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高考物理总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教案.doc
【高三】2021届高考物理备考复习相互作用教案
![【高三】2021届高考物理备考复习相互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d73e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4.png)
【高三】2021届高考物理备考复习相互作用教案第三相互作用§3.1重力、弹性和摩擦审查研究计划【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和重心的概念。
2、理解弹力的产生条和方向的判断,及弹簧的弹力的大小计算。
3.了解摩擦的产生,带钢和方向的判断,以及摩擦的计算。
【自主学习】阅读本书,了解并提高以下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武力是必要的。
2.力的物质性是指。
3.力的相互作用是施力对象必须是受力对象,且力总是成对的。
4.力的矢量性是指,形象描述力用。
5.力的作用是或。
6.力可以按其和分类。
例如:二、重力1.概念:2.产生条:3.尺寸:g=Mg(g是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最大和最小的;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
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一个恒力。
4.方向:。
5.作用点——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于该物体的重心上(填写确定或不确定)。
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粗略确定。
三、弹力1.概念:2.第(1)条;(2)。
3.尺寸:(1)与变形有关,一般采用平衡杆或动力定律计算。
(2)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当k被称为时,它的单位是,它由;其中,x是弹簧的最大值。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只能产生张力,方向是沿着绳子指向方向;(2)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球体与球体之间的弹性力,且指向。
(四) . 摩擦1.产生条:(1)两物体接触面;②两物体间存在;(2)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摩擦)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
2.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2)物体表面的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它可以根据平衡杆或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
3.大小:(1)滑动摩擦的大小:公式中F=μN指N,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公式μ中,它被称为动摩擦系数,其值由公式μ确定。
新教材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和弹力教案
![新教材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和弹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79d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2.png)
第二章 相互作用课标内容与要求(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
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说明 本章的学生必做实验有: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研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备考策略本章涉及的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基础,包含许多思想方法,它的应用几乎贯穿整个高中物理。
所以,不能因为本章内容独立考查的较少而有所忽视,恰恰相反,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本章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1讲 重力和弹力一、重力1.重力的产生:由于① 地球 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G =mg 。
3.重力的方向:总是② 竖直向下 。
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该点称为重心。
二、弹力1.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③ 接触 ;(2)发生④ 弹性形变 。
2.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的拉力沿绳指向⑤ 绳收缩 的方向。
(2)点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接触处的弹力⑥ 垂直 于平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弹簧弹力的方向:总是沿⑦ 弹簧轴线 指向变回原长的方向。
(4)杆的弹力方向要依照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
3.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⑧正比。
(2)表达式:F=kx。
式中的k是弹簧的⑨劲度系数,单位符号为 N/m;k的大小由弹簧⑩自身性质决定。
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1.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学案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ff1bfa16fc700aba68fcbb.png)
第2章 相互作用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两类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 =mg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特别提醒:(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特别提醒: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一定相接触,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 f=μF N,静摩擦力:0<F f≤F f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特别提醒:(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反之不一定成立.[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2)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3)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的方向.(×)(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相同就相反.(×)(6)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7)根据μ=F f F N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F f 成正比,与F N 成反比.(×)2.(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 .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 .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解析:选A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为支持力,其方向为垂直于桌面向上,故A 正确;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 错误,D 正确;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子收缩的方向,而物体对绳子的弹力方向指向绳子伸长的方向,故C 错误.3.(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B .由k =F 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解析:选AC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 =kx ,故A 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及x 无关,故C 正确,B 错误;由胡克定律得k =F x,可理解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k 相等,故D 正确.4.(2017·中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A 和B 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 .B 对A 的摩擦力向右C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D .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解析:选D.压缩的弹簧对B 有向左的弹力,B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选项A 错误;A 对B 的摩擦力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A 的摩擦力向左,选项B 错误;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选项C 错误,D 正确.考点一 弹力的分析和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综合确定.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解析:选D.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 正确.2.(2016·高考江苏卷)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 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40 m/NB .40 N/mC .200 m/ND .200 N/m解析:选D.根据胡克定律有F =kx ,则k =F x =42×10-2 N/m =200 N/m ,故D 正确.3.(2017·安庆质检)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静止时,F =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F =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 .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时,一定有F =ma sin θ D .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 运动时,F =ma 2+mg 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 g解析:选D.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 ,A 、B 错误;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sin θ1=ma ,F cosθ1=mg ,两式相除可得tan θ1=a g,只有当球的加速度a =g tan θ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才有F =ma sin θ,C 错误;小车以加速度a 向左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到的重力mg 与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a ,方向水平向左,如图乙所示.所以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F =ma 2+mg 2,方向斜向左上方,tan θ1=a g,D 正确.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3.转换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解析:选A.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所以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 、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图A.2.(2017·东北三校二联)(多选)如图所示是主动轮P 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 的示意图,A 与B 、C 与D 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B.D点相对于C点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运动方向相反C.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解析:选BCD.P为主动轮,假设接触面光滑,B点相对于A点的运动方向一定与B点的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Q为从动轮,D 点相对于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的运动方向相反,Q轮通过静摩擦力带动,因此,D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的运动方向相同,B、C均正确;主动轮靠摩擦带动皮带,从动轮靠摩擦被皮带带动,故D也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解析:选CD.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项错误,C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D项正确.考点三摩擦力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考向1:静摩擦力的计算[典例1] (2017·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 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解析当物体P和Q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时,其加速度为a=g sin θ-μ2g cos θ<g sin θ,因为P和Q相对静止,所以P和Q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且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D错误;不能用公式F f=μF N求解,对物体P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静=ma,求得F静=μ2mg cos θ,C正确.答案C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定的夹角.(2)分析摩擦力方向时,要注意静摩擦力方向的“可变性”和滑动摩擦力的“相对性”.考向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典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A.0.3 B.0.4C.0.5 D.0.6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1①F N1+F T sin θ=m A g②F f1=μ1F N1③由①②③得:F T =100 N对A 、B 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2=F ④F N2+F T sin θ=(m A +m B )g ⑤F f2=μ2F N2⑥由④⑤⑥得:μ2=0.3,故A 选项正确.答案 A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公式F f =μF N 中F 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1.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 B .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解析:选B.对A 、B 整体受力分析,F =F f1=μ2(m A +m B )g .对B受力分析,F f2=μ1F =m B g .联立解得m A m B =1-μ1μ2μ1μ2,B 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 0,人的质量为m ,人用恒力F 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A .0 B.m -m 0m +m 0F ,方向向右 C.m -m 0m +m 0F ,方向向左 D.m 0-m m +m 0F ,方向向右 解析:选ACD.假设小车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先对整体分析受力有2F =(m 0+m )a ,再隔离出人,对人分析受力有F -F f =ma ,解得F f =m 0-m m 0+mF ,若m 0>m ,则和假设的情况相同,D 正确;若m 0=m ,则静摩擦力为零,A 正确;若m 0<m ,则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 正确.考点四 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典例3] 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 ,轻绳的拉力为10 N ,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 ,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轻绳的拉力、轻弹簧的拉力、轻杆的作用力,其中轻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能确定,重力与弹簧拉力的合力大小为F =G 2+F 21=15 N . 设F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sin α=F 1F =35,则α=37° 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下,这个力与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5 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答案 5 N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1.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静止,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则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B.小车向右运动可能有三种运动形式: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加速运动和向右减速运动.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平衡,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右的合力,但由细绳保持竖直状态和斜面形状可知,该运动形式不可能有.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左的合力,则一定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解析:选D.由于两侧细绳中拉力不变,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不变,与夹角θ没有关系,选项D 正确,A 、B 、C 错误.3.(多选)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 ,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 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 +mgB .连接质量为m 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mg 3C .连接质量为m 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33k mg D .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36k mg解析:选CD.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 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 +mg 2,选项A 错误;设下面两个弹簧的弹力均为F ,则2F sin 60°=mg ,解得F =33mg ,结合胡克定律得kx =33mg ,则x =33kmg ,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下面的一根弹簧对M 的水平分力为F cos 60°=36mg ,再结合胡克定律得kx ′=36mg ,解得x ′=36kmg ,选项D 正确.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只要大小相同,作用的效果就相同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解析:选D.由于力的作用效果有二:其一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其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A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定的,C错误;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就一定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正确.2.(多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解析:选CD.滑动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如把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加速,选项A 错误,C 正确;静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汽车启动过程中,车厢里的货物跟随汽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使货物加速.汽车刹车时,汽车车厢里的货物跟汽车一起停下来的过程,静摩擦力使货物减速,选项B 错误,D 正确.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 )A.mg tan θkB .2mg tan θk C.mg tanθ2k D.2mg tan θ2k解析:选C.以A 球为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所以F 弹=mg tan θ2,则Δx =F 弹k =mg k tan θ2,C 正确. 4.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 f a ≠0,b 所受摩擦力F f 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 f a 大小不变B .F f a 方向改变C .F f b 仍然为零D .F f b 方向向左解析:选A.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来不及发生变化,故a 的受力情况不变,a 左侧细绳的拉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A 正确,B 错误;而在剪断细绳的瞬间,b 右侧细绳的拉力立即消失,静摩擦力向右,C 、D 错误.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0的砖块,用水平力F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中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0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A.μ1mg B.μ1(m0+m)gC.μ2mg D.μ2(m0+m)g解析:选B.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 N,题中水平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m0+m)g,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所以木板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0+m)g,B正确.6.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 杆对球的作用力( )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选D.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 =G2+F2拉=12.5 N,A、B错误;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F拉=43,α=53°,D正确.7.(多选)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CD.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C、D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如右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 =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解析:选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G和摩擦力F f的作用.由于F f从零开始均匀增大,开始一段时间F f<G,物体加速下滑;当F f=G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F f>G,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 f=μF N =μF=μkt,即F f与t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 f=G,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轴的线段,正确答案为B.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1、F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 f1<F f2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F1=F2D.F f1=μmg解析:选C.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与绳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因此方向向左,B 错误;设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F cos θ-μF N =0,F N +F sin θ-mg =0,解得F =μmg cos θ+μsin θ,F 大小与传送带速度大小无关,C 正确;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F cos θ恒定不变,A 、D 错误.10.(多选)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 )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 k 2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 1k 2L 解析:选BD.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两弹簧中的弹力大小相等,k 1L =k 2x ,解得b 弹簧的伸长量为x =k 1L k 2,选项A 错误,B 正确;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x =⎝ ⎛⎭⎪⎫1+k 1k 2L ,选项C 错误,D 正确.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 .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C.第1张卡片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最下面那张卡片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解析:选B.对第2张卡片分析,它对第3张卡片的压力等于上面两张卡片的重力及手指的压力的和,最大静摩擦力F fm=μ2(2mg+F),而其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为F f=μ2(mg+F)<F fm,则第2张卡片与第3张卡片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张到第54张卡片也不发生相对滑动,故A错误;根据题意,因上一张卡片相对下一张卡片要向右滑动或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故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B正确;第1张卡片相对于手指的运动趋势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则其受到手指的静摩擦力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右,C 错误;对53张卡片(除第1张卡片外)研究,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第54张卡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D错误.1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45°,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不可能是( )A.2mgkB.2mg2k。
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教案
![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c8b2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a.png)
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形式和实际应用;3. 了解平衡和不平衡力的概念;4. 熟练运用相互作用定律解题。
教学重点:1. 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实际应用;2. 平衡和不平衡力的辨识;3. 相互作用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刻理解;2. 相互作用定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关于力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力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 引出相互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 介绍相互作用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接触力和距离力;2.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引导学生理解“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3. 解释平衡与不平衡力的区别,帮助学生掌握力的平衡条件。
三、案例分析1. 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的相互作用;2. 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
四、小组探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解决一些力的相互作用问题;2.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2. 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相互作用的理解,检验学习效果。
六、课堂练习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
教学资源:1. 课堂教学PPT;2. 相互作用相关案例分析;3.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器材。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其物理思维能力,但也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2021年高考物理《相互作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讲义
![2021年高考物理《相互作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73d8c9964bcf84b8d57b0a.png)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______,又有_______
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1)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___________(包括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体受到某一力的____________
3.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请在下列关于木箱和地面受力的叙述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木箱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箱不受弹力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木箱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形变;木箱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将一根原长为40 cm、劲度系数为100 N/m的弹簧拉长为45 cm,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A.45 NB.40 N
C.85 ND.5 N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并形成对本课内容规律性的认识。
参研教师
主持人
32285 7E1D縝+37643 930B錋37727 935F鍟T`22100 5654噔28797 707D災31923 7CB3粳23801 5CF9峹u40768 9F40齀29606 73A6玦
参研教师
主持人
主备教师
王丽丽
考纲展示
1.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2.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
3.矢量和标量(Ⅰ)
4.力的合成和分解(Ⅱ)
5.共点力的平衡(Ⅱ)
6.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7.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应用课件粤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应用课件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3f335bec3a87c24128c414.png)
答案 0.02 m
图3-5-9
【拓展提升3】 如图10,重量为14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工人用与水平方向 成53°角的绳向上牵引,拉力为50 N时就能使木箱匀速移动,则木箱与水平地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0.3
B.0.4
图10 C.0.5
D.0.6
解析 将拉力正交分解,水平分力Fx=30 N,竖直分力Fy=40 N;在竖直方向由平 衡条件有FN+Fy=G,得水平地板对木箱的支持力FN=100 N;在水平方向由平衡 条件有f=Fx=30 N;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得μ=0.3,故A正确。 答案 A
图6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析 B一定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的压力和力F,斜面对B可能有摩擦力,
也可能没有摩擦力,故B可能受4个力或5个力,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拓展提升2】 在【拓展提升1】中,水平推力改为水平拉力(水平向左),如图7所 示,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BD
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
受力分析 一题多变
【例1】 (多选)如图5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 是水平的,且F≠0,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
A.3个
B.4个
图5 C.5个
D.6个
解析 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力F、支持力;当水平力F平行斜面 向上的分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有上滑趋势;当水平力F平行斜面向上 的分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有下滑趋势;当水平力F平行斜面向上的分 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无滑动趋势;再对A受力分析,受水平力F、重 力、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共4个力;最后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的压 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斜面对B的支持力,若B物体相对斜面有滑动趋势,则还要 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若相对斜面无滑动趋势,则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即物体B 可能受4个力,也可能受5个力,故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2021年广东高考物理复习课件:专题二 相互作用
![2021年广东高考物理复习课件:专题二 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53b7eba98271fe910ef9d9.png)
保持相对静止)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1)静摩擦力为被动力,与正压力无关,满足0<F≤Fmax 滑动摩擦力:F=μFN(μ为动摩擦
(2)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因数,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
(3)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但一般为简化问 程度,FN为正压力)
题认为两力相等
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接触 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
力的封 闭三角 形法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 平衡
将三个力的矢量图平 移,构成一个依次首尾 相连接的矢量三角形
常用于求解一般矢量 三角形中未知力的大 小和方向
例3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 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面是曲面,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
的方向相反
实际上接触面上各点都是作用点,常把它们等效到一个点上,在作 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到物体的重心上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关系。 2.运算法则:⑥ 平行四边形 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力的效果分解法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函数等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 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 角斜向左上方
解析 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子对球的拉力的合 力,与球的重力等值反向,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 G2 F拉2 =12.5
2021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教案3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
![2021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教案3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https://img.taocdn.com/s3/m/f2642ec259eef8c75fbfb3e0.png)
2021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教案3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第二章相互作用考点内容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Ⅰ 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Ⅰ Ⅰ Ⅱ ・卷Ⅰ Ⅱ T17 6分・卷Ⅱ T23 9分・卷Ⅰ T20 6分要求考题统计 2021 考法分析 2021 2021 ①胡克定律的应用;②结合物体的平衡考查弹力;③摩擦力方向的判断;④静摩擦力与滑・甲卷动摩擦力转换过T14 6程中摩擦力的变分化;・乙卷⑤滑动摩擦力与T19 6正压力的关系在分求解力学量中的・丙卷应用;T17 6⑥合力与分力的分关系;⑦静态平衡问题;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⑧动态平衡问题;⑨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点一重力、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重力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G=mg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注意:(1)物体的质量不会变(2)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重心①物体的形状;大小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②物体的质量分布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 (2)不规则的薄片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2)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②产生的条件: a.物体间直接接触; b.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③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①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②表达式: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相互作用考纲展示考纲汇总备考指导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T18(1)T54T34本章考查学生对不同性质力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弹力和摩擦力,所考查的题目往往要用到运动状态判断、受力分析等知识,不少题目会同时考查多个考点,而且受力分析的方法在后面的电场、磁场问题中也会常用到. 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Ⅰ)T5(1)、T11(1)、T21、T33T32、T33T10、T34T34、T53T11、T33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和标量(Ⅱ)T5、T6(1)、T7(1)、T13、T34T4、T11T5T6、T7T5、T12T6共点力的平衡(Ⅰ)T11、T13、T19、T19(1)、T33、T34、T34(1)、T35(1)T11、T12、T35、T52T11、T36T11、T18、T34、T54T3形变、弹性、胡克定律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可用力的图示形象描述.2.力的基本特性(1)依赖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首(或箭尾)画在作用点上.(4)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5)力可以按其性质和作用效果分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②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等.3.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数值在地球上的两极最大,赤道最小;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越小).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恒力.(3)方向:竖直向下.(4)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悬挂法粗略确定.4.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使物体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4)大小①与形变程度有关,一般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出.②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式中的k被称为劲度系数,它的单位是N/m,它由弹簧本身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学考真题对练]1.(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研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本的重力B.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书本上C.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本的形变引起的D.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答案] C2.(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一根弹簧未悬挂重物时,其自由端B的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 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的重力大小为 ( )A.40 N B.30 NC.35 N D.25 NB [由胡克定律可知:F=kΔx,80=k(45-5),F=k(20-5),解得:F=30 N.]3.(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拉力F的作用,F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 N/m B.4 N/mC.20 N/m D.0.05 N/mC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0.2 m时,弹簧弹力F=4 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k=FΔx=20 N/m.] 4.(2015·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是选项中的( )B [根据胡克定律F=kx可判断B项正确.]1.弹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对于不同的接触面,弹力的方向遵循如下规律:(1)点和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平面.(2)点和曲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过切点的切面.(3)两个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4)平面和曲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平面.2.对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可采用“假设法”分析:即假设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不存在;看研究对象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弹力存在;若不变化,说明弹力不存在.如图所示,甲、乙图中a、b之间都没有弹力,而丙图中,a、b球间有弹力.[最新模拟快练]1.(2020·北京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轻弹簧正上方自由下落.在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A2.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马跑得快B.马蹄大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答案] D3.(2020·云浮学测模拟)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钢筋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答案] C4.(2020·珠海学考模拟)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C.200 m/N D.200 N/m[答案] D5.如图所示的复合弹簧是在金属弹簧周围包裹一层橡胶材料复合硫化而成.这种弹簧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上以代替金属弹簧,其物理性能与金属弹簧相同.由此可知,复合弹簧( )A.不再遵循胡克定律B.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C.劲度系数与粗细无关D.劲度系数与材料无关[答案] B6.(2018·河源学考模拟)一根弹簧原长10 cm,挂上重2 N的砝码时,伸长1 cm,这根弹簧挂上重8 N的物体时,它的长度为(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A.4 cm B.44 cmC.15 cm D.14 cm[答案] D7.(2018·化州学考模拟)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刻度模糊的弹簧测力计,两位同学各用100 N的水平力拉弹簧的两端,测得弹簧伸长5 cm,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 N,劲度系数为1 000 N/m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 N,劲度系数为2 000 N/m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0 N,劲度系数为1 000 N/m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0 N,劲度系数为2 000 N/m[答案] D8. (2020·开平学考模拟)下列各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都静止)( )A B C D[答案] B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两种摩擦力的比较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个发生相对运动的相接触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面粗糙且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面粗糙且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f m(f m为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μ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1.(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木块M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关于物体受到墙壁的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木块静止,所以静摩擦力为零B.如果增大F,静摩擦力仍保持不变C.如果增大F,静摩擦力将增大D.因为木块有下滑的趋势,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答案] B2.(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它受到F=4 N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为4 N,方向水平向右B.大小为4 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 A3.(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在下列各种现象中,静摩擦力起作用的有 ( ) A.握在手中的瓶子不会滑落B.物块在粗糙斜面上下滑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D.消防员手握绳索向上爬ACD [物块在粗糙斜面上下滑,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其他三项均是静摩擦力起作用.]4.(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水平推力F1=6 N 和F2=1 N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木块受到的合力F和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5 N,方向向右B.F=5 N,方向向左C.f=5 N,方向向右D.f=5 N,方向向左D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合力为0,摩擦力f=6 N-1 N=5 N,方向向左.]5.(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物体在大小为10 N,方向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A.等于10 NB.大于10 NC.小于10 ND.等于零C [物体在大小为10 N,方向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小于10 N,C正确.]6.(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关于物体在同一接触面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弹力C.弹力方向和摩擦力方向一定互相垂直D.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大小总是成正比C [两个粗糙的物体互相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摩擦力,弹力是因形变产生的,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A、B错误.摩擦力是接触力、切向力,C正确.注意涉及的摩擦力,可能是滑动摩擦力,也可能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不与弹力成正比,D错误.]理解摩擦力必须跨跃三个误区误区一认为静止的物体总受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总受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产生静摩擦力,两物体一定保持相对静止,而不一定静止,两者可以以共同速度运动.两物体间若产生滑动摩擦力,两物体一定发生了相对运动,而不一定都运动,可以是一个运动,另一个静止.误区二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总是阻力摩擦力的方向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与这两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关系.因此,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或成某个角度.误区三认为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正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F N成正比,但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外力的大小有关,只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最新模拟快练]1.(2020·汕尾学考模拟)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答案] B2.(2019·惠州第二次考试)如图所示,某人用手握住一个保温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保持保温杯始终静止,则手握得越紧,保温杯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握着保温杯匀速向上运动,保温杯所受的摩擦力向上C.握着保温杯匀速向下运动,保温杯所受的摩擦力向下D.握着保温杯水平匀速运动,保温杯不受摩擦力[答案] B3.(2020·开平学考模拟)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水平力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 )A.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B.推力小于静摩擦力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D.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答案] D4.(2019·潮州学测模拟)如图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放置,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保持静止,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棋子的质量不同时,所受的摩擦力也不同[答案] D [棋子受重力、吸引力、弹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静摩擦力与重力二力平衡,D正确.]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棒下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上端用线拴着并被提起,线处于竖直方向,直棒静止,则直棒下端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A.零B.有向左的摩擦力C.有向右的摩擦力D.不能确定A [把它们看成整体,系统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而绳子是竖直的,则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故摩擦力为零.选项A正确.]6.冰壶比赛的冰道表面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比赛时运动员常在冰壶滑行的前方用冰刷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壶滑得更远.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则冰道被擦刷后( )A.μ和F f都增大B.μ和F f都减小C.μ增大,F f减小D.μ减小,F f增大B [冰壶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 f=μF N,擦刷冰面,动摩擦因数减小,摩擦力减小,B正确.]7.(2018·东莞学考模拟)如图所示,一同学站在木板上用力向右推木箱,该同学的脚与地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若地面与木板、木箱之间均是粗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木箱静止,木板向左运动,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对木箱没有摩擦力B.若木板静止,木箱向右运动,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若木板、木箱均静止,地面对木箱和木板均没有摩擦力D.若木箱向右运动,木板向左运动,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答案] B8.(2020·中山学考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 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无摩擦力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答案] C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与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3.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求力的合力的过程.(2)力(矢量)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3)一条直线上的两力的合成: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法直接运算.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合≤F 1+F 2.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 1-F 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 1+F 2.4.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 (2)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5.正交分解法(1)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2)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①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②把各个力向x 轴、y 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用正、负号表示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③求在x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x 合及在y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y 合. ④求合力的大小F =F x 合2+F y 合2.(3)合力的方向:tan α=F y 合F x 合(α为合力F 与x 轴的夹角). [学考真题对练]1.(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为保护生态环境,学校组织了植树活动.小王和小李同学合作提水,其所用力的情况如图所示.若桶和水的总重是300 N ,他俩所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是45°,则每人所用力的大小最接近( )A .100 NB .150 NC .212 ND .300 N[答案] C2.(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 .位移 B .质量 C .路程 D .时间[答案] A3.(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一物体只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10 N 和20 N ,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A .0B .5 NC .25 ND .35 N[答案] C4.(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引体向上是人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如图所示,开始做引体向上时,人悬吊在单杠上静止,通常情况下,两手间的距离与肩膀等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B.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C.单杠对人每只手臂的作用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D.单杠对人每只手臂的作用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D [人静止,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单杠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受到的重力,单杠对人体每只手臂的作用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5.(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表述中,加点标示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汽车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B.“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的周期..C.火车由北京开往广州的平均速率....D.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某一时刻的速度..D [功率、周期、速率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D正确.]6.(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一体操运动员倒立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图示姿势中,沿手臂的力F最大的是( )[答案] D7.(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固定于地面上,挡板垂直固定于斜面.四个相同的小球靠着挡板静止在斜面上,则球对斜面压力最小的是( )D [球对斜面的压力N=mg cos α,可知应选D.]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1)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2)在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小于180°),合力越小.(3)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夹角越大(小于180°),两个等值分力的大小越大.3.力的分解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竟怎样分解,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最新模拟快练]1.(2018·增城学考模拟)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是标量的是( )A.位移 B.路程C.力D.速度[答案] B2.(2020·汕尾学考模拟)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它们合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C.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就是合力的大小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任意大小的两个分力[答案] A3.(2019·佛山第二次学测模拟)关于合力与其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是等效的B.合力至少比某一个分力大C.合力可以比任意分力都小D.合力可以和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答案] B4.(2018·信宜学考模拟)如图所示,木块受到F1=6 N,F2=2 N和摩擦力三个水平方向的力作用,静止在水平面上,若撤去F1,木块受到的合力( )A.等于零B.大小为8 N,水平向右C.大小为6 N,水平向右D.大小为4 N,水平向左[答案] A5.(2020·中山学考模拟)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 N、3 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0 N B. 3 N C.8 N D.12 N[答案] C6.(2019·中山学测模拟)如图所示,港澳珠大桥架有很长的引桥,其目的是( )A.增大汽车上桥时对桥面的压力B.减小汽车上桥时对桥面的压力C.增大汽车重力沿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D.减小汽车重力沿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答案] D7.(2020·镇江学测模拟)如图所示,挑水时水桶上绳子连接状态分别如图中a、b、c三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状态绳子受力大容易断B.b状态绳子受力大容易断C.c状态绳子受力大容易断D.a、b、c三种状态绳子受力都一样[答案] A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2.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3.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F合=0或F x合=0;F y合=0.(其中F x合为物体在x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 y合为物体在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4.平衡条件的推论(1)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物体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学考真题对练]1.(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小李同学做家务时,用斜向下的恒力F推动房间内的木箱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关于木箱所受的推力F、摩擦力f、支持力F N和重力G大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F B.f<FC.F N<G D.F N=G[答案] B2.(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正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沿直线匀速飞行的飞机B.沿斜坡减速行驶的汽车C.从车站加速开出的列车D.匀速率行驶在拱桥上的汽车[答案] A3.(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物体( )A.一定静止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C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C正确.]4.(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球只受重力、绳的拉力作用B.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作用C.小球只受重力、斜面的弹力作用D.小球只受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作用B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作用,B正确.]5.(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如图所示,篮球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被一垂直斜面的挡板挡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篮球对挡板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B.篮球对挡板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C.篮球对斜面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D.篮球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BD [对篮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将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即可知B、D正确.]6.(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最大的是( )A B C DC [A图将拉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设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压力为:N=mg-F sin θ;B图压力等于重力,即N=mg;C图压力为:N=mg+F sin θ.D图压力为:N=mg-F.故C图压力最大,故选C.]7.(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一个重50 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20 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 B.30 N,方向竖直向下C.30 N,方向竖直向上D.70 N,方向竖直向上A [物体还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合力为0.]处理平衡问题的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3)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4)求解方程,必要时进行讨论.[最新模拟快练]1.(2020·广州学测模拟)下列正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沿直线匀速飞行的飞机B.沿斜坡减速行驶的汽车C.从车站加速开出的列车D.匀速行驶在拱桥上的汽车[答案] A2.(2020·梅州学测模拟)如图所示,木箱放在传送装置的水平台阶上,在木箱随台阶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B.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台阶对木箱没有摩擦力作用D.台阶对木箱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上[答案] C3.(2019·江门学测模拟)如图所示,轻绳AO和B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AO与BO 垂直,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绳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sin θB.绳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sin θC.绳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tan θD.绳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cos θA [AO与BO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作平行四边形,则F AO=mg sin θ,F BO=mg cos θ,A正确.]4.(2019·韶关学测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绕过定滑轮的细绳拉住物体B,使物体B 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 )A.大小一定不为零B.大小可能为零C.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D.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 [假设斜面的倾角为θ,若m A g=m B g sin θ,则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零;若m A g>m B g sin θ,物体B有上滑的趋势,则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若m A g<m B g sin θ,物体B有下滑的趋势,则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