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PPT
![运动解剖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916e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5.png)
下肢带关节图
骨盆
组成: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以及连结 它们的关节(即下肢带关节,包括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和韧带构成。
结构特征:形似拱形结构。两侧的髋骨和 中间的骶骨类似拱形建筑结构的穹窿,两侧 的髋臼架在股骨头上,股骨有如穹窿柱。它 具有既坚固又省材和防震的特点。
骨盆
功能:具有支持人体上身的重量、传递和分散人体负 荷的压力、缓冲震荡、保护腹腔和盆腔内脏器官、肌 肉附着等功能;上连脊柱,下接股骨,活动时可增大 躯干和下肢运动的幅度。
肩关节韧带
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 的关节面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 节和桡尺近侧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 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 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肘关节
结构特征:肱尺关节为滑车关节;肱桡关节为 球窝关节,但受尺骨限制不能绕矢状轴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为圆柱关节。三个关节包在一共 同关节囊内,彼此又可独立运动,为典型的复 关节。关节囊前、后薄壁而松弛,有利于屈伸 运动,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关节 囊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骨两骨向后脱位, 移向肱骨的后上方。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桡侧 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所有加 固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 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膝关节的组成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解剖图
踝关节
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组成: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
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 节头构成。
结构特征:属滑车关节。关节囊前后松驰,利于屈 伸运动。两侧有韧带加固,内侧的是三角韧带,可限 制足过度外翻;外侧的三条韧带(前方的距腓前韧带、 中部的跟腓韧带、后方的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 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在踝关节 韧带损伤中,以外侧最为常见,尤以距腓前韧带为多
21 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二) 《运动解剖学》课件
![21 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二) 《运动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dbade71711cc7930b7166e.png)
股四头肌
远固定 离心工作
小腿 踝关节
伸
M肌 < M外
小腿三头肌、胫 骨后肌
远固定
离心工作
4. 负重深蹲动作小结:
➢ 负重深蹲是发展下肢肌肉力量的常用练习方法。 该动作可以发展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 肌等肌群的力量。
➢ 完成蹲起的角度可以依据各个专项动作结构的 要求而确定,如跑的屈膝角度小,而跳远和篮 球等项目的屈膝角度则稍大。
M肌 > M外 M肌 > M外
腹直肌、腹 外斜肌、腹 下固定
内斜肌
髂腰肌、股 直肌
远固定
向心工作 向心工作
3. 列表分析
(2) 落下阶段
环节 名称
关节
运动 方式
与外力关系
原动肌
肌肉工作 肌肉工作
条件
性质
脊柱 腰骶关节 伸
M肌 < M外
骨盆 髋关节 后倾 M肌 < M外
腹直肌、腹 外斜肌、腹
内斜肌
髂腰肌、股 直肌
应注意,勿忽略击球瞬间跖趾关节与趾关 节屈,放松易挫伤脚趾,让足与下肢浑然 形成一体,击球才会有力。
跆拳道前踢(高腿)右腿动作分析
1. 动作名称和简要描述:
跆拳道前踢(高腿) 侧身朝向击打方向,左右脚前后开
立,左脚在前; 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
脚;右脚蹬地顺势屈膝提起,脚面 足趾绷直; 右腿迅速以膝关节为轴把小腿快速 向前上踢出; 踢击目标后右腿迅速放松弹回,落 回顺势站为右势实战姿势。
足趾
跖趾关 节
屈
M肌 > M外
臀大肌
近固定
M肌 > M外 M肌 > M外
股二头肌、半腱 半膜肌
运动解剖学---第十章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_OK
![运动解剖学---第十章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_OK](https://img.taocdn.com/s3/m/0b8af67171fe910ef02df8d3.png)
头肌等肌肉的控制能力。
38
引体向上
1、动作要领描述:两手反握单杠,握 距与肩同宽或宽于肩,集中背阔肌的 力量,直臂悬垂引体至下全颌超过杠 上沿水平线,然后身体下放至两手伸 直为一次,依此连续完成。
2、划分动作阶段:引体向上动作属于 非周期性动作,可以分为上升、下降2 个阶段。
3、分析结果:由于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 姿势,故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上肢各环 节的运动状况。
43
负重蹲起
1、动作要领描述:负重蹲起动作预备姿势要求杠铃置 颈后直立,两手握杠,两足开立,二者皆约与肩同宽; 之后两膝屈曲下蹲,再立起还原成预备姿势。
2、划分动作阶段:负重蹲起动作属于非周期性动作, 可以分为下蹲、立起2个阶段。
3、分析结果:由于负重蹲起动作主要发生在下肢,故 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下肢各环节的运动状况。
44
俯卧撑(下降阶段)动作制表
环节 关节 运动
与外力矩 的关系
原动肌
工作 工作 条件 性质
肩带 躯干
胸锁 关节
肩关 节
上臂 肘关 节
后缩 伸
屈
一致,M肌<M外 一致,M肌<M外
一致,M肌<M外
前锯肌 胸小肌
远固定
三角肌前部、 远固定 胸大肌上部和 肱二头肌长头
肱三头肌
远固定
肘肌
退让 工作 退让 工作
同收缩,使受力作用的环 节固定不动。
23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杠杆原理
支点——关节中心 3个点 力点——作用肌在骨上附着面的中心
阻力点——环节与重物的总重心作用点 力臂——由支点至肌拉力线的垂直距离 2个臂 阻力臂——由支点至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8
引体向上
1、动作要领描述:两手反握单杠,握 距与肩同宽或宽于肩,集中背阔肌的 力量,直臂悬垂引体至下全颌超过杠 上沿水平线,然后身体下放至两手伸 直为一次,依此连续完成。
2、划分动作阶段:引体向上动作属于 非周期性动作,可以分为上升、下降2 个阶段。
3、分析结果:由于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 姿势,故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上肢各环 节的运动状况。
43
负重蹲起
1、动作要领描述:负重蹲起动作预备姿势要求杠铃置 颈后直立,两手握杠,两足开立,二者皆约与肩同宽; 之后两膝屈曲下蹲,再立起还原成预备姿势。
2、划分动作阶段:负重蹲起动作属于非周期性动作, 可以分为下蹲、立起2个阶段。
3、分析结果:由于负重蹲起动作主要发生在下肢,故 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下肢各环节的运动状况。
44
俯卧撑(下降阶段)动作制表
环节 关节 运动
与外力矩 的关系
原动肌
工作 工作 条件 性质
肩带 躯干
胸锁 关节
肩关 节
上臂 肘关 节
后缩 伸
屈
一致,M肌<M外 一致,M肌<M外
一致,M肌<M外
前锯肌 胸小肌
远固定
三角肌前部、 远固定 胸大肌上部和 肱二头肌长头
肱三头肌
远固定
肘肌
退让 工作 退让 工作
同收缩,使受力作用的环 节固定不动。
23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杠杆原理
支点——关节中心 3个点 力点——作用肌在骨上附着面的中心
阻力点——环节与重物的总重心作用点 力臂——由支点至肌拉力线的垂直距离 2个臂 阻力臂——由支点至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ppt课件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473e69680203d8cf2f2485.png)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运动解剖学教研室
可编辑课件
1
主要内容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概念 三环节受力分析法的运用 四一般运动动作的三种情况 五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六小结与建议 七动作分析举例
可编辑课件
2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1.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分析从广义上讲,不仅 限于运动解剖学,还有人体运动学、人体生 物力学、专项技术理论等。采用的方法也 不仅限于解剖学动作分析,还涉及更多的 生物力学方法分析。例如:利用快速摄影、 图片、图像解析、测力台记录、等动测力 系统、肌电技术应用。
引体向上 阶段(正握)
15
3.列表分析(引体向上阶段)
环节名称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肩带相对 上臂
上臂相对 前臂
前臂相对 手腕
手掌相对 手指
近节手指 相对远 节手指
关节与运动 于外力关系 原动肌
肌肉工作 条件
肩胛骨下回 反同 旋
胸小肌、 远固定 菱形肌
肩胛骨后缩 反同 肩关节伸
反同
斜方肌、 菱形肌
可编辑课件
12
七 动作分析举例
(一)上肢动作分析一 引体向上以解剖姿势为准,解剖姿势握杠
为正手握杠,旋内后握杠为反手握杠。 1.开始姿势:双手正手握杠,直体悬垂。 2.划分动作阶段 第一阶段”引体向上“ 第二阶段”向下还原“
可编辑课件
13
可编辑课件
引体向上开始 阶段(正握)
14
可编辑课件
近节手指相 指关节伸
对远节 (保持)
手指
慢反 慢反 慢反 慢反
肱二头肌、 远固定 肱肌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运动解剖学教研室
可编辑课件
1
主要内容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概念 三环节受力分析法的运用 四一般运动动作的三种情况 五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六小结与建议 七动作分析举例
可编辑课件
2
一体育运动中动作分析介绍
1.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分析从广义上讲,不仅 限于运动解剖学,还有人体运动学、人体生 物力学、专项技术理论等。采用的方法也 不仅限于解剖学动作分析,还涉及更多的 生物力学方法分析。例如:利用快速摄影、 图片、图像解析、测力台记录、等动测力 系统、肌电技术应用。
引体向上 阶段(正握)
15
3.列表分析(引体向上阶段)
环节名称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胸阔部相 对肩带
肩带相对 上臂
上臂相对 前臂
前臂相对 手腕
手掌相对 手指
近节手指 相对远 节手指
关节与运动 于外力关系 原动肌
肌肉工作 条件
肩胛骨下回 反同 旋
胸小肌、 远固定 菱形肌
肩胛骨后缩 反同 肩关节伸
反同
斜方肌、 菱形肌
可编辑课件
12
七 动作分析举例
(一)上肢动作分析一 引体向上以解剖姿势为准,解剖姿势握杠
为正手握杠,旋内后握杠为反手握杠。 1.开始姿势:双手正手握杠,直体悬垂。 2.划分动作阶段 第一阶段”引体向上“ 第二阶段”向下还原“
可编辑课件
13
可编辑课件
引体向上开始 阶段(正握)
14
可编辑课件
近节手指相 指关节伸
对远节 (保持)
手指
慢反 慢反 慢反 慢反
肱二头肌、 远固定 肱肌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1289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9.png)
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关节的稳定性
主要通过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等结构 来维持。这些结构能够限制关节的过 度运动,保护关节免受损伤。
关节的灵活性
主要由关节面的形态、关节囊的松紧 度以及周围韧带和肌肉的弹性等因素 决定。灵活性好的关节能够完成更多 样化的动作。
关节损伤与防治
常见的关节损伤
包括韧带损伤、软骨损伤、骨折等。这些损伤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 限等症状。
REPORTING
运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骨骼与肌肉的连接
通过肌腱、韧带等连接骨骼和肌肉,实现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支配与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收缩和舒张,协调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关节结构与运动范围
关节的结构决定了运动范围,不同关节具有不同的运动特点。
运动系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
田径运动
骨折与骨损伤
骨折的定义和分类
01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
性骨折两大类。
骨折的原因和机制
02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等均可导致骨折。
骨折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03
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等为骨折的常见临床表现,处理
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2023
PART 03
骨髓
填充在骨髓腔和松质间 隙内的组织,分为红骨 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
有造血功能。
骨的血管和神经
为骨提供营养和感觉功 能。
骨的形态与分类
01
02
03
04
长骨
呈长管状,如股骨、胫骨等, 主要分布于四肢。
短骨
呈立方体状,如腕骨、跗骨等 ,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踝部。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辽宁资源共享课课件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辽宁资源共享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58c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8.png)
第二章 运动系统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动作分析的基本步骤。 2.掌握环节受力分析法。 3.分析引体向上、俯卧撑、排球扣球、单手肩上
投蓝、原地侧向推铅球等动作。
一、确定原动肌的方法
环节受力分析法: 利用正常人体解剖学中有关肌肉功能的知识。研
究环节受力情况,在运动实践中往往有这种情况, 即同样是髋关节屈,但不是是髋关节屈肌在收缩 用力,却是伸髋关节肌在收缩用力。同是髋关节 屈曲,原动肌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群,是由于环节 受力情况不同,所以要正确分析动作,需要掌握 环节受力情况。
俯卧撑:
整体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举例:俯卧撑
2、各阶段关节的运动,原动肌肌肉工作分析 撑起阶段:
肩带前伸,前锯肌、胸小肌在近固定条件下 完成动力性向心工作,肩关节屈 ,肘关节伸, 桡腕关节屈,则由胸大肌、肱三头肌、前臂屈 指、屈腕肌在远固定条件下完成 动力性向心 工作。
撑起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屈 肘关节伸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又有两种情况:
(1) 环节运动速度快,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同侧的肌群(快同);
(2) 环节运动速度慢,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反侧的肌群(慢反);
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肌力大于外力
屈 环节运动方向
外力
完成动作的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
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快同)
退让工作
肱二头肌、肱肌
远固定
退让工作
腕关节伸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退让工作
排球扣球:
扣球的一刹那(快同)
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伸 肘关节屈
原动肌名称
肱三头肌、三角肌 后部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动作分析的基本步骤。 2.掌握环节受力分析法。 3.分析引体向上、俯卧撑、排球扣球、单手肩上
投蓝、原地侧向推铅球等动作。
一、确定原动肌的方法
环节受力分析法: 利用正常人体解剖学中有关肌肉功能的知识。研
究环节受力情况,在运动实践中往往有这种情况, 即同样是髋关节屈,但不是是髋关节屈肌在收缩 用力,却是伸髋关节肌在收缩用力。同是髋关节 屈曲,原动肌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群,是由于环节 受力情况不同,所以要正确分析动作,需要掌握 环节受力情况。
俯卧撑:
整体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举例:俯卧撑
2、各阶段关节的运动,原动肌肌肉工作分析 撑起阶段:
肩带前伸,前锯肌、胸小肌在近固定条件下 完成动力性向心工作,肩关节屈 ,肘关节伸, 桡腕关节屈,则由胸大肌、肱三头肌、前臂屈 指、屈腕肌在远固定条件下完成 动力性向心 工作。
撑起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屈 肘关节伸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又有两种情况:
(1) 环节运动速度快,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同侧的肌群(快同);
(2) 环节运动速度慢,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反侧的肌群(慢反);
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肌力大于外力
屈 环节运动方向
外力
完成动作的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
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快同)
退让工作
肱二头肌、肱肌
远固定
退让工作
腕关节伸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退让工作
排球扣球:
扣球的一刹那(快同)
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伸 肘关节屈
原动肌名称
肱三头肌、三角肌 后部
20 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一) 《运动解剖学》课件
![20 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一) 《运动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33d6dacc175527062208ae.png)
发展这些肌肉力量的辅助练习 从解剖学角度指出所分析的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并
分析易犯错误动作解剖学机制,提出改进建议 为提高运动技术,提出合理性力量训练的建议
四、动作分析举例
32
对初学者和学生来说,使用表格的形式来分析 动作的原动肌有助于理清思路和培养一个关节 一个关节地进行分析的习惯。一个动作的每一 个阶段应该画一张分析表格, 每一张表格应包 括全部参与该动作的关节,表格的形式如下:
判断参加运动各关节的名称和运动方向 (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
明确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的关系, 为寻找原动肌创造条件 根据外力和肌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
内容
38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四肢:近(远)固定和无固定等 克制工作、退让工作和静力工作等
30
分析各阶段中各个关节的运动变化;
分析使各关节运动的原动肌、固定条件及肌肉 工作性质;
运动环节 关节 运动方式 与外力关系 找到原动肌 原动肌工作(固定)条件 工作性质(动力性、静力性)
三、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31
小结和建议
对所分析动作进行简要评价 指出完成此动作的原动肌名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
首先考虑负荷大、主导环节
侧平举
二、环节受力分析
5
杠杆原理 - 平衡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M动 = M阻
二、环节受力分析
6
外力
作用于运动环节上 重力、阻力、支撑反作用力、软
组织(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 筋膜)被动牵张力等。
M肌 = M外
内力
肌力 – 唯一
二、环节受力分析
7
二、环节受力分析
3
如何确定原动肌
分析易犯错误动作解剖学机制,提出改进建议 为提高运动技术,提出合理性力量训练的建议
四、动作分析举例
32
对初学者和学生来说,使用表格的形式来分析 动作的原动肌有助于理清思路和培养一个关节 一个关节地进行分析的习惯。一个动作的每一 个阶段应该画一张分析表格, 每一张表格应包 括全部参与该动作的关节,表格的形式如下:
判断参加运动各关节的名称和运动方向 (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
明确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的关系, 为寻找原动肌创造条件 根据外力和肌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
内容
38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四肢:近(远)固定和无固定等 克制工作、退让工作和静力工作等
30
分析各阶段中各个关节的运动变化;
分析使各关节运动的原动肌、固定条件及肌肉 工作性质;
运动环节 关节 运动方式 与外力关系 找到原动肌 原动肌工作(固定)条件 工作性质(动力性、静力性)
三、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31
小结和建议
对所分析动作进行简要评价 指出完成此动作的原动肌名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
首先考虑负荷大、主导环节
侧平举
二、环节受力分析
5
杠杆原理 - 平衡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M动 = M阻
二、环节受力分析
6
外力
作用于运动环节上 重力、阻力、支撑反作用力、软
组织(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 筋膜)被动牵张力等。
M肌 = M外
内力
肌力 – 唯一
二、环节受力分析
7
二、环节受力分析
3
如何确定原动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体向上动作(正手、反 手两种):双手握杠,直 体悬垂;
挺举杠铃动作:双手提 杠铃翻腕于胸前,人体 成站立姿势,等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根据关节运动的变化划分动作阶段
在动力性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中,首先应当 将完整连贯的动作还原为若干个动作单位进行 分析。 例如:立定跳远按动作单位的功能特点可分为: 预备姿势、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 在非周期性动作中,其预备动作为动作的开始 阶段。 在周期性动作中,先将反复出现的动作单位确 定出来,然后再对这个动作单位划分阶段。
另一方面是为了评定所完成的运动动作质量, 鉴别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改进体育教学和训练, 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以及促进运动技术水平 的提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动作分析的步骤
对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 步骤一般分为4个
下肢主要有髋关节、膝关节、足关节;
脊柱主要有颈段、腰段。
进行的运动主要有:屈、伸、外展、内收、旋内、 旋外、水平屈、水平伸、上回旋。下回旋、前伸、 后缩、上提、下降,以及脊柱的侧屈、回旋等。用 以来寻找这些关节转动的原动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通常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有关环节、肌肉 活动的背景材料和分析结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表格的内容
(1)关节(或环节)名称:指动作阶段中运 动环节的名称 。 通常以相邻关节运动的部位 名称来表示。如: 上肢作分析:“前臂弯举”是前臂(桡、尺 骨)作为运动环节相对上臂(肱骨)的运动; “引体向上”是上臂(肱骨)作为运动环节相对 前臂(桡、尺骨)的运动。 因此,分析动作时,首先要考虑运动环节中 身体什么部分或哪部分骨相对哪一关节在运动, 它们叫什么名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描述身体的姿势
分析一个动作,首先要了解、熟悉动 作的完整过程,遵守体育动作的特点 与规律,符合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动作开始时人体 要进入运动状态时的特征。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肌力与外力的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说明肌力矩大于外力矩,运动环节顺着肌 肉拉力方向转动,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的同侧,可用“反同”二字概括。 反: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制表
分析在动作的各个阶段中各关节做什么运动, 以及关节结构(如韧带、关节软骨等)在运动中 发生什么变化,对动作起什么作用。
要进行完整、准确的动作分析,必须要识别 每个动作阶段中各环节的活动情况。在这个基 础上,才能确定关节的活动形式和原动肌的工 作。这是动作分析的核心环节。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体育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目的
对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在 维持人体某种姿势或完成某些动作中,人体各 环节之间的运动规律。
一方面是揭示完成某些动作或维持某—姿势中, 骨、关节、肌肉活动的普遍规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关节运动:指参与运动的各关节名称和各关节 运动术语。如,某关节、节段。考察关节运动,一 般靠观察分析,科研时可用电影机、录像机等仪器 以及某些专门方法,如关节运动光电摄影法等。
上肢主要有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环节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转动,也就是骨骼肌收 缩牵引环节以关节轴为支点转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的内容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涉及的内容 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 经系统等在完成动作中的特点与规律。 但主要是分析人体各部分运动环节之间 的机械 运动规律,即骨、关节、骨骼肌 的运动规律。
(3)与外力的关系
指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的关系的缩 略形式。
环节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作用在骨环节 上的力虽然多种多样,却可分为两大类:即内 力和外力。
内力:主要是肌肉力量。
外力:是重力、摩擦力、器械弹力、介质 阻力以及他人肌力等。
肌力总是同外力一起作用才引起环节运动 的,所以只有分析环节运动受力矛盾,才能确 定环节运动的原动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体育运动动作是人体各环节按一定运动顺序组 合而成的。
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一段肢体、节 段或绕关节转动的骨。
例如:人体的手是多环节的手,脊柱是由多环 节的椎骨组成,肋骨、头颅以及下颌骨每一部 分都可以活动,均可以称为一个环节。
开始姿势的语言尽可能简明扼要,抓住将要运动
的状态特征。
如下肢动作分析:
负重深蹲的开始姿势, 双手握杠铃于肩上。人 体直立,双脚平分与肩 同宽。
肋木悬垂举腿动作:双 手抓杠,直体悬垂。
立定跳远动作:双脚平 分,两臂后摆,下肢三 大关节弯曲。
上肢动作分析:
推铅球出手动作:手持 铅球于锁骨窝内,人体 成侧向推铅球姿势。
挺举杠铃动作:双手提 杠铃翻腕于胸前,人体 成站立姿势,等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根据关节运动的变化划分动作阶段
在动力性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中,首先应当 将完整连贯的动作还原为若干个动作单位进行 分析。 例如:立定跳远按动作单位的功能特点可分为: 预备姿势、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 在非周期性动作中,其预备动作为动作的开始 阶段。 在周期性动作中,先将反复出现的动作单位确 定出来,然后再对这个动作单位划分阶段。
另一方面是为了评定所完成的运动动作质量, 鉴别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改进体育教学和训练, 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以及促进运动技术水平 的提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动作分析的步骤
对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 步骤一般分为4个
下肢主要有髋关节、膝关节、足关节;
脊柱主要有颈段、腰段。
进行的运动主要有:屈、伸、外展、内收、旋内、 旋外、水平屈、水平伸、上回旋。下回旋、前伸、 后缩、上提、下降,以及脊柱的侧屈、回旋等。用 以来寻找这些关节转动的原动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通常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有关环节、肌肉 活动的背景材料和分析结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表格的内容
(1)关节(或环节)名称:指动作阶段中运 动环节的名称 。 通常以相邻关节运动的部位 名称来表示。如: 上肢作分析:“前臂弯举”是前臂(桡、尺 骨)作为运动环节相对上臂(肱骨)的运动; “引体向上”是上臂(肱骨)作为运动环节相对 前臂(桡、尺骨)的运动。 因此,分析动作时,首先要考虑运动环节中 身体什么部分或哪部分骨相对哪一关节在运动, 它们叫什么名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描述身体的姿势
分析一个动作,首先要了解、熟悉动 作的完整过程,遵守体育动作的特点 与规律,符合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动作开始时人体 要进入运动状态时的特征。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肌力与外力的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说明肌力矩大于外力矩,运动环节顺着肌 肉拉力方向转动,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的同侧,可用“反同”二字概括。 反: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制表
分析在动作的各个阶段中各关节做什么运动, 以及关节结构(如韧带、关节软骨等)在运动中 发生什么变化,对动作起什么作用。
要进行完整、准确的动作分析,必须要识别 每个动作阶段中各环节的活动情况。在这个基 础上,才能确定关节的活动形式和原动肌的工 作。这是动作分析的核心环节。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体育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目的
对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在 维持人体某种姿势或完成某些动作中,人体各 环节之间的运动规律。
一方面是揭示完成某些动作或维持某—姿势中, 骨、关节、肌肉活动的普遍规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关节运动:指参与运动的各关节名称和各关节 运动术语。如,某关节、节段。考察关节运动,一 般靠观察分析,科研时可用电影机、录像机等仪器 以及某些专门方法,如关节运动光电摄影法等。
上肢主要有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环节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转动,也就是骨骼肌收 缩牵引环节以关节轴为支点转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的内容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涉及的内容 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 经系统等在完成动作中的特点与规律。 但主要是分析人体各部分运动环节之间 的机械 运动规律,即骨、关节、骨骼肌 的运动规律。
(3)与外力的关系
指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的关系的缩 略形式。
环节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作用在骨环节 上的力虽然多种多样,却可分为两大类:即内 力和外力。
内力:主要是肌肉力量。
外力:是重力、摩擦力、器械弹力、介质 阻力以及他人肌力等。
肌力总是同外力一起作用才引起环节运动 的,所以只有分析环节运动受力矛盾,才能确 定环节运动的原动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体育运动动作是人体各环节按一定运动顺序组 合而成的。
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一段肢体、节 段或绕关节转动的骨。
例如:人体的手是多环节的手,脊柱是由多环 节的椎骨组成,肋骨、头颅以及下颌骨每一部 分都可以活动,均可以称为一个环节。
开始姿势的语言尽可能简明扼要,抓住将要运动
的状态特征。
如下肢动作分析:
负重深蹲的开始姿势, 双手握杠铃于肩上。人 体直立,双脚平分与肩 同宽。
肋木悬垂举腿动作:双 手抓杠,直体悬垂。
立定跳远动作:双脚平 分,两臂后摆,下肢三 大关节弯曲。
上肢动作分析:
推铅球出手动作:手持 铅球于锁骨窝内,人体 成侧向推铅球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