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河南科技学院机械设计说明书
![河南科技学院机械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057d16a21614791711283a.png)
目录一、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2)二.前言 (3)三.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计算 ................................................ 4 第一节 选择电动机 .................................................................... 4 第二节 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 6 第三节 各轴的转速,功率及转矩 (列成表格) ....................... 7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 8 五.齿轮的设计计算 ......................................................... 11 六.轴与轴承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 16 七、键等相关标准键的选择 .............................................. 23 八、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 24 九、箱体结构设计 ........................................................... 24 十、设计小结 (26)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十一、参考文献 (26)一、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题目特点:单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原始数据:F=3000N F:输送带拉力;V=1.9m/s V:输送带速度;D=400mm D:滚筒直径。
设计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2.二张主要零件图3.零号装配图一张工作要求:输送机连续工作,单向提升,载荷平衡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10年,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4c08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b.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尊敬的教授:经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我在这里向您提交我个人的课程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同与指导。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机械制造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课程:包括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2. 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教学生如何使用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制造;同时,教学生使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机械制造的仿真与建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与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2. 实践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评估:1. 理论课程: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及结果分析,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要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参考书目:《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六、课程设计计划:1. 第一周:简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2. 第二周至第十周:依次介绍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零件加工、装配、检测等;3.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制造;4.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机械制造的仿真与建模。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能够使用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与建模的能力。
八、结语:以上是我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简要方案,我将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素质。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机械设计基础PPT教案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机械设计基础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c470ac336c1eb91b375da0.png)
t
a
4h2
/
2 t
讨论
a
4h2
/
2 t
2h t
在A、B、C三点,a有突变,惯性力也有突变,引 起柔性冲击;
a∝2,a,也不适用于高速。
适用于中速运转的场合。
第24页/共44页
§3—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位移曲线的作法——辅助线法
h
s
2h
2
/
2 t
123 4 5 6
t
h
1 2 34 5 6
h
第25页/共44页
s r02 e2
在上式中代入δ的一系列值,可求出对应的一系列r0值r01、 r02、、 r0n,应使:
③由求出r0 min的图解安全区法;
④诺模图法。
第38页/共44页
三、滚子半径的确定 设:
当理论廓线内凹时,
§3-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rT
当理论廓线外凸时,
rT
rT
轮廓变尖
第39页/共44页
2
3
3
4
4
5
6
5
6
6
第33页/共44页
§ 3—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
已知: rmin ,(方向),机架长LOA,摆 杆长LAB,=f (),设计凸轮廓线。 φ-δ线图
μφ
rmin
A7
A8
7
A6
第34页/共44页
0 1
A1
B1
B2 0 2
A2
δs
O
B2 B3 B3 B4
δt B4
第26页/共44页
§3—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仅供参考,不一定会用的_百度.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仅供参考,不一定会用的_百度.](https://img.taocdn.com/s3/m/255af50a910ef12d2bf9e7c8.png)
XX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仅供参考,不一定会用的_百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班级题号(01一、设计题目设计链式推爪驱动装置的传动装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示意图如下:已知条件:1链轮的节距:P= 毫米齿数Z=2链轮上的圆周力:F= 牛顿3链的速度:V= 米/秒技术条件与说明:1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预定为年每年按300天计算,班制工作每班按8小时计算; 2工作机的载荷性质是平稳、轻微冲击、中等冲击、严峻冲击;单、双向回转;3电动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220伏;4传动布置简图是由于受车间地位的限制而拟订出来的,不应随意修改,但对于传动件的型式,则同意作适宜的选择;5同意的链的相对速度误差≤±3~5%。
二、设计要求1减速器装配图1张;2零件图2~4张(具体画什么零件,由指导教师指定;3设计说明书一份,按指导书规定的要求书写。
三、设计期限1设计开始日期:年月日2设计完成日期:年月日四、指导教师本设计由指导教师指导。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班级题号(02一、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一级圆锥齿轮减速器,传动示意图如下:已知条件:1 鼓轮直径: D= 毫米; 3 鼓轮上的圆周力: F= 牛顿;2 鼓轮宽度: B= 毫米; 4带的速度: V= 米/秒, 技术条件与说明:1 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预定为年每年按300天计算, 班制工作每班按8小时计算;2 工作机的载荷性质是平稳、轻微冲击、中等冲击、严峻冲击;单、双向回转;3 电动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220伏;4 传动布置简图是由于受车间地位的限制而拟订出来的,不应随意修改,但对于传动件的型式,则同意作适宜的选择;5 同意的工作轮的速度误差≤±3~5%。
二、设计要求1 减速器装配图1张;2 零件图2~4张(具体画什么零件,由指导教师指定;3 设计说明书一份,按指导书规定的要求书写。
河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06
![河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06](https://img.taocdn.com/s3/m/5736b2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2.png)
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 合理规划各部件的布局,确 保系统运行的顺畅和高效。
考虑机械系统的工作环境和使 用条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制 造工艺,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01
根据机械系统的运动需求,确定各部件的运动形式和参数,如 转动、直线运动等。
02
设计合理的传动机构和驱动方式,实现机械系统所需的运动速
河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工科实力较强的大学,在机械设计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 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具备独立进行机械设 计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 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和前沿技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
01
02
03
轴系零件设计
轴的设计
01
包括轴的类型、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和刚度校核等
内容。
轴承的选用
02
介绍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选用原则和设计方法。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03
阐述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特点、选用原则和设计方法。
04
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机械系统总体布局
确定机械系统的整体结构形式, 包括集中式、分散式和分布式
济效益。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保障产品的安全 性,防止因设计不当导 致的意外事故和对人身
财产的危害。
机械设计常用方法
理论设计法
基于力学、热力学等基本原理进行产品设 计的方法,适用于简单机械产品或初步设
计阶段。
相似设计法
借鉴相似产品或已有设计经验进行产品设 计的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产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675d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8.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及常用机械加工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加工中材料、刀具、机床的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3. 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表面质量等关键技术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并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造型、编制加工程序,具备初步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制造的定义、分类、工艺过程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分析车削、铣削、磨削、钻孔、镗孔、刨削等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3. 机械加工材料、刀具与机床:讲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介绍各类刀具的结构、性能及选用原则;阐述机床的类型、性能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 机械制造精度与表面质量:探讨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5.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学习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
6. 数字化制造技术:了解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零件造型、编制加工程序,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宣教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宣教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6168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3.png)
例:平行四边形机构,AB = CD
连杆2作平动,BC线上各点轨迹均为圆
B
E 2
C
F 3n 2Pl Ph 3 3 2 4 1
1
3 5
若加上杆5,使AB=CD=EF
A
F
D
则杆5上E点旳轨迹与杆2上E点旳轨迹4 重叠,不影响机
构旳运动,但
F 3n 2Pl Ph 3 4 2 6 0
因为,加上
动呢?
2
例2、计算铰链四杆机构旳自由度
3
解:活动构件数n= 3
1
低副数Pl= 4
4
高副数Ph= 0
F 3n 2Pl Ph 3 3 2 4 1
1、当原动件数>F
卡死不能动或破坏
原动件数=F 机构运动拟定
§1—3 平面机构自由度旳计算
例3、计算铰链五杆机构旳自由度
解:活动构件数n= 4
2
3
例如:
y y
三、自由度F ——构件独立运动旳数目
♣ 作空间运动旳构件
6个自由度F
o
oZ
x x
§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y
♣ 一种作平面运动旳构件
B
3个自由度
A (xA,yA)
x o
四、约束 ——对独立运动所加旳限制。
y
A
x o
§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五、运动副旳分类: 按相对运动范围分: 空间运动副——空间运动
若制造误差太大,“虚”“实”, 机构卡死。
§1—3 平面机构自由度旳计算
处理措施:
B 2E
C
计算前 ,先去掉产生虚约束部分。 1
4
3
A
F
D
F 3n 2Pl Ph 3 3 2 4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da98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5.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工具,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设计。
二、课程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工具。
2.熟悉机械制造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4.能够设计简单的机械零件和装置。
5.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机械制图基础。
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制图标准、常用符号、工程图、构图传统、机械零件符号、常用线型等。
2.机械加工基础。
包括常用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加工精度控制、刀具类型和使用等。
3.机械加工设备。
包括常见的机床、工具、模具、测量工具等。
4.测量技术。
包括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精度控制等。
5.机械设计基础。
包括机械零件设计、装配技术、机械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专业软件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测量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设计作业:对学生提出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机械零件和装置,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成绩等。
2.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考试时间为2小时,主要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进行高层次研究提供支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551e09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8.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讨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数值分析法:计算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实验设备:刀具、工件和切削实验机。
3. 课件:金属切削过程的动画和图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实验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熟悉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a57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1.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为其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和常用术语。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机械制造工艺的编制和执行。
5.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 利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实验法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教材、参考资料等。
2. 准备实际工程案例和实验设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
3. 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目的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和常用术语,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
4. 讲解工艺方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6. 课堂讨论:提出讨论题目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7.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8.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903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0.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2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
能够列举出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机械制造过程的组成和分类。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问答法:讨论机械制造过程的组成和分类。
1.5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投影片: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示意图。
1.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出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2.1 课程简介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各种参数的作用和选择。
2.2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
能够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
2.3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切削参数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实践操作:演示切削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2.5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床设备:进行切削实践操作。
2.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选择切削参数的能力。
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3.1 课程简介了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和选择。
3.2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方法。
3.3 教学内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机械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实践操作:演示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
3.5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床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操作。
3.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方法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选择机械加工方法的能力。
河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00
![河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00](https://img.taocdn.com/s3/m/4a2b9d57ad02de80d4d8406d.png)
机器举例: 内燃机、牛头刨床、 翻斗车、电阻打弯机、 缝纫机、 送料机、蛋糕切片机、 榨油机、 玩具、 机械手、 工业机器人等。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设计和制造了类型繁多、 功能各异的机器。
§0-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机器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机器的组成大致可包括:
润滑、显示、照明等辅助系统
机器的特征: 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体; ②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构的特征
③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
能量、物料和信息的转换 。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 的连续转动,该组合体称为: 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称为: 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 称为: 齿轮机构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改变运动形式的机械装置。如: 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 齿轮机构等。
§0-4 教学安排
一、计划学时与教学环节: 计划学时 共96学时,课程设计3周(下学期进行)。
其中本学期40学时(包括4学时实验),下学期56学时
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实验、作业、设计、答疑等。
二、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王昆主编,
§0-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机器和机构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研究的着重点不同 机构——一个运动件系统,实现运动的转换或力的传递 机器——除了运动系统以外,还包含有电器、液压等控制装置, 完成能量(信息)的传递、转换或作有益的机械功 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两者并无区别。 联系:机器由机构组成,一部机器包含不同的机构;不同的
§0-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d9aa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3.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 引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机械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方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项目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设计和制造简单机械零件;•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机械加工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图和设计;•学生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机械制造问题。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和机械装配等方面的知识。
3.2 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学生将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钻削、刨削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悉不同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3.3 CAD绘图和设计学生将学习和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图和设计。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理解CAD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和二维绘图。
3.4 机械零件装配和调试学生将进行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实践,学习和掌握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调试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理解机械零件的装配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装配调试的基本技能。
3.5 实际机械制造问题解决学生将面临一些实际机械制造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6c82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e.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1. 机械制造原理- 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参数和标准2. 工程图学- 工程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工程图的绘制方法和规范- 工程图的解读和应用3.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和设备4. 机械装配技术- 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机械装配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5. 机械制造材料- 机械制造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机械制造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机械制造材料的加工和表面处理6.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 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其原理和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课程设计方法: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通过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2. 实践操作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制造技术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3. 小组项目设计:指导学生组成小组,开展机械制造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大家的互动和思考。
课程设计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小组项目设计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期末考试或综合评价:对学生在整个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进行考核。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123de35e009581b6ad9eb41.png)
第一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性质、地位1)必修的实践环节。
2)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到的各门知识,综合解决设计、制造和管理中问题。
3)对指定的产品的制造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和机床选择等综合考虑后,进行制造工艺设计。
4)要求学生用计算机机进行绘图和编程。
2.本课程的前置课程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完专业基础课、主要专业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微机技术等、CAD/CAM 课程。
相关课程.3.时间和学时安排学时:两周安排:四年级上学期进行。
4.基本要求1.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的能力;2.掌握分析机床的基本知识,具有选择和使用机床的能力;3. 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和产品装配方法的能力;4 掌握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产品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具有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业规程的能力;5.具有运用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
5. 设计的任务6.填写工艺文件。
填写要求是:内容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精练,字迹清晰。
对工艺文件填写作如下规定: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工时定额可不填。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的工序图。
图中主视图应处于加工位置,用细实线将零件的主要轮廓画出来;用粗实线给出加工表面;用定位符号表示定位基准;用夹紧符号表示出夹紧表面;并标出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注上工序尺寸与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有关的其他技术要求。
(3)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工时定额只填写基本时间,工人技术等级此项不填。
(1) 分析、了解产品性能、用途;(2) 了解制造规模、方式,生产条件(3) 制订制造方案;(4) 编写工艺(主要任务) ;(5) 设计工装(可以在其他课程设计中进行) 。
(6) 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7) 所有设计资料文挡拷贝电子版一份上交。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52454e1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d.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能力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能力进行机械制造加工、检测和调试。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旨在通过设计一款简单的机械零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造加工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为他们的未来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1.课题选材选一款简单的机械零件(如螺母、螺栓等),根据机械图样和要求,进行加工制造,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加工成本、加工难度、材料选择等问题。
2.任务要求(1)学生自行设计机械零件的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案,并绘出完成加工所需的各种制造图纸。
(2)学生在作业前要进行参观工场,了解加工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基本技能。
(3)学生自行组织加工生产,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加工制造,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制造的零件需要符合规定的尺寸、工艺和精度要求。
(4)学生需要对加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法,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5)学生应该注意制造成本和质量问题,从经济、实用和科技角度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提高设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评分标准(1)设计方案(20分)(2)加工过程(30分)(3)加工质量(30分)(4)总结报告(20分)三、课程设计实施1.学时安排本课程设计为期2周,每日安排4个学时,共计56学时。
2.实验设备机床:车床、铣床、钳工两用机床、加工中心等。
工具:卡尺、千分尺、千分表、深度游标卡尺、磨具、切削刀具、夹具等。
3.实验流程(1)学生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绘制出制造图纸和工艺流程图。
(2)学生前往工厂参观,了解加工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基本技能。
(3)学生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制造,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制造的零件需要符合规定的尺寸、工艺和精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1. 零件的技术要求 (2)2. 确定堵头结合件的生产类型 (3)二、毛坯的选择 (4)1.选择毛坯 (4)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4)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6)1.精基准的选择 (6)2.粗基准的选择 (6)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7)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2.加工阶段的划分 (8)3.加工顺序的安排 (8)4.具体方案的确定 (9)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10)1. 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0)2. 机床、刀具、夹具及量具的选择 (11)3. 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 (12)六、设计心得 (35)七、参考文献 (36)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技术要求1.堵头结合件由喂入辊轴和堵头焊接在一起。
其中喂入辊轴:材料为45钢。
堵头:材料为Q235-A。
且焊缝不得有夹2. 确定堵头结合件的生产类型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左堵头结合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1.选择毛坯由于该堵头结合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的强度和冲击韧度,堵头选用锻件,材料为Q235-A ,因其为2据粗略估计锻件质量: 11.6f Kg M = 3.形状复杂系数:锻件外廓包容体重量按公式:2N d h 4M πρ=计算293186.51011047.851021.65Kg NMπ-=⨯⨯⨯⨯⨯=形状复杂系数: f 11.60.5421.6M S M N === 故形状复杂系数为S2(一般)级。
4.锻件材质系数:由于该堵头材料为Q235-A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0.14%—0.22%,小于0.65%所含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Si 0.3%≤、S 0.05%≤、P 0.045%≤故合金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0.3%0.05%0.045%0.395%3%++≤<%。
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为M1级。
5.锻件尺寸公差根据锻件材质系数和形状复杂系数查得锻件尺寸公差为( 2.41.2+-)。
6.锻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堵头的形装特点,选择零件轴向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7.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堵头结合件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 均大于等于1.6μm 。
属于a 类。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1.精基准的选择喂入辊轴:对实心的轴类零件,精基准面选用顶尖孔,轴上所有的外圆表面都是以轴线为设计基准,用顶尖孔定位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避免了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避免了因基准转换而产生的误差。
堵头:选择堵头外圆表面和堵头结合件端面作为精基准,堵头外圆表面的轴线是堵头的设计基准,将它作为精基准,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
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堵头左端面作为工序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避免了因基准转换而产生的误差2.粗基准的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选该喂入辊轴的外圆表面、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加工阶段的划分该堵头结合件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粗车喂入辊轴端面、加工顶尖孔、粗车外圆、粗车堵头端面、粗车堵头外圆、粗镗堵头内壁、粗镗堵头内孔半精加工阶段:半精车喂入辊轴外圆、半精车端面、半精镗堵头内孔。
精加工阶段:精车喂入辊轴外圆、精车堵头外圆表面。
3.加工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工序: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方案对比:方案一:喂入辊轴主要表面粗加工-轴颈φ40H8/n7精加工-堵头主要表面粗加工-堵头主要表面精加工-焊接-轴主要表面精加工方案二:喂入辊轴主要表面粗加工-轴颈φ40H8/n7精加工-堵头主要表面粗加工-堵头内孔φ40H8/7精加工-焊接-轴主要表面精加工-堵头主要表面精加工方案三:喂入辊轴主要表面粗加工-轴颈φ40H8/n7精加工-堵头主要表面粗加工-堵头内孔φ40H8/n7精加工-焊接--堵头主要表面精加工-轴主要表面精加工论证:从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及各方面考虑选取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作出下列论证方案一:堵头外圆表面精加工之后进行焊接,使工件发生变形,使堵头外圆表面和辊轴的同轴度降低。
方案二:为了使零件在加工后发生变形的变形量小,先对零件进行焊接,焊接之后加工堵头外圆表面保证了堵头外圆表面和轴颈的同轴度,但加工堵头外圆表面时以轴颈φ40H8/n7作为定位基准,会破坏轴颈表面,由于轴颈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故不太合理。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将最后两道工序进行颠倒,即焊接之后先加工堵头外圆表面,然后加工轴颈φ40H8/n7,保证了φ40H8/n7表面的质量综合以上可知方案三最为合理 4.具体方案的确定1.粗车辊轴两端面,打中心孔。
2.粗车φ50外圆。
3.粗车φ40n7外圆。
4.半精车φ40n7外圆。
5.精车φ40n7外圆,并倒角。
6.粗车φ40h7外圆。
7.粗车堵头右端面。
8.粗镗堵头内孔。
9.粗车堵头左端面。
10.半精车堵头左端面 11.粗车堵头外圆表面 13.粗镗堵头内壁表面14.粗镗堵头内孔外臂表面 15.粗车堵头内端面(A 面) 16.半精镗堵头内孔 17.精镗堵头内孔 18.倒角0.5×45° 19.钻孔20.攻螺纹105M H 长度为17mm 21.焊接22.半精车堵头外圆表面23.精车堵头外圆表面,倒角8×45° 21.半精车辊轴φ40h7外圆 22.精车辊轴φ40h7外圆五、工序内容的拟定1.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选用5125Z 型台式钻床,并选择8.5mm φ钻头,即可满足其加工性能,同时选用10M 的丝锥。
在切削过程中选择游标卡尺和千分尺作为测量工具。
3.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工序1 下料毛坯选择棒料,材料为45号钢。
毛坯直径D=55mm ,毛皮长度L=210mm.工序2 车削喂入辊轴两端面,打顶尖孔,以外圆表面为粗基准: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45#,σ b =630-700MPa ,棒料;工件尺寸:L=210mmd=φ55加工要求:车削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mm ,表面为自由尺寸公差,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5a R = 刀具:YT15硬质合金车刀。
尺寸:宽度B=16mm 高度H=25mm 刀杆长度L=125,选择刀具前角γ0=20°后角α0=10°,副后角α0=10°,刃倾角λs=-8°,主偏角Kr=90°, ,副偏角Kr’=5°。
2. 切削用量按机床的实际情况,选取主轴转速560/min 9.3/n r r s == (1)确定背吃刀量:轴线长度方向的端面的加工余量为2mm ,需全部加工,因为余量较小,故可一次加工,选择背吃刀量2sp a mm =。
(2)确定进给量:进给量0.5/f mm r =(查表得)。
(3)计算切削速度:3.14559.3 1.61/10001000c dn v m sπ⨯⨯=== (4)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由刀具磨顿标准参考值表查取硬质合金外圆车刀磨损部位为后刀面且粗加工时的后刀面磨损最大限度为0.6-0.8,焊接耐用度T=60min 。
(5)计算基本工时:公式为b Lnft =式中11232d d L l l l -=+++其中1(23)tan sp ra l k =+ 235l = 故:b L nf t ==550(0234)/5600.50.12min 2-++++⨯= (6)校验机床功率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教科书中表2-6查得45钢的单位切削功率为6332.710/(/min)s P KW mm -=⨯,再由表2-7查得当f=0.5 mm/r 时0.93FC K =故1000C s c p FC P P v a fK ==632.710-⨯⨯99.6⨯2⨯0.5⨯1000⨯0.93=3.03KW 机床消耗功率P=3.03/0.8=3.78KW<7.5E P KW = E P 为机床功率,故所选机床功率足够。
工序3 加工喂入辊轴外圆表面,以顶尖作为定位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45#,σ b =630-700MPa ,棒料;工件尺寸:L=206mmd=φ55加工要求:粗车φ55表面到φ50,表面粗糙度为12.5。
粗车-半精车-精车φ50到0.0420.01740φ++,长度为60mm ,并倒角1×45°。
粗车φ50表面到φ41.6长度为121mm ,表面粗糙度为3.2刀具:YT15硬质合金车刀。
尺寸:宽度B=16mm 高度H=25mm 刀杆长度L=125,选择刀具前角γ0=20°后角α0=10°,副后角α0=10°,刃倾角λs=-8°,主偏角Kr=60°, ,副偏角Kr’=5°。
2.确定切削用量粗车φ55表面到φ50 (1)确定背吃刀量粗车φ55mm 外圆,加工余量为5mm,两次走刀,则背吃刀量 2.5sp a mm = (2)确定进给量d有式中 1(23)tan sp ra l k =+ 235l =故:b Li nft ==(2060234)/5600.50.76min ++++⨯=(6)校验机床功率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教科书中表2-6查得45钢的单位切削功率为6332.710/(/min)s P KW mm -=⨯,再由表2-7查得当f=0.5mm/r 时0.93FC K =故1000C s c p FC P P v a fK ==632.710-⨯⨯97.2⨯2.5⨯0.5⨯1000⨯0.93=查表取:Vc=1.8m/s(由 4.2sp a mm =、f =0.4mm/r 、车刀为YG 硬质合金)由公式1000n V c dπ=有(1000 1.860)/(3.1450)687.9/minn r =⨯⨯⨯=根据C6140车床速度表选择车床速度N=710r/min则实际的切削速度 N 3.1450710 1.86/1000100060d Vc m s π⨯⨯===⨯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 4.2sp a mm =,f =0.4mm/r, n =710r/min, 1.86/Vc m s = (5)计算基本工时:公式为123b l l l l L i i nf fn t +++==式中 1(23)tan sp ra l k =+ 235l =半精车0.2670.01741.6φ++到0.1170.01740.2φ++,加工余量为a=1.4mm,一次走刀,则背吃刀量 1.4sp a mm = (2)确定进给量进给量0.4/f mm r =(查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