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变形监测ppt课件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ppt课件
一、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 1、倾斜原因:
主体倾斜原因——基础不均匀沉降。 主体倾斜观测——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 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 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
3. 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量大,变形量小, 变形原因复杂。
4. 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
五、变形测量点的设置
变形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又称为变形点), 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 点。
§13.2 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概述
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变 形即垂直位移,通过测定观测点与基准点之间高差随 时间变化量。
连同原始地形图、地址资料、设计图纸文件、设计 变更资料、验收记录等合编成册。
本课程理论讲解
完成 THE END
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 作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 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 了解变形机理,验证工程设计理论和地壳运动
假说。
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 评价。
建立正确的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
观测标志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
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采用油漆平行标志或建 筑胶粘帖的金属片标志;
观测期较长时,采用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 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
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采用坐 标方格网板标志。
裂缝观测标志
裂缝观测标志
2) 裂缝观测的工具与方法
建筑物变形观测ppt课件
如何测定倾斜度?
1、测量水平角法
2、经纬仪投点法
i a H
如何测定倾斜度?
3、几何水准测量法
4、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
(二)挠度观测
1.挠度观测内容 挠度观测包括建筑物基础和建筑物主体以及独立构筑物 (如独立墙、柱等)的挠度观测,应按一定周期分别测 定其挠度值及挠曲程度。
2.挠度观测的精度 3.提交成果; (1)挠度观测点位布置图; (2)观测成果表与计算资料; (3)挠度曲线图; (4)观测成果分析说明资料。
(一)建筑物倾斜的原因
建筑物不均匀的水平位移——高程建筑物 建筑物不均匀的沉降——基础倾斜
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基础倾斜容许值
建筑物高度(m) ≤24 24~60 60~100
倾斜容许值(mm) 4
3
2
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容许值
>100 1.5
建筑物高度(m) ≤20
倾斜容许值
8
(mm)
2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如何实施变形监测?
五、变形监测的实施
在变形体表面及四周布设变形监测控制网, 利用测量专用仪器和特定的测量方法对变形体在 运动中的空间和时间域内进行周期性的重复观测。
学习子情境3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 传统测量方法
学习子情境3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
一、前方交会法
A2 A1
A3
B2
B3
B1
B8
γ3
γ8
E
F
xpxAcoc tx o Bc tc oo ty tA X yB Yp-YA
ypy 拱A 坝co c to y B c tco o tx tAxB
现代工程变形监测PPT课件
制定和完善变形监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监测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先进的变形监测技术,如雷达干涉测量、激光扫描等。这些技术各有特 点,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变形监测。
04 工程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数据分析
确保高层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警潜 在的变形风险。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估 建筑物的变形状况,预测未来的变形 趋势,为工程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 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定 期监测。
大跨度桥梁的变形监测
监测目的
确保大跨度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
警潜在的变形风险。
监测方法
采用GPS、红外线等测量技术,对 桥梁的挠度、倾斜、位移等进行定 期监测。
按监测周期可分为
长期监测、中期监测和短期监 测。
变形监测的方法
01
02
03
04
05
常规大地测量法
全球定位系统 (GPS)法
合成孔径雷达干 涉(In…
光纤光栅传感器 法
其他方法
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常 规测量仪器进行变形体的 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
利用GPS卫星信号进行高 精度定位,可实现大范围 、全天候、高精度的变形 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实时性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各类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快速获取监测点的三 维坐标,实现连续、动态的变形监测。
第十五章-建筑物的变形观测ppt课件(全)
三、变形观测的基本要求
4.各期的变形监测时,应满足下列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采 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观测人 员相对固定;记录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荷载、温度、降水、水位等; 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
5.变形监测作业前,应收集相关水文地质、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图 纸,并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基础埋深、建 筑结构和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应包括 监测的目的、精度等级、监测方法、监测基准网的精度估算和布设、 观测周期、项目预警值、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内容。
6.每期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 记录。
7.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 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 施: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建 (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8.监测项目的变形分析,对于较大规模的或重要的项目,宜包括 下列内容;较小规模的项目,至少应包括前1-3项的内容:观测成 果的可靠性,监测体的累计变形值和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 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荷载、气象和地质)的作用分析,回归分 析,有限元分析。
变形观测的数字摄影测量基本过程如下:影像获取,用摄影经纬仪对观测 目标进行摄像,获得像片后用扫描仪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得数字影像,或者用 数码相机直接获得数字影像;坐标量测,借助计算机进行,量测有关标志点的 坐标,分单像量测和立体量测;平差计算,建立变形体的表面数值模型。
二、GPS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第三节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第四节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 第五节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与挠度观测 第六节 变形观测方法和自动化
建筑施工测量培训PPT课件
②水准路线。在水准测量中,为保证测量成果能达 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必须布设某种形式的水准路线,利 用一定的条件来检核所测成果的正确性。在一般的工程 测量中,水准路线的形式有如下三种:
水准测量步骤:
(1)将水准仪置于已知后视高程点A和前视
转点ZD1中间的Ⅰ站。
(2) 先瞄准后视尺,读取后视读数值
a1,并记入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再照准前视尺, 读取前视读数值b1,并记入记录表中。至此完
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
S3微倾式水准仪
徕卡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2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
精密水准仪
徕卡电子水准仪
激光标线仪
拓普康电子水准仪
索佳电子水准仪
天宝数字水准仪
3、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在一个测站上使用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粗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精平) 5.调焦照准 6.读数
一、水准测量
测定地面点工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按使用仪器和 实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物理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等。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 常用和精度较高的一种方法,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水准测量 来测定点位的高程。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 面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 高程。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指引下,对首级测量控制网办 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对已经损坏的点位 作出标记说明。平面控制网是土建、幕墙装修、机电安装、 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 查的基准。布网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 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若工程量 大、工况复杂,必须设置多级平面控制网,而且各级控制网 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
垂直位移变形监测课件
配置 – 校正
选左 择向
2024/6/13
调节仪器选项可以有四种方法检校仪器 i 角 .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得到正确的 改正数.您不需要自己去改正他,在仪器内 部他会自动改正测量数据 !
测绘工程系
配置 – 仪器设置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1、单位 2、显示小数位 3、自动关机时 间
1、按键声 音 2、语言 3、日期和 时间格式
配置 – 仪器设置
1、仪器记录数据
当记录时,记录数据的那些选项,测量原始 数据(RM) , 或者计算数据(RMC)
附加属性
点号自动增加步长
2024/6/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绘工程系
点号自动增加步长
测量 – 单点测量
对单点测量水准程序
设置点号增加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测量 – 水准线路测量
1、新建线路 2、继续已有线路 3、从项目中选取线 路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DiNi 图示
带提把粗瞄准器的弧型提把
目镜对焦 水平气泡 显示面板
2024/6/13
“双动”调焦 旋钮
快捷键
水平微动螺旋
360°水平测角环
键 盘
传 输
接
口
测绘工程系
DINI面板
测量程序
天宝程序菜单 开关
2024/6/13
数字英文显示
数字和字母键盘
删除 大小字母、数字切换键
要注意的是平差后的数据会被记录下来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下载数据 1、USB线连接DINI—PC,安装USB驱动(主机附光盘) 2、安装Trimble Datatransfer 3、新建设备:设备—新建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件
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措施与方法
多源数据融合
综合利用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变形监测数据,通过数据融合提高数 据处理精度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与校正
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消除或减小误差对数据处理 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算法改进
研究和改进数据处理算法,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以满足更高 标准的变形监测需求。
新技术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应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模式 识别、预测分析和异常检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遥感与无人机技术
利用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实现快速、准确和全面的变形监 测,尤其在难以接近或危险的区域具有显著优势。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
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复杂的非 线性处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和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 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结果评估与报告
根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对变 形状况进行评估,并编写相应 的报告,为工程安全和维护提
供依据。
02
变形监测数据获取
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布设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和变形类型选择合 适的变形监测点,确保能够全面 反映变形情况。
明确监测对象、监测点和监测周期。
选择合适的模型
根据数据特征和变形类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模 型。
模型参数估计
利用已知数据估计模型参数,建立变形模型 。
变形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
对某一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变形量。
动态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连续对比,分析变形趋势和 规律。
工程测量 课件 9-2变形监测的特点
与工程建设中的测图和施工测量相比,变形监测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一、精度要求高二、重复观测三、综合应用各种观测方法四、数据处理要求严密五、需要多学科知识的配合一、精度要求高和其它测量工作相比,变形监测要求的精度高,典型精度要求是1mm或相对精度要求为10-6。
确定合理的测量精度是很重要的,过高的精度要求使测量工作复杂,费用和时间增加,而精度定的太低又会增加变形分析的困难,使所估计的变形参数误差大,甚至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一、精度要求高制定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率、仪器和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精度,以及监测的目的等。
一般来说,如果变形监测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监测的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是为了研究变形的过程,则其误差应比上面这个数值小得多,甚至应采用目前测量手段和仪器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一、精度要求高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是基础沉陷和建筑物本身的倾斜,其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允许沉陷值、允许倾斜度、允许相对弯矩等来决定,同时也应考虑其沉陷速度。
例如,我国建筑设计部门在研究高层建筑物的倾斜时,根据前述的观点以允许倾斜值的1/20作为观测的精度指标。
某勘察院在观测一幢大楼的变形时,将设计人员提出的4%作为观测精度。
允许倾斜度求得顶点的允许偏移值为120mm,以其1/20作为观测中误差,即m= 6mm。
一、精度要求高在生产实践中,求得必要的误差以后,如果根据本单位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能够比较容易地达到精度要求,而且在不必花费很大的精力、不增加很多工作量的情况下,还能达到更高的精度时,也可以将观测的精度指标提高。
例如前述情况,在求得m=6mm后,即按此思想将精度标提高,取2mm作为最后的观测中误差。
对于根据沉陷速度确定观测精度,是指沉陷延续的时间很长而沉陷量又较少的基础,其观测的精度就应当高些。
一、精度要求高一般来讲,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对于连续生产的大型车间(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1mm 的沉陷量;对于一般的厂房,没有很大的传动设备、连续性不大的车间,要求能反映出2mm的沉陷量。
房屋检测ppt课件
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
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
15
五、房屋抗震能力检测检测用 途
5、检测过程:
(1)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 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 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 工程地质勘察。
(2)全面检查和记录房屋 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 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
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
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
7
三、房屋损坏趋势检测
1、检测用途 通过对房屋产生或可能产
生变形、位移、裂缝等损坏的 检测监测、评价房屋受相邻工 程等外部因素或设计、施工、 使用等房屋内在因素的影响, 适用于因各种因素可能或已造 成损坏需检测监测的房屋。 2、检测项目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 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
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
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
3
一、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5、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 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 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
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建
5、检测过程:
(1)分析委托人提供的房 屋改建方案及技术要求。
(2)了解房屋原始结构和 原始资料,检查和记录房屋承 重结构的完损状况。
(3)必要时,对相关部位 的建筑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进 行检测。
(4)按现行设计规范规定
进行房屋相关结构和地基承载
13
五、房屋抗震能力检测检测用 途
1、检测用途
桥梁监测ppt课件
——4.1 桥梁变形监测
ppt精选版
1
4.1.1 概述
一、桥梁简介
桥梁的基本类型:简支梁桥、拱桥、钢构桥、悬索桥、斜拉桥及 其组合体系桥。
ppt精选版
2
4.1.1 概述
一、桥梁简介
ppt精选版
3
4.1.1 概述
二、桥梁变形的原因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桥墩台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水位变化以及地震等。
②各桥墩台在上下游方向上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之横向位 移观测;
③各桥域台沿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纵向位移 观测;
ppt精选版
7
4.1.1 概述
四、桥梁变形的内容
2)桥面挠度观测、水平位移
桥墩结构(例如,钢梁)在恒载与活载情况下的挠度观测
3)塔柱变形观测(斜拉桥、悬索桥)
①塔柱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②塔柱整体倾斜观测 ③塔柱周日变形观测 ④塔柱体挠度观测 ⑤塔柱体伸缩量观测
ppt精选版
21
4.1.5 挠度观测方案
一、恒载挠度观测
观测方法:水准测量 在桥梁两端布设高程基准,观测各节点相对于两端点 连线的下垂量。
注:对于车辆来往频繁的桥梁,不仅影响观测工作, 而且还危及人身与仪器的安全,因此在作业过程中 要求观测员精力集中,抓紧时间观测出可靠的成果。 此外,应派两名安全员,晾望上、下行车辆,及时 报警,保证安全。
三分划照准
16
4.1.3 横向位移观测方案
横向位移观测:测定桥墩(台)沿水流方向的 变形量。
对直线型的桥梁,其测定方法采用基准线 法最为有利,对曲线型桥梁可采用前方交会 法、导线测量法等。
ppt精选版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PPT课件
P
Q
A1
A6
a
b
c
d
图10.11
建筑物定位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技术指标
轴线点投测
低 层建筑物轴线投测,通常采用吊锤法高层建筑物轴线投 测,一般采用经纬仪引桩投测或激光铅垂仪投测 高程 传递 高程 传递就是将底层±0.000m标高点沿建筑物外墙、边柱或 电梯间等用钢尺向上量取。
1 E1 E
例图:
4A R 建筑方格网 S 厂房矩形控制网
厂 房 矩形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 柱基定位桩
3A
T 3B 4B
U 5B
R
C
R
C
厂房矩形控制网
B
B
1
桩基定位桩 基础开挖线 B A U 1 A U 6
柱基定位点 2
2
3
4
5
厂房柱列轴线放样 柱基放样
构件安装定位测量
技术指数
投测柱列轴线 柱身弹线 柱身长度和杯底标高检查 柱子吊装时垂直度的校正 吊车梁的吊装测量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主轴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心并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主轴线的定并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主轴线的定位点应不少于三个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位点应不少于三个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且要设置成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且要设置成永久性控制点建筑基线的永久性控制点建筑基线的22放样方法放样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或中线放样和利用测量控根据建筑红线或中线放样和利用测量控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建筑方格网的放样建筑方格网的放样1主轴线放样主轴线放样2方格网点放样测量其角度是否为方格网点放样测量其角度是否为9090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内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内建筑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建筑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11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可分首级网和加密网相应的点高程控制网可分首级网和加密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22基本水准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影响无基本水准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影响无震动便于施测和能永久保存的地方按四等震动便于施测和能永久保存的地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准备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准备熟悉设计资料及图纸熟悉设计资料及图纸现场踏勘放样现场踏勘放样拟定计划和绘制放样草图拟定计划和绘制放样草图10210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定位方法建筑物定位方法轴线控制桩设置轴线控制桩设置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框两种形式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框两种形式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墙体施工测量墙体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复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复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直接拉线法直接拉线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中心极坐标法中心极坐标法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建筑物定位方法建筑物定位方法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放样定位点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放样定位点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根据已有建筑物来放样步骤根据已有建筑物来放样步骤图1011建筑物定位a1a6e1e6用钢卷尺紧贴于1号楼外墙边mpnq边各量出2米距离大小根据实地地形而定一般为14米得ab两点打入桩桩顶钉上铁钉标志以下类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坐标法
利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位移测量是, 其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测角误差、测距误差 、对中误差 、读数误差 等,要注意选择 合适的位置和时间段,认真操作,尽可能 减小误差。
35
提交资料
水平位移观测应提交的资料如下: 1、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3、水平位移曲线。
36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3、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 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 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24
水平位移分析主要用两点间的平距实施 水平位移分析主要用两点间的平距实施,所 以在观测中若获取的是斜距,则需改算为平 距,其原因是斜距会随着测站高、镜站高的不 同而改变。
25
高差改正的实质
30
测边角法测定位移
31
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为了确定地面( 的位置 ),必须测量 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32
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产生的误差
在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有多种观 测误差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主要有: 照准误差、读数误差、整平误差、对中误 差。
33
用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测坐标算位移
34
37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38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曲线图)
39
三、倾斜观测
◆基本概念 ◆目的和意义(为何要做?) ◆常用方法简介(怎么做?方法和步骤) ◆实施观测的准备(何时做?) ◆提交资料(如何体现?)
第二章 水准测量
40
基本概念
倾斜——《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指建筑中 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 偏移现象;
检核点1
25
20
15
位移观测点
毫米
10
5
位移量
检核点2
30
35
29
视准线法
3、采用小角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视准线应按平行于 待测建筑边线布置,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不应超过 30″。偏离值d可按公式d=α/ρD。 式中, α—— 偏角(″) ;
D—— 从观测端点到观测点的距离(m); ρ——常数,其值为206265。
变形允许值——建筑能承受而不至于产生损害或影响正 常使用所允许的变形值(主要是以设计、相关规范中的 值作为参考依据,并结合个体差异及其他手段综合考 虑);
建筑验收时根据高度不同,倾斜有不同的标准(一般为 24米以内为千分之四、60米以内千分之三、100米以内 千分之2.5、100米以上千分之2)。
5、配备满足精度的仪器设备,经送检和自检合格;
6、配备有相应资格证并熟悉业务的项目组。
上述各项准备好,且现场具备埋点和观测条件后即可埋 点后观测(根据目的不同,实施的时间也不同)。
23
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
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 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
2、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 点的分布情况,采用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 后方交会法等;
对测距结果进行高差改正是将观测距离化 算至标志间的某个平面上,高差改正的实质是: 改正后标志间的平距不变 。
26
获取某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 确定某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有测尺量距、物理 测距、测角网解算、GPS定位等。
27
视准线法
原理:视准线法是由经纬仪的视准面形成固定 的基准线,以测定各观测点相对基准线的垂直 距离变化,从而求得其位移量。当采用视准线 法测定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视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宜埋设 检核点。在观测成果的处理中,应顾及视准线 端点的偏差改正(理解);
28
视准线法
2、采用活动觇牌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观测点偏离视 准线的距离不应超过活动觇牌读数尺的读数范围。具体 操作是在观测点中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埋设测 站点和定向点(并设立检核点),在其中一端安置仪器, 瞄准安置在另一端的固定觇牌进行定向,待活动觇牌的 照准标志正好移至方向线上时读数,每个观测点应按确 定的测回数进行往测与返测;
水平位移及倾斜观测
1
提纲 一、测量坐标系统 二、水平位移观测 三、倾斜观测
2
一、测量坐标系统
3
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
4
大地坐标系
5
7
大地坐标系
8
大地坐标系
9
空间直角坐标系
10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1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2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3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的测量。
18
水平位移的基本概念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特指建筑产生的非 竖向位移 建筑位移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主体倾 斜、水平位移、挠度和基坑壁侧向位移,并对建筑场地 滑坡进行监测。 水平位移方向的测定可分为: 1、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理解) 2、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理解)
21
实施观测的准备
1、接受委托;
2、收集资料,根据建筑或观测体的特点和施测要求结 合规范做好观测方案的设计和技术准备工作,并取 得委托方及相关人员的配合;
3、确定观测方法和坐标系;
22
实施观测的准备
4、选设观测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或观测标志。 标志应牢固、适用、美观。若受条件限制或对于高 耸建筑,也可选定变形体上特征明显的塔尖、避雷 针、圆柱(球)体边缘等作为观测点。对于基坑等临时 性结构或岩土体,标志应坚固、耐用、便于保护;
19
点位概念
1、基准点: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 存的测量控制点;
2、工作基点:为直接观测变形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 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3、观测点: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 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 形点。
20
目的和意义
1、定位(有挤土效应的工程桩施工时的位置确定); 2、施工区打桩施工对周围有扰动时; 3、施工区支护对周围有扰动时; 4、施工区取土卸载对周围有潜在扰动时; 5、有潜在的滑移趋势,为安全使用需监控时; 6、根据需要实施地震等模拟试验时(如隔震垫等); 7、其他。总之是为了施工、安全、试验等实际需要。
14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5
目前常用的测量坐标系
目前常用的测量坐标系主要有: 大地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等。
16
二、水平位移观测
第二章 水准测量
◆基本概念
◆目的和意义(为何要做?) ◆常用方法简介(怎么做?方法和步骤) ◆实施观测的准备(何时做?) ◆提交资料(如何体现?)
17
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偏距、(挠度)、弯曲、扭转、震动、裂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