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措施
一、概述心脏起搏术是一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重要方法,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心脏起搏术后伤口的护理措施。
二、伤口护理原则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4. 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三、具体护理措施1. 术后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每日更换敷料,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沾水,如需洗澡,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2. 伤口换药(1)伤口拆线前,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伤口拆线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挤压。
(3)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 伤口部位的保护(1)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部位受到撞击。
(2)伤口部位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
(3)睡觉时,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受压。
4. 心理护理(1)向患者讲解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伤口护理的认识。
(2)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3)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注意事项1. 伤口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 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护理原则,做好伤口护理工作,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3 手术安排
确定手术时间,并告知患者应该在手术前几 小时内禁食。
4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停止或调整使用的药物,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期间的医疗护理措施
麻醉管理
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患者的麻醉状态,并确保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痛。
术中监测
通过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确保手术过程顺利。
3 心理支持
护士会与患者进行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减轻疼痛对其 情绪的影响。
术后卧床休息和活动限制
1 卧床休息
患者需要在术后休息一段时间,以帮助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护士会确保患者有足够的 休息时间。
2 活动限制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和护士的建议,限制剧烈运动和重物承载,以避免对心脏起搏器造成 压力。
心脏起搏器术后饮食
1 液体饮食
患者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 内,需要逐渐过渡到液体 饮食,以避免对消化系统 造成过大负担。
2 软食或半流质饮食
在医生和护士指导下,患 者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或 半流质饮食,以满足身体 的营养需求。
3 健康饮食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健康 饮食的重要性,包括控制 盐分摄入和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
3 康复计划
护士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慢慢恢复活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
切口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
1 伤口清洁
护士会定期清洁伤口,更换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2 感染预防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感染预防的知识,如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3 定期随访
护士会安排患者定期随访,检查伤口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感染。
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1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如下:
1. 伤口护理: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活动限制:术后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一般来说,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需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护理、观察症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障碍和心律不齐的医疗设备。
在植入起搏器后,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 起搏器术后的常见问题(1)局部切口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发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电极移位:有时,起搏器电极位置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3)起搏器电池耗尽:起搏器电池的寿命通常为5-10年,但实际寿命可能因使用频率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关注电池寿命,并及时备案电池更替工作。
3.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患者应避免抓挠或搔抓切口,以防感染。
切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水浸泡或受潮。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切口,并定期更换敷料。
(2)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起搏器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告知医生。
(3)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起搏情况。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极位置,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向患者提供起搏器知识和自我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起搏器的作用、常见问题和护理措施。
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自我护理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磁场干扰等内容。
(5)定期随访和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评估工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一、前言起搏器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节律异常。
手术后需要严格的护理,以确保患者康复顺利。
本文将介绍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二、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1. 伤口感染手术切口是一个容易感染的部位,因此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起搏器失效起搏器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如电池耗尽、线路断裂等。
如果出现起搏器失效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3. 疼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特别是在伤口处。
可以采取镇痛措施缓解疼痛。
4. 出血手术切口处可能会出现少量渗血,但如出现大量出血应及时就医。
5. 血肿手术切口处可能会形成血肿,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影响康复。
三、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起搏器术后需要对手术切口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如有渗液、红肿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要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 定期检查起搏器术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查计划,患者需按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3. 饮食调理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饮食和摄入过多的盐分。
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物质,以促进康复。
4. 运动锻炼起搏器术后需要适当的运动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可以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促进身体健康。
5. 心理护理起搏器术后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恢复信心。
可以通过交流、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
四、结语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作者:张玲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10期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起搏器是某些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线,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格外注意。
那么安装起搏器后术后该如何护理呢呢?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1、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以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姿势,限制上肢活动,避免身体大幅翻动,尽量采取听歌、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烦躁、焦虑情绪。
2、在术后7到10天时拆线时,保持手术切口干净、无菌,并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埋植起搏器的患侧上肢还需避免过度活动,1到2周内不要高举,以防止电极导管发生移位。
3、心脏起搏器植入在满3个月前,上肢时还需避免大幅度、快速的活动,以防止导线前端从心脏组织中脱落或脱位。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进行轻度的活动,如屈伸内外旋转,防止出现上肢静脉血栓。
4、起搏器植入后3个月后需进行复查,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或遵医嘱进行随访,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起搏参数的调整。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戒烟戒酒,限制食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忌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或饮料,如茶、咖啡、生姜、辣椒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止受凉。
安装起搏器半年内要特别注意睡姿,应选择仰卧位,避免电极脱位。
3.活动与康复: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心悸、胸闷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24小时可实施康复操进行肢体康復治疗;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上举,患侧勿抬起超过10千克的重物;术后1~3月避免剧烈活动,可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种花,养鸟,应避免甩手等动作,以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等情况。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1.目的1.1确保病人安全、有效治疗。
1.2防止安全意外。
1.3预防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范围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肱静脉起搏器鞘管。
3.术后护理要点3.1患者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应予持续心电监测,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变化,生命体征及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时发现起搏故障,及时处理。
3.2术后患者予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妥善固定临时起搏电极,穿刺侧肢体适当制动,以免电极脱位。
3.3保持大便通畅。
3.4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疼痛、感染等情况,定时更换敷料,3M伤口敷料1次/周,有潮湿、渗液及污染时随时更换。
3.5密切观察患者的起搏心率情况,每班记录起搏器设置的频率。
3.7床边应备有一个备用电池,当电量不足出现黄色灯亮时应及时更换。
3.8起搏器应固定在床边固定位置,以免误动设定值。
3.9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周,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准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
3.10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时遵医嘱予以处理。
4.1置管时常见并发症:4.1.1气胸:由穿刺误入胸腔引起,少量气胸不必处理,如为张力性气胸,应做紧急处理。
4.1.2血胸:如血管损伤且流到胸腔则可致血胸。
4.1.3误入锁骨下动脉:可见鲜红的搏动性血液喷出,只要拔出针头,局部压迫即可;如已插入穿刺鞘者,不要贸然拔出,需请胸外科医师会诊一起处理,以防产生灾难性后果。
4.1.4锁骨下动静脉瘘:常由于进针太深,穿过静脉和动脉,形成通道。
4.1.5空气栓塞。
4.1.6心律失常。
4.1.7右心室穿孔。
4.1.8感染。
4.2基本参数的概念:4.2.1起搏频率:起搏器发放脉冲的频率。
4.2.2起搏阈值,又叫输出电流强度:引起心脏有效起搏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4.2.3感知灵敏度:指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通常以P波或R波高度mv表示。
数值越小,感知灵敏度越高;若在临时起搏器出现竞争心律,可调高感知灵敏度。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管理患有心脏节律紊乱的患者。
它通过向心脏发送电信号来维持正常的心跳。
对于那些需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了解其操作和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1. 确保患者的适应症: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心脏起搏器。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心脏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某些心脏病导致的心动过缓等。
2. 定义心脏起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心脏起搏器类型,包括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每种类型的起搏器在操作上会有所不同。
3. 麻醉和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区域会进行消毒,然后医生会在胸部或腹部切开一小段皮肤以便植入起搏器。
4. 植入心脏起搏器:医生会先在患者的心脏静脉处插入导管,将导管引至心脏,并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
一旦起搏器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医生会将其与心脏的电极连接起来。
5. 调试和测试:在手术完成后,医生会进行起搏器的调试和测试。
他们会通过改变起搏器的设置来确保它正常工作。
患者通常需要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起搏器的功能良好。
二、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要点1. 心脏起搏器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电池寿命监测、心脏电极位置检查以及起搏器功能的评估。
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运行。
2. 保持良好的伤口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避免用力刺激切口区域。
3. 避免电磁干扰:心脏起搏器对一些电子设备和电磁场可能产生干扰。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强度的磁场,并避免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直接放在起搏器附近。
4.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
例如,避免剧烈运动或举重,减少对胸部的冲击。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的护理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的护理1、预防电极移位。
术后3d平卧或半卧位,严禁下床活动或右侧卧位,或限制手术侧肢体活动,利于电极与心室壁的紧密附着。
翻身时动作轻柔。
2、预防伤口渗血、感染。
局部砂袋压迫6~12h。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特别注意电极埋藏处囊腔小动脉出血。
术后1周内换药,1/d,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拆线后观察有无感染。
3、观察心电图变化。
术后3~5 d观察全程心电图,掌握起搏器阈值的变化(正常0.5~1.5V)及起搏心电图。
通常是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无R-R长间歇。
如果起搏器工作异常,患者会出现头痛、胸痛、眩晕、气促、嗝逆、抽搐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加强生活护理。
给予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6周内预防感冒,防止剧烈咳嗽使电极移位。
5、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注意排除外界环境干扰。
起搏器都有感知功能,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磁共振、超短波理疗、电热疗,磁疗,局部放射治疗、碎石,用手机及靠近雷达等均可抑制或触发起搏器。
6.安装起搏器后,患者首先应该避免高磁场的场所,注意保护患侧的肢体。
除微波炉外,一般的家用电器对身体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但是患者应该随身携带起搏器卡,坐飞机,或者到医院做检查,都应该先出示卡片。
7.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如受到较大的撞击,或者患侧的肢体受压太大,体内的电极导线可能断裂,此时患者会感到晕厥或者黑曚,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术侧上肢不能做牵拉动作,防止电极折坏或脱出移位。
8.使用手机时使用另一侧肢体,手机和起搏器保持15厘米以上。
9..随访和定期调试、检测是很重要的。
一般要求出院后最初半年,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以测定起搏器功能。
待接近起搏器限定年限时,要缩短随访时间,平时患者应该每日自测脉搏2次,若自觉心悸、胸闷、头晕、或自测脉搏缓慢,应立即就医定期随访。
心脏起搏器护理要点
心脏起搏器护理要点
一、定期检查
1. 术后1个月内,应每周进行1-2次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2. 术后1-3个月,每月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3. 以后每隔3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
二、日常生活
1.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以免对起搏器造成过大的冲击力。
2. 避免接触高磁场、高电压的环境,如电磁炉、高压线等,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3. 保持稳定情绪,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4.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5.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三、药物注意
1. 术后需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应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 如有其他疾病需要服药,应告知医生已植入起搏器。
3. 避免服用影响起搏器工作的药物,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眠的药物等。
四、运动锻炼
1. 术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身体健康。
2. 运动时应避免撞击到植入起搏器的部位。
3. 运动时应注意心率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五、自我监测
1. 注意观察植入起搏器部位的皮肤是否正常,有无红肿、疼痛等现象。
2. 注意监测心率变化,与平时是否有明显不同。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 如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
六、日常起居
1.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油腻、刺激性食物。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引言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发放电脉冲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术后并发症起搏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1. 感染由于手术切口或导线插入部位容易感染,因此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征象。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症状。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2. 血肿手术切口周围可能会形成血肿,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
护理措施包括:•冷敷手术切口,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局部血液循环的加速。
3. 疼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舒适和恢复。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4. 导线脱位或断裂起搏器导线可能会发生脱位或断裂,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导线的位置。
•鼓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导线脱位或断裂的风险。
术后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恢复和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1. 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并记录相关数据。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2. 定期更换电池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和电池寿命,定期检查电池电量。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电池更换。
3. 定期检查起搏器功能起搏器的功能检查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
•注意观察起搏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护理范本
THANK YOU
医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1-2周内, 避免剧烈运动, 如跑步、跳跃等
术后3-4周内, 可以逐渐增加活 动量,如散步、
慢跑等
术后5-6周内, 可以恢复正常活 动,但仍需避免
剧烈运动
术后6周后,可 以逐渐恢复剧烈 运动,但需注意 运动强度和频率
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内, 每周复查一次
术后3年内,每 年复查一次
02 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在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可以参加心理辅导 课程,学习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
03 参加心理互助小组:在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可以参加心理互助 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和鼓励。
04 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在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应保持与家 人和朋友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力,放松心情
学会自我调节
01
保持乐观心 态:积极面 对疾病,保 持乐观心态
02
学会放松: 通过深呼吸、 冥想等方式 缓解紧张情 绪
03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 睡眠
04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 友分享自己 的感受,寻 求他们的支 持和鼓励
寻求专业帮助
01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心脏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 压力和焦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缓解这些情绪。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 等,以免刺激肠胃
避免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 肥肉等,以免加重消化负担
避免高糖食物:如糖果、糕点 等,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如咖啡、 酒等,以免影响心脏功能
保持水分平衡
01
04
增加水分摄入:适当多 吃含水量高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P4.焦虑:与病情危重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焦虑原因,为其举例成功病例。 2.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 3.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轻焦虑 情绪 4.合理安排治疗及护理操作时间,做到“轻” 5.保持病室安静,限制人员探视 6.定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加强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患者术后情绪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护理问题
TOP10.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 护理目标:患者术后穿刺点清洁干燥,无脓性分泌物渗出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穿刺点情况 2.按时换药,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3.医疗及护理操作中坚持无菌原则 4.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护理评价:患者术后穿刺点清洁干燥,无脓性分泌物,无
伤口感染及感染征象,穿刺处已结痂。
器
1 适用于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脏介入或手术治 疗引起的一过性完全性AVB等 可辅助性运用于诊断性心脏电生理检查、预 2 防性应用于某些特殊治疗与检查过程中可能 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病人。 3 作为起搏器依赖者更换新起搏器时的过渡。
适应症
植入性 心脏起 搏器
1
伴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问题
TOP8.有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留置尿管及安置起搏器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滑脱及移位 护理措施: 1.为患者更换体位、搬运病人时妥善固定和保护导管 2.密切观察各管道的性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管道脱落会造 成的严重后果及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滑脱及移位
(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卧床期间满足生活需求。医生 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安装起搏器的意义及术后的效果及维护,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增强 对治疗的信心。
(6)饮食及排便的护理:术后可正常饮水及进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饮食, 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给予进食适量粗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术后护理
(1)休息与活动:术后将病人平移至床上,植入式起搏者需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 8~12小时,避免右侧卧位。如病人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15~30°。术侧肢体不宜过度 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如出现咳嗽症状,尽早使用镇咳药。安置临时起搏器病 人需绝对卧床,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术后活动应动作缓 慢,防止跌倒。
用药情况
头孢呋辛钠 依诺肝素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 多索茶碱 泮托拉唑 瑞芬太尼 呋塞米
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不足:与心动过缓有关 2.出血及血肿形成: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3.舒适度改变:与术后术肢制动、卧床休息有关 4.焦虑:与病情危重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便秘:与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6.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术后卧床休息、体型消瘦有关 7.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患者胸闷、烦躁有关 8.有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留置尿管、安置起搏器有关 9.潜在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0.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 11.潜在并发症: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 1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问题
TOP2.出血及血肿形成: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护理目标:术后穿刺点清洁干燥、无渗血及分泌物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定时查看穿刺按压部位是否松动或移 位,定时观察患肢远端血供情况 2.术后伤口加压包扎,术肢制动6h 3.嘱患者术后一周内不使重力,患侧手臂不高举过头或剧烈 运动 护理评价:患者术后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渗血渗液,伤
分型
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
起搏电极置于心室,非生理性起搏器。
心房按需型起搏器(AAI)
起搏电极置于心房,能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
双腔起搏器(DDD)
心房心室均放置电极,能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收缩。
频率自适应起搏器(R)
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能根据机体对心排血量的要求而能自动 调节适应,起搏频率加快,则心排血量相应增加,满足机 体生理需要。
护理问题
TOP1.心输出量不足:与心动过缓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心率缓慢得到缓解。 护理措施: 1.给予病人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吸氧,提供心肌的供氧 3.遵医嘱给予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4.安慰病人,让其心理得到放松 护理评价:安置起搏器后患者心率缓慢、心肌缺血缺氧已得到改
善。
病史简介
12床 巫XX 男 84岁
住院号: 入院时间:2019-06-15 主要诊断:(1)心房颤动
(2)心动过缓 (3)高血压病 (4)急性心肌梗死
主诉:头晕、乏力、胸部不适伴晕厥1天
病史简介
现病史: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晕、乏力 症状,同时伴胸部不适,部位以心前区为主,性质为 压榨样,呈持续性,期间在前1天午餐时出现晕厥,持 续时间不详,后自觉苏醒。病情持续不缓解,后到当 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为安置心 脏起搏器而转入我院。来时体温36.3℃,脉搏42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116/70mmHg。辅助检查心电图 提示:心房颤动伴Ⅲ°AVB。
口愈合良好
护理问题
TOP3.舒适度改变:与术后术肢制动、卧床休息有关 护理目标:改变体位让患者舒适度得到改变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制动,讲解其必要性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告知患者健侧肢体可以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护理评价:患者舒适度明显改善,可以自行床上活动
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TOP7.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患者年龄、视力减退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 护理措施: 1.让患者熟悉周围环境,将物品放置便于拿取的地方 2.床栏保护,必要时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3.下床时应有家属陪伴,穿防滑鞋 4.悬挂醒目标识牌,并告知患者其作用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
(2)协助检查: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心电 图、动态心电图等。
(3)皮肤准备:通常经股静脉临时起搏,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植入式起搏器备皮 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4)抗生素皮试。 (5)训练病人平卧位床上排便。 (6)术前应用抗凝剂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不能停药者,术中备止血药。 (7)术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抗生素1次。
肌小梁中,脉冲发生器多埋藏在胸壁胸大肌前皮下组织中。
双腔起搏:一般将心房起搏电极导线顶端置于右心房,心室 起搏电极置于右心室。三腔起搏时如行双房起搏则左房电极
B
放置在冠状窦内,如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双心室)时,左室
电极经过冠状窦放置在左室侧壁冠状静脉处。
植入 起搏器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采用适当的形式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过程、方法 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
护理问题
TOP5.便秘:与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卧床期间每日解大便至少一次 护理措施: 1.保证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及水分 2.顺时针予腹部环形按摩 3.遵医嘱应用开塞露 护理评价: 6-21自解大便一次。 6-26日患者应用开塞露后解便一次。
护理问题
TOP6.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术后卧床休息、体型消瘦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压疮 护理措施: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营养 2.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 3.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破损 4.定时翻身,更换舒适体位 5.可在骨粗隆处预防性应用医用泡沫辅料 6.悬挂醒目标识牌,并告知患者其作用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
分型
一般情况下,起搏器临床运用与选择的原则为: (1)窦房结功能障碍而房室传导功能正常者,以AAI最佳。 (2)完全性AVB而窦房结功能正常者,以DDD最好。 (3)窦房结功能及房室传导均有障碍者,宜选用DDD。 (4)需要从事中度至重度体力劳动者,应考虑加用频率自适应功能。
适应症
临时心 脏起搏
术后护理
(4)伤口护理与观察:植入式起搏者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小时,且每间隔2小时解除压迫5分钟。 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换药,术后24小时换药一次,伤口无异常可2~3天换药1次。 观察起搏器囊带有无肿胀,观察伤口有渗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紫、波动感、 足背动脉强弱等,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如切口愈合良好,一般术后第7天拆线。临时起搏 器每天换药,防止感染。
2
伴有症状的束支-分支水平阻滞,间歇性第二度Ⅱ 型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有明显临床症
3
状或虽无症状,但逸搏心律<40次/分或心脏停搏 时间>3秒。
4
有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必须采 用具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医疗时,应植入起搏器。
5
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及神经介导性晕厥;反复作用 的由颈动脉窦刺激或压迫导致的心室停搏>3秒所
(2)监测: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心电变化及病人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 无电极导线移位和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出院前常规行胸部x线和起搏器功能测试。
( 3 ) 监 测 体 温 变 化 , 常 规 应 用 抗 生 素 2 ~ 3 天 , 预 防 感 染 。 禁 用 活 血 化 瘀 药 物 , 防 止 皮 下 淤 血 。
安装心脏起搏器术 后患者的护理
主讲人:
主讲内容
病例举例 术前护理
定义、分类 适应症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定义
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 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器应用的方式分为:临时心脏起搏(采用体外携带式起搏器)和植入 式心脏起搏(起搏器一般埋植在病人胸部的皮下组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