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重要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重要知识点梳理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重要知识点梳理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第三单元伟大精神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可以《邓稼先》一文为例,进行体会。
2、理解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1)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得以彰显,变得更加突出,打动人心,便于读者对人物典型性格的理解。
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1)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2)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相结合,可以使叙述的人和事件立体丰富,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更为清晰明了。
(3)①过渡,是指文章的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方式。
它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相邻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自然衔接,让读者的思路很顺利地由前者转入后者,不感到中间有什么相隔。
②照应,是指文章内容前后的关照与呼应。
③过渡与照应的使用,使得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清晰明了,自然通畅,又统一完整。
照应的使用,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4、把握文章中人物外貌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对人物的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2)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其作用有: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明示、暗点主题。
5、积累一些基本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其意义与用法6、作文:议论文,以“崇敬名人”为话题7、词语积累十一、《邓稼先》人物传记注释①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10.《阿长与<山海经>》一、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回忆“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个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富有爱心、朴实、善良、真诚,而又粗野、庸俗、愚昧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重点字词【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名,说出。
11. 《老王》一、主要内容《老王》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有关老王的几个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而又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的不幸者的形象,表达了“我”对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并含蓄地提出了一个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二、重点字词【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荒huāng僻pì】人迹罕至且偏远。
【塌tā败】塌陷破败。
【骷kū髅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推荐文章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热度: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热度:七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苏教版热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热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人教版及答案热度:我们学习七年级下册语文,都是为了考出更好的成绩。
知识点的总结是重要的。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十一、《邓稼先》1、体裁:人物传记。
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他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两弹一星”功臣。
2、字词:彷páng徨huáng 鲜xiǎn为人知宰zǎi割鞠躬尽瘁cuì 妇孺rú皆知马革裹guǒ尸3、①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②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③引用《吊古战场文》作用:说明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更显示出其奉献精神的可贵,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剧色彩。
④引用五四歌曲作用: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好男儿、只手撑天空的奇丈夫,赞扬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明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明确:(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七年级语文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三单元知识点本篇文章将对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
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深入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单元内容。
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概述本单元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绵羊》阅读,第二部分为解析汉字:造字原理和演变,第三部分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第四部分为顾城的《一代人》。
本单元重点讲解了造字、我国历史分期和文学欣赏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二、小绵羊阅读小绵羊是一篇情感充沛的故事,是对动物的尊重和保护的生动和感人的表现。
同学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需要仔细阅读,注意读懂文章的内涵。
另外,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掌握民歌的特点,如自然、朴素、含蓄等。
2. 学会分析文章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3. 熟悉词语的使用方法,如同音字、近义词等。
三、造字原理和演变造字是汉字的基础,是中国文字创作和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
掌握正确的造字知识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前提。
1. 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汉字可以深入表达情感和人性。
2. 了解中国古代刻字、错别字、异体字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3. 学会运用字义、音义、形义等方法掌握新字词的使用和理解。
四、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极高地位的皇帝。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中,同学们需要重点学习他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和文化内涵。
1. 熟悉秦始皇的生平事迹,了解秦朝创新和改革的历史背景。
2. 掌握秦朝的社会制度,如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等。
3. 了解秦朝的科技发展,如医药、兵器、测量等方面的发展。
五、《一代人》的文学欣赏《一代人》是顾城的一首优秀诗歌,它赞颂了爱国、奋斗和坚忍不懈的精神。
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掌握概括和归纳文章的能力,分析诗歌结构与意义的关联。
2. 了解顾城的生平和社会背景,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3. 熟悉诗歌创作的语言技巧,如修辞、意象、韵律等。
总的来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涵盖了造字、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认真且深入地学习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篇1第十一课《邓稼先》1.文体(人物传记)。
2.把握各小标题的意思。
3.理解各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
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突出邓稼先的贡献。
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具体写邓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3、文章的中心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4.闻一多的主要事迹和形象。
5.掌握文中的比喻句、过渡句与议论句。
6、写法:A、夹叙夹议。
B、结构严谨。
C、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第十三课《音乐巨人贝多芬》1、文体(人物传记)。
2、理清记事顺序及内容。
3、掌握肖像描写。
4、认识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5、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第十四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文体(记叙文)。
2.识记各作家的简历(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
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
)3、掌握不同人物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的写法。
4、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人物哪些性格特点。
二、重点阅读: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总结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总结一、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选取了五篇诗歌和两篇散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这些文章不仅有情感表达,还有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感悟与思考,旨在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进而能够创造美。
二、重点知识梳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本单元的诗歌都体现了良好的韵律和节奏感,这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
意象和象征:诗歌中经常使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应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理解象征的深意,从而深入领会诗歌的主旨。
散文的情感与意境:本单元的两篇散文都充满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学生要学会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进入散文所营造的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文化元素的解读:本单元有多篇文章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学生需要了解并尊重这些文化元素,从而在阅读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习方法建议1、朗读与默读结合:诗歌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其韵律和节奏,而散文则需要默读来深入思考。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而默读则有助于学生对散文进行深入解读。
文本分析与背景了解结合:在阅读诗歌和散文时,学生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文本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主题和表达手法。
2、小组讨论与个人思考结合:本单元的某些文章存在多种解读可能,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集思广益,拓宽思路。
同时,学生也需要进行个人思考,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和判断力。
3、写作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本单元的一些优秀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相关资源推荐《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部经典的唐诗选集,包含了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有助于学生了解唐朝的文化和艺术。
《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部经典的宋词选集,收录了众多优秀的词作,有助于学生了解宋朝的文化和艺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二、单元字词汇总9.阿长与《山海经》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名,说出。
10.老王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语文单元知识点的整理有助于我们复习的时候有更高的效率。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字词衰微弥高卓越迭起小楷锲而不舍无无穷年心会神凝迥乎不同群蚁排衙慷慨淋漓目不窥园历尽心血潜心贯注气冲斗牛..(指天空) 一反既往二、中心思想通过记叙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崇高品质,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三、句子解析1、“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义正言辞,声震天地,蔑视敌人。
2、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巨”在他一切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
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能否删去,为什么?不可以,因为叙述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事迹是为了证明闻一多在做学问上不“说”而做。
这八个字与全文呼应,也起到了印证作用,同时也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在不“说”的情况下,却“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二)邓稼先一、字词氢弹懈怠癌症开拓署名交瘁奠基元勋孕育选聘无垠难堪夐(xiòng) 挚友日曛妇孺皆知鲜为人知可歌可泣当之无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锋芒毕露家喻户晓知人之明马革裹尸至死不懈截然不同任人宰割二、中心思想这篇回忆性将邓稼先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三、句子解析1、邓稼先一生的主要工作及其贡献是什么?他的贡献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主要工作是研制成功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他的工作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日子。
2、如何对邓稼先一生的工作进行评价?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1.《台阶》XXXXXX是一位当代作家,也是XXX的会员。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和《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在词语方面,自言自语是指一个人独自低声说话,而言外之意则是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微不足道则表示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而大庭广众则是指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
生难字包括蹬、绷、捎、肿胀、荒僻、取缔、降格、镶嵌、门框、滞笨和侮辱。
卖油翁》XXX擅长射箭,是当世XXX的射手,他也因此而自夸。
一次他在家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
老头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XXX问道:“你也懂射箭吗?我射箭不也很精吗?”老头回答:“没有别的,只是手熟而已。
”XXX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老头回答:“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头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覆盖住口,慢慢地倒油,油从钱孔里流进去,但是钱却没有湿。
老头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熟而已。
”XXX笑了笑,让他离开了。
4.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滴入葫芦中。
5.我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而已。
三)揣摩语言1.“你敢轻视我的射术!”这句话表现了XXX的骄傲态度。
2.“手熟”这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XXX不屑一顾的态度。
3.“我知道如何倒油。
”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4.详细描述卖油翁“倒油”的技巧是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
这突出了他以理服人、以“倒油”技巧制胜对方的形象。
虽然对XXX的骄傲没有详细的描写,但突出了各自的性格,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5.第一段写“你也自夸这个”,并写卖油翁“微微点头”,为下文两人起冲突做铺垫。
四)课文分析1.XXX的态度由生气到不得不为卖油翁高超的倒油技巧所折服。
原因是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熟而已”的道理。
2.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展示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的资本。
七下三单元语文文化常识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涉及到的一些语文文化常识:
1.《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他小时候与
保姆阿长的故事。
文章中提到了阿长为他买《山海经》的事情,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山川、物产、神话传说等内容。
2.《老王》:这篇文章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她与车夫老王的故事。
文章中提到了老王的身世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与杨绛先生之间的交往。
3.《台阶》:这篇文章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
文章中
提到了农村的一些生活习俗和社会现象,如台阶的象征意义、农村的贫穷和落后等。
4.《卖油翁》:这篇文章是欧阳修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卖油翁的故事。
文
章中提到了卖油翁的技艺和智慧,以及他与陈尧咨之间的对话。
这些文章中涉及到的语文文化常识包括中国古代的地理著作、农村生活习俗、社会现象、寓言故事等,这些常识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背景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部编版)(学生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部编版)第三单元凡人小事必背知识清单10 阿长与《山海经》一、【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一些生活片段,以贯穿全文,运用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一位迷信、愚昧、粗俗、不拘小节,但真诚、善良、渴望平安并热爱、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抒发类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怀念和敬佩之情。
二、【文本链接】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被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即写于此时,本文是其第二篇。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鲁迅最早接触到的一位农村劳动妇女,对鲁迅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鲁迅对她的印象很深,专门写了此文来追怀她。
三、【必背要点】(一)重点词语【骇】:hài【陆玑.】:jī【懿.】:yì【辟.头】pī【肚脐.【竹竿.【胸脯.【哀悼.【书斋.【颈】:jǐnɡ【矩.】:jǔ【懿.】:yì【灸.】:jiǔ【孤孀..】gū shuānɡ:。
【掳.】lǔ:。
【粗拙.:。
【憎恶..【惶.急】huáng:。
【诘.:。
【倘使..】tǎng shǐ:。
【絮.说】xù:。
【惧惮..】jù dàn:。
【疏.懒】shū:。
【渴慕..】kě mù:。
【震悚.:。
【疮疤..ā:。
【霹雳..】pī lì:。
【情有可原】: 。
【切切察察】:。
【面如土色】: 。
【深不可测】: 。
【莫名其妙】: 。
(二)文学常识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字豫才,人,我国伟大的、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三单元1.易错字音憎.(zēng)恶 诘.(jié)问 絮.(xù)说 震悚.(sǒng) 粗拙.(zhuō) 辟.(pī)头 惧惮.(dàn) 茬.(chá) 晌.(shǎng) 撬.(qiào) 侮.(wǔ)辱 荒僻.(pì) 镶嵌..(xiāng qiàn) 骷髅..(kū lóu) 滞.(zhì)笨 取缔.(dì) 伛.(yǔ) 尧.(yáo) 矜.(jīn) 矢.(shǐ) 颔.(hàn) 忿.(fèn)然 2.易错字形惶.急 烦躁. 尴尬.. 愧怍.攥. 圃. 睨. 酌. 沥.3.多音字辟⎩⎨⎧pī(辟头)bì(复辟)pì(开辟) 抹⎩⎨⎧mò(抹墙)mā(抹布)mǒ(抹杀)铺⎩⎨⎧pū(铺床)pù(铺子) 强⎩⎨⎧qiǎng(勉强)qiáng(强烈)jiàng(倔强)4.形近字⎩⎨⎧桨(jiǎng):船桨浆(jiāng):泥浆 ⎩⎨⎧伛(yǔ):伛偻驱(qū):驱动枢(shū):枢纽⎩⎨⎧缔(dì):取缔谛(dì):真谛蒂(dì):根深蒂固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低眉顺眼 自言自语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1.夸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比喻: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1.欲扬先抑: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第3~12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我”讨厌她背地里说人长短,反感她的睡姿,不满她对“我”的管束,再写长妈妈懂得的烦琐礼节也让“我”不耐烦,但这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
01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部编版)
1.射:尝射于家圃
射箭,动词
吾射不亦精乎
射箭的技艺,名词
尔安敢轻吾射 射技,名词
渴慕:非常思慕。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文中指“我” 受到了极大 的震撼。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震惊。
七、课文结构
八、课文主题
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 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作者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 山海经》,感到震撼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 望平安幸福,没有文化但关爱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尊敬、 感激和怀念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知识梳理
篇目
体裁
10. 阿长与《山海经》
散文
第 11. 老王
三 单
12. 台阶
寻找共性
寻寻找找
元 13. 卖油翁
散文 小说 散文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作者 鲁迅 杨降 李森祥 欧阳修
10 阿长与《山海经》
一、课文文体:回忆性散文(叙事性散文)
二、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树人先 生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 》,等等。
作者杨绛一家
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2)老王再客气 ,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 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4)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 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七年级语文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语文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1.《散步》莫怀戚(qī)嫩芽分歧(qí)取决诀别熬拆散折断(zhé)折(shé)本折(zhē)腾粼粼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刹(shā)车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瘫痪暴怒饶恕捶打烂漫暴躁干燥憎(zēng)恨憔悴荟萃萃取纯粹纳粹鞠躬尽瘁心力交瘁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絮叨(dāo)叨(dáo)咕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例句: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羚羊木雕》张之路攥脸颊反馈犄(jī)角逮(dǎi)着玩羚羊抹(mǒ)泪抹(mā)布拐弯抹(mò)角自作主(zuò)张作(zuō)坊4.《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隐匿(nì)繁衍(yǎn)菡萏(hàndàn)攲(qī)斜祷告祈祷(qídǎo)销声匿迹姊妹繁杂徘徊覆盖阴影荫(yīn)蔽荫庇(yìnbì):庇护并蒂真谛谛听缔约缔交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划线部分默写)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因:凭借。
俄而:不久,一会儿。
引:拉。
顾:回头看。
去:离开。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二、文学常识:(划线部分默写)1.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复习专用(附习题解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复习专用(附习题解答)1010 阿长与《山海经》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二、字音词义搁gē:放置憎zēng恶:憎恨,厌恶。
竹竿gān: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烦琐suǒ:繁杂琐碎。
土匪fěi: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的武装匪徒。
辫biàn子: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
胸脯pú:指胸部。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诘jié问:追问,责问。
哀悼dào:悲痛地悼念(死者)。
茉mò莉li:一种常绿灌木,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
书斋zhāi:书房。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守寡guǎ:妇女死了丈夫后,不再结婚。
三、主题概述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作者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感到震撼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望平安幸福,没有文化但关爱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介绍了阿长的身份以及名字的由来,暗示她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8):主要以“我”的童年视角,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
第三部分(19~31):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长与《山海经》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骇(hài)疮疤(chuāng)掳(lǔ)诘问(jié)孀(shuāng)惧惮(dàn)玑(jī)霹雳(pī lì)震悚(sǒng)懿(yì)僧恶(zēng)颈(jǐng)灸(jiǔ)矩(jǔ)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四、词语积累悚:害怕。
掳:把人抢走。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害怕。
郑重:严肃认真。
渴慕:非常思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惶急:惊慌急迫。
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烦琐:繁杂琐碎。
空前:前所未有。
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粗拙:粗糙低劣。
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六、文章内容及文章主旨1、本文主要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2、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七、写作特色1.欲扬先抑,真实写人作用:使描写的人物——阿长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叙述语言的妙用一般说来,散文描写人物,主要是通过叙述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等来刻画人物性格。
但省去不必要的描写而改用叙述性质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也会获得成功。
八、简答题1.阿长形象:阿长是一个很不幸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他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答:“我”知道阿长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表明了“我”心存隔膜乃至轻视阿长,对阿长没抱希望的心理。
3.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什么不详细描写阿长去买书的过程答: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像她操了多少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里的“神力”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却能够做成功。
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敬佩和爱戴。
6.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答:这是作者儿时念念不忘,梦寐以求的书,得之心喜;阿长将作者无意说的话放在心上,并找来书,体现阿长的热情,仁慈,乐于助人以及她对"我"的关爱之情,以及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之情,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敬佩之情;对儿时、对阿长的回忆。
所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7. 统观全文,作者想要表达内心对长妈妈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作者这样谋篇布局有什么用意呢答: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先抑后扬,这种手法就是“欲扬先抑”,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一方面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
8. 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她的同情与怀念吗答: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一是写作时的眼光。
“憎恶”“讨厌”是儿童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
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
她的管教是很不适合儿童心理的,但心是好的。
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9.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赏析。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我”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抒发了对阿长的感激、敬爱.10.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烦”,如用“妈妈”称呼,名不副实,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视矛盾,却令人好奇。
用“阿”字有亲昵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46岁的中年人的口气。
四、语段阅读(一)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2);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4);(5)。
(1)我一定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2)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3)常常对我讲“长毛”。
(4)不料她还有这样(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神力。
(5)给我买来《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二)阅读课本42页19段第27段1.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比喻。
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因为“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所以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朴实,善良,关爱孩子。
4.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情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
5.“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
6.“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
”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省略。
7.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由鄙视到敬意。
六、中考链接8、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答: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9、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10“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11、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答: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老王》复习材料一生字词肿胀(zhǒng)(zhàng) 翳(yì) 干校(gàn)骷髅(kū)(lóu) 滞笨(zhì) 攥着(zuàn)缠(chán) 惶恐(huáng)荒僻(pì)取缔(dì) 镶嵌(xiāng)(qiàn) 捉摸(zhuō)(mō)侮辱(wǔ)(rǔ) 愧怍(kuì)(zuò)二、多音多义落下(là) 绷带(bēng) 转身(zhuǎn)落沦落(luò)绷转转动(zhuàn)落枕(lào) 绷脸(běng) 转文(zhuǎi)(说话时喜用文言词句)勉强(qiǎng)强强国(qiáng)倔强(jiàng)三、形近字伛(yǔ):伛偻怍(zuù):愧怍僻(pì):荒僻缔(dì):取缔枢(shū):枢纽炸(zhà):炸弹噼(pī):噼啪谛(dì):谛听讴(ōu):讴歌诈(zhà):欺诈避(bì):避难蹄(tí):马蹄四、词语解释伛:弯(腰)曲(背)惶恐:惊慌害怕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滞笨:呆滞笨拙愧怍:惭愧凑合:将就。
攥住:用手握住。
凑合:将就。
五、文学常识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
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六、文章主旨。
1、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现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2、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一位靠踏三轮维持生活的老王之间相处的几件小事,赞扬了像老王那样的不被人重视、生活艰难的人们的善良与真诚。
他们都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表达了“我”对老王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之情。
七、人物形象概括: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但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
2、文中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良、富有爱心、尊重他人、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严于自省和解剖自己。
八、结尾的含义。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