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ppt课件
位置
范围
长城
日 月 山
太 行 山
秦岭
行政区
内蒙古
青
宁
甘
晋 陕
豫
补充 :秦岭-淮河 32°N -- 34°N
1、 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8、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的环境问题是
。
(3)左图中E处的生态问题是
。
(4)右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合修建窑洞的是
。
原因
。
水土流失及 其危害
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生的治理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土高原的范围 水土流失的危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基本措施 具体措施
2黄2土、由成较功细的的法粉则砂极粒为组简成单,,土但质简疏单松并不代表容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陡坡开荒等)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
地理位置: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从平原向高原过渡 从湿润向干旱过渡 从农业区向牧区过渡
是 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少,夏季降水集中
当堂练习: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
E
甲
丙乙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
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水
平梯田
。
(2)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是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时带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鲁教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 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 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 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第(1)题,流域产沙量是流域内所有降水造成的土壤流失量的累加,并非仅是暴
雨造成的土壤流失量的累加,更不是每次暴雨土壤流失量的平均值。因此选项A、B所 述方式是不可行的。收集泥沙的收集池应该设置在流域出口处,而不应该设置在流域源 头,因此选项D正确。第(2)题,根据长期试验观测,坡度25°以上开垦会造成严重的水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2)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
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2)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破坏植被 A.①② 解析 严重。 答案 (1)A (2)C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B.①③ ③土质疏松
)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D.③④
C.②③
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2)题,由于
乙地形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所以水土流失
(见效快) 生物措施 (治根本) 技术措施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
第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
读图,回答1~2题。
1.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要能源,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地形坡度较大,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该区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故保护植被是关键,要保护植被(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太绝对),必须解决好该地能源紧张的状况。
答案:1.B 2.C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4.下列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D.黄淮地区的洪涝解析:第3题,由图中可能变动带的位置可以推知,可能变动带向西北方向迁移,说明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使原有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第4题,图中畜牧用地转变成农业用地,将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造成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草原载畜量降低以及河流含沙量增加等。
黄淮地区的洪涝主要是降水过多所致。
答案:3.C 4.D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下图为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5~7题。
5.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6.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7.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5题,图中甲处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处,结合丁位于德干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以及甲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量大等知识,可判断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章第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的水 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 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 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种、提 高复种指数等。
)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解析:第(1)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在绿洲 区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绿洲区水位下降,其他地区 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C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 成自然植被生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 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第(2)题,要保持绿洲区的可 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D项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 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 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 答案:(1)C (2)D
二、黄土高原位置及范围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四、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 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 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 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五、水土流失的治理 1.主要措施 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具体做法
4.水土流失治理案例——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2016· 安徽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典型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案例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 合治理方式,成功控制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 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案例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 过拦截泥沙、淤地造田,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农 业生产能力。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水土流失治理地区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05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治理成效评价
1 2
植被覆盖度提高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水 土流失。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 原为例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治理措施与技术手段 •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 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水 土流失的现状、成因 及危害
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土 流失治理的建议和展 望
分析当前水土流失治 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01
02
03
04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地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及河南等省区
气候特点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 中且多暴雨,蒸发量大
地貌特征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 失严重
土壤特性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 被侵蚀
02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高考一轮复习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塬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峁
【课堂探究】
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 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黄土是由 蒙古高压吹出的沙漠细砂泥堆积而成,即 为“风成黄土”,那么,黄土高原的形成 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成因是否相同? 外力作用有何差异? 不同,黄土高原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 成的,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 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 性循环示意图”完成1 ~ 2题。
1.该图所示问题,在下列哪一地区最为突出 ( )。
D
D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地区 D.黄土高原 2.该图所示人地关系尖锐,其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2).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原因:
②
植被的破坏
历史上营造宫殿、 樵采、毁林开荒、 战争
地表抗蚀能力降低, 雨水、径流直接侵 蚀地表
修建宫殿
秦 始 皇
阿房宫的大兴 土木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2).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原因: ③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破坏植被,排弃 大量土石,成为 水土流失新物质
巩固练习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 貌 特 征
千沟 万壑 支离 破碎
原 因
水 土 流 失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 离破碎
黄土高原上的基本地形有:
黄土墚
黄土塬 黄土峁
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平原被沟谷切割后存留 下来的高原面或平原面。塬面平坦、塬坡较陡, 周边为沟谷环绕。塬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方千 米以上。是良好的耕作区。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35)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含解析)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9·江苏压轴)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解析:1.B 2.B第1题,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有窑洞等地理景观,窑洞景观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
第2题,黄土高原建窑洞主要是因为:①气候方面,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夏温差大,窑洞则“冬暖夏凉”。
②土壤方面,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
③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
④植被方面,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筑材料少)。
(2019·南师大附中模拟)某旅游爱好者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如图为他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日落景观。
据此完成下题。
3.在图示附近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丝路古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带状绿洲解析:选A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流动沙漠,最不可能出现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斑状荒漠化圈主要是在地表集水坑和井泉附近,过度放牧而形成的。
(2019·徐州考前模拟)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于2016年11月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高原沙漠边缘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该基地成为继南极站后,中国又一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如图为该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4.阿塔卡马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①暖湿气流难以到达②大气对流旺盛③寒流影响,多雾少雨④人类影响,植被稀少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多雾少雨;又位于山地背风坡,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2019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选择题(2017·开封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要能源,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地形坡度较大,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该区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故保护植被是关键,要保护植被(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太绝对),必须解决好该地能源紧张的状况。
答案:1.B 2.C(2017·成都模拟)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读图,回答3~4题。
3.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A.林地、耕地、草地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D.草地、耕地、林地4.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平坦开阔B.山地面积广大C.河流少,水量小D.气候温暖湿润解析:第3题,欧洲、北美洲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在这三个大洲,林地面积比重大,则③代表林地;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草地面积比重大,故②代表草地;①代表耕地。
第4题,南美洲气候湿热,利于林木生长;同时湿热的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答案:3.C 4.D(2017·福建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6.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5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的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章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docx
中图版 2019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含答案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 1 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对应学生用书第166 页 )[ 识记—基础梳理]1.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3)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4)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2.水土流失的原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土壤黄土易被侵蚀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农业生产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被毁掉,抗侵蚀性减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易误点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古就有,人类社会之前,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类社会之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水土流失的危害危害表现农业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交通加剧沟壑发展和泥石流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生态环境造成耕地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水资源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4.水土流失的治理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技术措施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小流域综合概念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治理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图文助记 ]1.水土流失对河流的影响水土流失将泥沙带入河流,使河流的含沙量升高;随着河流流速的下降,河水中的泥沙在河底沉积,使河床抬升;河床的升高会使河流水位上升,排泄洪水的能力下降,导致洪水灾害多发。
2.打坝淤地的作用打坝淤地,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各级沟道中打坝拦截汛期洪水,这样既能利用拦截的水资源,又能使洪水携带的泥沙在沟内淤积,直至把整条沟淤积成小平原、小盆地。
完整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D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 析其产生的原因。
水土流失。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热带、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 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下降 ; ②下游泥沙淤积 ,加剧洪涝灾害,影响航运等; ③污染水质, 影响生态平衡
径流 量 (L)
泥沙 量 (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B.混交林地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治理措施?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②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③复垦废矿地,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 ④植树种草;
⑤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⑤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保塬: 平地——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 护坡: 缓坡—修筑梯田
陡坡—育林育草; 固沟: 沟谷—打坝淤地,营造防护林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自然原因。
105°E
115°E
40°N
34°N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植被稀疏
?土质疏松 ?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
?地理环境脆弱
2019-2020届高三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三一轮复习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件(共48张PPT)
1.区域存在 的环境与发展问 题及其产生的危 害以及有关的治 理保护措施。 2.区域能源、矿 产资源的开发与
常以典型 生态环境问题 及重要资源利 用与保护为主 线,考查获取
区域可持续发展 和解读信息的
—
的关系。
能力,题型多
3.产业转移和资 以非选择题为
源跨区域调配对 主。
区域地理环境的
影响。
—
为例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 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 区域。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 蚀)。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概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表现 ①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 低。 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③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5-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39°N附近某区域”说明位于暖温带地区。 (2)图表信息: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6-
2.迁移应用 第(1)题,考查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原因。图中丁地位于河流下游, 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再加上本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夏季蒸发旺 盛,因此丁地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第(2)题,考查干旱地区水资 源不合理利用的危害。本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 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 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甲地位于河流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 有影响;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丙、丁两地位于下游河段,水量 减少,植被减少、退化,产生荒漠化。
2019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鲁教版)课件:第3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C.工业分布图
B
D.旅游景点分布图
[解析]水土流失的形成除考虑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外,还应考虑植
被状况、降水量大小等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
D [解析]流域产沙量是指整个流域的泥沙
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
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 行的是 ( )
土流失状况控制、 绿化的方法进行
固定,使其不再继 治理 续发生和发展
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 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考点互动探究
知能拓展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1)从经济角度看: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更高,单
位面积土地上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A [解析]本题应抓住坡度与产沙 量的关系解答。一般而言,在一定
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
规律的是 ( )
范围内,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
大;当坡度超过了一定范围,坡度差 异引起的产沙量应差别不大。故 选A。
图31-6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二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 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1)~(3)题。
基础自主梳理
3.水土流失的治理
(1)治理策略
①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 土地利用结构 展。 ③以综合治理为手段 a.原则: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生态环境 b.目的:改善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大连开发区一中刘健教学目标结合黄土高原等区域的实例,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课时 1课时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分布区。
这里虽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却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的劣势。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使这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长期的广种薄收、陡坡垦耕、过度放牧和过量樵采,再加上独特的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状况,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重要图释1、图3.2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掌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在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
2、图3.3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掌握图中两个要点:一是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二是框图中如何体现出“恶性”循环。
教学内容一、黄土高原概况1.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的大部分或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2.地势地貌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表被厚层黄土覆盖。
二、脆弱的环境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和环境遭破坏后难以恢复两个方面。
1.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河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是旱灾、水灾和水土流失2.环境遭破坏后难以恢复(1)古环境特征: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温暖湿润。
古代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比较优越的。
历史文献、孢粉与古环境的研究、考古发现及黄土高原的植被遗存,足以说明古代黄土高原是一片森林草原地区,河流泥沙含量较少,分布有许多面积广大而平坦的塬。
高三一轮复习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为例
——以黄土高原为例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范围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河流和城市
银川 西宁
汾河
渭河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黄土的侵蚀与潜蚀3
点击图片放大
黄土高原的地貌
的 黄黄 土土 地梁 貌: 类条 型状 延 伸
黄土塬
馒 头黄 状土 的峁 黄: 土呈 丘穹 陵状 。或
防洪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采用合理利用土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相结合, “保塬、护坡、固 沟”
治 理 措 施 工程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 措施 发展林果基地 生物 措施 封坡育林育草,拦 截、拦蓄坡面径流 工程 措施 平整土地, 增加水流下 渗,削减地 表径流
治 理 措 施 治 理 措 施 工程 主要沟道打坝建库, 措施 拦泥蓄水 生物 措施 在各支沟分段营造 防护林
生产、生活带来众多的不便。
【点拨】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成因 中游 流经 土质疏松 黄土 植被破坏 高原
治本
危害 下游
世界 含沙 量最 大的 河流
河床抬 进入 流速减慢 高形成 平原 泥沙沉积 “地上 河” 地区
河堤 人工 暴雨 决口 筑堤 洪峰 泛滥 约束 成灾
治标
水土保持
修建水库、防洪、治沙并举
探究一: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a.气候 b.地形
人为原因: a.农业生产中的陡坡开垦 b.乱砍滥伐森林 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
探究三: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A.封山育林育草,提高覆盖率 B.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多种经营 C.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推广节能灶、沼气、营造薪炭林) D.土地复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含义: 水土流失 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
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 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 的破坏和损失 ,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亦称水土损失 。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 黄河 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 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 ,都 有水土流失发生。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 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自然环境不稳定:地质地震灾害,水旱和气象灾 害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夏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暴雨 ?植被稀疏
?土质疏松 ?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 ?地理环境脆弱 ——过渡区,抗灾能力差,恢复能力弱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
110°
(3)该主要地形区 突出的生态环境问 题是 水土流失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 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6题。
降雨 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径流 泥沙 量量 (L) (kg)
坡耕地
径流 泥沙 量量 (L) (kg)
荒草地
径流 泥沙 量量 (L) (kg)
油松幼林地
护坡
护坡
保塬
护坡
保塬
修筑梯田
固沟 打固坝沟淤地
植树种草
2、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宜在 a、b、c、 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四处相适应的分别是 (填字 母) ) 打坝淤地___d _; 种草护坡__b_; 平整土地_ _a_; 修筑梯田__c_.
3.环境保护( 10分)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 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 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 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 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 采取的具体措施。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
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 析其产生的原因。
水土流失。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热带、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 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下降 ; ②下游泥沙淤积 ,加剧洪涝灾害,影响航运等; ③污染水质, 影响生态平衡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 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 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 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5、
( 是1)黄图土中高主原要地形。区 (2)该主要地形区 的突出地形特点及形 成原因。
特点:千沟万壑 (沟壑纵横) 成因:流水侵蚀
35°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破坏植被
燃料需求增加
土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破坏生态平衡
需要更多劳力
人口继续增长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示意图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
不合理的农垦 不合理放牧 不合理开矿
?植被破坏
1、材料: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 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 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 22.7%。红 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 产基地。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治理措施?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②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③复垦废矿地,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 ④植树种草;
⑤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⑤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保塬: 平地——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 护坡: 缓坡—修筑梯田
陡坡—育林育草; 固沟: 沟谷—打坝淤地,营造防护林
径流 量 (L)
泥沙 量 (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B.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D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自然原因。
105°E
115°E
40°N
34°N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植被稀疏
?土质疏松 ?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
?地理环境脆弱
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 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 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补贴措施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吸引社会力量 客土移植
4.环境保护( 10分)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 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 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