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题库31-2-10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题
库31-2-10
问题:
[问答题]我国沙漠的沙源可以概括为哪四种类型?
问题:
[问答题]简述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及类型。
问题:
[问答题]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按其发生发展的特点可以分成哪两类?通过对沙漠化历史过程的分析,应吸取哪些教训?
/ 二次元图片
问题:
[问答题]何谓沙漠化的现代过程?按原因可分为哪几类?
问题:
[问答题]简述过度农垦的沙漠化现代过程。
问题:
[问答题]我国荒漠化类型从动力成因的角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问题:
[问答题]论述荒漠化的危害。
问题:
[问答题]为什么说我们研究的风沙现象,其气流处于紊流状态?。
高一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荒漠化的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试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使土地逐渐变得贫瘠、干旱、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请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特征。
(2)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3)提出防治该地区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答案及解析:(1)答案:该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和盐渍化。
具体特征如下:- 土地沙化:沙漠扩张,沙丘移动速度加快,沙地面积增加。
- 石漠化: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岩石裸露,土壤流失加剧。
- 盐渍化:土壤盐分积累过多,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生长困难。
解析: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到该地区荒漠化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土地沙化、石漠化和盐渍化。
这三种类型的荒漠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区,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洼地区。
(2)答案:该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资源匮乏;土壤质地较差,肥力低,易于流失;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水难以保持。
- 人为原因:过度开发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如过度放牧、滥垦滥伐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污染,如工业废弃物排放、农药化肥滥用等。
解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是荒漠化发生的内在原因。
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污染等,则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
(3)答案:防治该地区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如下:- 改善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植被恢复与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治理沙漠化土地,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固定沙丘,减少沙漠扩张;- 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减少工业废弃物排放;-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试题
北京林业大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试卷试题库答案一、填空题1.据2004 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km2。
2.我国沙漠沙的机械组成以( )为主,矿物成分主要是( ),最缺乏的营养元素是( )。
3.湿润指数是指()与()的比值。
4.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原“三化”是指()()和( )。
5.荒漠化的监测方法包括()、( ) 和( ) 三种。
6.荒漠化产生的气候区域是( )、( ) 和( )。
7.风沙区的防护林体系主要包括( )、( )、( ) 、( )。
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
9.《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 )年在法国巴黎签署,“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10.根据地貌形态与地表物质组成可把荒漠分为()()()()四种类型。
11.中国的四大沙地是指()()()()。
12.中国的八大沙漠是指()()()()()()()()。
13.我国荒漠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有()()()三种。
14.我国干旱地区的降水量约在()mm—()mm 之间、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约在()mm—()mm 之间。
15.在土壤的粒级划分中,粗沙、中沙、粉沙和粘粒的径级范围分别为()()()()mm。
16.世界上有沙漠分布的国家很多,塔尔沙漠在()和(),奇瓦瓦沙漠在(),辛普森沙漠在()。
17.荒漠化实在包括()和()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起因和发展的。
18.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包括:()()()和()。
19.盐渍荒漠化的成因主要包括()()()和()。
20.使沙粒沿地表开始运动多必需的最小风速称为()。
21.起动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的()、沙层()及()等因素有关。
22.风力作用过程包括对土壤物质的()()和()3个过程。
23.在风力作用下,土壤和沙粒物质随风运动,其运动方式有()()和()3 种形式。
24. 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5.风沙流中沙物质运动方式主要取决于()和()。
荒漠防治工程复习试卷材料
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何区别与联系?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
沙漠化: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破坏脆弱生态平衡,在风力作用下,产生风蚀劣地、粗化地表、片状流沙堆积及沙丘形成等风沙活动现象的土地退化过程。
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还有砾质化、盐渍化、沼泽化等都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包含着不同的土地退化过程内容。
你认为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的继续扩展?充分利用成熟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因地制宜,组装配套2)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加强科技推广队伍3)提高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4)依靠科技,建立荒漠化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5)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投入)荒漠化工程的任务(意义):1)是保护和拓展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长远大计2)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面貌、实现再造壮丽秀美新山河的重中之重3)是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实现全国农村奔小康目标的重要措施4)是充分发挥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全面开创21世纪中国沙产业的必然选择。
荒漠化工程的必要性:1)全球尺度,荒漠化危害严重2)我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3)我国大面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与人口众多密切相关4)荒漠化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并且与我国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荒漠化类型如何划分?荒漠化类型:主导成因: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盐渍荒漠化 按等级:。
评价荒漠化现状的指标:1)沙丘占地面积2)土壤表土损失率3)现实生产力占潜在生产力的比率4)土壤厚度5)地表岩砺覆盖率评价荒漠化速率的指标:1)面积年扩大率2)土壤年损失率3)生物生产力下降率4)2M高年输沙率评价荒漠化潜在危险性的指标:1)土壤结构2)2M高平均风速3)起沙风频率4)沙粒运动的潜在能力评价引起荒漠化的人畜压力指标:人畜超载率荒漠化造成的危害?、1)土地退化2)生物群落退化3)气候变化4)水文状况恶化5)污染环境6)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民生命财产安全7)毁坏生活设施和建设工程发生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成因:水文环境差;气候环境恶劣;土壤条件差1)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乱砍滥伐,不合理开矿等。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荒漠化概况第一节世界荒漠化概况三、非洲的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一)非洲荒漠化现状非洲总面积的1/3是沙漠,仅撒哈拉沙漠面积就达777万km2,非洲的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
(二)荒漠化的成因*水文环境差*非洲的地表水资源分布不一,地区差异很大*气候环境恶劣*土壤条件差*干旱*非洲的灌溉*非洲的土壤流失第二节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山东、辽宁、四川、云南、吉林、海南、河南、天津、北京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涉及471个县(市、旗)。
一、荒漠化地区的气候●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为丰富●气候干燥●冷热剧变●风大沙多,风能资源丰富第三节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陡坡垦耕是导致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樵采、乱挖中草药、毁林等则是直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不合理灌溉方式是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二、自然成因(一)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二)气候因素第四节中国土壤荒漠化类型、面积及分布一、风蚀荒漠化(一)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及分布风蚀荒漠化面积万km2,其中分布在干旱地区的占总面积的%;半干旱地区的占%;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占%(二)风蚀荒漠化的程度风蚀荒漠化中,轻度占风蚀荒漠化面积的%;中度占%;重度占%。
风蚀荒漠化的程度分布规律充分显示出风蚀荒漠化的进程受气候、特别是受干湿程度的影响较大。
二、水蚀荒漠化(一)水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及分布总面积为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
(二)水蚀荒漠化的程度在水蚀荒漠化土地中,轻、中、重度的面积分别为万km2、万km2和万km2 ,分别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和%。
北京林业大学_荒漠化防治工程学_试卷_试题库_答案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试题库答案一、填空题1.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262.63)km2。
2.我国沙漠沙的机械组成以 (细砂)为主,矿物成分主要是 (石英),最缺乏的营养元素是 (氮N)。
3.湿润指数是指(年平均降水量)与(土壤潜在蒸散量)的比值。
4.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原“三化”是指(沙化)、(植被退化)和(盐渍化/盐碱)。
5.荒漠化的监测方法包括(地面监测)、(航空监测) 和 (卫星监测)三种。
6.荒漠化产生的气候区域是 (干旱区)、(半干旱区) 和 (亚润干旱区 )。
7.风沙区的防护林体系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 、(绿洲防护林) 、(道路防护林)。
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6月17日)。
9.《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1994)年在法国巴黎签署,“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10.根据地貌形态与地表物质组成可把荒漠分为(石质荒漠)、(沙质荒漠)、(砾质荒漠)、(盐质荒漠)四种类型。
11.中国的四大沙地是指(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
12.中国的八大沙漠是指(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
13.我国荒漠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有(棕漠土)、(灰漠土)、(灰棕漠土)三种。
14.我国干旱地区的降水量约在(100)mm—(250)mm之间、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约在(250)mm—(400)mm 之间。
15.在土壤的粒级划分中,粗沙、中沙、粉沙和粘粒的径级范围分别为(0.5-1.0)、(0.25-0.5)、(0.01-0.05)、(<0.01)mm。
16.世界上有沙漠分布的国家很多,塔尔沙漠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奇瓦瓦沙漠在(墨西哥),辛普森沙漠在(澳大利亚)。
17.荒漠化实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起因和发展的。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国际上对荒漠化及荒漠化概念认识的演变与发展2.我国对荒漠化认识的演变过程3.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概念、意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第二章荒漠化概况1.简述世界荒漠化概况(面积、分布、类型、趋势等)2.简述我国荒漠化地区的自然概况(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3.指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4.论述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地理因素、人为因素、深层次社会根源)5.简述中国北方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6.论述中国沙漠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7.简述我国荒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8.我国荒漠化类型从动力成因的角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9.论述荒漠化的危害第三章荒漠化防治原理1.简述土壤风蚀产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2.论述风沙流结构特征3.简述沙丘移动方式、速度及影响因素4.论述风力侵蚀作用机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5.辨析沙漠、沙地、沙化、风沙化、荒漠、荒漠化等概念6.论述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改造作用7.简述植物适应流沙和干旱环境条件的生理生态特性8.论述风蚀沙质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影响因子,指出其防治的基本对策9.论述水蚀荒漠化防治原理10.简述影响土壤水蚀的因素11.简述我国盐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区12.简述土地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原理第四章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1.论述植被建设对防治荒漠化的意义2.简述封育恢复植被的原理、效果及在防治土地荒漠化中的作用3.简述我国飞播治沙的意义4.简述沙区飞播造林的优势与关键技术5.应用生态学原理说明封沙育草恢复天然植被的过程6.试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关键技术7.论述不设沙障的植物固沙技术及注意事项8.论述风沙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建设技术9.简述沙地立地条件划分的必要性及划分方法10.论沙(丘)地造林模式及沙地人工林更新模式11.简述沙地造林密度、混交、结构配置的意义与原则12.掌握我国风沙区固沙造林(防护林)主要植物种及应用地区与条件13.简述沙(丘)地造林的主要方法14.简述半荒漠风沙区铁路防护体系的建设模式15.简述风沙区防护林体系的类型、特点16.论述干旱区主要造林技术17.简述水土保持林(草)及其体系18.论述林草的水土保持作用19.简述盐碱地的植被恢复的建设原理与技术第五章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1.简述沙障类型、作用原理、设计技术指标、材料选择、布设方法2.简述化学固沙意义、原理、常用材料、方法3.简述风力治沙概念、意义、原理及常用技术4.简述水力治沙的概念、意义、原理、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法5.简述水蚀工程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6.论述盐渍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和主要措施7.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的种类8.论述防沙治沙实践中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各自的优势和应用条件第六章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1.简述荒漠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2.论述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3.简述荒漠化地区应用的主要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第七章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1.简述水资源的意义和作用2.简述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第八章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1.简述荒漠化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要技术措施2.荒漠化地区的可代替能源主要指哪些?第九章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1.简述荒漠化调查的目的、程序和内容2.简述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的程序、内容与方法3.阐述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防治模式4.论述新材料、新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5.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毛乌素沙地环境特征,提出沙地综合治理的设计方案第十章荒漠化监测与评价1.简述荒漠化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2.荒漠化评价的概念、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北京地区风沙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第十一章荒漠化防治工程的效益评价1.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的系统分析2.荒漠化防治工程措施生态效益分析方法3.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方法4.荒漠化防治工程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5.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内容与方法。
荒漠化防治复习题07
一、名词(38个)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土地退化湿润指数起沙风速(临界风速)起沙风粗糙度风沙流风沙流结构沉降堆积遇阻堆积植物治沙地带性规律植被演替规律灌丛堆效应适度沙埋过度沙埋封育直播植苗飞播绿洲防护体系饱和路径长度立地条件立地条件类型机械沙障风力治沙水力治沙沙尘暴扬沙浮尘荒漠化监测荒漠化评价积盐压盐盐渍化次生盐渍化盐渍土耐盐能力二、回答问题(32个)1、简述荒漠化防治工程的任务。
2、沙漠化、风沙化、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的区别与联系。
3、荒漠化防治工程体系的内容。
4、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科技对策。
5、荒漠化的成因。
6、荒漠化的气候特征、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与土壤特征。
7、吹蚀、搬运(输移)与沉降的类型与形式8、影响风蚀的因素9、沙粒与沙丘的运动方式10、影响沙丘移动的因素。
11、风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12、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性原理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原理。
13、直播有何优缺点。
14、容器苗有何优缺点。
15、何谓植苗造林,从苗木方面考虑,如何提高植苗造林的成活率。
16、封育的概念及类型。
17、简述乔灌草植物的固沙和阻沙能力,并比较其优劣。
18、简述绿洲沙害形式及其防治措施。
绿洲防护的组成与作用。
19、旱作农业地区沙害的方式及其防治措施。
20、半荒漠区沙坡头“五带一体”的铁路沙害防治模式组成及其作用。
21、论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关键技术。
22、平铺式/直立式/隐蔽式/透风式/不透风式沙障及化学固沙的作用原理。
23、沙障设置的要素。
25、盐渍土的形成条件。
26、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
27、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原理。
28、选择耐盐植物的原则。
29、荒漠化评价与荒漠化监测的内容。
30、比较沙尘暴、扬沙和浮尘间的不同。
31、沙尘暴引起的气象变化。
32、沙区水资源的类型及地表径流的特点。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荒漠化的防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宽阔,在进行国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个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问题是A.甲——防治荒漠化;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防治水土流失B.甲——治理沙尘暴;乙——爱护沿海红树林;丙——治理“红色沙漠”C.甲——预防低温冻害;乙——治理水土流失;丙——防治暴雨洪涝D.甲——治理水土流失;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改良酸性土壤2.乙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也必需加以重视。
解决此类问题,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将凹地改为丘陵,便于流水排泄B.大规模降低土温,削减增发C.增加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D.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兴修水利工程【参考答案】1.D 2.D低土温,不切实际,B错。
西北地区缺水,应增加需水量小的农作物种植面积,C错。
故选D。
荒漠化的防治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潮湿地区的①,是气候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②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自然特征。
(1)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③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亚欧大陆的腹地。
(2)地形:东部是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3)气候:干旱为主的④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⑤,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削减。
(4)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⑥、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2.生态环境脆弱。
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⑦,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植被⑧,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⑨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⑩经常起确定性作用。
2024年单招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2024年单招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渍化C.石质荒漠化D.森林面积增加2.以下哪种气候因素对荒漠化影响最为直接?()A.气温B.降水C.风速D.气压3.在荒漠化防治工程中,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一般具有()特点。
A.生长缓慢,需水量大B.生长迅速,耐旱性强C.对土壤肥力要求高D.植株高大,根系浅4.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A.过度放牧B.森林砍伐C.合理灌溉D.开矿5.荒漠化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来源不包括()。
A.陆地卫星(Landsat)B.风云卫星(FengYun)C.全球定位系统(GPS)D.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GF1等)6.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在土壤中的积累有关。
A.氮素B.磷素C.盐分D.有机质7.在荒漠化防治的生物措施中,建立防风固沙林带时,林带的走向一般应()。
A.与主风向垂直B.与主风向平行C.与等高线垂直D.与等高线平行8.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荒漠化治理中的工程技术?()A.沙障设置B.滴灌技术C.基因编辑技术D.淤地坝建设9.衡量一个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植被覆盖度B.人口密度C.动物种类数量D.工业发展水平10.对于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首先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封禁保护C.发展灌溉农业D.开采地下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荒漠化的危害包括()。
A.土地生产力下降B.生态环境恶化C.影响区域气候D.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E.增加生物多样性2.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则有()。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综合治理,突出重点C.因地制宜,分类指导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E.依靠群众,全社会参与3.在荒漠化防治工程中,植被恢复的作用有()。
A.固定土壤,减少风蚀和水蚀B.改善小气候C.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加土壤肥力E.降低风速4.导致土壤盐渍化的因素有()。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试试题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土壤侵蚀B. 提高土壤肥力C. 降低土壤酸碱度D. 增加土壤透水性2.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是:A.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B. 保护生态环境C. 实现可持续发展D. 以上都是3. 水土保持措施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哪些?A. 架空输送带B. 梯田建设C. 植被恢复D. 土壤培肥4. 荒漠化是指:A. 土地变得肥沃B. 土地受到长期的水侵蚀C. 土地转为沙漠或半沙漠D. 土地上长满了杂草5. 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手段包括:A. 干预气候变化B. 加强土壤培肥C. 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D. 禁止农业活动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6. 水土保持的核心措施是______恢复和______建设。
7.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______植被和天然植被的恢复来实现。
8.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______不当导致的。
9. 国际上常见的荒漠化治理项目是“______之绿”。
10. 中国对于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重视程度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介绍一种水土保持的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12. 解释什么是荒漠化,并列举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3. 请简要描述荒漠化防治项目“绿洲之绿”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四、论述题(20分)14. 请阐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注意:文章只需提供试题和答案,不需要额外的扩展内容。
高考一轮复习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专题训练题-学习文档
高考一轮复习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专题训练题1、(10分)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
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0分)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
)【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云贵高原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引起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出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造成的,因而要加强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经济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帮助农民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也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在土壤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客土移植,以有效快速恢复植被。
2.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数字看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材料二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分布图(1)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简述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的分布特点。
荒漠化防治试题_答案
荒漠化防治试题2011一.填空题1.荒漠化实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起因和发展的。
2.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
3.盐渍荒漠化的成因主要包括(气候)、(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4.使沙粒沿地表开始运动多必需的最小风速称为(起动风速)。
5.起动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的(粒径大小)、沙层(表土湿度状况)及(地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6.植物固沙基本措施主要包括(直播固沙)、(植苗固沙)、(扦插造林固沙)和(沙结皮固沙)。
7.机械沙障材料主要包括(柴)、(草)、(树枝)、(黏土)、(卵石)和(板条)。
8.山坡防护工程主要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留工程)和(沟头防护工程)3种类型。
9.土壤抗风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质量)、(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质含量)。
10.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要运动方式是(跃移)。
二.简答题1.荒漠化的定义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沙漠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
2.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类型1)工程措施:机械沙障、沙结皮;2)生物措施:防护林体系、封育、飞播;3)农业措施:免耕、留茬;4)综合技术手段:生态农业。
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荒漠化防治工程的任务及意义1)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 2)实现我国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减轻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生态灾害; 3)解决贫困,我国的沙漠化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民贫困问题严重; 4)开发利用沙漠地区自然资源的。
4.风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1)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层风速;2)阻止气流对地面的直接作用;3)提高沙粒起动风速,增大抗蚀能力; 4)改变风沙流蚀积规律。
5.风沙区防护林体系主要类型干旱区绿洲防护体系、沙地农田防护林、沙区牧场防护林、沙区道路防护林、海岸防护林。
荒漠化防治工程复习考试题.docx
名词解释:1荒漠化评价:是对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退化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与程度的分等定级,或者说从退化的角度对荒漠化土地进行质与量的界定。
2人工调控: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节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输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 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
3侵蚀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称为起动流速或临界流速。
起动流速或临界流速分为滑动起动和滚动起动2种4水力侵蚀作用:水流及其携带的泥沙通过冲蚀、碰撞和磨蚀等作用破坏地表,并冲走地表物质的作用叫水力侵蚀作用。
水力侵蚀作用分为下蚀和侧蚀2种方式5沙质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受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沙漠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6沙障孔隙度: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叫做沙障孔隙度。
我们通常用它作为衡量沙障透风性能的指标。
7荒漠化监测:是人类对全球或某一地区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干旱区因气候变动、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引发的土地退化现象,采取某些技术手段就人类所关心的、可以反映土地退化现象的某些指标进行定期、不定期观测,并以某种媒介形式进行公布的活动8风力治沙:是以风的动力为基础,人为地干扰控制风沙的蚀积搬运,因势利导,变害为利的一种治沙方法。
9水力拉沙:是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
其实质是利用水力定向控制蚀积搬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
10拉沙改土:是利用风力拉平沙丘,使丘间低地掺沙,改良土壤。
11沙障的间距:沙障间距即相邻两条沙障之间的距离。
与沙障高度和沙面坡度有关。
才…D = H X ctga式中D——障间距离;H——障高;«—沙面坡度。
12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黏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障碍物,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蚀积状况,统称机械沙障。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全
第二章荒漠化概况第一节世界荒漠化概况三、非洲的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一)非洲荒漠化现状非洲总面积的1/3是沙漠,仅撒哈拉沙漠面积就达777万km2,非洲的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
(二)荒漠化的成因*水文环境差*非洲的地表水资源分布不一,地区差异很大*气候环境恶劣*土壤条件差*干旱*非洲的灌溉*非洲的土壤流失第二节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布于、、、、、、、、、、、、、、、、、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涉及471个县(市、旗)。
一、荒漠化地区的气候●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为丰富●气候干燥●冷热剧变●风大沙多,风能资源丰富第三节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陡坡垦耕是导致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樵采、乱挖中草药、毁林等则是直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不合理灌溉方式是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二、自然成因(一)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二)气候因素第四节中国土壤荒漠化类型、面积及分布一、风蚀荒漠化(一)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及分布风蚀荒漠化面积160.7万km2,其中分布在干旱地区的占总面积的54.5%;半干旱地区的占30.6%;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占14.9%(二)风蚀荒漠化的程度风蚀荒漠化中,轻度占风蚀荒漠化面积的27.4%;中度占15.6%;重度占57.0%。
风蚀荒漠化的程度分布规律充分显示出风蚀荒漠化的进程受气候、特别是受干湿程度的影响较大。
二、水蚀荒漠化(一)水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及分布总面积为20.5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8%。
(二)水蚀荒漠化的程度在水蚀荒漠化土地中,轻、中、重度的面积分别为13.5万km2、4.6万km2和2.4万km2 ,分别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6.0%、22.4%和11.6%。
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专题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图完成1~2题。
1. 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2. 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①横沙丘;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丘;④无沙丘A. ①②B. ③④C.②③D.①③1.A 2.D【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脚,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灌溉水源,因此在山脚冲积扇地区除水源充足外,地形、土壤条件均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
第2题,该地区北部,气候更干旱,风沙危害更严重,植被覆盖率更低,更接近内陆地区的沙漠,沙源供给更充足。
故当地应以横沙丘和抛物型沙丘为主。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
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读图,回答3~4题。
3.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D.居延海的湖泊水4.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3.C4.C【解析】第3题,西北内陆地区水源的补给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第4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
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
下图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壳的运动C.水循环运动D.地球的公转6.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5.D6.A 【解析】第5题,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5-10月北半球雨季,11-次年5月南半球雨季。
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及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人口增长B. 过度放牧C. 气候变化D. 工业污染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防治荒漠化的措施?A. 植树造林B. 退耕还林C. 过度放牧D. 建立防风林带答案:C3. 荒漠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 引发沙尘暴C. 增加耕地面积D. 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答案:C4. 荒漠化防治的根本途径是什么?A. 经济援助B. 科技进步C. 法律保护D. 教育普及答案:B5. 国际社会公认的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方法是:A. 人工降雨B. 沙漠绿化C. 生态移民D. 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防治荒漠化?A.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B. 实施草场轮牧制度C. 增加化肥使用量D. 建立沙障答案:A B D7. 荒漠化的危害包括哪些方面?A. 土地退化B. 农作物产量下降C. 地下水位上升D. 气候变暖答案:A B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荒漠化加剧?A. 森林砍伐B. 过度开发水资源C. 城市化进程D. 增加耕地面积答案:A B C三、简答题9. 简述荒漠化防治中生物措施的作用。
答:生物措施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活动增加植被覆盖,减少风蚀和水蚀,改善土壤结构;二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沙土,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三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四是通过建立防风林带等形成生态屏障,减轻风沙对人类居住区的影响。
10. 阐述为什么说科技进步是荒漠化防治的根本途径。
答:科技进步是荒漠化防治的根本途径,因为科技可以为防治荒漠化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土地的压力,避免因过度开垦而导致的土地退化。
其次,科技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再次,科技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
地理新高考一轮复习练习题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1.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a.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危害(1)(2021改编,8分)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D)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
图例中显示该区域有冰川,且该区域多时令河,结合该区域的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
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最低,且邻近湖泊,地下水埋藏浅,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的影响有(A)①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②含盐量增加,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④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土壤盐渍化会造成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故①②③正确。
涵养水源能力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坡度等影响,故④错误。
综上分析,A项正确。
b.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2)(2019四川成都,4分)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
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
读图,完成下题。
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B)A.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解析: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河套平原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较浅。
若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不合理灌溉或只灌不排现象,很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随水上升至土壤层乃至表层,使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
因此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应主要针对不合理灌溉,所以需要完善排水系统,故B项正确。
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盐渍化,故A、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国际上对荒漠化及荒漠化概念认识的演变与发展
2.我国对荒漠化认识的演变过程
3.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概念、意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
第二章荒漠化概况
1.简述世界荒漠化概况(面积、分布、类型、趋势等)
2.简述我国荒漠化地区的自然概况(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
3.指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4.论述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地理因素、人为因素、深层次社会根源)5.简述中国北方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6.论述中国沙漠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7.简述我国荒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
8.我国荒漠化类型从动力成因的角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9.论述荒漠化的危害
第三章荒漠化防治原理
1.简述土壤风蚀产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2.论述风沙流结构特征
3.简述沙丘移动方式、速度及影响因素
4.论述风力侵蚀作用机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辨析沙漠、沙地、沙化、风沙化、荒漠、荒漠化等概念
6.论述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改造作用
7.简述植物适应流沙和干旱环境条件的生理生态特性
8.论述风蚀沙质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影响因子,指出其防治的基本对策9.论述水蚀荒漠化防治原理
10.简述影响土壤水蚀的因素
11.简述我国盐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区
12.简述土地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原理
第四章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1.论述植被建设对防治荒漠化的意义
2.简述封育恢复植被的原理、效果及在防治土地荒漠化中的作用
3.简述我国飞播治沙的意义
4.简述沙区飞播造林的优势与关键技术
5.应用生态学原理说明封沙育草恢复天然植被的过程
6.试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关键技术
7.论述不设沙障的植物固沙技术及注意事项
8.论述风沙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建设技术
9.简述沙地立地条件划分的必要性及划分方法
10.论沙(丘)地造林模式及沙地人工林更新模式
11.简述沙地造林密度、混交、结构配置的意义与原则
12.掌握我国风沙区固沙造林(防护林)主要植物种及应用地区与条件13.简述沙(丘)地造林的主要方法
14.简述半荒漠风沙区铁路防护体系的建设模式
15.简述风沙区防护林体系的类型、特点
16.论述干旱区主要造林技术
17.简述水土保持林(草)及其体系
18.论述林草的水土保持作用
19.简述盐碱地的植被恢复的建设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
1.简述沙障类型、作用原理、设计技术指标、材料选择、布设方法2.简述化学固沙意义、原理、常用材料、方法
3.简述风力治沙概念、意义、原理及常用技术
4.简述水力治沙的概念、意义、原理、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法
5.简述水蚀工程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
6.论述盐渍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和主要措施
7.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的种类
8.论述防沙治沙实践中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各自的优势和应用条件
第六章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1.简述荒漠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2.论述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3.简述荒漠化地区应用的主要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第七章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1.简述水资源的意义和作用
2.简述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第八章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
1.简述荒漠化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要技术措施
2.荒漠化地区的可代替能源主要指哪些?
第九章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
1.简述荒漠化调查的目的、程序和内容
2.简述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的程序、内容与方法
3.阐述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防治模式
4.论述新材料、新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5.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毛乌素沙地环境特征,提出沙地综合治理的设计方案第十章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1.简述荒漠化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荒漠化评价的概念、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北京地区风沙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第十一章荒漠化防治工程的效益评价
1.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的系统分析
2.荒漠化防治工程措施生态效益分析方法
3.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4.荒漠化防治工程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5.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内容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