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3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合集下载

20-20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仅全国指标,便于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0-20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仅全国指标,便于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0-20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9 收集整理,方便2005-2018多年
项目
1995
2000
2005
2006
绝对数
(亿美元)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出口贸易总额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进口贸易总额
工业制成品
6.4
5.5
81.5
79.2
77.6
76.4
16.5
23.3
30.0
31.2
18.5
20.8
22.4
23.6
5.0
5.4
5.3
74.6
68.0
71.2
30.0
30.2
30.8
25.4
32.0
28.8
5.2
5.3
4.9
4.9
69.0
65.3
65.1
66.3
29.6
26.6
27.9
28.6
31.0
34.7
7702 3418 3624 2981 5826
738 -2844
22075 18546
6868 3529 12016 11385 3769
631 10059
7161 3099 2898 1957 4224
671 -2267
29728 24585
9050 5143 15779 14962 4924
817 13948
易额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中国外贸情况分析

2013年中国外贸情况分析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但复苏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势头增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低迷。

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创新调控方式,实施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民经济稳中向好。

针对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成本上升、外贸增速下降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外贸发展增速企稳和质量效益提升。

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进出口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外贸顺差继续下降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增长12.8%。

12月当月,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8.3%。

这是继2008年外贸顺差达到历史高点后连续第二年下降,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

二、贸易伙伴更趋多元: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为外贸稳增长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营造了一个外贸出口的良好环境,增强了企业扩大出口的信心。

欧美日传统市场份额下滑,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2013年,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和日本为我前五大贸易伙伴。

其中,我国对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590.6亿、5210亿美元,分别增长2.1%、7.5%;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为3125.5亿美元,下降5.1%;欧美日占我外贸的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同期,我国对东盟、南非、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额分别为4436.1亿、651.5亿、502.8亿美元,分别增长10.9%、8.6%、9.4%。

中国2013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精选多篇)

中国2013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精选多篇)

中国2013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精选多篇)第一篇:中国2013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中国2013年1-12月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单位:千美元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出口进口累计比去年同期±%12月1至12月12月1至12月出口进口总值一.初级产品0类食品及活动物00章活动物01章肉及肉制品02章乳品及蛋品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04章谷物及其制品05章蔬菜及水果06章糖.糖制品及蜂蜜07章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08章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09章杂项食品1类饮料及烟类11章饮料12章烟草及其制品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21章生皮及生毛皮22章油籽及含油果实23章生橡胶(包括合成橡胶及再生橡胶)24章软木及木材25章纸浆及废纸******254232***1276502244650***721***74823***01440090**** ***********9432459***54361952140278******287274***0096190 ***86001053***210******2******72125***71638568956******941 64582***744606*********93340952432726************050732*** ******56***035287.96.77.0-0.4-2.2-10.17.23.49.214.515.5-6.99.60.7-3.14.71.626.2-4.6-20.5-2.1-16.87.3 3.618.3-13.444.361.09.28.67.2-6.3 6.3 22.621.62.4-1.210.9 6.120.19.7-9.025.30.326章纺织纤维及其废料297999316***14650299-1.8-17.027章天然肥料及矿物(煤.石油及宝石除外)29948429679***66880.8-4.628章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30763402209***294733-15.17.929章其他动.植物原料5247065***0180743313.222.4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2章煤.焦炭及煤砖33章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34章天然气及人造气35章电流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41章动物油.脂42章植物油.脂43章已加工的动植物油.脂及动植物蜡二.工业制品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51章有机化学品52章无机化学品53章染料.鞣料及着色料54章医药品55章精油.香料及盥洗.光洁制品56章制成肥料57章初级形状的塑料58章非初级形状的塑料59章其他化学原料及产品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1章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03172496***51***************************12763************98 *********52******************192081***8352***5253584******471 120***41030323943693******4656629395***2449429927******* *****543948122337***9127******2479.08.08.98.713.17.214.21.97 .87.95.45.0-2.86.53.310.0-13.513.612.911.78.318.00.6 1.0-1.1 22.0 12.4-17.4-19.8-17.2-25.7 9.2 6.17.8 1.3 3.6 16.8 8.7-16.2 4.9 3.4 5.2 1.6 9.462章橡胶制品***76822689198365.53.663章软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10620061***279982394.128.964章纸及纸板.纸浆.纸及纸板制品***319234***16.8-5.065章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911.78.966章非金属矿物制品67章钢铁68章有色金属69章金属制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71章动力机械及设备72章特种工业专用机械73章金工机械74章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75章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6章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77章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78章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79章其他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81章活动房屋;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装置82章家具及其零件.褥垫及类似填充制品83章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品84章服装及衣着附件85章鞋靴87章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88章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50379744688374******31042********************************* ********924551***33364569***342******6479441***14481******* **76378759965088******551******123924266438************907 ***1***87***902912.3214426731.6514444734.4147884997.***.82 34532905.5351966145.4138069830.1497654348.757047914-1.4740443249.535684174621.8739708964.626222443-24.01390114688.585016525.724248025.915644469.1532220511 .219561968.4880100072.2184742377.029.6-6.1-6.72.08.8-4.0-3.3-24.02.9-10.517.4 15.95.127.51.85.09.54.117.49.60.8-0.189章杂项制品***7365731903***6.62.9 9类未分类的商品1262******40622.152.3注:自2012年起第九类商品统计范围有所调整详见编制说明.摘编自《海关统计201312》第二篇: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及其启示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及其启示毕业论文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最后论述从中得到的启示.任务内容:完成此论文,需要查找大量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分析总结出最局权威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得出正确的数据,真实的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状态,然后对比找出的所有资料数据,总结出最后的论文内容.主要参考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各界人士发表的刊物,以及查找有关人士出版的有关中国进口商品的书刊.完成设计的特殊要求:需要请教一些有经验的人指导论文的完成,例如有些资料自己无法获得,或者所得到的资料有偏差.同时论文格式也需要正确指导.第三篇:进出口商品会邀请函xiexiebang向各位提供一份商品会的邀请函致贵公司负责人收: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我公司的一贯支持和信任。

2013年上半年机电商品、高新技术产品、能源、粮农等重点商品分析

2013年上半年机电商品、高新技术产品、能源、粮农等重点商品分析

2013年上半年机电商品、高新技术产品、能源、粮农等重点商品分析我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稳外贸增长各项措施的落实,以及受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生产方式的影响,上半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商品进出两旺。

其中,机电商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高于出口整体增速0.3个百分点;进口4053.6亿美元,增长12.2%,高于进口整体增速5.5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商品进出口显著增长,出口3212.1亿美元,增长18.2%,高于出口整体增速7.8个百分点;进口2715.4亿美元,增长21.2%,高于进口整体增速14.5个百分点。

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集成电路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文化类产品出口持稳。

其中,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1出口2100.2亿美元,增长12.7%;集成电路出口524.6亿美元,增长191.6%;文化类商品出口91.9亿美元,增长10.8%。

从进口分析,我国主要进口商品能源和资源类增速下滑,以及农产品进口增速有限,拖累我国整体进口增速。

其中进口增长下滑比较突出的商品是原油、铁矿砂和农产品进口。

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市场风险偏好降温,以及能源和资源类商品供过于求,致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持续下跌。

受此影响,我国能源和资源类商品进口额和均价呈显著下滑态势。

上半年我国主要进口能源和资源类商品煤及褐煤、铁1本文所指的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和玩具。

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橡胶等进口增速低于整体进口6个百分点以上,平均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随着国家采取适度增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类商品进口的策略实施,我国农产品进口微幅增长,进口549.8亿美元,增长1.4%,低于整体进口5.3个百分点。

表7:2013年1-6月我国进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商品出口同比商品进口同比(亿美元)(%)(亿美元)(%)机电产品6085.610.7机电产品4053.612.2高新技术产品3212.118.2高新技术产品2715.421.2劳动密集型商品2100.212.7铁矿砂及其精矿512.00.3成品油128.320.2原油1078.7-8.9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99.228.0农产品549.8 1.4集成电路524.6191.6未锻造的铜及铜材162.3-22.7文化产品91.910.8煤及褐煤144.9-5.21、机电商品: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导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变,外商投资企业主导进出口,民营及其他企业表现抢眼,电器及电子产品显著增长我国利用比较优势,承接全球机电产业转移。

2013年7月份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3年7月份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3年7月份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截至7月底,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5.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96%,净增10.2亿美元。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27.92亿美元,同比增长22.13%,净增5.1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17.5亿美元,同比增长41.59%,净增5.1亿美元。

1-7月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为17.67%,比去年的15.97%高1.7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分析1、从全国和中部地区看,2013年7月份,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45.43亿美元,在全国的居次由去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5位,在中部地区居第4位,比去年上升1位。

同比增速(28.96%)在全国居第十位,中部居山西之后第2位。

2、从各月增长情况看,1-7月累计和当月完成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幅虽然逐月有所回落,但今年我省加工贸易总体呈现向上增长的态势,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3、从各市完成情况看,铜陵、合肥、芜湖三市加工贸易量达36.3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总量的80%。

1-7月增幅较大的有:铜陵(+5.45亿美元,+134.66%)、合肥(+3.22亿美元,+22.27%)、芜湖(+6737万美元,+7.98%)、阜阳(+3891万美元,+34.01%)和安庆(+2849万美元,+43.33%)和宣城(+2111万美元,+17.12%)。

滁州、六安、池州、黄山市和马鞍山市出现下降,滁州市降幅最大(-627万美元,-4.51%)。

具体各市加工贸易情况见附件1。

4、从企业性质看,1-7月份我省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最大,进出口额已达22.25亿美元,同比增幅39.28%,净增额达6.28亿美元,占全省净增总量的61.51%。

5、从市场情况看,亚洲市场是我省加工贸易的主要市场,1-7月我省对亚洲市场的加工贸易额达18.37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总额的40.44%。

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是今年我省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1-7月份来自拉丁美洲(主要是智利、秘鲁)加工贸易净增额达4.98亿美元,增幅高达106.7%,约占全省加工贸易净增总量的48.82%。

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excel汇总版

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excel汇总版

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制造业生产经营情况 按行业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大中型企业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内资企业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港澳台资企业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外资企业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大中型企业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内资企业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港澳台资企业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外资企业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按行业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行业和企业规模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行业和登记注册类型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地区和企业规模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地区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地区和登记注册类型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按地区和行业分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 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大中型制造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分行业大中型企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行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大中型内资企业分行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大中型港澳台资企业分行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大中型外资企业分行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各地区大中型企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各地区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
改造情况(2012年)
情况(2012年)
术改造情况(2012年)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主要商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主要商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主要商品进出口形势分析前三季度我国机电商品出口9229.9亿美元,增长8.0%,与总体出口增速持平;进口6252.8亿美元,增长8.7%,高于总体进口增速1.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商品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出口4804.9亿美元,增长13.3%,高于整体出口增速5.3个百分点;进口4172.4亿美元,增长14.1%,高于进口整体增速6.8个百分点。

机电商品和高新技术商品虽保持一定增长,但二者均依赖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主导进出口,生产主要集中在加工、装配环节,技术含量低。

前三季度机电商品和高新技术商品的净出口比率1(若指数为0.7以上表明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分别为0.19和0.07,显示出较低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传统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2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除纺织纱线的净出口比率接近0.7以外,其余6类商品的进出口比率均远远高于0.7。

前三季度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3380.5亿美元,增长10.3%。

国内产能过剩压力不断加大,推动“两高一资”商品出口显著反弹。

前三季度,“两高一资”商品出口1.2亿吨,增长15.4%。

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受此影响,我国资源类商品进口量增价跌。

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15.6亿美元,微增0.9%,进口平均价格为90.31净出口比率是衡量一国某类商品比较优势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2本文所指的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和玩具。

美元/吨,下滑14.3%。

国家适度增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类商品进口,我国农产品进口小幅增长,进口857.9亿美元,增长3.5%。

表6: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商品出口同比商品进口同比(亿美元)(%)(亿美元)(%)机电产品9229.98.0机电产品6252.88.7高新技术产品4804.913.3高新技术产品4172.414.1劳动密集型商品3380.510.3劳动密集型商品279.78.4“两高一资”商品661.2-0.7原油1638.30.0有色金属类商品222.30.5农产品857.9 3.5集成电路707.4105.1铁矿砂及其精矿775.1 4.4汽车88.5-7.24煤及褐煤215.60.91、机电商品:贸易方式和经营主体渐变,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船舶和汽车进出口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再加上环保、物流和用电等支出叠加,加速产能外迁。

进出口外贸分析(2013年12月度)

进出口外贸分析(2013年12月度)

出口回归常态进口稳步增长点评人员:刘学智海关总署1月10日公布外贸数据:2013年1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898.44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其中出口207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3% ,环比增长2.7%;进口1821.02亿美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8.1%;贸易顺差256.41亿美元。

2013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1603.31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其中出口22100.42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进口195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7.3%;贸易顺差2597.53亿美元,扩大12.78%。

根据经验判断,年关将至,12月末是会计年度终点,部分企业和外贸公司为了完成全年既定目标,或者为了实现不错的年度经营业绩,以及避开春节假期对生产的影响,提前开足生产线,赶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完成外贸订单,并且对部分出口货款提前结汇,保证年度账面盈利,因而促进和保障了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从统计数据看,每年12月份都是进出口额较大月份,进出口额普遍都超过前、后月份。

由于2013年11月份出口额增长迅速,在增长趋势上一定程度“缓解”了12月份的环比涨幅,但进出口贸易额仍然有较大增长。

图1:每年12月进出口额增长较快资料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出口从11月两位数的“出口虚增”回归4.3%的“常态”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基数效应、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旺季已过以及打击虚假贸易。

一是同比增速从11月份超预期反弹至12.7%的两位数增幅下降到4.3%,首先是受到2012年12月高基数效应的影响。

2012年12月份出口1991.12亿美元,比前一年度同比增长10.34%,高基数效应把2013年12月份出口增长从11月份“两位数增速繁荣”拉回常态。

二是从最近外贸政策分析,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措施涉及督促银行完善贸易融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加强企业分类管理,重点对贸易收支异常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加强远期贸易融资规模异常增长且具有典型套利交易特征企业的监测核查力度,以及加大对银行、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简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简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简析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与国内要素价格抬升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

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

三项数据均下降至个位数水平。

进出口总值超4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过,在不断扩大外贸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把精力转移到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

在传统贸易方式及对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贸易多元化成为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

从数据看,2013年中国外贸多元化取得一定进展。

首先是在贸易对象上,传统市场比重有所下滑。

2013年,中国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590.6亿和5210亿美元,分别增长2.1%和7.5%;对日本的贸易额为3125.5亿美元,下降5.1%。

欧美日三个传统贸易对象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同期,中国对东盟、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额分别为4436.1亿和651.5亿美元,分别增长10.9%、8.6%。

其次在国内对外贸易的区域分布上,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迅速。

2013年,中部地区外贸增长13.6%,西部地区外贸增长17.7%。

其中重庆、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等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15%以上,占全国进口总值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外贸增长 6.6%。

其中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个省市进出口总值达3.29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

第三在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速放缓。

2013年,一般贸易进出口2.2万亿美元,增长9.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比32.6%,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

国家出台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603.3亿美元,增长7.6%。

这是我国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其中出口22100.4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2.9亿美元,增长7.3%。

累计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增长12.8%。

更好统筹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推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取得新成绩。

2013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在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新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国外贷款方面,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贷款使用水平。

国外优惠贷款的使用更加注意创新性,并与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

积极促进外国政府贷款工作由“援助型”向“合作型”转变。

推动航空、租赁、高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规范赴港发债制度,出台《境内非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申请报告示范大纲》,推进境外人民币发债工作。

外商投资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优化投资结构。

发布《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调整优化了中西部地区鼓励重点和方向。

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外商投资管理由全面核准向备案与核准相结合转变。

开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修订。

研究提出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方案,建立了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工作,提出了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思路,指导试验区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方式。

参加中美投资协定的各轮谈判,完成对美方双边投资协定新范本的技术讨论。

境外投资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服务。

推进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核准权限,将一般性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并配套推进《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的修订和项目备案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鼓励开展境外农业投资合作的指导意见》。

2013年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出口情况

2013年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出口情况

2013年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出口情况(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据海关统计,2013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345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6.7%。

其中出口1873.7亿美元,增长25%,出口价格上涨0.7%;进口1582.2亿美元,增长28.8%,进口价格下跌5%。

当月贸易顺差为291.5亿美元。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呈现如下特征:一、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出口弱势增长,制造业出口增势强劲(一)农林牧渔业出口微幅增长,出口价格小幅上涨。

1月份,农林牧渔业出口17.8亿美元,增长1.2%,出口价格上涨5.7%。

其中,农业出口7.8亿美元,增长6.2%,出口价格上涨4.4%;农、林、牧、渔服务业出口2.9亿美元,下降34%,出口价格上涨2.8%;渔业出口1.1亿美元,下降3.8%,出口价格上涨3%;畜牧业出口0.6亿美元,下降4.8%,出口价格下跌2.7%。

(二)采矿业出口同比微增,出口价格略微下跌。

1月份,采矿业出口11.1亿美元,增长0.9%,出口价格下跌0.4%。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4.5亿美元,增长8.1%,出口价格上涨7.2%;非金属矿采选业出口4.4亿美元,增长16.1%,出口价格上涨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口1.2亿美元,下降35.8%,出口价格下跌17.7%。

(三)制造业出口大幅增长,出口价格有所上调。

1月份,制造业出口1841.7亿美元,增长25.4%,出口价格上出口492.7亿美元,增长41.5%,出口价格下跌7.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164.4亿美元,增长25.4%,出口价格上涨9.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145.2亿美元,增长11.2%,出口价格上涨10.9%;纺织业出口102.9亿美元,增长20%,出口价格上涨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86.9亿美元,下降11.2%,出口价格下跌3%;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口83亿美元,增长3.4%,出口价格下跌4.7%;金属制品业出口80.1亿美元,增长34.4%,出口价格上涨8%。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一)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稳中向好,有望超过美国位列世界货物贸易第一位1、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4.2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7.6%,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有望超越美国位例世界货物贸易第一位。

其中出口13.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2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同比扩大12.8%。

从月度具体数据来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同比增速在经历了前三季度较大波动后趋于平稳。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9754.1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3.5%;二季度进出口10220.2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3%。

进入三季度,我国进出口10629.4亿美元,同比增速回升至6%;第四季度,我国进出口11001.4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其中,10月、11月和12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6.5%、9.2%和6.5% ,总体呈现低位平稳的态势。

图表 1 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月度走势2、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货运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进口货运量与贸易额走势基本一致,价格对出口影响在减小2013年我国进出口货物量359960万吨,同比增长4.4%。

其中,进口货物量为230271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货运量为129689万吨,同比减少了4.7 %。

从我国进出口货运量与进出口贸易额的走势来看,进口货运量走势与进口贸易额走势基本一致,进口价格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进口贸易额的增加是由进口数量增加带来的。

而前三季度出口货运量与出口贸易额呈交织波动,即出口货运量较高时,出口贸易额较小,而出口货运量减少时,出口贸易额反上升,这说明出口货运量与出口贸易额的波动受价格影响较为明显,四季度影响逐渐减小,呈现出量价齐增的态势,出口环境有所改善。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2006 17604 15204 86.4 5288 30.0 348 2401 13.6 9689 9160 94.5 2815 29.0 30.7 529 5.5 7915 6043 76.4 2473 31.2 40.9 1871 23.6 1775 3117 342 -1342
2007 21738 18693 86.0 6348 29.2 34.0 3045 14.0 12180 11565 95.0 3478 28.6 30.1 615 5.0 9558 7128 74.6 2870 30.0 40.3 2430 25.4 2622 4437 608 -1815
5-18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Imports and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Manufactured Goods and Primary Goods 单位:亿美元,% (USD 100 million.%) 项目 Item 1995 2000 商品出进口贸易总额 Total Value of Exports and Imports 2809 4743 工业制成品 Manufactured Goods 2350 4021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Exports and Imports 83.6 84.8 #高技术产品 High-tech Products 319 896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Exports and Imports 11.4 18.9 占工业制成品比重 % of Total Manufactured Goods 13.6 22.3 初级产品 Primary Goods 459 722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Exports and Imports 16.3 15.2 商品出口贸易总额 Total Value of Exports 1488 2492 工业制成品 Manufactured Goods 1273 2238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Exports 85.6 89.8 #高技术产品 High-tech Products 101 370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Exports 6.8 14.9 占工业制成品比重 % of Total Manufactured Goods 7.9 16.6 初级产品 Primary Goods 215 255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Exports 14.4 10.2 商品进口贸易总额 Total Value of Imports 1321 2251 工业制成品 Manufactured Goods 1077 1784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Imports 81.5 79.2 #高技术产品 High-tech Products 218 525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Imports 16.5 23.3 占工业制成品比重 % of Total Manufactured Goods 20.3 29.4 初级产品 Primary Goods 244 467 占总额比重 % of Total Imports 18.5 20.8 商品出进口贸易差额 Balance 167 241 工业制成品 Manufactured Goods 196 454 #高技术产品 High-tech Products -117 -155 初级产品 Primary Goods -29 -213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文章来源:商务部综合司2014-05-04 13:48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2013年,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态势,增速在2012年的低水平上进一步回落,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形势严峻复杂。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及时出台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信心,有力推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份额提升、结构优化。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4.16万亿美元,增长7.6%,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也是首个货物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的国家,创造了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

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增长7.9%,占全球比重为11.8%,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进口1.95万亿美元,增长7.3%,占全球比重为10.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二;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8%,仍然处于合理区间。

中国外贸发展不仅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进出口增速波动较大,下半年稳步回升分季度看,2013年中国进出口可谓跌宕起伏。

一季度,受套利贸易等因素影响,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达13.5%。

二季度,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家加强贸易监管,进出口增速下滑至4.3%。

下半年,随着国家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加上外需有所好转,进出口企业信心增强、经营状况改善,进出口增速趋于回升。

三、四季度,进出口增速逐步回升至6%和7.3%,其中出口增速从二季度的3.8%回升至3.9%和7.4%;进口增速从4.9%回升至8.5%和7.1%。

(二)主要商品出口平稳增长,机械设备增长较快面对需求偏紧、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进出口企业主动调整转型,在技术研发、品牌培育、质量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为各大类商品出口的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2-24 09:30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表1 201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指标年末数比重%全国总人口136072 100.0 其中:城镇73111 53.73 乡村62961 46.27 其中:男性69728 51.2 女性66344 48.8 其中:0-15岁[4](含不满16周23875 17.5 岁)16-59岁(含不满60周91954 67.6 岁)60周岁及以上20243 14.9其中:65周岁及以上13161 9.7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0-24 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制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0-24  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制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构成
(%)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00
工业制品
#高新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出口贸易总额=100
工业制品
#高新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进口贸易总额=100
工业制品
#高新技术产品
2809 2350
459 1488 1273
215 1321 1077
244 167 196
-29
4743 4021
722 2492 2237
4.6
5.4
5.4
71.9
67.1
64.9
32.6
31.4
30.7
28.1
32.9
35.1
752 -5668
45779 37140 13685
8639 24995 23655
7307 1340 20784 13485 6378 7300 4211 10171
929 -5960
85.4
81.9
81.1
30.4
30.7
29.9
14.6
18.1
18.9
95.4
94.6
94.6
28.8
30.0
29.2
9623 4127 4326 1831 5339
797 -3508
83.6
84.8
86.2
82.7
29.2
30.4
16.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2
13.8
17.3
85.6
89.8
93.6
94.8
28.6
31.2
14.4
10.2
6.4
5.2
8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出口贸易总额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进口贸易总额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出进口贸易差额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构成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00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初级产品 商品出口贸易总额=100 工业制成品 #高技术产品
高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
项 目 1995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绝对数
(亿美元) 2809 2350 319 459 1488 1273 101 215 1321 1077 218 244 167 196 -117 -29 4743 4021 896 722 2492 2237 370 255 2251 1784 525 467 241 454 -155 -213 14219 12252 4160 1968 7620 7129 2182 490 6600 5122 1977 1477 1020 2007 205 -987 29728 24585 9050 5143 15779 14962 4924 817 13948 9623 4127 4326 1831 5339 797 -3508 36419 29371 10120 7049 18986 17980 5488 1006 17433 11391 4632 6044 1553 6590 856 -5038 38668 31316 11080 7352 20490 19484 6012 1006 18178 11832 5069 6346 2312 7652 943 -5340
83.6 11.4 16.3
84.8 18.9 15.2
86.2 29.3 13.8
82.7 30.4 17.3
80.6 27.8 19.4
81.0 28.7 19.0
85.6 6.8
89.8 14.9
93.6 28.6
94.8 31.2
94.7 28.9
95.1 29.3
初级产品 商品进口贸易总额=100 工业制成品 #高技2
6.4
5.2
5.3
4.9
81.5 16.5 18.5
79.2 23.3 20.8
77.6 30.0 22.4
69.0 29.6 31.0
65.3 26.6 34.7
65.1 27.9 3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