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深圳民营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案件分析

合集下载

对1起民营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诊疗活动案的分析

对1起民营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诊疗活动案的分析
事诊疗活动立案查处。 1 . 2处理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 , 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 员从事卫生 该 诊 疗活动违反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 的规定 ; 聘用 的吴
已明确赋予医疗机构对 医务人员资格的严格审查 义务,而该医院聘 用 了没有《 医师资格证 书》 医师执 业证书》 和《 的吴某 、 肖某某作 为医 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 没有履行严格审查的义务, 应该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 当事人处罚是 因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 医师法》 对 《 第十四
对医疗机构处罚是 因为: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第二十八 条明确规定 :
“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 ,条例
和治疗单等证据 , 制作 了《 现场检查笔录》 对泌 尿外 科医师杨某某 、 , 护理人员马某进行 了询问调查并制作了《 问笔 录》 下达了“ 询 , 工作人 员吴某 、 肖某某未取得医护人员资质 , 不得从事诊疗 活动 , 责令立 即 改正。” 卫生监督意见书》 同时就该 医院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 的《 ,
【 程松林-口 医院文 化建设 提高医院管理 水平cI 疆医学 ,0 9 3 ( ) 7 ] 力强 l J新 20 , 3 : 9
l 3一l . 2 26
耗散结构。扎根于历史 文化土壤 , 发挥其主体人的作用 , 不断进行大 角度的文化传通和未来探索 , 医院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 刘碧英 , 良伟. 1 】 夏 医院文化 建设及其 发展模式 与实践思考 『. J卫生 软科学 , I
2 0 . 7 6)4 — 9 0 3 1 ( :7 4 .
[ 毛向阳. 8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的思考Il 现代医院,0 6 6 1 :8 9 . J 1 2 0 ,( )9 — 9

基于医疗卫生领域违纪违规案例分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分析报告

基于医疗卫生领域违纪违规案例分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分析报告

基于医疗卫生领域违纪违规案例分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文基于医疗卫生领域的违纪违规案例,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分析中,我们着重探讨了医疗卫生领域中存在的权力寻租、享乐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医疗卫生领域是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

然而,近年来,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公信力。

本文对医疗卫生领域违纪违规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医院高管违规收受礼金某医院的副院长在任职期间违规收受患者家属送来的大量礼金。

这种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形象,也容易导致医生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地提供服务。

2. 案例二:某医生违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某医生在医院内违反规定,擅自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并以此牟利。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规,还有可能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风险。

3. 案例三:某医院在上级检查时候装门面某医院在接到上级检查通知后,为应付检查,临时进行装修,改善医院的硬件设施。

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没有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质量。

三、问题分析1. 权力寻租问题医疗卫生领域中存在权力寻租的问题,包括违规收受礼金、索取回扣等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正性和公信力,甚至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2. 享乐主义问题一些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存在享乐主义倾向,工作不积极主动,服务态度差。

这种现象让患者感到失望和不满,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3. 形式主义问题医疗卫生领域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包括应付检查、虚假宣传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容易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四、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督,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违纪违规问题。

关于花园里卫生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案件的处理报告(修定)

关于花园里卫生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案件的处理报告(修定)

关于花园里卫生室违规从事医疗技术工作情况调查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市卫生局:接到桂林市卫生局移送到我局关于花园里卫生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案件的材料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一、违规问题(一)非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1.法人蒋小明。

1991年毕业于桂林地区卫校医士专业,中专文化,1999年取得助理医生资格。

近10年无间断从事临床工作,2009年5月申请开设穿山乡花园里村卫生室并在七星区卫生备案。

但并未按规定到市卫生监督所办理执业医师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属办证程序认知错误。

2.聘用工作人员蒋叶芳。

桂林地区卫校毕业,无医师资格证、执业证。

3.聘用工作人员侯红艳。

2004年毕业于柳州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持有龙胜县平等乡卫生院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

2011年3月到穿山乡花园里村卫生室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经查,其乡村医生执业地点未变更,并且未在七星区卫生局备案、注册。

(二)行医范围超出注册科目七星区卫生局批准设置的科目是全科医疗,但实事上从事了妇科、口腔科的诊疗工作,属超注册范围行医。

二、处理情况查实以上事实后,我局认为花园里村卫生室管理混乱,违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国务院令第149号)第二十七条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第四十六条规定,我局已于4月3日对花园里村卫生室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并依法吊销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桂林市七星区卫生局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一起某诊所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被吊证案的分析与思考

一起某诊所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被吊证案的分析与思考

·70·中国卫生监督杂志一起某诊所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被吊证案的分析与思考崔宗强,王辉,于占红(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北京102200)[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行政处罚案例的分析,提高案件的制作质量。

方法对行政处罚的证据、违法事实认定、程序等进行分析和思考。

结果对违法案件实施行政处罚要做到证据确凿、程序合法,认定违法事实符合法律规定。

结论加大对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执法力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关键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吊证;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6131(2019)01-0070-03Doi:10.3969/j.issn.1007-6131.2019.01.0131案情介绍2017年11月14日上午,某区执法人员到某诊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诊所)执法检查时发现:(1)该诊所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7年9月13日至2022年9月13日,诊疗科目为内科、口腔科、中医科。

(2)该诊所内科诊室从业人员陈某现场未能出示《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口腔诊室执业人员曹某现场未能出示《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3)在该诊所收银台发现医师签名为陈某的处方笺5张,日期为2017年10月17日至2017年11月12日。

(4)口腔诊室柜台上发现自2017年10月13日开始的23个患者的门诊登记,在操作台下白色塑料袋内发现已使用的一次性镊子、一次性探针各7个。

2017年11月14日下午,执法人员对该诊所法定代表人及执业人员陈某进行了调查询问,其承认已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况下,自2017年10月17日至2017年11月14日在该诊所内从事内科、中医科诊疗活动。

2017年11月15日,执法人员对口腔科从业人员曹某进行调查询问,其承认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况下,自2017年10月13日至2017年11月14日在该诊所内从事口腔科诊疗活动。

医疗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医疗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7、错药案
• 案情简介 • 2014年5月14日某种医院童某误将长春西汀
/3mg qd,开为长春新碱/3mg qd,开具医 嘱后也没有再复查一遍,以致患者李某被 错误使用长春新碱,最终导致死亡,后经 该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鉴[2014]085号)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 涉及人员: • 医师、护士、药师、上级医师
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设置有关问题的批复
• 卫医发[2001]97号 • 广东省卫生厅: • 你厅《关于医疗机构设置延伸点问题的请示》(粤卫[2001]14号)收
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 医疗机构在原执业地点以外设置的门诊部、诊所等所谓“医疗延伸点
(站)”,如与原登记注册的医疗机构实行行政、财务统一管理的, 应向原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如与原登记注册 的医疗机构实行行政、财务分开,独立管理的,应向其设置所在地的 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此复。 • 卫生部 •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 事实——曹某在TR医院不具备开展放射性 粒子植入资质的情况下,违规为患者孙某 开展肺癌切除加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的违 法事实。
处罚
• TR医院——现依据《放射县级以上 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 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三)未经 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出批准范围从 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的规定,决定予以你院1、警 告;2、罚款人民币3000元整的行政处罚。同时
医疗服务典型案例介绍
1、医疗机构擅自开办延伸点案
• 案情简介 2013年2月21日,某市卫生局卫 生监督员对某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门东侧 “艺北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监督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该行医场所未取得《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证》,开设全科诊疗室、中 医科、输液室等科室对外开展诊疗活动。 现场有中医内科一名医生正在坐诊及数名 护士正在执业。

非法行医处理情况报告

非法行医处理情况报告
20 × 20
由于“情节严重”这一起刑标准难以把握,一 方面公安机关未能主动、有效地对没有导致就 诊人伤、残、亡,但长期进行非法行医活动, 严重破坏正常的医疗卫生管理秩序的行为人员 开展立案侦查工作,导致对非法行医刑事打击 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造成就医人员身 体严重损害、死亡的案件中,在不能认定行为 人行医行为与就医人的身体严重损害、死亡的 因果关系的情况下,难以按“情节严重”这一 情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三〉如何确定加重情节的因果关系? 非 法 行 医 罪 规 定 “ 严 重 损 害 就 诊 人 身 体 健 康 ”、 “造成就诊死亡”的属于非法行医罪的加重情 节,但非法行医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要有 刑法的因果关系呢?这是办理非法行医案件中 遇到的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人认为,非法行医的伤亡结果与医疗行为之 间不具备直接的因果关系,即只要行为人实施 了医疗行为并导致就诊人死亡的,就要承担 “结果加重”的刑事责任。至于是否就诊人自
非法行医处理情况报告
近年来,在医患关系严重失衡并因此产生的行 医行业的巨额利润驱使下,非法行医现象并未 因 1997 年 修 订 的 新 《 刑 法 》 设 立 非 法 行 医 罪 而 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反愈演烈,这种趋势在经 济发达的深圳地区也相当突出。究其原因,除 社会原因外,法律规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 高,未能对非法行医实施有效的刑事打击也是 不能有效遏制非法行医的重要原因。为此,我 们结合区检察院从年一月份至今年六月份办理 非法行医案的基本情况,剖析在司法实践中办 理非法行医案件经常遇到的问题,并就如何完 善非法行医罪提出一些建议。 一、办理非法行医案件基本情况 1 、办理非法行医批捕案件案件基本情况 从年一月至今年六月份,区检察院共办理非法 行 医 批 捕 案 件 共 37 件 44 人 , 其 中 批 准 逮 捕 29 件 32 人 , 不 批 准 逮 捕 8 件 12 人 , 占 受 理 总 数 的 22% 。 其 中 年 2 件 4 人 , 占 当 年 受 理 数 的 20% ; 年 3 件 3 人 , 占 当 年 现 数 的 27% , 年 2 件 2 人 , 占

蔡某某非法行医案—非法行医罪的法律界定

蔡某某非法行医案—非法行医罪的法律界定

蔡某某非法行医案—非法行医罪的法律界定【案号】(2006)深南法刑初字第426号;二审;(2007)深中法刑一终字第53号【案情】公诉机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蔡某某。

2005年8月27日上午8时左右,被害人刘某某(1995年9月6日出生)因呕吐导致身体不适前往蔡某某所在诊所就诊,蔡某某经诊断,在不知道被害人曾某某头部的情况下,将刘某某诊断为肠胃炎进行用药。

当晚19时许,刘某某的父亲见刘某某未有好转,又将刘某某带到蔡某某的诊所,蔡某某便开了两瓶吊针让刘某某打点滴。

刘某某在打第二瓶吊针没多久,便嘴唇发白,手脚僵硬。

随后,蔡某某从刘某某母亲处得知刘可能曾撞到头部,遂要求刘某某的父亲将刘某某送去医院救治。

刘某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后无效于9月5日死亡。

经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5)3341号鉴定书鉴定,刘某某符合左颞顶部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并肺部感染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深圳市公安局技法鉴字(2005)0416号鉴定书鉴定:一、刘某某符合左颞顶部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经抢救后呈脑死亡状态,后并发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二、蔡某某的医疗措施存在明显的误诊和对病情的延误,导致刘某某在原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基础上丧失抢救机会而死亡。

经查,被告人蔡某某毕业于某卫生学校口腔医学专业。

1998年12月15日广东省揭西县人事局以蔡某某于1998年9月经揭西县职改办核准初级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了口腔医士专业技术资格,发给蔡某某《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证》;2000年11月24日蔡某某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专业为口腔医学,类别为口腔;2004年3月1日蔡某某获得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局颁发的《医生执业证书》,可以在深圳某门诊部执业医师指导下开展口腔内医疗活动。

2004年7月开始,蔡某某在深圳市南山区经营一无牌诊所,但其一直未在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办理相关手续。

【审判】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认为,刘某某是因左颞顶部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并肺部感染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而刘某某的家属将其送往蔡某某处就诊时并未告知蔡某某刘某某头部曾某到碰撞的事实。

卫生法律监督案例范文(3篇)

卫生法律监督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卫生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质量参差不齐、非法行医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秩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卫生法律监督工作。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卫生法律监督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卫生法律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二、案例概述2018年6月,某市卫生监督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私营诊所存在非法行医行为。

接到举报后,该市卫生监督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涉嫌非法行医的私营诊所进行现场调查。

经调查,该私营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所负责人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诊所内设有注射室、治疗室,提供注射、输液、拔罐等医疗服务。

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大量药品、医疗器械,其中部分药品过期,医疗器械未按规定进行消毒。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诊疗活动。

本案中,该私营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所负责人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属于非法行医行为。

2. 法律依据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3. 处理结果分析针对本案,卫生监督部门依法对涉嫌非法行医的私营诊所进行了行政处罚,包括:(1)责令立即停止非法行医活动;(2)没收诊所内查获的药品、医疗器械;(3)对诊所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罚款;(4)对诊所内查获的过期药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行政管理)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

(行政管理)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

卷内文件目录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案件受理记录案件来源:在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的案发单位(人):XX医院地址:XX县XX路XX号联系电话:XXXXXXXX 法定代表人:蓝X 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院长受理时间: 2017 年 6 月 27 日案情摘要:2017年6月27日,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执法人员对XX医院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在医院门诊楼一楼药房柜台上发现有医师签名为“谢X”的处方5张,处方上医疗机构名称为“XX医院”、开具日期为“2017年6月27日”、患者姓名分别为“王XX、李XX、陈XX、朱XX、张XX”;在医院病房楼三楼内科医生办公室发现有2017年6月份医师排班表1份,记载有值班医师“谢X”;该院现场不能出示谢X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XX医院的行为涉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建议进一步调查核实。

经办人签名:张X、王X2017年6月27日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林X2017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立案报告当事人:XX医院地址:XX县XX路XX号联系电话:XXXXXXXX 法定代表人:蓝X 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院长案件来源:在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的受理时间: 2017年6月27日案情摘要:2017年6月27日,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执法人员对XX医院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在医院门诊楼一楼药房柜台上发现有医师签名为“谢X”的处方5张,处方上医疗机构名称为“XX医院”、开具日期为“2017年6月27日”、患者姓名分别为“王XX、李XX、陈XX、朱XX、张XX”;在医院病房楼三楼内科医生办公室发现有2017年6月份医师排班表1份,记载有值班医师“谢X”;该院现场不能出示谢X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经初步审查,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建议立案。

经办人签名:张X、王X2017年6月27日负责人审批意见:同意立案。

卫生法律法案例分析题(3篇)

卫生法律法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9年3月,某市市民张先生因腹痛难忍,前往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经诊断,张先生患有急性阑尾炎,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医院安排主治医师李医生为张先生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李医生因操作失误,导致张先生左肾挫裂伤,造成张先生终身残疾。

张先生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治疗结果表示不满,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过多次协商未果,张先生及其家属将医院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2. 医院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3. 张先生的损失应如何赔偿?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四、案例分析1. 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本案中,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张先生左肾挫裂伤,造成张先生终身残疾。

根据相关规定,李医生的行为已构成医疗过错。

2. 医院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对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医疗过错负有监管责任。

因此,医院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张先生的损失应如何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因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本案中,张先生的损失包括:(1)医疗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产生的医疗费用;(2)误工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期间无法正常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损失;(3)护理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期间需要护理所产生的费用;(4)交通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期间产生的交通费用;(5)住宿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期间产生的住宿费用;(6)住院伙食补助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期间产生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用;(7)必要的营养费:张先生因治疗、康复期间产生的营养费用;(8)残疾赔偿金:张先生因残疾产生的经济损失;(9)精神损害抚慰金:张先生因医疗事故造成的精神损害。

非法行医卫生监督案例分析

非法行医卫生监督案例分析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法行医的 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非法行 医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加强 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机制、
提高监管效率等。
提高公众意识
建议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公众对非 法行医的认识和警惕性,让公众 了解非法行医的危害和后果。具 体措施包括: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媒体报道等。
加强国际合作
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 国非法行医行为。具体措施包括: 建立国际执法合作机制、加强信
整改要求
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提 出整改要求,并监督其整 改落实。
公示公告
将处罚结果公示公告,提 高公众对卫生监督执法的 认知度。
04 案例反思与建议
案例反思
案例选择
在选择案例时,应确保其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非法 行医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同时,案例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应清晰明了,以便于分析和反思。
案例概述
该诊所位于某市繁华地段,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等多个 科室。
该诊所自2018年开始开展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使用多位 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卫生监督所对该诊所进行了多次检查,发现其违法行为一直未得到纠正,且存在严 重的卫生安全隐患。
02 非法行医行为分析
03 卫生监督执法过程
卫生监督执法依据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明确规定医师必须取得执业证书,方可从事医疗活动。
0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开展诊疗活动。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要求医疗机构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卫生监督执法过程
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王某非医师行医案

教学案例:王某非医师行医案

教学案例:王某非医师行医案一、背景医疗卫生监督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对有证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维持良好的医疗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

二、案例分析2010年10月22日,某市某区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在该区城郊结合部有一无证行医者在为患者开展牙科诊疗活动。

接到举报后,监督员赶到现场发现该场所王某正在为一名患者实施牙科诊疗活动,现场发现牙椅一张,拔牙钳一支,口镜、探针各三支,不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王某的医师执业资质。

监督员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对王某以及患者作了询问笔录,拍摄现场照片若干张,同时对现场的器械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

经调查查明:王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资质,于2010年10月5日起在该场所为患者实施牙科诊疗活动,期间收取费用1021元。

2010年11月15日,区卫生局认定王某非医师行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对王某作出罚款8000元,没收非法所得1021元以及没收器械的行政处罚决定。

·问题1:机构(个人)开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执业活动需要取得哪些卫生许可?答题要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宝安区一起个人非法行医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宝安区一起个人非法行医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宝安区一起个人非法行医的行政处罚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6-12-23T11:23:00.1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6期作者:莫博惟吴维权[导读] 深圳市宝安区为人口大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比例高,医疗服务需求量高,廉价方便的医疗服务更是得到流动人口的青睐。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103)【关键词】非法行医;行政处罚;分析【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263-02 1.案情简介2015年8月4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卫生监督所接到电话称,在辖区内某社区某场所开展出租屋综合巡查时发现该场所存在涉嫌非法行医情况。

经查实,这家“中药凉茶”店铺未见药品、医疗器械等,未见处方及相关收费票据等,未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见工商营业执照及药品经营许可证等。

经营者许某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第二款“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可以认定许某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场所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卫生行政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许某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1.2 证据材料收集材料:(1)许某的《深圳市居住证》,证明本案适当的行政相对人主体;(2)2015年8月4日现场制作的《现场笔录》、现场巡查录像;(3)许某2015年8月4日的《询问笔录》及根据许某的信息在医师执业注册联网管理系统查询的结果打印件,证明许某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1.3 处罚依据和内容许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和第三十九条规定,许某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场所擅自为患者开展诊疗活动,违法收入暂无法认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给予许某20000元的罚款。

对一起非医师行医案件的思考

对一起非医师行医案件的思考

对一起非医师行医案件的思考2014年11月17日,深圳市某区卫生监督所接到区卫计局转发的有关该区某村40号一楼涉嫌存在非法行医行为的投诉举报后,立即委派两名卫生监督员前往被举报地点进行核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地址一房间内有一药品陈列柜,柜上放有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等药品一批,水银血压计一台、听诊器一个,现场大厅内有一名男子正在输液。

该场所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场所负责人郭某未能出示《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等与开展诊疗活动有关的资质证明。

卫生监督员对现场检查情况予以拍照固定,对相关药品、器械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经调查核实,郭某本人于2011年11月至案发期间在该场所开展诊疗活动,其未取得任何与开展诊疗活动有关的资质。

本案取得的证据有现场笔录1份、询问笔录2份、现场照片3张、郭某身份证复印件1份、药品一箱、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台,郭某非医师行医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同时参照《广东省卫生厅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试行规则》中对非医师行医的裁量规定,及郭某非医师行医行为未曾被卫生部门处罚的客观事实,最终对郭某作出:(1)没收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注射液等药品一批、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台;(2)罚款人民币伍万元整的行政处罚决定。

由于郭某在接到处罚决定后未在规定时限内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由该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向区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由区法院强制执行。

【案件评析】非医师行医是非法行医行为的主要表现,对于郭某非医师行医一案,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呈现如下亮点:(1)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文书制作完整详细,针对每种药品名称、数量、规格等予以准确表述,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和意义;(2)现场照片取证的后期制作包括照片描述,当事人,拍摄时间、地点、方位、方法、制作人签名等详细信息,证据运用一目了然;(3)该案处罚力度大,并且申请了强制执行,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卫生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卫生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因医疗机构违规操作导致的医疗事故展开,旨在通过分析,加深对卫生法律的理解和运用。

二、案例描述2019年6月,某市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患有严重肺炎的病患者,经诊断为重症肺炎。

患者入院后,医院立即安排医生进行救治。

在救治过程中,医生发现患者病情加重,需进行气管切开手术。

于是,医生向患者家属说明了手术的必要性及风险,并告知家属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家属在了解情况后,同意进行手术。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师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

尽管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抢救,但患者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一)案件争议焦点1. 医疗机构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2. 医疗机构是否有过错?3. 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如何确定?(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三)案例分析1. 医疗机构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告知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医院在手术前向患者家属说明了手术的必要性及风险,符合法律规定。

因此,医院尽到了告知义务。

2. 医疗机构是否有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构成医疗事故。

”本案中,麻醉师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

这表明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过错。

3. 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如何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文档

案例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文档

武胜县XX民营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案情简介:2011年5月4日下午,武胜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在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武胜县XX民营医院谭X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独立开展诊疗活动。

通过调查得知该医院取得了武胜县卫生局颁发的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法定代表人为文XX,而谭XX是该院的护士。

现场还发现该院3、4、5月护士的排班表,上面记载有谭燕为独立排班。

收集的证据:证据1:2011年5月4日对XX民营医院的现场检查笔录1份1页;证据2:2011年5月4日对谭XX(该院护士)的询问笔录1份2页;证据3:2011年5月4日对田XX(该院负责人,与该院法人是夫妻关系)的询问笔录1份3页;证据4:2011年5月4日对姜XX(该院护士长)的询问笔录1份2页;证据5:该院护士的3、4、5月排班表;证据6:谭XX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1页证据7:文XX(该院法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1页;证据8:XX民营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1份1页。

违法事实认定:1.XX民营医院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2.谭XX未经护士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擅自从事诊疗活动。

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处罚依据: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处理情况:对XX民营医院罚款人民币叁仟元整(¥3000元)并责令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执行情况:XX民营医院已自觉履行分析与讨论:由于目前医疗环境及医疗氛围较差,从事医疗工作人员相对不足,我县大多民营医院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人员欠缺,有时存在未考取执业证上岗的行为,地域上有明显的规定,即离开了指定区域,乡村医师资质无效。

一起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案例分析

一起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案例分析

一起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案例分析DOI:10.16659/ki.1672-5654.2017.30.141在处理1起对辖区内持证医疗机构的投诉纠纷时,发现该医疗机构涉嫌存在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违法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调查认定该医疗机构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对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对该案中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及提出建议。

标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行政处罚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合法持证医疗机构不得出卖、转让、出借其持有的执业许可证。

在卫生监督部门日常执法中,会遇到许多涉嫌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但是由于取证较难,往往无法认定这些违法行为[1]。

该文中的案件正是由于取得了关键的出借合同及收费收据等证据,而使得该案成为经过两次行政诉讼均胜诉的铁案。

1 案情简介1.1 案情经过2015年6月9日,梁某某到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称其2015年5月27日通过原来的承租人卓某某向段某某租借了段某某西医耳鼻咽喉科诊所经营,但段某某未能及时将段某某西医耳鼻咽喉科诊所变更为黄某某西医妇科诊所,要求终止合同并退还押金和管理费,并提供协议书和相关材料。

2015年6月12日,梁某某也向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投诉举报。

经核实,段某某西医耳鼻咽喉科诊所为1家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会办合法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段某某。

2015年6月16日,询问该诊所主要负责人段某某,其承认由投诉人提供的《段某某西医耳鼻咽喉科诊所合作协议书》(后简称《协议书》)及补充协议是他跟卓某某和梁某某签署,并确认协议书复印件与原件的内容相符。

随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卫生监督所对该诊所涉嫌存在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询问该诊所主要负责人段某某,其承认2015年2—5月的诊所租金6 500元/月由卓某某交纳。

一例中医院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例分析

一例中医院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例分析

2019 年第 6 卷第 36 期2019 Vol.6 No.369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一例中医院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例分析姚 佳,姚 昱*,薛惠中(扬州市卫生监督所,江苏 扬州 225002)【摘要】本文从一例某中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案,对医师超出执业范围从事诊疗活动这一目前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和中医类别医师的执业范围进行探讨。

【关键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范围;中医【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6.9.02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hospital using non-hygienic technicalpersonnel for medical and health technology workYAO Jia,YAO Yu*,XUE Hui-zhong(Yangzhou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YangZhou City,Jiangsu Yangzhou 225002,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case of a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using non-hygienic technical personnel to engage in medical and health technology work was discussed to explore the current common illegal act of doctors engaging in medical treatment activities beyond the scope of their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e area of physicia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hygienic technical personnel;practice area;Chinese Medicine1 案情简介2018年8月21日,某市卫计委卫生监督人员至某中医院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一份《心电图报告单》的医师签名处有朱某的印章和刘某的手写签名,一份《心电图报告单》的医师签名处有朱某的印章和赵某的手写签名,一份《病理诊断报告单》诊断医生为李某。

医疗机构常见违法案例分析

医疗机构常见违法案例分析

案例:
2005年8月4日接市计生委通报,某县施官 镇贾龙村中庄队有二孩计划妊娠16周的孕妇魏某, 突然孩子丢了(自己说是摔跤的),后经镇计生、 公安部门调查、询问,其交待是在该市爱德医院 做的终止妊娠手术,请当地卫生局查处。当天监 督员便前往调查,检查发现,该院无中孕终止妊 娠查验登记本,魏某在爱德医院手术病历内无当 地计生部门的证明,手术收费600元整。监督员 当场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对施术者进行询问并 制作了《询问笔录》,当事人承认没有查验相关 证明,7月19日监督员又去来安县给魏某作了 《询问笔录》。
四、医疗机构未经许可开展母婴 保健技术服务案
定义:医疗机构或个人未取得《母婴保健 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 格证书》而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 前诊断、助产、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以及出 具《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新 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和医学技术鉴定证明。
案例:2010年元月13日,某市卫生局执法 人员在对市协和医院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该院 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许可的诊疗 科目中含妇产科。在对各科室检查时发现,妇 科手术登记2本,登有终止妊娠手术46例,后 经检查询问,该院无《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 许可证》,妇科医生葛玉莲现场未能出示《母 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随即执法人员去收 费电脑上按照日期、姓名、诊疗项目、收费金 额进行查询,其中有16人未做终止妊娠手术, 随后对2本登记本、处方、《医疗机构执业许 可证》复印件、30例终止妊娠手术病人重新造 册(按照日期、姓名、诊疗项目、收费金额) 并加盖医院公章作为证据先行保存登记。30例 手术收费共计12544.5元。
违法行为的判定依据:
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34 条第1项:“依照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机 构和人员实施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宗深圳民营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案件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0T15:12:42.60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作者:谢炳亮陈思俊余锦林周亮梁丽娟
[导读]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经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卫生监督分所
摘要:《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经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

本文通过对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中发现的一宗深圳民营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案件进行分析探讨,介绍了案件简介、非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医师的认定、法律适用、争议要点、经验与思考等内容,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在《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施行后该如何对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卫生技术人员予以行政处罚,为卫生监督部门打击非法行医提供思路。

关键词:卫生监督;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医疗机构;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罚
1 案情简介
2017年5月,深圳市某区某卫生监督分所执法人员对辖区的某民营综合门诊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门诊部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许可的诊疗科目中有口腔科,该门诊部口腔科某工作人员持有《医师资格证书》,但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在该门诊部口腔科中发现患者陈某的门诊病历1份,该病历上有该工作人员的签名。

经进一步调查,该门诊部主要负责人承认:该名工作人员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该门诊部使用其为患者陈某开展口腔诊疗活动并书写了病历。

该名工作人员也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2 非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医师的认定
本案调查至此,关于该名工作人员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但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开展诊疗活动的情形,是认定为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还是非医师行医?办案人员对此案件进行合议,有不同意见。

2.1 卫生技术人员的定义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第八十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中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定义基本相同。

由于《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未出释义,对该名工作人员的情形是否属于非卫生技术人员范畴并未做解释。

2.2 认定为非卫生技术人员
根据卫生部卫政法发[2004]178号批复中第二点:“对于医疗机构聘用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医师执业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该门诊部存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情况,也就是说,该名工作人员的行为应认定为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

2.3 认定为非医师
根据卫生部卫政法发[2004]178号批复中第三点:“对于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而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在教学医院中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毕业第一年的医学生可以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但不能单独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该名工作人员的行为应认定为非医师行医,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最起码其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应有别于无证的人员。

3 法律适用
根据2的认定,对该门诊部聘用该名工作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应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但对于该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2016年8月25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

该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技术活动。

”该条例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按照每使用一人五万元的标准处以罚款,同时对非卫生技术人员处二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并责令医疗机构停业整顿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同时对非卫生技术人员处五万元罚款;造成患者重度残疾或者死亡的,并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相关诊疗科目或者单项诊疗服务许可证,同时对非卫生技术人员处十万元罚款。

”也就是说,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技术活动的,应对该机构进行处罚,同时也应对该名非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处罚。

存在法条竞合的情况下,应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在深圳市范围内应优先适用《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

4 处罚决定
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合议人员多数同意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七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对本案中的医疗机构和该名工作人员同时处予相应的罚款。

5 争议要点
本案中,有的合议人员认为该名工作人员应认定为非医师,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卫生技术人员,最起码其已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其理论及技能已经过考核认可,应有别于无证的人员,因此认定为非卫生技术人员有失偏颇。

本人认为,既然已认定医疗机构的行为是聘非的行为,那么其个人也理应认定为非卫生技术人员,且《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的相应罚则有两罚的规定,应优先适用。

6 经验与思考
6.1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颁布施行不久,仍未出相关的释义,执法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疑惑。

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属于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四条、第九十条第二款之规定可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作变通规定的。

因此,本人认为,卫生部的有关批
复也能对《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中一些条款进行解释。

6.2 对于取得医师资格而未依法注册的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应有别于无证人员,毕竟其已接受国家的医学教育并通过国家的统一考核。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已有“具有本科以上医学专业学历但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者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可以在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的指导下非独立性开展医疗卫生技术活动。

”的规定,但国家层面的相应法律法规仍无相应规定。

6.3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施行后,深圳市的各级卫生行政部分对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更加有法可依,对非法行医活动的打击力度更大的,对规范医疗市场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案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由于该条例颁布施行不久,仍未出相关的释义,使用该条例时碰到适用问题时需具体情况具体讨论,多加斟酌,否则容易出现行政纠纷乃至诉讼败诉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