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大学语文考试大纲(2)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文学作品和写作两大类,其中文学作品部分又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能力等的考核。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具体如下:(一)语言知识部分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体中疑难词语的意义。

1、文言实词考核。

主要是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应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文言虚词考核。

主要是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掌握其一般规律和特殊用法或含义。

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焉、乃、则、诸等。

3、文言句式考核。

主要了解文言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等。

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正确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

(二)文学知识部分文学知识,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和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础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识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文体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认识我国古代诗文的特殊文体分类(如散文中的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体诗中的楚辞、乐府、歌行,格律诗中的律诗、绝句以及词和散曲等)及其主要特征。

ywdg_050322

ywdg_050322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一考试课程之一。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确保课程考核的质量,充分体现考核标准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特制定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统一考试大纲。

大纲包括考核对象、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试方式与时间、试卷结构、题型示范、推荐教材等七个部分。

考试对象考试对象是高中起点本科生。

本课程的考试分为《大学语文(A)》和《大学语文(B)》。

文史类专业考生考《大学语文(A)》;英语类专业考生,艺术类专业考生,法、医、教育类专业考生考《大学语文(B)》。

理工类专业不考《大学语文》。

除理工类专业及上述各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统考科目包括:《大学英语(B)》、《计算机应用基础》。

此外,由各试点高校在《高等数学(B)》和《大学语文(B)》中再任选一门考试。

考试目标《大学语文(A)》: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B)》: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文言文方面、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略低于《大学语文(A)》;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鉴赏;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大学语文(A)(B)》)1.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

2.文字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最新精选】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最新精选】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Literary Theory of College Chinese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本、专科各专业(除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学时数:30 学分数:2执笔人:唐世贵编写日期:2009年5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文、理、工、医、农各专业(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的公共选修课。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①以双边教学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增加课堂讨论在课时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写作实践的积极性。

②以文学史知识为主线,以文体知识为切入点,以文本为依托,以思考题为核心,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整体认识和文学鉴赏水平。

③重难点突出,重视参考书目的布置检查,强化课外拓展阅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④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尽量养成学生背诵诗文的习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秉承传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中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辅以传统教学方式。

适当加入视频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作业、答疑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1.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小论文、应用文写作或者课堂讨论作为课程作业和实践。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大学语文自学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和理解的能力。

考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的主旨、结构和艺术特色。

2. 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能够运用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3. 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

4.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1. 文学作品阅读: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类型和时期的文学作品。

2. 文学理论基础:包括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方法等。

3. 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4. 语文知识应用: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应用。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1. 选择题:测试考生对文学作品内容、文学理论、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填空题:考察考生对文学作品细节的理解和记忆。

3. 简答题:要求考生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4. 论述题:考生需对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

5. 写作题: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或题目,撰写不同文体的文章。

四、考试指导与建议1. 系统学习:考生应系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广泛阅读:考生应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写作练习:考生应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4. 模拟考试:考生可通过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五、考试准备材料1. 大学语文教材:考生应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料。

2. 文学作品选集:考生可阅读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选集。

3. 文学理论书籍:考生可参考文学理论相关书籍,加深对文学理论的理解。

4. 写作指导书籍:考生可阅读写作指导书籍,学习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六、考试评分标准1. 选择题:根据考生选择的答案正确性进行评分。

2. 填空题:根据考生填写的内容准确性进行评分。

2009考试大纲学习(广东版)第一课

2009考试大纲学习(广东版)第一课

三、立即行动。一旦计划就绪,立即 投入行动,不要坐等明天,你就成功 了一半,只有有了一往无前的行动和 力量,才能达到光辉之巅,否则你将 一事无成。抓住现在立即行动,不完 成任务决不罢休。
自信是心灯,规划是阶 梯,而实干才是成功的基 石。
高 晋, 男,2008年毕业于甘肃白云公司二中, 高考语文121分,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 。高中语 文学习体会:一点一点地抠 。 语文,我一直学得不是很好,从高一到高三一 直都是60多分,当时我语文是一个弱点,作文不 太好。因为我学理科没激情,平时嘴笨一点,写 出来的文字也很枯燥,很涩的感觉,这是我的一 个弱点。主要是字、词、句,平时很少看课外书, 有时间都玩了。所以字、词、句一直都不是很好。 还有成语,你平时看的书多一些,自然会讲出许 多来。这些东西是你急不得的,这都是日积月累 的,没事就翻字典。一开始我不太爱翻语文字典, 但我为了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就强迫自己去翻。
拿一套卷子,错了就一个字一个词地去查, 查时间长了,我发现我特别爱翻字典了。 我现在好像有怪癖,一看见书就想翻字典。 像成语词典、汉语词典,查一些词我都把
它们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去做。
反正我是一点一点地抠,平时放学路上 也想学习上还有哪些漏洞?怎么补?先补 哪个?再补哪个?有些漏洞要长期抓,有 些漏洞要猛补?还是要温补?就这样慢慢 地、一点一点搭配,就好多了。
诗词曲(42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屈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
李白
利用教材资源 提高复习效果

1.大学语文大纲

1.大学语文大纲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科目考试大纲:《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一、考核目标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分基础知识和写作两个部分。

(一)基础知识1.语言知识(1)掌握文言文作品中的常见实词、虚词的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能够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语句今译。

(2)解释现代语体文作品中的疑难词语(不含科技术语);准确地使用汉字,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即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语句通顺、语意表达清晰。

(3)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十三种公务文书及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的语言要求及规范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

2.文学知识(1)作家作品知识: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识记部分有重要影响的作品或作品中的名言警句。

3.阅读赏析能准确地分析一篇作品(文学作品及实用文体)的主题、结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并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对作品进行赏析。

(1)了解作品的题材,理解并概括作品的主旨。

(2)正确划分作品的段落层次,并概括其大意。

(3)理解并概括作品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作简要分析。

(4)识别并理解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格,能联系作品说明其修辞作用。

(5)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6)根据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结合文体知识对作品进行鉴赏。

(二)写作1.文学写作。

命题或给材料作文,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作文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大学语文;College Chinese2.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3.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4.课程总学时:51 总学分: 3其中实验学时:17 实验学分:15.适用专业:除中文系外所有专业学生6.先修课程:一、课程简介(150字以内)《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是解读、赏析经典文学作品;讲解启事、条据等应用文体的写作;作文写作。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及语言应用能力。

《大学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学生的德育教育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全校除中文系之外所有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必修课。

其目的是促进文理渗透,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教学教学基本要求:《大学语文》课本的选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在教学中应力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赏析、思考、讨论、辨析,提高人文素养。

2.实践教学教学基本要求:1.讲解启事、条据、书信、计划、总结等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写作的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爱好。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理论教学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要求,我们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重点讲解,课外阅读、课后背诵等系统学习方法,使课堂精讲与指导泛读相结合,“主课堂”与“次课堂”相结合,“主课本”与“次课本”(《参考书目》指定的其他参考书)相结合的方法。

2.运用多媒体积极展开教学。

教师创意制作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

通过优美的课件,让学生积极进入情境,展开想象;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简介大学语文考试是每位大学生必须参加的重要考试之一。

它旨在考核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加强语文素养,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以下是大学语文考试的详细内容要求。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题目涵盖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文体,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主旨、情感色彩、修辞手法等,并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同时,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信息,能够做到快速而准确的阅读。

三、写作能力写作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大学语文考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主题明确的议论文写作。

作文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流畅,层次清晰,观点明确。

考生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四、文学常识大学语文考试中也会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文学常识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作品、作者、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古代文学名著,熟悉其主要内容和作者,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艺术手法。

五、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大学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诗歌,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点。

考生需要理解诗歌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并能对诗歌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六、修辞与辨析修辞与辨析是考查考生对语言修辞和词汇用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能够辨析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效果和意图。

七、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解析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是大学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考生需要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并能作出恰当的评析。

以上是大学语文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简介,希望考生能够根据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应试能力。

2009年考试大纲导读——语文科考试大纲_教育文摘

2009年考试大纲导读——语文科考试大纲_教育文摘

2009年考试大纲导读——语文科考试大纲2009年考试大纲导读——语文科考试大纲第二章语文科考试大纲导读20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千呼万唤中亮相了。

新考纲的几点变化,为我们的复习备考做了一次精彩护航。

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课标版考试大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选考内容考点设置上出现重大变化。

回顾以往,比照考纲,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提升训练水平要求。

我们要以考纲作为学习备考利器,提升阅读探究能力要求,以“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为尺度,做到观点鲜明、见解独特、言之有据、鞭辟入里。

其次,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关键分水岭,既要借助词性、字义、搭配等抓好多音多义字的辨析,还要格外注意表达的准确,用语的简约和修辞的生动这一最新评价规则,时刻注意语言运用的实践创新并能以此为据自我修正。

再次,强化古代诗文阅读。

一个是注意选材的出处不要仅仅局限在《史记》《汉书》等记传文学上,还要以课本知识体系作为平台,向魏晋、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随笔、小品、游记、杂谈等材料辐射聚焦。

训练中要注意对使用内容进行体裁、手法、素材等的分类归纳,力求举一反三。

另外,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注意选材,要注意选取和时代、民生有某种关联的史料的训练;方法上要从基本语句语段入手,重点训练熟悉“语言表达艺术”这一要求,也就是注重作者用什么方式方法表达和怎样表达这一关键;注重问题探究角度的多向性、民族性和人文性,注重作者本人看待问题的个体性和针对性,不能把单个作家的单个作品的探究和所处的当时的时代和民族传统割裂剥离。

探究问题不能凭个人好恶肆意拔高、主观臆断,而是把作品和作者情感还原,进行更客观、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合理解读。

最后,作文选材要体现灵活性,审题注意时代性,形式上注意丰富性和文学性,表达注意情感化和哲理性,立意注意针对性和导向性。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设计(王步高)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设计(王步高)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2009-09制订)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三、课程类型:公共课四、适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三年制)五、学时:28学时六、前修课程:语文七、课程概述:《大学语文》从浩若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精选了27个小单元,精读课文82篇,泛读课文603篇,涵盖了从《诗经》、先秦散文直到现当代的主要作家、主要文学流派,一些中小作家的吉光片羽也以附录形式收入,包括诗、词、赋、散文、小说、戏剧各大文体。

古代部分每单元还突出如山水、田园、爱情、爱国等题材,让学生点、线、面相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中国文学的概貌。

八、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大学语文》(高职高专本),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教学参考书:1、《当代散文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游国恩、王起等,1963年7月版;5、《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1996年3月版;6、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丁帆等主编,1999年8月版;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9、徐玉玲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报7月;10、钱理群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九、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及基本思路:(一)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非中文专业就读的公共课。

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作品的讲解,增加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看到人格的力量。

以此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大学语文二是为了考察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该考试,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形式1. 阅读理解考生将会面对一篇篇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要求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题目类型可能涉及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赏析等。

2. 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写作展示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写作题目可能包括命题作文、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3. 文学鉴赏考生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题目会以文学作品的摘录、情境分析和文学知识的考察等形式出现。

三、考试要点与技巧1. 阅读理解(1)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逐步提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

(2)注重扩充词汇量,加强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练习做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2. 写作表达(1)熟悉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和结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素材和观点,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在表达时注重观点的准确性和深度。

(3)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性。

3. 文学鉴赏(1)熟悉一定范围内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关注作品中的主题与问题。

(2)学习一些常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3)运用鉴赏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注重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意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四、备考建议1. 多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运用和文字理解能力。

2. 注重积累文言文的词汇和阅读技巧,提高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

3. 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及样卷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大纲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大学语文》(B)考试大纲(2007年修订版)

《大学语文》(B)考试大纲(2007年修订版)

《大学语文》(B)考试大纲(2007年修订版)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B)考试大纲适用于英语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法、医、教育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也适用于除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核原则本课程考核充分体现其综合文化基础课的性质,照顾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实用性特点,重点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严格遵循重在素质和能力考核的原则。

考试目标通过《大学语文》(B)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必要的文学、文化知识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对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鉴赏;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掌握一定的文学、文化及语言知识(二)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1. 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字。

2. 文从字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 语言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1、考纲涉及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考纲涉及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1)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和代表作。

2009年高考考试语文大纲

2009年高考考试语文大纲

2009年高考考试语文大纲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语文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一、单项选择题1.明代公安派的领袖人物是()A.袁宗道B.袁宏道C.袁中道D.袁小修【参考答案】B2.陆游的《书愤》是一首()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七言律诗D.五言律诗【参考答案】C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指的是()A.南京B.成都C.开封D.临安【参考答案】A4.《水调歌头》是()A.词集名B.词牌名C.词题D.诗集名【参考答案】B5.李清照的词集名()A.《漱玉词》B.《珠玉词》C.《花间词》D.《人间词》【参考答案】A6.《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个性特点是()A.武艺高强,孤傲内向B. 嗜艺如命,豪爽固执C. 庸俗自私,争强好胜D. 视财如命,吝啬卑鄙【参考答案】B7.《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A.幽默诙谐B.严正庄重C.辛辣冷峻D. 婉约细腻【参考答案】A.8.《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怀念()A. 妻子 B. 母亲 C. 姐姐 D. 丈夫【参考答案】A.9.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的诗歌是()A.《早雁》B.《秋兴八首》(其一)C.《长恨歌》D.《春望》【参考答案】A.10.《前赤壁赋》行文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A.悲→乐→喜B.悲→乐→悲C.乐→悲→喜D. 乐→悲→悲【参考答案】C1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论点、论据、议论B.要点、观点、论据C.题目、论据、论证方式D.论点、论据、论证方式【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苏轼的作品的是()A.《前赤壁赋》B.《后赤壁赋》C.《鹏鸟赋》D.《秋阳赋》【参考答案】ABD2.辛弃疾词的特点有()A. 爱国抱负B. 满腔忧愤C. 雄奇豪壮D. 苍凉沉郁【参考答案】ABCD3.以下生平诗作近万首的诗人有()A. 陆游B. 乾隆C. 杜甫D. 王维【参考答案】AB4.徐渭的《四声猿》杂剧包括()A.《狂鼓史》B.《玉禅师》C.《雌木兰》D.《女状元》【参考答案】ABCD5.欧·亨利的作品有()A.《麦琪的礼物》B.《警察和赞美诗》C.《最后的藤叶》D.《项链》【参考答案】ABC6.按照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主要保存于()A.新乐府辞B.郊庙歌辞C.鼓吹曲辞D.相和歌辞【参考答案】BCD7.徐志摩的诗集有()A.《志摩的诗》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爱眉小札》【参考答案】ABC三、判断题1.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2009年编导考试大纲文学常识部分

2009年编导考试大纲文学常识部分
9、梅尧臣、苏舜钦与欧阳修共同倡导诗文革新。梅尧臣,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文集》。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11、王安石写有不少咏史诗,也以议论见长。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借歌咏王昭君和亲之事,隐约表达了封建臣子明知“君恩”不可恃、但又不得不寄希望于此的复杂感情。
12、明初,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之文,编为《八先生文集》。茅坤又取此八家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唐宋八大家”之说遂定型。
2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点铁成金”
21、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22、陈师道作诗以苦吟著称,黄庭坚称他为“闭门觅句陈无已”。
23、吕本中编列了一张《江西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宋末元初的方回又称杜甫为江西诗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69、社会剧包括公案剧和家庭剧
70、元前期家庭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廷玉,其代表作《看钱奴》是一部著名的社会讽刺喜剧。
71、秦简夫,代表作《东堂老》,写出商人的独特风貌。
72、水浒戏中最著名的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73、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马致远的贡献最大。代表作《夜行船。秋思》套
50、元好问在河南乡居时所作的《论诗绝句》,共三十首,评述了汉魏至宋的许多重要诗人和诗派,系统反映了作者的诗学观点,对当时诗坛多所针砭。
51、《西厢记诸宫调》是唯一保存了全本的诸宫调作品,作者董解元。
52、元杂剧大致可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五类。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42、王沂孙,有《碧山乐府》
43、张炎,有《山中白云词》。他的《词源》是一部很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上卷论音乐,下卷论词的创作。他论词主张“清空”,反对“质实”,同时又非常推崇姜夔的“骚雅”,也就是要求词旨深远,有所寄托。

2009湖北高考语文考纲学习

2009湖北高考语文考纲学习

2009湖北高考语文考纲学习2009湖北高考语文考纲学习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严谞梦湖北省2009年高考语文科《补充说明》与2008年的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和调整。

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和古诗文背诵篇目与2008年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2009年湖北语文高考命题依然是稳定中力求创新,逐渐渗透新课程理念。

一、三点变化1.作文每3个错别字扣1分。

2009年的《补充说明》对写作的表述加了星号,并作了说明和要求。

即“作文应书写规范,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这一变化是针对2008年的全国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作出的调整。

其实这是一种回归,仅是回归到以前的要求。

但这一“回归”体现的是勇气,修正不足的勇气,也是对考生的关怀,是“以生为本”的人文理念的彰显。

2.试卷结构进行微调。

2009年《补充说明》在试卷内容及其赋分情况、试卷题型及其赋分比例、小题数上与2008年的表述相同。

但相较而言,取消了2008年的“共设计七道大题”的表述。

取消意味着什么,当然可以理解为意味着变化和调整。

关键是调不调整?会怎么调整?如果有调整,可能为新课程的推行逐渐铺路,体现湖北卷“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

要结合我省语文教学实际,渐进渗透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渐进式改革。

其调整的趋势肯定向新课程靠近,会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情怀。

3.大量选用外省经典题型示例。

2009年《补充说明》的题型示例大量地选用了外省市近年来高考的经典题。

外省高考命题对语文能力的考查角度可谓丰富多彩。

不言而喻,好的题型值得借鉴和参考。

题型示例在“语用题”的选择上显示出多样化,命题具有时代性、生活性、新颖性等特点。

有些省市命题时,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题运用了客观题,而湖北省近年来都是以主观题出现的。

2009年《补充说明》展示外省题型,虽然不意味着2009年的相关题型会发生变化,但高考如有点变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和欧阳修的《五代伶官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汪曾祺《受戒》8篇课文(以下简称36篇精读课文)。

其他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

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

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

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36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

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36篇精度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庄子•养生主(节选)》(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2、《谏太宗十思疏》(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3)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3、《答司马谏议书》(1)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议论方式。

(2)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

(3)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

4、《今》(1)认识本文的中心论点可,理解本文这一论点的现实针对性。

(2)理解作者从“今”的时间意义和客观存在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中心观点的特点。

(3)理解本文中多种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4)理解演绎发的论证过程及其作用。

5、《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1)识记这是一篇驳论文章。

(2)理解本文确立的颂扬“民族脊梁”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论点。

(3)分析本文抓住论敌逻辑错误加以辩驳的论辩特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6、《裘》(1)掌握裘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本文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3)理解本文结构方式及其表述特点。

7、《桥的运动》(1)理解“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一抽象事理。

(2)掌握本文的结构层次与结构方式。

(3)理解桥的“动平衡说”。

(4)结合本文内容,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

8、《垓下之围》(1)理解本文肯定项羽重大历史功绩,同时批评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基本倾向。

(2)把握本文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写作特点,分析项羽主要的个性特征。

(3)具体分析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特点。

9、《张中丞传后叙》(1)认识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联系。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应用。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英雄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10、《始得西山宴游记》(1)理解本文反复出现“始得”二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意义。

(2)理解本文第一层次成为第二层次铺垫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西山的特点。

(4)领会作者得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感悟的过程。

11、《登西台恸哭记》(1)理解本文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国情感。

(2)领会本文“哭”组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3)具体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表达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功能。

12、《徐文长传》(1)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尔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癫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的写人方法。

13、《故乡的野菜》(1)理解本文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本文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感的作用。

14、《废园外》(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2)分析本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通过想象来展开叙事、抒情的艺术表达方式。

15、《国殇》(1)理解本诗题目《国殇》的含义,概括本诗的主要感情倾向。

(2)分析本诗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16、《短歌行》(1)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复杂、矛盾的情感,概括全诗的主旨。

(2)理清本诗的抒情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诗中用典、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所起的作用。

(4)背诵这首诗。

17、《山居秋暝》(1)划分本诗写景部分的层次,概括其各自侧重点。

(2)理解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

18、《春望》(1)理解诗人通过望中所见、望中所感抒情的艺术特点。

(2)分析对本诗颔联两句含义的两种解释。

(3)理解本诗中细节描写对深化主题的意义。

(4)背诵这首诗。

19、《泊秦淮》(1)理解诗人夜泊秦淮的感慨所包含的深刻主题。

(2)理解这首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0、《关山月》(1)分析这首诗感情层次,理解以“月”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2)说明这首诗选取事物、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1、《再别康桥》(1)把握作者重游故地,与之再别时眷念、珍惜相交织的情怀。

(2)理解这首诗通过选择意象、运用比喻象征来丰富诗歌内涵的艺术特点。

2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体会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沉挚爱之情,以及渴望祖国日益强盛的殷切情意。

(2)掌握本诗多重显隐意象叠加的抒情方法。

(3)理解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理清诗篇情感逻辑层次。

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理解词人表达的身处特殊情景的特殊感受。

(2)理解这首词“触物兴感”的抒情手法。

(3)说明“雕栏玉砌”与“小楼”、“朱颜”所构成的双重对比关系。

(4)背诵这首词。

24、《雨霖铃(寒蝉凄切)》(1)理解这首词点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本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词。

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理解这首词上片词人所点明的“无人会,登临意”深刻内涵。

(2)识记这首词的下片三个典故的本事,以及词人用典的创作意图。

(3)背诵这首词。

26、《前赤壁赋》(1)体会苏轼写作此赋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把握作者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理解并分析此篇赋文创造性地运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矛盾的独特构思。

(3)具体分析此篇赋文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点。

27、《风波》(1)理解本篇小说题目《风波》的含义。

(2)分析七斤与赵太爷,九斤老太与六斤这两组人物分别对应的关系。

(3)理解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4)指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突出七斤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5)分析小说开头、结尾两处场景描写在烘托、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28、《断魂枪》(1)理解本文时代北京的交代对表现人物的意义。

(2)概括主要人物沙子龙性格特征和复杂心态。

(3)分析次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对沙子龙的塑造所起的对比、衬托的作用。

(4)理解本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意义。

29、《五代伶官传序》(1)分析“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何者为中心论点,二者之间的关系。

(2)分析本文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

(3)理解“满招损,谦得益”属何种论据。

(4)分析晋王以三矢赐庄宗和庄宗君臣相顾对泣的场面描写,在论点论证过程中的作用。

(5)分析欧阳修是怎样从有关后唐庄纵李存勖大量的具体史实中,提炼出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性的史实。

30、《故都的秋》(1)分析作者选取了哪些北京的秋景来描绘,又是如何描绘的。

(2)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

31、《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分析本诗中所体现的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体会本诗平淡真实,“意在实外”,含蕴深远的特色。

32、《饮酒(其五)》(1)分析诗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2)分析诗中作者的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理解“真意”的内涵。

(4)谈谈你对“无我”境界的理解。

33、《我用惨损的手掌》(1)分析这首诗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

(2)分析象征主义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3)分析对比手法对表现本诗题旨的作用。

3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分析本词中作者如何借所见所感的春事来表达自己家破人亡的凄苦心情?(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词句,谈谈本词比喻手法的运用。

(3)指出词中运用外在举止情态描写来抒情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

35、《牡丹亭(第十出•惊梦)》(1)结合《牡丹亭》全剧的情节,分析《游园》在《牡丹亭》中的重要意义。

(2)《游园》抒写杜丽娘的惜春伤春,分析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36、《受戒》(1)小说叙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具体段落,说明人物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作用。

(3)分析庵赵庄生活方式所传达的生活情趣。

(4)分析小说的叙述是如何突破了传统的情节模式。

三、考试题型(1)选择题:20分(2)填空题:10分(3)语词解释题:10分(4)翻译题:10分(5)简答题:20分(6)简析题:30分(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四、参考用书《大学语文》吴雄、邵良祺主编,陈庆元主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写作》《秘书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