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描写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活动描写》评课

发布人:诸玉英/勤业小学发布时间:2010-6-3 点击/评论:342/0 内容来源:原创

耿老师的课有两大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其一:将心理活动放大。悄悄将一则好消息讲给一个同学听,再请他传给其他同学。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想?耿老师就巧妙的两次叫起了当事人,让那位同学自己来说。当老师选到其他同学时,你又是怎么想的?这样层层诱导,学生自然而然说出了自己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把学生交流中用到的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板书到了黑板,也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发大到了黑板上。老师也在告诉着学生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是等会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样指导学生细致入微的放大找的过程,还会怕学生拿笔不会写吗?整个一个放大“找”字的过程就是在为下面学生自己习作做铺垫的。

其二:给予多角度范文片段,打开写作思路。耿老师提供的好几个描写心理活动的优秀范文片段,起到了引路的作用,打开了学生写作思想的闸门。用这一种片段式的范文形式,给了学生写作一个样本,让学生写作有了方向,更有了思路。

写作指导课评课稿

2010-05-03 06:19:42| 分类:语文教学|字号订阅

李岩老师的作文指导课《细节还原真实生活》,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下一堂有实效性、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课。这节课在作文的科学训练方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下面,我就李岩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进行点评:

我们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不是为一次活动特意烹制的豪华盛宴,我们希望它是一道家常菜,可以走进每一间普普通通的教室,让我们的学生尽情享用。

针对六年级学生大多不具备敏锐的感受力,没有细节意识,写作大多流于平淡地叙述,空洞而乏味的表白,我们教师想教给学生丰富作文内容的方法应该不少,但一节课有限的40分钟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基于此,本节《可爱的——》半命题作文指导课,我们确定了“运用细节描写还原真实生活”的教学目标及重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内容不够丰富生动的困惑。

作文重要,作文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的愿望,因此本节课环节(二)解读文题,捕捉素材,老师先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即审题目、审要求,接着引领学生确定了写作范围即选材:真、新、深,最后启发学生让作文还原生活要恰当地运用写作技巧即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这循序渐进的三个台阶,就轻松地帮助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

本节课环节(三)授之以渔,再现生活。这一环节紧扣写作技巧突破,解决了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教学中,教师运用四个板块,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细节描写的四招。说轻松,是因为老师教得轻松。主要表现在课上无需滔滔讲述教师只引导学生看一看,听一听,比较比较,感受感受,议一议,再点拨点拨便达到了目的。再有,学生学得也轻松,,学生得到知识不是从教师的讲述中被动的接受的,而是通过看、听、比较、感受和议主动获取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受到了

训练。思维受到锻炼的价值要远远高于获取知识本身。

方法掌握与否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的。本节课环节(四)-----方法运用,百花齐放,教师让学生分享写下来的那件事,并要求学生在突出“可爱之处”能恰当运用细节描写还来还原生活。从课堂上小组推荐出的生成的片断细节描写,如可爱的弟弟、妈妈、清洁工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比较生动形象。可见学生学以致用有所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成习作的强烈要求。

我们明白,即使教师满腹经纶,口若悬河,但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这种课堂不能成为真正的素质教学的学堂,仅为枯燥的讲经堂而已。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上课伊始,通过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细节,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中“授之以渔,再现生活”的细节,通过直观的图片,有趣的故事,比较欣赏和经典文本的回顾加之入情入境的朗读,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中,拿到了细节描写还原生活的金钥匙,真正落实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师还注意让学生检索以往的写作素材库和知识累积库,回顾及评价关于细节的动情描写,让学生激活旧知识同时,又学会了评价和归纳,掌握了新知。以自己读过的名家名作(如《西游记》)、读过的教材如《荷塘旧事》作为典范,从中学习写作要领,既唤起了学生扩展阅读博览群书的兴趣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和方法的设计,本着一个宗旨:学生中来,学生中去。实践体会远比一味地教师主观灌输僵化的教条要生动、有效地多。本节课上,教师的指导就像一星火种,点燃学生心中的言语创造的欲望和企盼。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还为践行本色作文开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有缺憾才能衍生精彩!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课堂。

1.多媒体课件中选用的有关孙悟空的四幅图片不够清晰,不利于学生修改动词和体会锤炼动词的妙处。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真正为学生服务。

2.《新课程标准》要求把作文的写作权和评价权还给学生,李岩老师不该强调这节课只写可爱的“人”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物描写一组》评课稿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149

《人物描写一组》评课稿

听了李健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的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节课与以往的公开课任务不同,所以

教学的流程也就不同,刚开始还是有些不适应,但听了李健老师及教研员的解说才明白这是有着特

殊使命的课。听公开课人的心理多是想看看课文是如何讲解的,问题是如何设计的,但在这节课上

,我们看到的是“双基”扎实、真实地得到重视和落实,没有任何花架子,的确是第一课时教学的

示范课,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

一、精讲精练,落实“双基”:

《人物描写一组》中节选的三个人物,应该说学生早有耳闻,但是对于文本学生并不熟悉,白话文

的很多句子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生僻,别嘴,不好读,很多字不认识,如果不先扫清字词障碍,将无

法进行第二课时人物的品读及写法的体会。对于这样的课文预习显得尤为重要,检查预习也就成了

落实双基的必要手段。在李健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处生疏字词及易读错、易混淆的字音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