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乡土地理

合集下载

湛江市人文地理

湛江市人文地理

广州湾回归,以原范围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 政府:湛江市人民政府位于赤坎区。市委书记陈耀光,市长阮 日生。 •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50至250米之间。双峰嶂为湛江市最高点, 海拔382米。
湛江概述
• 方言:湛江除流行雷州话外,还流行多种方言,吴 川话、白话、哎话四大语言分布,是广东省内方言
复杂的城市。
村附近 。包括步行广场、汽车简易货
运站、汽车简易客运站、停车场共4项 工程
• 海田汽车站地处赤坎区,毗邻湛江火
车站。
湛江景点
• 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
经济中心。 •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 产总值434.87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于
北部湾地区各主要城市,
是该区域经济总量最大
的城市。
湛江市霞山区夜景
湛江景点
• 湛江海岸线绵长,港湾
密布,港口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位于雷州半 岛东北部的湛江港,是 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
中口碑甚好、有功于百姓 的十位名贤有:寇准、李
纲、胡铨、秦观、苏轼、
苏辙、赵鼎、李光、任佰 雨、王岩叟。
鹤地水库
• 鹤地水库距湛江 市区60公里, 它与雷州青年运 河形成一大型水 利工程,并以其 独有的绿水青山 的自然景色成为 优美迷人的旅游 景点。
雷州西湖公园
• 雷州西湖公园位于 祖国大陆最南端的 雷州半岛中部,是 一座风景秀丽,人 文荟萃,集自然风 光、贤踪圣迹和各 种游乐项目于一体 的园林式综合性公 园。
水产
• 对虾 :湛江已成为广东、海南、广西三 省(区)对虾养殖、加工、销售中心和 集散地 。
水产
• 珍 珠 :中国海水珍珠,又称南珠,是以马 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南珠粒大、圆润、 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驰名世界。

07121114201232我的家乡──湛江

07121114201232我的家乡──湛江

• 气候
(二)土地面积和土地7434.40 平方千米。其中, 市辖10区面积为3843.4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 51.7%;2个县级市面积为3590.97平方千米,占48.3%。 • 广州市耕地面积为13.01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7 万公顷。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 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 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 为丘陵盆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 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 土地类型。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 中低山地。是海拔400~5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 广州市的东北部,一般坡度在20~25度以上,成土母质 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 基地,宜发展生态林和水电.
• (2)丘陵地。是海拔400~500米以下垂直地带内的 坡地,主要分布在山地、盆谷地和平原之间,在增城 市、从化市、花都区以及市区东部、北部均有分布, 成土母质主要由砂页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这类 土地可作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长基地。(3)岗台地。 是相对高程8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地或低平 坡地,主要分布在增城市、从化市和白云、黄埔两区, 番禺区、花都区、天河区亦有零星分布,成土母质以 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可开发 利用为农用地,也很适宜种水果、经济林或牧草。 (4)冲积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流溪河冲 积的广花平原,番禺和南沙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 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 菜的主要生产基地。(5)滩涂。主要分布在南沙区 南沙、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
(四)水源特征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 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条,老八区 有河涌231条,总长约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广东湛江家乡介绍PPT模板

广东湛江家乡介绍PPT模板

湛江的海滩
01
02
03
碧海蓝天
湛江的海滩以其清澈的海 水和迷人的蓝色天空而闻 名,给人一种宁静与宽广 的感觉。
沙滩活动
沙滩上可以进行各种休闲 活动,如沙滩排球、沙滩 漫步、日光浴等,是人们 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美丽日落
湛江的海滩还是观赏日落 的绝佳地点,夕阳余晖洒 在海面上,营造出一种浪 漫而温馨的氛围。
湛江市下辖多个区县,包括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等。每个区县都有各自独特 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湛江多彩的城市风貌。
乡镇与街道
在湛江市的各个区县下,还设有多个乡镇和街道,这些基层行政单位为市民提供 着便捷的服务和管理。在这些乡镇和街道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 人情味。
02
自然风光
04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与产业特色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湛江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丰富多样,包括制造业、渔业、农业、旅游业等。特别是海鲜产业和港口经济是 湛江的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在税收、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 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教育与科技事业
教育资源丰富
湛江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教 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政府 还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学校的 教学设施,提高了教师的待遇。
VS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湛江市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研 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动 产学研合作。在海洋科技、农业科技等领 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广东湛江家乡介绍ppt模板
目录
• 湛江概览 • 自然风光 • 文化传承 • 经济与社会发展

我的家乡湛江作文

我的家乡湛江作文

我的家乡湛江湛江位于中国广东省的西部沿海地区,是一座美丽而富饶的城市。

作为我的家乡,湛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湛江。

湛江的地理位置湛江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半岛上,东临南海,南与海南岛相望。

它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湛江的气候特点湛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湛江气温宜人,四季如春,成为了旅游的好去处。

湛江的美食文化湛江以丰富的海鲜资源而闻名,海鲜是湛江的特色美食之一。

无论是鲍鱼、海螺还是螺蛳粉,每一道菜都散发着浓郁的海洋风味。

此外,湛江的潮汕菜也非常有名,以其清淡、鲜美的口味吸引了许多食客。

湛江的旅游景点湛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值得一游。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雷州半岛和鹤山。

雷州半岛是中国的游览胜地之一,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而鹤山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被誉为“南国名胜”。

湛江的文化传统湛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湛江的灯笼文化。

湛江的灯笼制作工艺十分精湛,每逢节日,城市的街头巷尾都会挂满五彩缤纷的灯笼,营造出一片温馨喜庆的氛围。

湛江的未来发展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湛江的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湛江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之一,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

未来,湛江将继续努力发展,成为更加美丽繁荣的城市。

总结我的家乡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无论是美食文化、旅游景点还是文化传统,湛江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相信未来的湛江将会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成为更加繁荣美丽的城市。

以上就是我对我的家乡湛江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了解。

请大家有机会来湛江旅游,亲身体验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城市!。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湛江,广东省地级市,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09°31′~110°55′,北纬20°12′~21°35′之间,总面积13225.44平方公里。

湛江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作物及海产资源丰富。

截至2019年,湛江市下辖4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赤坎区,湛江常住人口736万人。

湛江红土文化:湛江红土文化既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自西汉以来,位于半岛腹部的“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

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龙舞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

前言: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

但是在湛江却不同。

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

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民间艺术都是湛江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反复摸索、不断完善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湛江乡土文化知多少

湛江乡土文化知多少





-- 风景名胜精选
湛江之风景名胜精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
红树林




-- 风景名胜精选
湛江之风景名胜精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之一
绿色的飘带




-- 风景名胜精选
湛江八景之五--东海岛
东海岛在湛江市东南面,它与南三岛共同构成湛江 港的门户。
东海岛是中国第五大岛,位于东海岛东面的龙海天 是省级国际旅游度假区,濒临南海,碧波万顿,56里 银沙,56里绿树,景象万千,气势磅礴旅游区。 世界旅游权威部门评比认定,海天沙滩长28公里, 宽150-300米,仅次了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 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




-- 风景名胜精选
湛江八景之二--湖光岩
湖光岩




-- 风景名胜精选
湛江八景之二--湖光岩
湖光岩 畔
湖光岩—雷州 村一景




-- 风景名胜精选
湛江八景之三--南亚热带植物园
南亚热带植物园位于湖光岩,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属下的科 研、科普、旅游开发一 体化的单位,建于1954年,是我国南亚热带作物重 要的科研基地。可在果园采摘鲜果,品尝咖啡、果 汁和各种植物香茶,选 购特产,也可以开展烧烤、野炊、垂钓、度假等活动。
乡 土 文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处南国边陲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 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地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春节 --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 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二十九或三十日 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 “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厨房、猪、鸡栏则贴“足食”、 “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 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 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 元宵节--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 “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 士

我的家乡——湛江

我的家乡——湛江

湛江文车醒狮
醒狮舞是广东地区较为盛 行的一种舞蹈。醒狮与北 文车醒狮先后在2002广 狮不同。北狮四脚着地, 东省首由民间艺术邀请 酷似真狮。醒狮只有狮头, 赛、2002湛江民间醒狮 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 表演艺术大赛和2002年 块布(红、黄、白、绿、 中国(湖北荆门)国际 蓝等颜色)盖住狮尾的另 醒狮邀请赛上获得奖牌。 一名演员。醒狮分为地狮 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 文车醒狮属于高桩狮。 文车村素有习武强身 的传统。醒狮往往由武馆 的带头操持。该村的醒狮 已了百年的历史。近年来, 他们的高桩狮技艺日趋进 步,频频参加国内各种比 赛,成绩不俗
我的家乡——湛江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与海南 岛隔海相望,是近代兴起的一座海滨城,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 城市之一。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 地区的交通中心,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 流中心。
湛江东海钢铁厂
湛江寸金桥和寸金桥公园
寸金桥,座落在赤坎区西侧。1925年遂溪 麻章区绅民所建。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 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
Thank you
红树林海岸
植物群落构成的海岸。红树林 分布在低平的堆积海岸的潮间 带泥滩上,特别在背风浪的河 口、海湾与沙坝后侧的泻湖内 最发育。它常常沿河口、潮水 沟道向内陆深入数红树林海岸 是由耐盐的红树林千米。
湛江海鲜
湛江生蚝
蚝的学名叫做牡蛎,在动物分类中属于瓣鳃纲, 牡蛎科,拉丁文:Ostrea,繁体字写作:蚝。 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带的沿海地区,人们一般 都称之为:牡蛎或海蛎子;在福建沿海及台湾 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蚵仔;而在两广及海南等 南海水域的人们都称之蚝; 蚝有“海洋牛奶”之美誉。蚝是传统的滋 补药用食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 的青睐。蚝肉含有优质蛋白、氨基酸、糖元、 肌醇、牛磺酸及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极 高的医疗及食用价值。

湛江乡土地理

湛江乡土地理

湛江乡土地理知识一、行政区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湛江市辖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和麻章区等4个市辖区、遂溪县和徐闻县2个县,代管吴川市、廉江市和雷州市3个县级市;32个街道、85个镇、2个乡。

二、地理位置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常称粤西地区,经纬度为:109°31' E -110°55'E 、20°N-21°35'N之间,包括雷州半岛全部和半岛以北一部分。

湛江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

东临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粤、琼、桂三省交汇点,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

三、自然环境湛江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以北部廉江市境内的双峰蟑(382米)为最高点。

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丘陵占30.6%,山区占3.4%。

湛江较大的江河有:鉴江,流经吴川市境内46公里;九洲江,流经廉江市境内89公里;南渡河,流经雷州市境内88公里。

四、气候条件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长,寒季短,温差不大。

气温年平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曾达2.8℃。

气温宜人,草木常青,终年无霜雪。

五、动植物、矿产资源湛江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和最大的桉树、剑麻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番薯、花生等,盛产红橙、菠萝、西瓜、香蕉、芒果、木菠萝、龙眼、荔枝等,是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

海洋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中心和加工出口基地,荣获“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和“中国对虾之都”称号,连续7年成为中国商业百强城市。

同时是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珍珠基地。

湛江市境内已发现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具有开发价值的有硅藻土、澎润土、泥炭土、高岭土资源,另外,湛江濒临的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图片压缩版_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

 图片压缩版_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
1 自然地理篇
1.1 地理位置
湛江市位于我国大陆南端、 广东省西南部, 东经 109°40′~110°55 ′, 北纬 20°12 ′~21°35 ′,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北部的一部分。湛江东 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合浦、博白、陆川县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的茂南区和电白县、化 州市接壤。市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经 110°10′~110°39′,北纬 20 ° 51~′21 ° 12 ′。
湛江海岸带是热带性海岸带,正当 欧亚非三洲航线交织的区域,处于亚太 经济圈的重要地缘位置,是富有巨大经 济潜能的 “黄金海岸 ”,也是湛江以至大 西南走向世界的门户。
图 1.7 湛江港总体布局规划图
图 1.8 海岸风情
1.7 海域岛屿
全海域面积有 2 万多平方公里。大小岛屿 37 个,礁石 80 多处,岸线 长 780 公里,占省岛屿线的 47.3%。其中较大的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 洲岛等,均集中于市区附近海域,成为天然的屏障。
湛江港湾、河口众多,有港湾 101 处,海湾 8 处,港口 13 个,并形成 许多优良的天然港口,其中湛江港港口 优势最为明显。湛江港位于雷州半岛北 部的雷州湾内,有东海岛、硇洲岛和南 三岛作为天然屏障,港区深入内地,可 避南海台风,是我国的深水良港,素有 “南海明珠”之称,其天然优势是:港 池宽、水深,风浪小,雾小,潮差小, 涨潮慢,退潮快,淤积少。
东海岛为广东省的第一大岛,名列全国第五位,位于市区南部,北濒 湛江港,面积 286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126 公里,沿岛有 26~40 米的深水 岸线 6.5 公里。南三岛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岛,位于市区东面,与东海岛隔海 相望,面积 123.4 平方公里。硇洲岛为本市第三大岛,位于市区东南面约 40 公里的海面上, 面积 53 平方公里, 为湛江港外最南的海岛,第一道天然 屏障,控制入口航道要冲,为广东省著名渔区。

合适湛江土壤种植

合适湛江土壤种植

合适湛江土壤种植湛江地处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种植。

而土壤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在选择土壤种植时,需要考虑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透气性等因素。

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土壤的质地是选择土壤种植的重要依据之一。

湛江的土壤主要分为沙壤土、红壤和黄壤。

沙壤土通透性较好,保水性较差,适合种植蔬菜、玉米等,但肥力相对较低,需要加强施肥。

红壤属于中性或酸性土壤,适合种植果树、柑橘等。

黄壤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和肥力,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因此,在选择土壤种植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农作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土壤。

其次,土壤的养分含量也是选择土壤种植的关键因素之一。

湛江土壤通常富含氮、磷、钾等基本养分,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

但在实际种植中,可能会遇到特定营养物质缺乏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

常用的有机肥料包括畜禽粪便、腐熟堆肥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此外,选择有机肥料还能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

第三,土壤的透气性对农作物种植也有一定影响。

湛江的土壤中,沙壤土的透气性相对较好,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氧气的供应。

而黄壤和红壤透气性相对较差,需要加强翻耕和通风管理,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氧气交换。

合理的翻耕和灌溉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湛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许多农作物的生长。

但也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作物选择。

例如,湛江气候湿润,适合种植水稻、大豆等耐涝作物;夏季气候炎热,适合光照充足的瓜果类作物;冬季气候相对较冷,适合种植蔬菜等短生命周期作物。

因此,在选择土壤种植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湛江地区适宜种植的土壤种类有沙壤土、红壤和黄壤。

在选择土壤种植时,要考虑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透气性以及气候等因素。

合适的土壤种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地理会考之乡土地理(广东省)

地理会考之乡土地理(广东省)

4、交通信息业
公路、铁路、水运、航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并存,形成了以广州 为中心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1)主要高速公路:广深、广惠、深汕、广湛、广梧、京珠、粤 赣等。 (2)主要铁路线:京广、京九、广湛、广梅汕。 (3)水运:河运——珠江通航能力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海运——濒临南海,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东西两翼齐飞的港 口发展局面。 (4)航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多 个地方机场为辅。
鹅城——惠州
黄金海岸——汕尾
安美妈祖庙
岭南古邑
销烟战场——东莞
伟人故里
园林城市——中山
五邑地区——江门
新会 台山 开平 恩平 鹤山
圭峰山
漠阳江畔 刀剪之都
五金胜地——阳江
十里银滩
半岛之城——湛江
海湾大桥
南方油城——茂名
吉庆之始——肇庆
七星岩
宋城墙 鼎湖山
山城——清远
桃园生态 园区
岭海名邦——潮州
新会现代农业基地
广州花都宝桑园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广东汕尾生宝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高要市广新农业生态园
3、工业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 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4、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形成的大三角 洲和东江形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 润,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区,是岭南的粮仓、 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经济地理的珠三角,包括广州、深 圳两个副省级城市,佛山、珠海、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城市, 及惠州和肇庆的部分地区。
公路密如蛛网
广东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9年建成通车的广佛高速公路。

图片压缩版· 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9页文档资料

图片压缩版· 乡土地理——湛江自然地理篇-9页文档资料

1自然地理篇1.1 地理位置湛江市位于我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经109°40′~110°55′,北纬20°12′~21°35′,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北部的一部分。

湛江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合浦、博白、陆川县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的茂南区和电白县、化州市接壤。

市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经110°10′~110°39′,北纬20°51′~21°12′。

湛江区位优越,位居粤、琼、桂三省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各省通往国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

在北部湾经济圈、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图1.1 湛江市行政区划图图1.2 湛江城镇体系综合现状图全市土地面积1322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1460.0平方公里,占11.7%;廉江市283.5平方公里,占22.7%;吴川市848.5平方公里,占6.8%;遂溪县2019.4平方公里,占16.0%;雷州市3459.0平方公里,占27.8%;徐闻县1862.6平方公里,占14.9%。

2019年全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例为74.25∶12.91∶12.84。

具体土地利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湛江陆地由半岛北部的低山丘陵、南部的火山喷发岩台地和沿海岛屿三部分组成,地势北高南低。

即,市辖区范围内,北部廉江市以丘陵为主,中部遂溪县多浅海沉积台地,南部雷州市、徐闻县以台地、盆地为主,东部吴川市鉴江下游和沿海多为台地和滩涂;市区则为滨海平原,台地和火山岛环境,中间海湾形成分叉形溺谷,为天然深水航道。

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

一、北部低丘陵区地势最高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为主,有湛江最高点双峰嶂(海拔382米)与数十座100~300米的峰岭并排,形成一道屏障。

湛江地理环境概况2011

湛江地理环境概况2011

水文

河流:
鉴江 九洲江 南渡河 水库: 鹤地水库 长青水库 雷州青年运河


土壤
赤红壤: 北纬24度40分以北 砖红壤: 北纬24度40分以南 滨海沙土、滨海盐渍沼泽土、滨海盐土: 沿海地区
2006年,湛江市完成生产总值770亿元,净增 112亿元,增长12.8%,增速创11年来新高。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 加值355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250亿 元,增长13.2%。人均生产总值11500元,增长 10.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三次产业比例调 整为21.4∶46.1∶3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0.4亿元,增长26.6%;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 146.8亿元,增长24.6%。

浅海沉积物
湛江组 颜色较红、底土多见铁盘 零 星分布 北海组 表土疏松、多砂,底土较红,深 层多呈黄色、紫色、灰白色等互交层次 全新统冲积沉积物 位置较低,土壤颜色较浅, 砂层较厚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干旱 年均温22.5-24摄氏度 年降水量1417-1802毫米 年日照1817.7-2106小时 灾害性天气:台风、干旱
初步核算,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48.66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66亿元,增长5.4 %;第二产业增加值497.0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20.93亿 元,增长12.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0%,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1.7%, 房地产业增长10.2%,其他服务业增长12.5%。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6.4﹕31.1调整为22.0﹕47.4﹕30.6。第一产 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 重下降0.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297元,增长 8.4%,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203美元。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 中,增值税8.87亿元,增长14.5%;营业税8.10亿元,增长16.6%;个人 所得税1.64亿元,增长19.9%;企业所得税2.24亿元,增长48.1%。

湛江地理环境概况及方言

湛江地理环境概况及方言

湛江地理环境概况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岛,处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

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10万人,是广东人口第二大市。

现辖雷州、吴川、廉江三市,徐闻、遂溪二县和赤坎、霞山、坡头、麻章四区,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

湛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

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湛江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在50年代中期,陆续建成了湛江港、黎湛铁路、湛江民航机场,使湛江成为海陆空交通齐全的我国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大西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并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发展加快。

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湛江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战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湛江正逐步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湛江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

她东出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岛相望,北靠大西南,居粤、琼、桂三省交汇点,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2.8℃,最热月(7月)均温28.7℃,最冷月(1月)均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长青,终年常绿。

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植物,神奇的火山湖泊“湖光岩”,1556公里长的海岸线和104个岛屿暗沙形成的众多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令游人乐而忘返。

还有以雷州为中心的红土文化景观,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两千年的文化遗迹,有雷祖古庙、三元古塔、天宁禅寺等。

加上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东海岛的人龙舞、雷州的雷剧等民俗风情,奇趣无穷。

徜徉湛江市区,残存的法式小楼与现代建筑群相映成趣。

她是全国绿化首先达标的大城市,有供休闲漫步的海滨公园,有描绘湛江历史变迁的时代广场,有纪念湛江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寸金桥公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湛江乡土地理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处于北纬20°15′—21°55′,东经109°40′—110°55′,南出太平洋,东临南海,西临北部湾,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湛江市近海,为西南部港口城市,为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

湛江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交汇处,占据重要的水道线,良好的地理位置为湛江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由于位于北回归线以下且处于大陆南端,湛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两水一牧”,水果和水产业是湛江的主体产业,因此经济相对于珠三角地区处于落后状态。

湛江近年来农业增长最快的是糖蔗生产,香蕉与菠萝亦为盛产。

湛江土地松软,易引发洪涝灾害。

由于靠海,受夏季风影响较多,因此夏季炎热多雨。

湛江是广东省内方言最为复杂的城市,主要有湛江白话、湛江闽语以及哎话。

说雷州话的人数最多,集中在周边县城农村郊区;霞山赤坎两区以湛江白话为多,哎话,属于客家话的一个支系。

湛江市分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个县。

包括霞山区、赤坎区、坡头区、麻章区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徐闻县、遂溪县。

等。

湛江市以港口著名,港口海岸线长241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4倍,其中深水岸线97公里。

湛江市的矿产丰富,金、银矿、金红石、钛铁矿、锆英砂储量较多。

湛江水产量为全国海港前列,对虾、名贵鱼类、蚝、珍珠、鲍鱼等海产珍品的养殖规模较大,猪肠粉,炒粉,紫茎番薯,白切狗为著名小吃。

在文化风景区方面,湛江有东海旭日、湖光镜月、长廊观海、寸金浩气、硇洲古韵、南亚奇园、南三听涛、港湾揽胜八大景。

在大型花园方面,有南桥公园、北桥公园、海田公园、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等观。

湛江古迹亦为奇多,硇洲灯塔、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广州湾法国警察署旧址、维多尔天主教堂为其中。

湛江由于多道路不通,导致经济较为落后。

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以北部廉江市境内的双峰蟑(382米)为最高点。

全市平均海拔50至250米之间。

湛江较大的江河有:鉴江,流经吴川市境内46公里;九洲江,流经廉江市境内89公里;南渡河,流经雷州市境内88公里;以及流经廉江、遂溪、雷州、麻章等境内的人工运河雷州青年运河。

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吴川飘色、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等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海、多水、面域广共同构成独特的湛江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