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思想学说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阳明学折衷朱陆、会 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 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取 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 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 借鉴。
• 第四,阳明学知行合一、力行实践 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 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 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 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 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 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 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 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阳明四句教
• 王阳明认为,人对外物的认知是一种本能, 心的本体就是“至善”。将这种本能发挥 到极致就能够心如明镜,映照万物,此时 的心便是天理。所以,我们可以从物我一 体论和心体至善两个角度去理解心即理的 真正含义。
• 物我一体:主观和客观统一所达到的这种审美境界,是一 种物我一体的境界.在审美心态的观照下,主体和对象间的 鸿沟被弥合了,无论是主体自身还是客观审美对象,都获得 了一种情感的观照和肯定,都是以一种物我两忘的审美意 象来呈现这种审美境界的。 • 心体至善:无善无恶即至善也。“无善无恶”表示超越善 恶的境界也就是“至善”。 “心体”即指良知,良知是 判断是非善恶的终极标准,因此良知不能偏执善恶任何一 方,不受善、恶的限定,因而是无善无恶的。
•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 指最高本体。 • 语出《孟子·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 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 直接统一的表现
•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 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 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 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 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 “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 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 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 无善无恶心之体, • 有善有恶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知, •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心即理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肤浅的“心”就 是“理”的意思。 • 心即理的理论基础是物我一体论,即身、 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以相 互独立的存在。身的主要功能为视、听、 言、动;心的主要功能为映照;身是心感 知物的媒介;意就是心通过身对物的感应; 感应到灵明之处便是知;物就是能够被身 心感应的事物。
• 第一是道德理想主义。 • 第二是人文精神。 • 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 • 第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
王阳明思想学说的当代意义

第一,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 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 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 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 症良药。

第二,阳明学提倡“亲 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 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
Fra Baidu bibliotek
•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 和实践的关系。 •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 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 和实际行动。 • 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 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 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 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 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 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 “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 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 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 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 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 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 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 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 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 刻之处的。
•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 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 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 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 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 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 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 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 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 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 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