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7a2651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e.png)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掌握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基本过程。
2. 掌握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不期的特点,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3. 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理解细胞分化的意义。
4. 认识细胞衰老的特征和意义,理解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5. 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与细胞坏死进行比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胞生命历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
难点: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生命历程的意义。
2. 细胞生长:讲解细胞生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细胞生长的过程和意义。
3. 细胞分裂:讲解细胞分裂的类型、过程和意义,重点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细胞分化:讲解细胞分化的实质、类型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发育中的作用。
5. 细胞衰老:讲解细胞衰老的特征和分子机制,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衰老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细胞生命历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总结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的过程和意义。
3. 思考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及其意义。
4.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内容:细胞凋亡1. 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掌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2. 了解细胞凋亡在生物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七、教学内容:细胞周期1. 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了解细胞周期的两个阶段:间期和有丝分裂期。
2. 掌握细胞分裂不期的特点,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八、教学内容:细胞分化1. 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了解细胞分化的类型和特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b35c80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e.png)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基本知识。
2. 能够分析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现象,探讨其内在规律,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认识细胞生命历程在生物体发育和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生长:了解细胞体积与质量的关系,掌握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 细胞分裂:认识细胞分裂的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了解细胞分裂在生物体发育和修复中的作用。
3. 细胞分化: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了解细胞分化的类型和特点,认识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发育中的重要性。
4. 细胞衰老:理解细胞衰老的概念,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了解细胞衰老的原因,探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5. 细胞凋亡: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掌握细胞凋亡的特点,了解细胞凋亡在生物体发育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认识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实例。
2.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细胞生命历程的各种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细胞生命历程在生物体发育和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实例。
3. 课堂讨论:针对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其内在规律。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87b6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b.png)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第一章:细胞的基本概念1.1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石,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1.2 细胞的特点细胞具有自主生长、自主繁殖和自主代谢的能力。
细胞具有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
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负责细胞的各项功能。
第二章:细胞分裂2.1 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2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无丝分裂:某些低等生物和原生生物进行的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
2.3 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周期:细胞从生长、DNA复制到分裂的一系列过程。
前期:染色体复制,核仁消失。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
末期: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每个细胞含有完整的细胞器和细胞核。
第三章:细胞分化3.1 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是指未分化的干细胞通过特定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过程转变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发育和维持组织结构的基础。
3.2 细胞分化的类型完全分化:干细胞完全转变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部分分化:干细胞转变为具有部分特定功能的细胞,如干细胞分化为祖细胞。
3.3 细胞分化的过程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的作用: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调控基因表达,决定细胞分化的方向。
基因表达的调控:特定基因的激活或抑制,使细胞表达特定的蛋白质和功能。
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明显变化。
第四章:细胞死亡4.1 细胞死亡的概念细胞死亡是指细胞失去生命活动能力,细胞结构和功能破坏的过程。
细胞死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过程。
4.2 细胞死亡的类型程序性细胞死亡:由基因调控的细胞死亡过程,如细胞凋亡。
高中生物_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652585b14e852459fb570d.png)
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本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阅读资料、思考讨论题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的探究教学,从而增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养成爱学、会学的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说明细胞的分化。
5.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6.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7.说出细胞凋亡与死亡的区别。
8.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认同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4.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方面: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5.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
【教学过程】环节一:考纲要求展示:让学生对高考考什么做到心里有数。
环节二:知识网络反馈:强调课前网络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并展示老师修改的知识网络,询问学生能不能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强调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重要性。
环节三:错题再现、归纳提升、变式训练。
1.探究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1) 出错多的题目重现,让学生再思考讨论,找学生讲解,最后老师评价点拨。
(2)学生按照学案要求完成归纳提升。
(3)变式训练2.探究二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1) 出错多的题目重现,让学生再思考讨论,找学生讲解,最后老师评价点拨。
(2)学生按照学案要求完成归纳提升。
(3)变式训练3.限时检测4.老师强调答题注意事项学情分析这是二轮复习的第5讲,前面学生刚完成一轮复习不久,前面又复习了细胞结构、代谢等相关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三生物教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教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271e87f8c75fbfc77db2a0.png)
高三生物教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增殖:增加、繁殖。
即亲代细胞以分裂的方式产生子代细胞的过程。
知识点一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依靠两方面实现:(1)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生长中有细胞分化;(2)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知识点二、制约细胞无限长大的因素1、相对表面积的大小(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细胞需要通过细胞膜表面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物质交换的效率降低(如营养物质、氧气、代谢废物)。
这时就会引起细胞分裂,以恢复原来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
2、细胞内物质的分配细胞体积增大后,细胞内通过扩散进行的物质分配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
细胞中的许多组分缺少用于生长所需的重要能源物质或其他重要的分子。
3、核、质体积的平衡细胞质中的生理、生化过程都受到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指导和控制。
细胞体积增大所带来的距离的增加,使控制的效率降低,造成核、质的不平衡,从而引起细胞分裂。
知识点三、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①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而繁衍新个体。
②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
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细胞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的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示范)
![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b7c09db307e87100f6966a.png)
高中生物标准教材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示范)Biology is a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types, structures, functions, behaviors, development, and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organisms at all levels.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示范)一、教学目标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本--先通过学生收集与癌症有关的知识,获得有关癌症的一些认识,然后应用课本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再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其他问题。
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关爱癌症患者,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一)收集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看电视、去医院调查等途径收集与癌症有关的资料。
(二)提出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希望研究的问题。
学生踊跃地提出了很多问题:癌症为什么会导致人死亡?得了癌症一定会导致人死亡吗?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是否会传染?手术之后为什么会复发?中药对癌症的治疗有什么好处?癌细胞与正常的细胞有什么不同?(三)分析与解决有关知识性的问题问题1:癌细胞还有哪些特征?先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变成球形;(3)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癌细胞还有哪些特征?癌细胞的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谈癌色变呢?学生回答得很积极,教师针对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b1c456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7.png)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细胞培养、染色体观察等实验,加深对细胞生命历程的认识。
3.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4.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认识到细胞生命历程对于个体发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
2. 观察细胞培养、染色体观察等实验操作。
3.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细胞分化的机理。
3.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生命历程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生命历程。
3. 组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等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生命历程的意义。
2. 讲解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
3. 实验操作:观察细胞培养、染色体观察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生命历程。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之间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生命历程的认识,以及如何珍惜生命、关注健康。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生命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细胞生命历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全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36cce1f121dd36a32d8275.png)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实验法四、课时安排2五、教学过程〖章引言〗学生阅读P109。
让他们知道生命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
活细胞也一样。
b5E2RGbCAP〖节引言〗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 1.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2.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主),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次)。
〖板书〗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主),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次)。
〖问题〗以“本节聚焦”提问,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实验1〗通过实验来说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学生完成实验的讨论。
教师提示。
〖提示〗1.当NaOH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NaOH的方法,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知道NaOH扩散到多远;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 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p1EanqFDPw2.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πr3,表面积公式S=4πr2,计算结果如下表。
细胞直径(μm)表面积(μm2)体积(μm3)比值(表面积/体积)20 1 256 4 187 0.3030 2 826 14 130 0.203.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
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6ebe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5.png)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篇一」学习本实验应达到的目标要求1、说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养成独立动手操作的习惯。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培养学生视图、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
4、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养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⑴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⑵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2、教学难点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试剂以及对标本的处理时间,操作的先后顺序。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实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按照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思想进行教学,教师就要设计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多途径多方式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本节教学以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操作边思考。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得出答案。
教师在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上适时点拨,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提高课堂效率。
有丝分裂的实验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来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让学生先回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有哪些变化,以便在实验中能够准确的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能区分出来。
教学策略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同时应把实验的关键点讲出来,以便引起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这些问题。
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锻炼其自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出现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d019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6.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2.掌握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
4.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原因及生理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模型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过程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鼓励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3.树立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的观念,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性。
二、教学内容具体内容:1.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类型。
2.有丝分裂的过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及其特点。
3.无丝分裂的概念和实例。
4.细胞分化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5.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原因、过程及生理意义。
重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
难点:-有丝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细胞分化机制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细胞生命历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讨论法:小组讨论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法: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视频展示细胞分裂过程,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教具:细胞分裂模型、显微镜、洋葱根尖切片。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镊子等。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细胞分裂动画视频、相关图片和图表。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分组时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协调讨论和记录。
高中生物人教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c76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5.png)
高中生物人教版《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第一节:细胞的生命历程概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生命历程包括细胞的分裂和发育。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究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细胞发育的规律。
第二节:细胞分裂1. 细胞分裂的定义和意义-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增殖的过程,负责生物体的生长和修复。
- 细胞分裂还有重要的遗传意义,通过分裂传递遗传信息。
2.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期和间期两个阶段。
- 在有丝分裂期,细胞的核分裂成两个细胞核,胞质分裂形成两个细胞。
- 在间期,细胞生长并进行DNA复制,为下一次分裂做准备。
3. 有丝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包含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准备、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四个阶段。
- 纺锤体由纤维蛋白组成,将染色体分隔到两个细胞的不同极。
- 在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向两个细胞核。
4. 有丝分裂的调控- 细胞周期有严格的调控机制,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调控。
- 内源性调控包括细胞自身的分子机制,例如检查点的激活。
- 外源性调控包括细胞外的信号和因素,例如生长因子的刺激。
第三节:细胞发育1.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细胞从原初状态向特定功能状态的转变,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 细胞分化是多步骤的过程,受到基因调控的影响。
2. 细胞分化的机制- 细胞分化主要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包括基因激活和基因沉默。
-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细胞外环境的影响也参与了细胞分化的过程。
3. 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 干细胞可以通过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来修复组织和器官。
第四节:实验教学活动1. 细胞分裂的观察-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 学生可以通过聚焦变焦等步骤,仔细观察细胞核的变化。
2. 干细胞的培养- 学生可以进行干细胞的培养实验,观察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
-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探究影响干细胞分化的因素。
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c61aeb43323968001c920e.png)
( 生物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第一节“细胞增殖”中的一个实验。
把本实验安排在“细胞分裂”内容之前,目的在于先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明白了细胞分裂的必要性,再来学习细胞分裂,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本课时内容还与后续模块中微生物的代谢、细胞进化有着紧密联系。
2.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①重点: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依据:这是本实验要探究的主题,通过探究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
)②难点:利用模型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原理。
(依据: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模拟实验,要借助逻辑推理和想象、迁移才能得出合乎事实规律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知识,也具有相应的化学知识,知道本实验中naoh与酚酞的显色原理。
2.能力基础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其他的探究活动,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3.心理基础①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学生普遍习惯于对直观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现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运用联想迁移进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细胞的基础与生命历程第3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考情分析】本专题主要围绕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进行展开,在以后高考中仍将是命题的焦点。
考查内容主要是图像识别,染色体和DNA 数量变化和有丝分裂、减速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而有关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知识,一般都会结合当前的一些科技新成果,考查衰老细胞的特征、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癌细胞的特征及防治。
从题型及难度上,仍将以选择题作为主要考查形式,也有可能结合科技成果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学科内综合),题目以低难度为主,兼顾中等难度题目,一般会结合各种图形或曲线,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考纲要求】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A)2.细胞的无丝分裂(A)3.细胞的有丝分裂(B)4.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C)5.受精过程(B)6.细胞的分化(B)7.细胞的全能性(B) 8.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A)9.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恶性肿瘤的防治(B)【教学重点、难点】1.概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概述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和意义2.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绘制相关简图3.概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各时期的主要特征;阐明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含义;尝试建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模型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5.描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实质;列举细胞全能性的实例6.简述细胞衰老的特征;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简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用具】课件、学案【教学过程】考点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双基落实】(一)识别分裂方式、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1.图示属于有丝分裂的有 ,属于减数分裂的有 。
2.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3.染色体组数是2的有 。
4.图示中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特有的行为是 。
5.分析图2中变异的类型是 。
(二)辨别细胞名称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联合形成四分体 ①②④⑤ ①②④⑤ ②③⑤⑥ ①④1.图示②③④的名称分别是,,。
2.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3.含有染色单体的有。
4.减数第一次、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分别是。
5.分析图1中变异的类型是,分析图6中变异的类型是。
(三)与受精作用的联系1.图示①②③的过程分别是,,。
2.发生基因重组的是过程。
3.产生精(卵)原细胞是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区别是。
4.产生的精子需要,与处于期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
5.受精标志是,受精完成的标志是(四)与生物变异的联系(五)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1.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2.核糖体:合成DNA复制所需要的酶以及染色体中的蛋白质。
3.中心体:分裂前期产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动。
4.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和果胶,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初级卵母细胞①②④②④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断裂,染色体移向极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形成时间、场所、子细胞数目与是否变形的区别获能MⅡ中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在放射冠和透明带的间隙里观察到两个极体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A.由图甲可知卵巢中可同时观察到三种细胞B.图乙中AB段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甲中对应图乙的BC段细胞有A、BD.图丙中a、b、c分别代表染色体、染色体单体、 DNA2.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细胞中基因A是基因a经突变产生B.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两种卵细胞C.此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此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3.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人的肝细胞和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不同4.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考点2:观察细胞分裂的装片制作【双基落实】下列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实验报告的内容,请改正其中的3处错误:(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将“5 cm”改成“2~3 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典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洋葱根尖的临时装片,视野中极少数细胞的核膜、核仁解体消失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赤道板和染色体C.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是蝗虫的精巢D.可选择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细胞周期全过程2.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
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 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5~8 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 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质量分数为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6)右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3)碱(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取其平均值(5)①0.01%②0.01%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 h,再在清水中培养36 h(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考点3: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双基落实】1.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增多。
分化后的细胞,DNA与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分裂、分化发生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其中胚胎时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程度。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具有不可逆性、持久性、普遍性。
注意: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只是使已经分化的、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重新获得分化能力,而不能使其重新回到分化前的那种细胞。
因此,脱分化不是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的体现。
3.细胞的全能性: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仍然可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的潜能。
4.植物体上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这说明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需要在离体的条件下进行。
图中试管里的培养液应该含有糖类、无机盐和植物激素等物质。
5.如果直接用B羊的乳腺细胞进行培养,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说明动物分化的体细胞全能性受抑制,但是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得到的克隆羊的遗传物质来自 A、B 。
【典例】1.下列有关猪的肝细胞和胰岛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B.信使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与呼吸酶相关的基因都得到表达 D.肝细胞中缺少胰岛素基因2.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B.未脱离植株的幼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全能性C.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细胞内的基因发生变化,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D.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考点4:细胞衰老、凋亡、坏死、癌变【双基落实】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头发变白)细胞内的色素积累(老年斑)细胞内的水减少、体积缩小(皮肤发皱)细胞呼吸速率减慢(体能下降)细胞膜通透改变,物质运输能力下降(吸收能力下降)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是一回事,其个体的衰老和细胞的衰老不完全同步。
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二)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密切相关。
蝌蚪发育过程中尾巴部分的细胞消失、烫伤后皮肤溃烂细胞死亡,二者的机理一样吗?不同,前者是细胞凋亡,后者是细胞坏死。
(三)细胞癌变【典例】1.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下列有关恶性肿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控制失调引起的疾病B.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影响C.显微镜观察恶性肿瘤的切片可见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D.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性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3.研究人员发现胎盘生长因子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后,会阻断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对肿瘤的养分供给,使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胎盘生长因子抗体的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参与C.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润滑作用增强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D.胎盘生长因子抗体与肿瘤内胎盘生长因子的结合属于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