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拓展】诸子百家历史观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信息拓展】诸子百家历史观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的历史大变动的时期。诸侯坐大,列国争霸,周天子大权旁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官学难以为继,王室文化官员纷纷出走,混迹民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诸子百家为了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竟相着书立说,相互诘辩,开创了思想领域内的“百家争鸣”时代。原来控制在周朝统治者手中的一整套思想体系,虽仍为一些人所坚持,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们,或者在旧的思想形式下注入新内容,或者旗帜鲜明地对它进行批判,不断地和传统思想观念发生着斗争。在这些新的封建思想中,历史观是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情况如下:

1、取证于史,以佐政见

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取证于历史,是诸子学说的共同点。他们抱着不同的政治目的去寻求理想的历史榜样,申明历史榜样以张大其政治理想。例如,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韩非子·显学》)。道家抬出了比尧舜更早的神农、黄帝,甚至说及“浑沌”。荀子指责他们是“呼先王以欺愚者”,而用大量史事论证其“法后王”即复“周道”之古的主张。法家斥称道先王的儒、墨“非愚则诬”,而主张“法后王”。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推成戒败,以佐政见。为了论说政治主张,而“取舍”(甚至包含虚构)历史以证成其说,是诸子之学的共同倾向,也是一切剥削阶级历史观的共同倾向。因此,诸子举例的材料,虽不无很高的价值者,但不可尽信,必须认真地考察才能判定其真伪。

2、内容广泛,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

诸子言论,涉及到十分广泛的历史内容,对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起源,社会制度的变化和优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等问题,都有论列。从中反映出的历史观点,也远比以往丰富,从整体上说,几乎确定了我国古代社会历史观点的全部基本范畴。其中,儒、墨、道、法、阴阳诸家的社会历史观点,特别突出。

3、“天人”关系上的神人并举而又重民轻神

“天人”关系,在商周时代是社会意识的一个核心课题,春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周德虽衰,天命未改”(《左传》文公三年),又由于各诸侯国在扩大自己势力的活动中,还需要打着周天子,也就是打着天的旗号,所以,这一时期对天的态度是很矛盾的,对天的怀疑和否定一般采取了比较曲折的表达方式。有人在崇神的形式下,神人并举而实际上强调人的作用,这种重民轻神的思想在《左传》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战国时期,一方面,天命思想虽然动摇,但依然占有主导的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唯物主义的天道观大有发展,也更加系统化了。儒、墨、道、阴阳诸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传统的“天人相予”的思想。虽然其中一些人注意到了人的作用,和传统的天命思想有所区别,但从根本上说,还依赖于“天”来解释人类社会的问题。

4、历史兴亡上的道德决定论

春秋战国时期谈历史教训,绝大多数仍然是围绕着“敬德”。经过西周数百年的发展,周礼到春秋时逐渐转化为人们行动的道德准则,形成了人不离于口的忠、孝、贞、敬、信、仁、义、勇、知等等道德观念。这样,道德的准绳同样具有了法制的作用,成为维持奴隶制的有力武器。因此,直接从“周礼”出发,或者从道德观念出发来褒贬人物,引证评论历史,就成为了这一时期倾向保守方面的人们的特点。他们的这种意识,充分表现在作为当时的现代史的《春秋》之中。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敬德保民”既是个已经很深蒂固的传统口号,而且在当时各诸侯国争霸的政治实践中,也是一面确能发展自己、争取多数的旗帜,所以他们虽然实际上在不断地破坏着“周礼”的旧观念,而表面上却仍是持着维护“周礼”的立场。不过,他们的“敬德保民”,只是作为发展巩固自己的原则,和征讨其它诸侯国的理由罢了。因此,他们引证历史,主要是总结“敬德保民”而霸的经验和制造打击别国的根据。《左传》中有不少事例都可以说明这种倾向。

二、回归原始的道家

诸子百家由春秋后期的老子创立道家开起端。道家到战国中期时分化为庄子学说和黄老道家。这里介绍老子和庄子的历史观。

1、回归原始社会的老子

老子(约前580—前500),春秋时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老聃,又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图片老子像、老子画像1、老子画像2、老子蜡像)。做过周室守藏史。西隐时留下《道德经》一书(图片《道德经》书影1、《道德经》书影2、《老子》古帛书)。在是书中,老子对现实社会极为不满,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并且大声疾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4),“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5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带来的恶果,“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

治国,国之福”,如何治理呢?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理想的社会就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兵器)而不用,使民重死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欲,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终回到了原始社会。

2、“同与禽兽居”的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一说为河南商丘)人,名周(图片庄子像、庄子像2)。著有《庄子》一书(图片《庄子》书影1、《庄子》书影2)。在该书里,庄子和老子一样,对当时的统治者深恶痛绝,大声斥责;对待人生则认为活着不如死了痛快。所以要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不要为世所用。以伐木杀雁的寓言来说明“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社会的进步是对人类本性和自然天道.的破坏,所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主张取缔全部文明,“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俪工捶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胠箧》)。理想社会应该是:“山无溪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马蹄》)。比之于老子,庄子是更落后了。

小结:老子和庄子对当时社会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但是面对争战不休的诸侯,他们又无可奈何,束手无策。现实社会如此的混乱不堪,往前看又看不到出路,所以就只好看回看,开历史倒车了。所以道家开出的济世方子不合时宜。这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部分文人的消极历史观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