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鉴赏技巧
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a641236f1aff00bfd51ea9.png)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技巧鉴赏小说形象小说的形象,既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人物形象陪衬的事物形象(物象)。
鉴赏小说形象是小说考查的重点。
常见的设题类型有: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
考向一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有的试题只检测概括能力,不分析;有的试题是先概括后分析。
例、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文中看,吴秋明是一位“单身”“心理学博士”;熟知儿童心理,能够学以致用;质朴、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
简要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设问方式】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知识储备】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手法具体分析正面描写类别特点、作用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
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方略之六 叙述角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高二《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方略之六 叙述角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高二《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564725a0029bd64793e2cab.png)
叙述角度小说是作者讲给读者的故事,叙事则可视为小说生成的过程,如何叙事自然是小说优劣的关键。
讲述角度是叙述技巧的要素之一。
1.叙述视角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叫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在讲故事时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以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
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
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如《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
小说家根据审美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选择人称。
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有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3.其他人称叙述角度小说的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视角变换就很常见,《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写李小二看陆谦一段,开始仅有小二一人,两位来客“闪将进来”和“军官打扮”“走卒模样” 也只有小二才能看到。
高中小说解题技巧:语言特点类鉴赏
![高中小说解题技巧:语言特点类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d12110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a.png)
高中小说解题技巧:语言特点类鉴赏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高考命题人设置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自然,这也是阅读小说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鉴赏方法:(1)由叙述语言确定小说的情感基调。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迅这样开始祥林嫂悲剧故事的讲述。
这是一个肯定陈述句,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的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的”指称语义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竟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联系作品和外部语境理解,它强调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淫着、厚厚地积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和习俗,指向中国深邃复杂的历史背景。
鲁迅的这句话以违反规则的形式流露出沉重的忧思,给充满喜庆气象的现实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峭深沉的灰色,故事的情感的基调也因之悄然确定下来。
(2)由叙述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社会主题。
《祝福》一开头便讲述到鲁四老爷。
这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叙述者“我”讲道:“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过后说我‘胖了’,说‘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这段叙述是平实的,叙述者介绍了鲁四的身份,通过其言行的概述,反映出人物的立场和政治态度。
“监生”在清王朝是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可见鲁四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大骂其新党”更暴露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政治立场。
这段平实的叙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寓意深刻,言近旨远,辛辣地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常见题型:①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②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三是联系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理解词句。
典例分析:鉴赏鲁迅《药》中“老栓也向那边看。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bcc6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1.png)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畜林》。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方法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75ec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7.png)
新课程教学2019年第16期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方法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 王新光 李熙安 【摘 要】小说类文本阅读是一种以客观的、故事性的笔调向读者展示语言魅力的阅读类型,在高中生语言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情感丰富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的相关对策,希望能给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 鉴赏方法一、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现状分析(一)文本偏移文体错乱是导致文本阅读和鉴赏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很多语文教师其实是“半瓶子水”,却在教学中采用“大说特说”的解读方式。
或者本来知道所讲解的文本是什么体式,但在教学中却无意识地弄错了文本体式,从而使学生陷入了“学习误区”。
(二)简单趋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根据前人经验所形成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它还阻断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不会从文章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的参与度去引发思考,创新问题。
这一现象也就使教师不能在小说文本阅读的教学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只能一味地去接受经验的教学牵引。
二、优化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的对策(一)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没有方向的盲目奔跑只会让我们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在落实教学实践中首先就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学习文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倒叙手法的作用。
”这些都是这篇小说教学的主要目标。
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课堂的“教”和“学”都更加有的放矢。
其实目标对于教学而言是双向的,既包含教师“教”的目标,也包含学生“学”的目标,当我们将双重目标落实后,阅读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c99180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5.png)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在高考语文的小说和阅读中想要拿到高分,学生首先需要读懂小说,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人物塑造方面: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
《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情节结构方面: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
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
《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
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
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
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环境描写方面: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
鉴赏小说高中作文教案模板
![鉴赏小说高中作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20217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3.png)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学会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主题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要素的识别与分析。
2. 小说结构的理解与欣赏。
3.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难点:1. 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小说文本、课件、讨论问题。
2. 学生准备:预习小说文本,做好阅读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
二、小说基本要素分析1. 教师讲解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2. 学生阅读小说文本,找出小说中的基本要素,并进行分析。
三、小说结构鉴赏1. 教师讲解小说的结构特点,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2. 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讨论其布局是否合理,效果如何。
四、人物形象分析1. 教师讲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
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评价其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等。
五、主题思想挖掘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对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反思。
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六、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你认为这部小说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为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全班交流。
七、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小说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2.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说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c967b25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d.png)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阅读理解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重视,那么小说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小说阅读答题方法技巧一、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1)概括景物的特点首先要看描写了哪些景物,其次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特别注意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动词或形容词,然后再归纳概括。
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思路
![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bb8d0ef652ea551811a6878e.png)
③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如初中教材上的小说《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我”和高中教材上《祝福》中的“我”。
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
题型一:分析环境描写
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首先,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 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祝福》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也就有了基础,有了依托。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
常用答题模式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没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题型二: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小说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顺叙,也称正叙。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3.文中××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题思路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7f76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d.png)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一种以故事情节为主线,运用叙事手法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分类
1.按题材:现实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
2.按体裁: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品文小说等。
三、小说的元素
1.情节:包括起承转合,主线与支线,冲突与。
2.人物:包括主角、配角、形象塑造和角色发展。
3.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
4.语言:包括描述、对话、描写等。
四、小说的解读
1.内容解读:关注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并分析其寓意和主题。
2.形式解读:关注小说中的叙述手法、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艺术效果。
3.文化解读:关注小说中的社会风貌、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五、小说的鉴赏要点
1.深入理解:仔细阅读并反复思考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2.善于分析:运用批判性思维,掌握分析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3.拓展思维:将小说与现实生活、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联系起来,拓宽思维视野。
六、小说的阅读方法
1.整体阅读:把握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主旨。
2.细致阅读:重点关注小说的细节描写和语言表达。
3.批判阅读:对小说中的观点和价值进行批判性思考。
总结:
本文介绍了高中语文小说鉴赏的基本知识,包括小说的定义、分类、元素、解读、鉴赏要点和阅读方法。
希望对你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小说鉴赏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小说阅读关注要点
![高中语文小说鉴赏——小说阅读关注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9c0d4bfd0a79563d1e7255.png)
小说鉴赏——小说阅读关注要点【高频考点】1.了解小说阅读关注要点;2.学会小说鉴赏的技巧方法。
【知识要点】小说阅读关注要点:(一)关注“标题”(1)能提供阅读的线索(2)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3)可以联系文章的主题(二)理清“情节结构”。
小说阅读一般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故通读下来,要大致把握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各个部分及其关联,如果是长篇小说节选,那么要了解故事是由几个场景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明确主次人物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要能够区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如果考题中有考到人物分析的,可以把人物出现的相应位置勾画出来,以便答题。
【方法例析】阅读下面的作品,把握主要内容。
秋祭刘建超“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己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丢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
“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观众喜爱。
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对“小贱妃”非礼,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
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贱妃”是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
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抖索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
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古戏楼孤零零地出现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的还要沧桑。
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
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子,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高中语文小说类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小说类答题技巧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d5757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7.png)
高中语文小说类答题技巧归纳总结高中语文小说类答题技巧解题技巧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高中语文小说答题技巧解题模式:(1)梳理文章结构。
(2)概括内容主旨。
(3)联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为塑造人物服务,体现人物的某种性格征;表现作者对其人或其事、物的某种特定情感;二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造成情节的起伏,创造悬念,更引人入胜或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三是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四是前后照应;五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六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然后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高中语文小说答题的技巧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之所以要选择三要素,是因为所有小说鉴赏的考查(一)直接考查这三个要素;(二)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5个方面组织答案。
我们将分五个专题,把这五个方面的主要概念和主要考查角度与形式都做一个总结。
情节(一)和情节有关的重要概念线索1、就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人和事件,通过线索将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串连起来。
2、线索有单线、双线之分。
高中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
![高中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0b4a9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7.png)
高中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高中文学作品是学生学习文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艺术特点,增强文学素养。
本文将针对高中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进行讨论,并以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展开阐述。
一、文学作品的鉴赏高中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
首先,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反映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在鉴赏作品时,学生需要仔细挖掘作品的主题,并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以及作者的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推测主题的内涵。
其次,情感表达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家通过对情感的描写和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学生在鉴赏作品时,应该注意作家是如何通过语言和描写来表达情感,并理解情感对整个作品的意义。
最后,艺术手法是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
作家在创作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结构手法等,这些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学生需要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包括比喻、夸张、人物形象和结构等,以帮助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作品的解读是理解作品内涵的过程,它要求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层意义和社会背景。
首先,解读作品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
在阅读作品之前,学生可以先了解作家的生平、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其次,在解读作品时,学生需要对作品中的象征、意象和隐喻进行解读。
这些象征和意象往往是作家所要传递的深层意义,通过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观点。
再次,学生应该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进行解读。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角色关系对作品发展的影响。
最后,解读作品还需要学生对作品的结构和篇章进行分析。
作品的结构和篇章往往与主题和情感表达紧密相关,通过分析结构和篇章的变化和安排,可以推测出作品隐藏的意义。
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之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471b69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f.png)
麻木 一丝希望
形象概括:安分守己、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3.析关系 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人物与环境等关系中分析形象特征。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 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与形象的典型意义有关。如《祝福》中,从鲁四老爷、柳妈、前 任婆婆、贺家大伯、鲁镇其他人等对祥林嫂的态度中可知祥林嫂命运的凄惨。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 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典型考题(人物): 小说塑造XX形象的手法多样,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题型变式(人物):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XX这一人物形象的。
设问方式: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 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相似之处(6分):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 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 不同之处(2分):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 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人物性格
(2015·新课标1卷)李德霞《马兰花》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 医院近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 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 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 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高中小说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小说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334fd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png)
高中小说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1. 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通过叙述故事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 小说通常由一系列连续的事件和人物行为组成,通过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故事的主题。
2. 小说的题材和类型
- 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等。
- 不同题材和类型的小说在表现手法、写作风格和受众群体等方面会有所差异。
3. 小说的结构和要素
- 小说通常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局等部分,这些部分构成了小说的基本结构。
- 小说的要素包括情节、人物、场景、语言和主题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小说的内涵和形式。
4. 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 小说的主题是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情感,通过描写故事和人物来展示主题。
- 小说的意义在于反映社会现象、传递价值观念、抒发情感或引起读者的思考。
5. 鉴赏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 鉴赏小说需要理解和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语言,并探究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 在鉴赏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如文学手法、背景设定、社会反映等,深入剖析小说的内涵。
以上是高中小说鉴赏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重点语句的鉴赏》教学参考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重点语句的鉴赏》教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36fab114a7302768e9939b1.png)
【题文】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小说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但总体上看这类文体的阅读得分率不高,不少考生见到小说阅读题就心里没底,实际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小说阅读题的解答还是很有帮助的。
语言,是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
小说语言有何独到之处?一些重点语句该如何鉴赏?一、考点解读小说中的语言包括作家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
作家的叙述语言,指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一般指全文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句式、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主要是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高考中对语言的考查常有两大题型: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但在实际考查中,“体会语句含意”和“品味语言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
分题型复习便于掌握答题角度,但实际解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灵活作答。
【重要语句鉴赏】鉴赏重要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常见设问方式】(1)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2)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3)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二、方法归纳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辨明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如果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要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真正意图;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要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
第二步,结合主题,分析重要语句内涵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
高中小说鉴赏复习整理
![高中小说鉴赏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d0d01ca8114431b90dd8e6.png)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知识储备】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内心独白、梦境描写、幻觉描写、旁白)、细节描写(抓住精当的细节)●侧面描写(衬托)二、揣摩人物形象的角度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5.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多义多变,内涵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
扁平人物: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在讽刺性小说中,往往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
三、人物的作用1.故事的线索,用人物的经历推动故事发展。
2.主题的揭示,用人物的命运遭遇揭示小说主题。
【链接高考】关于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是各套高考试题的重点。
涉及到人物形象鉴赏的试题2008年5套,2009年6套,2010年6套,2011年4套。
一、真题展示1.2009各地高考题中人物形象鉴赏题(安徽《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7分)(福建《阿庆》)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6分)(辽宁《遗璞》)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6分)(海南《孕妇和牛》)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浙江《魔盒》)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100字)(5分)(辽宁卷《洗澡》)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6分)2.2010各地高考题中人物形象鉴赏题陕西卷《保护人》: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山东卷《骆驼祥子》: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
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三)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
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环境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 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命题指向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 用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 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
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 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项 链》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 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 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 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 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 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 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 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 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 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更好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促 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描摹人物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 纸上。
3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它往往和外貌、语言、 行动交叉在一起。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 一般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 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
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 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 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情节安排 的特点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特 技》中的两处意外之笔。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 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 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④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 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 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 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总结
情节的作用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
笔; 3照应前文; 4线索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5刻画人物性格; 6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文Fra bibliotek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 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 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4细节描写: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 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如鲁 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 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 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根灯 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 刻薄。
示例:《特技》17.赏析文中“电视台 新闻广播员”的形象。(5分)
电视台新闻广播员是一个能认清社会黑暗 并与之抗争的斗士,他利用“特技”揭露 社会黑暗,并一度取得成功,但他又是一 个悲剧人物,面对当时社会,他为自己的 抗争而不安,想放弃,最终在强大的黑暗 势力面前他成了孤独的人。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 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 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 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 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 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④对情节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 ⑤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顺叙、倒叙、
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
现代文阅读
小说类
分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小说 散文
小说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
(一)故事情节的把握
(1)几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