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认识立体图形》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中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四种立体图形(包括实物和模型),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四种物体,为接下来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做好铺垫.备课时,我借鉴教参,查阅优秀教案,上网搜集资料,设计了一堂开放、活泼、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课,利用分一分、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等自主、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自主探索.但是由于很多学生都没有按要求带实物图形来,在上课时有很多同学没能按我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摸一摸”,而且一年级的学生还非常的好动好玩,上课时总是把玩物品,标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听课上,在分组讨论、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等的特征时,孩子们用小手摸了,但是不会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后面还算顺利,好歹把这节课上下来了,但是回想起来,这两天一直很郁闷,一直在想着如何搞好上课的常规.上完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导致这堂课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年龄小,人数多,又加上刚入学不久,第一次上公开课,结果导致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难以掌控的情形.2、第一次带如此多的实物来进行教学,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上课常规的课堂来讲太难以控制学生的行为.3、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在教学的引导、提问语言的有效性上还需加强.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练习有层次性.教学时使学生对物体的认识能由通过课件展示,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3、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今后努力的方向:“课堂纪律管理”和“课堂语言的有效性”是我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我会进一步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收获!。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5篇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5篇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5篇《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成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

教学反思的核心是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并通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以“玩”为主线,将各个教学目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和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将游戏活动贯穿其中是低段教学的重点,1、让孩子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2、在活动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3、让孩子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美。

第一层的玩,是让学生无意识地玩,学生是在原有生活经验对各种物体认识的基础上玩。

第二层的玩,是让学生整理物体。

学生在整理物体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

第三层的玩,则是在学生发现了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摸一摸、猜一猜”。

学生在闭上眼睛摸出指定形状的物体的过程,就是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2.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老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先学内容
课本P36的积木怎么搭得又稳又高?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1.请你选择任意一个形状的物体,说说它的样子。
生分别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
2.揭示课题: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拼一拼。
1.出示课本35页“做一做”第二题下面的图。
教师:瞧,小朋友们相同形状而且大小一样的积木进行拼一拼的活动呢,你们也来试一试。
生:进行拼一拼的活动,并且展示汇报。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且说一说,几个形可以拼成什么形。
1.完成课本38页练习八第七题。
2.完成课本38页练习八第八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学完这个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做同步精练第19页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练习课
长方体圆柱
正方体球
课后反思
指名汇报。如果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搭一搭 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 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作业设计
教学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通过“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单元目标与重难点
单元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
重点: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年 级
一年级
单元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具体来说,分类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教材直接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4种立体图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具有以下编排特点。

(1)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具体来说,分类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

教材直接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4种立体图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是知识的教学层次。

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4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区别。

每种图形的认识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相同的几种实物,从直观上认识到虽然这些实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状相同;然后逐步数学化——抛开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状这一属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示这种一般模型叫什么图形。

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层次。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其应用性。

人教数学一上认识物体和图形_认识立体图形

人教数学一上认识物体和图形_认识立体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空间,体现数学的应用性,逐步养成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难点正确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与球的特征. 【重难点指导视频】(立体图形的认识)四、教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情境.(猜一猜,这些图形组在一起可能变成什么?——机器猫,这节课我们就在机器猫的带领下,一起认识图形.(出课题)机器猫会带我们去哪呢?——美丽的图形乐园,这儿有许多漂亮的积木,机器猫说:“哈哈!我最喜欢玩积木了!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吗?”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积木.(二)引导体验,活动探究1.分一分.(1)分组活动,给积木分类.【课件演示】(认识物体和图形)(2)小组汇报.问:哪个组愿意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1:分三类,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学生2:分两类,一组是方的,不容易滚动;一组是圆的,容易滚动.学生3:分四类,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一组是圆圆的.2.认一认.(1)球.①拿出一个球,并举起来.说说你拿的是什么球?②虽然你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再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③联系生活举例.④现在把球放在桌上,你为什么老扶着它呀?⑤小结:看来,球是容易滚动的,它没有平平的面.(2)圆柱.①师拿出这样(圆柱)的积木在木板上滚一滚,它也容易滚动,它的形状是球吗?为什么不是?②请你从桌上拿一个这样形状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还发现什么了?(上下两个面一样大)③演示:老师的这个能摘下来,比一比,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确实一样.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圆柱.④联系生活举例.(3)正方体.①我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板书:正方体)②拿出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③小组内交流.④全班交流.⑤小结:我们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4)长方体.①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②请你从这堆积木中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点?③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发现给大家说说?④小结: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板书:长方体)⑤学生把积木收到袋子里.⑥小结: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3. 辨一辨.(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并用手势表示.(2)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三)趣味游戏,发展思维1.神奇魔术师.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1)请一名同学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拿出来让大家判断.(2)问同学: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3)小组活动:1号摸球、2号摸圆柱、3号摸正方体、4号摸长方体.2.超级侦探.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这回不许看,也不许摸,只能用耳朵听一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猜一猜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你们能行吗?(1)老师把盒子左右晃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了?你能猜出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吗?老师再把盒子前后晃一晃、转圈晃一晃,问:现在能肯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打开看一看,猜对了.看来,通过听我们也能判断出物体的形状.(2)老师再拿出一个盒子,用同样的方法晃,让学生听.谁来说说,你觉得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现在,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了,要想知道谁猜对了,怎么办?打开看看,放在实投下面,学生说是正方体,师拿起来让学生看看,原来是长方体,为什么都猜错了?(只看了一面)通过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只用听一种方法是不行的,不能只看一面)(3)欣赏图片.“十一”放假期间,哪些同学出去玩了?我也去了,而且我发现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使我们北京变得越来越美了,我还拍了一组照片呢,想不想欣赏一下?建筑师在设计时用到了什么?【视频】(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的视频.)(4)你想当个小小建筑师吗,请你用手中的积木,设计出一件作品,并统计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用了多少块?(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36页练习五中的第2题.【课件演示】(数的结果)2.教材第37页练习五中的第5题.图片:教科书P37第5(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啊?有什么收获?(六)作业请小朋友回家后,在家里找一找哪些物品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下次上课的时候,再把你的发现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形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辨、直观感知其特征.2.学生经历数一数、折一折、拼一拼等学习活动,正确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3.逐步养成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平面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二、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感知图形的特征.三、教学难点感知图形的特征,感悟“面在体上”.【重难点指导视频】(平面图形的认识)四、教学具准备课件、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有谁知道长方体的这个面是什么图形?(教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学生进行辨认)2.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物体和图形.(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发现: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2)引导发现: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按在哪里?(3)【课件展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启发“再创造”.①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②学生独立思考.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④看书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小朋友的一样吗?【视频】(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的视频.(教科书P34主题图))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2)动手操作.你们想不想也来自己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①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②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③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④请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最好.(3)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①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在黑板上.②学生分类.【动画】(把各种平面图形分类并抽象出图形名称的动画(教科书P34))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你们真了不起!(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1.游戏一:老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2.游戏二:三人一组,一人蒙眼睛,一人摸,另一人当小老师评价.3.找一找,说一说: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4.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创作一幅画.生1:我用了三角形画了一条鱼.生2:我用三角形、圆和正方形画了一棵圣诞树;还用三角形画了一条船.生3:我用三角形、圆画了几只小鸡在吃米.生4:我用三角形、长方形、圆和正方形画了房子、小鸡和太阳.生5:我用三角形、长方形、圆和正方形画了一幅画.生6:我用三角形、长方形、圆和正方形画了房子、楼房和太阳.生7:我用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画了房子、小鸡和太阳.生8:我用三角形、长方形、圆和正方形画了房子、机器人和树.生9:我用长方形、圆画了一块手表.……5.教材第36页练习五中的第1题.【课件演示】(涂色的过程)6.教材第36页练习五中的第3题.【课件演示】(数的结果)(四)课后小结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五)作业【视频】(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的视频)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第四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五单元分类备课计划,课件,讲义

第四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五单元分类备课计划,课件,讲义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不仅能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更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操作感知: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在学会辩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和玩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四个小精灵要和我一起遨游数学王国,小朋友欢迎他们吗?生:欢迎。

师:好,有请小精灵登场。

(出示课件——带音乐的小精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师:小精灵们见到同学们很开心,他们高兴得合在了一起,看!变成了什么?生:机器人!师:机器人听说我们一年六班的小朋友们特别聪明就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完成机器人提出的问题吗?生:有信心。

师:点击课件机器人出示问题:“你们能把我身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师补充: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机器人,同学们快动手拆一拆、分一分吧。

(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小精灵进课堂、机器人提问题的情境来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在无形中布置了学习任务,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作了良好的铺垫。

小学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5篇)《认得物体和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32~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题教学要求:1、通过察看和操作,使同学初步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察看本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同学活动,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日老师带来了几样。

(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得它们吗?(一一说出物体原来的名字)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同学边说老师边摆。

问:同学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呢?(同学可能会说: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2)揭示概念:同学们说的特别对。

A:老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B: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正方体"C: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圆柱"。

D: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活动1:1.请你高高举起球,相互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显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知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生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我们充实了原义务教材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增加了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

这一次将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结合起来进行编排,是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更好地认识几何形体。

而且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我们把立体图形的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并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1.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1)认识立体图形的编排特点。

教科书第32页,我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先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教科书第33页,安排了两个做一做,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立体图形,并能进行表述(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

(2)教学建议。

(2-1)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①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

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

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里是学生学习几何概念的开始,认识每一个物体都应让学生摸一摸整体是什么样,局部是什么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4 认识物体和图形一、物体的定义和分类1.1 物体的定义物体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征,并能够触及或感知的实在存在的事物。

人们通过感官对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重量等进行观察和辨识。

1.2 物体的分类根据物体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物体分为生活用品、工具、机器设备、材料等不同类别。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物体,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二、图形的定义和分类2.1 图形的定义图形是指平面上由线条组成的形态或轮廓。

图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图案和绘画。

图形在艺术、设计、数学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来获得信息和享受美感。

2.2 图形的分类根据图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可以将图形进行分类。

常见的图形分类包括线段、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

不同类型的图形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和运用图形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物体和图形的关系物体和图形是紧密相连的。

无论是生活中的物体还是图形,都是由线条和形状构成的。

人们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感知,可以获取关于图形的信息和认识。

3.1 物体的图形特征每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轮廓,这些形态和轮廓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比如一个桌子的形状可以用矩形图形来表示,一个苹果的形状可以用圆形图形来表示。

通过对物体的图形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物体。

3.2 图形的物体表现图形不仅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形态,还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特性和功能。

比如在设计中,人们可以通过图形来传达产品的用途和特点。

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物体的表现可以得到更加丰富和精确的展示。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的重要性认识物体和图形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

首先,通过认识物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体。

对于生活用品,我们可以准确地选择和使用,提高生活的质量。

对于工具和设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材料,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计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

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

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等。

有研究表明,形状是物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儿童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物体的形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儿童对形状等外部特征鲜明的物体,总是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兴趣。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组合关系的知觉,它在儿童对物体的感知中常常发挥着主导作用。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

研究表明,儿童的形状知觉在出生不久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

形状知觉是物体知觉的组成部分,是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有重要意义。

因此,发展儿童的形状知觉,有利于增进儿童对所处环境的认识,并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说明《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4.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第一课时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4.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第一课时课件
温馨提示
1、遵守课堂纪律,不要随便大声讲话。 2、爱护图形,做到轻拿轻放。
摆完后 坐端正。 能不能做到?
知识岛
1
23 4
56
78
18
25
3
7
6பைடு நூலகம்
4
2
5
球体
1
8
圆柱体
3
7
6
4
长方体
正方体
圆乎乎,能自由滚动
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 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长长的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对 面一样大,无法自由滚动
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一 样,不能自由滚动
聪明小法官。
下面哪些物体是球体?






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②③
下面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③


④⑤


百宝箱

上面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你敢挑战吗?每个福娃后面都有一 道题,你想挑战哪一个?
涂一涂:请你给长方体涂上红色
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
() ()
(√ ) ( )
找朋友:
( 8 )个 ( 6 )个 ( 3 )个 ( 1 )个
摸一摸,猜一猜!
闭上眼睛,从口 袋里摸出一个物 体,然后说出它 们的形状。
相信你能行!
谢谢亲爱的同学 们和老师们!

一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随笔

一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随笔

一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随笔一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认识立体图形》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中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四种立体图形(包括实物和模型),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四种物体,为接下来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做好铺垫。

备课时,我借鉴教参,查阅优秀教案,上网搜集资料,设计了一堂开放、活泼、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课,利用分一分、摸一摸、贴一贴、看一看、说一说、搭一搭等自主、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自主探索。

但是没想到上课伊始,当我让小组同学拿出我课前让他们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的实物时,孩子们兴奋的玩了起来,有的球甚至滚到了地下,我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接着分组讨论、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等的特征时,孩子们用小手摸了,但是不会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后面还算顺利,好歹把这节课上下来了,但是回想起来,这两天一直很郁闷,没想到第一次遇到课堂如此失控的局面。

上完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导致这堂课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年龄小,人数多(有44人),又加上眼前很多实物的诱惑,结果导致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难以掌控的情形。

2、课前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互帮互助的意识,别舍不得把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正方体等实物拿出来放在一起分类,搭一搭,这样也许就不会出现小朋友们各玩各的局面。

3、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评价手段不够丰富,评价语言不够生动、灵活、具有启发性。

5、问题的设计要科学,语言要儿童化,比如:“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身边的实物,它们的形状各是怎样的?”,可以换一种提法:“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家里的一些物体,它们的形状各是怎样的?”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时使学生对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由粗到细,逐步探究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物体和图形》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物体和图形》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让大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区分各种物体和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物体的特征,了解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能够辨别和命名各种物体和图形。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各种物体和图形,掌握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玩具、卡片、画纸、彩笔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形状卡片,用于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吗?"(答案是桌子)。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各种形状的名称和特点,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展示相应的教具。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具,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征,引导他们发现图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套形状卡片,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各种物体和图形。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图形的特征。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物体的特征,了解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和比较,他们能够发现图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
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 知识的教学- 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
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一一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一一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角形、三
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
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 2 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 1 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课时
NO: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 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 2 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
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 相同的" 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操作感知
A: 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 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师: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
球问: 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 圆柱、
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a:感知长方体
(1)活动: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 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 方方的, 6 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 比较①电脑出示第33 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d: 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
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 (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 :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
可以独立地
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
谁来讲解。

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各小组汇报: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P36页的第2题
NO:2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34 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教学目标:
1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
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 5 人一组,每人备有 3 支水彩笔、 1 把尺子、 1 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

(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

(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

(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