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的结构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1927)最早在智力领域中应用了因素分析,对后人影响很大。他发现个体在不同智力测验上的成绩高度相关,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操作的基础,而与特殊智力相关联的因素就是特殊因素(S 因素)。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被称为智力二因素说(two-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在斯皮尔曼看来,人完成任何一种作业的过程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例如,一个人完成算术推理测验作业是由G+Sa来实现的,完成言语测验作业是G+Sb来实现的。一般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虽然人们都有这种智力,但每个人具有这种智力的大小是不同的。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力。一个人具有完成这种活动的特殊因素,不一定具备完成他种活动的特殊因素。换言之,各人的S因素既有大小的区别,也有有无的区别。不论个人有几种S因素,这些S因素之间可能彼此互相独立,也可能彼此有些重叠,但是它们必定都含有一部分的G因素(见图15-2)。斯皮尔曼还认为,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它代表一般的心理能量,相当于生理能量,各种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的取样来求得G因素。

(二)群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Thurstone,1938)用由56个测验组成的一组测验对218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然后用因素分析法求得智力由七种因素构成。据此他认为智力内涵中并无所谓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之分,而是一些彼此独立的基本心理能力组合而成。因此,瑟斯顿的智力理论被称为智力群因素说(group-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他提出的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是:(1)词的理解力,了解词的意义的能力;(2)语词运用能力,拼字正确迅速和词义联想敏捷的能力;(3)计算能力,正确而迅速地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4)空间知觉能力,运用感知经验正确判断空间方向及各种关系的能力;(5)记忆能力,对事物强记的能力;(6)知觉速度,迅速而正确地观察和辨别的能力;(7)推理能力,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断的能力。

1941年瑟斯顿根据这七种基本能力编制出基本心理能力测验(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简称PMAT)。瑟斯顿曾认为他的七个因素结果是与斯皮尔曼的G因素假设相矛盾的。但是,后来人们认为,如果能够在瑟斯顿的七个因素中进行次级因素分析(second factor analysis)并且能够找出一个一般因素,那么斯皮尔曼的G因素将得到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瑟斯顿的七个因素中还有次级因素的话,这个因素就可以被认为是一般智力。

(二)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l,1963)和霍恩(Horn,1968)对瑟斯顿的七个因素进行了次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是有一个而是有两个主要因素。按心理功能上的差异,分别称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秉赋。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晶态智力依赖于液态智力。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经历,其中一个有较强的液态智力,那么他将发展出具有较强的晶态智力。然而,一个有较高液态智力的人如果生活在贫乏的智力环境中,那么他的晶态智力的发展将是低下的或平平的。表15-3

是各项智力测验在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上的因素负荷情况。从中可见,在因素负荷量上大多出现相反的情况,由此说明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