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金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2.1种子的萌发学案
课题:3.2.1种子的萌发.课型:新授课时间授课人:签字:学习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 学会运用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重难点: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示):Array我国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恰当地概括了被子植物一生,你能用图解的形式把被子植物的一生经历的过程表示出来吗?学习过程:(一)明标自学学习任务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 根据课本89页作物播种的相关资料,你会做出什么假设?2.参照课本89页制定的计划设计探究方案: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④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4)请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实验器材设置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5)结果:请推测,课本89页实验方案中,几号装置中的种子萌发了?几号装置中种子没有萌发?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结论:分析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学习任务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课本91页,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假如环境条件都具备了,所有的种子都可以萌发吗?(1)干瘪的种子或被虫咬坏的种子能萌发吗?(2)储存时间过长或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3)种子成熟后,大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有的需要几周,有的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
那么,正在休眠的种子能萌发吗?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学习任务三,种子发芽率的测定,阅读课本93页,1.说出为什么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怎样测定?2.如何抽样:农民买回一袋种子如何测定发芽率?能否用3~5粒种子或把一袋种子都用上?能否挑几粒大的种子?3.什么叫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应注意什么问题?4.怎样计算种子的发芽率?5.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应当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怎样提供这些条件?(二)小组合作针对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人教版七上生物3.2.1 种子的萌发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重点)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重、难点)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学习过程:一.导入课题“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
为什么在春天播下去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你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推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可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1.设计实验检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检验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可能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呢?【讨论】(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2)实验探究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3)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4)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对照组应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光和空气等的条件?对每一对照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它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一样?(5)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教师演示模拟实验,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相互描述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学习任务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1页最后一文字,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条件。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92页“种子萌发的过程”图,并结合课本文字,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吸水膨胀,种皮胀破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内容,思考课本93页5个思考题。
想一想种子的发芽率该如何计算?(注意结合93页提示内容)种子的发芽率=三.合作交流1.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自主学习内容,重点解决有疑点的问题。
《种子萌发》导学案
《种子萌发》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3. 掌握种子的发芽环境和影响因素。
前导学环节:请同学们观察下方显示的图片,思考种子是如何发芽的?为什么有些种子能够生长,有些却不能?(插入图片:显示种子的发芽过程)导学过程: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胚和萌发点组成。
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一层硬壳,能够保护胚和胚乳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胚乳是一种营养组织,提供给胚以营养。
胚是种子内部的胚胎,是植物的生长点。
萌发点位于种子的胚中,是植物生长的起点。
2. 种子的功能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孕育着植物的新生命。
种子除了有保护胚胎的作用外,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芽生长。
二、种子的发芽过程1. 充足的水分和氧气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
当种子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后,种皮会变软,胚乳的营养物质会向胚传递,激活胚中的萌发点。
2. 萌发点开始生长,首先是根部开始向下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然后是胚茎向上生长,穿破土壤表面,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三、种子的发芽环境和影响因素1. 温度种子的发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是20-30摄氏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2. 光照有的种子需要光照才能发芽,有的种子则需要避光发芽,光照对种子的发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3. 水分种子发芽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但如果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
4. 氧气种子也需要吸收充足的氧气才能进行新陈代谢,缺乏氧气会导致种子发芽失败。
导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种子的发芽过程,以及种子的发芽环境和影响因素。
在以后的植物学学习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为观察和实验提供更多的依据。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的:通过学习《种子萌发》,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
3.2.1 种子的萌发 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闹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者描速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爱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5.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6.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帮助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课前预习】一、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3、种子是如何萌发的?二、探究学习课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种子40粒左右、四个罐头瓶、餐巾纸、水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第89~91页“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参照教材第89 页讨论和完善方案;参照教材第91页中第1~3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2,根据制定的计划,将准备好的种子放入不同的环境。
3.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
(课下完成)4.四人一组讨论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给种子萌发选择了哪几种环境?5.请同学们记录一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6、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能力提升】1.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温度B.防止风沙C.提高湿度D.防止虫害2.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备的环境条件( )。
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空气D.光照3.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 胚芽B. 胚根C. 胚轴D.子叶1、以下是老师在课前几天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忙一起完成。
1瓶号不放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
2瓶号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萌发。
3瓶号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中未萌发。
4瓶号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
(1)1号瓶和2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导学案2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简述种子萌发的环境和自身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构造与幼苗各构造的对应关系。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难点: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播种的小资料:会给你一些什么启示?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
( )1.提出问题: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做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制定和实施方案:其中2号瓶处于自然状态下,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瓶内种子能正常萌发,起对照作用,叫组;1号瓶、3号瓶、4号瓶分别缺少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它们都不能萌发,叫组。
共有组对照。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3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4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结论:种子萌发需要。
任务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问题:1、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2、大米或豆瓣种在地里萌发吗?3、子叶或胚乳干瘪的种子易发芽吗?4、处在休眠阶段的种子能顺利萌发吗?结论:种子萌芽的自身条件胚必须是的,有充足的,并已度过期。
任务三:探究种子的萌发过程1、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2、种子各构造的作用胚芽发育成,胚轴发育成,胚根发育成,子叶,胚乳。
任务四:探究计算种子的发芽率1、你知道发芽率的公式吗?2、用全部种子或一颗种子做发芽率实验行吗?3、种子站对一批种子做发芽率实验只做一次行吗?如果多做几次,那怎样计算其发芽率呢?4、为什么要对种子做发芽率的测试?二、拓展延伸P94 的2、3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生导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和自己条件2、会描绘种子萌生的过程【学习要点】“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的研究过程【学习难点】“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的研究过程【课前预习】1、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是、、。
2、种子萌生的自己条件是、、、。
3、当玉米种子萌生时,第一要汲取。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随后,发育,打破种皮,形成根。
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互学研究】一:研究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种子萌生的环境条件》,研究实验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定:(3)拟订实验方案:(4)议论和完美方案;(5)展望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展现沟通】小组展现,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二:说明种子萌生的自己条件1、总结出种子萌生的自己条件。
2、种子为何有的拥有休眠期?【展现沟通】小组展现,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三:描绘种子萌生的过程1、描绘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生的过程【展现沟通】小组展现,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四:研究《测定种子的抽芽率》阅读《测定种子的抽芽率》,依据课本思虑 5 个问题,并拟订出你以为可行的方案。
而后达成P94 的“议论1和 2”。
【讲堂练习】1、初春播种此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使出苗,其原由是A、保湿保温,有益萌生 B 、防备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生需要避光 D 、防备狂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生,这是由于缺乏种子萌生所需要的A 、水分B 、空气C、养料 D 、温度3、玉米种子萌生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由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 、被胚根汲取掉B、被胚汲取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余植物汲取4.种子萌生时必需的外界条件包含()①适合的温度②水③光④土壤⑤空气⑥肥料A .①②④B .①②⑤C.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5.在适合的条件下,以下种子可以萌生的是()A. 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B.虫蛀空了的水稻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D.籽粒饱满完好的菜豆种子6.将籽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 ℃~ 30 ℃下播种,甲组种在湿润贫乏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湿润肥饶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抽芽状况是()A. 甲先抽芽B.乙先抽芽C.同时抽芽D.都不抽芽7.玉米种子在萌生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根源及最初打破种皮的构造挨次是()A. 子叶胚芽B.胚乳胚根C. 子叶胚根D.胚乳胚芽8.种子萌生后,未来发育成地上部分的是()A .胚芽B .胚根C.胚轴D.子叶9、在测定种子的抽芽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精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B、为了防止浪费只要取3-5 粒种子为测定样本C、重复测定 2 次,取 3 次的均匀值作为测定结果D、为了使测定结果正确起码要取10000 粒种子为样本10、小明在测定种子的抽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 粒,出芽的状况分别是95 粒、90 粒、94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2.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自主探究】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假设: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o (书中91页)3、制定计划:(如图)很多水橱柜(1)图中有组对照实验。
即2和:2和:2和(2) 1和2中,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实验组是(3) 2和3中,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实验组是(4) 2和4中,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实验组是4、实施计划: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发现_____ 号瓶子中的种子萌发了,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探究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是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己经度过____ 。
(书中91页)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是植物长期的结果。
(书中9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探究三:种子萌发的过程8、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O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I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书中92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丿【学以致用】基础训练(基础题)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A .增加了土壤水分 B.增加了空气C.提高了土壤温度D•减少了阳光照射2.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A.子叶B•胚芽C.胚乳D.胚根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所探究的环境条件是()罐头瓶实验材料处理(拧紧瓶盖)环境 ① 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 拧紧瓶盖 室温 ②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A斥考热身(必做题)4.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①一定的水分 ②阳光 ③适宜的温度 ④充足的空气 ⑤营养物质 A.①②④ C.①②⑤5. 将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30C 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 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6. 有人将100粒黄豆均分成两组,一组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组在有光条件下培 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都正常萌发,这说明黄豆萌发的必需条件不包括()综合突破(选做题)7.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凤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探究,方案见下表。
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能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解决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积极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4.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相应实验进行探究。
2.难点:
设置对照实验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思考:
(1)古莲子为什么埋藏了一千年都没有萌发呢?
(2)科学家将它挖出来后给予什么条件才使它萌发呢?
五、反思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些什么问题吗?。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精品学案
《种子的萌发》精品学案一、被子植物的一生→植株的生长→→衰老死亡二、种子萌发的条件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和。
(3)制定、实施计划(4)现象:不萌发不萌发(5)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的且是活的,具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已度过。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发芽率=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使用方法进行测定。
重复2次,取作为测定结果。
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材料: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思路导引: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自主解答:①取材问题:应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因为种子的萌发既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受自身条件的影响。
②实验遵循的原则问题:在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即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探究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材料: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太低B.没有胚乳C.胚被破坏D.水分不足思路导引:大米是水稻种子碾制而成的,在脱掉种皮的过程中,胚受到损伤所以不能萌发。
自主解答: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是胚必须是完整而且是活的,还要度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土壤的贫瘠和阳光与种子萌发无关。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还要有完整有活力的胚。
答案与解析课前预习一、种子的萌发开花结果二、1.(2)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3)不洒水大量水冰箱水温度空气(4)萌发不萌发(5)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2.完整休眠期三、子叶胚乳根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茎和叶×100%四、1.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2.抽样检测平均值课堂探究探究一:种瓜点豆的时间选在清明前后是因为该时期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同时春耕增加了土壤中的空气,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学案主人主人班级使用日期:2015年 11 月日课题3-2-1 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2、描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部位的发育对应关系。
学习重点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学习内容学习笔记一、练习反馈二、自学讨论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完整且活的、度过。
3、种子萌发过程中,最早突破种皮的是 ,形成;胚中发育成芽的是。
三、交流提升目标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结果,据表回答问题:瓶号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萌发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未萌发4 放过量水,使种子淹没于水中,置于温暖处未萌发(1)在该探究实验中共有组对照实验。
(2)1号瓶和2号瓶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
(3)3号瓶和2号瓶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
(4)4号瓶和2号瓶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
(5)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保持水分B.提供氧气C.提高温度D.防治病虫对照实验,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时什么?学案序号:17 备课人:备课日期:2015年月日审核人目标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A.去掉少部分胚乳的玉米种子B.被虫蛀空了的水稻种子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D.煮熟的菜豆种子4、将食用的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A.胚已经被破坏B.除掉了种皮C.胚乳受到损伤D.剥落了谷壳目标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测定种子的发芽率5、种子萌发过程中,最早突破种皮的是 ,形成;胚中发育成芽的是。
6、种子萌发的过程是()①种子吸收水分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轴、胚根和胚芽③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④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②①④③7、计算:小明选出了1000粒菜豆种子,有850粒发芽,发芽率是多少?四、梳理巩固五、抽测达标1、下列不是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的是()A.充足的空气B.充足的阳光C.适宜的温度D.一定的水分2、观察下图,填写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图一图二(1)、A是由图一中的[ ] 发育来的;C是由图一中的[ ]发育来的;E是由图一中的[ ] 发育来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无答案):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编号:22自学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自学重点和难点:自学目标1、2。
学习过程一、构建知网并展示(提示: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构建知识网络)(3min)二、自学自研(20min)学习任务一:解读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2、对照教材P89~91页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
选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之一,尝试设计一份探究实验方案并展示。
3、科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照实验中,接近自然状况的为组,经人为处理的为组。
学习任务二:认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自然条件有:有完整的、具有生命力的;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状态。
学习任务三: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图,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习任务四:学会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⑴为什么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⑵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⑶解释抽样检测三、展示交流(15min )1.各小组代表选择任务讲解,并对生成的个别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2.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
四、诊断评价(7min )1、早春播种, 常用“地膜覆盖” 的方法促进早出苗, 其主要目的是 ( )A. 种子萌发需要避光B. 增加二氧化碳以抑制呼吸C. 保温、 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D. 防止鸟类取食种子2、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不包括 ( )A. 水分B. 阳光C. 空气D. 适宜的温度3、小麦收割后要及时的晾晒,堆放久了会发芽,由此可以推测,种子萌发需要A. 阳光B. 水分C. 空气D. 适宜的温度4、下列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5、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宜的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和 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引导学生讨论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意义,教育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学习重难点】1.种子的萌发条件2.种子的萌发过程.【自学导引】通过课本中的对照实验得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89-91页)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91-92页)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呢?(92页)在农业生产上为什么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92-94页)【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阅读课本89—91页,完成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3.制定并完善计划:(1)四个罐头瓶内的种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仔细观察,请将它们所得到的萌发(2)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每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为什么?(3)本实验起对照作用的是号罐头瓶。
(4)本实验有个变量,设置了组对照实验。
(5)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6)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4.实施计划:按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1号瓶与2号瓶对照,变量是,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2)2号瓶与3号瓶对照,变量是,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3) 2号瓶与4号瓶对照,变量是,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
探究活动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思考:种子具备了萌发的环境条件,就一定能发芽吗?阅读课本91 -92页,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 。
探究活动三种子萌发的过程阅读课本92第三段,完成以下内容: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同时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进一步发育成。
探究活动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小组讨论课本93页思考①-⑤及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有一袋种子,应该如何取样?2.如何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取三次实验的。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精品教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2.作出假设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3.制定计划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
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
推测实验结果。
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
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
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
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精品学案3.2.1种子的萌发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1.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2.阐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3.阐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2.阐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3.阐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预习教材,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自身条件: 提供营养,后脱落 茎和叶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根发芽率: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
3、制订计划(阅读89-91页内容,说说你的实验方案)4.总结:(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装置。
要想证明“空气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装置。
要想证明“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装置。
(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萌发的过程 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1)大米能萌发吗?煮熟的小麦能萌发吗?为什么?(2)种子萌发除了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在;这些自身条件。
(3)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三)种子萌发的过程连接根与茎的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和,自身条件是和,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胚轴发育成。
)A.缺乏空气B.胚已死C.温度过低D.水分过多2.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 )A.防止害虫破坏 B.防止鸟类取食种子C.保湿、保温、有利于萌发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3.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条件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 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 B.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4. 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3.2.1种子的萌发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课内探究】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是否需要光照呢?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方案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效果评价】
1、张大妈播下花生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水浸田,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A.温度较低 B.缺少阳光
C.缺少空气 D.缺少肥料
2、为探究温度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种了品种和数量相同的绿豆,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如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花盆阳光温度水
甲向阳处 30℃充足
乙①20℃②
A、向阳处、不充足
B、暗室、不充足
B、 C、向阳处、充足 D、暗室、不充足
3、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成幼苗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被虫蛀空的水稻种子
C.胚被破坏的小麦种子 D.种皮破损的菜豆种子
4、花生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胚轴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有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为了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就行了
B.测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个大的种子
C.测发芽率时应当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D.不可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
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练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⑴本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
⑵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⑶本实验共有几个对照组?分别研究什么样的条件?
⑷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
⑸如果事先已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 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⑹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三、达标检测
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
A.增加了土壤水分 B.增加了空气
C.提高了土壤温度 D.减少了阳光照射
2.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
①低温②高温③干燥④潮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的温度、、。
4.埋藏在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中的古莲子已有1040年历史,仍能萌发。
古莲子在地层中沉睡1040年,是处于状态。
5.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原因是。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是。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的结论又是什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能力目标
1、学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2、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完成“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的探究活动,并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练
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实验小组的展示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⑴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什么办法?
⑵什么叫抽样检测?抽样调查?
⑶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⑷怎样计算发芽率?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达标检测
1.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
2.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 )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
3.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了4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子数应是( )
A.360粒以上 B.360粒以下 C.320粒以下 D.300粒以上
4.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
A.被胚芽吸收掉 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
5.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发芽 B.同时发芽 C.都不发芽 D.乙先发芽
6.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
A.胚轴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7.为了尽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 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 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
8.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各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
A.92% B.90% C.95% D.91%
9.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中抽取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的情况。
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的影响。
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调查,则叫做。
10.供试验用的水稻种子400粒,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10天内,有240粒种子萌发;4天后,又有40粒种子萌发。
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11、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示意图,请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菜豆种子吸收,体积膨大。
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⑵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图C所示,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D图中的[ ]
⑶胚芽发育成D 图中的[ ] 、[ ] 。
⑷ 4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成的。
⑸ 5所示的结构是,种子萌发后它逐渐干瘪的原因是。
问题检测
1.小麦播种后,浇水过多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A.缺乏空气
B.胚已死
C.温度过低
D.水分过多
2.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 )
A.防止害虫破坏 B.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C.保湿、保温、有利于萌发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3.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条件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 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发芽 B.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4. 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
可是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
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
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
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来。
由此看来,下列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的是()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
5.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在于()
A. 没有适量的水分
B.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
C. 没有适宜的温度
D. 没有充足的空气
6.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选出了1000粒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0粒种子未发芽,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A.4%
B.40%
C.9.6%
D.96%
7.下列有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胚根发育成胚
B.子叶发育成叶
C.茎主要是由胚芽发育而成
D.胚乳的营养供胚形成时用
8.我们食用的大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可能萌发,主要原因是()
A. 去掉了果皮
B.去掉了种皮
C.去掉了胚乳
D.去掉了胚
9.“黄豆芽”的可食部分的细长发白的部分,主要是有黄豆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成的()
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
10. 保存种子,能延长其寿命的环境是()
A.低温、潮湿、高氧
B.高温、潮湿、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低温、干燥、低氧
11、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是由于种子不停地进行()
A.制造营养
B.蒸发水分
C.呼吸
D.制造氧气
12、下图是李伟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他任意找了六粒菜豆种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并将甲放在20℃左右的房间内,乙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几天后,最有可能萌发的只有号种子,因为只有它才具备种子萌发的所有外界条件。
假如它也未萌发,请认真分析未萌发的原因是。
(2)5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3)农民在适宜季节播种时,为使苗全苗壮,从种子自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从外界条件来看,要保证
学生自我评价表(请在你认可的项目下划√)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反思
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指导学生温故而知新,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