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ILT培训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
培训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吸取其他人的经验,而用到自己的身上,物流是一个新的行业,这个特点尤其明显,今天申请了ILT3的培训,但被拒绝了,预料之中的事情但又有点失望,不过今天还是把这个培训对自己工作的帮助的六点写了一个报告,到时候再递交吧,感觉ILT的最大魅力就是那种吸引力啊,让你可以不折不挠为他去奋斗。
同时,我也梳理了下自己的之前的培训心得和相关教训,主要是细节重视不够,很多地方很粗,到了考试的时候空着急,这一次不一样,不管成与不成,都要预先制定好详细的学习规划,写好读书笔记,个人认为做为培训,写读书笔记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管有什么读书心得,一定要好好记录一下,否则到了复习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什么比较实际的东西,那样就不划算了,其他很多东西已经侵入到自己的脑海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一些作业观念。
物流,重要的是一个“流”字,在流动中而不是静止地去分析问题,运输车辆的调配,人员的调配,物资的调配,不正体现了一个“流”字吗,物流,资金流,货物流,把这些理顺了,就能发现现在物流两个字已经不是5年前了,那么虚浮而空洞的理论了,经过这几年在中国快速的发展,物流已经充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和实际工作结合得很紧密了,物流这个泊来词,已经在我们生活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了,很多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规划运营这个事务,足见其重要性,虽然我们公司目前没有这个单位,但我相信有一天可能会意识到这个的重要性,设立专门人员来规划物流的。毕竟现在已经是2009年了,经过奥运的洗礼,现在没有人敢说,市面上的物流培训已经是空洞而浮华的一个泡沫了,而在5年前,有这样观念的人大有人在啊。
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运输管理是ILT3的学习的重点,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程,但重要性不是因为其选修而无足轻重,毕竟运输也是物流7大系统中的重点啊,可能是ITL课程自己设计的时候的一个细节吧,上半年仓储管理,下半年运输管理,其实两者要并重选择。
运输管理和货运代理资格考试的区别,主要在于运输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并重,而货运代理资格考试作为资格认证类考试侧重于操作的基本知识,比如海运空运的流程等,难度上要稍微低一点。我看过了相关的教材,觉得货运代理资格考试的细节是太多了,需要记忆的很多,不过关键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摘抄一段关于国外一本有名的《运输管理》的介绍,作者是(美)爱德华 J. 巴蒂;约翰 J. 科伊尔;罗伯特 A. 诺瓦克。
第1章运输、供应链与经济
1.1 20世纪:充满挑战的10年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许多行业都被迫重新审视自身开展业务的方法,被迫将重心转移至诸如
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以及通过服务和生产率实现的增值服务等业务。导致它们重新审视此类业务的外
部影响因素包括激烈的全球竞争、全球市场一体化、不规则运输、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以及利润率的减
少。
20世纪初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对各行各业的运作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使得
客户对企业在20世纪末所从事的基础业务(包括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和增值服务)的期望呈指数级
上升。例如,订单周期过去是以周或日计,而今客户希望能“弹指即就”(click to receipt)并以日
或小时计。客户的需求直接导致企业“暗室”业务(如运输和物流)重要性的增加。技术的发展使得企
业能提供无论动态还是静态库存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可视性。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不断增
加。
对诸如通过客户服务实现增值(value added)等基础业务的关注使得管理层更加关注物流运作,
并将物流运作作为企业重生和重获竞争力的潜在因素。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运作对供应链卓越表现的
重要性。虽然自20世纪60年代,物流逐渐在一些企业的管理中崭露头角,但坦白地说,20世纪
80年代以前,大多数美国企业中的物流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并没有现在这么高。
以上是一段摘选,具体的目录因为太长挂在另外附件上了,觉得这本书值得一看,是运输管理中写得比较好的,比国内一些学者写的运输管理的教材好多,国内教材看多了,感觉都是在写几大运输方式的优点缺点,仅仅而已。
运输的后续学习中主要是注重案例分析,把案例分析透彻,注意通过分析案例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重点。
之前学习了复旦大学出版的《运输管理学》,今天又回头大致看了下,主要是在讲述国家的运输政策这一块,对具体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内容讲解地太少,毕竟做为国家级重点211学院肯定在这方面涉及得比较少,不足怪。虽然如此,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好好研究:第一,引入的一些案子都还比较新颖,而且很有启发性,可以映照之前的内容,同时可以引申开来,比如教材中引入的宝供物流的案子,美国治理超载的案子都可以一读;第二,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比如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管理,运价关系与服务管理等等,这些也是ILT中涉及到的一些重点,需要相互参照阅读,可以提高自己对运输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具体认识。
另外,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应该注意运输管理与船务之间的关系,船务覆盖的知识面广,包括了运输管理,但两者又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运输管理在有些方面又超出了船务的范畴,我们现在讨论的运输管理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透彻。而船务做位一个职业,需要从业人员不仅仅具有深厚运输管理的功底,还需要有文件处理,单据审核,信用证,国际结算,关务安排上方方面面的知识,是一个大杂烩,而且这项职业更重视细节。后续的学习中要时刻注意两者之间关系,统筹好时间安排,从细节中把握,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比如运输管理上,要对国内车辆,越境车辆,国际交通工具的规格等了如指掌,其他一些必须的信息也需要信手拈来,这样才能将职业水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香港仓库管理模式和大陆的仓库管理模式有点不一样,但从目前的一些教材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大陆的教材或相关培训资料一般都以制造企业的仓库为重点,如何去理解库存,如何去管理库存,如何去规划,有点务虚的味道,比如经常在仓库管理中提到JIT,VMI实际运用不多,比如仓库成本管理,也太高调,仓库安全管理也没有实际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