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比较阅读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 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参考答案
(步骤一) “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
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
一阵西风吹过,小草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向我点头致意,我的衣襟也被风 儿兜满。在这闷热的傍晚,池塘里的荷花也热得发愁吧,此时她们一起将美 丽的面庞深深地躲藏在碧绿的叶伞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披襟拦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 热,
(2006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 简要说明。(4分)
设题角度
6、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如,2007年 江西卷: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 “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2010 年湖北卷: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 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 有何不同。
设题角度
4、不同诗歌描写相同或不同事物表现手法比较。如, 2012年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013年安 徽卷: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 赏析。2014年江苏卷: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2014年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如, 2013年安徽卷: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 分析。2014年新课标Ⅱ卷: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 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年天津卷: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第二种类型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解题指导】 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
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 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2003年春季北京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荷与___西__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
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 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 情。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 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分析两首词中不同词句的异同,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 比较。内容上,两首词都与“愁”有关,但原因、程度不同; 手法上,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以水喻愁,但是一个 是直接,一个是间接。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 衰的悲愤情怀。
(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傍__晚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单元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比较题型
• 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 —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 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 鉴赏能力。
设题角度
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如,2007年山东卷: 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 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1、求“同”关键词:春江、春水。 答案: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 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 2、存“异”关键词:离忧、故国,不尽、东流。 答案: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 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 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 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 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201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 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 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扫山云”是指掠过山头的 云,云动影生,惊动了栖息的鸦鸟。前句鸟因形(或影)而惊,后句鸟因光而 惊,二者是有差别的。动态的东西包含形与质,具体来说包括动作、声音、 光线等的变化,只要考虑到这一点,答出以动衬静这一表达技巧不是难事。 另外,在一般诗文中,山大多是静的,这些动态的东西往往会增加山的灵动 性,也可以更明显地衬托出山的幽静。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 “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 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 月光照射过来。(第 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调活泼有趣。
步骤三
第一种类型 语言比较鉴赏
【方法指津】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
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 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 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 慷慨等。
(2005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 岳阳而作此诗。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 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 云间一般。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 翩飘舞。
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 。动离忧, 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 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 使。
【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 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 以及社会的感慨。
【解析】第一首明显是一首送别诗,诗歌以景结诗,以水 喻情,相似点在“长”。第二首结句以眼前之水来抒发自 己的感慨。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低面深藏 碧伞中。
1wk.baidu.com比较表现手法 求“同”关键词
拟人
2、比较情感 存“异”关键词-- 回首 背 低 藏
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
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
“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求“同”关键词:
自许;鬓虽残、衰鬓斑
答案: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 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存“异”关键词:
谁知、心未死;空、衰、斑
答案: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无题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 析。
参考答案:前一首含蓄曲折,后一首明快直接。
《观祈雨》第二句表面写农民吹奏箫管、表演节目,恭迎 龙神,场面热热闹闹,其实热闹之下不难看出百姓的心急如焚, 焦虑不已,语句表达比较含蓄。后一首诗第三句用比喻形象描 绘农夫焦急忧虑的心理,语言比较明快直接。
【参考答案】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 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 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 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 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 心却并未死去!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如,2014年福建卷: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 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 请简分析。
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或形象分析。如, 2007年浙江卷: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 深沉的( )之感。2008年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 有什么不同?
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 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 较两者的异同。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
(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思乡之情(或“秋思”)
(考查思想内容)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 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 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考查形象)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 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 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 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7、不同时代或不同风格诗词比较。如2009年湖南卷: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 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2011年湖北卷: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 合诗句赏析。
答题思路
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 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 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这一程序。因此,工夫要下在 读懂诗歌上,下在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上。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曲),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 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注释)。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意象、意境,语言,艺术手法, 思想感情等)来寻求诗(词、曲)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分析,又要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4、诗歌比较鉴赏必须遵循的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 辨同析异。
参考答案
(步骤一) “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
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
一阵西风吹过,小草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向我点头致意,我的衣襟也被风 儿兜满。在这闷热的傍晚,池塘里的荷花也热得发愁吧,此时她们一起将美 丽的面庞深深地躲藏在碧绿的叶伞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披襟拦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 热,
(2006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 简要说明。(4分)
设题角度
6、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如,2007年 江西卷: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 “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2010 年湖北卷: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 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 有何不同。
设题角度
4、不同诗歌描写相同或不同事物表现手法比较。如, 2012年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013年安 徽卷: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 赏析。2014年江苏卷: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2014年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如, 2013年安徽卷: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 分析。2014年新课标Ⅱ卷: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 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年天津卷: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第二种类型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解题指导】 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
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 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2003年春季北京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荷与___西__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
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 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 情。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 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分析两首词中不同词句的异同,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 比较。内容上,两首词都与“愁”有关,但原因、程度不同; 手法上,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以水喻愁,但是一个 是直接,一个是间接。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 衰的悲愤情怀。
(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傍__晚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单元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比较题型
• 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 —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 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 鉴赏能力。
设题角度
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如,2007年山东卷: 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 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1、求“同”关键词:春江、春水。 答案: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 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 2、存“异”关键词:离忧、故国,不尽、东流。 答案: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 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 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 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 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201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 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 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扫山云”是指掠过山头的 云,云动影生,惊动了栖息的鸦鸟。前句鸟因形(或影)而惊,后句鸟因光而 惊,二者是有差别的。动态的东西包含形与质,具体来说包括动作、声音、 光线等的变化,只要考虑到这一点,答出以动衬静这一表达技巧不是难事。 另外,在一般诗文中,山大多是静的,这些动态的东西往往会增加山的灵动 性,也可以更明显地衬托出山的幽静。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 “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 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 月光照射过来。(第 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调活泼有趣。
步骤三
第一种类型 语言比较鉴赏
【方法指津】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
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 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 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 慷慨等。
(2005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 岳阳而作此诗。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 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 云间一般。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 翩飘舞。
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 。动离忧, 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 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 使。
【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 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 以及社会的感慨。
【解析】第一首明显是一首送别诗,诗歌以景结诗,以水 喻情,相似点在“长”。第二首结句以眼前之水来抒发自 己的感慨。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低面深藏 碧伞中。
1wk.baidu.com比较表现手法 求“同”关键词
拟人
2、比较情感 存“异”关键词-- 回首 背 低 藏
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
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
“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求“同”关键词:
自许;鬓虽残、衰鬓斑
答案: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 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存“异”关键词:
谁知、心未死;空、衰、斑
答案: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无题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 析。
参考答案:前一首含蓄曲折,后一首明快直接。
《观祈雨》第二句表面写农民吹奏箫管、表演节目,恭迎 龙神,场面热热闹闹,其实热闹之下不难看出百姓的心急如焚, 焦虑不已,语句表达比较含蓄。后一首诗第三句用比喻形象描 绘农夫焦急忧虑的心理,语言比较明快直接。
【参考答案】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 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 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 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 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 心却并未死去!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如,2014年福建卷: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 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 请简分析。
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或形象分析。如, 2007年浙江卷: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 深沉的( )之感。2008年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 有什么不同?
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 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 较两者的异同。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
(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思乡之情(或“秋思”)
(考查思想内容)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 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 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考查形象)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 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 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 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7、不同时代或不同风格诗词比较。如2009年湖南卷: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 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2011年湖北卷: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 合诗句赏析。
答题思路
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 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 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这一程序。因此,工夫要下在 读懂诗歌上,下在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上。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曲),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 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注释)。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意象、意境,语言,艺术手法, 思想感情等)来寻求诗(词、曲)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分析,又要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4、诗歌比较鉴赏必须遵循的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 辨同析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