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要点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艺术类)培养方案要点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艺术类)培养方案要点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艺术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课程设计图学、基础素描、写生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表现技法I.II、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史、计算机2D设计、计算机3D设计、产品设计I.II.III、视觉传达设计等。

四、学位课程平面构成、工业设计史、视觉传达设计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3学分,其中任意选修学分要求22学分(见课程设置总表中任意选修课说明)。

六、学制四年制。

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要求:达到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九、工业设计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总表注:带“◆”号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共 6 门。

带“●”号课程为学位课程,共3门。

十、工业设计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十一、工业设计(本科)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十二、工业设计(本科)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注: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共62.5 学分。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产品开发与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从事染织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一)素质规格与要求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专业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方法以及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设计课题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科研方法,具备在本专业从事创新设计的良好素质与发展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基本技巧,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2.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具备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5.具有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管理与策划以及相关产品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一)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二)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四、学科门类和学位授予(一)学科门类:文学(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五、毕业要求(一)学分要求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146学分。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4、体育课在学生第2、3学年时采用俱乐部课外活动模式教学:第2学年,学生每周锻炼3次,每次为1小 时;第3学年,学生每周锻炼2次,每次为1小时;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内容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在课外完成。
6、“就业与创业知识讲座”12学时,开课学期1至7学期,由学生处负责。
4 118 1
T 221111 E
形势与政策(注2)
1 16
T
应用英语(B)
2 32
E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44
E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5)
1.5 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4
64
英美社会与文化
2 32
T
2
E
4
E
2
微机组装与维护
1
16 E
1
美学原理
2 32
E
2
电子商务应用
3 28
八、四年教学进程安排表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1 2 3 4 5 6 7

★★● ● ●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6
●□□□□△△△△ △ △ △※
16
■ ■ ■ ■ ■ ■ ■ ■ ■☆◎
实践教 学周数
2 4 2 4 2 6 11 16
符号说明
●:理论教学 ※考试 ★:军训 ◇:金工实习 ▼:社会实践(假期) △:实习 ▲:专业实习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旳,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旳艺术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在学校、广告企业、电视台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教育、研究、应用、管理及具有创新精神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旳基本原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旳志向和责任感;树立科学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遵法、团结协作旳品质;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与专业发展趋势,获得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管理和设计实践旳科学研究能力;获得设计艺术鉴赏和评论旳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有关信息旳基本措施和能力;有比较宽厚旳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到达规定等级,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旳初步能力。

3、具有优良旳心理素质和健康旳体魄,养成良好旳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崇高旳审美情趣,到达国家规定旳大学生体质健康原则。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状况在三至六年内完毕学业。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学生毕业应修学分不少于205学分;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得毕业资格;到达学院规定旳授予学士学位原则,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工学六、重要课程素描、色彩、基础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概论、设计原理、西方现代设计史、版式设计、书籍装帧、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CI设计等。

七、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旳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包括毕业论文、见习、实习及除此以外旳活动课程: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艺实践、市场调研、艺术设计采风、文化活动、学术活动等。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英文名称1.专业代码:0802052.英文名称:Industrial Design二、专业介绍工业设计专业设置于2002年,已培养400余名毕业生。

现有专业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

工业设计现有模型制作、产品拆装、3D打印,CAID等专业实验室,有校外实践基地12个。

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由机械工程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作为支撑,突出复合型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实行年级交叉的形式开展设计实践。

通过设计创新、表达,技术应用等,使设计成果适应社会需求,形成了“通专结合、个性发展”的专业特色。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学校定位和地方发展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目标1】,具备国际视野【目标2】、人文情怀与艺术感悟【目标3】等基本素质,具有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目标4】与创新思维方式【目标5】,以及自主学习、沟通和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目标6】,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公司、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目标7】等工作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四、毕业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设计学与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接受设计实践与工程实践训练,注重机械工程学科背景下的创新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通过专业学习,达到下列毕业要求:1.具有强烈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坚定追求创新的态度,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2.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了解国际产品设计、创新服务设计等业务知识与前沿动态,具有跨文化环境下进行设计理念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具有人文情怀与艺术感悟素养,能够对设计作品、工业产品、生活产品等,从审美、审艺、关怀、可持续的角度作出评价。

4.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与世界产品创新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

5.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设计表达、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可持续设计等基础知识。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适度、能力突出、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艺术美学鉴赏能力,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熟悉设计法规,遵守国家法律,具备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尊重他人设计成果,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热爱本专业,艰苦求实,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具有坚毅的求学精神、敬业精神、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熟悉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传统文化、文学、诗词、历史等知识。

对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书写及应用能力。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能综合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设计实践能力以及美的鉴赏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正确面对和承受挫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工业设计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概要人才培养特色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能应用现代设计原理和技术方法,从人、产品、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系统处理各种产品的形态、技术、色彩、结构、功能、材料、工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方式,并将这种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上。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设计公司从事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要求1.素质标准1.1思想道德素质1.1.1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及其规律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2道德品质具有较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富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1.1.3法治意识做合法的社会公民,有法制意识和观念。

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法律办事。

1.1.4诚信意识诚信做人、做事、做学问。

1.1.5团队意识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1.2文化素质1.2.1文化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美德和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

1.2.2文学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术、艺术的鉴赏力和品味。

1.2.3现代意识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等。

1.2.4理性意识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够理性处理生活、感情、工作和学习中发生的各项事情。

1.2.5人际交往意识富有合作精神,善于与人交往。

1.3专业素质1.3.1科学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熟练运用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有理性的批判意识,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科学的、务实的思维方法。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工业产品、人机界面、用户体验以及服务的跨领域创新性设计能力,并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等领军素养,能够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从事设计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系统规划以及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引领性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围绕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将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设计科学基础知识,能够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用于系统规划和解决复杂人机关系问题;了解设计学专业及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和趋势,能够对本专业的理论和前沿技术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

、分析能力: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设计学的基本原理,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设计开发能力:能够针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开发中体现创新意识。

、研究能力:能够基于设计学原理和相关学科知识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能够合理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完成相应的设计项目。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多学科相关知识对工程与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在提出创新设计方案时能充分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了解应承担的责任。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的设计实践中,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设计思想对人、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

、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知行合一”的道德观,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伦理、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个人和团队:胜任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为团队发展起到中坚或引领作用。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2.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可持续设计、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设计等基础知识;4.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6.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7.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8.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培养计划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培养计划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计划(2004版)设计艺术学院本科工业设计类专业培养方案(2004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设计基础知识、先进的设计理念、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力、熟练的设计表现能力,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兼备,能从事产品开发与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和教学的高级工业设计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业、学校、设计机构,从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领域的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各类产品形态进行综合开发,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先进设计思想综合素质的教育,强化创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挥能力、先进技能表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1.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2.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方向:工业设计五、主干学科艺术学、机械六、学分要求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一)通识教育平台(81.5学分)1、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46.5学分)●思想素质系列课程:必修6门,11.5学分思想道德修养 1.5学分毛泽东思想概论2学分法律基础2学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5学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2学分形势与政策 3.5学分●军事与身体素质系列课程:共6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体育4学分●文化素质系列课程:29分2、学科通识教育课程(35学分)A组课程(限选18学分以上)美学基础2学分基础写作3学分传播学概论3学分视觉传达艺术3学分艺术概论(美术史)3学分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中英文)2学分多媒体技术基础3学分Internet基础2学分社会学2学分大学数学5学分B组课程(17学分)基础素描与色彩5学分设计概论2学分基础摄影2学分人体工程学3学分中国民间艺术3学分影视艺术作品欣赏2学分设计管理2学分行为学概论2学分(二)专业大类平台课(52.5学分,其中选修课为25学分)A组课程(限选27.5学分)设计素描与色彩5学分平面设计基础4学分三维造型艺术3学分文字设计2学分标志设计2.5学分设计速写1.5学分设计表现技法3学分商业摄影3学分工业设计史 2.5学分设计创意学 3.5学分B组课程(25学分)产品形态设计(工业设计限选) 4学分设计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限选)4学分设计图学及数字建模(工业设计限选)4学分绘画艺术4学分数码图形创意4学分图案艺术4学分专业英语(工业设计限选)2学分计算机辅助设计1 2学分计算机辅助设计2 2 学分卡通设计3学分动画设计3学分广告筹划与设计3学分印刷品设计3学分企业形象设计3学分(三) 专业课程19学分A组课程13学分市场策划2学分工业设计工程基础I 2.5学分工业设计工程基础II.5学分模型制作2学分产品开发设计4学分B组课程6学分系统设计4学分交通工具设计4学分展示设计2学分环境设计2学分网页设计3学分影视制作2学分影视批评2学分表演基础2学分广告编辑艺术2学分音乐作品鉴赏2学分影视精品赏析2学分(四) 集中实践环节38学分1.军训3学分2.公益劳动1学分3.社会实践1学分4.金工实习2学分5.写生实习3学分6.认识实习2学分7.毕业实习2学分8.课程设计(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1学分9.竞赛专题设计4学分10.快题设计1 1学分11.快题设计2 1学分12.快题设计3 1学分13.快题设计4 1学分14.毕业设计15学分(五)综合素质教育平台(6学分,方案由教务处统一制订)。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76 (46)
沈阳工业大学 2016 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九、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 程 课程 类 编号 别
课程名称
课程 要求
总 学 分
课 内 学 时
学时分配
讲实 上 授验机

19 周

20 周
学期学分分配
三四五六 20 20 20 20 周周周周

20 周

16 周
备 注
030681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2 32 32
六、专业特色
1、构建工业设计专业国际先进的 CDIO 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融合。 2、基于国家发改委项目,建立从属于专业的实践基地,全面服务教学。 3、项目化教学,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经济,服务装备制造业。
七、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修满 180 学分,其中课程教学(含:实验课)124 学分,集中实践教学 46 学分,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10 学分。
沈阳工业大学 2016 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工业设计是以艺术设计与工程两学科交叉结合为基础的一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面向 对象为所有工业产品,包括交通工具、机电产品、家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 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 计活动,是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产品设计理念逐步与国际 市场接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品牌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为企业提供产品开 发与推广一体化综合服务,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艺术创新设计能力的工业设计专业高级专门人才需求 旺盛,因而在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将有广阔的就业市场。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业设计是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则涉及工程技术、艺术学、设计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设计基础知识、先进的设计理念、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力、熟练的设计表现能力、坚忍不拔的工作信念,并且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

毕业后可在轻工、机械、电子、车辆、仪器仪表等行业以及设计公司从事产品造型开发设计工作,也可从事与产品开发相关的包装、广告、营销的策划设计工作,还可以在合适的教育机构从事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秉承五邑大学“打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能力、注重个性、突出特色”的思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校四年期间学生要系统学习工业产品设计与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具备良好的设计表达能力、增强创新能力,达到熟练应用各种设计方法和艺术表现技法来创造具有“实用、美观、经济”特点的工业产品的要求,成为胜任江门地区产业需要、并辐射华南地区的高级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

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艺术学四、相近专业艺术设计、机械设计五、专业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原理、设计色彩、设计制图、表现技法、设计程序与方法、机械工程基础、造型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产品模型制作等。

六、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分、总学时及构成表八、毕业规定1、至少取得161.5学分(其中必修课130.5学分,选修课至少31学分)。

选修课中人文类、管理类、艺术类等三类通识课程至少各取得2学分,模块一至少取得25学分,或者模块二至少取得25学分、或者模块三至少取得25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签字(盖章):时间:年月日。

工业设计培养计划

工业设计培养计划

工业设计培养计划为了满足工业设计行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份全面的工业设计培养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业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成为行业内的优秀人才。

以下是我们的培养计划内容,包括学习课程、实践经验以及专业发展。

1. 课程设置我们的工业设计课程设置旨在提供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主要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基础课程:为了打牢学生的基础,我们将提供素描技巧、造型基础、设计原理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1.2 专业课程: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将学习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如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材料科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3 创新设计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创新设计课程,如设计思维、用户体验设计等,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2. 实践经验除了课程学习,学生将有机会进行实践经验的积累。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企业合作项目以及实地考察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交叉学科工业设计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将鼓励学生选修跨学科的课程,如人文社会科学、工程学等。

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4. 实习机会学生将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习项目,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学习。

实习期间,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5. 毕业设计为了检验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我们将设立毕业设计环节。

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个工业设计项目,并经过答辩和评审,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成果的价值。

6. 专业发展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6.1 职业规划:我们将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在毕业后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要点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要点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要点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绘画、素描、色彩、造型原理、设计史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艺术基础和美学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工业设计基础、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材料和工艺、设计与创新方法论等专业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技能。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工业设计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如包装设计、家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

二、实践教学1.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和工作室实训等,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设计案例研究: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案例,了解行业动态和设计趋势,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通过团队项目和合作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三、实习实训1.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参观工业设计企业、设计工作室和实验室等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工业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

2.实习计划: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习计划,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参与设计工作,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指导:为学生安排导师指导和评估,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成果,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科研与创新1.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研究能力。

2.创新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创新设计竞赛,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竞争能力,同时增加他们对行业的了解。

3.学术交流与发表: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展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展示技巧。

五、综合评价1.课程成绩评定: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设计项目成果等综合方式评定学生的学术成绩。

2.实习实训评价:通过企业导师评价和学生报告等方式评定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

3.创新设计评选:通过专家评审或公开投票等方式评选出优秀的创新设计作品和个人。

4.学位论文评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进行评定,授予本科学位。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艺术、机械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素养,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够在产品设计和人机交互等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业设计人才。

二、培养标准与实现途径学生以国内一流工业设计本科人才培养为标杆,立足行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学习采用课堂讲授、实习和实践等多种形式,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主干学科:设计学、机械工程 四、核心课程:平面构成与设计、立体构成与设计、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1/2、人因工程学、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技术美学、电子产品设计、装备产品设计、产品综合设计实践。

五、学制与授予学位门类:四年制本科,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 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课内:158.5;课外:4 ;其中理论课程学分: 116.5 ,实践环节学分:42。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教育:61学分1-1、思想政治理论课:5门课程:14学分1-2、大学外语:8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听说、人文素养和翻译四个模块(课程名单另附),本科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从四个模块中选修英语课程。

每学期限选2学分英语课程。

1-3、数学、物理、化学: 19 学分;1-4、计算机: 3 学分:本专业学生必修以下计算机课程:1-5、体育:4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4学分体育类课程,并须每年通过国家要求的体育达标测试。

学生根据本人身体条件,可以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专项体育课、体疗课等取得体育学分。

学校安排达标测试的学期,学生如不参加测试,则不能取得该学期的体育课学分;未修读体育课的学期,学生参加并通过达标测试,可取得0.5学分。

1-6、军事理论与军训:1学分。

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2周内进行。

1-7、核心通识选修课:6学分;学生从学校设置的核心通识课组中自主选修至少6学分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交通工具设计、日用工业品设计、家具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影视制作、广告宣传、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业务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理论
2.系统地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本技能
3.系统地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本知识
4.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获取经济信息、科技动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设计史Ⅰ、抽象造型综合表现、自然色彩归纳与配制、空间造型原理、工业设计原理I、数字化工业设计I、工业设计技法Ⅲ、工业设计工程基础Ⅱ、工业设计基础训练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研究性不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研究、开发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结合地方经济和地域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工业造型设计方向。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文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生总学分达到195学分(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35学分、实践环节2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4学分)。

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方向)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院负责人签字:
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方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等多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室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业务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理论
2.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知识
3.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技能
4.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艺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获取经济信息、科技动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设计史Ⅰ、抽象造型综合表现、自然色彩归纳与配制、空间造型原理、建筑史、AUTOCAD软件、3D效果图高级制作、家具设计、家居空间设计等。

四、专业学科及专业特色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研究性不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研究、开发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结合地方经济和地域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环境设计方向。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文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生总学分达到197学分(必修课138学分、选修课35学分、实践环节2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4学分)。

设计(环境设计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学院负责人签字: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与施工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业务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理论
2.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知识
3.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技能
4.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艺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获取经济信息、科技动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CORELDRAW9.0、文字创意设计、插画与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广告创意、CI 战略与品牌设计、媒体设计、网页创意设计、VI设计等。

四、专业学科及专业特色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研究性不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研究、开发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结合地方经济和地域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平面设计方向。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文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生总学分达到200学分(必修课147学分、选修课29学分、实践环节2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4学分)。

设计(平面设计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设计(平面设计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设计(平面设计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学院负责人签字:
艺术设计专业(数码影像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孕育产生了数字影像艺术设计这门边缘性学科方向。

该专业结合了许多设计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其应用非常之广泛。

计划培养计算机三维动画、角色设计(动画业、游戏业、视频广告业),数字化图像设计(数字摄影、数字图像创作、),多媒体艺术设计(二维动画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三维造型设计),等能够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与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地掌握数字影像艺术设计理论
2.系统地掌握数字影像设计基本技能
3.系统地掌握数字影像艺术设计基本知识
4.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字影像艺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获取经济信息、科技动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设计史Ⅰ、抽象形态解析变体、自然色彩归纳与配制、空间造型原理、数字图像实践Ⅰ、数字影像技法训练Ⅱ、数字影像技法训练Ⅲ、数字图像实践Ⅱ。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研究性不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研究、开发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结合地方经济和地域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数码影像设计方向。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文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生总学分达到199学分(必修课146学分、选修课29学分、实践环节2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4学分)。

设计(数码影像设计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艺术设计(数码影像设计方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艺术设计(数码影像设计方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艺术设计(数码影像设计方向)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院负责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