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教材勘误表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二版)教材勘误表

“物理化学”(第二版)教材勘误表
13
48
图2-1-3
图dxy
Z轴是垂直纸面,应在第4象区上面
54
式2-2-2
60
18
60
20
60
22
60
倒3
有核效电荷
有效核电荷
61
3
半径验
半经验
62
第4段
6
n=0
n=1
63
第2段
3-4
产生的附加能量使原来3p轨道一个能级
产生的附加能量,使原来3p轨道一个能级
70
倒数第2段
7
电子所感受到的屏蔽作用主要都是来自于内层电子
为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密度
15
9
16
6
20
例题1-4-1
21
式1-4-8
22
式1-4-16
22
倒5
24
式1-4-26
24
式1-4-27
24
式1-4-28和式1-4-29
26
表1-4-2
倒1
30
式I-3
30
式I-3
下面一行
31
倒2
32
14
32
16
rsinsincos
rsinsincos
32
式II-5
33
式II-17
ФyT2g
ФyT1u
201
式5-4-14
ФZT2g
ФZT1u
201
式5-4-16
202
图5-4-8
有三横
应该只有两横
209
10
使分子电离
是分子电离
214
习题5-5
(2)
(HCH=112,FCF=108.3)

2012-04-1物理化学上册勘误表

2012-04-1物理化学上册勘误表
f2 f1
= RTln
p 0
= RTln
p 0
律。
1 9.5
1 22
为假想纯组分的化学势, 为真实纯组分的化学势, 律的假想态。
G1 * ( NH 3 ) nRT ln
G2 * ( NH 3 ) nRT ln
G1 * ( NH 3 ) nRT ln
dS = 1 ¶V 1 ¶U ( ) dT + [() + p ]dV T ¶T V T ¶V T
加热成 373.2K 的水, (2)经恒容过程;分别达到平衡。 100kPa 等温经下列过程,
dS = 1 ¶U 1 ¶U ( ) dT + [( ) + p ]dV T ¶T V T ¶V T
C p - CV = [(
273K 等温可逆过程 终态
V ( V )T
降至 17.72℃ 从 17.72℃升至
dU T ( p )V p T
等温等压 △H=Qp
降至 17.2℃ 从 17.2℃升至
( U p )T T ( )V p V T
等温等压 △H=Qp
反 应 物
T1 p1 V1


反 应 物
trs Gm
CH4(g)+CO2(g)=2CO(g)+H2(g)
4
第四章 173 174 176 176 180 191 192 196 196 199 199 199 200 201 203 图 4.1 中 15 倒 13 倒8 7行 倒7 倒 11 倒 10 倒9 8 9 11 倒2 倒7 18~20 行 5 个 偏微分项下标 都加,p 8 倒5 倒3 倒1 7 倒 11 2

章慧配位化学勘误表

章慧配位化学勘误表

220 表中的文字排列混乱,栏之间相互 次的比较隔开,正确的表 5-27 在另一个文件《…图表问题》中
有关的内容不对齐,文字不居中
221 所有联吡啶配体符号的缩写 bipy 表 5-28 最后一行 吸收峰 1200 cm−1
221
O
[(bipy)2Mn
Mn(bipy)2]
O
第七行 221 …分为对称和不对称的,
250 手 性 配 合 物 的 合 成 主 要 有 三 种 方 手性配合物的获取主要有三种方法:
法:
倒数 12 行 258 确定…的绝对构型[34],
确定…的绝对构型以来[34],
倒数 10 行 258 以及用于验证相关的理论计算…
以及被用来验证相关的理论计算…
倒数第一行 258 圆偏振发光光谱
圆偏振发射光谱
全书统一,均改为 bpy
O
[(bpy)2Mn
Mn(bpy)2]3+
O
…分为对称和非对称的,
吸收峰 12000 cm−1
第九行 221 不对称体系的例子…
非对称体系的例子…
第 11 行 221 普鲁士蓝也属于不对称体系,
普鲁士蓝也属于非对称体系,
倒数第六行 使其广泛应用于光敏剂、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变
的问题。
K[trans-Co(NH3)2(NO2)4] (III)—Stereoisomers displaying CLAVIC
dissymmetry. Inorg. Chim. Acta, 1985, 96(1): 99-110.
倒数第三行 63 C的 2S电子的屏蔽常数σ1s
图 3-10 第三行右图中坐标轴 z
第四行 277 在结构上的不对称程度更大…

C__Users_liuzhen_Desktop_物理化学教材6-10章勘误表

C__Users_liuzhen_Desktop_物理化学教材6-10章勘误表

ln !ln im n i i i g S k t n k ==∑ln !ln im n i i i g S k t n k ==∏《物理化学》第6-10章勘误表序号 页码 行 误正1 193 倒2 式(6.14)式(6.14)2197正2-3式(6.24)⎥⎥⎦⎤⎢⎢⎣⎡⎪⎭⎫ ⎝⎛⎪⎭⎫ ⎝⎛=+⎪⎭⎫⎝⎛∂∂+=25232,2ln ln ln e N V h mkT Nk NkT Q NkT N Q Nk S VN t π式(6.24)改成:⎥⎥⎦⎤⎢⎢⎣⎡⎪⎭⎫ ⎝⎛⎪⎭⎫ ⎝⎛=⎪⎪⎭⎫ ⎝⎛+=+=+=25232252ln ln ln 25ln 23!ln e N V h m kT Nk e N Q Nk NkN Q Nk Nk N Q k S t t N t t π3201正7例6.3解(1)6.71282==h IkT Q r π 22871.62r IkTQ hπ== 4 226 倒1330.9449.44100.100010m cκ--Λ===⨯⨯330.9449.44100.100010m cκ-Λ===⨯⨯ 5 235倒9 表7.5非电解质3-1 LaCl 3 123()γγ+-∙表7.5非电解质3-1 LaCl 3 134()γγ+-∙6 260 正1 ln A z z I A m γ±+-''=-=-ln A z z I A m γ±+-'=-=-7 260 正5ln 1γ±=1=±γ8267正3 正极(阴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电极电势越来越大正极(阴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电极电势越来越小9 268 倒11 但是人们常常利用这种现象使金属活泼次序在氢以后的金属也能从溶液中析出来将“金属活泼次序”改成“金属电化学活泼次序” 10 269 倒4 =0.763+…=-0.763+…11 270 正1--22θ-I I I I ln (I )RT a Fφφ=+ --22θ-II I I ln (I )RTa Fφφ=-12270正7 --22θ-Br Br Br Br ln (Br )RT a Fφφ+= --22θ-BrBr Br Br ln (Br )RT a Fφφ-=13 270 正12 )Cl (ln -θCl ClCl Cl-2-2a FRT+=ϕϕ )Cl (ln -θCl ClCl Cl-2-2a FRT-=ϕϕ 14280第5题第2行水21.14 g 水23.14 g15 283 第28题[答案:-4.82⨯104 J ] [答案:-4.82⨯103 J ] 16 285 正2 [答案:(3)2.646⨯10-7] [答案:(3)2.646⨯107] 17 291 正6式(8.2)δd W A γ'=- 式(8.2)δd W A γ'= 18 291 正10 式(8.3),d δd T p G W A γ'-==式(8.3),δd d T p W G A γ'==19293倒4式(8.11):,,,,B B T p n T A n V p S A ⎛⎫∂∂⎛⎫= ⎪ ⎪∂∂⎝⎭⎝⎭ 式(8.11):,,,,B B T p n T A n V p A γ⎛⎫∂∂⎛⎫= ⎪ ⎪∂∂⎝⎭⎝⎭ 19 293 倒2,,0BT A n p S ⎛⎫∂≈ ⎪∂⎝⎭或0,,≈⎪⎭⎫⎝⎛∂∂B n p T A V ,,0BT A n p γ⎛⎫∂≈ ⎪∂⎝⎭或0,,≈⎪⎭⎫⎝⎛∂∂B n p T A V 20 296倒9 式(8.14):gh R p g l s )(2ρργ-=式(8.14):2()s l g p gh R γρρ-==21 300倒2 8.3.3接触角向下1行: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气-固界面张力之间的夹角成为接触角。

胡宏纹《有机化学》(第三版)勘误

胡宏纹《有机化学》(第三版)勘误

页,塔烷的一根键的遮挡关系。

第591页,“2,4,6-三甲基苯”->“1,3,5-三甲基苯”。

第593页,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第一个方程式,第一个产物少了2个氘。

第594页,“2,4,6-三叔丁基苯”->“1,3,5-三叔丁基苯”。

第604页,“2,4,6-三甲苯”->“1,3,5-三甲苯”。

第607页,加成-消除机理方程式最后产物Y改为Nu。

第609页,Smiles重排中间体少一个硝基。

第614页,“NH3(I)”->“NH3(l)”。

第615页,最下边两个方程式“NH3(I)”->“NH3(l)”。

第623页,倒数第二个方程式,最后产物Et换为R。

第634页,中间三个方程式,第一、三个反应物各少了一根单键。

第646页,第二个方程式,改为和Cl2反应。

第653页,最下边方程式自由基多了一个电子。

第661页,倒数第三个方程式重氮乙酸酯碳上少一个氢;下边两个方程式氧化银应为Ag2O。

第668页,第一个方程式第二、三个共振体各少标两个H;不同方向箭头长度有待商榷。

第675页,中间产物第二个共振式少一个R2。

第677页,第一个方程式第一步Baeyer-Villiger重排产物有误。

第684页,第一个方程式产物一对苯基和甲基应调位。

第687页,第二个方程式第三个结构少一个双键。

第688页,下部一个顺旋轨道颜色反了。

第694页,最后一个结构式少两个甲基。

第711页,倒数第二个方程式中间体最后一个多一个电子。

第738页,“Polple J A”->“Pople J A”。

第744页,“Hücke”->“Hückel”。

以下是一些追求完美所需要的“错误”(不算特别严重):上册:第56页,右下角顺十氢化萘氢的遮挡关系。

第104页,制二烷基铜锂方程式产物添上一个LiI。

第133页,4.(3)改为箭头。

第219页,第一个面内弯曲的方向。

这是个不完全列举还是方向标反待讨论。

5J07普通化学972月12日五版勘误表

5J07普通化学972月12日五版勘误表

(5J07)普通化學(97年2月12日五版)勘誤表P13倒數第四、二行「H2O」修正為「H2O」P13最後一行「Nacl」修正為「NaCl」P14第4、15行「1023」修正為「1023」P17倒數第七行「C5H12」修正為「C5H12」P19第四、六行「H2O」修正為「H2O」P19第七行修正為「=137+17×2+18×8=315」P22第七題解析第一行「6:8:6」修正為「3:4:3」設分子量為(C3H4O3)n則(36+4+48)×n=176故n=2。

P39倒數第7行「11:1」修正為「11:4」P40第4行中間等號之前,予以刪除。

P65倒數第6、9行「Cu2+」修正為「Cu2+」P65倒數第5、9行「Mg2+」修正為「Mg2+」P65倒數第5、8、9行「Al3+」修正為「Al3+」P66第1行「H2」修正為「H2」P72三第6行平衡常數方程式中小寫字母,均修改為上標。

P73第10行平衡常數方程式分母中的下標4,應修正為上標。

P77第10題解析第1行「9.8」修正為「98」第91頁最後兩行的題目原文為需要25公撮0.1N H2SO4應該改成0.1M的H2SO4,第96頁第二題答案修正為(4),解析內容不變。

P97第5題解析第1行「NaSO4」修正為「Na2SO4」P100第22題解析第2行「pOH」修正為「pH」P101第29題解析第1行「log2」修正為「log2」P105倒數第4行「氧化數為H」修正為「氧化數為+1」P119第9行圖形中「C=H」修正為「C-H」P.146第18題此頁應補上第148頁第20題之圖形。

P193第18題解析第2行「0.2」修正為「2.0」P216第29題題目第2行「0.1N H2SO4」修正為「0.1M H2SO4」。

《结构化学》教材勘误表

《结构化学》教材勘误表

《结构化学》教材勘误表P5 图1.4 λ/m 更改为 λ/nmP41这是一个常系数二阶线性齐次方程,其解的形式为i ()e k A φΦφ=更改为()e k A φΦφ= P82 倒数第2行 “氧原子基态2p 4是半充满”更改为“氧原子基态2p 4是半充满后”P83 表2.10 光谱支项 2P 3/2 更改为 2D 3/2P84 ④基系 n F →3D (n 2D 5/2→32P 3/2,n 2D 3/2→32P 3/2,n 2D 3/2→32P 1/2) 更改为基系 n F →3D (n 2F 5/2→32D 3/2,n 2F 7/2→32D 5/2,n 2F 5/2→32D 5/2) P85 习题2.3 10e d !a n ax n x x n -+=⎰ 更改为 10e d !n ax n x x n ∞-+=⎰ P98 2H 1J K E E S -=--(3.2.29)更改为2H 1J K E E S-=+- P116甲烷的自然键轨道更改如下φ1(C -H a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aφ2(C -H b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bφ3(C -H c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ψ2p z ) + 0.6885ψH cφ4(C -H d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dP121 表3.5 sp 与sp 3轨道轮廓图交换P121 表3.53s p p x y ψ=更改为3s p p x y ψ=- P122 表3.6 dsp 2波函数s p d 12ψψ= 更改为s p d 1122ψψψ=+ P132 第11行 21 1.618c c -=更改为 21 1.618c c = 第12行;31 1.618c c -=更改为31 1.618c =;P138 第19行 c 2= c 3= -c 5= -c 6更改为c 2= c 3= -c 5= c 6P206 第1行 三并戊烯 更改为 三戊并烯P213 图.23更改为P235 图7.9 面心立方(cF)更改为P247 图7.25 “C2v(单斜)”改为“C2v(正交)”P249 表7.6 D6h点群对称元素“6, 62, 7m”更改为“6, 62, 7m, i”P326 [11] 量子有机化学导论P332 3.24答案删除(前面没有这道题)P333 6.2答案更改为“存在垂直于主轴的镜面 h:C2h C3h C4h C5h C6h D2h D3h D4h D5h D6h S3 S5”P334 6.5 (3) 答案更改为D2P336 9.10答案更改为“(1) r = 128pm;(2) 仅有(200)和(400)的衍射峰;(3) (200)与(400)衍射峰对应的2L值分别为50.4mm和116.8mm”。

大学基础化学补充教材勘误表

大学基础化学补充教材勘误表
33等
倒10
C(g,石)
C(g)
47
19
平衡发生常数不变
平衡常数不变
52
2
HOP42-
HPO42-
53
表4-1中倒2
11.67
12.67
53
表4-1中倒1
1.2 ×10-15, 14.92
1.1 × 10-12, 11.96
57
12
1.76 × 10-3
1.76 × 10-5
61
9(式中)
[NH4-]
387
7
(1)
(1)
404
题9-8表中5
4 Co2+3d71 d2sp3
4 Co2+3d73 sp3d2
405
题9-10解(1)
∆0< P(三个未成对电子)
∆0> P(一个未成对电子,见附图)
405
题9-10(2)
Cu(NH4)42+
[Cu(NH4)4(H2O)2]2+
412
倒15
Kap,CuI
Ksp,CuI
= 3 CO2(g) + 4NO(g)或
4HNO3(浓)+C=CO2(g)+4NO2(g) +2H2O
(完)
208
图9-5中上部轨道
226
倒8
(2)[Cr(H2O)4Br2]Br.H2O
(2)[Cr(H2O)4Br2]Br.2H2O
227
15
CuCl2-
CuCl32-
232
16
有效核电荷比8电子构型的,
有效核电荷比8电子构型的多,
235
倒14
235

勘误表 整理

勘误表 整理
21. p.182 第三段定理的结论 3“转移方程”改为“状态方程”
22. p.185 最后一段第二行“整个规划期界界”删去一个“界”字。
23. p.197 式 (8.9) 下方一行“在稳态或稳态处”删去“或稳态”三字。
2
24. p.197 式 (8.10) 下方一行“为了从方程 (8.9)7 值函数的近似计算”下方一段第二行“这里其中”改为“这里介绍其中” 26. p.206 模型 (8.23) 下方一行“劳动 N 为常数时”改为“劳动为常数 N 时” 27. p.209 式 (8.28) 上方一行“问题 (8.25)”改为“问题 (8.27)”。同一段落的后两个公式之
勘误表
September 13, 2012
2011-12-25
1. p.181 第三行及第二段中“Euler 方程”均改为“共态方程” 2. p.182 第三段中“2.Euler 方程”改为“2. 共态方程” 3. p.183 例 7.5 中“2.Euler 方程”改为“2. 共态方程” 4. p.195 第三段 Lagrange 函数
13. p143 定义 6.3 第一行末尾“如果在存”删去“在”字
14. p162 倒数第二段第三行“转移方程'' 改为“状态方程”。
15. p.169 第一段式 (7.9c) 右边“x˙ ∗ = f (t, x∗, u∗)”改为“x˙ ∗ = g (t, x∗, u∗)”
16.
p.169 第三段式 (7.10)
20. p. 181 倒数第二段在公式 “λ (T ) = 0, λ (T )=[K∗ (T ) − Kmin]” 后加入 “这意味着, 若 K∗ (T ) > Kmin, 则 λ (T ) = 0, 因而施加在终结期资本存量上的约束不起作用。但若 λ (T ) >0, 则最低资本约束 Kmin 的确起作用,因为它防止厂商在接近终结期时耗光大部分资本,厂商 留下的资本恰好等于最低要求水平 Kmin。

大学有机化学课本第1-5章勘误

大学有机化学课本第1-5章勘误

第一章 绪论教材P5 练习1.3 SO 3的路易斯结构式(讨论)P10 中间 “遵循鲍林不相容原理”应改为“遵循保里不相容原理” P14 “单箭头表示一对电子的转移,双箭头(double-barbed ) 表示两个电子的转移。

”似乎不妥,且与学习指导矛盾。

P18 练习1.15 (1)~(4)题答案错O(1)(2)(3)(4)P24 练习1.21(4)题答案错 少6对电子 P27 图(a )箭头错P32 第2行“故乘以106 ppm ”应为“故乘以106”。

P33 第3~4行“即有n +1个规律” 应为“即有n +1规律” P34 中间“每组共振吸收峰裂分之间的距离称偶合常数”似不妥,是否改为“每组共振吸收峰相邻小峰之间的距离称偶合常数”P34 质谱A :B +e +2e分子电子分子离子电子A B +--出处为胡宏纹教材,是否去掉e 上“-”号(与p60矛盾)?或换为:P37 习题7答案错(1)(2)(4)(5)(6)(3)OHO Cl学习指导P4 习题4答案不妥(1)(3)(4)OCl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教材P39 “开链烷烃”概念未提 P40 “单烯烃”概念未提P42 中间“即甲基(Me-)和乙基(Et-)”不妥,似应“即甲基(methyl, Me-)和乙基(ethyl, Et-)”P43 命名“5-ethyl-2,6-dimethyloctane ” 似应“2,6-dimethyl-5-ethyloctane ”, “4-ethyl-3,7-dimethyloctane ”似应“3,7-dimethyl-4-ethyloctane ”;③如有几种取代基时,表示这些取代基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应加一个逗号“,” 不知道此句话什么意思。

P44 (三)“复杂支链是指支链上还有取代基的烷基。

选烷基最长……”此句不妥。

复杂支链这么下结论值得商洽,句号后还应加一句“复杂支链的命名方法与命名烷烃类似,但”P45 中间“所夹碳原子”所夹两字。

对一部《无机化学》教材的勘误

对一部《无机化学》教材的勘误

对一部《无机化学》教材的勘误李婷婷;汪英【摘要】我们是2002级的化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中使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联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第4版)教材。

该教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书中配有精美的封面、彩图,添加了一些相关网站的地址,还把一些相关词语译成英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一年学下来,却发现其中的错漏太多,让我们难以理解。

现将其中的部分问题及修改意见整理如表1。

【期刊名称】《大学化学》【年(卷),期】2005(020)004【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无机化学》;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勘误;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课程;二十一世纪;化学专业;修改意见【作者】李婷婷;汪英【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02级,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02级,黄石,435002【正文语种】中文我们是2002级的化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中使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联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第4版)教材。

该教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书中配有精美的封面、彩图,添加了一些相关网站的地址,还把一些相关词语译成英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一年学下来,却发现其中的错漏太多,让我们难以理解。

现将其中的部分问题及修改意见整理如表1。

表1 《无机化学》中的部分问题及修改意见页码问题修改意见29图1-4氢原子光谱与电子跃迁中的光谱部分遗漏谱线, 谱线的波长位置也有误。

图中缺Hγ线(434.08nm处);Hδ的波长位置也有误,应在410.175 nm处, 而不是在397.009nm处。

29图1-4中的Hδ从n=5→n=2应为Hγ从n=5→n=279倒数第3行的CCCC应为CCC99第3行“偶极矩μ= 0的分子叫做极性分子”应为“偶极矩μ=0的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169第4段第7~8行“Al3+、Fe3+、Cr3+ 的配位数为3”应为“Al3+、Fe3+、Cr3+ 的配位数为6”183图4-17中的第8种配合物为 [Co(H2O)6]2+第8种配合物应为 [Cu(H2O)6]2+183图4-18中的dy2,dx2应为dyz,dxz221第2段“若以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ΔrGӨm为横坐标,以反应温度为纵坐标”应为“若以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ΔrGӨm为纵坐标,以反应温度为横坐标”269ξ=nB-n0BυB分母的υB应为νB355K2Cr2O7+3H2O2+4H2SO4→Cr2(SO4)3+K2SO4+3H2O2+3O2+7H2O应去掉产物中的3H2O24604KMnO4+4HF+20HF = 4K2MnF6 +10H2O +3O2反应物中的4HF 应为4KF,O2后应添加气体符号。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勘误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勘误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勘误1. P7,9行,“其功率为3 kW ” 修改为“其最大功率为3 kW ”2. P7,14行,“其波长根据K α1和K α2波长及相对强度(2:1)得出”修改为“其波长根据K α1和K α2波长及相对强度(2:1)计算得出“3. P . 11, 倒3行,“但是,轻原子碳、氮等”改为“但是,碳、氮等轻原子”4. P14, 倒9行,“在经过A 画一平行于晶面hkl 的平行线”修改为“再经过A 画一平行于晶面hkl 的平行线”5. P14, 倒7行,“即OP 位于为晶面hkl 的法线方向”,“即OP 位于晶面hkl 的法线方向”6. P15, 1行,“明确地描述晶体衍射的方向和衍射花样” 修改为“明确地描述晶体衍射的方向 ”7. P15, 倒10行,“如果电子偏离理想位置的距离为δ, " 修改为“如果电子偏离中心位置的距离为δ, "。

8. P. 17,1行,“这种影响与上面所讨论的X 射线衍射与电子在空间分布情况有关的情况类似”改为“这种影响与上面所讨论的电子在空间分布对X 射线衍射影响的情况类似”。

9. P 17,公式2.11改为f ′ = f ∙exp[-2π2(U 11h 2a *2 + U 22k 2b *2 + U 33l 2c *2 + 2U 23klb *c * + 2U 13hla *c * + 2U 12hka *b *]10. P18, 1行, “可以把方程(2.11)改写为” 修改为“可以把方程(2.10)改写为”11. P18, 4行,“其坐标(x 1, y 1, z 1)位于坐标(0, 0, 0)” 修改为“其坐标(x 1, y 1, z 1)位于原点(0, 0, 0)12. P18, 5行,“其散射振幅F c(1)可以用指数方程表示”修改为“其散射因子F c(1)可以用指数方程表示”13. P19, 1行,“由于有这个相角差,散射波就成为一种复数量(图2.16)。

《结构化学》课程大纲

《结构化学》课程大纲

《结构化学》课程大纲英文名称:Structur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407021030适用专业:化学本科学分数:4一、课程性质结构化学属于化学一级学科下的物理化学二级学科,在化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模块课程,是专业基础系列课程之一。

二、课程理念结构化学是化学的理论基础。

结构化学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主要任务是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揭示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构化学总结归纳出的许多重要的概念(如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规律(如对称性和对称原理)以及许多重要的实验手段(如衍射、光谱、能谱和磁共振)对化学学科及相关科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课程对学生其它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理解,以及科研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结构化学课程面向化学专业的学生。

结构化学课程所讲授的基本理论涵盖于各化学分支,是化学各相关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

因此,这门课对化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针对我院化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

学生已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以及数学、物理理论基础,而结构化学可以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从理论的层面解释并讨论基础的化学知识。

因此,结构化学与《中级无机化学》、《中级有机化学》等课程关系密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物质结构的理论与化学性质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为将来从事化学方面研究及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构化学的学习对从事化学研究与化学教学都是必须的。

结构化学课程是大学本科化学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面广,又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数理知识和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是大学阶段化学专业课程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但该课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勘误表

《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勘误表
成为pi=pZiyi/Zm
10
(2.24)
=bj
=0
10/17
k个线性关系式——独立的化学反应式
14/1
3900
3980
14
(3.10)
+k-
-k-
17/倒3
分子中
-k1/k2)
-k2/k1)
17/倒6
-dcQ/dt=
dcQ/dt=
17/倒6
-k2)cQ-
-k2)-
17/倒5
分母中–k2)cQ-
分母中–k2)-
2处
74/
5.3
0.551 0.547 0.549
0.5505 0.5469 0.5509
74/倒5
是低于M-P模型。
是高于M-P模型。
82
5.45
将图5.45前移2行
87/16
①各吸附位
①各吸附位点
88/4
作pA/V–pA图
作pA/V~pA图
96/倒7
。外扩散
。以单位体积的催化剂为基准,外扩散
92/6
《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勘误表
2008.10
页/行
公式


习题

1/2
3.2
过程工业能进行大规模
过程工业才能进行大规模
1/倒7
和设计放大,
和设计放大。
4/倒5
组分Aj
组分Ai
5/例2.1
在“[解]”下面增加一行:CO H2O CO2H2
6/15
Zi修正,
Zi修正为pV=ZinRT,
6/16
成为pi=pZiyi
无号
92
6.26
分子中:

《无机化学》基础班自编教材勘误

《无机化学》基础班自编教材勘误

2018精英专升本专业课基础教材《无机化学》勘误指南1.陈萍:25页第三题,那是盖斯定律书上写的是该死定律1.世伤无痕(许世泽):85页九题也不对吧答复:恩恩,选择项ABCD里的溶度积改成溶解度,并指在纯水中,即可。

谢谢!老师86页的16题17题应该也有错误吧谢谢请将第16题的A的“2.0”改为“3.2”;请将第17题“0.2501Lmol.L-1”改为“320mL,0.0010mol.L-1”,并把四个选择答案里的“g”改为“mg”再次表示感谢2.P94第9题答案x=0.0519mol3.P162页第8题:题目有歧义,删掉该题。

4.P171,第24题:删掉5.P139,小结3的第四行,“R”改为“R2”6.P137页,图中,坐标轴错了一个,少了一个7.P135,波函数中的变量“φ”改为“φ”8.P54,第一题之第3题:答案改为C且四个选项改动:A改为“只有平衡常数.....”;B改为“只有转化率..............”9.P86,第14题:选项A“溶度积大的难溶盐,其容度积肯定大”改为“溶度积打的难溶盐,其溶解度肯定大”10.P163,第21题:题目中“最大”改为“最小”;答案不变11.P122,第二题的答案为C,不是D12.P118页,倒数第三行,“水”和“三氨”互换一下位置,因为NH 3应该在H 2O 之前。

15.P57页,第二题第8题,题目改为“8.在一密闭容器中,于1000K 时进行恒温恒容反应,CO 2(s) + H 2(g) == CO(g) + H 2O(g)。

平衡时,测知2CO P =63.1atm, 2H P =21.1atm,P CO =84.2atm,P H2O = 31.6atm 。

在恒温、恒容下,如设法除去CO ,使CO 减少至63.0atm ,则反应重新平衡时2CO P = , K c = 。

”另外,本题设计到Kc 、Kp ,可忽视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06 第1行三并戊烯更改为三戊并烯
P213 图.23更改为
P216 倒数第5行“双环[2.2.1]-2-辛烯”更改为“双环[2.2.1]-2-庚烯”
P235 图7.9 面心立方(cF)
更改为
P247 图7.25 “C2v(单斜)”改为“C2v(正交)”
P249 表7.6 D6h点群对称元素“6, 62, 7m”更改为“6, 62, 7m, i”
P326 参考文献[11] “量子有机化学”更改为“量子有机化学导论”
P330 2.1更改为2.3
P332 3.24答案删除(前面没有这道题)
P333 6.2答案更改为“存在垂直于主轴的镜面 h:C2h C3h C4h C5h C6h D2h D3h D4h D5h D6h S3 S5”
P334 6.5 (3) 答案更改为D2
P335 7.14答案(11)C s单斜更改为C i三斜
P336 9.10答案更改为“(1) r = 128pm;(2) 仅有(200)和(400)的衍射峰;(3) (200)与(400)衍射峰对应的2L值分别为50.4mm和116.8mm”
P5 图1.4 λ/m 更改为 λ/nm
P32 第二行 1/2(/)km β= 更改为1/2()km β=
P41这是一个常系数二阶线性齐次方程,其解的形式为i ()e k A φΦφ=更改为()e k A φΦφ= P82 倒数第2行 “氧原子基态2p 4是半充满”更改为“氧原子基态2p 4是半充满后” P83 第15行 “在外磁场中,∆M J = 0, ±1(对J = 0,M J = 0到M J ' = 0除外)” 更改为“在外磁场中,∆M J = 0, ±1(对∆J = 0,M J = 0到M J ' = 0除外)” P83 表2.10 光谱支项 2P 3/2 更改为 2D 3/2
P84 ④基系 n F →3D (n 2D 5/2→32P 3/2,n 2D 3/2→32P 3/2,n 2D 3/2→32P 1/2) 更改为基系 n F →3D (n 2F 5/2→32D 3/2,n 2F 7/2→32D 5/2,n 2F 5/2→32D 5/2) P85 习题2.3 10e d !a
n ax n x x n a -+=⎰ 更改为 10e d !n ax n x x n ∞
-+=⎰
P98 2H 1J K E E S -=-
-(3.2.29)更改为2H 1J K
E E S
-=+- P116甲烷的自然键轨道更改如下
φ1(C -H a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a φ2(C -H b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b φ3(C -H c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ψ2p z ) + 0.6885ψH c φ4(C -H d ) = 0.3627(ψ2s + ψ2p x - ψ2p y - ψ2p z ) + 0.6885ψH d
P121 表3.5 sp 与sp 3轨道轮廓图交换 P121 表3.5
3s p p x y ψ+=
-
更改为3s p p x y ψ= P122 表3.6 dsp 2波函数
s p d 12ψ
ψ=
更改为s p d 11
22ψψψ=+ P132 第11行 21 1.618c c -=更改为 21 1.618c c = 第12行;31 1.618c -=更改为31 1.618c =; P134 图4.5
φ
更改为 φ
P138 第19行 c 2= -c 3= -c 5= -c 6更改为c 2= -c 3= -c 5= c 6 P155 第3行 烯丙基(CH 2=CH–CH 2–)更改为(CH 2=CH–CH 2·) P200 表6.3
表6.3 C 3v 群的乘法表
C 3v
23
ˆC 更改为
表6.3 C 3v 群的乘法表
C 3v
3ˆC
ˆE 3ˆC 23ˆC 1ˆσ2ˆσ3ˆσˆE ˆE
23
ˆC 1ˆσ
2ˆσ
3ˆσ
3
ˆC
3
ˆC
23
ˆC ˆE
3ˆσ1ˆσ2ˆσ23ˆC 23ˆC ˆE 3
ˆC
2ˆσ
3ˆσ
1ˆσ
1ˆσ1ˆσ2ˆσ3ˆσˆE
3
ˆC 23
ˆC 2ˆσ2ˆσ3ˆσ1ˆσ23
ˆC
ˆE
3
ˆC
3ˆσ
3ˆσ
1ˆσ
2ˆσ
3
ˆC 23
ˆC
ˆE
ˆE 3
ˆC 23ˆC 1ˆσ2ˆσ3ˆσˆE
ˆE 23ˆC 1ˆσ2ˆσ3ˆσ3ˆC
3
ˆC
23
ˆC ˆE 3ˆσ1ˆσ2ˆσ23ˆC 23ˆC ˆE 3
ˆC 2ˆσ
3ˆσ
1ˆσ
1ˆσ1ˆσ2ˆσ3ˆσˆE
3
ˆC 23
ˆC 2ˆσ2ˆσ3ˆσ1ˆσ23
ˆC
ˆE
3
ˆC
3ˆσ
3ˆσ
1ˆσ2ˆσ
3
ˆC 23
ˆC
ˆ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