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有感

合集下载

我自逍遥——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我自逍遥——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我自逍遥——读《庄子》(逍遥游)有感我自逍遥——读《庄子》(逍遥游)有感【引子】他负手而立,已是知天命之年,容貌虽有些衰老,却并非一派衰败。

颌下蓄两三长须,长发作髻,已见稀疏银丝。

双目炯炯,依稀见得眉目舒朗,似是远望天边。

一身灰黄长衫,清风盈袖,袍子猎猎作响。

宛若无拘无束之游龙,逍遥洒脱于天地之间。

远方像是有一只像是前所未有的鱼儿,迷迷瞪瞪看不清晰,在湖和海里翻腾上下,吞吐山河;忽而幻化作同等巨大的鸟儿,翅膀巨大,好像一挥舞就可使天地异位。

他揉揉眼睛,定了定神又继续看,却找不到它的踪影了。

老者扯开嘴角笑了起来,胁的皱纹舒展开来,双目又带上流溢的光辉。

他四处翻找,展纸提笔。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逆】你是否听过别人对你努力的讥笑?是否也恶毒的如此这般的嘲讽过他人?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

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说的不错,有那么多更好,更舒服的方式摆在你眼前,为何不用呢?你的眼界总之有多广,你是否有一下资格去做这个不被所有人看好,被某些人讥讽的重新考虑?我有,因为我知自己。

我了解我自己,自然胜过他人。

我曾经一意孤行,自己一人选择了不被绝大部分人看好不看好的学校,我也曾被人义正言辞不止一次的数落过。

“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这些话,我都听多了。

那时候的我,就好像是孤身一人走在没有目的地的长路上,拖着了梦想与对别人的不待见的行李箱,一步一步的挪,像是想逃离这里。

我的眼界宽泛,我负气曲折在这一方天地,我有何过错?后来我知道了鹏。

这世上有那么多那么多像蜩与学鸠一样的人,他们或叉着腰或双臂交叉环绕在胸前,站在那看着你,嘴里迸射出有冷漠又刻薄的话,向不屑一顾你投来一次次不屑的目光。

可是如果无论你怎么办他们也不会改绝不会的话,不如就放过吧。

就像鹏一样,背负青天,翅下有风,傲然自立,飞入云巅之上,令后人折服,前人惊叹。

不入流的始终都不入流,入不敢我眼的始终都不入,何必为其心烦意乱。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读《庄子》有感暗夜舞者——读《庄子》有感庞宇星河清泠,万籁都寂。

点一盏浅暖权当秉烛,濯一双素手勉为虔诚。

香炉里,匝匝细灰烧出蓝烟一缕,丝丝相扣冉冉直上,唯有纸张薄软的翻阅声无心叨扰。

在轻弥而散的雾气中,或野马,或尘埃,渐渐从朦胧中虚实相生出那一方庞大而精致的世界。

读《庄子》亦是读庄子。

庄子之"道"看世间千万,一花一物皆不能描述出庄子的姿态,一春一夏都不能体现出庄子的人生。

初浅阅读之时,便已沉沉迷失,目欲南北冥湖的广阔无垠,艳羡鲲鱼鹏鸟的自由无束,无奈蜩与学鸠志得意满,垂叹朝菌蟪蛄的晨露昙花,然而此之一生彼之须臾,亦有上古大椿八千年玉树不老,花果交替岁岁繁荣。

在此天地中,世物欣然自得,人皆千百姿态。

既有宋荣子不因世上荣辱烦忧动摇心志,反而观照内心界限自知。

楚狂接舆发出来世不带往世不追之哲言。

亦有姑射神人冰肌玉骨吸风饮露翩若惊鸿,悠然泠然御驶飞龙乘云游空。

南郭子綦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听天籁。

更有尧为治天下以星火之光自谦让位,许由借越俎代庖之例深明大义。

而庄子,手执狼圭蟹爪,隐身于这方被他工笔皴擦出的青碧山水,浅读的人只见到"青山"的玄理与妩媚,只有反复研读他的人,才能看到庄子那一梦惊鸿、化蝶蹁跹,亦复如是。

庄子,是个歌舞者。

遥想烟波浩淼,水雾迷离,庄子衣袂翻飞若蝶,歌声清越似玉,无人可知,他歌叹的却是亡妻的归魄,若言歌既是喜,那么庄子喟然鼓盆可有悲伤从中而来?面对惠施的质问,庄子认为生是时机,死是顺化,妻子已偃然化为云雨泥土,星辰阳光,在四季的轮回变换中获得安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因这主张,使外在的生死变化,皆不会扰乱他内心的宁静。

故天地并生,万物合一,方达心斋坐忘的境界。

世人皆说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气死回生,其说可以惊天动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读《庄子》的人,却从中找到了一千个自己。

读庄子《马蹄篇》有感

读庄子《马蹄篇》有感

《庄子马蹄篇》午后时光,我不经意间翻开了庄子的著作,当看见《马蹄》篇时,我不禁对庄子的想法感到叹服。

这样的想法,在我这个年龄都没怎么想到,可是几千年前的庄子却早已述出口藏于书了。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以“伯乐善治马”和“陶、匠善治埴、木”为例,寄喻一切从政者治理天下的规矩和办法,都直接残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

第二部分至“圣人之过也”,对比上古时代一切都具有共同的本性,一切都生成于自然,谴责后代推行所谓仁、义、礼、乐,摧残了人的本性和事物的真情,并直接指出这就是“圣人之过”。

余下为第三部分,继续以马为喻,进一步说明一切羁绊都是对自然本性的摧残,圣人推行的所谓仁义,只能是鼓励人们“争归于利”。

这次,我就稍微来讲讲第一部分吧。

《马蹄》开头第一段就写:马这种动物,它的蹄子能够走在布满霜雪的道路上,它的皮毛可以挡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抬起腿跃奔飞跑,这是马自有的性情。

即使有高楼大厦,对马来说,既没有意义,也派不上用场。

问题在于,马可能不需要星级宾馆,但是人需要,人在吃饱喝足后,就开始计较规格与条件,有时候还计较得很厉害。

因为只有这样子,那些自以为高贵的人才能和其他人立马区别开来,才能有一种“高贵”之感。

怎么样才能具有这种“高贵冷艳优雅”的感觉的,那就是所用之物要独一无二,或者是某样东西里的佼佼者。

于是,人也要在马中分三六九等,而马也确实有块头、膂力、速度、体形与毛色的差别,并非天生一律。

人有了级别,就要提高自己使用的马的规格与待遇,马因人贵,人以马“牛”,正如大款用的车是宝马法拉利,小民买上个大众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有了消费者,当然就会有生产者,一个训练马的职业——伯乐,诞生了。

伯乐宣布说,我是善于管理马的事务的,会慧眼识珠,训练出最好的马。

那他怎么训练的呢?首先,又是火烧,又是剪毛,又是削马蹄,又是烙印,用绳索套具把它们笼络控制起来,再将它们排列安置到马厩之中,这样马已经死掉两三成了。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是一本充满哲学思考的书籍,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书中,庄子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生的观点和思考。

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不应该被外界的名利所迷惑。

他通过许多寓言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例如,他讲述了一个蝴蝶梦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命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断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放下对外界的执念和追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享受生命的美好和幸福。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庄子认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庄子》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人生的本质和意义,还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可能的一名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我相信只要我们珍惜生命、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六篇)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六篇)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六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料作文大全、名言名句、心得体会、语录大全、祝福语、演讲稿、古诗词、读后感、申请书、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sitions, famous sayings and sentences, experiences, quotations, blessings, speeches, ancient poems, after-reading feelings,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六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读庄子《胠箧》篇有感

读庄子《胠箧》篇有感

读庄⼦《胠箧》篇有感读庄⼦《胠箧》篇有感庄⼦《胠箧》篇开篇有这样⼀段话:“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巨盗⾄,则负匮、揭箧、担囊⽽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盗积者也?”讲的是⼈们为了防⽌盗贼撬箱⼦、掏⼝袋、开柜⼦,将箱⼦⽤绳索捆绑住,将柜⼦⽤锁具锁住。

结果江洋⼤盗破门⽽⼊,负匮、揭箧、担囊,⼀踏刮⼦扬长⽽去,唯恐绳索绑得不紧,锁具锁得不牢。

命运真是作弄⼈,你的短处,直愣愣地成了⼈家的长处。

读《胠箧》篇,使我想起了40年前的⼀幕。

那是1971年秋天,我的⼀位远房堂兄因⽤⽕不慎,烧掉了我们⽣产队集体养猪场的房屋。

为了戴罪⽴功,他与⾝为⽣产队队长的远房堂伯⽗⼀起去⽣产⼤队,请⽰⾃⼒更⽣建造猪场恢复⽣产的事,得到了⼤队党⽀部书记的⾸肯。

造房⼦需要建材,堂兄堂伯熟门熟路看中了我家屋后的成亩⽵林和⼗⼏株⼤树。

因为他们知道,我家⼏代单传,势单⼒薄,最易下⼿。

于是,叔侄俩就发动社员把⽵林和⼤树悉数砍⾛。

“庶民攻之,不⽇成之。

”随着⼀座崭新的养猪场拔地⽽起,我家祖祖辈辈⾟苦经营的家当就这么平⽩⽆故地少去了⼀⼤半。

更有甚者,叔侄俩⼀不做⼆不休,动员社员挑⾛⽵园⾥的⼟堆,将⼟地收归集体。

记得社员挑⼟时挖出了⼀陶罐银币,远房堂伯⽗如获⾄宝,⼿捧陶罐⼀路⼩跑,悉数将银币上交到邻近的张堰镇农村信⽤社。

据说,他为此得到了⽣产⼤队的表彰,其过错也就既往不咎了。

所谓城门失⽕殃及鱼池。

这时,最倒霉的是我。

春天⾥,我再也吃不到那鲜美可⼝的⽵笋了;夏天⾥,我再也享受不到那林间的阴凉了。

那⽵林七贤式的悠哉,就这么如梦、如幻、如泡影了。

这⾥可以套⽤本⼭⼤叔和⼩沈阳的对话。

“⼈⽣最痛苦的是,⼈死了,钱还没化完。

”我的祖辈,⼈死了,银币还没化完。

“⼈⽣最最痛苦的是,⼈活着,钱没了。

”我⼈活着,银币却被没收了。

事后,在祖母临终前,我问她:“为什么祖宗不告诉我们藏钱的事?”祖母答道:“那是你⾼祖⽗,在长⽑年间(太平天国,1851—1864年,时值清咸丰、同治朝),为躲避匪患,将其埋在林间。

读庄子心得体会有感

读庄子心得体会有感

读庄子心得体会有感《庄子》一书,“寓言十九。

读了庄子这本书,你会不会有很多感触呢?不妨把你的读书心得写下来吧。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读庄子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读庄子心得体会范文篇体会范文篇1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两本书,分别是《老子》、《庄子》。

我读了《庄子》有一些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寒蝉和灵龟》,故事说的是:很多人都说彭祖是人间最长寿的。

有一种小虫叫“朝菌”朝生而暮死,它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一个月”;另外一种虫叫“寒蝉”春生而夏死,它根本就不知什么是“四季”;可是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对于它八千年只是一个春季,八千年只是一个秋季;朝菌和寒蝉叫做“小年”,灵龟和椿树叫做“大年”,“小年”是不会了解“大年”的。

彭祖对于椿树和灵龟来说不也是“小年”吗?世人认为彭祖长寿不也是“小年”的悲哀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很多了,但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很多很多事情。

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就不应该妄下结论。

读庄子心得体会范文篇2庄子那本书买回来搁在那里半年了,也没有看过,因为我和同事们在地摊上转的的时候,一位同事买了本史记,因为这个代表了文化人的象征。

但是,我买了本庄子,可能是附庸风雅吧。

庄子这本书放在那里半年没看过,他在哪里静静的躺着,可能是在睡觉,弥散在一种逍遥的氛围中。

也可能在等待着,等待懂他的人出现。

翻看庄子这本书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特别难懂,本来我对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文化真可怕的写照浮现在脸上。

再就是他的意义特别难理解,对于我,通过解释加译文依然领略不了其要旨。

但是,有时候也能读上几句可以说只能认识字的几句话,感觉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都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看到的,似乎还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种羞愧的感觉。

家庭主妇读庄子老子有感

家庭主妇读庄子老子有感

家庭主妇读庄子老子有感家庭主妇读庄子老子有感如下:作为一名家庭主妇,读《庄子》和《老子》这两部古代哲学经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我曾经对古文的理解感到困难,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领略到了其中的智慧和深意。

首先,庄子的思想让我感到博大精深。

他的观念极具想象力,纵横捭阖,有时又充满机智。

庄子强调“齐物”,平等看待一切事物,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生活中一些琐碎事物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遇到许多烦扰和挫折,但是庄子的思想让我意识到,所有的困扰其实都是内心的执念和外界的干扰。

只有放下这些不必要的思想和外界压力,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和。

其次,老子强调的“无为而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各种成就和成功,但是这种追求往往使我们身心俱疲。

老子告诉我们,过度的努力和追求往往只会带来更多的焦虑和不安。

在追求事业和家庭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把握“度”,不要让过度的欲望和焦虑影响我们的生活。

此外,这两部经典对于家庭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

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庄子的平等观念可以引导我们对待家人更加尊重和理解。

而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治”,则告诫我们在家庭生活中不要过于强势和执念,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控制欲,给家人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总的来说,读《庄子》和《老子》这两部经典让我认识到,古代哲学家的智慧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对于家庭主妇这一角色而言,这些哲学思想不仅可以指导我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还能帮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虽然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领悟的地方,但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更多方面,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读《庄子》有感篇5《庄子四讲》全书分成四章,每章都以《庄子》原文中的片段作为支撑,主要阐释了故,命,天,人,忘,游,虚,芒芴。

我觉得作者比较出彩的点在于,很多人把庄子的“忘”、“虚”理解为退回初始状态、混沌的世界,与万物合一,仅此而已,而毕来德则更进一步(不知这一步是走对了还是错了),强调虚空、混沌带来的变化和自我更新自我塑造的能力,让来回往复的主体得以重新定义与自我、他人、世界的关系。

我想到的比喻是陶泥,毕来德不仅强调把已经塑成花瓶的`陶泥揉回原本的球型,而更为强调揉回了球之后,这团泥可以被重新造成一条蛇、铃铛、一只兔子。

作者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在于,他提出庄子的虚或者混沌,指的不是宇宙,而是身体,身体(而非所谓心灵、精神的自主运作是自主性的保障),这个观念我仍然存疑,可能我还没能彻底理解毕来德的身体指的是什么,不过,确实是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对独特性的渴望把自体和他者分割开来,而意识也在这种认识中化为他者(这也是毕来德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知道和不知道都有道理,都符合庄子的描述,它们却是在根本上冲突的;也就是说,一方面,人在知觉的时候无法言说,言说的时候不知觉,因此人说的是自己“不知”的东西,另一方面,道是可以被“知”的,到了天的境界,则可以“游”,也就是毕来德所说的“静观”)。

另外,《庄子》原文,尤其是《天运》,实在是太精彩了,太值得反复揣摩了。

读《庄子》有感篇6第一次遇到这篇文章是在高三语文课选修本中,那时它本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兴趣使然,我便深入地去接触和了解这篇盛誉千古的文章。

老实说,在看了庄周梦蝶,鹏徙南冥、曳尾于涂的典故之后,我非常震惊与于他讲的这些不是故事的“故事”,它们让我感觉如沐春风,已然置身事外,乘浮云一览众生。

许是经历的大大小的挫折多了,压力大了才能感到点庄子所营造的那种超然轻脱的意境,多么令人向往和痴迷。

庄子的著作有时是人类灵性的睿智与才情的发挥,有时是扎根于无可奈何之乡,强梁霸道之世的奇葩,有时又像是服用了可以升天的仙药奇符。

读《庄子》有感:美而不自知

读《庄子》有感:美而不自知

读《庄子》有感:美而不自知庄子,美而不自知。

甚至也不为人知。

能见者少,见而能受者更少。

知其美不为人知,难,知其不自知,更难。

事实上,他不是不明白自己美,而是他不在意自己美不美,更况且不人如何样看他了。

他无所谓语言,言不尽意。

然而他也不躲避语言。

他不介意写很多字。

他不在意。

开口也好,不开口也好,传之后世也好,不传也好。

因为他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

孔孟要守护仁义,墨翟要守护苦难,惠施要守护言辞,管商韩要守护法度。

他没有想守护的东西,他所倚仗之物,不需要他的守护。

灭亡的是人,不灭亡的是道。

庄子是庶民。

有人提出他是贵族,王族,也有人讲漆园吏在楚地待遇是非常高的。

但我讲的庶民,是他的态度。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小人物的自嘲。

那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玩笑。

这种庶民感,与道德经对比起来,尤为明显。

他像落入凡尘的神仙,尽管是神仙,但终究落在凡尘里。

但在哪里又有何分不呢?哪里差不多上无何有之乡。

他躲避着人,但不躲避天。

他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让人不明白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什么缘故没有出来拯救?不只是他,李耳也没有出来拯救。

答案我差不多慢慢明白了。

因为世界,不是你想拯救就能拯救的。

他或许差不多看见了天意,看见了自己的命运。

孔丘没有看见,他失败了。

谁能保证庄周能比他做得更好呢?庄周是庄周,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也是奋六世之余烈,而不是一蹴而就。

他明白自己做不到,也明白孔丘那样的拯救没有意义,与其折磨自己,不如欢乐。

诸侯授予他爵位,他不同意,是不情愿同意爵位吗?只是这爵位是人给的,不是天给的而已,既然不是天赐,就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为所欲为,更不可能借之拯救世界。

他差不多看见了以后,因此不同意。

庄周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

对他而言,放弃拯救,或许比头破血流更为疼痛。

他只是无可奈何,遂不在意。

最后讲讲他的孤独。

惠施和他争辩:“人如何能没有感情呢?”庄周利索的把他辩倒了。

在惠施看来,是庄周赢了。

然而赢了吗?惠施死去之后,庄周讲了一个故事。

他讲,有个人鼻子上沾了白土,让一个木工帮他砍掉。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发。

书中庄子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印象深刻。

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过分干预和操纵事物的发展,让自然和宇宙的规律自行运作。

这种思想在当今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多的掌控欲,尊重自然和人性的规律,以更加平和、自然的方式生活。

庄子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智慧,而且引人深思,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庄子》中的文字简洁而优美,表达了庄子对生命、自由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阅读这本书,不仅让我在思想上得到启发,也让我在文学上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庄子》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著作。

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引导我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本书不仅适合哲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所有寻求内心宁静和生活智慧的人阅读。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于道者, 束 于教 也 。” 井 蛙 不 可 以谈 论 大 海 的 原 因 ,是 受 地 域 的 局 限 ; 夏虫不可以谈论冰的原因 , 是 受 时 间 的制约 ; 穷 乡僻 壤 的 士 , 不 可 以 谈论的道理的原因 , 是 受 教 育 的束 缚 。海 神 若 体 现 了一 种 大 的 境 界 、 气象 、 格 局 体 现 出 一 种 含 蓄博 大 而 不 自满 的精 神 。世 间 所 有 的 人 , 如 果被空间 、 时间 、 及所受教育束缚 , 境界 、 气象 、 格 局 始 终 不大 。只有 像 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空间 、 时 间 及 所 受 教 育 的束 缚 ,不 自我 赞 许 , 不 自以为 贤 ,才 能不 断 提 升 自 己 , 达 到 更 高 的 境 界 ,才 能 拥 有 大 光 明。 也 就 是说 , 你 心 中有 大 境 界 , 才 能拥 有 这 种大 光 明 。 庄子生于乱世 , 荒 唐 着 他 的笔 锋, 鞭挞 着罪恶 的社会 , 歌 唱 着 心 中 理想 的 天 堂 , 他 把 哲 理 的人 生 境 界 留给 我 们 。 偏 激 的 不 是 他 的 态 度, 荒唐 的不是他 的笔锋 , 冷 酷 的 不是他的心肠 , 而是 我 们 长期 被 世 俗浸蚀的双眼 , 是我 们 被 一 己 私欲 羁 绊 的 心 灵 。 当 我们 心 浮气 躁 , 锋 芒 外 露 时 , 当我 们 被 名 利 所 累 , 急 于 事功时 , 当我们命途 多舛 , 处 于 人生低谷时 , 当 我们 被 知识 成 见 拘 囿, 境界 、 气象、 格局 不大时 , 读 一 读《 庄 子》 心胸会顿时开阔 , 相信 自 己一 定 能 超 越 局 限 ,实 现 人 生 飞
地。
‘ 几矣 。鸡虽有呜者 , 已无变矣 , 望 之 似木鸡 矣 , 其 德全矣 , 异 鸡 无 敢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为此 , 们付 出 了心灵 的 自由 , 出 人 付
了 最 纯 真 的块 垒 , 们 的 心 灵 套 上 了厚 重 我
的枷锁 。特别 是一个商业泛滥 的 时代 , 一 个失 去 了净土 的 时代 ,我们 只有 负 重 向
前 , 为 在 这 物 欲 到 极 端 的现 代 , 有 那 因 唯
亦人 生快哉 !
遇 到 家 长 “ 状 ”不 要 过 多 地 去 想 自 告 ,
了 生命 的 精 深 。 我也 开 始试 着 买 一 些 花 来 养 育 了 , 慢 慢
“ , 你 老母亲 , 是我们的根 , 有你 , 我们就是孩子 , 就踏 实 ,
就 可 以快 乐 地 说 , 们 到 妈 妈 那 里 去 了 。 ” 了 , 老 也 我 是 衰
地 陪花开花 落 , 开时是照 例地欣喜 欢呼 , 枯时仍 轻 花 花
轻 叹 息 。 享 受 欢 欣 , 不 拒 绝 忧 伤 。 就 是 生 命 本 身 的 我 也 这 样子 。 有一天 , 8 我 3岁 的 婆 母 伸 出她 的手 给 我看 , :我 说 “
是 生命本身 的样子 。老父老母是孩子的幸福之源 。 所有 的繁华都会消散 , 有的宴会终将道别 。再好 所 的青春也会 老去 , 再美 的容颜 也会褪 色 。我愿意在美丽
折腰 的志气 ,没有杜 甫看不下 官场黑 暗、 蜗居 草棚 的正气 ,没有李 白不攀 附权 贵 、

做 个 有 胸 襟 的 教 师
第 一关 , 那我们 就好好学 习庄子 。庄子主
要 学 习庄 子 那 份 从 容 不 迫 、 事 淡 然 的 平 遇 和 心 态 。当 我们 用更 广 阔 的 眼光 看 待 整 个 生 命 历 程 时 , 许 我 们 就 不 会 对 眼 前 的这 也 些 小 惠小 利 斤 斤 计 较 了 , 是 以 一 种 更 宽 而 广 的胸 襟 去 包 容 , 一 种 平 和 的 心 态 去 对 以 待 . 享 受 生 命 的 美 好 , 努 力 为 生 的 幸 去 在 福 奔 波 奋 斗 的 同时 , 在 心 灵 的 海 洋 中 畅 也 游 一 番 , 破 内 心 重 重 的 藩 篱 障 碍 , 却 看 抛 种 种 物 欲 杂 念 ,最 终 获 得 一 份 清 明 的 理 性 . 而 完 成 自 己独 一 无 二 的 人 生 , 从 岂不

逍遥一叹——读庄子有感

逍遥一叹——读庄子有感

逍遥一叹——读《庄子》有感高一(2)班储迅潮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生命终将永远留着庄子的印记。

是的,庄子作为中华民族伟大乐章上一个不朽的音符,将永远回响在千万华夏儿女的心中,庄子作为一份中华民族血脉的奔腾,将永远流淌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逍遥,逍遥,这是庄子的梦想,也是庄子的写照,庄子,他始终不渝的坚持着他自己的一份自在与逍遥。

曾几何时你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长衫上带着上古遗民的风采,曾几何时,你立在荒野,蔑视这朝堂与纷争;曾几何时,你鼓盆而歌,用歌声为妻子送去真诚的悼念……是得,你是人,一个真真切切的人,不是什么南华真人,,不是什么神仙上帝,你只是一个人。

但是,你却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写的人。

你不同与那个时代的走卒贩夫,庸庸碌碌,不同于那个时代的政客将军,勾心斗角,不同于那些纵横策士,唯利是图,你是一个有着自己理想与信念的大写的人。

我们不会忘记在楚地河畔的一幕,你拒绝了诺大一个楚国拱手相送的相位,因为你已看透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你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唾手可得的权位与财富,对着身后的两位楚王特使,淡然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我们不会忘记在你床前的一幕,当你一梦而醒,恍然大悟之时,我们听见了中国古代哲学长河源头的滴水之音,你说:“蝴蝶与周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我们更不会忘记在那个孤寂的山头,你鼓盆而歌,用歌声表达你的凄怆,用旷达掩饰你的悲伤,为你的亡妻送行。

你的妻子走了,你也走了,只有淡淡的哀伤留给这个世界。

你生在战国,生于乱世,满眼的哀鸿遍野,你自甘贫贱,蔑视权贵,抛却一切荣华富贵,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不过漆园小吏,你虽然在物质上贫苦,却在精神上富足,用你那智慧的双眼为华夏打开宇宙的天空,你怀着那永恒的的乡愁,对精神故园的乡愁,在华夏的长河之中,留下了逍遥一叹。

你不同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百家,他们志在朝堂,而你却隐居山野,他们热心都市,你却终生游荡在楚地的广袤江湖之上。

你是这个时代的叛逆者,一个黑暗的时代的叛逆者,你怀着一份永恒的乡愁,对这个时代露出一个哂笑,转身从朝堂上走开,走向你自己的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逍遥之境。

读老庄有感

读老庄有感

读老庄有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读老庄有感老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其著作《道德经》和《庄子》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

读老庄,领略其中的思想,让人受益匪浅。

老庄所强调的“道”与“德”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他们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无所不能的“道”,这个“道”是无形的,却在万物之中。

而“德”则是通过顺应这个“道”而得到的。

老庄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地顺应“道”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在当代看来,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主义所笼罩,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利益。

而老庄却提倡“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顺应“道”的原则,不要刻意追求功利,不要刻意去改变周围的环境。

只有在无为中,人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实现。

读老庄,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真我”与“假我”的区别。

老庄认为,人们应该去探求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我”,而不是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被名利所累。

只有在真正懂得自己的本性,认清自己的内心渴望后,才能够真正地获得幸福和满足。

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也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读老庄,让我领略到了“自由”与“束缚”的矛盾。

老庄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地摆脱外在的束缚,真正地活出自己的本性。

他认为,只有在摆脱了功利和名利的诱惑后,人才能够真正地自由自在地生活。

现代社会却越来越强调外在的束缚和规范,人们往往被社会的压力所左右,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我们有必要从老庄的思想中汲取力量,尽可能地摆脱外在的束缚,真正地活出自己的本性。

读老庄,让我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庄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的。

人们应该顺应天地之道,尽可能地遵循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刻意地去改变自然。

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人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幸福和满足。

现代社会却往往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我们有必要从老庄的思想中汲取力量,促使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相处。

读老庄,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很多道德和哲学上的真理。

读《庄子_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

读《庄子_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

冷与热——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记得哪位名家说过,儒家是粮食,道家是药。

许多积极入世,渴望一展平生抱负救国济世,却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古代士子便回头于道家中寻找慰藉。

因此,儒家的君子理想与庄子隐逸型的人格,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心理。

平生最喜爱的两位古代诗人李白和苏轼都与老庄思想有着不解之缘。

从来读李白诗,都会强烈感受到他飘逸浪漫的仙风道骨和他的傲岸不羁。

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政治理想,他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诗原则,都包含“道法自然”的意识。

读苏东坡诗文,不仅感受到了他磅礴的天才,他的豪放豪迈,也知道他一生仕途坎坷,世界观矛盾错综,其实与他的“外儒内道”也不无关联。

而道家,当首推庄子。

教书后喜读《庄子》,虽则识之不深,却已倾倒于文章的“汪洋恣肆,纵横捭阖”,那瑰丽多姿的文辞深深地吸引了历代文士,而庄子所提出的人格理想,超然适己的生活精神,更是深刻地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读过语文读本上鲍鹏山先生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感觉作者的见解极深。

作者认为庄子思想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中对庄子表示了激赏的态度,认为他的怪诞与孤傲都是可以理解的,并对庄子独立的人格,清洁的精神,推崇备至。

庄子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他决不能容忍自己与他人同流合污。

深知官场黑暗,居于庙堂之上定会受人排挤,于是宁愿“曳尾于涂中”。

人心险恶,还不如化作一只蝴蝶;南柯一梦,至少还留住了些许安慰。

然而,在此之前,我是不懂庄子的。

读他的作品,除了虚幻就是荒谬,我们的固执,岂是他的几句理论就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向他靠近的!我甚至怀疑,他不去当官,到底是在追求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人生境界,还是在假装清高。

似乎是这篇文章,或者说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真正道破了庄子。

只有了解了他的生活背景,我才为他留下了眼泪。

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doc

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doc

读《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感.doc庄周,宋国蒙人。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者之一,先秦七子之一,在自然、哲学简界有突出贡献的墨子也长于宋国,然而,在先秦的寓言故事中,宋人却常以“愚”的形象出现,如著名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均描绘了类似的形象。

宋国作为殷商王朝的后裔,讲求鬼神交流,着眼于世间万物。

《庄子》一书中展现了一种宏大、宽广、自由的世界观,与当时主流讲求人世环境、人际关系的儒家姬周文化大相径庭。

《论语》中,孔子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生,焉能死?”庄子却认为“饰礼乐选人伦”皆为“苦心劳神以危其真。

”与主流文化的巨大差距,导致了战国对宋的偏见,也为战国时期“君为臣纲”,执着于“克己复礼”的思想带来了新的空气。

在庄子眼中,重要的是逍遥,是顺物,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纵使有上万根树,也与己无用;无论是河水或是井水,也只需满腹。

遵从本心,不因无用的名声而牵纵,才是真正做到了独立,做到了逍遥。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庄子认为,万物的本性皆为平等的,比如草与树干,本性并无优劣之分;但当其放在为我所用的标准下,小草无用,而大树可作家具,就“不齐”了。

然而于草自身的作用本是为了泥土,树干的本性是支撑树木,又有什么优劣之分呢?与泰山相比,秋毫的末端是微小的,可与无相比,又显得巨大了,万物并无绝对的好坏,只是相对而言,既然如此,万物不都“归一”了吗?人与世间万物本是共存共生的,并无高低贵贱之别,万物皆齐。

主持国家大事,对渴望能择佳木而栖的姜子牙而言,是得遇明主的时机。

若于孔子而言,或许是施展抱负、实行大道的机遇。

可于庄子,相位不过是自己筑巢后的余枝,满腹过的河水,是阻碍自由的无用名声。

出任为相与在河边钓鱼并无世俗上的区别,却拌住了他自由的脚步,又有何可贵呢?。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庄子》有感读《庄子》有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庄子》心得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奇才。

他的“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

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在后世的人看来,庄子洞悉世间万事万物,看破红尘,功名,利禄,超越了生死境界,最终达到超凡脱俗,这便是庄子之逍遥游。

庄子的思想境界要求世人不要过分去追功名利禄,保持平和心态,自由自在生活于天地之间。

庄子在文章中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突破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束缚!”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庄子的大气,他的霸气,他所倡导的无所不能,他的精神,他的魂,他的道,无人能及。

然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庄子的主张和思想必然有他的局限性,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更不可能像庄子所说的那样活得肆无忌惮,无拘无束和随心所欲;自古以来有多少人用自己的方式试图诠释对庄子“逍遥”的解读,人们向往道,向往庄子描述的无尽幻想中,王蒙也好,于丹也好,他们都试着说,试着讲,各凭本事,各安天命。

庄子是讲故事的高手,一部《庄子》,他讲了无数故事,有的更似寓言,有的更似小说。

庄子令一些人爱得沉迷,恨得顿足。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心态解读”庄子”,也许解释了一两个字,全句全篇却是与愈解愈糊涂。

庄子更多讲的是人生的选择与态度,不像老子,更多的是讲政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庄子更文学而老子更政治。

相对来说老子对人大有帮助,而读庄子实在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那是庄子的风采,令人折服,你可以不屑,可以嗤之以鼻,但你不能不承认,在当时,在几千年前的人世,有这样的言论,雄辩,思维,我们望尘莫及;庄子著书立世千载,后世莫不敬仰,他道尽逍遥,梦蝶化蝶,他让多少人不自主的在揣测,
在怀疑,在犹豫,因为人们不自信,他们也在向往那片被营造出的乐园,幻想于天地间驰骋,纵横航宇……只是,现实,未必尽随人愿,与其应营碌碌,执着沉迷为乐,何不豪气人生,放手拼搏,庄子告诉所有人,要淡泊,要有“雅望”而不是“野望”作为宗教传承者,必然有局限性,大道无为,顺其自然,不勉强,不强求;可这永远不代表可以消极,可以颓废,可以放弃,当作借口,苟活于世。

庄子的精神,他的思想,他不是阿Q,不是孔乙己;他的狂,他的傲,让人觉得自然,觉得理应如此。

道,劝人隐世,修心,体悟,我相信那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同样都是适用的,而往往一点的挫折便放弃就沮丧的人,得不到想要的所有,除却运气,失败和失去的是自己,很多人盲目的相信命运,相信宿命,相信神鬼,却不愿相信自己;这的确让人感到无奈和无趣。

我始终相信,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不能改变,可以努力的改变自己的,未来的,是现在,是手中把握的每时每刻,你抓到了,抓紧了,就有可能成功,即使不如人愿,那就看看庄子,想想庄子的话,梦蝶,蝶舞,那是精神上的舒坦,放松;有时候,在如此紧张如此复杂激烈的世事,狂妄放纵一回,狂想一曲,其实,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