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移民
试述明清以来我国几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并总结移民的特征讲解
2、次年又把广宁等九卫汉民迁往辽东,把锦州二卫迁往辽阳,右屯卫迁往金州、
复州;义州二卫迁往盖州、咸宁营;广宁四卫迁往沈阳、蒲河和奉集堡; 目的:主要是将周边的汉民向辽东腹地靠拢,以便从东边割断他们与朝鲜的联系, 从南边断绝他们同明朝的来往。
特点:这些迁移距离不远,人口也有限,主要是战争中幸存的 明军及其家属,是一种军事意义上的人口迁移。
进关
3、从1636年至1642年,清军三次攻入关内明境,最远逼近 江苏徐州,每次都掠回大批人口,累计超过100万。 4、1644年,清军自山海关长驱直入,占据北京,不久就迁都 北京,关外的满人大多随军入关。有学者估计,明末清初满族 人口约100万,迁入关内的达90万人之多。编入汉军旗的汉人 和大批奴婢也随之入关。
其移民的构成大致是流民和流人两种。
虽然清初顺治曾有辽东招垦之举,但在乾、嘉、道三朝, 全面严厉地封禁东北, 封禁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特点:
明代移民的主流是内聚型,清前期则为离散型;(总体 而言) 移民人口数量巨大。乾隆四十一年(1776)大约有180万 关内移民包括后裔来到辽河及吉林、黑龙江一带谋生; 清代前期移民是政府组织、控制与自由移民相互混杂、 相互矛盾乃至冲突的结果。
两次大的“闯关东”浪潮: 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26~1930年间,1927年、 1929年这两年年均移民人数均在80万以上,顶峰年 为1928年,移民竟达100万以上;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39~1943年间,顶峰年在 1941年,移民人数又达百万以上。
民国时期, “闯关东”的移民浪潮仍在 继续,且规模未减。
试述明清以来我国几次较大规 模的移民,并总结移民的特征。
走西口
湖广填 四川
闯关东 移台湾
小组成员(按姓氏):郭敏、李昊旻、刘允建、 彭磊、茹丹、杨敏、张甜、赵咏松
明初大移民|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
明初大移民|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资料整理:天下达观明初大移民又称明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指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
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统治中国只有89年的元朝,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人民只有揭竿而起,仅至正元年(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
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
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 ,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
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
明初移民山东的历史背景
明初移民山东的历史背景。
元末明初,“山东……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造成这种惨状的主要原因:战祸、天灾、瘟疫!元末明初,山东惨遭四次战祸。
元朝统治者内讧迭起,诸王争城夺地,相互残杀,特别是帝位争夺一直与元朝相始终,亦使山东百姓陷入战祸。
如仅从1308—1333年二十余年间,就换了八个皇帝,这是第一次战祸。
其次,元朝入主中原后,在政治、经济上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和压榨,将各族人民按贵贱划分四个等级,汉人和南人最下等,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各树旗反元,群雄割据,战争频繁。
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从义民众十余万人, 与元军奋战十三年之久。
其中,毛贵率领的义军自元至正十六年(1356)就转战山东。
东路北伐军二次经山东一直打到大都附近之通县,后受挫又败北山东,山东烽烟连年。
其三,朱元璋乘势而起,削平群雄,在最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其进军计划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撤其羽翼;扼守潼关守之,使关陇之兵不能出关;然后以兵北上,直捣大都”。
此次战祸,山东首当其冲。
其四,“靖难之变”使山东又罹第四次战祸。
朱元璋死后,长孙明惠帝朱允汶即位,其四叔燕王朱棣起兵争皇位,内战四年。
因朱棣遭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兵部尚书铁玄等拼死抵抗,两方动兵几十万,鏖战于济南、济阳、济宁、兖州、汶上、东平、东阿、临清等地, 山东再次遭受战争涂炭。
更为可悲的是,人祸连着天灾!元末明初,中原屡遭水、旱、蝗、疫侵扰,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历朝。
《元史》记,仅元末40余年,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 次,河北七八次。
特别是暴发了被老百姓称为,灭顶之灾”的大洪水。
元至正元年(1341)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几乎年年都是特大洪水泛滥成灾,最大的如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同时决口,百姓流离失所45万余户。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江西先民的大迁移,开创了中国历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数个世纪过去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时空演奏的宏大交响乐中,江西的先民们就如顽强的种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
今日,本报记者与读者一同撩开历史的尘埃,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壮阔史诗。
四川三石碑再现史实近日,据四川媒体称,四川清溪镇清溪高中附近发现的三块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学家们因此认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至少被延长近60年。
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
在清溪发现的3号碑字迹最清晰,碑文可见:魏佐宗、魏佐信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楠水乡太平保人氏”,卒于“光绪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
假如活到六十岁,那么在江西出生时间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后。
从碑文中的年月推断,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段过小,三块碑文证明清溪镇接纳自主性的移民至少还持续了近60年时间。
2号碑载有迁居于四川犍为县“兴仁乡东岗堡周家山”的墓碑,其说明此时犍为县域内是移民的集中地之一,江西移民打破了同乡同籍聚居的习惯,开始到周围的山地定居。
明朝大移民历史背景
明朝大移民历史背景明朝大移民是三年(1370年)至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黄河泛滥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89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
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
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据《元史·王行志》载: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
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一片荒凉。
同年五月,济宁、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
至正八年正月河决济宁路。
23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没城墙、漂屋庐、溺众生。
26年2月黄河北徙,上至东明、曹州、濮阳,下及济宁皆受其害。
济宁路肥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70余里亦如之。
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江西先民的大迁移,开创了中国历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数个世纪过去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时空演奏的宏大交响乐中,江西的先民们就如顽强的种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
今日,本报记者与读者一同撩开历史的尘埃,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壮阔史诗。
四川三石碑再现史实近日,据四川媒体称,四川清溪镇清溪高中附近发现的三块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学家们因此认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至少被延长近60年。
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
在清溪发现的3号碑字迹最清晰,碑文可见:魏佐宗、魏佐信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楠水乡太平保人氏”,卒于“光绪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
假如活到六十岁,那么在江西出生时间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后。
明朝大移民详细记录
明朝大移民详细记录明朝大移民是指明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等原因,大量人口从中原地区向南方和西南地区迁移的现象。
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南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明朝大移民的详细记录:一、移民原因1.政治原因: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员贪污等问题严重,导致社会不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许多人为了逃避政治压迫和战乱,选择离开中原地区。
2.经济原因:明朝后期,由于战争和天灾等原因,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导致粮食短缺和物价上涨,许多人为了生计,选择到南方和西南地区谋生。
3.自然灾害:明朝后期,中原地区经常发生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人为了生存,选择到南方和西南地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移民目的地1.南方地区:明朝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气候温暖、水土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因此成为大量移民的目的地。
其中,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省份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2.西南地区:明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因此也成为大量移民的目的地。
其中,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三、移民方式1.步行: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许多移民只能步行前往目的地,这种方式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风险较大。
2.水路:由于南方地区河流众多,许多移民选择乘坐船只前往目的地,这种方式相对安全,但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
3.马车:一些富裕的移民选择乘坐马车前往目的地,这种方式速度较快,但费用也较高。
四、移民影响1.南方地区:明朝大移民对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民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商业文化,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中原地区:由于大量人口的迁移,中原地区的人口减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政治改革。
3.西南地区:明朝大移民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人口是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类型主要有四种,明代亦然。
《明史?食货志》云:‚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附籍,朝廷所移民曰移徙。
‛就明代而言,逃户、年饥流民、附籍贯穿始终,避兵流民主要在明初和明末,移徙则主要在明初。
而明初的人口迁移中,山西向中原及两淮地区移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人口迁移。
一、明朝洪武年间山西移民基本概况及特点山西移民概况明朝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迫于某些社会问题的压力而自发出现的流民,另一种是统治者基于某些需要而主动安排或经官方允许的移民。
前者往往处于盲目无序状态,故对国家的消极影响较大;后者则是官府组织的有计划的定向流动。
而洪武年间的人口迁徙以政府组织为主导。
主要成员是参加开荒的贫苦农民和屯垦的军队,流动的去向,大部分是由人多地少的‚狭乡‛,迁到地多人少的‚宽乡‛,少数用来充实京都。
‚洪武二十一年……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广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
‛将山西人由狭乡迁往宽乡,屯垦开荒,以恢复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
就明初山西人口分布态势而言,平阳府、太原府、潞州府、泽州府是当时人口相对密集之区,理所当然地成为移民重点区域。
由于明初移民的官方性质,选择一个对于各府州县民众距离相对适中且方便的集结地点就显得很重要。
洪洞县标志性的大槐树成为山西移民出发前的聚集地。
山西移民特点1、规模大,分军屯、民屯、商屯,以民屯为主。
明朝立国后大规模地移民屯垦以迅速激活农村经济,‚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
‛‚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
‛大规模的民屯主要是把农民从地少人多的狭乡移往地多人少的宽乡进行垦荒,也有一部分人是招募来的或者是罪徙者。
《明史?食货志》载:‚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
明朝大移民的历史典故
明朝大移民的历史典故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前后经历三代皇帝长达50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
几百年来与各地土著人杂陈而居,既有交流和融合,也必然有矛盾和竞争,正是在这些不断发生和消解的矛盾和竞争中,克服了民族惰性,激发了聪明才智、生机和活力。
也正是在一代一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中国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根据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
按《》,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
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
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
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
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
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大多数方志、家谱、墓碑以及口头传承只是笼统地说来自洪洞县,也有一些具体到某个村落,如、打水巷子、卧疃村、老吴村、双龙街、东门里、双狮子胡同等等。
在山东洪洞移民村落中,也有不少是洪洞以外其他府县的。
诗词。
清朝末年,有个叫的为官(今山东菏泽),当地土民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远嫁的女儿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
景大启很受感动,就和另一个在山东做官的洪洞人相商,募资修复遗址。
此议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持。
于是,在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还有牌坊。
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 你知道几次 洪洞大槐树不可不知
中国历史上的十次大移民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因政治、经济、战争等三种主要原因,产生数次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对民族融合、调整人口分布、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等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
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
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
这很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很多地名都是新什么的,如纽约,就是新约克郡的意思,还有新奥尔良,新威尔士,都是英国的地名,加上一个“新”字的。
就是今天,南方还有很多地名,还是古代中原的地名呢!这次移民成为吴、湘两大系南方汉族的基本源流。
南迁的流民计90万,约占刘宋人口的六分之一。
其中苏皖二省就占移民总数将近一半,江苏有些区段呈高度集中状态,今南京以东至镇江一带北方侨民甚至比当地原居民还要多。
二、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
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显着增加,吴县移民可能占到全县户口的三分之一。
由襄州沿汉水南下经郢、复至鄂,诸州户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连移民路线都斑斑可考。
三、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关于这次他逃亡,很多明清小说、戏曲中都有记载。
累计南下移民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
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更加密集的移民区则是从苏州至宁波一带,当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里。
东营明初移民的特色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10(中)虎救父”的相关墓葬资料。
(见表3)表3卧冰求鲤第四幅壁画是“哭竹生笋”,壁画不完整,绘制一人跪于地面,身旁有多棵竹子,面前有一个竹筐,人物表情悲切。
此部分同上文“扼虎救父”的相关墓葬资料。
(见表4)表4哭竹生笋文化认同背景下孝悌纹的生命力纹饰是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发展而变化的,孝悌纹是伴随着儒家的忠孝思想、家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后人,这个纹饰自汉魏时期开始在多种媒介上出现,一直延续至今,这足以看出一个符合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的纹饰,生命是十分强大的,不仅深受本族群的喜爱,而且也会影响到与之交往的他族群的价值认同和审美认同。
孝悌纹在得到创作者和使用者审美共鸣后再被使用。
孝悌纹的创作者依据使用者的精神追求和审美需求进行创作,而墓葬中的孝悌纹饰多是子孙为了表达孝敬长辈的敬意,请画师专门定制绘制,相信这个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和使用者共同交流后达成的审美认同。
传播主体与接受者主体共同接纳了孝悌纹的审美意义。
孝悌文化成为上层管理者稳定政权的思想价值开始输出,传播主体不但包括元时期的统治者还包括社会层面的文化交流,社会层面的人民作为接受的主体,完成孝文化审美交流的闭环流动过程。
孝悌纹饰这一客体对象满足了受孝文化影响下的使用者的审美认同。
中国墓葬中的孝悌纹饰有着独特性,有的墓主人在生前开始修墓葬,作为使用者,墓主人会对作为客体对象的墓葬纹饰有一个审美认可的过程;有的墓主人的后代以使用者的身份来审视承载纹饰的客体对象,所以这个审美交流过程是较为复杂的,无论是墓葬主人还是墓葬主人的后代,都是认同孝悌文化的。
审美的交流过程也是文化认同的过程,审美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维度是多方面的,虽然纹样是文化交流的表征符号,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习俗等深层内核却是多样的。
目前研究图像学史证的多是以纹饰的造型语言相近而判断其文化流动演变的过程,而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的审美认同的研究却是有广阔空间的。
明朝移民告示榜式样
明朝大移民
明初大移民又称明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指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发生的移民事件。
由于元末明初的王朝鼎革之战、统治阶级内战等造成中原土地荒芜、人口稀少,于是政府下令移民。
同时山西甚至洪洞社会稳定、经济富足、地狭人众的客观形势,使之成为自然的人口迁出地。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自己统治的经济基础,使战争破坏的一些地区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最终在洪武至永乐年间的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广济寺的槐树前,进行大规模官方移民,共计18次,人数近百万。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此次移民,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之制,对明朝快速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明朝初年的移民制度
明朝初年的移民制度元末明初,当朝统治者为了政治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次巨大的移民浪潮,意义深远。
当年移民的规定是怎样的?移民途中是怎样过来的?移民是怎样被安置的?这些正史中都缺乏记载,倒是散存在民间的家谱,让我们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一)净身出户的强制规定历史上的移民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迁徙豪强大族到京师或皇陵所在地,以便于加强对豪强势力的控制,这属于政治性移民。
一是迁徙广大民众由窄乡移向宽乡,也就是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方向人口稀少、土地较多的地方迁徙,这种移民属于经济性移民。
经济性移民,统治者规定移民不许携带财物。
陵县《康氏族谱》中提到:“陵县康氏系出自北直永平府玉田县”,康家是一大户,合门百口,弟兄六人,老三康仲智被抽调迁移,六弟康仲德出于兄弟情谊也决定伴三哥南迁,“有诏命,不论万贯千箱,只许行李一担”(族谱语),于是弟兄二人“遂各负一囊,携妻子弃家南迁。
”硬性的规定,移民只许带行李,剥夺了原有的家产,这犹如净身出户。
移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住怎样解决?吃、烧怎样解决?生产所用的种子、工具怎样解决?对于这种大规模的移民,统治者不可能也不会有能力给以妥善解决,充其量是缓交或免交几年的租税劳役,可这种前延性政策不会解决移民的眼前之难,也就是难解涸鱼之渴。
(二)发配流放式的途中管理曾听到一个传说:说是明初移民被绳索一个个串联捆绑着,排着串被押送过来;途中有人需大小便得请押送人员解开被绑着的手才行,于是留下了“解手”的说法。
还有一个传说:凡移民后代,小脚趾甲必是分叉的,这是移民后代的特殊标志。
《康氏族谱》中写道:“又恐迁民留恋故土,以官兵逐之驱其后,时值隆冬,不胜苦寒。
”族谱中虽没明确被捆绑押送的事,但明确肯定了官兵逐之驱其后的情况,可以想象对于那些途中企图逃跑的人,肯定会捆绑起来,当作犯人押送过来;而且当年迁徙的时间正是寒冬腊月,地冻天寒,移民们衣无所衣、食无所食,从河北玉田县到陵县,路途一千多里路,携儿带女,无论如何也得半月二十天才能走完,严寒之下,伤手冻足的事应该是大量发生的,小脚趾甲分叉当是当年寒苦落下的遗传病。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
明朝震撼中国的江西大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江西先民的大迁移,开创了中国历史一片片新的天地。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数个世纪过去了,浩瀚的中国历史上,5次大移民中,江西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时空演奏的宏大交响乐中,江西的先民们就如顽强的种子一般,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直至根深叶茂。
今日,本报记者与读者一同撩开历史的尘埃,感触江西先民大迁移那震撼人心的音符,重回壮阔史诗。
四川三石碑再现史实近日,据四川媒体称,四川清溪镇清溪高中附近发现的三块清代江西墓碑,使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历史再度浮出水面,史学家们因此认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至少被延长近60年。
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
在清溪发现的3号碑字迹最清晰,碑文可见:魏佐宗、魏佐信为父立碑,其父是“江西赣州府安远县楠水乡太平保人氏”,卒于“光绪辛卯年十二月”(公元1891年)。
假如活到六十岁,那么在江西出生时间为1831年,而入川是在出生之后。
从碑文中的年月推断,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段过小,三块碑文证明清溪镇接纳自主性的移民至少还持续了近60年时间。
2号碑载有迁居于四川犍为县“兴仁乡东岗堡周家山”的墓碑,其说明此时犍为县域内是移民的集中地之一,江西移民打破了同乡同籍聚居的习惯,开始到周围的山地定居。
揭秘明初山东青州府移民之谜
揭秘明初山东青州府移民之谜揭秘明初山东青州府移民之谜关于明初山东移民,至今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派兵对山东连杀三遍,站在山头上望望,还有冒烟的地方,再杀,直到把人杀光。
然后又从山西洪洞县和枣强县大量往山东移民。
还说这些移民是被官府用绳子栓连在一起押送而来的,大小便时要解开绳索,然后再拴上。
所以后来山东人把大小便称为"解手".为什么山东人都这么讲,这事是真的吗?要考察移民,必须先了解明初移民的原始资料。
元末连年战争,各地普遍"田地荒芜","居民鲜少".(《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尤其是山东河南等地"多是无人之地".(《日知录》卷十)社会经济异常凋敝。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政权,明初实行了许多恢复经济发展生存的措施。
首先是移民、屯田、垦荒、减轻农民赋役等。
《明史》载,明初的移民是从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开始,先是"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三年不征其税"."洪武四年(1371年)徐达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户,共十九万七千二十七口,散处诸府卫各地屯种".(《明太祖实录》卷六十六)同年又"徙沙漠遗民(蒙古人)三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屯田北平附近各州县".(《明太祖实录》卷六十六)其后又"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洪武六年(1373年)……"是时,遣邓愈、汤和诸将屯陕西、彰德、汝宁、北平、永平,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洪武九年十月"徙山西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同上)"洪武十五年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降民二万四千四百余人于泗州屯田"."十六年迁广东清远徭民一千三百七十人于泗州屯田".(同上卷223)"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失利,民有恒业。
明朝移民大迁徙的原因
祸福之地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中国虽然是一个版图辽阔的国家,拥有着大片土地,但其实,这些土地并非每一块都适合人类生存,并且按照人类的发展需求,它也有优劣之分。
在封建时期,由于国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又来自于优良的田地,因此,在封建时期,一块土地是否能够带来高质量的农业经济效益,就直接决定着这块土地的优劣。
在古代,放眼整个中国版图,最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莫过于河南、河北与山东等地,这些地区土地广袤,河流纵横,且多为平原,是极佳的耕种之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河北与山东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大粮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极其幸福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物产丰富,且年均粮食产量要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使得长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民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而且粮食作为古代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历朝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为了更进一步掌控这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历朝历代统治者也喜欢将都城建在这些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因此,自古以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经济都十分繁荣,且在历史的多个朝代,都是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可谓是古代的发达地区。
2、万幸中的不幸正是由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要知道“兵家必争之地”这句话,既是一方区域的荣耀,也是一方区域其余的不幸。
荣耀在于它的战略价值极高,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不幸在于,正是因为战略价值极高,因此也饱受战乱之苦。
翻开2000年的封建历史,我们会发现,自古以来,每逢朝代更迭之时,中原地区都会饱经战乱。
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来说,在和平年代,尤其是盛世年代,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生活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他们衣食无忧,让人羡慕。
可一旦天下风云有变,朝代更迭,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的悲惨命运也就到了。
由于自古以来这些地区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每到朝代更迭之时,像河南,河北和山东这些地方,都是野心家的互相杀戮之地,在野心家们的博弈过程中,这里将是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
明初山西移民原因
明初山西移民原因明朝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的官方移民是有其政治、经济的社会原因及历史背景的。
据杜永明主编的《流民史》统计:在元代,流民人数高达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元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引起连年不断的战乱,加之水、旱、蝗、瘟疫等灾害连续不断,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陕西等原黄河、两淮流域地区,民不聊生,“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了,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到至正十年(1350)全国各地发生农民起义百余次。
元朝末年除战乱连年外,水、旱、蝗、疫灾害也接连不断,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地区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早在宋室南渡,北方农民就大量随宋室南逃。
到了元代,因为北方的自耕农在战乱中被掠为“驱口”,又有大量农户论为权豪的部曲,蒙古贵族在城市近郊和军营驻所,强占大片民田作牧场,也迫使大量自耕农户流离失所,幸存的自耕农和地主一起被列为“农户”,要负担繁重的丁税、地税和多种差役,因而往往被迫流亡。
元至元二十年(1283),崔或奏报,自北方中原地区流移江南的农民已有十五万户,以后这种人口南流的趋势一直不曾停止。
北方中原地区的人口南流,兵乱水旱蝗疫的连年盛行,致使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时已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
经过二十年长期战争的破坏,人口减少,田地荒芜,是明朝初年的普遍现象。
例如唐宋以来的南北交通要道、繁华胜地的扬州,为青军(又名一片瓦、长枪军)元帅张明鉴所据,军队搞不到粮食。
龙风三年朱元璋部将缪大亨攻克扬州,张明鉴投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
新任知府以旧城虚旷难守,只好截西南一隅筑而守之。
如颍州,从元末韩林儿在此起义以后,长期战乱,民多逃亡,城野空虚。
特别是山东、河南地区,受战争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
洪武元年闰七月,大将军徐达率师发汴梁,徇取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明朝的六次移民,云南小云南,白族移民山东。
明朝的六次移民,云南小云南,白族移民山东。
明朝的六次移民,云南小云南,白族移民山东。
明初的六次移民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
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
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
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
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
庚寅,山东蝗。
丁酉,河南蝗。
永乐二年八月,淫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
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
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
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
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
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
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
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
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
寺旁有一棵大槐树。
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
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
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
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初大移民A、明初大移民的原因综览《元史》、《明史》、《明太祖实录》和《中国通史》等有关史籍,明朝洪武和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元朝统治中国仅有短短的八十九年(1279—1368年),它是在军事暴力征服宋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权。
元朝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蒙汉等各族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阶段压迫、民族压迫及政治腐败与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之成为一个野蛮、落后的朝代。
到了元中后期时,突出地表现在土地占有关系上的严重贫富不均,广大农民因丧失土地沦为“流民”。
流民的生活,正如张养浩的长诗《哀流民操》所说:“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
哀哉流民!建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
哀哉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以及连年的水、旱、虫、瘟疫灾害,使得中原大地民不聊生,人民无法生活。
为生存,农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就是揭竿而起,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
至正十一年(1351年),江淮一带农民头扎红巾,高举红旗,纷纷起义。
其中以颍州(今安徽阜阳)刘福通的红巾军影响最大。
第二年,定远人郭子兴率众起义,攻占濠州城,朱元璋于这年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随后邹普胜在蕲水,徐寿辉在黄州,明玉珍在湖北随州,陈友谅在沔阳,也各自起义于自己的故乡。
群雄并起,战火连天。
农民流离失所,饱受蹂躏,致使土地荒芜,连陌成阡。
大地积骸成丘,千里无人烟。
在长达十六年的战争中,朱元璋先后灭了张土诚、方国珍、陈友谅等起义军势力。
1367年,朱元璋灭东吴后进军中原,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结束了元末群雄混战的混乱局面,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接手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战乱后给社会带来的现状是社会动荡不安,到处是满目疮痍,残垣断璧,遍地哀鸿,到处积骸成丘居民稀少,民不聊生。
出身贫贱的朱元璋,深深地了解农民被哉乱蹂躏的苦难。
如何巩固取得的政权和经济基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是社会,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
朱元璋说:“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
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洪武三年,时任郑州知府的苏琦给朱元璋奏言“时宜三事”。
其一为屯田积粟,以示长久之规;其二选重臣驻边镇,统辖诸蕃;其三垦田以实中原。
奏言中明确指出:“自辛卯河南兵起,天下骤然,兼之元政哀微,将帅凌暴,十年之间,耕桑之地,变为草莽。
方今命将出师廓清天下,若不设法,以实中原,悲日久国用虚竭。
为今之计,莫若计复业之民垦田外,其余荒芜土田、宜责之守令召诱移未八籍之民。
”随后,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也奏言朱元璋:“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
”朱元璋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移民屯田,奖励开垦的战略决策如是北方“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
”“南方则江西、湖广,湖广坝四川。
”就这样拉开了明初大移民的序幕。
山西洪洞大槐树和江西饶州瓦屑坝,因而成了明大移民集结地。
B.明初大移民组织形式与对象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了苏琦等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移民政策。
所谓移民,即下令人多地少的狭乡移民到人少地多的宽乡去垦田。
明初的大移民,是明统治者组织的有计划的有规模的政府行为。
屯田,就是垦荒种田。
《明史》卷七十·食货中记载:“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
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其制,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
”明政府屯田制,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军屯、民屯、商屯。
军屯:在各地卫所组织管理的,由卫所士兵充当主要屯田劳动力的组织形式。
卫所军士三分守城,七分负责屯种。
民屯:所谓民屯,即移民到田多人少的宽乡屯田,或者招募流民,迁徙犯罪之人屯田,这是明初大规模移民于狭乡之农民到宽乡屯种的主流。
移民是屯田的主要劳动力,他们被官府强制从生产发达,社会较繁荣的富裕之地迁到贫穷之地,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商屯:是盐商经营的屯田组织,其实质是属于农屯性质的一种屯田形式。
明政府实行的“开中法”规定:商人把粮食运到沿边各粮仓,即可换取贩卖食盐的执照——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再到指定的地方贩卖。
商人为了挣钱,势必长途贩运粮食,路远粮重,难度极大。
而明沿边地各处都有荒闲土地,很便于垦植。
聪明的商人于是在沿边地雇人开荒种田,把收获的粮食就地纳仓换取贩盐的盐引,于是商屯兴起。
商屯的生产者,是应募、雇佣而来的无地农民及流民。
屯田制是政府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及安定社会的有效形式。
这种田政府组织,强令迁移狭乡之民到宽乡垦植生产,对迅速恢复荒芜地区的农业生产,促进落后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屯田需要大量劳动力,明初是怎样进行大移民的,迁徙的对象是谁呢?朱元璋是如何进行大移民的,从政治方面看,朱元璋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移民。
一、朱元璋出身贫贱,对地主、豪门大户充满着仇恨,到他登上皇位后,父母兄死时无葬身之地而苦苦哀求于豪门大户的阴影还没有摘除。
朱元璋效法刘邦“强本弱末”之术,扫荡豪门大户。
朱元璋在大明王朝建立前后,多次迁移豪门富户到狭乡屯田。
公元1367年,朱元璋在消灭张士诚后,立即将一大批苏杭等地豪门富户迁徙至其家乡凤阳。
八年后,洪武七年,再下令将十四万江南富户,强制迁到凤阳。
二、为建离大宗大族的势力采取移民,即对宗族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族群,政府强制迁徙,并分而治之。
这样,移民之兄弟皆不许居住在一起,故民间又称移民为“赶散”。
这也就是明宰相张英始迁祖张贵四、张贵七,一个迁徙到桐城,一个迁徙到潜山的原因吧。
三、战乱致使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人与耕地的矛盾十分尖锐。
朱元璋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必须化解矛盾,必须发展生产,安定社会。
发展生产,就必须有充足的劳力资源,这样大移民就应运而生。
于是大批大批贫苦而无地的农民或流民,被强制移民到战乱而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狭乡之地。
杀,从而使该地区同中原地区一样,土地多荒芜,千里无人烟,明政府不得不首选往江淮地区移民。
洪武年间的三十年间,江西移民到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者竟达210余万人。
在这210余万人中,有近100万人是饶州人。
从江西迁出的极大多数移民,是从饶州瓦屑坝迁出的,瓦屑坝成为江南第一移民聚散地。
瓦屑坝是明初大移民的聚散地,瓦屑坝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
历史选择了瓦屑坝记住历史,记住瓦屑坝。
瓦屑坝铭记了大移民的历史,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为何选择这么一个鄱阳湖畔的僻静的小村,作为移民聚散地?笔者认为,选择瓦屑坝为移民聚散地原因有三:其一,饶州是江南富饶之地,这里人口稠密、生产先进、农业发达,多位史学家说到瓦屑坝成为移民聚散地时,都认为这里因免于战乱而人口稠密。
元末明初时,长江以北战火纷飞,各地出现土地荒芜和骸成丘,居民稀少时,而饶州“因为当地人吴宏、于光组织民众保土安民,所以人口没有大的损失,”从而使饶州各县成为宽乡。
其二,鄱阳是当年饶州府府治地。
移民是朱元璋的重大决策,移民是政府行为,必须由官府办理。
鄱阳是饶州府政治中心,政府的行政命令,必须通过府再到县,抓住了府、县自然办事。
如果各县自行办理移民,不便于组织管理,当年饶州府管辖鄱阳、余干、万年、浮梁等七县属江浙行省,选择府之治所鄱阳为移民聚散地,是理所当然的事。
再从鄱阳地理位置看,鄱阳面濒鄱阳湖,北望长江,南接乐安,信河诸水,沿水路上下可与余干、乐平、鹰潭、南昌及湖北、安徽州甚相通。
古鄱阳是饶州的水运枢纽,周边县的移民均能乘船直至府治地鄱阳集中。
移民在瓦屑坝上船后,即可通过四通八达的水路送出鄱阳湖,经长江到达湖北、安徽、湖南诸州县。
其三,鄱阳县莲湖乡位于县城城西十余里的鄱阳湖区,是个四面环水的孤岛,而瓦屑坝地形又成半岛形状,饶州府各县移民到达瓦屑坝集中,在这个半岛状的瓦屑坝,既能防止移民逃离,又便于府官司员来往县城,加强管理及办证迁移。
移民们从瓦屑坝乘船,过鄱阳湖到达湖口,然后顺长江而下,到达安徽各府县,逆长江而上,可到达湖北各府县,瓦屑坝凭着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江南移民聚散地是可以理解的。
A、瓦屑坝移民的史实录明初移民时,官府在瓦屑坝设坝设局驻员,饶州府各县移民沿乐安河、昌江到达鄱阳县瓦屑坝集中,然后发放“川资”,编排船只,乘船驰出鄱阳湖到达湖口,移民们顺长江而下,到达安徽各府县;逆长江而上,到达湖北各府县。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共移民二百一十余万人。
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人到凤阳洪武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洪武廿一年:迁江西移民30万人到黄州。
迁江西移民12.2万到武昌府。
迁江西移民9.1万人到德安府。
迁江西移民10.7万到汉阳府、沔阳府。
迁江西移民16万人到荆州府。
迁江西移民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20万人来自瓦屑坝。
迁江西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
迁江西饶州府移民约6.4万人到庐州府。
洪武廿五年:迁饶州府徽州府农民及商人24万人到杨州府各县。
洪武卅年: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
迁江西移民2.6万人到常德府。
迁江西移民1.1万人到岳州府。
迁江西移民15.2万人到郴州、永州、衡阳府。
迁江西移民9.4万人到宝庆府。
迁江西移民15.4万人到靖州辰州。
洪武年间,江西总计移民214万人,其中饶州移民近百万人。
江西移民绝大多数是饶州鄱阳瓦屑坝迁出的。
B、瓦屑坝移民在皖鄂苏湘的分布元末南方红巾军起义地区主要集中要江淮一带。
后十多年间,各地农民军转战于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苏等地区,从而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土地多荒芜。
千里无人烟。
于是明初首选以上地区移民。
根据笔者已收集到的家谱资料的统计,皖鄂苏湘地区,明初瓦屑坝移民主要分布于:安徽:凤阳合肥肥东肥西长丰桐城潜山宿松太湖安庆怀宁枞阳池州贵池青阳六安寿县休宁黟县东至望江巢湖芜湖滁州湖北:武汉黄州英山安除荆州襄阳监利麻城寿州襄樊枝江仙桃黄冈汉阳武昌湖南:长沙岳州衡阳邵阳宝庆零陵郴州常德靖县辰州桃源武陵岳阳平江南县永州江苏:杨州淮安C、瓦屑坝——移民的血脉源头家乘谱牒,是家族历史的反映。
族谱是后人记载姓氏系中人物的谱牒,撰修者根据其祖辈传说,写清其姓氏祖先与后人的来龙去脉,标明该姓氏祖先的始迁地,既所谓“根”。
在皖、鄂、苏、湘移民家中,保留着较多,“饶州瓦屑坝”、“鄱阳瓦屑坝”的印痕。
安徽宿松县《宿松县志》载:该县256个氏族,其中182个族氏是明中朝以前迁入的,这182族中,迁自江西饶州的有82族,明确记载来自瓦屑坝的有38族。
安徽安庆市图书馆藏谱36种,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家族有18族,占移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