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的原理
![月相变化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884c2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a.png)
月相变化的原理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
1、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2、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称之为“望”。
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1。
2月相名称、变化
![2月相名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e9c2a2c2f60ddccda38a0d8.png)
月相名称、变化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日月黄经差为0°,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
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
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黄经差为90°,这时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
(上弦月和下弦月有时也被称为半月)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渐盈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黄经差为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
它依次经历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 (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
农历上半月,月亮从朔到望,位于太阳的东边,在日落以前已从地平线上升起,出现在天空,故有“日未落,月已出”的说法。
农历下半月,月亮由望到朔,残月位于太阳的西边,在日出以后月亮才从地平线上落下,故有“日已出,月未落”的说法。
月亮升起一天比一天晚,平均每天比前一天推迟约50分钟左右的时间。
月相变化课件
![月相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9b91b70b4c2e3f56276300.png)
月相变化课件月相变化课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2.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画月相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
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二.给月相排序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796c69c8762caaedd33d43c.png)
月相变化规律1.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相当于“黑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 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几乎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C位置。
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D位置。
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其视形状见图1中E位置。
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
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月亮的形成及月相的变化
![月亮的形成及月相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27f900c0740be1e650e9a88.png)
一、我认为,是宇宙大爆炸促使月亮的形成。
宇宙大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
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
气体经过旋转和吸积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而月亮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神奇的行星,它具有万有引力,它在绕太阳公转与自转的同时,也在吸引着其它物体的靠近,由此,使得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并成为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二、月相变化规律: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1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90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29897b065ce0508763213ed.png)
月相变化规律(四)
•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 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 图1中D位置。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 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 半晚可见。
月相变化规律(五)
•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 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 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 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 望,其视形状见图1中E位置。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 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 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月 相 变 化 演 示 模 型
月相意义
• 潮汐 •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 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 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 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 到潮汐的影响。 • 照明 •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 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 • 宗教 • 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 说。 • 寓意 • 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 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月相变化规律(六)
• 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 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 午前月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 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 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其视形状见图1中G位置。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 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 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b1de7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9.png)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是由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以下是月亮的主要变化规律:
1. 月相变化:月亮的表面只有一部分受到阳光照射,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的月亮的形状会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包括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等不同阶段。
2. 月食: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在月亮上时发生的现象。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太阳光被地球的大气层散射并照亮月亮,形成满月。
但有时地球会正好挡住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这时会发生月食。
3. 月亮的运行轨道: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但由于月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相同,所以我们只看到月亮的同一面。
这意味着月亮的不同部分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地球的视野中。
4. 月风车效应: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亮位置每天都会稍微改变,这被称为月风车效应。
这意味着月亮每天在地平线上升的位置都会有所偏移。
总的来说,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是由月球的自转、公转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包括月相变化、月食、月亮的运行轨道和月风车效应等。
2月相变化
![2月相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05a5e74f7ec4afe04a1dfd2.png)
说明下列诗句中所对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昏后。 ——满月
C、杨柳岸,晓风残月。 ——下半月蛾眉月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涧中。 ——下弦月
E、暮伴新月宿,晓随残月行。 ——蛾眉月(上、下)
判断图中月相出现的时间???
上图:旧 历上半月 傍晚所见 的月亮;
下图:旧 历下半月 清晨所见 的月亮。
月亮歌
初一月亮看不见,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初迟,廿二半夜月才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见月难。
月相
观察下列月相,指出它分别属于哪个时期 (A ) (B )( C) ( D) ( E) (F ) (G ) (H) ( A)
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哪些?
要让亮面始 终朝向太阳
的同学,剩下的同学集 中在一块,观察并画出“月 相”; • 2、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 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 转到相应位置时停一下,以 便其他同学有时间画月相。 • 3、完成后,相互交流自己 的所得。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 同太阳出 月出 月没 夜晚见月情 出现日 没比较 形 期[农 历]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天,月面朝西 天,月面朝东 八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新月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于西 初七、初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于东 二十二、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凸月 (又叫亏月)
下弦月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1dabb44a8956bec0975e32f.png)
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 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C位置。
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下同,)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D位置。
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 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其视形状见图1中E位置。
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
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 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 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 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G位置。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5f9ba3783c4bb4cf7ecd159.png)
月相变化规律判断夜晚见月时间白天由于太阳光强烈,月相一般是看不见的,只有等到太阳下山之后才能看见月相,再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判断出夜晚见月时间。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现,所以彻夜不见;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从正午—黄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从黄昏—半夜才能看见,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见;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出现时间全部在夜晚,所以满月是通宵可见;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从半夜—清晨可以看见,而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所以下弦月是下半夜可见。
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夜晚见月时间彻夜不见上半夜可见通宵可见下半夜可见判断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从地球上看,月相也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及夜晚见月时间即可判断出月相出现的方位。
1、新月是彻夜不见,不存在月相存在方位;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前一半时间从正午—黄昏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后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半天,黄昏时正好在上中天;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前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满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满月出现在西半天,半夜时正好在上中天;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前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清晨时正好在上中天。
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出现方位/上半夜在西半天黄昏在上中天上半夜在东半天下半夜在西半天半夜在上中天下半夜在东半天清晨在上中天判断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月相亮面应该朝向太阳,太阳黄昏从西边落下,清晨从东边升起,上半夜时太阳在西边,下半夜时太阳在东边,只要根据月相出现时太阳所处的方位,就可以判断亮面朝向。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此时太阳在西边,所以上弦月亮面朝西;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此时太阳在东边,所以下弦月亮面朝东;3、新月夜晚看不见,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4、满月在夜晚是一圆盘,也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
科学《月相变化》说课稿(二篇)
![科学《月相变化》说课稿(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7849d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7.png)
月相变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月相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月球距地球最近,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画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重点:知道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难点: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即上半月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过程:一、引入:1、说说兴趣爱好2、在白板上画:月亮<首先和学生聊一聊自己的兴趣爱好,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随即展示自己的爱好:画画,这时利用白板的钢笔工具,画下一个月亮,这样揭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月亮。
>3、说说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4、讲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二、展开1、画一画看到过的月相(白板上画)<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自己所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由于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这样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月相,知道月相就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和潮汐的规律
![月相和潮汐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859ec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a.png)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3、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十五、十六)新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上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满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下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出现的时间(农历)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月出清晨正午黄昏(傍晚)半夜月落黄昏(傍晚)半夜清晨正午同太阳升落比较同升同落迟升后落此升彼落早生先落夜晚见月情况彻底不见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边(右边)亮一轮明月,通宵可见半月,下半夜东天,东半边(左边)亮日地月三者位置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满月)(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新月)(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满月)(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满月)(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相的各种变化
![月相的各种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5a2e6345a8102d276a22fce.png)
月相专题一.月相的概念: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月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向着太阳的半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2、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三. 月相变化的规律:(一)、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月相的盈亏的变化)1、从新月到满月朝向地球的月面被太阳照亮部分逐渐增大,月球由亏转为盈。
新月: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时,月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因此看不见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蛾眉月:新月以后,我们看到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小部分被照亮,形如蛾眉,叫“蛾眉月”。
上弦月:逐渐增大后,当日、地、月三者连线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阳以东时,朝向地球的月面有一半被照亮,形如半圆,叫“上弦月”。
凸月:“上弦月”以后可见月面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望月: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居中时,朝向地球的月面整个被照亮,形状似圆,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2、满月以后,月球由盈转为亏。
朝向地球的月面被照亮部分逐渐减少,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当日、地、月三者连线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阳西面时,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半被照亮,叫“下弦月”。
此后可看见的明亮部分更加减少,又变为蛾眉月,再重新回到“新月”。
从新月到下一次出现新月,月球围绕地球转了一圈。
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周期性运动,因此月相也就有了周期性的变化。
(二)1、月相、方位和时表2、上半月月球亮面朝西,下半月月球亮面朝东图2图3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的,相对于地球来说,上半月月球是背离太阳越走越远(见图2)。
此时太阳在月球西方,月球西部被太阳照亮,所以这时月球的亮面朝西。
3、上半月月比日迟升后落,下半月月比日早升先落。
上半月的月相在日落黄昏后才能看到,下半月的月相在日出黎明前才能可见。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3ad5329cfc789eb172dc8b4.png)
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C位置。
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D位置。
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其视形状见图1中E位置。
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
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d0bd81b52ea551810a6872e.png)
本课总结: 1,月相形成原因? 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 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虽然月亮 无论何时都被照亮一半,但从地球上看去,不同时 间,不同地点看到的亮面面积、朝向不同,所以我 们看到月亮的样子就好像在不断地变化着。 2,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它总是在圆、缺之间不断 地变化。在农历 上半月,它由缺——圆,亮面在右; 下半月,它由圆——缺,亮面在左。
选择
A、月相 A、一天 A、三十
月相变化
B、月貌 B、一个月 C、月亮 C、一年 C、初八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B )。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B )。
B、十五或十六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缺变圆,再变缺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请看短片《月相的变化》
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
实际上,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它总是 逐渐由缺到圆,然后再逐渐由圆到缺, 每个月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是否相同呢?
月相变化规律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右边亮。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左边亮 。
•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B •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 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D 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 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 《月相变化》课件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 《月相变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0a1f7fd1f34693dbef3ebc.png)
思考: 在1~8的位置,我们观察到“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 亮面朝向一样吗?
在1~8的位置,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 小不一样,亮面都朝向“太阳”的方向。
月相形成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照亮月球的某一 侧面。 2、与月球、地球和太阳这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农历上半月:
农历下半月: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 1、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直至满月。 2、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直至新月。
1、新月/朔月:农历每月初一
几
2、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个
特
3、满月/望月: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
殊
点
4、下弦月: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
……
凸月
月相变化
下午升下半夜落, 黄昏时见于东面
白白天天 地球
夜晚
此升彼落, 黄昏时见于东面, 清晨见于西面
月 球
下半夜升下午落, 清晨时见于东面
月 球
晨月 球
子夜升中午落, 清晨时见于南面
月
球 上半夜升上午落, 清晨时见于西面
1、放学路上,西部天
空看 上午升上半夜落,
傍晚见于西面
月 球
月 球
日月同升同落
4、上学路上,东部 天空看
上弦月 峨眉月
满月/望月
新月/朔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月亮吗?
不会。
活动二、模拟月相变化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 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 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 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 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 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 大小、方向就不同。我们可以 做一个模拟实验来观察一下。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9d582027cd184254b3535ca.png)
1概念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2产生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3月相识别3.1月相识别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 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3.2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附:月相变化图(注:星空图上方位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3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
月相变化教学课件(2)
![月相变化教学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ee69ac50e45c3b3567ec8b25.png)
视频一:月相变化的原因
活动一:制作月相变化过程图
小组合作完成月相变化过程图,每组做四天的变 化,完成从农历十五到农历初一的月相变化图, 并贴在黑板上。
视频二:月相变化的过程
一个月的月相变化
视频三: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月球仪围绕旋转一 周,保持白纸亮面对准太阳,观察转动过程中亮 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月相变化
执教:九江市双峰小学 刘芸
月相变化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 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 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 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 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 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观察白天的月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半月蛾眉月
月相
观察下列月相,指出它分别属于哪个时期 (A ) (B )( C) ( D) ( E) (F ) (G ) (H) 上 弦 月
左 后 凸 月
后 满 月
右 后 凸 月
右 下 弦 月
右 前 娥 眉 月
前 新 月
天,月面朝西 天,月面朝东 八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新月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于西 初七、初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于东 二十二、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D
C
B
月相形成
E F H G
A
灯 光
用铅笔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月相变化按农历顺序该咋排列呢?
农历上半月:
连线
农历 初三
农历 十五
农历 初八
农历 二十七
农历 二十二
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 中分别代表什么?
一半被涂黑的皮球 举着皮球绕场地 走一圈 皮球黑色的一面 始终背对着黑板 黑板
月球绕着地球公 转 地球上的观察者 被太阳照亮的月 球 月球的亮面朝着 太阳 太阳
场地内的同学
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 答问题。
选择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 状叫( A )。 A、月相 B、月貌 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 B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 B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 缺变圆,再变缺
同学们在操场上模拟月相变化
地球上的观察者
用什么模拟月球?用什么模拟察观月相的人?还要模拟什么?
抹黑一半 的皮球
月球是怎样运动的?
月球 自西向东 逆时针运转
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哪些?
要让亮面始 终朝向太阳
月相模拟实验记录表
位置 1 月相
2
3
4
5
6
7
8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农历 时间 初一 初四 初八 十二 十五 二十 廿三 廿八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实际上,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实际上,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它总是逐渐由缺到圆,然后再逐 它总是逐渐由缺到圆,然后再逐 渐由圆到缺,每个月周而复始地 渐由圆到缺,每个月周而复始地 变化着。 变化着。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 1.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 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 2. 是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 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 有规律的变动。
月亮愈圆见月时间越长;月牙愈窄, 见月时间愈短。满月通宵可见,弦月半夜 可见,新月则不见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 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 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 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模拟实验:
• 1、屏幕当作太阳,太阳光平行照射。 • 2、一个同学当月球,顶着皮球,球的白色 面朝向黑板,绕地球逆时针运行。 • 3、8位同学当作地球,站好各自的位置, 面朝圆外,分别观察月球经过时看到的月相, 并用粉笔把亮面的部分涂在记录卡上。 • 4、模拟完成后,小组交流完成一个月相图 以及你们的发现。
连线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我们来画月相
• 请同学们上黑板上来画初三、 初八、二十三、二十七的月 相。 为什么他们画的月相会不一 样,你认为应该正确的月相 应该是怎样画的?
月相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视形状)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 同太阳出 月出 月没 夜晚见月情 出现日 没比较 形 期[农 历]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上半月: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
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 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 下半月由圆变缺)
模拟月相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说的是 月相 的变化。
满月
上弦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太 阳 光 照
初一
月 相 变 化
初三 初四
二七 二八 二二 二三 十八 十九 月相变化周期约 十五 为29.53天,为农 十六 历一个月。
初七 初八 十二 十三
初三
初八
初七
初八 十五
二十一
二十七
由缺变圆再变到缺,
月面由右变到左。
•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 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 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 照亮的部分。 •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 方向也就不同。
• 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观察一下。
中秋节的月相是( 满月 ),此日,月 C 球位于图中所示的ABCD中的____ A C 地球 B 日
D
填空 1、我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 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我们叫做 月相 _______ 。 不发光 、_______ 不透明 的 2、月球是一个_______ 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它反射 太阳的光 _______。 3、我们从地球上观察的角度不同,那 么所看到的月相 亮面大小 、______ 方向 也就不同。 ________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______, 下半月 。由圆变缺 由缺变圆
初一 初三 初五 初七 初九 十一 十三 十五
朔 农历日期标示 月、 新 月 农历下半月:
望 月、 满 月
十五
十七
十九
二十一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九
农历日期标示
模拟月相变化
•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 自转,周期正好是一个恒星月, 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所 以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 面,而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 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 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
东 新月
西 满月
东 西
上弦月
下弦月
上(弦月) 上(半月) 上(半夜) 西(边天) 西(边亮) 下(弦月) 下(半月) 下(半夜) 东(边天) 东(边亮)
观察月相时,要面 南而立。
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西西”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 至午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 球发亮。 “下下东东”指下弦月在下半夜(午夜 至清晨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 球发亮。
(1)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① 下玄月 ② 新月 ③ 满月 ④ 上玄月 。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2431 。 (3)将各图所示月相与下图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图相对应。 (4)其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月相是
1图
。
模拟月相变化
• 1、教室黑板代表太阳,在场地中间画 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 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 个一半被涂亮的篮球,代表月球,沿 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 一个月。 • 2、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 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 3、仔细观察月球运行到不同位置时的 “月相”
思考: 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 2、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给月相排序
• 我们一起来贴“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排序,把剪下来 的月相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圆纸片里。
月相变化
初三
初七
初八
月相变化
十五
十六
二十二
我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农历初一 农历初七或初八 农历十五 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
温馨提示
• 1、当月球的同学,速度要稍慢一些,定点位 置要停一下,待地球同学记录好了再走下一个 位置。 • 2、地球的同学面朝圆外,正视前方,当月球 经过正前方时,记录看到的白色部分。 • 4、月球绕地球一周后,再绕一周,地球同学 做好复查。
• 观察白天的月相,我们需要注意:
• 1、准备两张记录纸,画上15个大小相同的圆, 并标上方向。 • 2、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 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将天空的月相、月相的旧历 时间、月相所在位置、太阳所在位置记录下来。
说明下列诗句中所对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昏后。 ——满月
C、杨柳岸,晓风残月。 ——下半月蛾眉月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涧中。 ——下弦月
E、暮伴新月宿,晓随残月行。 ——蛾眉月(上、下)
月相变化规律: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 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 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