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3、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不 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 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 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使我们的理论、 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 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推动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党成立以来的一切奋斗,无 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思考题
• 为什么邓小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 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它对我们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如何? 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以及“发展 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执政兴国 、发展是硬道理, 的第一要务”。
“硬道理”既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又指主 观上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此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促进发展当 作最高的原则。 发展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 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也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 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 久和平与稳定。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 社会主义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 任务
一、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 义 •
• 理论意义:
①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 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 有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③这一科学概括,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56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
1.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 内 容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 间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 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
经典论述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 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说过,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 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
经典论述--旧式分工的消除
•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 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 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 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 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 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 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 者。” ——《马恩选集》第1卷,85页。
经典论述---生产有计划组织
•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 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 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 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 的组织所代替。” ——《马恩选集》第3卷,第633页。
经典论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 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 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 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 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 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 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 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恩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以苏为鉴”
要学会建设一个新国家,首先要从学习别人的经验开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 2、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 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 久之计” 。——毛泽东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一开始 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
2、人的发展:
每个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民主法制,人权 保障,诚信友好,安定有序,人尽其材,各得其 所,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中华巨龙的腾飞
——改革开放的历程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我们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江泽民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目的
※ 社会主义本质分解表
经济发展 → 速度与效益统一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宏观
发展
社会发展 → 公平与效率统一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微观
人的发展 → 手段目的统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 发展。” ——邓小平
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8.19”事变
老 大 哥 的 红 旗 倒 了
我们总结了几十 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 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 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 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 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前提。

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最终也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确立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率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4)
联系实际,论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酌情给1—6分。
四、论述题(15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5)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
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我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它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 道理”思想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 认识。江泽民所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 自然相协调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指经济发 展,又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指当前的发展, 又包括可持续发展;既是指社会全面进步,又包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世纪,为什么把发展作 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呢?
第一,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作为判断 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 第二,以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为 标准,是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国情和所处 的时代决定的。我国要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增强 社会主义影响,必须尽快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第三,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集 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 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了解)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 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 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 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 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掌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 产力,这是因为: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决定了必须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 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

第四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的一切社会。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不的推动力。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接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一种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那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假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第四,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因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一、简述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3、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二、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答:1、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月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由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构成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完成的任务,根本目的就是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如下:1、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拓展:基本认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表现在:(1)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这一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3)突破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4)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其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总 结我们党和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 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根据 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出来的。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1、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 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 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 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 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 发展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 了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掌握 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 衡量和判断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程 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 展中的作用。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实意义
(1) 是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2) 是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3) 是党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
(4) 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关键。
(5) 是激烈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1.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党的领导(错)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并不是党的领导。

2.分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对)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内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是针对生产关系而言,因而说~~3.分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错)答: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的必然是“共同贫穷”,因此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不是单纯强调富裕,而是强调共同富裕。

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义矛盾是什么?答: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义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其二,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

重点: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难点:1、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预测1、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2、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代无政府的盲目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4、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5、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6、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二)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与实际模式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设想①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②最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④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⑵实际模式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

3、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和偏差(1)观念上的偏差一是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则当作教条;二是把斯大林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的实践形式。

⑵主要表现:①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②按劳分配下的平均主义加等级特权分配;③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④政治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4、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特点:侧重于生产关系,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3.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2. 社会主义的本质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三、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四、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和把握2.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实践和探索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典型例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问题。

教案内容:一、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1.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2. 社会主义的特点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等。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任务,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包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1.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2. 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教学总结通过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增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兴趣。

第十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十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新中国建立后
三大改造即将胜利在握社 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
照搬照抄苏联模式
希望另辟蹊径,探索适合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共二十大后 八大召开前后
进一步加快了对中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建 设道路的探索步伐
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许多重 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思考,取得了 一系列宝贵的思想成果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苏联社会主义 模式
经济上: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高度集权 的行政体制
意识形态上:严格 的一元化思想控制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4.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很大程度上照搬 了苏联模式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失误与对社会主义 本质认识不清有关,将特征等同于本质加以固守。
课间休息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 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 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 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 第二是共同致富。” 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 论断的雏形。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 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 始 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 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 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 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 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 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其三,总的来说,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既具有开创性, 涉及范围又比较广泛,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 段、中心任务、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建设 等方面都提出过有益探索,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 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 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 基础。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二) 1957年在所有制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因 为多种原因,导致党在指导思 想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 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 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 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1957年4月到1958年夏的整风运动中,对 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把大量人 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使反右派斗争严重地 扩大化了,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2、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 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 地泛滥开来。 3、1959年,在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同志 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 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以后,党领 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 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 社会主义建设。直到 “文化大革命”前夕 的十年中,我们虽然 遭受到严重挫折,仍 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关于建国以来党 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 价计算,增长了三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 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 长。从19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 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 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 规模地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全国农业用拖拉机 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六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七 十倍。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四点九倍。经 过整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也 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 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首要 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键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的基础上,科学认 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 任务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                  任务

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群众运动式的大跃进 反修防修的“文化大革命”
政治挂帅、算政治帐 以阶级斗争为纲,意志为转移的
(四)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 1.政治变革与发展的终极原因是经济条件 的变化。 2.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的最 初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 ----1753德国神学家、天主教 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 德辛 安塞尔姆·德辛 安塞尔姆
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 。 ---意大利传教士
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 造社会制度。 ---19世纪30至40年代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 《 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 〉》一文中,恩 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 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 《 动的进展》 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 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 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按 劳分配,没有阶级和国家。
(五)判断是非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政治发展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治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政权 问题。
3.阶级斗争推动政治发展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市阶级斗 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是制 约一个社会制度的重要力量。 政治发展也是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 阶级斗争是政治发展的一大动力。
4.革命需要强大的群众革命行动
第三章 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 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 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 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

第三讲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x

第三讲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x

1、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坚实基础)
①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
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 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
上访事件,匿名信,伍皓 ‚扔钱事件‛ 课下作业
② 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法制的权威,依法治国。
案例介绍:2009年9月,李某突发冠心病,被紧急送往医院
抢救。经医院及时实施手术,李某康复出院。李某住院共花 费医疗费7.2万余元,已交纳4.4万元。出院后,医院方多次 向李某催讨医疗费2.8万元均遭拒绝。医院向法院提起诉至。 李某称是因医院承诺 ‚手术治疗费最多需要4.4万元‛,他 才决定实施手术治疗的。但医院在没有征求其病人意见的情 况下,擅自用进口支架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其行为侵害了患 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造成了患者医疗费大幅增多。 法院审理认为,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应该就其提 供的较大服务费用支出如实告知患者,患者对此享有知情权 和选择权。医院在未征得被告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决定使用 进口支架,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大幅增多应承担一定责任。最 后,经法院调解,被告李某给付原告医疗费用1.5万元,诉 讼费用由原告承担。
主 要 内 容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内容: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
①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②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③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⑤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⑥ 是解决社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党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全面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政治的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者 结合 改革:动力(改革的力度) 发展:目的(发展的速度) 稳定:前提(社会可承受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Microsoft Word 文档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Microsoft Word 文档

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了推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作出的的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

这一新理论概括,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原来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肯能比较快地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
★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已经作为一个阶级不存在了,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对工商业进行了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被消灭了,总的说,那时侯没有剥削,而且私营业主也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进入到七十年代末期后,邓小平认识到,要想是中国人摆脱贫穷,就要发展生产力。而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层次不一,搞单一的公有制,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于是在经济体制上走了一条改革道路。即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允许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实现证明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以来,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又出现剥削和分配的一些旧现象,但这并不和社会主义相位被。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概括,最新、最突出的方面,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本质观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长期笼罩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念的拨乱反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个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早已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却经历了相当艰苦和曲折的探索过程,是在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反复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和揭示,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科学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言简意赅,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领会。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PPT课件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PPT课件

常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实现
共同富裕,因此追求“一大二公”,甚至是脱离实际条件,盲目
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制的水平,结果导致远离根本目的
的结果。这在多次出现的“穷过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些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出现不同意见,从
认识论的角度看,也是因为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孤立地看
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群众性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
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
向自然界开战。
党的八大在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主要矛盾后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
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和文化需要。但是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
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众所周知,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加按
劳分配的理论,并且认为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所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最终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归结为
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在我国不仅已经成为一种理论范式,而且已
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或社会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在
待是否符合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特征。因此,提出把
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本质
概念,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
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
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
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及答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及答案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A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社会稳定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B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B)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8.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是革命,是为了(A )A.解放生产力 B.摆脱政治压迫 C.摆脱经济剥削 D.人民当家作主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ACE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BD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E.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ABC )A.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B.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E.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 BCD)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E.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5.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ABCD )A.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原理 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E.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三、辨析题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3、试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化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

过去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甚至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制的程度,导致远离根本目的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也是因为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去孤立地看待是否符合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特征。

因此,提出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重要的。

(2)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5、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1)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更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对世界和平就越有利。

不仅维护世界和平需要中国的发展,而且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

6、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

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2)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7、为什么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个阶级、哪个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了当时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掌握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

衡量和判断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性程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2)这也是被我们党建党80周年经验证明的正确选择。

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建立时起就是以作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大胆地探索,勇于实践,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这反映了党遵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取代落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

而且这种取代或者淘汰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呈现出愈来愈快的态势。

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掌握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哪个国家和哪个民族就能够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

8、党是如何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1)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党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这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责任。

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

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生产管理是科学,也是知识、也是技术。

科学、技术、管理并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10、试述“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意义。

(1)内涵:所谓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代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意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原因:○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3当今国际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4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同时,我国还存在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试述“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及意义。

(1)内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2)意义:○1人才强国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集成和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认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又不断地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战略,将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