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doc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

了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护理技术。

熟悉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等骨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能够运用正确的护理技术进行骨科患者的护理,如伤口护理、石膏固定、牵引护理等。

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3. 情感目标:培养对骨科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骨科基本概念:介绍骨科的定义、分类和疾病特点。

2. 骨科护理原则:讲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3. 骨折护理:介绍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重点讲解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4. 关节置换护理:介绍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5. 矫形手术护理:介绍矫形手术的类型、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例,讨论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骨科护理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的深度和护理措施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提供具体的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视频资料:播放骨科护理操作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内容:6.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介绍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7. 骨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讲解如何对骨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8. 骨科患者的营养支持:讨论骨科患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教案-(带)

外科护理学教案-(带)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熟悉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2)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技能,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3)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知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

3.情感目标:(1)培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护理人才。

(2)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沟通能力的护理人才。

(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观念的护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1.总论: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科护理评估,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等。

2.各论: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外科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扮演护士和病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出勤、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技能评价:通过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024年)外科护理学优秀教案(全)(DOC8)

(2024年)外科护理学优秀教案(全)(DOC8)
护理。
2024/3/26
4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外科护理
起源于战争时期的战伤救 护,以简单的伤口包扎和 止血为主。
2024/3/26
近代外科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无 菌术、麻醉术等技术的出 现,外科护理逐渐专业化 。
现代外科护理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医疗 技术的进步和护理理念的 更新,外科护理学不断发 展和完善。
健康的恢复。
6
02
CATALOGUE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
2024/3/26
7
外科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手术室布局与区域划分
了解手术室的不同区域及其功能,如 洁净区、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
手术床与照明设备
熟悉手术床的种类、使用方法和照明 设备的调节。
空气净化与调节
掌握手术室空气净化标准和方法,以 及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2024/3/26
8
手术器械与敷料
1 2
手术器械的种类与使用
了解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敷料的种类与选择
掌握不同敷料的特性、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3
器械与敷料的消毒与灭菌
了解器械和敷料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 灭菌法、化学浸泡法等。
2024/3/26
9
无菌术与消毒法
2024/3/26
2024/3/26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间和比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帮 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其实践能力。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9
术中配合
熟悉泌尿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 持手术野清晰和尿液引流通畅。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理解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基本原则、目标、历史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并讨论外科护理学在案例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章节名称:外科患者评估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熟悉外科患者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理解外科患者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外科患者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外科患者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步骤、内容和重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外科患者评估的过程。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评估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章节名称:外科患者护理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熟悉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内容和重点。

3. 理解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内容和重点。

3.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步骤、内容和重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简单的护理计划。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护理计划:评估学生制定的护理计划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分类2. 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案例:骨折患者病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骨折的图片和动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的理解。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评估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 学会评估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

3. 熟悉骨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X线片、CT、MRI等。

2. 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评估: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等。

3. 骨折患者的局部症状评估:疼痛、肿胀、出血等。

4.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休克、感染、血管损伤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并发症。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评估流程。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投影仪:用于展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并发症的图片。

3. 评估工具:用于示范骨折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评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

2. 评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评估流程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理解。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4. 骨折的诊断方法5. 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

2. 护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片、CT、MRI等检查。

2. 熟悉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a. X线片检查b. CT检查c. MRI检查2. 骨折的治疗方法a. 保守治疗b. 手术治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 实地演示:展示X线片、CT、MRI等检查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诊断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方法的运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患者的的一般护理措施。

2. 熟悉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a. 病情观察b. 休息与活动c. 饮食护理d. 疼痛管理2. 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a. 的石膏固定护理b. 牵引护理c.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

2. 模拟演练:进行石膏固定、牵引等护理操作的模拟演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的掌握程度。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骨科病人的常见疾病及病因;(2)了解骨科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3)熟悉骨科病人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对骨科病人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护理;(2)能够熟练进行骨科病人的护理操作,如搬运、翻身、按摩等;(3)能够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3. 情感目标:(1)树立关爱病人、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2)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骨科病人常见疾病及病因;2. 骨科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3. 骨科病人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骨科病人护理操作技能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骨科病人的常见疾病及病因,引起学生对骨科护理的关注;(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2. 讲解理论知识(1)讲解骨科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如病情观察、疼痛管理、心理护理等;(2)讲解骨科病人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3. 技能训练(1)讲解骨科病人护理操作技能,如搬运、翻身、按摩等;(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案例分析(1)展示骨科病人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特点;(2)讨论病例护理措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技能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对骨科病人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对骨科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和职业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骨科护理学》;2. 教学课件:制作骨科病人护理相关课件;3. 案例资料:收集骨科病人病例,用于案例分析;4. 实训设备:骨科病人护理操作训练器材。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了解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定义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基本原则和目标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2. 网络资源:相关的外科护理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外科护理学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外科护理学的理解。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章节名称: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2. 了解外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学会制定外科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计划。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2. 外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外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外科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计划。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外科患者一般护理原则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外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护理计划报告:评估学生制定外科患者个体化护理计划的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5. 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骨折概念、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2. 熟悉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2. 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3. 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急救处理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骨折的康复护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

2. 掌握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

二、教学内容:1. 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2. 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3. 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骨折康复训练的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护理目的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训练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常见骨折的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理解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程,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讲述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讨论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外科护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章节名称: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和方法。

2. 了解外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 理解外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

4. 掌握外科患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外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 外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

4. 外科患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程,讲解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分析外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 讲解外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计划。

4. 演示和讲解外科患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外科患者护理的理解和经验。

6.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外科患者护理的技能和操作。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外科患者护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章节名称: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骨科护理实践教学教案(3篇)

骨科护理实践教学教案(3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知识;(2)熟悉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3)了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进行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2)掌握骨科患者的伤肢护理;(3)熟练操作骨科患者的翻身、搬运技巧;(4)了解骨科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3.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2. 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3. 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4. 骨折患者的护理5. 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6.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时间四、教学地点医院骨科病房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护理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科患者护理案例;3. 角色扮演法:模拟骨科患者护理情景;4. 实操演示法:演示骨科患者护理操作。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介绍骨科护理的重要性;(2)阐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2. 讲解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知识(1)讲解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方法;(2)讲解骨科患者的伤肢护理要点;(3)讲解骨科患者的翻身、搬运技巧。

3. 案例分析(1)选取骨科患者护理案例,分析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措施;(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4. 角色扮演(1)分组模拟骨科患者护理情景,让学生扮演患者、护士等角色;(2)观察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 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1)讲解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2)讲解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要点;(3)讲解骨肿瘤患者的护理要点。

2. 实操演示(1)演示骨折患者的伤肢护理操作;(2)演示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操作;(3)演示骨肿瘤患者的护理操作。

3. 角色扮演(1)继续模拟骨科患者护理情景,让学生扮演患者、护士等角色;(2)观察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外科护理学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教案

徐州医学院教案讲授章节第四十三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授课日期2016年4月教学时数3学时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1.掌握牵引术的定义、目的和作用、种类、并发症、护理;★2. 掌握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护理;★3. 熟悉石膏的特性、制作及注意事项;4.熟悉石膏类别、剪开、开窗及拆除;3. 了解运动系统的检查法,人体力学的概念、原理及其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牵引术的目的、作用和并发症及护理;2. 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教学难点牵引和石膏固定的并发症及护理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第四十三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运动系统的检查一、理学检查的原则1.检查用具2.检查体位3.检查顺序4.检查手法二、理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动诊和量诊三、周围神经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尺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特殊检查四、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确诊第二节牵引术【适应症】【护理措施】★【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第三节石膏绷带固定术【适应症】【护理措施】★【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石膏拆除】教具或课件、或实验器材、或见习病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能熟练说出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及识别常用检查用具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时安排运动系统的检查40分钟牵引术40分钟石膏绷带固定术40分钟集体备课纪要通过3个学时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牵引术的定义、目的和作用、种类、并发症、护理;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熟悉石膏的特性、制作及注意事项;石膏类别、剪开、开窗及拆除。

了解运动系统的检查法,人体力学的概念、原理及其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一、引言骨折是人体骨骼受到外力冲击、被压等作用而断裂或折断的一种损伤,常见于事故受伤、跌倒、运动等。

骨折病人需要在医院接受外科护理,进行护理前要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对骨折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本文将围绕骨折病人的护理展开,制定一份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以提高外科护理师对骨折病人的护理水平。

二、骨折病人的护理步骤2.1 骨折病人的评估骨折病人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是确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基础,评估包括病史、现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等。

病史中要了解是否有肝肾疾病,是否有需要长期服药等慢性病等。

现病史中要详细了解骨折发生的场合和情况,包括外伤机制、疼痛情况、出血情况、有无突出、畸形等。

体检部分包括生命体征、全身和局部体检,重点是对骨折部位进行检查和评估。

辅助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检查,对骨折部位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2.2 骨折病人的处理对于骨折病人,首先要进行止血处理。

出血量较多或无法止血的可通过给予输液、血管加压绷带等方法进行处理。

其次是进行疼痛缓解,因为骨折病人通常处于剧烈疼痛状态,可以给予镇痛药物。

骨折病人的患肢需要固定,可通过石膏、气垫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2.3 骨折病人的护理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骨折病人在长时间卧床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压疮、尿路感染等疾病,需要及时给予护理,包括换床位、翻身、按摩、肢体的活动等。

②皮肤的护理骨折病人的患肢需要放置在高垫上,保持肢体抬高,以减轻肢体肿胀、疼痛和感染的发生。

另外,要对患肢进行清洁、按摩、涂抹防腐剂等护理,以防止皮肤的感染或损伤。

③饮食的护理骨折病人需要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保证抵抗力。

推荐饮食包括乳制品、瘦肉、鱼、蛋、豆类、蔬菜等。

3.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3.1 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骨折病人进行全面、规范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恢复健康。

3.2 对象外科护理人员。

3.3 内容及实施方法3.3.1 骨折病人的评估对所有骨折病人进行病史、现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3. 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关爱病人、严谨求实的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教学内容】: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3. 关节脱位的护理4. 骨肿瘤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关节脱位的护理、骨肿瘤的护理。

2. 教学难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措施。

3.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骨折?骨折有哪些分类?2. 引导学生了解骨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讲授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四、操作演示1. 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

2. 复习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二、讲授1. 关节脱位的护理2. 骨肿瘤的护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2. 分析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四、总结1. 总结骨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2. 强调护理理念的重要性。

五、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骨科护理学的学习心得。

二、范文【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

3. 学习外科患者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

3. 外科患者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外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外科患者的特点和护理目标。

3. 演示:演示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如伤口换药、静脉输液等。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掌握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方法和技巧的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

2. 学习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

3. 掌握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

2. 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

3.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

教学过程:1. 引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

3. 演示:演示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如术前准备、术后恢复等。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外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对护理的需求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掌握外科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的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学习外科感染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 掌握外科伤口愈合的过程和护理方法。

3. 了解外科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护理。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一、教案简述本教案以骨科护理为主题,旨在教授骨科病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员将能够了解骨科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掌握骨科常见病人的护理技能,提高对骨科病情的综合评估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骨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2.掌握骨科常见病人的护理要点;3.学习骨科病情的综合评估方法;4.提高骨科护理的技能和水平。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骨折的分类和治疗原则;•关节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2. 骨科病人的护理要点•骨折病人的护理技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方法;•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措施。

3. 骨科病情的综合评估方法•病人的疼痛评估;•骨折的稳定性评估;•病人骨骼功能的评估。

4. 骨科护理的技能和水平提高•安全翻身和转床技巧;•正确使用护理设备和器械;•夺病人的洗浴和换衣技巧。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讲解介绍骨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实践操作:学员将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骨科病人护理的技巧;•视频展示:观看相关护理视频,了解实际操作过程;•小组讨论: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疑问。

五、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课堂提问:随堂进行提问,检验学员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实际操作: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其技能掌握程度;•案例分析:学员进行骨科病人案例分析,考察其综合评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方面:•教材:提供骨科护理相关的教材资料;•视频材料:提供相关护理操作视频;•实践设备:提供骨科护理操作所需的实践设备。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的教学安排如下: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疾病分类介绍30分钟第二阶段护理要点讲解60分钟第三阶段技能操作演示60分钟第四阶段学员实践操作120分钟第五阶段案例分析讨论60分钟第六阶段教学评估30分钟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员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骨科护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高骨科护理水平。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病因2. 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 骨折的诊断方法4. 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护理评估与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熟悉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了解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2. 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3.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2.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治疗原则2. 骨折的护理措施3.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功能锻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教案
专业护理学
学科外科护理学内容腰腿痛
授课对象
科室骨科
教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第1页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新课导入:我们骨科患者大多数是以“腰腿痛”为首要症状而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

同学们实习这段时间应该深有感受。

一、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常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

(一)病因◆
➢腰部疾病
✓损伤性:抬重物用力不当,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强度过大或运动量大腰部手术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
等急性或慢性损伤。

如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退行性:腰部长时间承受各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等
✓肿瘤:转移癌,原发于脊柱的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其他: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如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内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妇科疾病:子宫体炎、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甲亢等
(二)腰椎解剖概要
注:★——掌握
●——熟悉
◆——了解
◎——难点
3min
通过图片举例加深同学对腰腿痛病因的理解
2min
通过图片、腰椎模型讲解复习腰椎解剖概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铺垫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
第3页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体征
✓腰椎侧凸: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障碍:前屈受限最明显
✓压痛、叩痛: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侧1cm处有深压痛、叩痛,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
➢CT: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
➢MRI:显示椎管形态、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四)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初次发作,病程短且休息后可明显缓解,影像学无严重突出者,80%-90%可痊愈
✓绝对卧床休息
✓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持续2周
✓物理治疗:理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激素可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髓核化学溶解法:胶原酶-突出髓核-溶解-减轻症状
图片
图片
简略讲解1min 简略讲解2min
中国人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解放军
中国人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解放军
第5页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七)护理目标●
➢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病人能够使用适当的辅助器具增加活动范围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护理(八)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卧硬板床: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降低50% ✓佩戴腰围:加强腰椎稳定性
✓保持有效牵引:减压保护贴预防髂缘部压疮
✓有效镇痛:遵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
✓完善术前准备:戒烟、训练床上大小便,讲解手术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心理护理:增加交流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下肢皮肤温度、感觉及运动恢复情况;观察手术切口敷料;疼痛情况;
✓体位护理:术后平卧,2h后轴线翻身;
✓引流管护理:防止管道脱出、折叠;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有无脑脊液流出;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功能锻炼
✧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卧床期间
✧直腿抬高锻炼:术后1日,防止神经根粘连
✧腰背肌锻炼:,根据术式及医嘱,术后7日,腰椎破
坏性改变,感染性疾病,内固定植入物年老体弱及心
肺功能障碍者不宜进行简略讲解
1min
结合临床实际,重点详细讲解,6min
提问轴线翻身
提问脑脊液性状
如何判断活动性出血
图片
中国人民
解放军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中国人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尾页解放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