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语文古文的教学现状

1.现在古文课堂大部分学生只为考试的知识点而去学习。

2.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按部就班,不能创新,只注重让学生课堂动笔记,课堂沉闷,缺少趣味性。

3.学生听课状态比较差,犯困情绪比较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

(2)调查与反思

论:

1.离我们现在的时间比较久远,学生读起来比较费劲,有些底子差的同学,根本不可能准确无误的读出课文和翻译成白话文。

2.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什么都父母包办,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较差,不爱思考问题,不爱记一些知识点,喜欢依赖于一些辅助工具如《中考直通车》等,这样会认为课堂听不听都无所谓,会见看看就明白了。

3.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如女生越来越腼腆,不喜欢在课堂表现自己,即使回答对了也不屑于老师的表扬,越高年级课堂氛围越压抑。

4.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的死板,只注重考试的考点,而忽略了课堂的趣味性,感觉备课容易调趣难啊。

导致学生古文学习表现不佳的原因是:

1.不注重课堂的听,只是依靠时间的耗和磨

2.不喜欢背诵,不喜欢读书

3.只是背死知识点,而忽略了思考的能力,联系实际时不会结合文章内容而答题,其实文本研究还不是很透彻,只是就课本而学课本

4.教师也存在教学方法的手段陈旧,有些教师不爱运用多媒体,不会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整堂课在滔滔不绝,古文“填鸭式”方式比较多。

据此,我们思考:

1.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朗读古文中找到中国文化的精粹,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2.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利用电脑多搜集有关的课文资料,多关注事实,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堂监督动笔和动手。。

3.不要只依赖于教辅资料,抓住课堂的45分钟,求课堂的高效率。

4、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多利用多媒体,积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师要跟着时代的步伐,创新思变。

二、课题研究

(1)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影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这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时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这里面强调了两点,

一个是读书的重要性,一个是我们要思考钻研,想起了《论语十则》里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是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热爱了自然也就变得简单了,所以要善于激趣。

(2)教学实践

案例:开放创新的古文课堂

教研背景:

如何让课堂开放,我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只教,学生只听的教学策略,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感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翻译课文,出现困难借助工具书,或由老师释疑。把课堂真正的放给学生。可在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总结学习目标,师生共同强调重难点!

以《曹刿论战》为例,这篇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可充分的激情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长勺之战的背景及《左传》的相关知识

2.理解课文大意和重点词句。准确理解课文的大意,进一步提高翻译的能力,掌握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3.了解课文的结构及详略安排,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分组质疑,合作解答,讨论点拨,课外拓展

2.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研究课文包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

认识战争胜负的关键,做一个谨慎,机智的人,树立爱国思想。

计划用两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内容:

学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熟读课文,搜集有关文章的历史知识。

导入:可由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引入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这样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同学们,我们讲了很多篇古文,老师发现在讲解古文时,你们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今天,我把课堂还给你们,让课堂放松下来,现在根据老师的学习目标完成任务:

第一课时:(开放+创新)

熟读课文,并能准确的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大屏幕打出课文中重点的实词(课下注释为主),了解文学常识《左传》及长勺之战的背景,了解课文的结构和详略安排。(重在课堂的开放性)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教师可播放课文录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对朗读很好的指导。长勺之战的背景由学生叙述,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翻译课文时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每组标记出疑难处,小组之间可互答互解,难的教师点拨。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呢,学生根据翻译,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在快乐中学习,根据故事的内容发现详略的写法。最后教师可采用大屏幕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能够准确的解决记下就可以了。

第二课时:(开放+创新)

目标:主要通过对话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总结想要取胜的原因,体味对比的写法,联系战争实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大屏幕展示对话的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先自主解决,然后教师总结

如“肉食者鄙,不能远谋”曹刿与乡人的对话体现了曹刿的爱国情感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鲁庄公的这一回答告诉我们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鲁庄公的急躁、冒进,曹刿的“未可,可以”战中的冷静(对比)

联系现在社会的战争,可播放视频和图片(创新),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培养爱国情感,大屏幕展示爱国的诗句(拓展)

三、成效与反思:

起初学生不太适应,课堂有点乱,但在表扬鼓励学生开始为了研究问题而去讨论,小组之间有个比较,而且学生喜欢收集资料了,在课堂展示自己,

课堂还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字词问题就能够自己解决了,学生不仅思考了,而且还动笔积累了,印象很深刻,课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教师去抛出问题,难的师生再共同合作研究。教师起到了引领者和点拨者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录音和视频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乏了就缓冲一下,这样课堂就丰富了,注重学生的自思,自悟,让古文课堂学生真正活起来,关注当代信息化的进程,很好的推动了课堂的创新,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