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限,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r·n • S=P(1+ r·n)
• (二)复利法
• 复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或半年等),将所生 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
• 设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数,I为利息,S为本利和,计息公式如下: • I=P[(1+r)n-1] • S=P(1+r)n
短期 利率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含) 以内的利率,短期利率变动 风险小,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一般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利率,长期利率变动 风险较大,利率水平相对
较高。
长期 利率
• (二)利率的种类
•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 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
期限内固定不变 的利率。
是指借贷期限内, 随市场利率变化 浮动 而定期进行调整 利率 的利率。其优点 是减少市场变化 的利率风险,但 计算成本收益相
• (2)衍生金融工具。 •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
组合形式的总称,包括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合约。
• (2)衍生金融工具。
①金融远期 ②金融期货 ③金融期权
合约。
合约。
合约。
• 金融远期 • 金融期货 • 金融期权
合约是指
合约是指
• 我国利率体系未来发率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
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 系。
• (二)利率结构
•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体系中各种 利率的组合情况。利率结构包 括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金融学 第二章-信用-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 第二章-信用-习题与答案
3国际信用大体可分为()和( )两类方式。
4股份公司的典型形式是指( )。
5直接融资活动中的核心是( )。
三、选择题
1.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2由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
A.商业票据B支票
C.商业汇票D商业期票
3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D民间信用
4.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
A支票B传票C期票D汇票
5.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
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
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6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
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
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
7.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4.有限责任公司
5.证券公司
三选择题
1B2C3A4ACD5AC6AB
7BD 8BCD 9D 10B 11ABCD 12AD
四简答题
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兼有怎样的联系?
答: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不仅在各国国内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也广泛存在于国际贸易之中,对于推动商品交易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就已完结,即该产品从工厂所有变成商店所有,就与通常现款买卖一样,而在此之后,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商业信用有其严格的方向性。一般地说,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因而有些企业很难从这种形式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MBA金融市场学(第二章)

MBA金融市场学(第二章)

四、消费信用 – 消费信用: 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 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 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企业赊销
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
五、国际信用 – 国际信用: 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 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 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 包括:


以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 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 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1.国际商业信用 – 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 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 ⑴ 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由出口国企业提供原材料、设 备零部件或部分设备,利用进口国的厂房、劳动力等在进口 国企业加工,成品归出口国企业所有,进口国企业获得加工 费收入。 ⑵ 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由出口国企业向进口国企业提 供机器设备、技术力量、专利、各种人员培训等,联合发展 生产和科研项目,待项目完成或竣工投产后,进口国企业可 将该项目的产品或以双方商定的其他办法偿还出口国企业的 投资。

银行信用的特点 1) 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2) 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这一特点使银行 信用能较好地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3)
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 银行信用有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主要表现在: 越来越多的借贷资本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中; 银行规模越来越大; 贷款数额增大,贷款期限延长;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
3.政府间信用为,其特点是金额不大, 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通常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信用与金融这两个概念如影随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用?金融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信用,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

想象一下,你向朋友借了一笔钱,并承诺在某个时间归还。

当你按时还钱时,朋友对你的信任就增加了,这就是一种信用的体现。

而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信用则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信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相互提供的信用,比如企业之间的赊销赊购。

银行信用则是以银行为中介,以存贷款等方式提供的信用,它在现代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例如国债的发行。

消费信用则是针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像信用卡就是典型的消费信用工具。

信用的存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促进了资金的融通。

那些有资金盈余的人可以通过信用将资金借给有需求的人,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信用有助于扩大生产和消费。

企业通过信用获得资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品。

消费者借助消费信用提前消费,也能刺激经济的增长。

此外,信用还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丰富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

然而,信用也并非毫无风险。

如果信用主体无法按时履行还款义务,就可能引发信用风险。

这种风险不仅会给债权人带来损失,还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冲击。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信用评估、风险监测和加强监管等。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金融。

金融,本质上是指资金的融通,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

金融体系包含了众多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信用与金融

信用与金融

信用与金融信用与金融是与商品货币经济密切相连的经济范畴。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使用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银行是主要的信用机构,任何货币银行问题都与信用紧密相连。

事实上,信用构成了现代商品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

一、信用的基本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用一词有信任、相信、恪守诺言的意思。

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以一定的经济标的物为内容,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的经济关系。

所谓借贷行为是指商品或货币所有者把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货币暂时赊销或贷放给需求者使用,借贷双方约定期限,由借用者到期偿还原价值并付给一定数额的利息。

在借贷过程中,借贷双方所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信用的主要特征:第一,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从等价交换原则出发,考虑自身利益出现了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只有这种借贷行为才是信用。

第二,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由信用方式所引起的价值运动采取特殊形式:商品或货币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只是使用权发生变化,借者到期还本付息,贷者的商品或货币获得增值。

第三,信用反映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信用总是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构成。

信用表面上是一种价值运动,而实质上反映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内容。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第一,债权债务。

债务是将来偿还价值的义务,债权是将来收回价值的权利。

债务和债权是构成信用关系的第一要素。

第二,时间间隔。

信用关系是一方提供一定的价值符号、价值物,另一方在一定时期内归还价值符号和价值物并附加一定的利息。

信用是在不同时间的相向运动,时间的间隔是信用关系得以确立的第二要素。

第三,信用工具。

现代信用均以合法书面凭证作为确立信用关系的媒介,可以避免口头约定和账簿信用的不足,在未到期前还可以转让,扩大信用功能。

货币金融学--2 信用

货币金融学--2 信用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用的性质与功能 信用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与经济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二、现代信用形式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是通过一定方式 具体表现出来的,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 式就是信用形式。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一)按融资性质分类
分类 定义 特征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一)按融资性质分类
直接信用:
资金 交易平台 企业
投资人
中介 债务凭证(股票、债券) 企业发行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一)按融资性质分类
间接信用:
决策、承担风险
存款
存款人
银行等中介 债务凭证 银行发行
企业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二)按信用主体分类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 际信用等。 (三)按期限长短分类 划分标准:信用关系存续期限是否1年之内或以上。 短期信用:存续期1年以内(含1年) 长期信用:存续期1年以上
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 信用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
第二章 信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信用的含义、特征、构成要素; 2.掌握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学习重点:
重点学习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信用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 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
(一)票据
(二)信用卡 (三)国库券 (四)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五)股票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货币与信用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制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
济前提是同源的。 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三、信用与金融
金融的含义:金融是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总 和,是通过货币有偿让渡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运动, 也就是资金融通
金融的产生是货币和信用融合的产物:当货币 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立的经济范畴,走向相互结合 并日益紧密融合时,金融范畴便产生了。
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 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 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5、你认为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的根源是什么?怎样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秩序?
地位
基础
主体
4
运动 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 与经济周期波动不一致

5
形式
赊销、预购
放款(贴现)
6
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7
优点
方便、及时、灵活
规模大、范围广
8
局限
规模、方向限制
盲目性强、可控性弱
风险较大
三、国家信用
(一)含义:国家财政通过举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 信用形式
(二)形式:国库券和公债券 (三)作用:
第五节 融资方式与融资体制
一、融资方式与融资过程
资金盈 余部门
购买
企业、政 间接证券 府、居民
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保险、 信托、投资基金 (间接融资)
购买 直接证券
资金 短缺 部门
购买 直接证券
金融市场 (直接融பைடு நூலகம்)
购买 直接证券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间接融资的含义: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 中介机构间接完成融资活动的方式,典型如银 行借贷

2.信用

2.信用

第二节 信用形式
2.2.4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特点

信誉度高 安全性强 风险小 流动性较强 期限一般较长
讨论:政府向央行大量透支会产生什么后果?
第二节 信用形式
2.2.5 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
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的形式: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费贷款
信用。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 预付定金、按工程进度付款、补偿贸易等。
如何理解商业信用

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用行为

企业之间的货币借贷行为是不是商业信用?
第二节 信用形式
2.2.2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的特点

主体是企业 客体是商品资本
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运动动态一致
商业信用存在的必要性
180000 150000 120000 90000 60000 30000 0
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额 外债总额
197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8
1999
百万美元
2000
第三节 融资渠道
2.3.1 信用与金融
二者联系

金融产生于货币与信用的结合,信用是金融的基础 当代货币均为信用货币,所以货币流通也是一种信用 活动 产生的时间不同 范围不同
二者区别

第三节 融资渠道
2.3.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

盈余单位:收﹥支 赤字单位:收﹤支 盈余单位:融出资金,并取得利息回报 赤字单位: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否则,会使经济萎缩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1.信用就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信用的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信用的本质: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信用三要素:债权债务关系、时间间隔、信用凭证。

4.信用的产生: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信用与货币之间自古就存在紧密的联系。

现代意义的信用: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关于债权和债务关系的约定。

信用形式:政府信用、政府赈济、汇兑等。

5.信用及债务关系的保证:政府对契约的保护、担保联坐制度、债务奴、债务犯。

6.信用产生的原因:第一,信用最初产生于商品流通过程中。

第二,信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商品和货币的不均衡分布。

第三,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制和经济利益。

7.信用的发展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实物经济时期的信用主要建立在对物的信任上;货币经济时期,作为主要交换媒介的货币成为主要的信用形式;信用经济阶段,信用超出了流通货币的范畴,渗透了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

8.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

定义:人行及高法规定,高于同期贷款利息4倍以上的贷款,且不计复利。

9.高利贷特点:利率畸高;信用不发达或信用程度太低;常与黑恶势力相勾结。

10.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来源: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本;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货币储蓄等。

特点: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有特殊的转让形式。

11.信用与货币的关系: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金属货币——不兑现信用货币;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实物信用——货币信用;信用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12.信用形式是指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它是信用活动的外在表现。

金融学 02 信用理论

金融学 02 信用理论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2、对信用本质的理解: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 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首先商品买卖是所有权转移,信用只是商品或货币 的使用权的转移。其次,商品买卖是价值的对等转 移和运动。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三、信用的职能 (一)资金再分配的职能 将社会各方面暂时闲置的货币和货币资金动员 起来,并投向需要资金的部门和企业。
通过金融中介集聚各种闲散资金,积少成多、 续短为长、变死为活,然后供赤字单位使用; 也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将借贷双方连接起来。 信用分配只是借助于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 离,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
第二节 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又区别于商业信用: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而商业信用是一 种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对象是闲置的货币资本,而不是 商品资本; (3)银行信用具有广泛可接受性。
第二节 信用形式
3、在我国,银行信用一直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首先,主要授信者是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信用是 国家掌握的重要经济杠杆。 其次,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 由银行提供。 再次,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可以弥补 商业信用的不足。 第四,商业信用和国家信用诸形式的发展往往依 赖银行的支持。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其产生的基 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的剩余 产品。
财富分布的不均导致富裕人群集中了大量的实物或货 币,而贫困人群缺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维持生 活与生产,向富裕家庭借贷,导致信用产生。
借贷最初以实物形式为主,逐渐发展为货币借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金融学第二章,主要涉及信用这一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信用概述、信用评分、信用市场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信用的基本概念、信用评分的原理、信用市场的运作以及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信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信用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信用评分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信用评分在金融交易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信用市场的构成和运作机制,理解信用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4. 学生能够理解信用风险的概念,掌握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用的基本概念、信用评分的原理、信用市场的运作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难点:信用评分的具体计算方法、信用市场的复杂性和信用风险的管理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金融案例,引出信用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信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信用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接着讲解信用评分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信用评分的计算过程。

然后讲解信用市场的构成和运作机制,让学生了解信用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讲解信用风险的概念,介绍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3. 互动: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进来,巩固所学内容。

4.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信用知识进行解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信用概述定义特点作用信用评分原理方法应用信用市场构成运作机制功能作用信用风险管理概念方法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解释信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信用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请说明信用评分的原理和方法,并以一个实例说明信用评分的计算过程。

3. 请描述信用市场的构成和运作机制,并解释信用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4. 请解释信用风险的概念,并列举一些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第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信用与金融)【圣才出品】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第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信用与金融)【圣才出品】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2.1 复习笔记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1.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纽带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2.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1)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信用”这一个概念,它通常包含着信托、恪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内容。

(2)信用的经济学定义所谓信用,是指以偿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

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①信用不是一股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②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这也是信用的基本特征。

③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在信用经济活动中,信用由以下五要素组成:①信用主体信用主体,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它们具体包括企业、机构、政府、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作用的金融中介,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②信用关系信用关系,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③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主要指期限和利率。

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时间。

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而所得到的报酬。

④信用标的信用标的即信用关系的对象。

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也可以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

⑤信用载体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3.信用的历史演变(1)信用产生的原因①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即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

信用是一种以偿本付息为先决条件的借贷行为。

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章节题库(信用与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章节题库(信用与金融市场)【圣才出品】

夏德仁《货币银行学》章节题库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市场一、概念题1.直接金融(北师大2002研)答:直接金融是指资金短缺单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行股票债券等凭证融通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

在此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无需金融机构充当中介,因此被称为直接金融。

其优势在于可以节约中介成本,获得长期稳定资金,同时在法人治理上发挥作用。

但是,这种融资方式门槛较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不适合小企业和个人运用,同时资金供给方承担了较多风险。

当前,直接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对传统的间接融资模式造成极大的冲击。

2.消费信用(北师大2000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中南财大2005研;东北财大2006研)答: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

从授信对象来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使用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

从信用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方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分期付款是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一部分货款,其余部分要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偿还,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3.期货合约答: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所约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化契约。

合约双方就是期货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分别负责到期按价收取和交付的法律责任。

为确保买、卖双方到期时不会逃避履行交收的承诺,他们均须于交易时缴纳一笔少量的保证金,直至合约履行后方能取回。

由于期货合约是一种内容标准化的合约,每张的条文如交易单位、交收物件的质量、交收日期和地点等皆由交易所事先划一,并清楚列明,故期货合约的交收责任可以随交易而转移替换。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
二、信用的产生
信用关系——即借贷关系的出现,是 以私有财产的出现为前提的,如果没 有私有的观念,借贷根本就无从谈起。
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它们的出现, 都是以私有制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 它们产生的经济条件具有同源性。
三、信用的三要素
1、债权债务关系。 2、时间的间隔。 3、信用工具。(或融资工具)
1、短期国债:即由中央政府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政 府债券。
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即由商业银行向存款人发行的 大面额的可流通转让的存款凭证。
3、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一种传统的融资工具,是工商 业者之间由于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 的总称。
4、回购协议。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签定的一种协议,规定 交易的一方按约定价格卖出一定数额证券后,再按预 先约定好的时间、价格将其买回的短期融资方式。
1、远期合约:是一种最简单的衍生金融工具,它是在确定的未来某 一日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2、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买卖合约。它也是约定在未来某一日 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
3、期权合约:即指期权合约的买方以支付一定的金额(期权费) 为代价,获得自由决定是否按协议价格买下或卖出一定数量的金 融工具的选择权。
名义收益率=利息/本金(面额)*100% =8/100*100%=8%
2、即期收益率 :即年收益额(票面收益)对该 融资工具的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若上述债券 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出售, 如 95 元 , 则 该 债 券 的 即 期 收 益 率 为 : 则:8/95*100%=8.42%;
若不是95元,而是105元,(即高于面额的价格) 则:8/105*100%=7.62%
又例:在第二年末以105元买下面额为100元的十年 期、年息为8%的债券,其实际收益率为? ① 本金损失: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案例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案例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案例
小明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他想拥有一辆汽车,但是他又没有足
够的现金来购买汽车。

所以他决定申请贷款以购买汽车。

小明在银行办理贷款时,他了解到贷款分为信用贷款和非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资产、收入等情况,以及借款人担保的情况等给予的贷款。

而非信用贷款是指借款人抵押其物业、股票等作为担保,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抵押物市值等给予的
贷款。

小明申请的是信用贷款,他想利用信用贷款购买汽车,但是他又担心
自己的信用不够好,担心贷款申请不会通过。

于是,小明在申请信用贷款时,他想尽可能做一些事情来提高自己的信用,于是他先是开始去了存款,以安全的信用史给自己留下一点余额,这也给他的信用添加了一些分数。

其次,小明还努力工作,努力给自己挣钱,他努力工作,使自己有能
力支付贷款,从而提高自己的信用分数。

最后,他还将自己的财务收支做
好记录,以便在贷款申请时有完整的财务报告。

最终,小明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在银行申请的信用贷款通过了审核,他终于可以买到他想要的汽车了。

小明的情况说明,在申请贷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第三节融资方式及渠道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二.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四. 信用形态的发展
五. 信用的作用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纽带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

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Credit 的含义。

在社会学中,信用被用来作为评价人的一个道德标准。

在经济学中,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这种借贷活动可以采取商品形式,也可以采取货币形式。

信用是一种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 信用的主体
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它们具体包括企业、机构、政府、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作用的金融中介,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 信用关系
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 信用条件
主要指期限和利率。

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时间。

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
权所得到的报酬。

4. 信用标的
即信用关系的对象。

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也可以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
银行信用。

5. 信用载体
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古老的范畴
中国的货币和信用起源很早。

早在夏代(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

相传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已出现了信用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货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使用金、银、铜等秤量货币的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铸币,有布币、刀币、圈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