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象社会德波
视觉文化导论期末复习重点(浙江传媒电编)
视觉文化导论填空10分名词解释25分简答30分论述35分第一章1、本雅明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以一种乐观的面向未来的心态宣告了传统艺术的终结,宣判了传统的崩溃,热烈拥抱正在到来的机械复制新时代。
《讲故事的人》:对过去的眷恋。
2、1913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明确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3、本雅明上述两篇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讲故事的人》)广泛地涉及三种文化形态:一种是“说故事类”的古老的口传文化;一种是以小说和新闻为代表的印刷文化;第三种则是他所说的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文化。
4、海德格尔著名说法:世界图像时代。
第一,所谓“视觉图像时代”就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第二“世界成为图像”,此乃“现代之本质”。
5、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有哪些(P6):①首先,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当代生活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
从广告到影视节目、书籍、室内装饰中,视觉图像无处不在;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显出来,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文化的法则。
例卡拉ok,音乐越来越依赖于听觉之外的视觉元素。
②其次,图像压倒了文字:文字曾经具有的一统天下的优势衰落了,相比之下,图像更具明显优势。
图配文的书籍非常流行,读图俨然成为一种时尚。
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是主角,而文字不得不担当配角。
就电影与文字的关系而言,文学作品被电影或电视所改编。
③再次,对外观的极度关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家居装修中,在日常用具中,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均要求呈现出外观美化的趋向。
“品味、格调、趣味”。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人的身体这一外观符号了。
从医美到化妆,形象设计到健美运动,身体塑造的流行昭示了当代人对身体外观的高度关注。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历史地说,人的视觉是不断发展、不断地延伸的,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哈勃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技术、卫星电视……6、福柯用“规训社会”的理论来看,这种对身体外观的生产,其实隐含了复杂的权力关系。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
是通过研究性 的讨论来背景性地指认其 中概括 的内容。德 波利用 “ 观社会” 景 这个 概念 , 透视 当代 西方 社 会境况 , 由此展开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批判理论 中的“ 意识形态 ” 批判 。
一
、
“ 观” “ 观社会” 景 及 景
德波著作 中的“ 景观” set l) (pc c 这个词 , 自拉 丁文 “pc e 和 “pcr” 我 国学者 张一兵 曾解 释 ae 出 set ” seee , a
薯
嚣
措
。
束天 学掌叙
黪 ‰
德 波 景 观社会 ” 的“ 理论 评 析
张 涵
摘要 :法国哲学家德波提 出的“ 景观社 会” 理论 , 是一 个十分独特 而又表述 十分艰 涩的理论体 系。德 波把 “ 景观社会” 与马克思的“ 商品社会” 比较 , 相 重在面对 当今世界新情 况提 出他 的“ 社会批 判” 理论。德 波 阐 明 了什 么是“ 景观 ” 景观社会” 指 出资本主义社会 出现 “ 及“ , 景观社会 ” 形成 了“ 象统治一切” 提 出由“ 意 , 景 观社会” 中的“ 伪” 真一 二重性 所以“ 伪世界 ” 充斥 , 要有一种“ 革命性” 总体策略” 的“ 才能超越“ 景观社会 ” 中 “ 意象与幻觉的统治” 等关键性命题 , 具有相 当的现 实性批判 意义。 关键词 : 景观社会 ; 意象统 治一切 ; 世界 ;总体策略 伪
属性 , 而把生产者 同总劳动的社会 关 系反映成存 在于 生产者 之外 的物 与物之 间的社会 关 系。由于这种 从
说, 其意思本身是“ 去看” 被看 ” 台湾有 的学者将其译 为“ 观” 和“ 。 奇 。德波第一 次使用这个一 词 , 是在他 发表于《 情境主义国际} 9 9年第 3期 的关于 《 岛之恋》 15 广 的影评文 章 中。据 胡塞 的考证 , 个词大体 在 这 “ 景观” 意义上使用 , 应该是源出于尼采的《 悲剧 的诞生》 书。 一 在德波看来 ,景观” “ 是新的社会批判理论 的关键词 , 这是指 一种被展 现出来 的可视 的景象 , 也意指一 种主体性 的、 有意识 的表演和做秀。德波 是要 借其概括 自己看到 的当代 资本主义社 会新特 质。这 被他认 为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 , 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景观性 。 其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张涵摘要:法国哲学家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表述十分艰涩的理论体系。
德波把“景观社会”与马克思的“商品社会”相比较,重在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提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
德波阐明了什么是“景观”及“景观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景观社会”形成了“意象统治一切”,提出由“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所以“伪世界”充斥,要有一种“革命性”的“总体策略”才能超越“景观社会”中“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等关键性命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批判意义。
关键词:景观社会;意象统治一切;伪世界;总体策略法国哲学家德波(GuyErnestDobord, 1931-1994)在其学说体系中特别重视一个独特的概念即“specta-cle”。
我国大部分学者将“spectacle”译为“景观”。
德波在自己着作中对这个概念并未直接给予定义,而是通过研究性的讨论来背景性地指认其中概括的内容。
德波利用“景观社会”这个概念,透视当代西方社会境况,由此展开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景观”及“景观社会”德波着作中的“景观”(spectacle)这个词,出自拉丁文“spectae”和“specere”,我国学者张一兵曾解释说,其意思本身是“去看”和“被看”。
台湾有的学者将其译为“奇观”。
德波第一次使用这个一词,是在他发表于《情境主义国际》1959年第3期的关于《广岛之恋》的影评文章中。
据胡塞的考证,这个词大体在“景观”意义上使用,应该是源出于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书。
在德波看来,“景观”是新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这是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
德波是要借其概括自己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
这被他认为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其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景观性。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张涵摘要:法国哲学家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表述十分艰涩的理论体系。
德波把“景观社会”与马克思的“商品社会”相比较,重在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提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
德波阐明了什么是“景观”及“景观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景观社会”形成了“意象统治一切”,提出由“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所以“伪世界”充斥,要有一种“革命性”的“总体策略”才能超越“景观社会”中“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等关键性命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批判意义。
关键词:景观社会;意象统治一切;伪世界;总体策略法国哲学家德波(GuyErnestDobord, 1931-1994)在其学说体系中特别重视一个独特的概念即“specta-cle”。
我国大部分学者将“spectacle”译为“景观”。
德波在自己著作中对这个概念并未直接给予定义,而是通过研究性的讨论来背景性地指认其中概括的内容。
德波利用“景观社会”这个概念,透视当代西方社会境况,由此展开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景观”及“景观社会”德波著作中的“景观”(spectacle)这个词,出自拉丁文“spectae”和“specere”,我国学者张一兵曾解释说,其意思本身是“去看”和“被看”。
台湾有的学者将其译为“奇观”。
德波第一次使用这个一词,是在他发表于《情境主义国际》1959年第3期的关于《广岛之恋》的影评文章中。
据胡塞的考证,这个词大体在“景观”意义上使用,应该是源出于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书。
在德波看来,“景观”是新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这是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
德波是要借其概括自己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
这被他认为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其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景观性。
虽然德波本人没有专门直接界定他所重视的“景观”这个概念,后来的弗尔茨和贝斯特在其笔下对于“景观”有过方方面面的定义:其一,景观指“少数人演出而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
景观社会里的生存与死亡 ——《黑镜》系列之《一千五百万点数》
景观社会里的生存与死亡 ——《黑镜》系列之《一千五百万点数》唯有深入所处社会的内核我们方能获得旅行的意义△《一千五百万点数》剧照冰山的八分之一《一千五百万点数(Fifteen Million Merits)》这部短剧的内容,我不知道能否称得上引人入胜,但它足以引起好奇和思索。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黑暗中隐约出现一个黑人的身躯。
他蜷缩着,仍在熟睡。
接着,他的周围逐渐变得明亮,色彩也渐次丰富。
四周的墙壁原来不只是墙壁,而是安装了显示屏,出现在上面的,是一个虚拟的、卡通式的乡村世界。
有大地,有教堂,有风车,有风,风吹麦浪;还有一只公鸡,同样是卡通式的,只见它跃上树桩,开始放声歌唱。
黑人就这样醒了过来,他的手随意一挥,公鸡就摔到一边消失了,只剩几根鸡毛仍在随风摆动。
叫醒闹钟就这样被关闭了。
黑人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起身,洗刷完毕,接着便与另一些人一起走向另一个空间。
随着剧情的进展,还可以得知,这些穿着同样服饰的人开始在固定的自行车架上“骑行”。
他们的衣服看起来像运动服,置身其中的那个空间则像健身房,但是他们并不是在健身,而是在“劳动”,在工作。
他们借此赚取点数。
点数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相当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金钱——虚拟的货币。
他们的日常活动,也大多要借助点数才能展开:购买牙膏需要点数,购买食物需要点数,玩游戏需要点数,屏蔽不想观看的色情节目或别的娱乐节目,观看感兴趣的色情节目或别的娱乐节目,等等,都会消耗点数。
彼此间的交流,则可以通过强大的虚拟网络来展开;他们都有各自的电子形象——通常也是卡通式的,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给自己的电子形象更换装备,当然这同样需要耗费点数。
一日,在短剧开头就出现的那个黑人无意中听到了一个女孩的歌声并被打动。
他开始寻找机会跟她聊天,开始知道她的名字叫艾比·康,而作为观者的我们,也开始知道他的名字叫宾·麦德森。
宾·麦德森告诉她,她唱得很好,还鼓励她去参加类似达人秀的比赛节目“最高人气”,一展歌喉,既可以摆脱沉闷的骑行工作,也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
《景观社会》读书报告副本
《景观社会》读书报告摘录:完美的分离活的每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images)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这样,生活的统一便不再可能被重建。
重新将他们自己编组为新的整体的、关于现实的片断的景色。
只能展现为一个纯粹静观的(contemplation)、孤立的(seule)伪世界。
这一世界之影像的专门化,发展成一个自主自足的影像世界。
在这里,骗人者也被欺骗和蒙蔽。
作为生活具体颠倒的景观,总体上是非生命之物的自发运动。
从整体上理解景观,它不仅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结果,也是其目标。
景观不是附加于现实世界的无关紧要的装饰或补充,它是现实社会非现实的核心。
在其全部特有的形式—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活模式。
景观是对在生产领域或由生产所决定的消费领域中已做出的选择的普遍肯定。
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景观总是现存体制条件和目标的总的正当性的理由,景观也是这种正当性理由的永久在场,因为它垄断了耗费在生产过程之外的大部分时间。
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为催眠行为提供直接动机的动态虚构事物。
为了向我们展示人不再能直接把握这一世界,景观的工作就是利用各种各样专门化的媒介,因此。
看的视觉就自然被提高到以前曾是触觉享有的特别卓越的地位;最抽象、最易于骗人的视觉,也最不费力地适应于今天社会的普遍抽象。
但是景观不仅仅是一个影像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影像加声音的问题。
景观是对人类活动的逃避,是对人类实践的重新考虑和修正的躲避。
景观是对话的反面。
哪里有独立的表象,景观就会在哪里重构自己的法则。
景观源于世界统一性的丧失,现代景观的巨大扩张表现了这一丧失的全部。
所有个别劳动的抽象化与整个生产的普遍抽象化,均在景观中完美地显现出来,它的具体化存在方式就是精确地抽象。
在景观中,世界的某一部分把自己展示给世界,并且优越于整个世界。
景观不过是这一分离的共同语言。
观众只是通过一种他们单方面的关系与真正的中心相联系,这一中心使他们彼此之间相互隔离。
《景观社会》的当今思考
《景观社会》与当今社会的思考当我们深入探讨当今社会,会发现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在这本出版于2007年的著作中,德波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世界已经逐渐被“拍摄”或被转化为一系列的景象。
这不仅仅是关于影像的问题,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理解、体验和与这个世界互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景观”是什么。
在德波的眼中,景观是一种物化了的世界观,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意味着我们的消费、娱乐、信息获取等都与景观紧密相连。
例如,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浏览各种新闻或广告,我们实际上是在与一个由影像、符号和信息构成的景观互动。
这种景观化的社会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不再是直接的、真实的体验,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的中介和转化。
这些中介不仅仅是影像,还包括各种流行文化、消费符号和信息流。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构建和重塑的世界中,而这个世界的形成往往不是基于现实,而是基于欲望、消费和虚幻。
回到现实,我们可以发现景观无处不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在路上看到的广告牌、电视上播放的广告、手机上的推送消息——这些都是景观的一部分。
它们不是基于真实的需求或信息,而是基于如何激发我们的欲望,促使我们进行消费。
景观不仅是关于商品和消费,它还是关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进一步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个景观社会中?德波认为,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生产的日益发达和商品的丰富,单纯的物质需求已经不再是主导人们行为的唯一因素。
相反,欲望、符号和形象成为了新的驱动力。
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满足,更是心理上的满足和认同。
这种心理满足往往是通过消费来实现的。
一个商品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物品,它还承载了各种符号和意义。
例如,一个名牌包包不仅仅是为了装东西,它还代表了地位、品味和认同。
这种符号化的消费正是景观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而,这种景观化、符号化的生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我们越来越远离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积极参与,而是沉浸在一个由影像、符号和欲望构成的世界中。
奇观社会简介
1、释义上世纪六十年代,居伊 徳波提出了“奇观社会”这一概念,用以概括商品和媒体技术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盛况。
他说:“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奇观的庞大堆聚。
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他把这种社会称为奇观社会。
在这种奇观社会中,奇观经常是通过媒体这一介质传播的,媒体成为奇观发生的主要场所,所以,这种媒体现象被称为媒体奇观。
就手段而言,主要有电影、电视和网络媒体。
在现代社会,奇观化已经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物质丰裕时代的消费性社会经济不断上升的动力。
正如德波认为的那样,物质丰裕时代的到来,使得炫耀性消费成为社会经济再生产的核心动力。
产品的符号意义胜过实物,现象胜过本质。
由此,人类社会进入到“奇观社会”阶段。
而媒介更是和每个人都密不可分。
正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的那样,“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介之中,不能免受媒介的影响。
2、奇观社会的意义审美上:奇观并非现代独有的现象,古时的金字塔、大教堂等都是奇观,它们能给观者带来视觉美学经验的震撼感。
目前的媒介奇观现象带来了审美的日常化,让审美现象遍布于人们身边,穿插于各个生活细节中。
可以说,媒介的普及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政治上:自古以来,奇观被制造出来并非只是为了观赏,它总是特定的组织用以展示权力的合法性、神秘性和威慑力的工具。
正如雄伟的教堂一样,此类奇观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而是与权力、金钱、宗教信仰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一方面,媒介的出现和发现,使得权力的触角以更隐蔽和潜移默化的方式伸展到个人领域,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实现统治。
另一方面,媒介也可以为大众所用,反过来抵抗权力和资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像一张“谈判桌”。
经济:奇观现象的原动力是消费性社会。
通过审美等手段,刺激人的欲望,让人陷入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循环中,乐此不疲,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物质丰裕的基础上,商品的炫耀性价值日益重要,所以人们对品牌的追求有愈演愈烈之势。
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
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景观社会的观点1人类生活的堕落德博追溯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其中真实的社会生活已被表象所取代。
“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1]这一过程,在他看来就是“商品完全成功地殖民化社会生活的历史时刻。
”[2]“景观”一词定义了德博眼中发达资本主义、大众媒体和各种形式的政府的合流。
景观就是商品关系取代人的关系的社会的颠倒的表像。
在对景观社会的分析中,德博指出生活已经贫瘠。
缺乏真实性使得人类知觉受到影响,批判性思维的阻障伴随着知识的堕落。
2大众媒体和商品拜物教《景观社会》批判了当代消费文化和商品拜物教。
全球化一词普及之前,德波讨论了阶级分化,文化同质化和大众媒体的问题。
“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1]这是指当代社会中影像的位处中心的重要性。
德波说:影像已经取代了真正的人类联系。
因而,“景观不是影像的堆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在消费社会中,社会生活无关生活本身,而在于占有。
景观利用影像向人们传达他们所需要和必需的。
所以社会生活的发展又导致了“从占有到显现的普遍转向,由此,一切实际的占有现在都必须来自其直接名望和表象的最终功能。
”[4]“在一个真正颠倒的世界,真相不过是虚假的一瞬间。
”[5]3宗教与市场的比较德波将当代大众媒体市场和从前宗教的社会作用相比较。
被大众媒体传播的商品影像制造了“宗教般的激情”[6],产生“像古老的宗教拜物教一样,与它不能自已的狂喜和不可思议的奇迹相一致的……空前炽热兴奋的时刻。
”[7]"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激进左派思潮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于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是其最著名的学术论著。
笔记14《景观社会》
14、景观社会建筑会直接影响居住在建筑中的人的存在,并且这种影响远远超乎一般的想象。
因此,关于建筑的批判性审视就成了生活批判的一条新途径。
“总体都市主义”利用所有的艺术和现代技术手段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因为他们认识到在“总体都市主义”与未来的生活方式之间将存在本质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景观社会》《日常生活革命》)波德认为:“景观——观众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秩序的牢固支座”。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批判基督教神学语境中那个上帝之城的幻想取代人之真实感性生活。
指出:那是一个“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被颠倒的时代。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神学想象世界产生的原因恰恰在于现实中“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
——“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
马克思原意是,基督教在神学幻想中建立的上帝之城,实质是出于现实封建土地上专制统治的意识形态需要。
景观——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
波德借其概括自己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表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
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人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
观众在“一种痴迷和惊诧的全神贯注状态”中沉醉的观赏着“少数人”制造和操控的景观性演出,,这种迷人性的“看”意味着控制和默从,分离和孤独。
景观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它既不是暴力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不是商业过程中看得见的强买强卖,景观乍看起来是去政治化的。
“景观的最重要原则是不干预主义,然而,也只有不干预中的隐性控制才是最深刻的奴役。
”在景观所造成的广泛的“娱乐”的迷惑之下,“大多数”将彻底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和创造性,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开篇,马克思就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社会的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
景观社会研究
景观社会理论国内研究现状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e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
景观社会理论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该思想主要蕴含于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和198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评论》中。
将目光切入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无论是在思想史中、在与马克思的互释解读中还是在对中国现实的分析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其细析暂时省略)。
下面简单介绍国内对其研究现状如何?国内研究现状述评:从“景观”到“景观社会”(一)景观作为科学和哲学范畴1.景观作为科学范畴“景观”一词最早是作为生态学和地理学概念而出现的。
此种“景观”由landscape翻译而成,按牛津字典的解释是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的含义。
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把“景观”引入地理学,用以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转为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
之后,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
20世纪30年代以来,景观概念逐渐引入生态学,逐渐形成景观生态学派。
此外,建筑学中景观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化及其设计领域。
近年来,开拓了景观美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强调在广泛考察景点基础上进行实际的审美体验,使美学更加应用化和实践化。
下文中主要考察哲学视域中的景观范畴。
2.景观作为哲学范畴“景观”作为哲学范畴是由英文spectacle翻译而来。
德波、范内格姆、德赛托等人创立的情境主义国际或境遇主义国际首次提出;德波《景观社会》一书将其作为核心范畴予以细绎。
关于该词的翻译,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中提供了几种译法:景观、景象、奇观、壮丽的景象等等。
陶东风等主编的“先锋学术论丛”《文化研究》的第三辑“视觉文化专辑”采用“景象”的译法;周宪等主编的《传播与文化译丛》采用了“景观”和“景象”两种译法;张红军主编的《电影与新方法》和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中译本则译成“奇观”。
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
景观社会的观点1人类生活的堕落德博追溯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其中真实的社会生活已被表象所取代。
“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1]这一过程,在他看来就是“商品完全成功地殖民化社会生活的历史时刻。
”[2]“景观”一词定义了德博眼中发达资本主义、大众媒体和各种形式的政府的合流。
景观就是商品关系取代人的关系的社会的颠倒的表像。
在对景观社会的分析中,德博指出生活已经贫瘠。
缺乏真实性使得人类知觉受到影响,批判性思维的阻障伴随着知识的堕落。
2大众媒体和商品拜物教《景观社会》批判了当代消费文化和商品拜物教。
全球化一词普及之前,德波讨论了阶级分化,文化同质化和大众媒体的问题。
“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1]这是指当代社会中影像的位处中心的重要性。
德波说:影像已经取代了真正的人类联系。
因而,“景观不是影像的堆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在消费社会中,社会生活无关生活本身,而在于占有。
景观利用影像向人们传达他们所需要和必需的。
所以社会生活的发展又导致了“从占有到显现的普遍转向,由此,一切实际的占有现在都必须来自其直接名望和表象的最终功能。
”[4]“在一个真正颠倒的世界,真相不过是虚假的一瞬间。
”[5]3宗教与市场的比较德波将当代大众媒体市场和从前宗教的社会作用相比较。
被大众媒体传播的商品影像制造了“宗教般的激情”[6],产生“像古老的宗教拜物教一样,与它不能自已的狂喜和不可思议的奇迹相一致的……空前炽热兴奋的时刻。
”[7]"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激进左派思潮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于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是其最著名的学术论著。
我认为,此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特定的历史地位。
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试图宣告一种新的历史断代,即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一个视觉表象化并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世界的过渡,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景观之王国。
景观社会
德波与景观社会:法国哲学家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在其学说体系中特别重视一个独特的概念即“spectacle”。
我国大部分学者将“spectacle”译为“景观”。
德波在自己著作中对这个概念并未直接给予定义,而是通过研究性的讨论来背景性地指认其中概括的内容。
德波利用“景观社会”这个概念,透视当代西方社会境况,由此展开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德波阐明了什么是“景观”及“景观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景观社会”形成了“意象统治一切”,提出由“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所以“伪世界”充斥,要有一种“革命性”的“总体策略”才能超越“景观社会”中“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等关键性命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批判意义。
景观社会意义阐释:我国学者张一兵曾解释说,其意思本身是“去看”和“被看”。
台湾有的学者将其译为“奇观”。
在德波看来,“景观”是新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这是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
德波是要借其概括自己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
这被他认为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其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景观性。
从“抽象统治一切”到“意象统治一切”德波的论述,是从马克思那里引伸而来的,是对马克思话语的特意改写。
在德波看来,马克思在揭示关于劳动一般的抽象与商品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时,认为商品社会在深层上是“抽象统治一切”。
德波为论证他所强调的“景观”而提出“意象统治一切”,据他自己讲这是因为必须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而提出新的理论。
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传媒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特别是电视的普及,使西方社会进入到被学者们所称的“文化消费”时代。
当德波站在大众文化基础上来看待这种社会情况,便认为在这个社会中,“意象”是“统治一切”的。
德波基于把他所理解的马克思关于人“受抽象统治”的看法发展为关于受“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给出了他所解释的“商品社会”与“景观社会”的比较。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景观社会'(2009-11-12 11:32:37)转载标签:杂谈居伊·德波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与组织——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当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景观社会"论者高度重视社会再生产、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在马克思逝世后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马克思关注工厂,"景观社会"者注目于城市及日常生活;他们在马克思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解放和日常生活变革的课题;并且,马克思的理论关注于时间和历史,而"景观社会"论者强调空间和社会构成。
景观社会里的视觉需求一、景观社会强调视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景观社会"论者高度重视社会再生产、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在马克思逝世后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马克思关注工厂,"景观社会"者注目于城市及日常生活;他们在马克思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解放和日常生活变革的课题;并且,马克思的理论关注于时间和历史,而"景观社会"论者强调空间和社会构成。
中世纪的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于当代大众来说,眼睛是心灵的替代物。
因为我们整天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围着——电影、电视、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外观设计、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
可以说,除了传统的视觉享受之外,连我们的味觉、嗅觉、触觉、听觉、感情、思想、好奇心和性欲,也越来越视觉化乃至被视觉替代了。
二、为什么视觉如此重要?从认知活动的角度看,视觉也有许多超越了听觉的优越性。
实验表明,人对世界的把握和理解,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
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结果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而当代德国哲学家威尔什从两种不同的文化的角度对视觉与听觉的一系列差异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他认为,首先,视觉是持续的,以及所见之物是现存的;相反,听觉则是消失的,任何听觉符号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失去。
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
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从马克思、德波到鲍德里亚的社会批判理论仰海峰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了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改造,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将辩证法的批判精神真实地发扬光大,实现了辩证法、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生活的内在统一,形成了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
与青年黑格尔派仅从哲学思辨或伦理视角批判社会生活不同的是,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域中,科学的社会批判是一种来自社会历史生活本身的内在批判(参阅拙文:《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其理论的现实指向在于,通过颠覆社会生活实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
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基本精神,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激进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理论源泉。
在这种强大的效应圈中,除了国内学界较为关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福柯、德里达、詹明信等当代学者外,还通过60年代法国的情境主义(situationism)——特别是盖·德波(Guy Debord)的“景观社会”(Society of the Spectacle)理论,影响了著名的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让·鲍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形成了强大的理论冲击力。
在80年代的后现代思潮讨论中,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伦纳就指出:“让·鲍德里亚在某些圈子里,正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文化场景的中心。
在许多'后现代’期刊和团体中,鲍德里亚正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哲学、符号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中正统理论和传统智慧的挑战。
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
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德波景观社会理论是法国艺术家和理论家盖-德布西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文化思想流派,作为现代性的反对者,德波派的代表作品呈现出一种迷幻、模糊和非现实的景象,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批判也成为了他们理论的重心之一。
然而,德波景观社会理论中存在着深刻的现代性批判意蕴,这一点通常被忽视。
在本文中,我将阐述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并举出五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德波景观社会理论试图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例如人类被视为商品,自然环境被破坏等。
德波艺术家和理论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整体,它们互相依存。
德波派的第一张公开展览的主题就是“化石和花朵”,也就提醒我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关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第二,德波景观社会理论主张将人类视为人类,而不是一种机器。
德布西在他的书中非常坦诚地强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看作是一种无情的机器的零件,这一点极度令人不满。
在德波派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抵制机制”的呈现,通过描绘非机器化、非固定和非线性的形象,催生出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环境观念与理念。
第三,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反对一种分裂的、制度化的文化,这种文化将“高低”文化分开。
德波派认为所有的文艺都是一种整体,所以他们的作品通常是跨越地球的。
例如,德波派艺术家克劳德·莫奈在其《睡莲花园》的系列作品中,呈现了完美的自然风景,让我们重新看待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此外,德波派的音乐家克劳德·德彪西也经常通过在音乐中加入自然的元素,创造一种与自然恒久的关系。
第四,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而非产出的重要性。
德波派认为,一个作品不应该只被看作一种结束后的产物,而是被视为一个过程的一部分。
德波派艺术家们在他们的风景画和自然主题作品中,强调自然的变化和演化,而不仅仅是像当代社会一样的唯一结果。
他们在自然中寻找一种更加普遍的真理感,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分类。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张一兵在一个最不齿旧束缚、也最不缺新东西的年代做哲学研究,算是件既有趣、也累人的事情。
因为新思想与新理念的生产速度往往比我们的脑子转得要快,大量五花八门的“后现代”、“后马克思”、“后殖民主义”之类的思潮汹涌而至,常常是前一波的模样还未端详分明,后一浪已经带着油墨香漂洋过海来到跟前。
然而看多了以后,我最经常也是最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倒是反过来做逆溯式的思想史寻根,往深里去看一看今天这些貌似十分时尚潮流的新东西,究竟是怎样从思想史的旧土壤里一步一步地生发出来的。
放严肃一点来说就是:我更愿意去完整地看一看,这些新东西的历史性缘起究竟是什么?我始终以为,倘没有认真走一趟思想史上逻辑寻根的全程,我们必定无法在一种简单的垂直性上真正对这些新思潮进行一番学术性的科学透视和准确把握。
例如,若不去了解马克思的经济拜物教批判和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了解列斐弗尔和德波的日常生活异化说以及景观社会理论,当然还必须包括晚年拉康的真实域之说,恐怕就很难准确把握晚期波德里亚提出的作为当今世界本质的“类像”、“真实的谋杀”一类命题,更不用说真正去弄懂晚期波德里亚文化批判的理论实质。
因此,从光怪陆离的新东西里抬起头来,认真补上早先的一些重要思想史环节,实现一种具备历史感的纵向思维和眼光,将是当前学界这一类前沿性研究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
眼前这一卷由王昭风博士翻译的居伊•德波的名著《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正是当代西方文化思想史和后马克思思潮中不可或缺的学术缺环之一。
毫不夸大地说,《景观社会》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逻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断裂。
在这部成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本里,德波将马克思曾经面对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物化现实抽离为一幅离裂于物质生产过程的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总体视觉图景;而马克思所指认的市场交换中已经颠倒为物与物关系的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也被再一次虚化,成为商业性影像表象中呈现的一具伪欲望引导结构。
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
景观社会的观点1人类生活的堕落德博追溯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其中真实的社会生活已被表象所取代。
“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1]这一过程,在他看来就是“商品完全成功地殖民化社会生活的历史时刻。
”[2]“景观”一词定义了德博眼中发达资本主义、大众媒体和各种形式的政府的合流。
景观就是商品关系取代人的关系的社会的颠倒的表像。
在对景观社会的分析中,德博指出生活已经贫瘠。
缺乏真实性使得人类知觉受到影响,批判性思维的阻障伴随着知识的堕落。
2大众媒体和商品拜物教《景观社会》批判了当代消费文化和商品拜物教。
全球化一词普及之前,德波讨论了阶级分化,文化同质化和大众媒体的问题。
“所有的直接存在,一切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1]这是指当代社会中影像的位处中心的重要性。
德波说:影像已经取代了真正的人类联系。
因而,“景观不是影像的堆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在消费社会中,社会生活无关生活本身,而在于占有。
景观利用影像向人们传达他们所需要和必需的。
所以社会生活的发展又导致了“从占有到显现的普遍转向,由此,一切实际的占有现在都必须来自其直接名望和表象的最终功能。
”[4]“在一个真正颠倒的世界,真相不过是虚假的一瞬间。
”[5]3宗教与市场的比较德波将当代大众媒体市场和从前宗教的社会作用相比较。
被大众媒体传播的商品影像制造了“宗教般的激情”[6],产生“像古老的宗教拜物教一样,与它不能自已的狂喜和不可思议的奇迹相一致的……空前炽热兴奋的时刻。
”[7]"标题:"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激进左派思潮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于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是其最著名的学术论著。
我认为,此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特定的历史地位。
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试图宣告一种新的历史断代,即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一个视觉表象化并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世界的过渡,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景观之王国。
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
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文 / 范晓楠内容摘要: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为研究对象,这些作品均基于当下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图像,艺术家们对各种媒体图像进行移植和篡改,表达个体对影像和权力体系的控诉。
他们利用人物造型、空间渲染以及位置切换等方式进行创作,深刻揭示了景观社会背后的权力网络。
关键词:景观社会图像欧洲绘画《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是居伊·德波的代表作,该书于1967年出版并产生广泛影响。
“景观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世界已经被虚化成一幅影像图景”,“景观不能被理解为一种由大众传播技术制造的视觉欺骗,事实上,它是已经物化了的世界观”,“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事实上,德波所处的60年代,其实只能说是景观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今天的景观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得到完全发展的阶段”。
〔2〕而今,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被各种娱乐媒体、新闻、广告包围,生活本身成为炫目的景观秀,可以说今天已经成为“景观”发展的更加极致的阶段:手机控、低头族、短视频、抖音秀等。
人们从表层的理性认知,步入了深层的隐性欲望,迷失在景观意识形态控制之中。
景观已经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标,是人们“主导性的生活模式”。
景观将传统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转变为视觉影像来统治经济的秩序。
景观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它的存在证明了资本主义在今日的合法性,在购买景观和对景观生活无意识的顺从中,我们直接肯定了现存的体制。
景观成为资本主义合法性的“永久在场”。
〔3〕在景观社会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艺术家,对各种媒体图像进行移植和篡改,表达个体对影像和权力体系的控诉。
“景观”用视觉图像描绘,关涉得更多的是看与被看的关系,即德波的“视觉”概念。
这是“景观”意义上的所谓“看的视觉”,是“经济”造成的“文化”意义上的“看”和“被看”,这是一种“迷人性的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象的社会*[法]居伊·德波肖伟胜译然而,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像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
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1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生活本身展示为许多景象(spectacles)的高度聚积。
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2从生活各方面分离出来的诸多形象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其中,这一生活个统一便不再可能重新确立。
现实以其普遍的统一方式部分地展现为一个隔离的虚假世界,一个纯粹静观的对象。
这一世界之形象的专门化是在自足的形象世界中完成,这里,撒谎者对自己都撒谎。
作为生活具体颠倒的景象总体上是非生命之物的自发运动。
3景象同时作为全社会,或是社会的一部分,抑或统一的手段来展现自身。
确切地说,作为社会一部分时,景象尤其是一个集中了所有注视与意识的领域。
正是因为它是一个分离的领域,所以它成了被欺骗的注视与虚假的意识的共同根据,它所达到的统一只不过是一种普遍分离的官方语言。
4景象不是形象的聚积,而是以形象为中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5景象决不能理解为是视觉世界的滥用,抑或是形象的大众传播技术的产物,确切地说,*居伊·德波(Guy Debort), 法国电影制作人,社会学家。
本文译自《景象的社会》(1967)。
它就是世界观,它已变得真实并在物质上被转化了。
它是对象化了的世界观。
6从整体上理解景象,既是现存的生产方式的筹划,也是其结果。
景象不是现实世界的补充或额外的装饰,它是现实社会非现实主义的核心。
景象以它特有的形式,诸如信息或宣传资料,广告或直接的娱乐消费,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
景象是对在生产或必然的消费中已做出的选择普遍肯定。
景象的内容与形式同样都是现存状况与目标的总的正当性理由,景象也是这正当性理由的永久在场,因为它占用了现代生产以外的大部分时间。
7分离本身是统一世界的一部分,是分裂为现实和形象的全球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自主景象所面对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包涵了景象在内的现实总体性。
但是在这总体性中的分裂危害到如此程度,即使得景象呈现为其目标。
景象的语言由主导生产的符号所组成,这些符号同时也是这一生产的最终目标。
8人们不能把景象与实际的社会活动进行抽象对比:这种划分本身就是分裂的。
事实上颠倒现实的景象是被生产出来的。
活生生的现实它吞噬景象秩序,给予景象实质性的内聚力的同时,实际上被景象的静观所侵蚀。
客观现实就是景象和真实社会活动这两方面的现状。
限于这一路径的任何概念没有什么基础,只是抵达其对立面的通道:现实在源自于景象,景象就是现实。
这中彼此的疏离乃是现存社会的支撑与本质。
9这是一个真正混乱的世界,真相只不过是虚假的一个方面。
10景象这一概念统一并阐释了许多不同的明显现象。
各种不同式样与对立的东西均是在社会方面加以组合的现象外观,是本身必须认识到的普遍真理。
就其自身而言,景象是外观的肯定以及将全部人类生活(即社会生活)当作纯粹外观的肯定。
但是触及景象实质的批判把景象展现为对的生活看得见的否定,展现为已变得显著的生活之否定。
11为了描述景象及其形式、功能与倾向于瓦解景象的各种力量,必须特别加以区别某些不可分离的因素。
人们分析景象也就是在如下意义上说着景象自身的语言,即言者穿越了在景象中得以呈现的那个社会的方法论领地中。
但是景象无非是社会经济构成的总体性活动的意义及其时间运用,它同时也是我们卷入其内的历史运动。
12景象自身展现为某种完全肯定的、不容争辩性的和不可接近的事物。
这不过是说:“呈现的东西都是好的,好的东西才呈现出来。
”原则上它所要求的态度是被动接受,实际上它已经通过外观的垄断,通过无需应答的炫示来实现的。
13景象的基本特征在于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即它的手段同时就是它的目的,它是永远照耀现代被动性帝国的不落的太阳,它覆盖世界的整个表面但永恒沐浴在自身的光辉之中。
14有赖于现代工业的社会所以是景象的,这决非偶然或表面,它基本上就是景象主义的(spectaclist)。
在其主导经济的形象就是景象的条件下,不存在什么目标,发展乃是一切。
景象的目标就在于自身。
15作为当今物品不可缺少的装饰,作为制度的理性的总体展现,作为一个直接塑造不断增长的形象物品的发达经济部门,景象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生产。
16景象征服现实的人们达到这样的程度,即经济已经完全控制他们。
景象就自为发展的经济。
景象是对物的生产的真实反映,是生产者的虚假对象化。
17经济统治社会生活的第一阶段,使人们实现了从存在向占有的明显堕落。
目前这个阶段则是经济积累结果完全经济占据社会生活,进而导向了从占有转向炫示,由此一切实际的“拥有”都必须展现出其直接的名望和最终功能。
同时,一切个体现实都已变成为社会现实,后者直接依赖于社会权力且受制于社会权力。
只有在个人现实不再是它自身时方允许炫示。
18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形象之处,简单形象就变为真实的实在,而且成为催眠行为的有效动机。
人们通过各种特殊的媒介(不再是直接把握)来观照这个世界,作为这种倾向的景象很自然地发现视觉乃是一种人的特权性感官。
触觉是为其他时代的,而最抽象、最神秘的感官才与今天社会的普遍抽象相对应。
但是景象不只是等于注视,它甚至与听觉相维系。
景象避开了人的活动,忽视了他们劳作所产生的重新认识和修正。
景象是对话的反面。
哪里有独立的表象,景象就会在那里重构自己。
19景象继承了西方哲学研究的一切缺陷,亦即依据看的范畴来理解活动。
更进一步,景象是建立在精确的技术理性的无止境的扩张基础之上的,而这种技术理性正式来源于上述思想。
景象不是在实现哲学,而是将现实加以哲学化。
每个人的具体生活都已沉沦在一个观照的世界之中。
20作为分离思想之力量与分离力量之思想的哲学,从来就不能凭自身替代神学。
景象可以说是对宗教幻觉的具体重构。
景象技术并没有驱散宗教的阴霾,在这阴霾下,人们获得的力量与他们自己无关;景象技术只是把人们与世俗的基础维系在一起。
这种非常世俗的生活因而日益变得暧昧不清和令人窒息。
它不再投向苍天,而是庇荫于其绝对的拒斥之中,庇荫于荒谬的天国。
景象是这样一种技术上的实现,亦即将人类力量放逐到天国,它是在人们内部所完成的分离。
21当某一需求变为社会梦想时,这个梦想也就成必须的了。
景象就是被囚禁的现代社会的梦魇,它最终是向昏睡表达其欲望。
景象是昏睡的卫士。
22现代社会的实践力量分崩离析,它被构筑成景象中的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通过入学事实来解释,亦即这种实践力量始终缺乏内聚力,而且其自身又充满了矛盾。
23最古老的社会专门化,即权力的专门化就植根于景象之中。
所以景象就是一种代表其他活动而表现的专门化活动。
它是等级社会最为圆熟的表征,在这个社会中,其他表述方式均被禁止。
在这里,最现代的也最古代的。
24景象是现存秩序关于它自身不间断的话语,是其赞美的独白。
它是存在状况极权管理时代权力的自画像。
景象关系的那拜物教的和纯然客观的外观掩盖了如下事实:它们是人们或阶级之间的关系,一种带有其决定性规律的第二自支配着我们的环境。
但是景象并不一定是被当作自然发展的技术发展之必要产物。
相反,景象社会是选择自身技术内容的某种形式。
从“大众媒介”(它们是最显著的表面现象)的具体意义上说,假如说景象看似侵蚀了作为单纯装备的社会的话,那么,这种装备绝不是中性的,而恰恰就是适合其完整的自我运动的手段。
如果某个时代的社会需要(在其中这样的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了)只能通过其中介来满足的话,如果这个社会的管理和人们的一切接触只能通过即时交往这种权力中介来实现的话,那是因为这种“交往”本质上是单面的。
所以,在现存管理体制的控制中,“交往”的集中乃是允许展开这一特殊管理的诸手段的聚合。
景象的这种普遍分裂与现代国家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与社会中分裂的普遍形式密不可分,与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和阶级统治机制密不可分。
25分离是景象的全部。
劳动的社会分工的体制化,阶级的形成,导致最初的神圣观照和神秘的秩序,由此任何权力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掩盖起来了。
这种神圣之物论证了宇宙论与本体论秩序的合理性,而这种秩序是和统治者的利益一致的;它美化和诠释了这种利益,这正是社会所不能做到的。
于是,所有这样分离的力量都已是景象性的了,但是恪守静止形象只是意味着对如下事物的普遍认可,即认可了现实社会活动的匮乏的想象延长,这在恍然大悟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统一的条件。
与此相反,现代景象则展示社会能做到什么,但在这种展示中,被允许做的事情与可能做的事情截然对立。
景象保存了生存状况实际改变中的无意识。
景象就是它自己的产物,它制定自己的规则:它是一个虚假的神圣实体。
景象展示它所是:一种自在地从生产效率增长中发展起来的分离力量,而这种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通过把劳动分工日益精确为动作的区分,这些动作完全受制于机器的独立运动;于是,劳作的目的乃是独断扩展的市场。
所有共同体与所有批判意识都消失在机器运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被分离所助长的种种力量已绝无可能重新统一起来。
26随着工人与他的产品普遍分离,任何对已完成的活动的统一观点,以及生产者之间所有直接的交往都丧失了。
伴随着分离产品的聚积以及生产过程的集中,统一与交往成为这个制度管理的排他性特征。
这个分离经济体制的成功就在于使世界无产阶级化。
27由于生产的分离作为生产的分离获得了成功,所以,某种基本经验(原始社会中曾是最重要事务),在分离的经济体制发展的高峰时期,便被非劳动性和被动性所取代。
这种被动性绝不是从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它有赖于生产活动,是忧虑而向往地屈从于生产的需要和结果;它本身就是其理性的产物。
在活动之外,在一切活动均被否定了的景象的背景中,是无自由可言的,正如现实活动自身都被这结果的完整结构所吞噬一样。
因此,当今“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休闲,绝对不是在劳动中的解放,也不是从劳动所塑造的世界中挣脱出来。
在劳动中失去的活动,没有一样在屈从劳动结果的过程中重新获得。
28奠基于孤立之上运作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孤立循环生产。
技术就建基于孤立之上,技术化过程也反过来孤立了。
从汽车到电视,在景象系统中被选中的所有商品,同样也是继续加强“孤独人群”的孤立状况的武器。
景象不断地、更加精确地重新发现自己的种种假定。
29景象就源于世界统一的丧失,现代景象的巨大扩张表现了这一丧失的全部:所有特殊劳动的抽象化与整个生产的普遍抽象化,均在景象中完美地表显现出来,它的具体化方式就是精确地抽象。
在景象中,世界的某一部分把自己展示给世界,并且优越于整个世界。
景象不过是这一分离最好的共同语言。
将观者维系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变更的关系,而正是这种关系维系着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