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科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历史学科中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是历史学习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技能性知识,具体性与可操作性是其特征;策略性知识更多地针对学习者自身,涉及的面则较广。这两项学习目标涉及的内容很多,本节只选择几个重要的加以分析:程序性知识中选择编制图表的技能、历史表述的技能;策略性知识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自我监控的策略。

一、历史学科技能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并不是靠训练的次数多就可以很好掌握的,历史学科技能既包括操作技能的成分,又包括心智技能的成分,因此,只靠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学生的态度与对技能操作中规则的理解入手。

(一)编制图表的技能

136、

编制图表是整理知识的一种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用途很大。历史图表的编制需要掌握有关历史知识的结构,需要掌握概括与综合、分类与归

纳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理混乱、头绪复杂的地方,尤其是涉及到时间多而碎,地点交叉的历史事件,编制表格可以使这些知识变得条理分明,便于理解。

中学生编制表格的第一步是掌握表格的构成知识。表格的构成,从形式上看,它由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纵横交叉的线条与内容组成。初中生只要掌握简单的表格(即一级标目)就可以了,高中生可以掌握有二级标目的表格。第二步应当是依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表格的形式,同时概括地写出表格的总标题。表格的形式一般是用矩形表,也可以用圆瓣图或条形图等形式。圆瓣图常用来表示有百分比的数据,如英、法、美、德四国在19世纪末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比。条形图是用宽度相等的条形以其长短或高低比较数字资料的一种图形。条形图对数据之间的比较及反映数据的变化较为有效,如新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表格的总标题很重要,应能够反映统计表的基本内容以及表中资料所属的时间、地点。圆瓣图与条形图的优点是简洁形象、通俗易懂,但在学习中主要用于反映资料,而不是整理知识。第三步是确定纵横标目。首先将所要编写的内容进行分类,确定两个维度。如要将隋唐时期的知识用表格加以整理,可以确定维度一:朝代(隋、唐);维度二:知识内容(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艺术等)。历史表格一般将时间纬度作为纵标目(即维度一),将内容项目作为横标目(维度二)。复杂的表格还需要设计二级或标目,如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纵标目,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横标目,可以将时间维度再分时期、朝代两级,将内容维度分为:科学(天文、数学、医学等)、技术(农业、手工业等)两级标目(见表6---7)。

横标目

纵标目

总标题表6—7: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简介

最后,将要整理的知识内容分类概括,以简练的语言填入表格,有些内容要点较多,可以在加数字序号分点填入。

137、

(二)历史语言表述的技能

语言表述属于语文技能之一,在历史学科中的表述技能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思维能力最终需要依靠语言来将它表现出来,没有语言为中介,思想就很难产生与存在。可惜不少学生甚至教师不重视历史语言的表达技能,

阐述问题时,随意性太强,语言组织混乱,条理不清,论证不力,逻辑紊乱,这样也就很难进行深入持久地思考。因此,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掌握语言表述的技能。

首先,不论是对历史事实进行叙述、说明,还是议论,都会形成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语段。从语段里,可以看出词、句的使用是否恰当,句与句的联系是否合理,表述的层次是否清晰,都体现了语言技能的高低。历史语言技能的培养应当从语段开始。

其次,要注意历史语言表述的顺序。历史语言特别注重表述的顺序,这是由历史知识的特点决定的。学习时应当注意:(1)在叙述一个历史事件时,应先说整体,后说部分。如:“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代表是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其中,法国大革命的规模最大,斗争最猛烈,它曾掀起三次革命高潮,雅各宾专政成为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标志性事件。”如果把这几句话颠到过来,听话或阅读的人就不明白了。(2)历史语言表达的突出特征是将时间交代的清清楚楚,通常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就一件事而言,可以先写起因、经过,后写结果、影响。若写几件事,要按照时间先后叙述。(3)涉及同一时期,但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要按一定顺序表述。如由东到西,或由南而北等。中国古代史涉及秦、唐等朝代的疆域四至时,就是按顺时针方向,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进行叙述的。

第三,表述中的史论结合。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历史的论述或观点应当有史实作为证据给予科学的支撑,没有史实证据凭空议论不符合历史科学研究的精神。当然在中学环境中,学生可以依据的直接史实有限,主要依据的是书本上的间接史实,但这种研究的态度要培养。除了专门描述

或叙述历史事实以外,凡是涉及论述的地方,都需要用史实加以说明。

第四,表述的创造性与规范性。学生们都希望自己在表述时,才思泉涌,与众不同。这种要求体现了思维的独创性与敏捷性。但是,历史的表述与写散文是不同的,它还要求一定的规范性。如何将两者都能兼顾呢?我们认为应当先培养创造性,再培养规范性。(1)每一个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即将自己在思考问题时想到的所有答案要点记录下来,想到一点就记①……想到第二点就记②……依次为③……不要考虑对与错,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这在创造心理学中称为“头脑风暴法”,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提高思维的广阔性与敏捷性。(2)在上一步做到以后,就可以对表述的各个要点加以规范化。先对所有要点进行分类归纳,在找出分类的标准。然后,进行第二次整理,去掉错误的,合并重复的,补全不够完善的,

138、

这样一个要点全面,条理清晰的论述就形成了。我们以一个学生回答“五四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为例,加以说明(见图6--4)。

第一步:展开思路第二步:分类归纳第三步:整理完善

标准条理清晰的要点

①群众性①群众性、广泛性①参与程度群众性

广泛性

②广泛性

学生:先锋作用

③学生起了先锋作用②学生作用、②参与阶层工人:决定作用

工人作用的作用知识分子:领导作用

④反帝爱国③反帝爱国

⑤启蒙性④启蒙性③性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⑥工人起了决定作用④影响启蒙等

图6—4:表述创造性与规范性的操作示意图

二、历史问题解决策略的学习

历史学科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是紧密相连的,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而在解决各种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又加深理解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并能得到新的知识。但是,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有着严格的界定,它是指:当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利用时,指向于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这一定义将其严格限制在认知范围内,强调问题解决的个体性,即同一问题可能对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意义,在A生看来是问题,而在B生看来可能不算问题。加涅还认为应用知识不一定意味着解决问题,其标准是看知识在应用后有没有产生新的规则。如没有,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这就是说,在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