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还原染料
还原染料
![还原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a08ded6f1aff00bed51eed.png)
Br
NH
O
Br
2、还原染料的发展 历史
1901年R.Bahn按合 成靛蓝的工艺路线, 无意中得到一种染 棉坚牢度很好的蓝 色染料,这是第一 个合成的蒽醌还原 染料,定名为阴丹 士林 (Indanthrene)。
还原剂,自从强烈 的还原剂——保险 粉问世以后,还原 染料得到很大的发 展。
我国的还原染料是建 国后开始研究、试制、 生产的,目前有80 多个品种,生产能力 已名列世界前茅。
O
O
还原深蓝BO(蓝20号,59800)
CH3O CH3O
O
O
还原艳绿FFB
CH2OHCH2OHCH2OH H2SO4 CH2=CH-CHO + 2 H2O
O
HO H
CuSO4-Zn
O
O
HH O
CH2=CH-CHO -H2O
CH=CH2 CH
[O]
KOH-CH3COONa
245-250 ℃
O
O
O
3、还原染料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A、蒽醌类还原染料 以蒽醌或其衍生物合成的还原染料和具有蒽醌结构的染料。这 类染料的隐色酸钠盐大部分均较未还原的色泽为深,只有极少 数和未还原的色泽近似(原因?)。
O
ONa
O
ONa
这是由于原来没有共轭双键的蒽醌,在还原成隐色酸钠盐后,产生了连贯 的共轭双键的缘故。
1)共轭双键的增多,会促使吸收光谱移向波长较长的一端, 因此能造成深色效应。 2)共轭双键的增减,还决定着染料的隐色酸钠盐对棉纤维直 接性的大小。凡是还原后隐色酸钠盐结构中共轭双键较多的染 料,它的直接性就比共轭双键较少的染料高。
Br
NH
CO
Br
Br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5e8e8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d.png)
一、隐色体染色法
隐色体染色法是将染料预先还原成隐色体钠盐溶液,在 染浴中被纤维吸附、上染,然后经过氧化、皂洗的染色方法 。广泛应用于纱线,针织品的染色。
2、工作液组成
悬浮液:
还原染料 X 分散剂 0.5-1.5g/L 渗透剂 1-2g/L 防泳移剂 适量
还原液:
烧碱 16-20g/L 保险粉 16-20g/L 染液或食盐 适量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
3、工艺条件: 1)浸轧染液:一浸一轧或二浸二轧、轧余率60-70%、 T﹤40℃ 2)浸轧还原液:一浸一轧、 T﹤30℃ 3)汽蒸:102-105℃×30S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
2)染色方法的选择:染色方法选择的依据是隐色体溶液
性质、对纤维亲和力的大小及染料的扩散性能等。
§隐色体聚集倾向大的染料
•对纤维的亲和力高
•需在较高的烧碱中溶解 •扩散性能差,需用较高温度的染色
甲法染色
•不加盐促染
§隐色体聚集倾向小的染料
•对纤维的亲和力低 •可适当降低烧碱浓度
缺点:此法操 作比较麻烦, 匀染性和透染 性较差,常出 现“白芯”现 象,故宜选用 匀染性较好的 染料。
一、隐色体染色法
(一)工艺流程 染料预还原→浸染或卷染→水洗→氧化→水洗→皂洗→水洗
(二)工艺说明 1、染料还原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染料预还原时应根据染料的性能选择适当的还原 方法,对于还原速率低,染料隐色体溶解度高,在高浓度保 险粉和烧碱条件下不易发生副反应的染料,可选用干缸还原 法还原;反之,应选用全浴还原法还原。
永不退色的染料-还原染料
![永不退色的染料-还原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4c50b3f8c75fbfc77db2a8.png)
永不退色的染料-还原染料还原染料又称士林染料,源于英文:Indanthrene(阴丹士林),还原染料因其耐日晒牢度高,又被称为永不褪色的染料。
一、还原染料基础知识1定义: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分子上含有两个或者几个共轭的羰基(>C=O) ,染色时先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为可溶性的、对纤维素纤维具有亲和力的隐色体钠盐上染纤维,然后再氧化为原来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织物上。
2染色特点:染色牢度好,日晒牢度>6级;皂洗牢度>4级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缺大红,蓝、绿、紫、棕、橄榄较好)成本比较高(中间体价贵、合成复杂)匀染性差,容易产生白芯某些染料有光脆性(黄、橙、红),靛蓝摩擦牢度较差主要用于棉或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维纶染色,不可用于蛋白质纤维的染色3还原染料的结构特点①有多个羰基②没有水溶性基团③大都具有很好的平面性二、还原染料染色原理1.染色原理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对纤维有亲和力氧化恢复为原来不溶状态的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2.染色步骤染料的还原和溶解染色隐色体的上染染色隐色体的氧化皂煮(一)还原染料的还原和溶解(1)还原方法隐色体电位:碱性条件下,用保险粉把染料还原成隐色体,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赤血盐)将隐色体氧化,滴定至氧化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①干缸还原:先将染料还原,再加入染浴中。
高浓度烧碱和保险粉下还原。
②全浴还原:染料直接在碱性染浴中还原。
(2)还原速率极其影响因素①染料结构本身(含吸电子基易还原)②温度高,还原速率高③还原剂的浓度越高,速率越高④染料的颗粒大(即比表面的大小)不易还原。
(3)常用的还原剂①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低亚硫酸Na2S2O4②二氧化硫脲a.稳定性好b.还原能力强c.溶解性差些d.易过度还原(用量要少)(4)不正常还原现象①隐色体结晶析出a.还原温度低b.隐色体溶解度低c.不适当加盐d.放置时间过长e.烧碱、保险粉浓度过高②过度还原 (引起染料亲和力下降,染色后难氧化)③脱卤:温度高④酞氨基水解:温度和碱浓度高(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还原染料隐色体浸染时,初染速率很高,但只是吸附在纤维表面呈环染状态,随后缓缓向内部扩散,呈现缓慢上染特性,移染性很差。
精细化工工艺学-9染料与颜料
![精细化工工艺学-9染料与颜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a75815a8114431b90dd8be.png)
四、分类 染料的分类有两种方法: 一是按照染料的应用性质分类;
二是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分类。
(1)按照染料的应用性质分类
光谱色和补色之间的关系 可用颜色环的形式来描述, 如图所示。每块扇形与其 对顶扇形的光波为互补色。 例如435~480 nm波段的 光波呈蓝色,它的补色是 580~595 nm波段的黄色。 由此可见,染料的颜色是 它们所吸收的光波颜色 (光谱色)的补色,是它 们对光的吸收特性在人眼 视觉上产生的反映。染料 分子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染料分子对光 的吸收特性和它们的结构 之间的关系。
1. 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和酸性络合染料 是一
类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绝大多数为磺酸钠盐,少
数为羧酸钠盐)的水溶性染料。在酸性介质中染羊
毛、真丝等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皮革的染色。
2. 中性染料
结构上属于金属络合染料,但不同于
酸性金属络合染料,它是由两个染料分子与一个金 属原子络合的,称 1:2 金属络合染料。在中性或弱
在纸张、洗衣粉和织物添加荧 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当物质受到光线照射时,一部分光线在物质的表面直接反射出来,同时有 一部分光透射进物质内部,光的能量部分被吸收。 将太阳光照射染料溶液,不同颜色的染料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发生不同 强度的吸收。 黄色染料溶液所吸收的主要是蓝色光波,透过的光呈黄色。 紫红色染料溶液所吸收的主要是绿色光波, 青(蓝-绿)色染料溶液主要吸收的是红色光波。 如果把上述各染料吸收的光波和透过的光分别叠加在一起,便又得到 白光。 这种将两束光线相加可成白光的颜色关系称为补色关系。 黄色和蓝色、紫红色和绿色、青(蓝-绿)色和红色等各互为补色。
还原染料课件.ppt
![还原染料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116f1327d3240c8447efde.png)
ko
2.还原速率的影响因素
还原速率除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外,还与染料晶态、 颗粒大小及其分布、还原条件等因素有关。①染料颗粒 小,单位质量染料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相应也大。 染料颗粒颗粒越大,单位质量染料的表面积越小,与溶 液的接触面(反应面积)越小,还原速率越低。染料的 结晶性质也影响还原速率的大小,若染料形成结晶,则 还原速率降低。②还原温度、烧碱、保险粉的浓度等, 对染料的还原速率也有重要的影响。如在Na2S2O4 20g/L、 NaOH 20g/L条件下,还原艳绿FFB在40℃时的半还 原时间为50s,而在60℃时则为30s;还原桃红 R在40℃时半还原时间是2880s,而在60℃时 为660s。总的所来,对还原速率低的染料,可以采 用较高温度、保险粉及烧碱的浓度相对比较高的条件下 还原,以提高还原速率。
ko
还原染料的基本介绍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但染料分子上通常含有两个或多 个共轭的羰基,染色时,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剂还 原为可溶性的、对纤维素纤维有亲和力的隐色体钠盐上 染纤维,染色后再经氧化,恢复为原来不溶性的染料色 淀固着在纤维上。 还原染料也称士林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 的纱线、机织物或针织物的染色,也可用于维纶等纤维 的染色。还原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皂洗、日晒等 各种牢度比较高,许多浅色品种在纤维素纤维上的日晒 牢度可高达6级以上。
↔ + Na+ 染料的隐色体能溶于水,对纤维素纤维有亲和力,因此 能被纤维吸附,并在纤维上扩散上染。 (二)染料的还原性能
ko
1. 还原难易
染料还原的难易可以用标准还原电位来表示,但是染料 及其隐色体必须始终处于可溶状态才适用。而还原染料不溶 于水,将它们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再用氧化剂进行电位滴定 时,染料被氧化析出,而且隐色体本身又可能发生聚集,测 得的电位缺乏严格的热力学意义。且其隐色体只有在很高的 PH值条件下才处于可溶状态,因此,其还原-氧化体系在水 溶液中处于不可逆状态,不能用标准还原电位来表示染料还 原的难易,一般用其隐色体电位来衡量。隐色体电位的意义: 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为负值。他的绝对值越小,表示染料 越容易被还原,可用较弱的的还原剂还原,且还原状态比较 稳定:反之,隐色体电位绝对值越大,表示该染料越难被还 原,它的氧化状态比较稳定,需要选择较强的还原剂。常用 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在-615~-920mv之间。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6e9542eed630b1c59eeb503.png)
1、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 特点
– 浴比大 – 烧碱、保险粉浓度相对较低 烧碱、 – 还原条件温和
• 应用
–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隐色体溶解度低或在高浓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脱卤 等副反应的染料 – 如:还原大红 、蓝RSN、蓝BC等 还原大红R、 、 等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 (一) 隐色体上染的特点 一 •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类似于直接染料 阴离子染料)染棉。 (阴离子染料)染棉。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被吸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 “两高一低” 两高一低”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 染料的结晶性质
–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故染色时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 反应物的浓度
–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 还原时的温度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 靛类:隐色体颜色通常比染料本身浅 靛类: –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吸收波向短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 波方向移动
一、染料的还原溶解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一、还原染料的还原溶解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氧化 四、染色后处理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主要性能及其分类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主要性能及其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674cd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d.png)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2、亚胺类蒽醌还原染料 §这类染料在热碱溶液中也容易发生水解,应采用低温 低碱条件染色。 §性能优良,多为橙色到紫色,其中黄和红色品种易发 生光敏脆损。
还原橙6RTK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3、杂环蒽醌类还原染料 蒽醌环间用N、O、S等原子组成杂环相连的染料,称为杂环 蒽醌类还原染料。 咔唑类:对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色泽鲜艳、匀染性好、 染色牢度优良。
还原蓝RSN
还原蓝BC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黄蒽酮和芘蒽酮类: 这类染料的色泽大多是黄色和橙色。黄蒽酮(还原黄 G)及其 衍生物大部为黄色,芘蒽酮(还原金橙 G)及其衍生物大部分 为橙色。还原黄G是最易还原且还原速率快的一只染料,染色 性能良好,耐漂牢度较好,耐晒牢度中等。芘蒽酮类染料的严 重缺点是染色物有光敏脆损现象。
还原染料概述
◆优点: 色谱较齐全,色泽鲜艳,染色牢度好,尤其是耐洗和 耐晒牢度 ◆缺点: 价格贵,缺少红色品种 染色工艺较复杂 某些染料(黄、橙色)有光敏脆损现象 ◆应用对象:
主要用于棉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一、蒽醌类还原染料 以蒽醌或其衍生物合成的以及具有蒽醌结构的染料。蒽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靛蓝的缺点可以通过卤化的方法得到改善。卤化后的靛蓝 色泽比较鲜艳明亮,而且,染料卤化后,提高了染料隐色 体钠盐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其中最突出的是还原蓝 2B,由于色泽鲜艳和坚牢度优越,在染色和印花中应用 较多。
还原蓝2B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2、硫靛及其衍生物 这类染料大部分都是红色,与靛蓝一样,硫靛本身色
还原染料的分类及主要性能
靛系还原染料
这类染料不仅指靛蓝及其衍生物,还包括硫靛及其衍生物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d37f3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e.png)
染整⼯艺原理⼆复习题第⼀章染⾊的基本知识<⼀> 名词解释1、上染2、上染百分率3、上染速率曲线4、平衡上染百分率5、半染时间6、盐析7、双电层8、zate电位9、吸附活化能10、直接性11、浴⽐<⼆>问题1、简述染料上染纤维的三个阶段?2、指出上染速率曲线的实际意义?3、简述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4、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有哪些形式,举例说明?5、简述纤维在染浴中带电学说?6、简述影响zate电位的各种学说?7、分析纤维表⾯各种离⼦浓度的分布情况。
8、分析纤维带电与实际染⾊的关系。
9、解释“上染平衡属于动态平衡“这个结论。
10、分析纤维的两相结构及纤维的吸湿溶胀对染⾊的影响?第⼆章染⾊热⼒学<⼀> 名词解释:1、化学位2、染料对纤维的染⾊标准亲和⼒3、吸附等温线4、有效容积5、染⾊分数6、吸附层容积<⼆> 问题1、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哪⼏种形式?举例说明各种吸附等温线所表⽰的染⾊机理及其特点。
2、从亲和⼒定义式推导出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3、从亲和⼒定义式推导弗莱因利胥吸附等温式:4、根据染⾊热,分析温度对染⾊⼯艺的影响。
5、假设⼀个分⼦量为500的分散染料染锦纶纤维时,浴⽐为1:20,在60℃时,亲和⼒(-µ°)为3000kcal/mol,染⾊热(△H°)为10kcal/mol,试计算80℃下每升染液⾥加⼊多少克染料才能使每公⽄纤维获得1%的吸收(注:每升染液按1kg计算,染⾊热可视为不随温度变化的定值)?6、⽤直接染料染两块试样,在温度为T1下染⾊达到平衡时,染液的浓度为[D]S1,在温度为T2(T2≠T1)下染⾊达到平衡时,染液浓度为[D]S2,假设达到平衡时,两试样上染料浓度相等,即[D]f1=[D]f2,试推导出染⾊热的表达式〈设染⾊热不随温度改变〉。
7、判断下列各种说法是否正确:(1)(a)当[D]s=[D]r时,上染达到平衡态。
有机化学(高鸿宾 第四版)第九章__氨基化
![有机化学(高鸿宾 第四版)第九章__氨基化](https://img.taocdn.com/s3/m/e9ac3a32580216fc700afd33.png)
+NH3 氨解
H H +NH3 氨解 NH2 SO3NH4 胺式加成物 NH4HSO3
H H NH 互变异构 亚胺式
NH2
萘胺
二.萘酚衍生物的氨解 •即萘酚在酸式亚硫酸盐的存在下,醇式 经过磺酸衍生物与氨水反应生成 +NH3 萘胺的反应叫Bucherer反应。
氨解 互变异构
酮式
NH4HSO3 加成
烯醇式异构为酮式,与2分子亚硫酸氢铵加成生成醇式加 成物,与氨的氨解反应生成物胺式加成物,消除脱去2亚 硫酸氢铵生成亚胺式的2-萘胺,互变异构为2-萘胺。
OH 烯醇式
H H 互变异构 酮式 H H O NH HSO 4 3 加成
NH4HSO3 加成
OH SO3NH4 H H H SO3NH4 醇式加成物
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环氧结构化学活性很强。 它容易与氨、胺、水、醇、酚或硫醇等亲核物质作用,发 生开环加成反应而生成乙氧基化产物。 乙醇胺的制备 环氧乙烷与20%~30%氨水发生放热反应可生成三 种乙醇胺的混合物。
9.4 芳环上卤基的氨解
一.反应历程
卤基氨解属于亲核取代反应,非催化氨解为SN2型. 当芳环上没有强吸电基(例如硝基、磺基或氰基)时,卤基不够活泼, 它的氨解需要很强的反应条件,并且要用铜盐或亚铜盐作催化剂。
CuSO4,210-218 C 5MPa,5-10h
o
O NH2 O
O NH2 + NH4Cl O
+ NH4Cl
2-氨基蒽醌是还原染料的中间体; 在造纸工业中用作催化剂以节约烧 碱。
9.5 酚类的氨解
一.苯系酚类的氨解
1.苯胺的制备
OH + NH3 气-固相接触催化法 NH2 + H2O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814b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d.png)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四、隐色体氧化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后,经氧化在纤维上转变为原来 不溶性的还原染料固着。
[O]
氧化方法 §水洗、透风氧化法 §氧化来自氧化法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五、后处理 染料隐色体经氧化后,接着进行水洗、皂煮等处理。 1)皂煮的目的 去除织物表面的浮色,提高染色织物的湿处理牢度和摩 擦牢度,获得稳定的色光。 浮色:附着在纤维表面的不溶性染料颗粒。 2)皂煮工艺 一般为肥皂3~5g/L、纯碱2~3g/L、95℃以 上5 ~10min。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2干缸法:在较小液量中将染料还原的方法,又称小浴比 还原法。
§特点:先在另一较小的容器中进行还原,然后将还原好 的染料隐色体滤入加有规定液量的染缸中再进行染色。
§具有还原浴比小,烧碱、保险粉浓度相对较高,还原条 件相对剧烈的特点。
§适用于还原速率较慢,隐色体溶解度高的染料。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二、还原过程中的不正常反应
①过度还原 ②脱卤 ③分子重排 ④水解 ⑤结晶
影响上染率 色泽的纯正度 鲜艳度 色牢度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1、过度还原 原因:还原染料分子结构中羰基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全部还原, 如果还原温度过高、烧碱和保险粉过量或时间过长,会发生过 度还原。
影响: 染物得色暗淡,严 重时染料丧失对纤 维的亲和力,氧化 后不能回复到原染 料。
三、隐色体上染
1、隐色体上染特点
§隐色体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被吸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 内部扩散。
§具有两高一低的特点
隐色体对纤维亲和力高 染液中电解质浓度高, 促染明显
初染率高 平衡上染百分率高
染色温度低 染料的聚集倾向大、扩散性差
匀染性低(易产生色 差、色花、环染)
服装材料学第九章 服装及其材料的保养和整理
![服装材料学第九章 服装及其材料的保养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f13b1c6edb6f1aff001fd4.png)
(三)化纤服装 适宜平放,不宜长期吊挂,以免因悬垂而伸长。 衣柜中可放入少量樟脑丸,避免直接接触衣物。
(二)服装变色 原因:
1.空气的氧化作用;
2.整理剂的变质; 3.保管环境下光或热的作用; 4.染料的升华; 5.油剂的氧化和残留溶剂的蒸发。
二、防湿和防霉
三、各类服装保管注意事项
(一)棉、麻服装 应将深浅颜色分开存放,且衣柜和聚乙烯包 装袋干燥,衣物也应晒干存放。
(二)毛呢服装 应处于干燥处,且将毛绒服装与其它服装隔开 存放,以免掉绒、掉毛。衣柜中放入樟脑片,以防虫蛀。各类呢 绒服装适宜悬挂存放,且将织物反面外翻,以防褪色风化。
2.油溶性污垢
3.固体污垢
1. 水溶性污垢 水溶性污垢,是指能溶解于水的污垢,如糖类、淀粉等。这 类的污垢一般适用于水洗。
2. 油溶性污垢 油溶性污垢,是指能溶解于油中的污垢,如柴油渍、机油渍 等。这类的污垢一般适用于干洗。 当然,对于一件被污染的衣 物,一般来说是带有多种污垢,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的。
(三)熨烫压力
熨烫压力应随服装材料及造型,褶裥等要求而定。对于裤线, 褶裥裙的折痕和上浆衣料,熨烫时压力可大些;灯心绒等起绒衣料, 压力要小或熨反面;对于长毛绒等衣料应用汽蒸而不宜熨烫。
二、熨烫的种类和方式
(一)熨烫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分类 1.手工熨烫 2.机械熨烫 (二)依熨烫的工序分
1.预烫:在裁剪铺布工序之前,将整匹面料在专用的设备上进行 蒸汽蒸熨,目的是消除在卷装时的张力和皱褶,并消除内应力,使 布面平整,幅宽稳定。
三、服装的水洗
(一)洗涤条件 1.水 2.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助洗剂) 3.洗涤设备
(二)洗涤方式 1.服装分类:按颜色分;按服装精细程度分;按纤维原料分。 2.水洗服装分类
第九讲还原染料染色
![第九讲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1e2b50e3770bf78a65295422.png)
一、蒽醌类还原染料
• 举例
– 还原蓝RSN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不可能在水中上染纤 维,只有在碱性条件下,用还原剂将染料中 的羰基还原为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隐色体 对纤维有直接性,可以上染纤维。 染料的还原最常用的还原剂是保险粉, 最常用的碱剂是烧碱
还原染料最常用的还原剂是保险粉,即 连二亚硫酸钠NaSO2—NaSO2,一般商品为白色 粉末,含有两个结晶水 保险粉化学性质很活泼: 易溶于水,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受潮会被迅速氧化分解,甚至会燃烧起 来发出火焰, 遇酸剧烈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所以储存 要避光、防潮和密封
染色方法较复杂,流程长, 价格比较昂贵,所用的还原剂,如保险粉 价格比较高 采用隐色体上染,颜色无法及时控制 部分染料在日晒过程中,染料起到催化作 用,纤维发生光氧化脆损 日益受到棉用活性染料的挑战
如今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激 烈竞争
可替代分散染料染聚酯 不能用于蛋白质,还原体系为碱性环境
染料隐色体转变成不溶性的染料,它们和纤维之 间的吸引力较小,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 皂煮过程中在热和湿的作用下,染料分子发生移 动,形成聚集,甚至形成微晶体 染料分子的取向从原来与纤维链的平行状态趋向与 纤维分子链垂直状态,引起染料吸收光谱或颜色的改 变。 在皂煮过程中,染料分子的异构化,如顺式、反 式异构,可能也是造成色光变化的原因。
还原染料隐
色体浸染时, 初染速率很 高,但只是 吸附在纤维 表面呈环染 状态, 随后缓缓向 内部扩散, 呈现缓慢上 染特性,移 染性很差。
(1)上染特性
还原染料隐色体初染速度很快,一般染色温度 不能超过70℃; 因为染色速度快,会产生假平衡现象; 对于结构紧密织物,染料优先上染外层纤维, 织物很难染透,造成织物“白芯”现象,如粘胶筒 子纱染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 O Br NH C NH C C O Br
NH
Br
C
靛蓝
还原蓝2R
2.硫靛类还原染料 包括硫靛及其衍生物,大部分为红色染料。 硫靛是带蓝光的红色,色泽鲜艳度差,耐晒牢度较 低。 硫靛衍生物具有鲜艳的红色或紫红色,各项牢度好, 是重要的红色还原染料。
O C C S C C O S
2. 苯绕蒽酮类还原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有以下结构:
O
染料色泽鲜艳,颜色有紫、蓝、绿、灰、黑等深色, 染色性能良好,染色牢度好。
(1)紫蒽酮类
X O
X
O
O
O
紫蒽酮(还原深蓝BO) X=NO2:阴丹士林黑BB X=OCH3:阴丹士林艳绿FFB
(2)异紫蒽酮类
O
O
Br
Br
O
O
异紫蒽酮(还原紫R)
还原亮紫3B
O
CH3
Br Br
O C C C C O CH3 S Cl
Cl S
O
还原橙RRT
还原桃红R
§4 可溶性还原染料(印地科素,Indigosol) 还原染料染色过程复杂,匀染性差。 • 可溶性还原染料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 酯碱金属盐,可溶于水。 • 靛族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酯碱金属盐— — 溶靛素; • 稠环酮类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硫酸酯碱金属 盐—溶蒽素。
苝四羧酸
N C N C O
O C N C N
还原艳橙GR
O C CH3O N C O C O O C N OCH3
还原大红R
§3 还原染料的性质 1. 还原染料的还原 不溶性的还原染料在保险粉(Na2S2O4)和 保险粉( 保险粉 碱(NaOH)的作用下被还原成可溶性的 ) 隐色体(隐色酸钠盐)。
O
S N
N S
O
还原黄GCN
(二)蒽酮类还原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有蒽酮结构:
O
染料分子结构中一般不含取代基,个别染料含有 卤素原子。染料色泽鲜艳,颜色有蓝、绿、灰、 黑等色,具有良好的耐光牢度。
1. 黄蒽酮和芘蒽酮类还原染料
O
O
N N
O
O
黄蒽酮 芘蒽酮 芘蒽酮类还原染料为橙色或金桔色,因染料的光化 作用,染色后的纤维素织物存在光敏脆损 光敏脆损现象。 光敏脆损 黄蒽酮类还原染料为黄色,无光光敏脆损现象。
5. 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1)靛类结构的染料
O C C X C C O X
X: -O- -S- -NH- -NCH3- λmax (nm) 420 546 605 650 • X的给电子性越强,颜色越深。 • 苯环上取代基对颜色的影响较小,仅在570~ 635nm范围内。
(2) 在稠环酮类染料分子中引入给电子取代基, 颜色加深;给电子基的给电子性强,染料 颜色深。 取代基位置不同,深色效应不同。如蒽醌α位 深色效应大于β位。
3. 蒽缔蒽酮卤化物类还原染料
O X
X
O
X=Cl: 还原艳橙GK X=Br: 还原艳橙RK
4. 二苯并芘酮衍生物类还原染料
O X
X O
X=H: 还原金黄GK X=Br: 还原金黄RK
(三)萘四羧酸和苝四羧酸类还原染料
HOOC HOOC
COOH COOH
HOOC HOOC
COOH COOH
萘四羧酸
O [H] [O] O ONa ONa
浅黄色
红色(隐色体)
3. 隐色体电位 • 隐色体电位是指使染料刚好被还原成隐色体时 的还原电位。它是判断染料还原难易的一个指 标。 • 隐色体电位一般为负值,其绝对值越小,越易 被还原;其绝对值越大,越难还原。 隐色体电位(mV) 还原难易 还原蓝RSN -850 难 还原黄G -640 易 • 还原浴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染料的隐色体电位 时,才能将染料还原。保险粉的氧化还原电位 可达-1137mV,足以还原所有还原染料。
9. 还原染料的光脆性 光脆性是指某些还原染料的印染织物, • 还原染料的光脆性 光脆性 在光的作用下会引起纤维脆损的现象。此时染料 的颜色并未发生变化。 • 具有光脆性的还原染料主要是部分黄色、红色、 橙色染料品种,少数为紫色、棕色品种;蓝色、 绿色等深色还原染料无光脆性。 • 染料的光脆性与染料分子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芘 蒽酮及其卤化物、具有噻唑结构的黄色蒽醌类还 原染料、二苯并芘醌系及蒽缔蒽酮系染料具有光 脆性。在硫靛结构的染料中,羰基两侧含有甲基 的染料一般具有光脆性。
O [H] [O] O
OH NaOH H+ OH
ONa
ONa
还原染料 不溶 对纤维无直接性
隐色酸
隐色体 可溶 对纤维有直接性
3. 染色过程复杂:还原—隐色体上染—氧化。 4. 色谱齐全,染色牢度好,耐晒和耐洗牢度优 良,但价格高。 5. 可用于纤维素纤维和维纶纤维的染色。 6. 染料形态包括:粉状、细粉状、超细粉、粒 状、浆状等剂型,可根据加工要求选择适当 形态的染料。 7. 某些黄、橙、红等浅色品种具有光敏脆损现 象。 8. 染料结构包括蒽醌类、靛类、稠环酮类等。
[H] 还原染料 [O] 隐色体
还原剂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染料的氧化还原 电位时,才能将染料还原。
2. 染料与染料隐色体的颜色不同 靛类还原染料被还原成隐色酸钠盐后,颜色变 浅。
O C C NH C C [O] NH NH [H] ONa C C C C ONa NH
靛蓝 暗蓝色
O
隐色体 接近无色
蒽醌类还原染料被还原成隐色酸钠盐后, 颜色变深。蒽醌类还原染料的隐色体对纤 维的亲和力比靛类还原染料的隐色体高。
OCl NH O O
-
NH Cl O
蓝色,对纤维亲和 力良好
O[H]
脱氯反应
NH O O- NH
染色后色光变红, 耐氯牢度差
O[H]
过度还原
O
NH OO- NH
对纤维亲和力低, 染色后色光发暗
O-
(3)异构化反应
还原染料 [H] NaOH 隐色体
某些还原染料经还原后,若溶液的pH值既不能使染 料充分地形成隐色酸,又不足以保持其隐色体的 钠盐状态时,会发生分子重排现象,生成难溶于 水的蒽酚酮化合物。 蓝蒽酮类还原染料异构化倾向较强,而且一旦形成 蒽酚酮异构体而析出,即使加热也难以使其溶解。 对于容易发生异构化的染料应严格控制染液pH值。
CH2NH SO3Na
7. 染料结构与直接性 • 对于含有能与纤维素纤维形成氢键基团 (-NH2、-OH)的蒽醌类还原染料,稠 合苯环越多,染料分子的同平面性越好, 可形成氢键的数目越多,染料直接性越大。 • 对于不含可形成氢键基团的稠环酮类还原 染料,直接性与染料的分子大小有关,分 子越大,直接性越高。
O
NH
O [H]
ONa
NH
ONa
O CONH
O NHCO
NaOH
ONa CONH
ONa NHCO
ONa H2 O
水解
NH
ONa
NaO
NH2
NH2 ONa
• 在上述几种副反应中,除异构化反应外, 在隐色体浸染中,只要严格控制还原条件 和染色条件,一般可以避免;在悬浮体轧 染工艺中,由于还原剂和NaOH的浓度高, 汽蒸温度高,有些染料容易发生副反应。
O
O O O NH NH O
O O NH
O
O
O
还原橙6RTK
还原橙7RK
O
NHCO
O O NH
还原酱红RK
O
3. 咔唑类蒽醌还原染料
O O
O
NH
O
还原黄FFRK 特点: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主 要是黄、棕、草绿等颜色,耐晒、耐漂牢度 好,染色匀染性好。
4. 蓝蒽酮类还原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亚氨基,并形成吖嗪结构。
• 稠环酮类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溶解性是这类染料的重 要性能。隐色体的溶解度过小,难以配成较浓的染 液。 • 隐色体的溶解度与染料分子中亲水性基团、疏水性 基团及它们的位置有关。亲水性基团(如-NH-、 -NHCO-等)比例低,隐色体的溶解度低。 • 为增加隐色体的溶解度常在商品染料中加入助溶剂, 如溶解盐B。
§2 还原染料的种类 一、靛类还原染料 包括:靛蓝及其衍生物 硫靛及其衍生物 其他靛族染料(各种具有靛蓝和硫靛 混合结构的对称或不对称的还原染料)
1. 靛蓝类还原染料 包括靛蓝及其衍生物。 靛蓝颜色较暗,其隐色体对纤维的亲和力较低,升 华牢度较低。 靛蓝衍生物主要是氯或溴的衍生物,颜色比靛蓝鲜 艳,对纤维有较高的亲和力,耐晒牢度提高。
CH3 Cl O O C C NH OCH3 Cl
O C C S C C O
还原印花蓝G
还原大红2G
二、稠环酮类还原染料 染料色泽鲜艳,色谱较全,染色牢度好,特别 是耐晒和耐洗牢度,染色牢度一般优于靛 族类还原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和芳环形成的醌,分 子较大,隐色体的钠盐对纤维具有很高的 亲和力。
O
O-
NH NH O NH O [H]
正常还原
O
O-
NH
O O O-
对纤维亲和力较高
NH [H]
过度还原
O-
O-
NH
O-
棕色,对纤维亲和力低
(2)脱卤反应 某些含氯的还原染料在剧烈还原条件下会发 生脱氯现象,脱氯后染料的色光改变,耐 氯牢度变差。
O Cl NH O O NH Cl O [H]
正常还原
(一)蒽醌衍生物 染料分子中含有蒽醌或其衍生物。 1. 酰胺类蒽醌还原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几个酰胺基,一般位 于蒽醌的α位。这类染料在热碱溶液中容 易水解,一般采用低温低碱的冷染法染色。
O
NHCO
O
NHCO NH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