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膜(包括嵴)的内表面附着许多突出于内腔
的颗粒称为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
基粒分为头部、柄部和基片三部分,是由多种
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合体。
基粒头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
ATP,因此,基粒又称ATP合酶复合体(ATP synthase complex)。
(三)内外膜转位接触点形成核编码蛋白质进入 线粒体的通道
成上,外膜的脂质和蛋白质成分各占1/2。外膜中
含有整合蛋白孔蛋白(porin),它们以β片层结构
形式形成直径2~3nm桶状通道,跨越脂质双层, 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以下的物质。
(二)内膜向基质折叠形成特定的内部空间 内膜(inner membrane)比外膜稍薄,平均厚 4.5nm,也是一层单位膜。内膜的化学组成中20% 是脂类,80%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 其他膜成分。
动物细胞实现这一能量转换的细胞内结
构就是线粒体(单数mitochondrion;复数
mitochondria)。
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一、线粒体的中含有众多参与能量代谢 的酶系
除去水分之外,线粒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约占组分总量的65%~70%,多数分布于内膜和 基质。
线粒体蛋白质分为两类:
线粒体与核密码子编码氨基酸比较
核密码子 编码氨基 酸 终止密码 子 精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线粒体密码子编码氨基酸 哺乳动物 色氨酸 终止密码 子 甲硫氨酸 异亮氨酸 果 蝇 色氨酸 丝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链孢酶菌 色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酵 母 色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植 物 终止密码 子 精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内膜将线粒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其中由 内膜直接包围的空间称内腔,含有基质,也称基质 腔(matrix space);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称为 外腔,或膜间腔(intermembrane space)。内膜上 有大量向内腔突起的折叠(infolding),形成嵴 (cristae)。嵴与嵴之间的内腔部分称嵴间腔 (intercristal space),而由于嵴向内腔突进造成的 外腔向内伸入的部分称为嵴内空间(intracristal space)。嵴的形成大大扩大了内膜的面积,提高 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前体蛋白与MSF所形成的复合体能进一步与外 膜上的一套受体Tom37和Tom70相结合。 Tom37和Tom70把前体蛋白转移到第二套受体 Tom20和Tom22,同时释放MSF。 与前体蛋白结合的受体Tom20和Tom22与外膜 上的通道蛋白Tom40(第三套受体)相偶联。 后者与内膜的接触点共同组成一个直径为 1.5~2.5nm的越膜通道(tim17受体系统, 非折叠的 前体蛋白通过这一通道转移到线粒体基质。
一类是可溶性蛋白,包括基质中的酶和膜外周
蛋白;
另一类是不溶性蛋白,为膜结构蛋白或膜镶嵌
酶蛋白。
线粒体含有众多酶系,目前已确认有120余种,
是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这些酶分别位于线
粒体的不同部位,在线粒体行使细胞氧化功能时
起重要的作用。
二、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与分布与线粒 体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有关
光镜下的线粒体呈线状、粒状或杆状等,直径 0.5~1.0μm。不同类型或不同生理状态的细胞, 其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目及排列分布常不相 同。
第七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mitochondria and cell energy conversion)
内容
概述 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第三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四节 线粒体与人类学、医学研究
概 述
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太阳能。 但不同生物代谢时吸收能量的机制不同,光能 转变为化学能只发生在具有叶绿素的植物和一些 有光合能力的细菌中,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 无机物(如CO2和H2O)转化成可被自身利用的有 机物,这种生物是自养生物(autotroph)。 而动物细胞不具有叶绿体,它们以自养生物合 成的有机物为营养,通过分解代谢而取得能量, 因而被称为异养生物(heterotroph)。
输入到线粒体的蛋白质都在其N-端具有一段线
粒体靶序列称为基质导入顺序(matrix-targeting
sequence,MTS),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的受体
能识别并结合各种不同的但相关的MTS。
部分核编码的线粒体蛋白
线粒体定位
基质
蛋白质
乙醇脱氢酶(酵母) 氨甲酰磷酸合酶(哺乳动物)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与其他柠檬酸酶 DNA聚合酶 F1ATP酶亚单位α(除植物外),β、γ、δ(某些真菌) Mn2+超氧物岐化酶 鸟氨酸转氨酶(哺乳动物) 鸟氨酸转氨甲酰酶(哺乳动物) 核糖体蛋白质 RNA聚合酶 ADP/ATP 反向转运体(antiporter) 复合体Ⅲ亚基1、2、5(铁-硫蛋白)、6、7 复合体Ⅳ(COX)亚基4,5,6,7 F0ATP酶 生热蛋白(thermogenin)
体变形移位现象。
三、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 封闭性膜囊结构
电镜下,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
闭性膜囊结构。两层膜将线粒体内部空间与细胞
质隔离,并使线粒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膜空间,
构成线粒体的支架。
(一)外膜是一层单位膜
外膜(outer membrane)是线粒体最外层所包
绕的一层单位膜,厚约5~7nm,光滑平整。在组
(三)分子运动产生的动力协助多肽链穿越线粒体 膜 前体蛋白一旦和受体结合后,就要和外膜及内 膜上膜通道发生作用才可进入线粒体。在此过程
中,一种也为分子伴侣的线粒体基质hsc70
(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 提示mthsp70参与了蛋白质的转运。
Simon等提出一种作用机制,即布朗棘轮模型 (Brownian Rachet model):
(三)重链和轻链各有一个启动子启动线粒体基因 的转录 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是从两个主要的启动子处 开始转录的,分别为重链启动子(heavy-strand promoter,HSP)和轻链启动子(light-strand promoter,LSP)
与核合成mRNA不同,线粒体mRNA不含内含
子,也很少有非翻译区。每个mRNA5ˊ端的起始
内膜
膜间腔
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 细胞色素b2和c1(复合体Ⅲ亚基)
线粒体孔蛋白(porin)P70
外膜
(二)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保持非折叠状态
当线粒体蛋白可溶性前体 (soluble precursor of
mitochondrial proteins)在核糖体内形成以后,少数
前体蛋白与一种称为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nascentassociated complex,NAC)的分子伴侣蛋白相互作
用。
在哺乳动物的胞质中存在着: 前体蛋白的结合因子(presequence-binding factor,PBF),它能够增加hsc70对线粒体蛋白的
转运;
线粒体输入刺激因子(mitochondrial import
stimulatory factor,MSF),常单独发挥着ATP酶
的作用,为聚集蛋白的解聚提供能量。
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着一些内膜与外膜相 互接触的地方为转位接触点(translocation contact site)。是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
(四)基质为物质氧化代谢提供场所
线粒体内腔充满了电子密度较低的可溶性蛋白 质和脂肪等成分,称之为基质(matrix)。 线粒体中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 酸分解、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酶都在基质中。 还含有线粒体独特的双链环状DNA、核糖体, 这些构成了线粒体相对独立的遗传信息复制、转 录和翻译系统。
由这13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均已确定,其中 3个为构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复合体(复 合体Ⅳ)催化活性中心的亚单位(COXⅠ、 COXⅡ和COXⅢ);2个为ATP合酶复合体(复合 体Ⅴ)F0部分的2个亚基(A6和A8);7个为 NADH-CoQ还原酶复合体(复合体Ⅰ)的亚基 (ND1、ND2、ND3、ND4L、ND4、ND5和 ND6);还有1个编码的结构蛋白质为CoQH2-细 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复合体Ⅲ)中细胞色素b 的亚基。
密码或三个碱基为AUG(或AUA),UAA的终止
密码位于mRNA的3ˊ端。某些情况下,一个碱基U 就是mtDNA体系中的终止密码子。
线粒体mRNA翻译的起始氨基酸为甲酰甲硫氨 酸,这点与原核生物类似。另外线粒体的遗传密 码也与核基因不完全相同,例如UGA在核编码系 统中为终止密码,但在人类细胞的线粒体编码系 统中,它编码色氨酸。
四、线粒体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
(一)线粒体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和蛋白质翻译系统
线粒体虽然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和自己的蛋白质
翻译系统,且部分遗传密码也与核密码有不同的
编码含义,但它与细胞核的遗传系统构成了一个
整体。
线粒体的基因组只有一条DNA,称为线粒体 DNA(mtDNA),mtDNA是裸露的。 在一个线粒体内往往有1至数个mtDNA分子, 平均为5~10个。它主要编码线粒体的tRNA、 rRNA及一些线粒体蛋白质,如电子传递链酶复合 体中的亚基。 但由于线粒体中大多数酶或蛋白质仍由核编码, 所以它们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特定的方式转送到 线粒体中。
线粒体的数量可因细胞种类而不同,最少的细 胞只含1个线粒体,最多的达50万个,其总体积可 占细胞体积的25%。这与细胞本身的代谢活动有 关,代谢旺盛需要能量较多时,线粒体数目较多; 反之线粒体的数目则较少。
线粒体在很多细胞中呈弥散均匀分布状态,但
一般较多聚集在生理功能旺盛、需要能量供应的
区域,如在肌细胞中,线粒体集中分布在肌原纤 维之间;在精子细胞中,线粒体围绕鞭毛中轴紧 密排列,以利于精子运动尾部摆动时的能量供应; 有时,同一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下,可发现线粒
密码子 UGA AGA、 AGG AUA AUU CUU、 CUC CUA、 CUG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亮氨酸
线粒体基因中两个重叠基因,一个是复合物Ⅰ
的ND4L和ND4,另一个是复合物Ⅴ的ATP酶8和
ATP酶6。
(四)线粒体DNA的复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人类mtDNA也是单一的复制起始,mtDNA的 复制起始点被分成两半,一个是在重链上,称为 重链复制起始点(OH),位于环的顶部,tRNAPhe 基因(557)和 tRNAPro基因(16023)之间的控制 区,它控制重链子链DNA的自我复制;一个是在 轻链上,称为轻链复制起始点(OL),位于环L 的“8点钟”位置,它控制轻链子链DNA的自我 复制。
(二)线粒体基因组为一条双链环状的DNA 分子
人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早已完成,线 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又称剑桥序列)共含16569个
碱基对(bp),为一条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双
链中一为重链(H),一为轻链(L )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重链和轻链上的编码物各不相同,人类线粒体基因 组共编码了37个基因。 重链编码12SrRNA、16SrRNA、NADH-CoQ氧化 还原酶1(NADH-CoQ oxidoreductase 1,ND1)、 ND2、ND3、ND4L、ND4、ND5、细胞色素C氧 化酶1(cytochrome coxidase Ⅰ, COXⅠ)、 COXⅡ、COXⅢ、细胞色素b 的亚基、ATP合酶 的第6亚单位和第8亚单位(A6、A8)及14个 tRNA等(图中用小写字母表示,表示其对应的氨 基酸); 轻链编码了ND6及8个tRNA。
五、线粒体靶序列引导核编码蛋白质向 线粒体转运
(一)核编码蛋白在进入线粒体需要分子伴侣蛋白 的协助 线粒体内含有1000~1500种蛋白质,除上述的 13种多肽外,98%以上是由细胞核DNA编码,在 细胞质核糖体合成后运入线粒体的。 线粒体含有4个蛋白质输入的亚区域:线粒体 外膜、线粒体内膜、膜间隙和基质。而在这些核 编码蛋白在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中,需要一类被称 为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的蛋白质的协 助,其中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被输入到基质,少 数输入到膜间腔以及插入到内膜和外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