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育种学
园艺育种复习
1.园艺作物育种学的概念与任务概念: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对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并培育出栽培品种的科学,是以遗传、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科学。
plant breeding was defined as the art and science for improving genetic pattern of plants in relation to their economic.任务:改变园艺作物的遗传特性,选育出新产品符合生产的需求,增强适应性,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园艺产品的品质,减少防治病虫害污染、节约成本,延长产品供应期,满足生产中的特殊要求。
3.园艺作物育种目标: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根据需要调控产品熟性,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的抗性,对设施栽培的适应性4.如何制定育种学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产发展的前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抓住主要矛盾育种目标要具体化落在具体形状上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实事求是的考虑其可能性充分研究现在育种材料的可塑性,科技水平、人力、物力等。
5.举例说明育种目标的多样性:人工培育的无籽三倍体西瓜不仅提高了西瓜产量,而且改进了品质,提高了抗病性。
6.种质:指决定生物性状遗传,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遗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也称为基因种质资源包括:栽培种、野生种及近缘种,人工创造的种质材料7. 根据来源与性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栽培类型、野生近缘种和育种材料地方品种特点:指那些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或古老的农家品种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特定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合当地特殊的饮食或观赏消费习惯和栽培习惯大多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良。
有些材料虽有明显缺点,但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性,以及具备一些在目前看来虽然并不重要的特殊经济价值往往因优良新品种的推广而被淘汰(特别是过时的或极为零星分散的品种)具极大遗传价值和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绪论1、为什么要进行园艺植物的育种?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发展园艺生产的途径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育种育种与栽培的关系育种为栽培提供栽培对象,栽培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保障。
2、品种和优良品种的联系和区别?品种的概念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时间性优良品种的概念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3、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有: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标记及选育的方法,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和方法,育种不同阶段的试验技术,新品种审定、推广和繁育等。
4、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包括哪些?查、引、选、育(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组合育种、优势杂交育种、营养系杂交、远缘杂交、太空育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5、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育种体制上:①育种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公立育种”、“政治育种”,树立市场、竞争、质量观念。
②育种单位应努力创造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改“等、靠、要”为“育、繁、销”一体化。
③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宏观调控④切实搞好知识产权保护(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种质等)育种目标及技术上:①育种目标,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丰产育种、品质育种、抗逆育种、特定需要等②重视资源工作③重视育种基础研究,基因图谱等④发展多学科协作⑤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
(完整word版)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概念: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内容: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进化:生物接受环境给予的刺激后产生形态和性状的改变,以适应现有的生境,这种演变发生的过程称为进化。
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
达尔文把这些进化的要素归为变异、遗传和选择。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选择是淘汰不良变异,积累优良变异的手段。
品种:指一个种内遗传特性稳定,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共同来源和一致性状的良种群体。
是育种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
新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优良、适应、稳定、整齐、特异。
品系:育种过程中表现优良的株系。
良种: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区生产上有发展前途、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①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②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新类型③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④诱变技术和诱变育种育种的传统方法:查(已有变异)引(已有变异)选(自然变异)育(创新变异)育种学的任务:根据生产和消费者对品种的要求,确定合适地育种目标,并根据园艺植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完全花: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称完全花。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一至三部分的花,称不完全花。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的同株授粉。
异交:不同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 F1总个体数×100%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植物:自然情况下,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叫做自花授粉植物。
特点:①兼有雌蕊和雄蕊的完全花②雌雄蕊同时成熟③不存在自交不亲和④花器结构有利于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植物:指那些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又叫常自交植物。
园艺植物育种学-绪论
2
主要内容
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策略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及创性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标记和选育技术
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新品种品比、推广和繁育等
*
稳定性:经过特定的繁殖方法和在特定的繁殖周期内,其特征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地区性: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 时间性:使用周期。 2.3良种的作用:良种是优良品种的简称。 2.3.1提高单产。 2.3.2改进品质。 2.3.3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2.3.4增强适应性及抗逆性。 2.3.5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2.3.6适应集约化管理。
园艺植物育种学--绪论
*
*
1.园艺育种学概念及主要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新品种选育出后要加速繁育,尽快的推广应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988年有人实验将人干扰素在芜菁上表达,目的是检验人干扰素的出现是否能抑制病毒感染。尽管结果是否定,但实验在偶然中揭示了植物可用于生产具有药用功能的外源蛋白质。
植物育种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综合。因此要求植物育种家不仅需要有科学的造诣,而且也要求有艺术的修养。由于植物有机体过于复杂,迄今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因此育种的成就不仅依赖于科学,也往往依赖于尚未上升到理论的经验,甚至机遇。
育种学的任务是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基因型,而不是改变其表现性。育种学要改变的遗传模式是与经济用途有关的遗传模式,即重视育种的实际意义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4.植物育种的历史与发展
园艺植物育种学
第一章绪论品种:育种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具有稳定、整齐、特异的,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经济性状,并且具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对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来讲是来自实生或芽变的无性系群体。
遗传改良: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创造的变异。
●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
品系:育种过程中表现优良的株系。
良种: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区生产上有发展前途,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良种是优良品种的简称。
良种的作用:①增加产量;②改进品质;③延长产品的供应期;④增强抗逆性;⑤增强抗病虫性;⑥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育种致力于改良遗传因素,提高园艺植物优质和高产的内在潜力;栽培着重改进环境因素,使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育种目标形状:①高产稳产;②优质;③适应性强;④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⑤不同成熟期;⑥适用于机械化生产。
产量:种植密度,单株结果数,坐果率。
品质:感官品质(大小、形状、色泽、外质、风味、香气、肉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花期,结果期,采收期。
开花植物成熟期:开花期第四章种质资源种质(即基因):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库: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组成。
种质资源归并为:主栽品种,地方品种,原生种及原始栽培类型,近缘种和育种材料。
●整株水平,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组织水平。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①地球是生命的基础;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宝贵的人类财富;③是利用和改良生物的物质基础,是育种的原始材料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
●每种作物都有一个独特的初生起源中心。
P52同源平行变异律:相近的种和属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惊奇的平行现象。
(利用范围:选择育种,倍性育种和诱变育种)P53种质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种子保存,种植保存,离体试管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第五章引种简单引种的遗传学基础:①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②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③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
园艺植物育种学
2、开花授粉习性
马铃薯为自花授粉、聚伞花序
开花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即白天开花、夜间闭合
4.天然籽实生苗育种(昆虫传递授粉,天然过程)
5.杂交育种1).亲本材料的选择2).亲本材料的种植3).杂交技术-材料用具杂交工具:剪刀、镊子、玻璃瓶、药品:70%酒精。①选株与整序②去雄⑶授粉马铃薯
杂交后代的培育和选择
1杂种实生苗的培育和选择②无性繁殖一代的选择(无性系选种圃)③无性繁殖二代的选择(品系预备试验)④品种比较试验⑤区域试验⑥生产试验和示范
番茄的雌蕊在花药开裂前2d就具有受精能力,其受精能力可持续4d。番茄开花需要15℃以上的温度。夜温为15℃、昼温为25~28℃量适宜于番茄授粉、受精,35℃以上的高温对花粉及胚囊有不良影响。
4、主要性状遗传
(1)茎①茎直立×非直立F1为非直立;②茎高秆×矮秆F1为高秆
(2)封顶无限生长×自封顶F1为无限生长,F2中无限生长:自封顶=3:1。
2.质地果实的质地主要指果实的坚实度以及果肉与心室内含物的比例。影响番茄硬度的因素有表皮坚韧度、果肉硬度及果肉与心室的比例。
3.风味较高的含糖量、较高的糖/酸比外,还应有一定的含酸量,否则即使有良好的糖/酸比和含糖量,也会感到缺乏甜酸的口味。
4.营养价值番茹果实的营养价值除糖酸外,主要在于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原。番茄果实中的β-胡萝卜素能转变为维生素A原。
1、不少品种的花器发育不健全,受精作用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严格,增加了自交和杂交的困难。
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决定生物遗传性状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
5.核心种质:选择全部种质资源的一部分,以最小的资源份数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地代表全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6.种质库:种质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
适合种子繁殖的园艺作物。
7.品种:经过人工选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和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上相对一致,并将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8.多系品种:是若干个农艺性状表现型基本一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相似品系的混合体。
9.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10.种质保存:利用人工或天然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11.种质资源同: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的苗网或者园地。
适合于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
12.种质创新: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含有特定有益基因或基因组合,满足人们特定需求的新材料的过程。
所得到的目标材料称为创新种质。
13.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14.简单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
15,驯化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
16.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2.品种: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求,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内不妨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性状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两个亲本所配特定的杂交组合与所涉及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平均值相比,其生产力高低的指标。
4.亲和指数:平均授粉一朵花所结点的种子粒数。
5.品种审定: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审查,并作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推广的决定。
6.品种退化: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其逐渐丧失优良性状,失去原品种典型性,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品种退化。
7.母系选择: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8.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
9.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栽培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纯化及比较鉴定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
10.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按照一定的育种目标,在其加倍后代中选育亲品种的方法。
11.集团选择法:根据不同的特性把性状相似的优株归并成几个集团,将从不同集团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小区,一边集团间或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从而选出优良集团。
12.自交系:一般是指异化或常异花授粉植物,经连续多代自交,使异质基因分离、纯合,获得性状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能够自我繁殖的群体,广义的自交系包括自花授粉植物的纯系。
13.雌性系: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通过选育获得的植株上只生雌花不生雄花,并且这种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系统。
14.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亲本系或品种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生产力(如产量或其他性状)。
即是该亲本与其他亲本配成的F1的平均值与该试验的全部F1的总平均相比的离差。
园艺作物育种学
2)、外地品种资源
引自外地区与外国的品种,特别是原产于起源中心与次生中心的许多原始品种,具有不同的物理学和经济学上的遗传性状,有些是本地区品种所欠缺的,从中可以筛选出一般品种所没有的特殊种质。但是,外地区与外国的品种,对本地区的环境条件,一般大都不能全面适应。在育种上主要是从中选用具有某种有利基因的品种,导入到要改良的品种中去。
我国园艺作物作物品种不仅类型繁多,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优良性状和品质。为育种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公元前我们祖先食用的蔬菜种类就有:瓜、瓠、芋、韭、葱、薤、蒜、芜菁、菱、荷、芹、荀、姜等40余种。以后从国外被引进的各种园艺作物在我国繁衍演变,已产生了丰富的品种和类型,成为次生起源中心。
5、种质资源的收集
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需要达到的目的。有了明确的育种目标,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是有效地选择种质资源和相应的育种方法。
育种目标包括生物学的目标和经济学的目标。
生物学的育种目标,就是在一定时间、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作物通过改良后所应具备的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等;经济学的目标,则指作物经改良后所达到的经济效益。由于生物学目标通常是经济学目标的基础。
一、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1、种与品种的概念
种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有三个特点:
1)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生理遗传特征;
2)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
3)不同种间不能交配或不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
2、品种:是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童期(童性):实生树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不能稳定持续开花的时期。
4、营养系品种:在营养系杂交育种中,通过无性繁殖来保持品种的同型杂合、利用亲本的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的品种。
5、异源多倍体: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6、诱变育种:利用人工诱发的遗传物质变异以育成新品种的途径称为诱变育种。
7、品种审定:是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其进行审查,并做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的决定。
8、品种退化: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过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的现象。
9、集团选择法:介于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之间的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的特性把性状相似的优株归并成几个集团,集团内自由授粉,集团间防止杂交,以便集团间以及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
10、母系选择法:对所选的植株不进行隔离的选择方法。
优点是无需隔离,较为简便,生活力不易退化;缺点是选优选纯的速度较慢。
11,遗传体系,12,有性繁殖,13,异花授粉植物,14,自花授粉植物,15,杂种优势,16,回交,17,添加杂交,18,有性杂交育种,19,自交不亲和,20,芽变,21,轮回亲本,22,种质资源,23,品种退化,二,填空题,1园艺植物育种目标总的趋势是培育,2瓦唯洛夫和茄考夫斯基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分别化为个和个。
3不会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的是授粉植物4园艺植物芽变产生的主要来源是5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的两种基本选择法是和6我国目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大体可分为国家级,,三个不同的层次。
7种质资源的研究方法有种质资源考察,征集;;。
8芽变的特点有,,,,局限性和多效性。
园艺植物育种学
绪论(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品种优良性: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要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品种适应性: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不时出现的逆境的适应和对一定的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对加工及其工艺过程的适应等。
4、品种整齐性:包括品种内个体在株型、生长习性、物候期等方面相对整齐一致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对整齐一致。
5、品种稳定性: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保持前后代遗传的稳定。
6、品种特异性: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性状。
二、填空题1、园艺植物育种学主要内容可以用查、引、选、育、繁来概括2、进化的基本要素有遗传、变异、选择。
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首先在于选择的主体不同,其进化的共同法则是优胜劣汰。
4、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三、判断题×1、优良的品种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良种。
√2、植物利用器官的大型化,色泽和性状的多样化,气味、香气及外观品质的改进,刺毛等防御结构的退化或消失都是人工进化的结果。
×3、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都是人工培育出的莴苣新品种。
×4、夏菊、夏秋菊都是菊花的新变种。
√5、品种特异性指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标志性状。
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优良品种有什么作用?(1)增加产量(2)提高品质(3)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4)增强抗逆性,增强抗病虫性(5)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2、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有何差异?(1)时间(2)隔离(3)进化的主体和方向(4)进化的原材料(5)选择的目的性和计划性(6)类型的多样化方面3、简述园艺作物育种的发展趋势(1)育种体制上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市场、竞争、质量观念②育种单位,“繁、育、销”一体化③主管部门,宏观调控④切实搞好知识产权保护(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种质等)(2)育种目标及技术上①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丰产育种、品质育种、抗逆育种、特定需要等。
“园艺作物育种学”学习指南
“园艺作物育种学”学习指南一、课程简介《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是研究园艺作物品种选育原理与方法的科学,亦是园艺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现代遗传学、现代生物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科学,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和生产对园艺作物品种的要求,研究园艺作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并采用系统选择、有性杂交、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法,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园艺作物品种的需要。
二、学习目标在掌握遗传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掌握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及开发利用的原理,熟练掌握园艺作物引种、选种、杂交育种、优势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与良种繁育等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弄清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原理,能较熟练地从事园艺作物育种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三、各章节学习要点绪论第一节园艺作物育种学的范畴学习要点:掌握园艺作物育种学的概念,了解园艺作物育种的作用和任务。
第二节园艺作物的育种目标学习要点:理解园艺作物育种目标的多样性,掌握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第三节园艺作物育种发展和成就学习要点:了解园艺作物育种发展和成就。
第四节园艺作物育种的发展趋势学习要点:理解园艺作物育种在种质资源创新、育种目标、育种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学习本课程的任务与要求学习要点:了解本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园艺作物育种学的概念与任务;园艺作物育种的目标及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园艺作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园艺作物育种学的概念和任务,掌握掌握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了解园艺作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种质资源第一节种质资源的作用与现状学习要点: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理解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种质资源工作的现状。
第二节种质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学习要点:了解掌握种质资源的分类方法,掌握各类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用途。
第三节园艺作物的起源与进化学习要点:了解种质资源起源的学说,掌握瓦维洛夫种质起源学说的主要内容。
【精品】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
【精品】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
园艺作物育种学是研究园艺作物的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等方面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改良和选育,培育出品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强的新品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
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观赏树木等,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装饰和营养作用。
而园艺作物的育种则是通过传统和现代育种方法,将有利性状遗传到下一代,并逐渐积累和改进这些有利性状,以提高种植品种的适应性、耐性和产量。
园艺作物育种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基础研究:对园艺作物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探索有利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2. 种质资源评价:对园艺作物的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确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种质资源。
3.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配制新种质,利用亲本间的遗传亲缘关系,迅速累积有利性状,并在新品种中实现优势亲和基因的重组。
4. 突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诱变剂诱发植物突变,筛选出新特性的变异体,如新的形态或新的抗病性,作为新品种的育种材料。
5. 分子育种:利用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技术,对园艺作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研究和利用,加速选育进程,提高品质和产量。
园艺作物育种学对于园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选育出抗性强、适应性好的新品种,可以提高作
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园艺作物育种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
5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物处理
6免疫学方法的应用
7试管受精
8体细胞融合
杂种不育的主要表现:1受精后的幼胚布发育,发育不正常或中途停止
2杂种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间缺乏协调,影响胚的正常发育
3虽能得到包含杂种胚的种子,但种子不能发芽,或虽发芽。但在苗期或成株前夭亡
4杂种植株不不能开花,或雌雄配子不育,因而造成杂种的结实性差,甚至完全不能结实。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种植物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其中也包括采取某些措施,使引入植物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窄,只能通过改变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
生态学研究: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自然环境和栽培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光照温度水分大气风俗)
果树南种北引因素:植物综合生态环境的相似性是引种的重要依据。1温度。通常冬季气温过低或夏季气温不足,限制果树北引,而冬季或夏季气温过高则限制果树的南移。温度条件不适,影响果实的产量与品质。高温是果树南种北引的主要限制因素。夜温过高常影响某些果树的正常生理活动。活动积温2光照。光照对果树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日照强度、时间和昼夜交替的光周期。3降水和湿度。在果树引种时应考虑其对水的需求及其耐旱涝特性。果树需水量又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温度越高需水量越大,果实成熟期对降水量的要求是越低越好。4土壤。包括持水力,透水性,含盐量PH值和地下水位的高低5地形地势与水域。
激光诱变效应1光效应2热效应3压力效应4电磁场效应
辐射诱变的方法:1外照射(种子照射 花粉照射 营养器官照射)2内照射(浸种法 注射或涂抹法 施肥法)
园艺育种学——精选推荐
园艺育种学0绪论园艺是⽂明的标志园艺业是我国乃⾄世界上万年青的产业,它与⼈民⽣活、国家安定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园艺业必将在国民经济与⼈民⽣活中所占份额越来越⾼。
园艺作物育种学(Breeding of garden crops)是园艺学(Gardening)的⼀个主要分⽀学科,它以现代遗传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并以⾃⾝的科学实践不断补充、修正和发展遗传学,是⼀门创造性的科学。
它综合运⽤现代遗传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如植物学、⽣理学、⽣物化学⽣态学、细胞学、解剖学、栽培学、分类学、病理学、昆⾍学、微⽣物学、分⼦⽣物学、⽣物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的理论与技术、对园艺作物的遗传性(种性)进⾏有效地管理、控制和改造,以加速新品种选育进程。
1 园艺作物育种学的范畴改进园艺作物的遗传特性,使选育出的新品种符合⽣产的需求,增强适应性,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能产⽣更⼤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园艺作物育种学的研究范畴。
1.1 园艺作物育种学的定义及内涵园艺作物育种学与植物作物育种学密切相关,因此植物育种学的定义也就是园艺作物育种学的定义。
Smi (1966)对植物育种学下了⼀个最为确切、全⾯和深刻的定义。
定义如下:Plant breeding was defined by Smith as the art and science for improving genetic pattern of plants in relation of their economic use. 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来阐述园艺作物育种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1.1.1园艺作物育种学不仅仅是⼀门科学,⽽且是⼀种艺术,它与精密科学不同,这些学科只是学科⽽⾮艺术,它与绘画、⾳乐等也不同,后者只是艺术⽽⾮科学。
⽽园艺作物育种学既是科学⼜是艺术,是⼆者的综合,因此它的内涵更为复杂和深刻。
需要指出⼀点,园艺作物育种学家不需要有科学的造诣,⽽且也需要有艺术的修养。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内容和主要任务。
概念: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和繁殖优良品种,特别是改良经济性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育种目标的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4)人工选择的理论及方法;(5)主要目标性状的鉴定、遗传规律;(6)各种育种方法与应用;(7)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鉴定)、推广。
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种质资源;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通过各种育种途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改良品种的遗传素质与群体构成,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的新品种或新的类型。
并且在繁殖与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提供量足、质优、价廉的生产用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
2.根据你掌握的进化理论与遗传学的知识,谈谈自然进化、人工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
进化结果是更适应环境,适者生存。
人工进化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人工选择的方向。
进化结果是更适于生产,更是人类的需要。
人工进化比自然进化速度快。
二者的方向不完全一致。
遗传改良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特性:(1)特异性: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2)一致性:品种内个体间的主要经济性状相对整齐一致。
(3)稳定性:经过繁殖,品种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变化。
(4)地区性:每个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地区和适宜的栽培条件。
(5)时间性:每个品种又有一定的寿命,即使用期限。
要不断创造符合需要的新品种来更换过时的老品种。
(6)局限性:每个品种都会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符合生产、加工或消费要求。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简介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植物的选育、繁殖和改良技术。
通过育种学的研究,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类提供优质的食品、药材和观赏植物。
园艺植物育种的意义园艺植物育种学对农业、环境和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通过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价值。
2.抗病虫害和抗逆性强:通过培育抗病虫害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丰富多样的食品和药材:园艺植物育种可以培育出更多种类的蔬菜、水果和药材,满足人们对多样化食品和药材的需求。
4.美化环境:通过培育观赏植物的新品种,可以美化城市和乡村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园艺植物育种的方法园艺植物育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选择育种:根据植株的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等指标,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通过不断选择和交配,逐渐改良种质,培育出优良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利用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人工授粉,通过亲本间的杂交,产生杂种。
选择具有优异性状的杂种进行后代选择,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用途的新品种。
3.变异育种:通过诱导植物的自然或人工变异,筛选出具有特殊性状的变异体,并进行后代固定,培育出新品种。
4.基因工程育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的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实现特定性状的改良和转移。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加速育种的进程,缩短培育新品种的时间。
园艺植物育种的挑战和前景园艺植物育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复杂的遗传背景、长时间的育种周期、不适应环境变化等。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园艺植物育种的前景非常广阔。
1.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性状的精准改良,使育种更加高效和准确。
2.运用现代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遗传机制,加速育种的进程。
3.结合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共16文档
园艺植物育种学85学时(理论55实验30) 1.5周实习6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是园艺学科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整个园艺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果树、蔬菜和花卉等园艺植物的育种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需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遗传学基础理论的条件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掌握种质资源保护、保存及开发利用的原理,掌握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芽变选种之原理,熟练掌握植物引种与驯化、选择育种及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原理。
(二)实验技能方面本课程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保存的方法、植物引种、杂交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及良种繁育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参观和示范,使学生了解辐射诱变育种及各种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1页三、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总论绪论(1学时)0.1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范畴和作用1范畴和任务(遗传学与育种学,变异与遗传,育种目标)2育种学的作用(品种的概念,品种选育与植物进化的关系)0.2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历史和成就0.2.1育种手段的发展和各阶段的成果0.3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0.5.1生物多样性与品种多样化0.5.2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0.5.2 育种周期缩短0.5.4信息技术与定向培育第1章育种对象和目标(2学时)1.1不同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的特点1.1.1.多年生植物的育种特点1.1.2. 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育种特点1.1.5.自花授粉植物的育种特点1.1.6.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特点1.2育种对象的选择方法及原则1.3育种目标1.5.1概念1.5.2品质1.5.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选择1.5.4抗逆性1.5.5抗病虫1.5.6其它育种目标1.4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第二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4学时)2.1种质和种质资源2.1.1.种质和种质资源的概念2.1.2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重要性2.1.3种质资源的类型及特点2.2种质资源的调查2.2.1.种质资源调查的原则2.2.2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2.3种质资源的保存2.5.1就地保存2.5.2迁地保存2.5.3资源圃保存2.5.4种子保存2.5.4利用保存2.5.5组织培养保存2.5.6基因文库保存2.4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2.6.1植物学性状的评价2.6.1.1质量性状的评价2.6.1.2数量性状的评价2.6.2经济性状的评价2.6.3种质资源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第3章园艺植物的引种与驯化5.1引种的概念和作用5.1.1简单引种5.1.2驯化引种5.1.3引种的作用5.2引种的原理5.2.1遗传学原理5.2.2生态学原理5.3引种的方法5.4引种应注意的事项第4章选择育种(4学时)6.1选种与选择6.2.1选择的概念6.2.2选择的基本的原理6.2两种基本选择方法6.2.1混合选择法6.2.2单株选择法6.3植物繁殖方法与选择方法2.5.1繁殖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6.5.2选择方法6.4选择程序6.6.1原始材料圃6.6.2株系比较圃6.6.3品系比较圃6.6.4品种比较圃6.5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6.5.1选择方法与程序应用6.5.2加速选择的主要方法6.6缩短多年生果树童期的主要方法6.6.1概念与意义6.6.2技术与方法6.7株选6.7.1株选的原则6.7.2株选的时期和方法6.8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6.8.1选择群体的大小6.8.2群体的变异幅度6.8.3性状的遗传力第5章无性繁殖条件下的遗传变异与芽变选种(2学时)5.1活体无性繁殖条件下的遗传变异5.1.1无性繁殖的类型与芽变的概念5.1.2芽变的类型和意义5.1.3芽变的特点5.1.4芽变的细胞学和遗传基础5.1.5嵌合体的概念、类型及其纯化5.2芽变选种的方法与程序5.2.1芽变选种的目标5.2.2芽变选种的时期5.2.3对变异的分析5.2.4芽变选种程序和步骤5.3离体无性繁殖过程中的变异的利用(营养系微突变)1.1.1变异类型与意义5.5.2变异的来源5.5.3变异的利用第6章杂交育种(4学时)1.2杂交亲本选择和选配6.1.1亲本选择的原则6.1.2亲本选配的原则1.3杂交方式和技术6.2.1杂交方式6.2.2杂交技术1.4杂交后代的选育6.5.1杂交的后代的处理:纯合品种的选育(系谱法、混合法、单子传代法)杂合体和利用6.5.2杂种的培育1.5回交育种6.6.1回交的概念、意义、作用6.6.2回交的遗传效应6.6.3回交的育种方法第7章杂交优势及育种(6学时)7.1杂种优势及利用7.1.1杂种优势概念、表现、特点7.1.2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7.1.3影响杂交一代种利用的因素7.2杂交一代选育程序7.2.1优良自交系的选育7.2.2亲本自交秒的配组7.3杂交种子的生产1.1.1简易制种法7.5.2亲本自交系的配组7.5.3利用化学杀雄制种法7.5.4利用雌性系制种法7.5.5利用雌株系制种法7.5.6利用雌性不育系制种法7.4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7.4.1利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一代种子的意义7.6.2雄性不育类型与表现7.6.3雄性不育系的选育7.5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和利用7.5.1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交一代种的意义7.5.2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和生理机制7.5.3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7.5.4自交不亲和系的制种方法7.5.5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与保存第8章远缘杂交育种(2学时)8.1远缘杂交的意义和特点8.1.1远缘杂交的意义(育种意义、生物学意义)8.1.2远缘杂交的特点(不亲和性、不育性、后代分离、广泛性)8.2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其克服的方法途径8.2.1远缘杂交的难交配性及其克服的方法8.2.2远缘杂交的难育性及其克服的方法8.2.3远缘杂交的难稔性及其克服8.3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8.3.1远缘杂种分离的特点8.3.2远缘杂种的鉴定8.3.3远缘杂交的后代的选择与利用8.4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第9章诱变育种(2学时)9.1诱变育种的概念及其特点9.1.1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谱9.1.2改变单性状、进行品种修饰9.1.3 诱变体较稳定、缩短育种周期9.1.4其它9.2物理诱变9.2.1辐射的种类及特点9.2.2辐射剂量9.2.3辐射作用机理9.2.4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及辐射剂量的确定9.2.5辐射处理的主要方式9.3化学诱变9.3.1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和特性9.5.2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理9.5.3化学诱变的处理方法9.4突变体的鉴定和利用9.4.1突变体的鉴定:形态、细胞学、分子9.6.2突变体的筛选和利用:M1和M2代有性繁殖第10章染色体倍性操作与育种(2学时)10.1倍性育种的目的和意义10.1.1多倍体在倍性育种中的作用10.1.2主要园艺作物的多倍体10.2多倍体的特点和鉴定10.2.1特点10.2.2形态、细胞学鉴定10.3多倍体培育的方法与途径10.5.1从自然界中选育多倍体10.5.2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10.5.3人工诱变产生同源多倍体10.5.4细胞融合创造异源多倍体10.4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10.4.1单倍体的类型及特点10.4.2获得单倍体的方法途径10.4.3单倍体的利用第11章生物技术育种(2学时)11.1组织与器官培养11.1.1组织与器官培养的类型11.1.2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11.2细胞育种11.2.1体细胞的分离与培养11.2.2体细胞变异的鉴定与分离11.2.3 体细胞杂交11.3分子育种11.3.1园艺植物性状的分子标记11.3.2基因的分离与克隆11.3.3载体的构建与基因的转移11.3.4分子育种后代的选择与利用第12章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2学时)12.1品种审定12.1.1育种的一般程序12.1.2品种区域化试验12.1.3品种试验12.1.4品种审定与推广12.2良种繁育12.2.1育种繁育和意义与程序12.2.2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12.2.3品种退化原因及克服方法12.2.4种子、种苗检验第二部分:各论第13章蔷薇科植物育种(4学时)13.1苹果育种13.1.1育种目标13.1.2种质资源13.1.3生物学特征13.1.4育种方式和技术第10页13.2桃育种13.2.1育种目标13.2.2种质资源13.2.3生物学特征13.2.4育种方法和技术13.3梨育种13.3.1育种目标13.3.2种质资源13.3.3生物学特性13.3.4育种技术和方法13.4.1育种目标13.4.2种质资源13.4.3生物学特征13.4.4技术与方法13.5月季育种13.5.1月季育种13.5.2育种目标13.5.3种质资源13.5.4技术与方法第14章十字花科植物育种(4学时)14.1甘蓝育种14.1.1育种目标14.1.2种质资源与类型14.1.3生殖生物学14.1.4 种质资源和方法14.1.5良种繁育体系 14.5.2白菜育种第11页14.2.1育种目标14.2.2种质资源与类型14.2.3生殖生物学14.2.4 育种途径和方法第15章茄科植物育种(4学时)15.1番茄育种15.1.1育种目标15.1.2种质资源与类型15.1.3生殖生物学15.1.4 育种途径15.2.1育种目标15.2.2种质资源与类型15.2.3生殖生物学15.2.4育种途径15.3马铃薯育种15.5.1育种目标15.5.2种制裁资源与类型15.5.3生殖生物学15.5.4育种途径和方法第16章芸香科植物(柑桔)育种(4学时)16.1育种目标16.2种质资源16.3生物学特性与育种策略16.4育种技术与方法第12页第17章菊科植物育种17..1菊花育种17.1..1育种目标17..1.2种质资源17..1.3生物学特性17..1.4技术与方法17.2.其它菊类植物育种17.3..1金盏菊17..2.2非洲菊第18章葫芦科植物育种(4学时)18.1黄瓜育种18.1.1育种目标18.1.2种质资源与类型18.1.3生殖生物学(花器、性型、授粉)18.1.4育种途径和方法:杂交育种杂种育种(雌性系等)18.2西瓜育种18.2.1育种目标18.2.2种质资源与类型18.2.3生殖生物18.2.4育种途径和方法:杂交育种、杂优良种、无籽瓜育种(3倍)少籽瓜育种(染色体易位系)第19章百合科植物育种(2学时)19.1麝乍百合育种第13页19.1.1育种目标19.1.2种质资源19.1.3生物学特性19.1.4技术与方法19.2其它百合类育种19.2.1卷月19.2.2兰州百合第20章兰科植物育种(2学时)20.1中国兰花育种20.1.1育种目标20.1.2种质资源20.1.3生物学特性20.1.4技术与方法20.2热带兰花育种20.2.1育种目标 20.2.2 种质资源 20.2.3 生物学特性 20.2.4 技术与方法第21章其他植物育种(2学时)21.1猕猴桃育种21.1.1育种目标21.1.2种质资源21.1.3生物学特性21.1.4育种方法与技术21.2香蕉育种第14页21.2.1育种目标21.2.2种质资源21.2.3生物学特性21.2.4育种策略与技术21.3唐菖蒲育种21.3.1育种目标21.5.2种质资源21.5.3生物学特性21.5.4技术与方法21.4菜豆育种21.4.1育种目标21.6.2种质资源21.6.3生殖生物学21.6.4育种途径与方法四、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30学时)(根据情况每年选择十个实验)实验一种质资源研究(3学时)实验二园艺植物田间株选(3学时)实验三花粉育性特性观察(3学时)实验四倍性材料的叶片气孔特征观察(3学时)实验五园艺作物实生后代抗逆性选择试验(3学时)实验六园艺作物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3学时)实验七秋水仙素诱导园艺作物多倍体(3学时)第15页实验八园艺作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3学时)实验九芽变实生选种方法(3学时)实验十园艺作物产量配合力的测定(3学时)实验十一果实性状观察(3学时)实验十二参观辐射育种实验室(3学时)(1.5周实习,每两周半天实习,实习内容为管理试验材料)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经典整理:园艺植物育种学
经典整理:园艺植物育种学1.种质与种质资源:种质是遗传物质,能够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种质资源是指具有种质并能够繁殖的生物体。
2.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是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如产量或其他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
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它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形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3.芽变选种与实生选种: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是将优良的芽变选择出来,经过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实生选种是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4.合成杂交与添加杂交:合成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先配成单交种,然后将两个单交种杂交。
添加杂交是指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
5.童性和童期:童期是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具备开花潜能的这一段时期。
童性是指植物在童期内未发育出性器官的状态。
6.雄性系和雌株系:雄性不育系是指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即雄性不育系。
雌性系是指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7.外照射与内照射:外照射是指核辐照射的一种方式,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外,使生物受到来自外部的射线照射。
内照射是指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
8.CMS和GMS:CMS指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母体遗传、花粉败育和雌蕊正常。
GMS是指细胞和雄性不育,该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不育基因控制,不受细胞质影响,没有正、反交遗传效应。
9.品种与品系:品种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品系指来源于同一祖先,性状表现大致相同的一个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就是通过对园艺作物遗传组成的改良,以选育更易于栽培和利用价值更高的优良新品种,同时还要进行良种种子的繁殖。
现代园艺作物育种不仅利用自然界现有变异选育优良品种,而且还将根据需要,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杂种优势、人工引变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选择,应用比较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来提高选择的效果,结合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加速材料的纯合和繁殖加代,尽可能地缩短育种周期,通过田间比较试验,评选出优良新品种。
一、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1、种与品种的概念种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
有三个特点:1) 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生理遗传特征;2) 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3) 不同种间不能交配或不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某种栽培植的一个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个体间在形态、生物学和经济性状方面保持相对一致性。
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一时期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种与品种的区别:甘蓝的不同种萝卜的不同品种1) 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而品种是人工选择形成;2) 种的遗传性不稳定,而品种的遗传性稳定;3) 种不具有时空性,而品种有很强的时空性。
2、优良品种的作用1) 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和抗逆力;2) 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良种的作用也十分显著;3) 优良品种在增强抗病力和抗逆性方面效果特别显著;4) 现代化商品园艺作物的生产,对品种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如保护地栽培、产品加工,就需专用品种。
二、我国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和主要成就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网室内人工蕾授粉情形1、普遍地开展了资源调查和地方品种整理工作;2、广泛地进行了园艺作物引种工作;3、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效显著;4、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5、以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育种为主体。
三、国际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1、突出新的育种目标;2、重视种质资源研究;3、重视育种新途径新方法的研究;4、实行多学科协作配合的综合育种;5、以常规技术为主,并积极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四、育种目标分页:1,2育种目标(breeding obijectives)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需要达到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育种目标,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是有效地选择种质资源和相应的育种方法。
育种目标包括生物学的目标和经济学的目标。
生物学的育种目标,就是在一定时间、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作物通过改良后所应具备的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等;经济学的目标,则指作物经改良后所达到的经济效益。
由于生物学目标通常是经济学目标的基础。
1、产量高产是优良品种的基本特征,因而是园艺作物育种的基本目标。
作物的产量是作物的遗传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全部的光合产物的获量。
经济产量:指的是同一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可以作为商品利用的部分(如甘蓝叶球、番茄果实等)的收获量。
2)产量的构成因素产量的构成因素:指产量这一性状的各组成成分。
产量的构成因素依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对叶菜类,一般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叶数和单叶重(或结球率和单叶球重);对果菜类,通常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果数和单果重。
作物的理论产量:每亩产量=每亩株数×单株平均果数×单果平均重3)影响产量的其他因素①栽培技术的改进;②土壤的改良;③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和有机肥料的正确施用;④杀菌剂、杀虫剂、除莠剂的科学使用等。
2、品质1)品质的概念品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性状,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生产水平、消费水平及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欧洲品质控制组织(EOQE,1976)给产品品质的定义是:“产品能满足一定需要的特征特性的总和”。
包括了产品本身的基本属性(特征、特性);并涉及所谓的“一定需要”,即社会属性。
园艺作物品质特征的基本属性包括营养学属性、卫生学属性、工艺学属性及感官属性等。
2)品质的内容①感官的内容;②化学的内容;③机械的内容;④物理学的内容。
3)影响品质的因素①特定品种的品质在本质上是受遗传性控制的;②品质也同样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矿质营养及栽培技术等。
4品质鉴定(quality evaluation):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评定产品品质的优劣。
园艺作物作物品质鉴定的内容主要是感官的品质特征、营养学特征,对加工类型,还须包括工艺学的特征。
3、抗病虫害4、其他目标1)抗逆力与适应性2)3)五、制定育种目标的基本原则1、制定目标要科学1)充分考虑生产和消费的需要;2)充分了解有关育种对象的科学知识;3)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2、制定的目标要明确1)要突出重点目标;2)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3、制定目标要有预见性1)要预见到近期内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变化;2)要注意兼顾长远发展的利益;4、制定目标要注意现实性1)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2)考虑品种的配套问题;第二节种质资源及引种种质资源工作是育种的基础,不论是常规育种,远缘杂交,倍性育种,辐射育种或杂交一代利用,乃至于遗传工程等都不能离开种质资源。
因此,不断地收集保存种质资源并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利用,永远是保证育种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引种是从外地和外国引进新作物、新品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园艺作物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一、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分页:1,2,31、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germplasm):指决定生物“种性”(遗传性)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的总体。
植物种质资源(plant germplasm resourse):凡携带有不同种质(基因)的各种栽培植物及其近缘种和野生种。
种质资源与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se)或基因资源(gene resourse)属同义语。
基因库(gene pool):则是指某一物种所包含的形式式基因的总和,它与种质资源的定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
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
新品种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有种质资源作为原始材料,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及性质,可以为:1)、本地品种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或称“农家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古老地方品种对本地环境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且包含较丰富的基因型;新推广的改良品种在适应新的条件和要求上优于古老的地方品种。
因此在研究利用种质资源时,首先必须以本地区的古老品种和新推广的优良品种为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对象。
2)、外地品种资源引自外地区与外国的品种,特别是原产于起源中心与次生中心的许多原始品种,具有不同的物理学和经济学上的遗传性状,有些是本地区品种所欠缺的,从中可以筛选出一般品种所没有的特殊种质。
但是,外地区与外国的品种,对本地区的环境条件,一般大都不能全面适应。
在育种上主要是从中选用具有某种有利基因的品种,导入到要改良的品种中去。
3)、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包括:栽培作物的近缘野生种和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
这些野生或半野生的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抗逆性,或者具有某些宝贵的新的种质(基因源)。
通过远缘杂交,把野生植物中优异的基因转移到栽培品种中来。
还可以合成异源多倍体,创造新种属、新作物。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产生的各种突变体,通过远缘杂交而创造的各种新类型,以及人工选育的各种育种系,基因纯合系和特殊的遗传种质等。
3、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种质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农业遗产与自然资源。
随着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新品种或杂交种的推广,使得很多老品种,特别是古老的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因而使通过长期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所形成的某些重要遗传资源有消失的危险。
而且新品种代替老品种进行得很快,往往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大面积推广某一二个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
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新的病害,就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植物种质流失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4、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主要园艺作物资源1)、作物起源中心学说苏联植物地理学家瓦维洛夫教授,把变种起源的区分为初生中心(Primary center of varietal origin)和次生中心,或称之为次级中心(Secondary centers of varietal origin)。
所谓次生中心,指的是从原始初生中心迁移过来析作物种重新形成的中心。
中国中心起源的主要蔬菜作物有大豆、菜豆(次生中心)、家山药、萝卜、芜菁(次生中心)、荸荠、菱角、莲藕、慈姑、蕹菜、芋、大白菜、小白菜、塌菜、薤、小根蒜、大黄、茄子(物种小果类型)、芥菜、葱、茎用莴苣、无棱丝瓜、中国南瓜、茼蒿、紫苏等。
大豆萝卜荸荠菱角慈姑芋小白菜茄子葱中国南瓜2)、中国主要园艺作物资源概况我国园艺作物作物品种不仅类型繁多,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优良性状和品质。
为育种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
公元前我们祖先食用的蔬菜种类就有:瓜、瓠、芋、韭、葱、薤、蒜、芜菁、菱、荷、芹、荀、姜等40余种。
以后从国外被引进的各种园艺作物在我国繁衍演变,已产生了丰富的品种和类型,成为次生起源中心。
5、种质资源的收集1)、收集种质资源的原则与范围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是应该尽可能地广泛收集。
其对象包括:①目前正在栽培的品种,尤其是那些濒临绝种的优稀地方品种;②过去栽培但现在生产上已淘汰的品种;③栽培作物的近缘野生种;④特别是遗传种质,如突变体,育种系,纯合自交系,无缘杂交的中间类型;⑤对人类可能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物种。
就我国,目前种质资源工作机构的现状,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国家一级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要负担僵重要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及与外国的交换和大规模的考察收集工作。
二是省一级目前我国主要负责对要地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三是育种机构一级主要根据本单位负担的育种任务与目标,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种质资源。
2)、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种质资源的收集,一般是通过征集和考察,美国研究成效显著。
对地方品种或新育种成的品种主要是向生产单位或育种单位征集;而野生或半野生种则主要通过野外观察;对国外资源的搜集,一般是通过出国考察或对外交换等途径。
同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不要遗漏收集对象的品种类型②在收集种质资源时要尽可能保持每份材料内最大可能的遗传变异度③现场观察收集时,必须有比较全面而明确的记录。
3)、种质资源的登记国际上现都采用一种叫护照数据记录(Passport data),这样的记录法包括:采种日期、地点、采集人、产地环境、植株性状、如果是别的种子库送来的种子,那么包括原编号及来源,这些材料,对于这份种子来说,永远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