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第一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步开放化、灵活化、多样化了。
课改成果累累,“发现法”、“对话法”、“讨论法”、“探究法”……各种新方法、新思路蔚为大观、异彩纷呈。
可是有的教学活动浮华、热闹的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的课堂则是“传达文件”式的“复制教参”、“克隆教案”,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失。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语文阅读教学亦如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形象、语言、情感、主题、技巧的体验中来,“入乎其内”,参透文本意图,品味文本语言,领悟文本写作技巧;然后大胆对文本进行开放性建构,将文本从“平面的”、“静态的符号”还原为“立体的”、“鲜活的生命”,真正“出乎其外”,实现“文本读者化”。
下面笔者将从概括文意、改写原文、述评人物、学后心得、深入探究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浅见。
概括:系马高楼垂柳边《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10期A版)刊登了语文特级教师彭俊姣的文章《唱响这支不老的歌》,文中刊载的课例,应该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启发。
’学习《长亭送别》,彭老师作了这样的引导: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有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也是一首撩人心弦的离歌,有柔肠百绕的离别苦痛:又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
请大家阅读全文,概括文意,要求用七字句或其它更好的表达形式表述。
平心而论,笔者教《长亭送别》也有三四次了,对于“概括文意”这一问题,还从没考虑过设置如此“苛刻”的条件,殊不知这一小小的限制,恰恰是彭老师的高明之处。
再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
生1:暮秋送君心欲醉,食难下咽愁满怀。
莫恋功名盼君归,残阳离影秋风吹。
生2:深情送郎醉霜林,饮酒将别悲长亭。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论文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摘要】课标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则必须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换句话说要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就要通过多种手段在品词、赏句、悟段、谋篇中通过咀嚼字词,涵咏句子,想像语段,使阅读教学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儿”。
【关键词】阅读教学;导语;方法;交流语文的基本手段是听说读写,而读往往有着浓墨重彩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具时效性,每个老师都在不断的探索研究。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反思、改进。
因此,对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也有了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导语激发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为什么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诱使他们如饥似渴地读下去?因为他有吸引之处,那么用好文章来形容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导语,就有形似的地方,好的导语就像好的文章,能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他们有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与生俱来争强好胜的心理,成了我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利刃,我就是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
如我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课是这样导入的:1、激情引趣师:小朋友们,你一定还记得,在妈妈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学校的图书室里,读故事,听故事的美好情景吧!今天让我们坐上时光飞车,回到那个年代,重温一下儿时长辈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吧!快看,故事之门己经开启:(屏幕出示:芝麻开门。
这是什么故事呢?)(屏幕出示: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这又是什么故事?)(接着出示: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这又是什么故事?)2、引出课题:渔夫的故事3、师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渔夫的故事》……精心设计导语就要求教师花心思,结合课文,想办法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如果有时又能把握住意外的生成火花,那么使导入的速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阅读的兴趣就会突突地冒出来。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读《守正创新教语文》有感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读《守正创新教语文》有感读完此书,悟出一句话:用语文方式教语文,或说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
守正创新教语文。
“正”,是指符合语文方向而非其他学科的方向,是指教语文当用语文方式而非其他方式。
“创新”就是侧重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形式。
用作者的话说守正就是把课“上出语文味”,创新就是要把课“上出语文美”。
寻语文之梦,吾将上下求索。
一、追求课堂教学过程中倾听、参与、体验、等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结论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教学的过程要持倾听的姿态,多让学生在参与中实践体验,教师等待这个体验的过程。
这是我的语文课堂中丞待改变的。
作者执教《曹刿论战》时中让学生就字词义、省略处、悬念处和题目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自读”“猜读”,让他们不断地浸润于陌生化体验之中,让学生实践、体验,教师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正如美国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语文课,就要这样突出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二、追求课堂中批判、思辨、对峙、点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得课堂者得天下。
笔者的课堂中《土地的誓言》阅读比较中对内容的整体把握;《白杨礼赞》比较推断中对于这个文本的审美思辨、思想思辨,《我的叔叔于勒》质疑讨论中聚焦一封信,解开千千结……特别是作者以《谈创造性思维》为例,在批判中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对我触动很大,可用“颠覆”来形容我的的感受。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浅谈古诗教学
一 、读 读议 议— —— 在 思 考 感 悟中理 解诗的情 意
“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 “读”是“ 议”的基 础,“议” 是“读”的深入。在古诗的教学中, 教师要能够在关键处 巧妙 设疑, 引导 学生读、议 结合, 在自 主合作 探究中 准 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 品味诗情。
如在教学苏教 版五年级“文包诗”《黄 鹤楼送别》第 四自然段时, 我先让学 生默读这段话, 想象一下文 中语 句所 描绘的景 色, 再引导 学生讨 论文中 的“伫立”、 “ 凝 视”所包含的意蕴。学生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 讨论交
!!! !!!!! !!!!!!!! !!!!!!! !!!!!!
周 末 你 经 常 干 什么 ?” 笔 者 不 禁 怀 疑 这 位 教 师 是 否 在 听 学生的回答, 师生之间是否在进行真正的交流。
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 要尽量与学生交流 、互动 , 这 已成为 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 简单的师生问答并不等于真正 的交流。事实上,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中都缺乏师生 之间真正的交流。教师只是在简单的组织教学, 完成教 学任务, 对学生回 答什么并不关心, 有时甚至 是明知故 问。 为了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师生间真正的交流, 教师要 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做出真诚的反应和评价。 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而不应对学生的回答置若罔 闻。在倾听学生的发言时, 教师不应只关注语言表达形 式, 而应更关注语言表达的内容。在课例二中, 如果授课 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这样学生 能够感到教师在听自己的回答, 感到自己的回答是有意 义的, 这才是真正的交流。 2.所 提 问 题 应 能 够 启 发 学 生 的 思维 。 有一位教师教授《秋天的图画》一课时, 首先他对这 篇课文作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来说出
撑一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撑一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随文小练笔策略之浅谈【摘要】小练笔与阅读教学配合进行,能有效地开辟阅读与作文的通道,激发兴趣,化整为零,降低坡度,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
设计练笔时,应针对文本特点,抓准训练点,课堂中恰当地借用改编、补写、仿写、评写、对比等多种方式,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作文小练笔改编补写仿写评写对比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乘着教改浪潮,教师们也努力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
一时间,随文小练笔成了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在教研课中更是教师们的必备菜肴。
如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书面表达能力的培训,开辟阅读与作文的通道,激发兴趣,化整为零,降低坡度,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练笔随机进行,提高了课堂“写”的密度,从而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了。
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深入文本,钻研文本,从中搜索出能为深层理解文本而“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扣准重点,聚焦难点,扎扎实实地落实语言训练。
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有效扣住文本进行有策略地练笔,让学生能借随文小练笔这一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呢?一、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文体上改编教材中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或注情感熏陶,或重事理说明……这时,教师要有创新的头脑,及时指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文本素材,借助文中的好词佳句,从新构思,自行改编成另一种形式表达。
这样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体现再创造,达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效果。
当然改写要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 转换形式——改变体裁,趣味盎然文本都有其固定的的顺序与叙述人称,在深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改变文本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由三次修改《赤壁赋》教案引起的教学反思
一、修改教案的经过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我开始 了对教案的修改。
第一次修改,我增加了背景介绍,试图帮助学生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但课堂 反应并不如预期,很多学生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
第二次修改,我增加了对“赋”这种文体的介绍,试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 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然而,学生们对此似乎并不太关心。
三、反思的意义
通过对《赤壁赋》教案的三次修改,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认识不仅让我更加学生的需求,也使我更加珍视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教学反思不仅让我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 真正意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 持,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由三次修 改《赤壁赋》教案引起的教学
反思
目录
01 一、修改教案的经过
02 二、教学反思
03 三、反思的意义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语文老师,赤壁赋教案,我改好了。”我信心满满地走进课堂。学生们目光 齐刷刷地投向我,那是一种期待,那是一种信任。然而,课堂上的反应却出乎 我的预料。学生们满脸困惑,教案设计得有条不紊,教学步骤也十分清晰,但 为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
第三次修改,我选择从文章中的具体句子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尝试让学 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次,课堂反应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教学反思
《赤壁赋》是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理解其内涵, 是我进行教学反思的重点。经过反复实践和反思,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文本解读: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在 分析 文 章这 一 结构 的过 程 中 , 苏 教 版教 材必 修
四 配套 的《 教 学 参 考 书》 认为 : “ 全文共 3 3段 , 可 将 其
分 成 三 个 部分 , 其 中第 l至 4段 为 第 一 部 分 , 叙 说 这
对梁 惠王 理解 “ 战喻 ” 的肯定 , 这 实 际是 他 为梁 惠王 设
集 会 的 原 因 及 目的 ” , 笔 者认 为其 分析 明显有 误 。
“ 不要 希 望 ” , 则 是 将 今 天 人 们 的 意 思 去 强 加 给 古 人 罢
命 。李 陵 也 有 爱 国 之 t L , , 但 他 在个 人 恩怨 与 国家 民族
作 者 的选 材 、 裁剪、 详 略等 主观 处理 , 而 这 种 处 理 则 源
历史 事 实《 苏武 传 》 , 就 是要 - L I z 后 人 通过 《 苏 武传 》 来 了
于 作者 的主 观 态度 。通 过文 本 弄清 作者 的主观 态度 ,
的利益 发 生 冲突时 选择 了前 者 。 他 们 的爱 国之心 没有 经 受 住 实 践 的检 验 。而 苏 武 的 爱 国 之 心 经 受 住 生 死 的
考验 、 利 诱 的考 验 、 十九 年绝 域流 放 的考验 。 苏 武 的铁 骨铮铮 、 大义凛然 、 节 操 坚 贞 的人 格 魅 力 是 在对 比之 中得 以表现 的。 历 史学 家 的叙 述 , 是用 语 言 文字 重构 历史 事 实本
下 的一 个 套 子 , 目的是 由此来 阐发 他 的 “ 民本 、 4 -政 ”
的 治 国理 念 ,意 为 : “ 您 如果 真 的懂 得其 中的道 理 , 您 就对 了… …” 因此 , 这句 应 翻译 为 : 大王 您 如果 懂得 这 个 道 理 ,那 么 您 就 不 必 去 期 望 您 的 老 百 姓 比 邻 国 多
语文阅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阅,教学语:向凊革赵晓丽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 学生的 为。
”于是,不少的语文阅读课“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美其名曰让 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仅仅是流于,教者只收,课堂中既没有教者适 时的启发,又 领学生对文本内涵和求、挖掘,这样的课虽是流畅,肤效。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学生钻研文本。
那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引 学生向青草更漫溯呢?点的做法。
一、深度追踪,把握写作意图写作意图是一篇作品的写作动机、目的及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
它跟作 、价观,以及作品所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等写作背切相关。
把握作品写作意,是读懂作品思想内涵,打通读者与文本的主 要途径。
因此教者要走进文本,准确把握作者 的写作意图,才能正确学生走人文本深处,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教学杨绛的《老王》,不少老师把文 章的重心定为理解的善良,对于同样善良 的杨绛却并未做深人思考:她为何会愧怍于老 ?作为一篇散文,教学《老王》就要作家的情感。
执教本课时,我将该的课核心确定 为体悟杨绛“愧怍”的情感,并以此为题,着学生沿着文理,循着“我”对各文章结构的巧妙。
之后,对于文章的语言技巧,教师 说原文讲解,将原文中精妙的语言文字巧妙摘选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还让学生利用原文想要的情景自行发挥写出,并且与文章做对比以此来感受作者思想 的巧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彩。
以中心思想 为目标,辅以文章 文章架构的学习、推敲,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文章的精华,达 用窍门读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三、、惯,经读书要着重阅读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在一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要“承上启下”的,终身阅读正 在成为一个趋势,所以帮助学生读书的习自是教师 的。
教师帮助学生订购期刊,号召学生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并且考察学生的阅 读质量,教师还 具体学生的阅读水平制定读书笔记,让学生读书,写下读书 记。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青春与成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一种向往,又是一种追寻。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在这句诗中,陆游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生中对于成长和青春的追溯和思考。
人们总是希望以最美好的姿态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压力,就如同向那片青草更青的地方漫溯一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谈论“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含义,以及如何在青春与成长中找到自己的路径。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中的“青草更青”可以理解为对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对于优美、优越的境地的渴望。
而“漫溯”则代表了一种追溯,去回到原点,重新审视人生的轨迹和价值。
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向着更加美好的地方追寻,而追寻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成长和过往进行反思和审视。
在这里,“青草更青”的地方就成为一个目标,而“漫溯”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
对于很多青年来说,青春是一个既充满着无尽可能性,又充斥着无尽困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和压力,更需要在内心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我们可以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句话理解为对青年成长和自我认知的一种启发和助力。
在青春与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向着更加美好的目标追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审视和反思自己。
青春是一个追求梦想的时期,也是一个克服困难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我们需要不断地前行,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与此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反思和审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浅探小学语文创造性学习品质培养的研究
93拓展NEW WRITING语文教学研究 2020.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浅探小学语文创造性学习品质培养的研究小学语文课程天生地带有创造性基因,语文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吸纳、创造重组和创造性输出的过程。
所以,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语文课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品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品质?笔者不揣浅陋,就本人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角色意识是创造力的源泉阅读是读者的个人行为,他对读物的感受、感知与感悟理解,都是别人替代不了,也是替代不了别人的。
这就决定着每一个阅读者必须凭借自身力量投入其中,像生活中的体验一样体验着整个阅读过程。
阅读理解的前提是共鸣,与文本与作者发生共鸣,这是感悟理解文本的前提条件。
所以,教者必须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中的形象产生二合一的幻觉,一旦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感觉到自己就是文本中的某个形象时,这个形象的喜怒哀乐,都会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读者便会与形象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思契合起来,学习者便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领悟文本的初衷与内涵。
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一定的角色意识走进文本便是教者的工作重心。
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截取电影《三毛流浪记》中外国人欺侮中国人的镜头,让学生谈观感,当学生情绪渐渐被调动起来时,我追问:“如果你是周恩来,你会如何看待这个场面?如何说?如何想?”一段视频一个问题,将学生带入到周恩来的灵魂世界,角色意识初创成功。
二、此曲只应天上有——大胆质疑是创造力的引擎学贵有疑,有疑则有疑,无疑则无进。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古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都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
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善于质疑,敢于提问。
这往往是学生学习存在差距的根源。
而创造力就是从质疑开始的。
点拨启发学生敢于质疑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学《落花生》,我启发学生围绕文本中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晚的天色不大好。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篇•经验交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依靠课内是完全不够的,还要把目光放宽到课外,加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教师应该做有效引领,指导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这样才能大大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和素材积淀。
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老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领作用,如果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语文老师首先应该自己热爱读书,以身作则才行。
可以想象,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热爱阅读,那么势必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思维也容易被禁锢在传统的固定模式当中,没法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机勃发的课堂,视野也不会扩大,时间久了,便如井底之蛙,没法引领学生达到更高、更强的境界。
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一定会带出一批热爱阅读的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的行为准则和学习典范,如果一位语文老师热爱阅读,那么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潜力会被大大激发,经常会迸发如泉的灵感,妙词佳句便会如汩汩泉水,流淌在优美的语文课堂。
学生能不爱这样的语文课吗?学生能不被这样的语文老师魅力所折服吗?语文老师自己爱上阅读只是一个起点,如何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和他们一起读书,做笔记,在每天班级开展的中午“品味书香”的课堂上,我坐下来和学生一起读书,播放轻音乐,让学生的心潜入课外书中,感受浓浓书香,让书籍浸润学生的心灵。
当语文老师真正和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融入学生中间去读书和沟通。
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读书手抄报,一起撰写阅读感受,那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爱上阅读,捧起书本,静下心来,入情入境,认真读书。
二、课内课外结合,激发阅读愿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首先是来自语文课堂的习得。
学生学习语文,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语文课堂,而且应该以教材以依托,放眼更广阔的天地。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小学古诗教学把握诗情的策略
生生 的 , 以又叫 白莲 ……面对 这美丽 的荷叶 , 所 你想 到 了哪些 诗句 ? 生 :接 天莲 叶无 穷 碧 , 日荷 花 别样 红 。 小 “ 映 …‘ 荷才露尖尖 角 , 有蜻蜒立上头 ” 早 …… 师: 孩子们 , 看着 这 么美 的荷 塘风 景 , 你最 想 干 什么?
的路上徘徊往 复 , 是 古诗 教学 时 常遭 遇 的事 。小 便
中国古 典诗歌文字 精练 、 意境深远 , 多都 具有 很
“ 中有画 , 中有 诗 ” 诗 画 的特 点 , 、 诗 画相通 。但 以形 象思维 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 精练 的词 句中领略诗 情 画意 。多媒体 课件 集 文字 、 音 、 声 图形 、 图像 、 画、 动 视频于一身 , 于表 现诗 歌 的意境 。在古 诗 教学 中 易
莲蓬 图 ) , 看 这是什 么? ( 生答 “ 莲蓬 ” ) 师 : !这 是莲蓬 。莲蓬里 面有莲子 , 对 莲子 是 白
维触角 伸向遥远 的古 代 , 和诗 人 同呼 吸共 命运 。这 就要求教师在课 堂教学伊始 , 就运用 各种教学 手段 , 创设愉悦 的氛 围, 营造 阅读 期 待 。当学生 在学 习过 程中产生了情感体验, 必定会产生乐学的兴趣。
读效率 。
、
“ 勒” 勾 —— 把 握基 调 。 激发 学生 学 诗 的情
感
勾勒 即自描 , 在 一张 素 白的 纸上 勾勒 出齐 就是 整 的形象 。课堂伊 始 , 要在 学生 的 头脑 中勾 勒 出 就
古 诗的整体基调 。而要 完成 勾 勒 , 促进 学 生对 知识 的主动 建构的 关键 是 兴 趣 。程 颐说 : 教人 未 见 其 “ 趣, 必不乐学 。 学 生由于阅历少 , ” 不可能 自觉地将思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摘要: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记承天寺夜游》,84字的小品文,言短而意蕴丰富,尝试进行个性化文学教育,使整个教学从知识的内化到外显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文学教育方法一、品美景1.激趣导入。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多情的月色撩动了诗人“解衣欲睡”却辗转未眠的心,让他深夜去寻处境相同、寄居寺庙而“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样未睡的好友。
从来月亮都是古今文人笔下的常客,借此引导学生畅谈有关月亮的古诗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学生积累的咏月古诗文如汩汩流水,如此之丰富,由此学生陶醉在吟月赏月的情境中了,从而使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此时此刻苏轼的心情。
2.因势利导。
文人墨客或咏月抒怀,或月下绘景,那么“步于中庭”的苏轼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月下美景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景?突出了月下美景的什么特点?“月光如水”,运用了比喻修辞法。
“空明”的积水本体应是那播洒清辉的月光;既然无水,那水中交横的“藻荇’也必定是比喻修辞法,本体由“盖竹柏影也”一语道破。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继写水中“藻荇交横”,竹子柏树的影子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见月光之清。
此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不在写“月”,竹柏月下投影的淡雅清丽侧面衬托了明月朗照之境界。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虚虚实实地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幽静迷人、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写出夜游所见,是全文的亮点增色之笔。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曲径通幽探花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之我见(在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会议上的讲话)阜宁县实验初中刘亚光引子一节《沁园春·雪》公开课《沁园春·雪》后,蒋介石希望他周围的文人都写一首《沁园春·雪》,超过毛泽东,压压毛泽东的威风)。
文学常识讲解:讲词牌(主要谈沁园与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关系,谈窦宪如何夺走沁园)文本解读:讲毛泽东言行不一,词中说“粪土当年万户侯”,其实他在被王明排挤时是非常痛苦的;讲毛泽东吹牛,“浪遏飞舟”,可能吗?这样的课堂学生肯定非常兴奋,但他们学会了什么呢?学会了媚俗,学会了随意批判,甚至是刻意去批判,最终把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培养人的崇高感与敬畏情怀——丢失了。
第一篇章给你一张过去的CD(一)教参的声音霸道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二)学生的声音张扬地成为课堂的多重唱。
(三)教师的声音无力地沦为课堂的伴奏。
这类现象的深层原因:1、对文本的意义认识不足。
作为中学教材的文本价值,大体可从6个方面去考量——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思想价值,智慧(思维)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语言开发价值,写作模仿价值。
教材所选大多数是经典文本或优秀文本,而经典文本几乎都具备了这6方面的价值,即使是一般的优秀文本也具有多层次的开发的价值。
2、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误解。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在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理论支撑,这是现代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志。
但“以学生为主体”不是放任学生,不是纵容学生,更不是不要底线。
再现代的美国母亲,也会对自己已成人的儿子去亲吻不满18岁的少女感到恼怒;再现代的美国父亲,也会对自己的孩子的赌博行为感到悲伤。
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教育,应当永远坚守人类几千年建立起来的一些共有的伦理道德,坚守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体现中国人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回荡的是天地正气,怎可让骗子们“剽窃”去壮胆?3、三是对“课堂阅读”与“消遣阅读”等而视之。
文本解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
的背影。
那年冬天……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
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
──《背影》再读
你能读出一些什么?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
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 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 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 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读出思想磨砺点 情趣享受点
你能读出一些什么?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
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 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 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 三 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 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 有什么要紧的了。
___《我的叔叔于勒》之“福音书”
第一次上《我的叔叔于勒》
公共话语系统:资本
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金钱关系
第二次上《我的叔叔于勒》
整合教学:《我的叔
叔于勒》和《麦琪的 礼物》
一次课堂哗变给我 的思考:
我没有想到,我的课堂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
况下突然偏离了我的方向。一个女学生,不,应 该是一个小女孩很自信地站起来,很从容地开始 发言,她说:
*3、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作为人类,你的情感
是怎么样的呢?
*打磨之后的设计:
第一步:直接告诉学生“狂妄”就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第二步:问学生:面对狂妄的人,你会如何? 第三步:投影出示大自然母亲在“笑” 第四步:让学生猜测怎么“笑” 第五步:投影出示“窃笑” 第六步:讨论:为啥窃笑 第七步:评论大自然母亲 第八步:小结:当我们开始成长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感恩。当我们很强大了的时候,我们要
语文阅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语文阅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作者:赵晓丽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8年第06期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于是,不少的语文阅读课爱上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美其名曰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可事实上仅仅是流于形式,教者只放不收,课堂中既没有教者适时的启发引导,又不知引领学生对文本内涵和本质进行探求、挖掘,这样的课虽是流畅热闹,实则肤浅低效。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那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呢?笔者尝试了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深度追踪,把握写作意图写作意圖是一篇作品的写作动机、目的及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
它跟作者个人立场、价值观,以及作品所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写作背景密切相关。
探究和把握作品写作意图,是读懂作品思想内涵,打通读者与文本的主要途径。
因此教者要走进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例如,教学杨绛的《老王》,不少老师把文章的重心定为理解老王的善良,对于同样善良的杨绛却并未做深入思考:她为何会愧怍于老王呢?作为一篇散文,教学《老王》就要聚焦作家的情感。
执教本课时,我将该的课核心确定为体悟杨绛“愧怍”的情感,并以此为主问题,带着学生沿着文本机理,循着老王和“我”对各自的态度,借用对比,一路追踪杨绛“愧怍”于老王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杨绛夫妇文革中不幸遭遇的相关背景资料的输送,使学生了解杨绛远甚于老王的精神上的痛苦,进而认识到,这位自诩为“幸运的人”竟然有着更为深重的不幸,可就在这种境况下,她仍然“自我解剖、自我反省,反复拷问自己的灵魂”,从而领会杨绛这位具有强烈良知和担当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博大的悲悯情怀。
就这样一路追随,直奔文本深处,直指作者灵魂,整节课一气贯注,让学生在流畅的课堂环节中,完成对作者“愧怍”情感的深度解读,形成本堂课对文本立意解读最有意义的突破。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名师汇”全国小学语文儿童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研讨活动观后感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名师汇”全国小学语文儿童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研讨活动观后感“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
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
”XXXX年4月16日,我和同事一行6名语文教师很幸运地在学校的安排下,得到了这次难能可贵的培训学习机会,能亲自到成都现场聆听几位全国著名语文专家教师的观摩课,让我受益匪浅。
为期三天的“名师汇”全国小学语文儿童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和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琴、深圳市的首席教师李祖文、台湾阅读推手名师魏俊阳、浙江的何夏寿、江苏的诸向阳、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等九位名师的课堂和七场报告。
本次教学研讨会选择以儿童阅读教学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立足阅读课堂,力求回答:儿童阅读教学阅读应该怎样教?怎样实现“在阅读”的阅读教学到“学阅读”的阅读教学?如何让阅读成为伴随儿童成长的生活方式,最终使儿童喜欢阅读、习惯阅读、学会阅读?在聆听过程中,激动和兴奋之余,受益颇多,也随之有了些许困惑,有时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一、古诗词教学本次活动特邀“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古诗词吟诵专家陈琴老师授课并作专题讲座。
5月17日上午,成都泡桐树小学青年名师马凡美和陈琴老师同台献艺,各呈现一节经典诵读课。
上课之后,陈琴老师在报告中深度剖析了自己“中国式读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详细地向与会者讲了“素读”课程如何进课堂,“素读”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并指出要多吟诵、少讲解。
她介绍她的学生经六年的经典“素读”训练后,个个都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的教学目标。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孟子》等经典名篇全都滚瓜烂熟。
她还指出诗词靠感悟,并现场吟诵了多首诗词,她的吟诵节奏优美,音律和谐,令人陶醉,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阵阵掌声。
陈琴老师展示了经典教育最前沿的动态和方向,虽然我还不能把她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却启迪了我对经典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向青草更青处漫游——例谈文本的深度解读
向青草更青处漫游——例谈文本的深度解读
来到青草的前世今生,拨开时空的锁链,历经山河梦幻,发现成熟的青草从容地转身,习惯性地把眼睛望向更青处,坦然而又深情地走出了告别,开启仓皇而有序又持久的优秀
之旅。
一直以来,为青草代言的是一种深沉却又轻盈的精神,它性格犀利,无处不在,恣意
漫游,拉开了远行的序幕,给我们一种舒服而淡雅的感受,那种张望自由,它更像是心中
所有的梦想和期望,绽放出爱的故事,细想其中的深度,让我们有种共振的震撼。
青草静静地站立,站立在这片荒原之上,牢记自己“山河梦幻”的使命,无畏无惧地
面对前行,然后向更青处漫游。
面对景物的迷雾和变幻无常,青草更敢于拥抱崭新的变化,穿越时空,让灵魂步游在原野,直到新的天堂。
它像一支曲调,收获时光的共鸣,通过模
糊而动感的乐句,勾勒出片片沁满的乐声。
缠绕着曲线的声音,它总能勾起心中的多种情绪,让人的心情和欲望集中燃烧,始终贯穿于这首前行之歌,隐喻着光芒无限,气魄辽远。
仿佛拨动了心弦,感受到从前时空和当下聚拢,青春的喜悦淬火在心里,默默走过这
浩瀚的路,我游走在青春之路,转身望向更青处,却发现,路上别有洞天,那是自然,更
是生命温度里把幸福温暖回家的温度。
吸引着月亮的光芒,我融入了灵动的浪漫乐章,不
断前行,期待着心底的记忆,饱满地将丰硕的风景完整的怀于心中。
跟着这一波波的涟漪,两肋洒满贴心的温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着整个游走的心情跋涉,去寻找自己的灵魂,去梦游更广阔的天空!。
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有感
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有感3月4日下午,在人和路小学学术报告厅,聆听了教研室杨鸿雁老师以《学会阅读我们能做什么》为题进行的教材分析。
现就报告中杨老师多次提到的“徜徉、阅读时间和阅读实践”,整理思屑如下:一、“徜徉”——阅读的状态阅读就是阅读,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意气相合下,心随文字游走的一段时光。
这个过程,阅读者势必要经历局外的旁观者,一步步走向文字营造的“局中”,成为“局中人”。
“徜徉”,顾名思义,即陶醉当中——阅读最好的状态。
提到阅读,“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候读?读到什么程度?”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但就(个体)个性阅读来说实在难以考量。
阅读本质是建立联系,遇见最好的自己,即在阅读中发现已知的发现,储备未知的发现。
当然,在阅读没有形成自觉行动前,可以以记录的方式牧养培植。
除了记录书名、时间、页数、评价之外,不妨再多一步讲述。
讲述可以是繁琐的长篇累牍,也可以是支离破碎的磕磕绊绊,还可以简单明了的高度概括。
因人而异,贵在合上书后地讲。
只要讲,相信吧,里边一定会有记忆;坚信吧,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创造。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
学习语言,不外乎两个方面:外部语言的内化和内部语言的外化。
前者主要靠背诵,后者主要是说写。
待形成阅读习惯后,择书而读。
书太多了,多少还是选择一下,除了适合外,还要考虑适宜,适当。
家长参与下的共读,老师推荐的阅读和自我感知下的选读,不论怎样,首先得有可读之书——选择的过程,考验的是认知。
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择书而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信自己的相信,起步就不要停下!读书,在读之前,还要对书有一个了解。
是理论书?还是实践工具书?是观点论著?还是经验罗列,知识陈述?是根本书籍?还是消遣娱乐?是人文?还是社科?……了解,匹配接下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和方法。
这样,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以便投入不一样的精力。
李伟峰老师在《学会这,学生的读书量就上去了》一文中,提到“会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默读、略读、浏览……”精读只是其中之一。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摘要:模糊语言是指外延具有不确定性,表示不精确的相对概念的词语。
文学语言的意义是复合的、多义的,常常蕴涵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它总是和字面意义不完全符合。
文学语言具有唤起感情的象征功能,是一种虚假的陈述,未必与客观事物相符,花非花,雾非雾,是一种可接受的“真”。
关键词:文本模糊语言;细读;教学策略一、模糊语言及其模糊性文學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为词语的歧义和朦胧。
因此,模糊语言往往成为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有意追求。
我们在文本解读时也要注意文本的“言外之意”。
二、模糊语言的类型(一)缄口不言《荷花淀》写水生晚上回来,妻子问道:“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没有回答,只是笑了一下;当水生去参军,全村男女老少送他出来时,“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在前程未卜的送别场面,水生要说的实在太多,作者巧妙地用“笑一笑”了事。
这“笑一笑”包含了多少千言万语,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欲言又止在描写刻画人物时,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往往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的,有时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时高明的作者就干脆不让人把话说完,让读者进行审美填充。
课文《祝福》中写鲁四老爷,“可恶——然而……”几乎是他出场的全部台词,但这四个字却包含了无限丰富的内容。
(三)闪烁其辞就是故意不接触交谈的核心或描写的对象,而说出其他的话语。
如写祥林嫂与“我”的对话,面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一连串回答都是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的,最后用更模糊的一句话“说不清”,把一切化解。
回答祥林嫂的问题本来很简单,可以回答有,也可以回答没有,也可以回答不知道,然而直截了当的回答,就无法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黑暗腐朽的统治无力抗争和犹豫、彷徨,以及对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复杂心理。
(四)巧用虚数文学语言主要描写直觉、烘托意境,它对数量词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虚代实,即对其精确词语进行模糊化运用。
杜牧《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步开放化、灵活化、多样化了。
课改成果累累,“发现法”、“对话法”、“讨论法”、“探究法”……各种新方法、新思路蔚为大观、异彩纷呈。
可是有的教学活动浮华、热闹的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的课堂则是“传达文件”式的“复制教参”、“克隆教案”,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失。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语文阅读教学亦如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形象、语言、情感、主题、技巧的体验中来,“入乎其内”,参透文本意图,品味文本语言,领悟文本写作技巧;然后大胆对文本进行开放性建构,将文本从“平面的”、“静态的符号”还原为“立体的”、“鲜活的生命”,真正“出乎其外”,实现“文本读者化”。
下面笔者将从概括文意、改写原文、述评人物、学后心得、深入探究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浅见。
概括:系马高楼垂柳边《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10期A版)刊登了语文特级教师彭俊姣的文章《唱响这支不老的歌》,文中刊载的课例,应该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启发。
’学习《长亭送别》,彭老师作了这样的引导: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有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也是一首撩人心弦的离歌,有柔肠百绕的离别苦痛:又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
请大家阅读全文,概括文意,要求用七字句或其它更好的表达形式表述。
平心而论,笔者教《长亭送别》也有三四次了,对于“概括文意”这一问题,还从没考虑过设置如此“苛刻”的条件,殊不知这一小小的限制,恰恰是彭老师的高明之处。
再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
生1:暮秋送君心欲醉,食难下咽愁满怀。
莫恋功名盼君归,残阳离影秋风吹。
生2:深情送郎醉霜林,饮酒将别悲长亭。
功名利禄如浮云,古道残阳总是情。
生3:送行十里到长亭,风悲马鸣。
长亭设宴送张生,离人伤悲。
临别赠诗泪满襟,人心憔悴。
夕阳残照人远去,愁思千里。
一首首离歌,一阕阕心曲,师生唱响的是“语文”之歌,擎举的是“语文”之旗。
霜林醉,风悲凄,离人落泪;残照里,送君去,人心憔悴。
学生的解读激活了文本,再创造了文本,如此处理,文本的意义更为丰富,文本的价值更为厚重。
彭老师的这一教学环节把文本解读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使这一环节更具“语文味”,实乃“天成之笔”,值得借鉴。
当然概括文意可以设置不同的限制,比如拟写对联,骈散结合,以诗(词)解文等等。
改写:歌舞化作彩云飞改写也是理解文本,解读文本的一种形式。
具体而言,可以把诗歌改为散文(或小说),把散文(或小说)改,为诗歌;文本场景具体化,文本“空白”充实化……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理透文本旨意,遵从文本基调,有解读者的“自我意识”、“自我建构”。
同时要合情合理。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代表作。
文本的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文中那皎洁的月光、凉爽的院落、润湿的苇眉、透明的薄雾、清新的荷香、淳朴的民风……意境纯美,如诗似画,读来让人如坠仙境,如痴如醉、赏心悦目。
可是,如何才能通过阅读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呢?分析、鉴赏、品评……总觉得还是“语文味不够浓重”。
“诗体小说”具有“诗化”的语言,何不将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改为一首诗!果真,一经改写,境界全出!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苇眉子湿润润的女人坐在院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不久她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花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茏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香这种基于文本的再创作,更为集中体现了文本之美,是深入文本、充分理解文本的外显,值得尝试。
述评:等闲平地起波澜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对文本中人物的理解分析,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理解文本”的层面,对人物仅仅做些“程式化”的概括,大致一致的“标准答案”、“固定结论”,单调平淡,不足以显示语文感性之美的特质。
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片段:你冤气冲天,高声指控:天,是不分好歹;地,是错勘贤愚。
那一腔怨气在瞬间喷发,震惊了天地,浮云为你而阴,悲风因你而旋。
而你一个弱女子至死不渝地抗争终于将三桩誓愿一一倾诉。
“血溅白练”诉你奇,“六月飞雪”道你怨,“亢旱三年”遗你恨。
当这些一一应验时,没人知道你的灵魂飘到哪里。
历史,又多了一个悲剧故事;天空,又响过一个女子长长的哀怨……这是一段脱胎于经典名篇《窦娥冤》的人物述评。
文段眺出了单一的“人物概括评价”的窠臼,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既有分析述评,又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女主人公的遭际。
文段笔调悲愤,饱含情感,慷慨豪放,大胆粗犷,不仅解读了文本,而且融入了解读者激愤哀怨的情感,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读者”与“文本”的共鸣。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搜集并深入阅读类似语段,讨论探究人物述评的写作方法,努力让学生以“人物述评”为踏板,跃上文本人物解读“读者化”的层面。
笔者选了学习《史记(选读)》中《晁错》一文后,学生写了这样_段人物述评。
晁错之义,放射出万丈光芒。
他生就冷峻,收地削藩,雷厉风行;朝堂之上,拍案而起,怒目圆睁,舌战窦耍;更令卅章,横眉冷对,从容官场。
他留给我们,留给历史的是一个绝不妥协的背景。
“天子不尊,宗庙不安”,让他寝食难安;违逆父劝,割舍亲情,显其铮铮铁骨。
“衣丧服”,咽泪水,昂起头,痴心不改;“诛晁错,清君侧”,诸侯起,晁错蒙冤。
为江山,为社稷,为国家,为大义,他,死而无憾,死而无悔,死而无怨。
不难看出,文字中的晁错已然从“严峻刚正,不圆滑世故,爱国忠君,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的刚性概括的基础之上,活脱脱地站了起来,封闭的静态的分析变成了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动态建构。
这样的人物述评实现了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心得:听喟新翻杨柳枝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文本作者的过去视界与领会者主体现在视界的融合”,“教学生学课文,特别是学古代作品,一定要超越时空距离,通过生命的表现,才能获得对文本及作者的真正理解”。
吁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恰恰契合了这种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就做了“读心得,习方法,写心得”的教学尝试,效果不错。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名篇,是各种版本教材的必选篇目。
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一句,体现的社会管理理念与当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相同,学生肯定有话可说,于是笔者就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写上一段“心得”。
孟子的看法实在深刻。
人和自然的确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可曾几何时,我们人类以战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荣,我们“励精图治”,向山争地,向水夺田,毁林而耕,毁地采沙,乱捕滥杀,伐木取石……大自然在哭泣。
利益,确切地说是短期的利益驱使那些,无知的人,如此狰狞、如此恣肆。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几千年前的孟子已然明白向大自然索取必须有节制,守时律,难道我们不应因我们龌龊的举动而汗颜?“竭泽而渔…‘寅吃卯粮”,长此以往,人类将自食恶果,自取灭亡!这段很给力的“心得”,既没有规避文本意图,又讽喻了现实,足见该学生对文本理解之深,文学功底之厚。
另外如,《游褒禅山记》中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论断,《前赤壁赋》中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悲叹,等等,这些都是“上佳语料”。
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更不可轻易放过: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要写写入之执著: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要写写入之傲骨:学“一蓑烟雨任平生”要写写入之坦荡;学“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要写写入之无奈与郁闷……探究:横看成岭侧成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以鲁人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荆轲》一文为例,太史公带着他的全部感情描写荆轲为解救燕国危急而谋刺秦王的全过程,富有戏剧性、紧张感的矛盾冲突,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凸现出一个重义、机智、刚毅、深沉、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英雄荆轲形象。
这样厚重的作品,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故事情节的奇异色彩,停留于篇章结构的解剖分析,甚至只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浅尝辄止”,依选修课高于“必修”的教学要求,“应该有层次地深入进去,开掘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矿藏,用于滋养我们的心智,润育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
为此,笔者发动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有史以来对荆轲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评价。
如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评日:“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重后世,岂妄也哉!”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也赞其“江湖侠骨”,而苏洵评荆轲之举“始速祸焉”,朱熹则更认为“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本,品味历代名人的评价,深入探究荆轲这一人物的现实意义与精神价值。
经审慎的品鉴、热烈的讨论后,学生有了更深的认识:自古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王推进了统一的进程,大势所趋,顺应历史,是伟人;荆轲之行,成功与否,注定不会生还,他毅然决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在失败中超越了悲剧,展现了一种不屈的激扬,是对权势不可遏止的蔑视,是种再也寻不回的凄绝之美,其举悲壮叉勇,亦是英雄。
这种深度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使学生获得的是人生观的洗礼和价值观的提升。
同时教材的人文内涵也有了有力的注脚。
笔者在教学中,还整理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内容。
如学习《屈原列传》探究“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与“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其波”两种价值观、人生观,哪一种更值得推崇;学习《石钟山记》探究“事不目见而闻,而臆断其有无”是否适合一切领域、一切场合;学习《鸿门宴》探究“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与“细节决定成败”两观点是否冲突。
参考文献:①于漪:《岂能消极的复制文本》,《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7年第2期。
②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