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比大小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精品教案(通用5篇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比较》,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比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并能运用比较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掌握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较原理,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等图片若干张,磁性白板,磁性水果、动物卡片。
学具:学生用磁性水果、动物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有什么不同?”2. 探索比较方法(2)学生两人一组,用磁性水果、动物卡片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比较方法的理解。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磁性白板,展示例题,讲解比较原理及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比较的概念及方法2. 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3. 比较多个物体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水果的大小,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苹果②香蕉③橙子(2)比较下列动物的大小,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兔子②狗③猫2. 答案:(1)②①③(2)③①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中掌握比较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比较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探索比较方法的教学过程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教案名称:比较大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学前班教学内容:一、认识比较大小1. 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比较多个物体的大小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比较两个及多个物体的大小。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玩具等。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大小不同的玩具或物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比较大小的概念,并通过卡片或玩具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物体更大或更小。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自己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大小不同的玩具或物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比较,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比较多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示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物体最大或最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大小不同的玩具或物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比较,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板书设计:比较大小大于小于等于最大最小第二大第二小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家里人或朋友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的大小关系。
答案:略2. 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5篇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数学乐园》教材第二章节“比较与排序”中,深入学习比较大小概念。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含义;掌握使用“>”、“<”符号进行比较;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比较两组物体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小概念,并运用符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比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球、积木、水果模型等。
学具:画有大小不同水果、动物、物品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带来大小不同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大小不同水果卡片,组内进行大小比较,并用“>”、“<”符号表示。
5. 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大小比较情景,并讨论如何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大小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大小。
2. 比较符号:“>”、“<”使用方法。
3. 拓展延伸:生活中大小比较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物品,用“>”、“<”符号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需要将观察到比较结果写在作业本上,如:“电视>书”、“椅子<桌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于符号使用还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比较两组物体大小,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班数学》教材中第三章节“比较大小”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及通过实例讲解、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分辨物品的大小。
2.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对10以内数字进行大小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大小的概念及比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苹果、书本等),数字卡片,PPT 课件。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画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新课导入:a. 讲解大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b.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比较大小的方法。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 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跟随思路完成题目。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概念2. 比较大小方法3. 10以内数字大小比较规律4. 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找出家里大小不同的5个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记录下来。
b. 完成《学前班数学》练习册第三章节相关练习。
2. 答案:a. 学生记录的大小比较结果。
b. 练习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大小的概念和比较大小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a. 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1)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班数学教材《比较大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物品的大小;掌握使用“>”和“<”符号进行比较;运用比较大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使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大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物品若干,比较大小卡片,磁性白板,白板笔。
学具:学生用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小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大”和“小”的概念,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大小。
(2)通过比较大小卡片,教授使用符号“>”和“<”表示大小关系。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大小比较题目。
4. 交流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1)大、小概念(2)符号表示:>、<(3)例题解析(4)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的大、小物品,并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2)完成练习册上的大小比较题目。
2. 答案:(1)略(2)参照练习册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观察学生对比较大小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大小猜猜看”游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
《比大小》幼儿园教案
《比大小》幼儿园教案《比大小》幼儿园教案(通用16篇)《比大小》幼儿园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
德育结合点: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2、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学具: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图”的电脑课件)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抱来一堆水果。
有梨、桃子、香蕉。
他们围成一圈,要分水果吃。
2、数画面中的水果。
让学生观察画面,师提问:画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个。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引导。
数水果的数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
3、示象形图。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水果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说说。
根据学生所说的让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如第17页的象形图,并标上数字。
4、认识符号“=”的含义(1)提问:有几只猴和几个桃?每只猴能吃到1个桃吗?(2)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表示每只猴能吃到1个桃的图案。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前面所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
并用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7页中的“3只猴对3个桃”的图。
(3)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有3只猴和3个桃,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能吃到1个桃。
”(4)教师在两个3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等于3”。
5、认识符号“>”的含义a) 让学生根据问题:有几只猴和几根香蕉?每只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吗?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
b) 学生汇报,师生总结:有3只猴和2根香蕉,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有1只猴吃不到香蕉。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10篇)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4、随即进行谦让教育。
活动准备: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预设:一、谈话引入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
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
(出示天线宝宝和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二、找一找,说一说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朋友。
小朋友可别乱拿东西,天线宝宝们会生气的!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三、比一比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
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的小?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四、延伸活动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的口袋里。
可千万别放错了!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和分辨大与小。
2.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小皮球、箩筐各一个,大小苹果若干、树一棵饼干若干、大小(脸盆、包、书、瓶子、盒子、玩具汽车、椅子)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青蛙)谁来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2.看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1、有几个皮球呢?(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带来几个呢?哪个大呢?哪个小呢?(学说大球、小球)2、谁会用手势做一做大球的样子?那小球的样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3、游戏大与小。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学前班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启蒙》教材第三单元“比较大小”,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比较大小的奥秘”。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术语,并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术语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准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术语。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积木等物品,磁性教具。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积木等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积木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不同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挑选两个大小差异明显的物品,如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这两个苹果哪个更大呢?”(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大于”的概念。
(3)教师再挑选两个大小相近的物品,如两个大小相近的球,提问:“这两个球哪个更大呢?”(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小于”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比较手中物品的大小,并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达。
4. 小结(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1)大于:一个物品比另一个物品大。
(2)小于:一个物品比另一个物品小。
(3)等于:两个物品大小相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中大小不同的三个物品,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达。
2024年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
2024年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理解大小关系并正确表达。
2. 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3. 培养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正确比较。
教学重点:比较大小的概念,比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苹果、玩具等),比较符号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球最大?哪个苹果最小?”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比较符号(>、<、=),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
例题: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用>、<、=表示。
3和5 7和7 4和2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例如:比较身高、体重、年龄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的概念与方法2. 板书内容:(1)比较大小的概念:>、<、=(2)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判断(3)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身高、体重、年龄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用>、<、=表示。
8和4 6和6 9和10(2)请举例说明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
2. 答案:(1)>、=、<(2)答案不唯一,如:比较自己和同桌的身高、体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比较数字和物品的大小,还可以比较其他方面的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比较大小的例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大小》幼儿园托班的数学教案
《比大小》幼儿园托班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符号(>、<、=)来表示两个物体或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符号(>、<、=)及其含义。
2. 通过实物比较,让幼儿学会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3. 运用比较符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符号(>、<、=)的用法,能够正确判断两个物体或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比较符号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实物,如球、积木、水果等;准备一些数字卡片。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准备一个宽敞的操作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两只小猴子,比比谁更高。
”让幼儿猜一猜,哪只猴子更高。
2. 新课导入:介绍比较符号(>、<、=)的含义,并通过实物比较,让幼儿学会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实物比较,并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比大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比较符号,解决实际问题。
如:哪个团队的水果更多?哪个团队的积木更高?5. 总结与拓展:让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简单的比较题,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游戏环节评价: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运用比较符号解决问题。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5篇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标准,涉及教材的第一章“比较与排序”,具体内容包括: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数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及其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数量。
2. 培养学生运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物体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及其运用。
重点: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球、棒、星星等物品,比较尺,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大小不同的卡片、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小不同的球、棒、星星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1)比较大小:通过比较教具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比较长度:运用比较尺,让学生亲自参与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比较数量:展示数量不同的卡片,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具,让学生进行大小、长度和数量的比较。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分享比较结果。
4. 知识巩固(10分钟)(1)多媒体课件展示比较题目,学生抢答。
(2)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概念。
(2)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比较大小的知识?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1)大小比较:A > B,A < B,A = B(2)长度比较:线段AB > 线段CD,线段AB < 线段CD,线段AB = 线段CD(3)数量比较:集合A > 集合B,集合A < 集合B,集合A = 集合B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大于、小于、等于(2)大于、小于、等于(3)大于、小于、等于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2024年学前班数学比大小教案
2024年学前班数学比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比较大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使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大小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符号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和例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球、水果、动物玩具等。
2. 学具:比较大小的练习题、画有大小不同的图形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小不同的球、水果、动物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介绍并解释“>”、“<”、“=”符号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同时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比较大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提高合作意识。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的方法2. 板书内容:大小的概念“>”、“<”、“=”符号的使用方法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9和7 12和20 5和58 ? 4 = 2 ? 22. 答案:(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大小关系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4年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2024年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节《比较大小》,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判断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关系;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大小关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中、小三个不同大小的球,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学具:学生用大小不同的玩具、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组大小不同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并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达。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两人一组进行大小比较,并互相表达比较结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比较大小?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内容:大小概念比较方法:观察、比较、判断使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中三种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记录下来。
(2)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大小猜猜看”的游戏,互相提问,回答正确者获胜。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小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大小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具选择;3. 例题讲解中对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培养;4. 随堂练习的组织形式;5. 作业设计中与家庭互动的环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2024年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
2024年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标准》,围绕“比较大小”的教学主题展开。
具体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比较物体的大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比较,识别物体的大小差异;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进行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进行描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物体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方块、苹果等物品。
学具:每人一套大小不同的卡片,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大小不同的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用大小不同的球举例,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球的大小,引出“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3. 随堂练习(1)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比较手中的卡片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回答,并及时给予反馈。
4. 知识巩固(1)出示大小不同的方块,让学生独立完成大小比较。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大于、小于、等于的定义比较物体大小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中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
(2)完成练习册P2223的题目。
2. 答案:(1)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无统一答案。
(2)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比大小”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不同大小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小。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水果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吗?2. 新课导入(1)通过比较水果大小,引出数字大小的概念。
(2)讲解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比较5和3的大小。
(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找出比较方法。
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并讲解正确答案。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1)位数多的数字大(2)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数字大2. 例题解析3.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每组数字的大小:① 47和35② 123和100(2)运用比较方法,解决下列实际问题:① 小明的铅笔比小红的铅笔长,小红的铅笔比小亮的铅笔长,那么谁的铅笔最长?② 小华有5个苹果,小芳有3个苹果,小丽有4个苹果,他们谁的苹果最多?2. 答案(1)① 47 > 35② 123 > 100(2)① 小明的铅笔最长。
② 小华的苹果最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1)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小衔接数学教学要求,选取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单元“比较”中的第一部分“比大小”,详细内容如下:1. 理解“大”和“小”的概念;2. 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3. 掌握比较符号“>”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比较符号;2.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每组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或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两组不同大小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哪组水果大,哪组水果小;(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手势表示大小关系。
2. 例题讲解(1)讲解比较符号“>”和“<”,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2)出示例题,如“苹果比橘子大,如何用比较符号表示?”,带领学生一起解答。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口头表述解题过程。
5. 巩固拓展(1)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这本书比那本书厚”,让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2)学生互相提问,进行大小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大小2. 内容:大、小的概念比较符号“>”和“<”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①大象>小象;②这辆汽车>那辆汽车;(2)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比较符号的运用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描述大小关系时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课“比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大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认识大小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玩具等模型,大小卡片。
学具:每组一套大小不同的物品,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玩具等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邀请幼儿到讲台前,手拿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其他幼儿进行比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大小卡片,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大小符号。
用具体物品举例,让幼儿实际操作,加深对比较大小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大小,并用语言表达结果。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提问幼儿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应用到比较大小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玩具等模型。
2. 在旁边标注相应的大小符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大小不同的物品,并用彩笔标注大小符号。
2. 答案:幼儿画出的物品和标注的大小符号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对比较大小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寻找大小不同的物品,与家人、朋友分享比较大小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2024年学前班数学比大小教案
2024年学前班数学比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判断两个数哪个更大或更小。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比较物品的重量、长度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比较、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大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包括直观比较法和数轴表示法。
理解数学中的大小关系,并能正确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理解数轴表示法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如何将比较大小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展示一组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大小。
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数的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直观比较法教学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个更大或更小。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如“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
逐步过渡到数字的比较,如比较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大小。
3. 数轴表示法教学向学生介绍数轴的概念,展示数轴图,并解释数轴上的点和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通过举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数轴表示法,并能准确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4. 游戏互动环节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找朋友”(找到与自己手中数字卡片大小关系相符的伙伴)或“排序挑战”(将一组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实际应用环节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大小关系,如比较身高、年龄等。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物品的重量、长度等。
2024年学前班比较大小的教案
2024年学前班比较大小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节《比较大大小》,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大小概念、学会用比较级描述物体大小、运用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技巧。
难点: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积木、水果等。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球、积木、水果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些物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2. 讲解概念(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大小概念。
(2)教师用比较级描述物品的大小,如“这个球比那个球大,那个积木比这个积木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苹果比小红的苹果大,小红的苹果比小丽的苹果大,那么小明的苹果和小丽的苹果哪个大?”(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级描述,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如“比较下面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并描述它们的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组长。
(2)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在操场上,有一堆石子,请比较哪堆石子多”。
(3)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组长汇报结果。
(2)教师出示拓展题,如“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大小,并描述它们的关系”。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小概念2. 比较大小技巧3. 实际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面两个物品的大小,并描述它们的关系。
(1)一个苹果和一颗葡萄(2)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摩托车答案:(1)苹果比葡萄大。
(2)自行车比摩托车小。
2024年幼儿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2024年幼儿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幼儿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比较两位数以内数字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位数以内的数字大小。
难点:理解数字大小关系的相对性,如“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活动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不同大小的苹果、玩具等),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引出数字大小的概念。
提问引导:询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比较大小,引导他们思考数字大小比较的重要性。
目标明确:向幼儿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2. 探索学习数字卡片比较:准备一系列数字卡片,让幼儿两两一组进行比较,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互动游戏:设计“找朋友”等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寻找比给定数字大或小的数字,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故事引入:利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如小动物们比赛谁跳得远),将数字大小比较融入其中,帮助幼儿理解概念。
3. 深化理解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字大小比较的情况,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比较方法。
教师讲解:结合幼儿的讨论结果,教师详细讲解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理解。
示范演示:教师利用教具或多媒体工具进行示范演示,展示比较数字大小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4. 实践操作动手练习:提供练习题目,让幼儿独立完成数字大小的比较,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活动,让幼儿在竞赛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践操作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实践操作的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纠正,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
1.教师:三只母鸡不争论了,这时候来了一只大公鸡,它打了一个鸣,哈哈,给你们出道题,考考你们吧。我昨天捉了43条虫子,今天捉了35条虫子,哪天捉的虫子多?
1.教师:这时候,来了一只花母鸡:咯咯咯,我下了27只蛋,我比黄母鸡下的蛋多!花母鸡说的对吗?请小朋友再当裁判断定一下!幼儿先用数棒摆出黄母鸡和花母鸡下的蛋数,上面摆出黄母鸡的24个棒,两捆加4个,下面摆出花母鸡的27个,两捆加7个,上下捆和捆对齐。再摆出用数字和不等号表示出来。
2.让幼儿表述27只蛋怎样拿数棒最快。说出自己摆的不等式,用什么方法能很快比较出谁大,谁小?
2.让幼儿两人一组,用数棒表示大公鸡捉的虫子数量,上下摆出两个数,捆和捆对齐,比较谁多谁少,用什么方法能很快比较出来?
3.请幼儿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4.教师:43>35,两位数比较大小,看十位,十位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四)游戏:猜数
1.教师:大公鸡考题做对了,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猜数。规则: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谁先猜。出题的小朋友心里想一个数,但是不能告诉对方。让对方猜,如果猜得数比你想的数小,你就告诉对方:小了。猜数的小朋友知道小了,就要再猜一个大数,如果猜大了,出题的小朋友就说:大了。直到猜对为止。
两名教师做游戏示范。出题的教师先告诉幼儿想的是什么数,比如65,但告诉幼儿这儿不能让对方知道。猜题的老师说30 ,出题的老师说:小了。再猜70,大了;再猜50 ,小了,再猜60 ,小了,根据70大,60小,确定这个数在60和70之间,就再猜64,小了,猜66,大了,可以确定是65。
2.幼儿两人一组玩猜数游戏,教师巡视,帮助不明白规则的幼儿。
教师说100以内的数,让幼儿倒着数10个。
基本部分
(一)两位数和一位数比较大小
1.பைடு நூலகம்师:咯咯咯,两只母鸡在争论什么呢?白母鸡说:我下了9只蛋,我下的蛋多。黄母鸡说:我下了24只蛋,我下的蛋多。小朋友给它们当裁判,谁下的蛋多?先用数棒表示鸡蛋,摆出两只母鸡下的蛋数,上面摆白母鸡的,下面摆黄母鸡的,再用数字和不等号摆出不等式,表示谁多谁少。
结束部分
作业纸
附录
数学思维:《比大小》
活动目标
1.感知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2.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有100以内数的概念。
物质准备
教师:两位数字卡,每人一张的数量。
幼儿: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1-9数字卡,计数棒(10个一捆,共10捆),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说100以内的数,让幼儿接着数10个。
2.请幼儿完整表述怎样拿数棒,能最快拿出两只母鸡下的蛋数? (9只蛋,从一捆10个数棒中拿出1个棒,24只蛋,拿出两捆数棒,再拿4根数棒。)
3.让幼儿完整表述谁下的蛋多,谁下的蛋少,说出不等式。
4.教师出示正确答案:24>9。总结:黄母鸡下的蛋多。两位数和一位数比较大小,两位数大。
(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