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分析与比表面积初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
4.等温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
Mirco.
Macro.
Non.
Meso.
Mirco. & Meso.
Ⅳ型是中孔固体最普遍出现的吸附行为,多数工业催化剂 都呈Ⅳ型等温线。
测定原理
依据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被测样 品颗粒(吸附剂)表面在超低温下对气体分子(吸附质)具 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并对应一定压力存在确定的平衡吸附 量。通过测定出该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论模型来等效求出被 测样品的比表面积。由于实际颗粒外表面的不规则性,严格 来讲,该方法测定的是吸附质分子所能到达的颗粒外表面和 内部通孔总表面积之和, 如图:
3. 试样装填方法。
试样装填越紧密,试样间接触越好,热传导性就越好。 这会让温度滞后现象变小。但是装填紧密不利于气氛与颗 粒接触,阻碍分解气体扩散或逸出。因此可以将试样放入 坩埚之后,轻轻敲一敲,使之形成均匀薄层。
15
注意事项
1. 样品
未知样品在测试之前要找到文献支撑(尤其是烧高 温的样品),否则未知样品可能会腐蚀TG天平
主要设备
抽真空预处理
BET测试装置
注意事项
样品测试之前一定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温度 的选择可以通过热重分析进行确定 在进行清洗石英管时要清洗干净,因为这将关 系到样品预处理的干净与否,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是在液氮条件(-196.15℃)下测试,所以一 定要注意安全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ΔW:表观增重 V: 加热区试样皿和支架的体积 d:试样周围气体在273K时的密度 T: 测量点所处温度
样品因素
1. 样品用量
试样用量大,因吸、放热引起的温度偏差大,且不利于 热扩散和热传递。 试样用量小,容易被吹扫气和气氛气体带跑。 10mg左右。
2. 样品粒度
粒度细,反应速率快,反应起始和终止温度降低,反应 区间变窄。 100目装填薄而均匀。
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
TG测试的一般用途
(1)无机物、有机物及聚合物的热分解; (2)金属在高温下受各种气体的腐蚀过程; (3)固态反应; (4)矿物的煅烧和冶炼; (5)液体的蒸馏和汽化; (6)煤、石油和木材的热解过程; (7)含湿量、挥发物及灰分含量的测定; (8)升华过程; (9)脱水和吸湿; (10)爆炸材料的研究; (11)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12)发现新化合物; (13)吸附和解吸; (14)催化活度的测定; (15)表面积的测定; (16)氧化稳定性和还原稳定性的研究; (17)反应机制的研究。
测定原理
1 P C −1 P = + V ( P0 − P ) VmC P0 VmC
Vm =1/(截距+斜率)
BET二常数公式适合 的P/P0范围:0.05~0.3
孔径的计算
开尔文半径
Halsey 公式 吸附层厚度
孔径分布
BJH理论: ●基于孔的圆筒模型, ●认定在毛细孔凝聚以前孔内已发生了多层吸附 , ●一般采用脱附支测量实验吸附量
宏观活性炭颗粒
微观活性炭孔道气体吸附
测定原理
氮气因其易获得性和良好的可逆吸附特性,成为最常用的吸附质。
样品的表面积是通过其表面密排包覆(吸附)的氮气分子数量和 分子最大横截面积来表征。实际测定出氮气分子在样品表面平衡 饱和吸附量(V), 通过不同理论模型计算出单层饱和吸附量 (Vm),进而得出分子个数,采用表面密排六方模型计算出氮 气分子等效最大横截面积(Am),即可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 计算公式如(1):
催化剂
硅胶
氧化铝分子筛
基本概念
1.吸附 吸附剂、吸附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2.孔的定义 微孔(micropore) < 2nm 介(中)孔(mesopore) 2~50nm 大孔(macropore) 50~7500nm 3.吸附平衡 等温吸附平衡、等压吸附平衡和等量吸附平衡
我们组介孔二氧化 钛以及”介尺度” 重大计划
Vm --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容量,ml
测定原理
BET 吸附等温方程
假设:多层吸附 吸附平衡时,各层均达到各自的吸附平衡,最后可导出:
V CP = Vm ( P0 − P )(1 + (C − 1) P / P0 )
式中,P0――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汽压; Vm——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C——BET方程C常数,其值为exp{(E1-E2)/RT}
2
9 0 气 体 逸 出 O .8 3% C -1 8
1
8 0
0
7 0 气 体 逸 出 -2 9 .8 5% C O 2 6 0
-1
-2
5 0
1 6 5 .7℃
-3 剩 余 C a O
℃ 3 9 .0 7%(9 6 6 .4 ) 4 9 3 .8℃ 7 2 4 .5℃
4 0
-4
1 0 0
2 0 0
3 0 0
应用实例
担载量 ( wt.%) 0 20 40 50
比表面积 (m2/g) 50.72 23.10 8.72 3.33
孔容 (cm3/g) 0.16 0.086 0.025 0.0063
孔径 (nm) 12.32 15.03 11.27 8.11
BET N2吸脱附曲线
负载后,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都显著减小。 吸附性能随担载量的增加逐渐降低。 [HMim][NTf2]成功的担载到P25的表面
热分析法简介
1903年 Nenst和Riesenfeld用石英扭力天平研究了晶石,蛋白石,铝氧土在 高温下的重量损失 1905年 1915年 Brill连续称量CaCO3到1200℃,记录了第一条失重曲线 本多光太郎研究了MnSO4·4H2O等物质的热失重过程,并将实验研 究装置称为热天平 1965年 1977年 成立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
与我们课题组相关的:
催化剂的热分析表征;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表征; 烧结过程的反应的表征; 吸附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TG仪器设备
TG仪器设备
热分析的主要仪器为热天平: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 个部分
TG 209 F3
Al 2 O 3 坩埚
TG设备的重要参数
称重解析度: 0.1μg 温度范围: 室温—1000℃ 升温速率: 0—100K/min
仪器因素的影响
2. 气氛影响
1) 热重实验可以在压力、真空、活性气体(空气,氧气)、惰 性气体(氮气,氦气)、催化性气体等各种气氛中进行,这就需要 根据样品对气氛进行选择。 2) 表观增重: 由于气体浮力变化而造成的样品测量质量增大 的现象。
273 ∆W =V ⋅ d 1 − T
TG
第五届国际热分析会议上,正式命名为”Thermograviemetry”
TG测试原理
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 TG)是在程序控温下, 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的方法,通 常是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不同气氛条件下(N2, O2 等)Fra Baidu bibliotek许多物质伴随温度变化会出现质量变化
物理性质:熔化、蒸发、升华、吸附等 化学性质: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
派 生
热重曲线(TG曲线)
微商热重法(DTG)
TG测试原理
基本概念: △m 质量变化 dm/dt 质量变化/分解的速率 DTG TG曲线对时间坐标作一次 微分计算得到的微分曲线 DTG 峰 质量变化速率最大点,作 为质量变化/分解过程的特征温度 起始点、终点温度 TG台阶的起始 点、终点,对分解过程可作为热稳 定性的表征
热重分析
(thermogravimetry - TG)
范腾腾
2014.08.11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一、热分析法简介 二、热重法(TG)原理 三、TG分析实例 四、测量影响因素
热分析法简介
现代热分析技术: 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
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 通过检测样品本身的热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来 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分子运动的变化等。 热焓的变化 质量的变化 热物理性质变化: 尺寸的变化 力学特性的变化 电磁学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分析法 热膨胀(收缩) 动态力学分析 热磁学法
0 失重(%)
0.42
2.5
10
40
100
240
480 K/min
700
800
900 1000 温度 (℃)
1100 ℃
升温速率对于DTA不仅影响峰温的位置,而且影响峰 面积的大小:快的升温速率下峰面积变大,峰变尖锐。 使试样分解向高温偏离,易使基线漂移,并导致相邻两个 峰重叠,分辨力下降。 慢的升温速率,基线漂移小,使体系接近平衡条件, 得到宽而浅的峰,也能使相邻两峰更好地分离,因而分 辨力高。但测定时间长,需要仪器的灵敏度高。
2. 操作事项
操作作出现任何问题要及时向师兄师姐请教
16
TriStar II 3020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System
背景知识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是表征多相催化剂及吸附剂物化性能的 两个重要参数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国际单位是(m2/g)
一个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小常常与催化剂活性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孔径 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及孔容大小将直接决定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大小,而 孔径的大小则决定了吸附剂对不同气体的分离能力大小。
典型的TG曲线
CaC2O4 ⋅ H 2O → CaC2O4 + H 2O CaC2O4 → CaCO3 + CO
T G/% 1 0 0
CaCO3 → CaO + CO 2 D T G/(% /m in )
去 结 晶 水 .2 6% 失 -1 2
草 酸 钙
样 品 称 重 :8 .2 5 8 m g 升 温 速 率 :1 0 K /m in 气 氛 :N 2 坩 埚 :A ,敞 口 l2 O 3
4 0 0
5 0 0 温 度 / ℃
6 0 0
7 0 0
8 0 0
9 0 0
11
测量影响因素
1. 仪器因素的影响
2. 样品因素
仪器因素的影响
1. 升温速率
对于TG升温速度越快, 温度滞后越大,反应起 始及反应终止温度越高, 反应温度区间也越宽。 对于无机材料试样,建 议采用的升温速度一般 为10K·mi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