM模型上加入了价格变量,包含 了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决定的所有变量(C,I,G,T,Ms), 实际上是凯恩斯理论的一个总结。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在前述假设条件下,依据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弹性 相互关系的不同情况,存在着三种均衡变动。
为使分析得到简化,设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变,其弹性为1。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2.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 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其图形称为“收敛型蛛网”。
2.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表明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大于劳动力需 求的影响,也就是说相对于工资率的变动,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性的,也不 是发散性的,而是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 形成一个循环,称为“蛛网中立条件”。
在劳动供给或需求决策到执行和完成决策之间存在着时滞因素 在考虑时间因t+1)的劳动力供给实际上是本期(t)工资率的函数。均衡也随之形 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流动状态,即动态的均衡。
这里作如下假设: 假设1: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称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 决策的时间为下一期,以t+1表示,t与t+1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假设2: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 率和本期的劳动需求量,两者的关系为:Wt=f(Dt) 假设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 资率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为因变量。两者的关系为:
劳动经济学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若供求双方反向变化:
原来的均衡点为A, 需求线由D1变为D2,供给线由S1变为S2,均衡点为B
5.1.3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 衡
1、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2、买方独家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 均衡 要求:自学为主。
5.1.4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1.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供大于求-劳动力过剩 供不应求-劳动力短缺(总量、结构) 供求均衡:包括数量、质量、职业类别、地 区分布等多方面均衡 ◦ 标志: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 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 ◦ 动态把握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工 资 率 W W2 We W1
F
E 需求D
E1 E2
工 资 率 W
S1
E1 E2
S2
W1- 1 W2- 2
S2
D2 D1 O
A
D2 D1 O
B
就业量
就业量
若供求双方同向变化(同时外移):
此时均衡就业量与工资率增加还是减少?
(3)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工 资 率 W
A
S1 S2
W12 W1 W2
B
D1 D2 O E2-1 E1-1 E2-2
A2 A0
S
S1
A1
W0
W1
D O
E2 E0 E1
就业量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 →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 →思考:哪些因素会引起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
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工 资 率 W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述 •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述 •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
关联 •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
实践应用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述
劳动力市需 求之间达到平衡点的状态。当劳动力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 形成稳定的工资率和就业水平。
02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述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定义
• 定义: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企业或组织内部,通过一系列的人 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和实践,对员工的配置、流动、晋升、 薪酬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控的市场机制。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长期雇佣关系
内部劳动力市场通常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鼓励员工在 组织内长期发展。
培训与晋升机制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晋升机制 可以影响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 发展预期,从而调节劳动力的供求 关系。
劳动力市场均衡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指导作用
市场信号反馈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状态可以通过 市场信号的反馈,指导内部劳动 力市场在雇佣、薪酬、培训等方
面的决策。
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结果可以指导 内部劳动力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
企业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素 质,增强其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个人与 企业的共赢。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和员工特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 人岗匹配度,降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摩擦,促进市场均衡 。
政府如何调控外部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均 衡
政策调控措施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W1 W0
L1←L0
' L0-L1≠ L1 L'0 -
' L'0 L1
2、行业工会
工会是工人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工会成 员在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方面的条件 注意:
工会是劳动者自己的团体 工会会员必须是自愿参加的 工会必须代表会员的利益
工会的功能
(1)代表功能 (2)参与制定工作规范的功能 (3)综合服务功能 (4)沟通协调功能 (5)增强参与功能
政策分析2 :
非全日制就业与强制性福利
非全日制就业是企业调整工人人数与人均工作时间的另一种方 式。 如果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工作中能相互替代,由于非全日制成 本较低,(强制性福利不包含非全日制)就有可能以非全日制 代替全日制。 非全日制工人的供给:有孩子的妇女、老人、学生; 需求:主要是服务部门。
雇主雇佣新雇员所面临的边际成本MC= 雇主雇佣新雇员所面临的边际成本MC= MC 准固定劳动成本+时间工资+ 准固定劳动成本+时间工资+随时间变 动的小额优惠成本 企业延长现有雇员的工作时间所面临的 MC’=延长工作时间的时间工资+随时间 MC =延长工作时间的时间工资+ 变动的小额优惠成本
增雇员工边际产量MRP=其边际成本MC(工 增雇员工边际产量MRP=其边际成本MC(工 MRP=其边际成本MC( 雇用、培训、小额优惠) 资、雇用、培训、小额优惠) 延长工时边际产量价值MRP =其边际成本 延长工时边际产量价值MRP’= MRP MC’(加补工资) MC (加补工资)
(2)影响工资率调整:大企业支付高工资 影响工资率调整: 影响工资率调整 率 MCl
W
W0
L0
L1
三、多个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人才市场,又称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同时,劳动力也是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第一,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第二,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在交换的过程之中,各方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进行经济计量,能够使双方接受交换的结果,因而其交换只能是一种等价交换。
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劳动力价格——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第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因为进行财产交换的前提是有对财产享有支配权的主体。
第二,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
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04(1)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w1 w
0
S
D l2 l0 l1
L
非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它不是由实际
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时厂 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需求成为数量限制的情 形下发生的失业。
劳动力短缺
定义 劳动力短缺具有累积效应和溢散效应。
累积效应:劳动力成为卖方市场
溢散效应:产量降低引发的生产资料短缺
劳动力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 曲线同时变动对劳动力市场均 衡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
在考虑了时间因素后,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下
一个时期(t+1)的劳动力供给实际上是本期(t)工 资率的函数。均衡也随之形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流动 状态,即动态的均衡。这时的分析方法与原来抽象掉 时间因素的静态分析法不同。
U.V
V
U
U*= V*
450
a e
450 供求关 系D
供小于求
供大于求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定义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
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 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 ,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 者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劳动 者很难在不同的的市场之间流动。
表
现为制度性分割。
2.我国正式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
化有日益加大的趋势
我国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市场
地区分割
A区市场
B区市场
城乡分割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内部
W2
We
W1 W3
D
O
L4 L2 Le L1 L3
L
O
T
发 散 型 蛛 网
模型三:ES = ED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一)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VMPA
WA Wa We
m f Db e Da La Le
n
∑VMPB
WB We Wb
g
Oa
Ob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有效地减少了劳动力获取成本 ※有效地减少了培训成本 ※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成本 ※减少了提拔工作的失误
(二)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的区分更好地彰现内部劳动 力市场的效率特征
静态效率指的是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对质量给定的要素进 行组合,而动态效率则指的是如何通过改进要素的质量来提高要 素的生产力。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资历较深、技能较高的职工往往具有 更多的被提升的机会,而当企业需要解雇职工时,这些职工被解 雇的可能性又最低,这就增加了他们工作中的安全感,使得他们 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资历较浅、技能较低的职工,这 对于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
Sa1 Sa2
劳动力
W Wa We
Da
W
Db
Sb2 Sb1
劳动力
We Wb
O A地区 La1 La2
L
O
B地区
Lb1 Lb2
L
劳动力流动导致地区工资均衡
W Wa We
Da2
Da1 Sa
资本
W
Db1
Db2
Sb
We Wb
资本
O A地区
La2 La1 L
O
B地区 Lb1 Lb2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AD-AS模型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45
2、短期总供给曲线
46
3、长期总供给曲线
47
三、短期总供给AS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48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菜单成本被用来说明( D )
A、工资粘性
B、工资刚性
C、价格刚性
D、价格粘性
2、总需求的要素包括( A )
2
凯恩斯主义 交叉图
流动偏好 理论
IS曲线 LM曲线
引言
IS-LM 模型
总需求曲线
劳动力市 场
总供给曲线
解释短期波动
AD-AS 分析
引言:三个模型的比较
NI 决定模型
IS-LM模型
类型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调整的凯恩斯模型)
AD-AS模型 (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市场 状况
假设
研究 内容 坐标 轴
得到:
32
N*代表充分就业 N1代表高于充分就业 N2代表低于充分就业
33
新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
34
图形推导的新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
35
2、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以劳动市场中工资具有完全弹性 为基础,其假设基础是:
① 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而及时的,各种资源的流动无需 时间和成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各种市场和经济 能够随时保持均衡状态。
LM1 IS2
LM2
IS1 y
入和支出所产生的影响越小,P1
AD曲线斜率绝对值越
大,AD曲线越陡峭;
P2
反之反向。
0
A
B
C
AD2 AD1
y1 y3 y2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2、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 足。
2020/8/11
7
四、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是通过劳动 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双方自发地相互作用形 成的。
W
S
W1 We
ab e
c
W2
f
D
O
2020/8/11
Lc La Le Lb L f
L
8
五、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的变化
Wb Da Ob
2020/8/11
19
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率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第二个意义表现在同质的劳
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率,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 业的和地区的工资率差别。
W
Sa1
W
Sa2
Wa
We
We
Wb
Sb1
Sb2
O
2020/8/11
la1 la2
A地区
L
O
lb1 lb2
B地区
L 20
三、充分就业
1、局部均衡分析是用来考察单个市场、 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
2、一般均衡分析是用来考察市场上所有 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
(二)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1、静态均衡分析 —— 抽象掉时间因素 2、动态均衡分析 ——认定时间的重要性
2020/8/11
3
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现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的第二方面的 扩充,是把只满足古典均衡两个条件当中 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称为均衡。
(三)非均衡概念
非均衡理论认为,在现实中,价格并 非像传统理论那样可以随时根据供求关系 迅速调整。因此,市场运行的结果,通常 是非均衡的,变量之间是不均等的。
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摘要将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应用在劳动力市场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情况,在静态均衡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形成的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在动态均衡中,分析了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于均衡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劳动力供给一、均衡的基本含义(一)经济学描述的均衡1.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
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它包含两方面,第一:对立的力量即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即变量均等;第二: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这时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即行为最优。
古典经济学,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将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是用来考察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根据对均衡的时间特性的不同规定,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
静态均衡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完全抽调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动态分析则是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现代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均衡理论,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对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分析的方法在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变量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均衡,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来概括包括非市场经济的各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跨越各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均衡
我们在5.1节中的讨论关注的是单一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 然而,某一经济体通常是山许多劳动力市场所构成的,即使雇用的都 是技能类似的工作者。一些劳动力市场是根据地区来区分的(因此, 我们可以谈论东北的劳动力市场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劳动力市场);有 些是根据行业来区分的(例如汽车产业生产的工作者的劳动力市场和 钢铁产业生产工作者的劳动力市场) 假设经济中存在着两个地区性劳动力市场:北方的和南方的劳动力 市场。我们假定这两个市场雇用技能类似的工作者,于是,在北方工 作的人们就是在南方工作的人们的完全替代品。图5—2 分别描绘厂这 两个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需求曲线(即北方的Sn 和Dn;南方的Sn和Ds)。为了简单起见,供给曲线是由垂直线条表 示的,意味着供给在每个地区内都是完全无弹性的。如图5一2所示, 北方的均衡工资Wn比南方的均衡工资Ws高。
5.2 跨越各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均衡
5.2 跨越各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均衡
图5—2 分别描绘了这两个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 力需求曲线(即北方的Sn和Dn;南方的Sn和Ds)。为了简单起见, 供给曲线是由垂直线条表示的,意味着供给在每个地区内都是完全无 弹性的。如图5一2所示,北方的均衡工资Wn比南方的均衡工资Ws高。
5.3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应用:工资税与补贴
——无谓损失
5.3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补贴
(a)在个竞争性均衡中,E0位厂作者在W0的工资水平上被雇用。三角形 面积P表示生产者剩余,Q表示工作者剩余。来自交易的总收益等于P+Q。 (b)工资税会使得就业减少到E1,雇用成本提高到W总;并且会使得工f作者 带回家的工资下降到W净,三角形面积P*为生产者剩余,Q*为工作者剩余, 矩形T为税收收入。社会的净损失或者无谓损失,为不角形DL所示的而积.
第5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第 5章
◎5.1
◎5.2 ◎5.3 ◎5.4 ◎5.5
劳动力市场均衡
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
跨越各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均衡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补贴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指定利益的对比 政策应用:移民
◎5.6
◎5.7 ◎5.8
蛛网模型
非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 非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垄断
5.1 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
——效率
图5—1还显示,随着工作者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进行交 易,会使得国民经济自然产生收益。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 劳动力需求曲线表示边际产品价值,所以劳动力需求曲线之下 的面积就是总产品价值。每一工作者接受w*的工资。因此企业 自然产生的利润,被称为生产者剩余,如上图P所示。 工作者也会获益。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其高度测度了边 际工作者的时间花费在可变换的各种用途上的价值。工作者所 接受的工资与工作者在劳动了市场之外的时间价值这二者的差 异,即为工作者自然产生的收益,被称为工作者剩余,如上图Q 所示。 而P+Q即为国民经济自然产生的来自交易的收益总额。竞 争性均衡可以使这一总额达到最大化,也就是所谓的使劳动力 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此即为效率。
——针对工作者估算的税收
5.3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补贴
图形分析:政府现在指令,工作者每 工作1小时就要向政府支付1美元的税。 事实上,针对工作者估算的工资税会使得 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于是劳动力市场均衡会从点A移动到 点B,在新的均衡上,工作者可以从雇主那 里得到W1美元的工资,且总就业量会从 点E0下降到点E1上。然而,请注意,因 为工作者每工作1小时就必须支付1美元 的税,工作者的实际税后工资会从W0下 降到W1-1。 针对工作者估算的工资税会使得劳动 力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无论工资税是针对 谁估算的,它对均衡工资与就业的影响都 相同。即针对工作者估算的工资税,会导 致:与针对企业估算的工资税相同类型的 劳动力市场后果的变化。
5.1 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
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均衡出现,如图5—1所示,一旦竞争 性的工资水平在此情形中得以决定,处于该产业中的每一企业 会一直雇佣工作者,直到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竞争性工 资为止。该产业中所有企业雇佣的工作总数必定等于市场的均 衡就业水平E*。
由于现代工业化经济体系会持续遭受到使得供给与需求曲 线发生移动的冲击,因此,劳动力市场实际上不大可能达成稳 定的均衡。但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工资与就 业为什么会上升或者下降,并对特定的经济或者政治事件作出 反应。
——什么时候工资税会完全由工作者负担?
当劳动力供给曲线完全无弹 性时,针对企业估算的工资税会 完全由工作者负担。 在一个极端 的情况下,工资税会完全由工作 者负担。假设该税收是针对企业 估算的,且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完 全无弹性的,如图5—6 所示E0 位工作者全部在这一市场中就业, 无论工资水平如何。与以前一样, 工资税的强制推行会使得需求曲 线向下移动1美元。征税之前, 均衡工资为W0;征税之后,均衡 工资为W0-1,因此,劳动力供给 曲线越是缺乏弹性,工作者最终 支付的工资税的份额就越大。
5.5政策应用:移民
——当移民和本土劳动力互补时
图形分析:如果移 民与本土出生的劳动力 是互补品,他们就不会 在同一个劳动力市场上 进行竞争。图中的劳动 力市场表示本土出生的 工作者的供给与需求。 移民会使得本土出生的 工作者的生产率更高。 使得需求曲线向外移动。 这会导致本上出生的工 作者更高的工资水平以 及本土出生的工作者就 业数量的增加。
5.5政策应用:移民
我们现在考虑政府限制或者赞同大规模移民的政策,使得供给曲 线发生了移动,并且改变了劳动力市场后果的情形。
——当移民和本土劳动力替代时
图形分析: 因为移 民与本土出生的劳动力 是完全替代品,这两个 群体就是在同一个劳动 力市场上进行竞争,移 民会使得供给曲线向外 移动。结果是,工资从 W0下降到W1,总就业 量从N0下降到E1 。注 意,在较低工资水平上。 存在着本土出生的劳动 力就业数量的下降,即 从No下降到N1。
5.2 跨越各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均衡
——地区性工资水平的收敛
经验性研究的结论通常是,当人们对两个具有类似人力资本禀赋 〔例如全体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国家进行比较时可以发现,这些国家 之间的工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大约有一半的差距会在一 代人的时间里消失。这一结果被称为“条件性”收敛(因为它只对人力 资本票赋方面类似的国家家进行比较),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富国与 穷国之间的收人水平会出现收敛。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工资差距持续的 时期会较长因为在贫穷国家中,人力资本存量非常低.以至于无法拥有 与较为富裕的国家同样的增长路径。
——就业补贴
5.3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补贴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不仅是由工资税,而且还是 由设计的用于鼓励企业雇用 更多工作者的政府补贴所引 发的。就业补贴可以降低企 业的雇用成本。 雇用每一工作者所得到 的1美元的就业补贴,会使 得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 增加了就业。工作者所接受 的工资资会从W0下降到W11。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会 从W0下降到W1-1。
5.3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补贴
通过考虑使得劳动力需求曲线发 生移动的一顶政府政策,我们可以很 容易地描绘出供给与需求框架的有用 性。 图形分析: 当政府针对雇主估 算工资税时,工资资与就业会发生 什么变化?图5一4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强制推行该税收之前,劳动力需 求曲线是由D0所给定的,而劳动力 对该产业的供给是由S所给定的。 在竞争性均衡中,是由点A所给定 的,E0位工作者是在W0资水平上 被雇用的。针对雇主估算的1美元 的工资税,会使得需求曲线向下移 动(从D0下降到D1)。工资税会使得 工作者的工资从W0削减到W1,并 且把雇用工作者的成本从W0增加到 W1+1.
5.5政策应用:移民
这一讨论提出了一种经验判断的方式——移民与本土出生的劳动力在 生产中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如果他们是替代品,且位于移民劳动力供给 充裕的劳动力市场中,则木土出生的劳动力的收益应当较低。如果他们是 互补品,那么在移民倾向于集聚的劳动力市场中。本土出生的劳动力的收 益应当较高。 试图判定移民是如何改变本土出生的劳动力的经济机会的大部分新近 经验性研究,建立在这一理论分析的隐含意义基础之上。这些研究通常会 比较某些城市中的本土出生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在这些城市中,移民在 劳动力队伍中占据的比重相当大〔例如在洛杉矶或者纽约),比较的对象是 移民在劳动力队伍中占据的比重很小的城市(例如匹兹堡或者纳什维尔—— 田纳西州首府)。 当然,即使移民并不存在,本土出生的劳动力的工资在不同的劳动力 市场中也有所不同。因此,这一分析的效度取决于本土出生的劳动力工资, 在不同城市中产生偏差的所有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本土出生的劳动 力技能的地理性差异、地区性工资差异,以及经济活动水平的差异可以被 控制的程度。
5.1 单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如何获得均衡?
图形分析:图中显示的是 劳动力供给曲线(S)与劳 动力需求曲线(D)相切的 图形。当供给与需求相等 时,该劳动力市场就处于 均衡:E*位工作者在w*工 资水平上被雇佣。在均衡 中,所有想找工作的人都 能找到一份工作。三角形 面积P为生产者剩余;Q为 工作者剩余。一个竞争性 的劳动力市场会使得来自 交易的收益,即P+Q的总 和利益最大化。
图形分析:北方的工资( wn )比南方的工资( ws)高。于是,南 方的工作者就想迁移到北方、以至南方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北方的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直到工资在这两个地区相等(在 W*水平上)。 在南方,工作者的迁移会减少来自交易的收益——减少的部分为南方 劳动力市场中的浅色梯形面积,并增加了北方来自交易的收益——增 加的部分为北方劳动力市场中的浅色梯形面积。迁移增加了国民经济 中来自交易的总收益,增加的部分为几角形面积ABC。
5.4 政策应用:工资税与指定利益的对比
通过指令各个企业向其工作者提供某些利益。政府可以确保工作者获得特 定的利益。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会指令雇屯保持工作场所的安全,或是向 工作者提供工作者赔偿保险。这样的指定性利益在工资与就业方面是如何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