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生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生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 掌握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
3. 能够简单地设计种子萌发实验并进行观察。
二、教学重难点: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 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讲解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种子,让学生识别它们,并了解它们的萌发过程和环境条件。
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讲解(10分钟):讲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适当的光照和氧气等条件。
同时,讲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吸水、分裂、出芽等过程。
3. 观察与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各种种子的萌发过程,并讨论它们的萌发速度、形态、环境适应性等问题。
同时,通过对样本的对比,探讨不同种子需要的环境条件。
4. 实验操作(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设计种子萌发实验,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观察21小时内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可以尝试改变实验参数,如温度、水分和光照等,以观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复习关键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
同时,教师在总结中可以补充一些防止腐烂、抑制细菌等食用特性的基本知识。
6. 作业:学生需要根据实验以及自己的知识总结,写一份有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简要报告。
五、板书设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水分- 适当的温度- 光照- 氧气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水- 分裂- 出芽六、教学后记: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过程。
学生们参与了实验设计和操作,思考和创新,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并鼓励他们探索知识的世界。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一、学习目标:●通过阐述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与内界条件,建立起生物结构功能观。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究实验,提升操作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形成珍惜地球资源的生态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种子萌发的外界与内界条件●难点: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三、教学方法以及教具●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借鉴双师平台优师教学思路)●教具:种子、广口瓶、镊子、白板等二、探究竟、设计实验三、讲解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四、实际应用活动二:设计实验一、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设计一个相关实验●第一组:种子萌发需不需要适宜的温度●第二组:种子萌发需不需要适量的水分●第三组:种子萌发需不需要充足的空气●第四组:种子萌发和自身条件有没有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设计。
教师巡堂指导。
二、每组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本组的实验设计。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指点●确保实验切实可行活动三:播放实验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实验●根据视频分析实验变量●教会学生寻找实验对照组●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总结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以及需要完整、活的胚。
活动四: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实验,并上交实验结果。
活动四: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疑问。
●作物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冬天为什么无法播种?(温度)●播种前往往要先浇水,但为什么浇太多种子也无法发芽?(水分)●播种前为什么要先松土?(空气)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填写好实验设计后并上讲台展示本组的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教学实验视频完善自己的实验。
并在课后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并上交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所学说出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本质。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小组交流能力。
并激发学生对现实现象的观察,能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去探究其本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让学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将知识回归生活。
五、课堂小结一、总结本节课设计的实验方案。
科学课种子发芽教案8篇
科学课种子发芽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汇报材料、自我鉴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方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elf-evaluation,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eflections, comprehensive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科学课种子发芽教案8篇创新的教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写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课种子发芽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重点)②进一步复习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概念。
(难点)2、能力目标:①训练学生作假设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③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
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教学过程:一、创情导入:农民播种的季节及播种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我们知道许多农作物一定要在春天播种,而在天寒地冻时不适宜播种,播种时要浇水,松土等。
由此你能推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二、合作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知识点一:萌发的外部条件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做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材料用具:绿豆种子(或小麦);玻璃瓶,纱布(或吸水纸)清水、标签纸等运用所学知识我们来设计对照实验应设计三组;温馨提示:(1)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中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
(2)所选种子的数量不能太少和大小相似。
(3)控制不变量不发生变化。
对照实验,控制水、空气、温度三个变量。
操作方案:1、取4只大小相同的瓶子,在每只广口瓶底铺上两层纱布,将4只瓶子依次编号为1234号。
2、分别向瓶中放置数量相同的种子。
3、1号瓶内不洒水。
向2、3号瓶中倒入适量的水,使纱布变得湿润;向4号瓶中倒入1/3的水,使水没过种子;4、将124三只瓶放在温暖的地方。
3号瓶放在冰箱中;实施计划:我们依据探究计划完成实验。
1、一周后观察实验结果,1号瓶子里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子里的种子萌发了,3号瓶子里的种子没有萌发,4号瓶子里的种子也没用萌发;2、1瓶子里的种子没有萌发,因为缺少水分;3号瓶子里的种子没有,因为温度低,4号瓶子里的种子没有萌发,因为缺少空气;3、1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适量的水分,3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适宜的温度,4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使学生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2 教学内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二章:种子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种子的主要结构。
使学生了解种子的功能。
2.2 教学内容种子的主要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
种子的功能:储存养分、传播、繁殖。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图片展示法:展示种子的结构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三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种子需要这些环境条件。
3.2 教学内容水分:种子需要一定的水分来激活酶的活性,开始萌发。
温度: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种子的最适温度不同。
氧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光照:有些种子需要光照来触发萌发,有些则不需要。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法: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萌发过程,加深对环境条件的理解。
第四章: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如小麦、豆类、蔬菜种子等。
讨论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如农作物的种植。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总结与评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评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进行点评。
5.3 教学方法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自评法: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进行点评。
第六章:实践活动观察种子萌发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观察种子萌发过程。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
“研究种子萌生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课方案广州市番禺区大岗中学梁国球一、研究实验教课课题:种子萌生需要适合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二、教材内容和教课对象的剖析:初一世物教材,新增设了研究性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经过亲自参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提升研究知识的能力。
本实验是初中生物教课中第一个指引学生设计的实验。
实验前,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并从平时生活的经验中,指引出本实验的假定。
初一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弱,教师可将本实验所研究的影响种子萌生的多种要素,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调要素,让学生经过单个要素考虑种子萌生与外界条件的关系,从而指引学生设计比较实验,研究种子萌生所需用的外界条件。
三、教课目的的拟订:1、知识:经过研究理解种子萌生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经过假定并采纳比较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取证,逻辑思想判断,报告沟通,概括总结等步骤,体验一个研究知识的完好过程,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
3、态度: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界的兴趣,养成依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育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课策略:在教课班内设 4 个研究组(即原有的 4 个大组),组内又分 4 个研究小组,每小组3—4 人,自行选举组长;在课前 1 个礼拜,指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依据实验方案。
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种子萌生的外界条件;而后在研究小组内对每人的实验结果进行沟通、议论,得出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长参加所属研究组的组内沟通,并由研究组组长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准备参加讲堂上的报告沟通,得出实验结论,总结研究过程,剖析成败原因。
五、教课过程:1、设置情境,形成假定:教师可提出:种子能够随时随处萌生吗?种子的萌生需要什么外界条件?让学生思论,剖析原由,得出假定:假如具备适合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种子便能萌生。
2、设计方案:教师提示,要经过实验研究取证“种子的萌生需要适合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察看实验结果,剖析假定能否建立:①具备适合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时,种子能萌生;②缺少充分的水分时,种子不萌生;③缺少充分的空气时,种子不萌生;④缺少适合的温度时,种子不萌生。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生物学课程标准>> 提出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本节课的教学依据课标,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播放学生喜欢看的动画视频入手,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在接下来的对探究实验过程的处理上,教师想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还不太熟悉,尤其对探究过程中的对照实验的设置、单一变量的控制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因此,将探究实验的过程放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这一流程进行教学,把观察记录放在课后进行,而探究结论的汇报与交流则在下一课时进行,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由于生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是无法亲自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连续过程的,所以在本课结束前,为学生播放种子萌发瞬间过程的录像片段这一环节,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悸动与神奇,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实验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中的第二块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要经过“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开花→结果→种子”的生活历程,已经知道了种子的重要性,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上开展探究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学情分析在小学科学课里学生已经对种子的结构、幼苗的形成有了初步了解;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种子萌发的感性知识。
现在学习了细胞的知识后,再来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既有了经验积累又有了知识储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
此外,八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都很旺盛,语言表达交流和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种子的萌发 ——探究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展示图片
教师提醒:
1.种子的数量不能太少,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乙注入适量的水与甲过量的水,变量是空气,不是水的多少,因为水淹没种子是隔绝空气。
教师提问:
1.甲丙能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2.如果没
有乙瓶可以
么?
3.为什么
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第三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课前拍摄的图片:
提问: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何探究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呢?
教师板书: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师生共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条件都相同。
回答:一个
加水,一个不加
水,
甲乙为一组
对照,变量:空
气
丙乙为一组
对照:变量:水
分
学生回答:
1.不能,因
为有两个变量。
2.不可以。
因为甲丙都与乙
做对照。
结论是:
种子的萌发
需要充足的空
气;需要适量的
水分。
设计丁瓶与
乙瓶条件一样,
把丁瓶放入冰箱
里,这样丁瓶与
乙瓶有形成一组
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计
论,交流,体验
知识获得的过
程,感悟科学探
究的方法,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探究实
验的理解和应
用,使学生尝到
探究性学习的
乐趣。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种子的萌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教学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播放课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你们知道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行繁殖?(种子)师:对。
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首先种子需要萌发,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植物种子的萌发》。
CAI展示课题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同时板书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师:老师在课前为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植物的种子(黄豆、绿豆、花生、芸豆、莲子、玉米、松。
)。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或者CAI展示图片。
学生观察,并且说出展示植物种子的名称。
师:对,很好。
看了这么多植物的种子,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等等。
师:那么你们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结种子呢?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其余的问题,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探究。
刚才有同学问:不同植物的种子,结构是否一样?同学们先别忙着回答我,我希望你们通过实验探究后再回答。
二、种子的结构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浸泡过24小时的种子,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解剖观察,并且结合以下问题以及课本插图5-1,将你们解剖好的植物种子粘帖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上!并且将种子各部分名称标上去。
然后请几组同学上讲台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述种子的结构。
学生准备观察师:观察植物种子,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
师:观察方法:由表及里,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
师:解剖观察植物种子时请你注意以下问题?1、你观察的植物种子凹陷处的名称及种子的内部结构名称?2、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合称作什么?3、你观察的植物种子子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4、对于种子本身而言,这些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解剖观察(5min)请学生上讲台讲述(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师:跟大家讲得一样,大豆以及其他豆类种子结构就是CAI展示大豆种子的结构。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种子的定义和特点。
种子萌发的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种子萌发的概念。
1.4 教学活动:引入种子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不同种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种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分享他们对种子萌发的理解。
第二章: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分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水分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分析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水分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水分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种植种子,并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三章: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4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植种子,并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四章: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设计对照实验,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②初步了解如何设计探究实验,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③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及探究方法。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控制变量和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一)本次实验的创新之处
1. 合理地实行了分段教学,解决了教学内容多和时间紧的矛盾冲突。
2. 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发扬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的不足之处
由于初一学生特别好动,好奇心强,一接触到实验就非常兴奋,课堂上太过活跃,所以个别实验组没有在预期内完成实验,为此以后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课堂的调控和学生的管理,今后还应该尽量创造条件全面开展学生实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生物探究性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日期: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探究实验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
3.作出假设
4.制定计划
5.实施计划,记录实验数据: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数量。
6.得出结论
7.表达交流。
采集蚯蚓分布的调查表
探究实验评价量表
小组:
注:每一栏满分:10分。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2、农民播种的种子都能萌发吗?需要哪些条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P90—P9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讨论和完善方案;参照P92中1—6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课下完成: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1)种子萌发是否还需要其他环境条件?(2)有人说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你如何探究?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教材P92最后一文字,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条件。
2、阅读P93—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各小组根据课本思考讨论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3、小组展示交流成果,代表描述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拓展反思取三粒完整且具有生命力的玉米种子,甲切去了胚乳(只留下胚),乙切去了胚,丙不作处理,然后,将三粒种子种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三粒种子的萌发状况将会怎样?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观看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系统总结四、尝试应用:1、某良种站想把一袋优质玉米种子邮寄给远方的农民朋友,为保证邮寄的种子质量,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你到种子公司购买当年作物播种所需要的种子,你应当怎样挑选种子呢?五、诊断评价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4、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中,下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A、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B、为了避免浪费只需取3~5粒种子为测定样本C、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D、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至少要取10000粒种子为样本5、小明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粒,出芽的情况分别是95粒、90粒、94粒。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设计东铁营一中崔颖2005年10月一、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一个探究活动。
通过初一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
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种子的结构,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这里更重要的是种子能否萌发,在此要强调:(1)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内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叶内的营养贮存充足;种皮的完整以及是否处于休眠和寿命之内。
外因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
(2)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讲清楚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但对于学生而言,此探究活动有较大的难度,因为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要设置的对照组也不止一个等一系列困难。
本课要通过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索科学的乐趣。
但由于学生尝试自主与合作设计对照实验的经历较少,对对照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还缺乏认识,因此,如何巧妙地引导,使学生深入思考、相互讨论、共同合作,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和难点。
二、教学设计理由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本课安排的研究活动的重点为“实验方案的设计”。
围绕这一中心,教师安排了学生个人设计方案、小组讨论方案、小组交流方案、小组再次设计新方案、小组再次交流方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合作设计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终达到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也给学生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一、确定目标
1、实验目的要求: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实验难点:①选择适合发芽且已脱离休眠的种子;
②影响因素的选取及结果设想;
③控制变量。
3、实验重点:①控制变量法的利用;
②实验装置如何保证只有一个变量。
二、设计方案
1、教师提出问题、确定实验目标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⑴分小组进行讨论、制定计划、明确分工
⑵讨论探究计划,给予适当的补充、使计划趋于完善。
(3)小组讨论预测实验结果
三、教师指导小组完善方案
指导学生实施探究计划发现问题提出讨论:
1、在实验中怎样才不会混淆各个实验组?
2、实验操作进行中,是否需要进行定期观察?
四、实验操作
1、教师指导
2、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实施探究计划并记录下有关的实验现象)
五、学生得出结论
1、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2、分析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与之前小组设想的结论进行对比。
六、分析总结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活动实验,知道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2、提出疑问:⑴你的过程结果和结论与其他组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与同学一起分析原因。
⑵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3)知道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是否可以应用于生活生产中?请举例子说明。
七、检测与巩固
教师出示经常考到的实验探究题以及应用性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答。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激发学生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子叶等。
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空气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功能。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提问学生关于种子结构和萌发环境条件的问题。
第二章: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水分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控制水分条件来促进种子萌发。
教学内容:1. 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激活酶活性、提供渗透压等。
2. 实验:设置不同水分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活动:1. 讲解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己设置不同水分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提问学生关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问题。
第三章: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控制温度条件来促进种子萌发。
教学内容: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激活酶活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等。
2. 实验:设置不同温度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活动:1. 讲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己设置不同温度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提问学生关于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问题。
第四章: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控制空气条件来促进种子萌发。
教学内容:1. 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提供氧气、促进呼吸等。
2. 实验:设置不同空气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活动:1. 讲解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己设置不同空气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完成对照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在过程中真正理解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和“重复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能够根据图像、图表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并解释原因。
能够将得到的生物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家庭种植中种子的萌发率。
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为什么农事生产中播种大多在谷雨节气前后进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能动手制作催芽装置,还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然,利用自然规律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1.能完成单一变量实验的设计和分析,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
2.能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因。
3.认同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掌握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动手完成催芽装置的制作。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导入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开展了种植活动,但同样的种子播下去,发芽率却参差不齐,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学完本课,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种菜小能手。
回忆生活中的种植经历,进入情境。
创设种子发芽率不一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核心问题: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激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作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作出假设:种子萌发可能与水、温度、空气,、光照、土壤等因素相关。
其实结合无土栽培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土壤并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剩下的几个因素是否为种子萌发所必须我们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帮助我们探究。
【制定/实施计划】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实验。
我们在同样大小的锥形瓶内放入数量相结合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做出假设。
回忆对照实验概念,完成学习任务一。
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实验假设的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装置,深入理解对同、大小等条件基本一致的同种植物种子。
请同学们依据装置进行分析,暂停2分钟,完成学习任务1,分析图中装置可构成几组对照实验。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说课稿PPT学习教案
阅读材料
种子萌发时,胚需要大量的有机物,一方面用其作“燃 料”,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动力;一方面为新细胞的组建 提供“建筑材料”。但胚能直接利用的是能溶于水的 有机物。因此,种子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必须转变为能溶于水的有机物,胚 才能吸收和利用。种子中的这种物质转变必须要在酶 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通过对农民播种工作的制导,使学生学以至用,有一定的成 就感。
第19页/共22页
返回
板书设计
实验组: 探究某 一因素 对该实 验的影 响时所 做的一 组实验 叫实验 组。
种子的萌发
对照组: 用来作 对比作 用的那 一组实 验叫做 对照组 。 种子萌发 的环境 条件:
一定的水 分 适宜的温 度 充足的空 气
第20页/共22页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难点
对照实验的设计 训练是本课难点 。
第4页/共22页
返回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奇,接受 能力和直观感受能力特别强, 他们初次接触生物,对实验 教学兴趣特别高。
第5页/共22页
返回
三、说教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的思想,我大胆的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采 用了“在尝试中学会制定计划和完善计划”的 新型模式。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采用了 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 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 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但对于学生而言,此探究活动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接触探 究活动的时间比较短,二是要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要设置的 对照组也不止一个,等一系列困难。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一、课题: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假设并采用对照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取证,逻辑思维判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等步骤,体验一个探究知识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方案:本实验通过探究取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①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时,种子能萌发;②缺乏其中之一---充足的水分时,种子不萌发;③缺乏其中之一---充足的空气时,种子不萌发;④缺乏其中之一---适宜的温度时,种子不萌发。
在“种子的萌发”课前1个星期,让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验进行探究。
四、准备材料器具:黄豆种子32粒,有盖罐头瓶4个,小勺1个,餐巾纸12张,标签4张,胶水、清水。
五、实验过程:(1)取4个洁净的罐头瓶,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并向每个瓶中放入3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8粒种子。
,(2)1号瓶无水,2、4号瓶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3号瓶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
1、2、3、4号瓶都拧紧瓶盖(3)。
1、2、3号瓶都置于室温环境中,4号瓶在低放温处(如冰箱内)(4)定期观察并记录黄豆萌发的情况六、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水分”。
七、教学反思: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所以在上课前1个星期,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了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为今后探索科学奥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种子的萌发》实验教案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尚飞一、教学分析本实验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这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课标中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节,课标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本节安排了三个实验内容:第一个是观察实验种子的结构,第二个安排的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第三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第二个实验属于探究实验,可以说,这个实验是七(上)教材的第三个探究实验,也是一个核心实验,一旦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后面的探究实验就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参确定本节的课时是两个课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验基础安排一个课时来学习本实验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复习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概念。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假设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在本节课中关于变量和对照实验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重点:学会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难点:学会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具备对照实验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设计围绕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我采用了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五、教师准备课件、实验材料(冰柜、土壤、自来水、厚纸板、培养皿、吸水纸、小麦、大豆、蚕豆、绿豆种子、饮料瓶、纸杯、棉花、棉线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视频设疑: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呢?观看并思考:根据生活经验,描述被子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设计
东铁营一中崔颖2005年10月
一、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一个探究活动。
通过初一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
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种子的结构,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这里更重要的是种子能否萌发,在此要强调:(1)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内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叶内的营养贮存充足;种皮的完整以及是否处于休眠和寿命之内。
外因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
(2)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讲清楚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但对于学生而言,此探究活动有较大的难度,因为探究的条件不止一个,要设置的对照组也不止一个等一系列困难。
本课要通过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索科学的乐趣。
但由于学生尝试自主与合作设计对照实验的经历较少,对对照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还缺乏认识,因此,如何巧妙地引导,使学生深入思考、相互讨论、共同合作,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和难点。
二、教学设计理由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本课安排的研究活动的重点为“实验方案的设计”。
围绕这一中心,教师安排了学生个人设计方案、小组讨论方案、小组交流方案、小组再次设计新方案、小组再次交流方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合作设计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终达到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也给学生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同时,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本课先安排思维和操作技能要求较低的设计活动,如针对单一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案;后安排思维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活动,如针对两个变量同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引导同学对书本实验方案的深入认识。
另外,“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探究活动,需要若干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本课的做法是在课内完成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交流、确定等,而在课后去完成管理、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工作;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
既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也较合理地利用了课堂时间。
课内外交织,活动内容多而不乱。
三、教学设计
课后活动
附录1:板书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附录2:
讨论提纲,制定计划:请参照提纲和课本的方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计划。
1、你想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2、课后你将立即实施本计划,在此前提下,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
3、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4、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工具?(请你思考如何使用)
5、你准备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时,实验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外界条件?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环境外,其他环境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6、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7、明确分工
组长:主持讨论每一个问题,作好分工
讨论内容记录员:简单记录讨论结果,准备大组交流
实验主操作人:负责实验的操作,其他人辅助
观察记录员:负责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8、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用简图或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
(比一比,看谁的方案最优秀,看谁的记录最精彩!)
四、教学评价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1、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2、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3、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4、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5、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6、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7、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8、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这些评价内容包括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尤其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