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导游词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5篇〔一〕甘肃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魅力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
作为甘肃旅游的重要组成局部,导游词在为游客介绍景点的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加深化地理解到甘肃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下面,本文给大家推荐几个甘肃导游词精选范例,让您感受到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的魅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兰州植物园。
这里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绿化最好的现代化植物园。
兰州植物园内植物品种繁多,按照生态分区划分成为干热沙漠、亚热带、冷温带等多个园区。
其中,干热沙漠区占据了总面积的近40%,这里绝大局部植物都是原生态野生植物,让我们实现了在城市中体验草原和沙漠的感受。
大家好,欢送来到位于甘肃的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中国四大宝塔之一的大佛寺塔,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产。
这座木质塔楼始建于公元1590年,有明代寺庙建筑的特点和精华。
燕子沟是甘肃省天水市里的一个自然风景区,也被誉为“世界第一漂”之一。
这里拥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奇形怪状的石峰,还有非常壮观的吊桥和滑道,游客可以在此进展漂流休闲、娱乐和度假等活动。
总之,来燕子沟漂流不但可以解放心情,还能让游客领略到甘肃自然风光的魅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重要城关,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喉咙,万里长城的关隘,民族团结的象征”。
大家不妨留意这里的“一门三卫”,即“敌楼卫、郑虎卫、山城卫”等,都是古老军事建筑的代表。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甘南____自治州。
这里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巴塘草原、碉楼、崆峒山、青海湖等等,也有着民俗风情最为浓重的____文化,如杂鱼节、祈福会、扎巴等等。
来到甘南旅游是体验甘肃地区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最好的场所之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在兰州绕不开的就是我们这里著名的兰州牛肉面。
这道美食不仅在国内有很多的粉丝,甚至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甘肃景点导游词200字
甘肃景点导游词200字甘肃景点导游词200字篇1朋友,你来过张掖吗?如果你来过,那你一定要去看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大佛寺。
如果你来过张掖而不曾看过大佛寺,你一定会感到遗憾。
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宣德赐名“宝觉寺”清康熙赐名“弘仁寺”因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故尔又称大佛寺。
几年前,我曾随爷爷奶奶进去参观、游览过大佛寺。
来到大佛寺门前,雄伟的山门便呈现在我眼前。
山门上方,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着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大佛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一进大门,没几步,便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木质牌坊。
穿过牌坊,是一个宽阔的由青砖铺成的甬道,甬道两旁古木参天。
沿着甬道向前走,有一个供人们上香的香炉。
再往前,就是放置卧佛的卧佛殿了。
殿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云云,详细讲述了大佛寺的来历。
整个寺庙占地约1。
5万平方米。
等我走出来,脚已经开始出汗,腿也酸了起来,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
据称,现存的大佛寺建筑,历经上百年的岁月沧桑,面积仅剩初建面积的四分之一了。
为了重现大佛寺当年的风貌,市政府采取措施对原有建筑进行了整修,并在大佛寺正门前修建了大佛寺广场,以期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这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吧!甘肃景点导游词200字篇2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
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
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
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
清康熙54年(1720_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
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
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
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
导游词甘肃(精选10篇)
导游词甘肃(精选10篇)导游词甘肃篇1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重修或重塑。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存最早的洞窟,建于初唐的17、28、39窟,虽然都是中心柱窟,但与莫高窟北魏时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显的不同。
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与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尽相同,显示了榆林窟初创时期的个性特征。
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个显密结合的大乘净土窟、壁画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艺精湛、艺术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时期洞窟中尚无可以与之相比的作品。
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洞窟尤为精彩。
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观音手中所持物件多达140件,其中有冶铁、酿酒、铲、锯、双尾船等,还首次出现了拉弦乐器的鼻祖胡琴。
文殊、普贤经变中的山水画一改以往背境装饰的陪衬作用而具有了明显的独立性、画面所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十分罕见的古代山水壁画精品。
西夏第2窟的水月观音线描精致、设色富丽、意境高雅,令人赏心悦目、遐思神往。
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
特别是榆林窟和所属的东千佛明显绘制的6幅玄奘取经图,十分珍贵。
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
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总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
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大佛寺创建于古夏崇永安元年(1098年),距今近九百年。
拒记载,一个叫嵬咩的和尚出外云游,一日间隐约闻有丝竹之声,循声寻去,却不见演秦着,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一尊,于是便在此建寺,遂为大佛寺创建之始。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一)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张掖大佛寺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1 / 19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景区级别:4A级景区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张掖大佛寺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_甘肃导游词_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20xx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
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
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
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
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
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
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甘肃大佛寺的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一)坐落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的南明山。
大佛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宝相寺,清初又称南明寺,民国十四年(1925)始称大佛寺。
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开窟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扩开凿大石佛像,至梁天监十五年(516)石弥勒大像方始完工。
隋开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师圆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弥勒大佛像而名扬中外,民间称其为弥勒道场。
大佛寺自明万历年间起,以临济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师纪念法塔”、两个放生池以及东西厢房等。
大佛寺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日本比睿山天台宗开祖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参学。
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义真之徒园珍、园载入唐历访名刹,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
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台国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礼大佛和智者大师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关于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5篇(二)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讲解的是张掖大佛寺,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因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古代被称为“金张掖”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张掖大佛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张掖这一方沃土。
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20
2020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EDUCATION WORD甘肃导游词5篇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_09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张掖大佛寺源于汉晋,创于西夏,兴于元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刹。
东晋时期,涅盘宗师昙无谶到河西走廊一带弘法,涅盘教义在张掖广为传播。
西夏时期,国师嵬咩在“迦叶如来寺”故址掘得古涅盘佛像,并在原址重修寺院,建大雄宝殿,塑涅盘佛像,形成大佛寺雏形。
宋元之际,宋恭宗赵显降元后曾避祸大佛寺,元始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滋�睦尔据传都出生在大佛寺,忽必烈的生母别吉太后死后曾奉安大佛寺。
明洪武、宣德、成化和万历时期对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
当时的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前山门、牌楼、钟楼、东阳楼、西阳楼、金刚天王殿、卧佛殿、大乘殿、轮藏殿、弥陀千佛塔、后山门、内外圆殿、北庑、南庑及原迦叶如来寺遗存的建筑,仅东西中轴线上就有9座建筑,真正体现了“xx之尊”的皇家气魄。
明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将《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收经1621部,6361卷)颁赐大佛寺。
时任钦差镇守甘肃等处总兵、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以名贵绀青纸和金银粉书写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并入藏大佛寺。
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经名闻天下。
清康熙、雍正年间,张掖大佛寺虽屡有维修,但寺院已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败。
著名诗僧卜舟于康熙末年重游大佛寺时感慨之余,写下了“那堪牲牧厂,驼马践苔斑”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放的实施,张掖大佛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为切实加强大佛寺保护,从1985年开始,原张掖市在大佛寺原址先后修复牌坊一座、钟鼓楼两座、山门一座、金塔殿一座、南北配殿各一座、大成殿一座、藏经殿一座,并修复了因地震损坏的土塔塔顶,使张掖大佛寺这座历经千年的西夏国寺,得以重现历史原貌。
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
2020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EDUCATION WORD甘肃导游词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_019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20xx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最新的甘肃大佛寺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的是甘肃著名的历史古迹——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间区域唯一保存了唐代文物、造像和建筑的寺庙。
这里最著名的当属寺内的南北双塔。
北塔高33.3米,南塔高33.96米,两塔造型相似,但南塔比北塔高出一些。
塔的底座是八角形,相当庞大,上面则是由12层檐台构成的。
每层檐板上还有大量的石雕和青瓷器坛子,形式极其丰富。
有一层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顶部的巨大甩缽。
来到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当属大雄宝殿了。
它是大佛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坐庄大殿,整座殿宇规模庞大、气势恢弘,是佛寺的精髓之所在。
殿内正中供奉着唐代沉银佛像,高达23.35米,重约46.5吨,是全国最大的古铜佛像之一。
佛像是坐姿土体,胸肌饱满、腰身修长,左手托鼎、右手放膝,端庄威严,十分雄伟。
大雄宝殿的左侧有一座“千人壁”,是18个壁龛排列成的,檐顶的石雕和镂空栏板细部精致,材料考究,是唐代石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同时,寺内还有五百罗汉殿、藏经楼、山门殿等建筑,构成了寺庙的独特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大佛寺曾经经历过多次战火洗礼,各殿、塔均被毁或烧,只有唐代铜佛、北塔、千人壁等古迹幸免于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荣誉感。
大家是否知道,大佛寺的铜佛像是在唐玄宗年间创制完成的,距离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现代人们了解唐代造像、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资料瑰宝,也是我国文化传统遗产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料。
最后,欢迎各位游客来到大佛寺,感觉这座古老的寺庙所传承的历史文化,感受神秘的佛教艺术,让我们在接受古代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能够传承发展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谢谢大家!大佛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而且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被誉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和唐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张掖导游词
张掖导游词篇一:甘肃张掖旅游景点导游词张掖旅游资料张掖概况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和开发旅游的有利条件。
其突出特点是:一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张掖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史料佐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在黑河流域繁衍生息,大禹导弱水于合黎、周穆王西巡、隋炀帝西巡张掖会见西域27国使臣、唐玄奘取经时张掖瞻仰各寺院、流沙河擒拿沙僧、高老庄猪八戒招亲等神奇传说和历史故事。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西游被张掖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光所吸引,旅居一年之久。
自汉武帝设郡至汉末300多年,作为丝路要邑的张掖与西域各国商贸往来十分活跃。
自唐以后这里作为佛经的传入必经之路,佛教很是兴盛,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区,古代文化瑰宝散落各地,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81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张掖大佛寺、黑水国,肃南马蹄寺、文殊寺,高台骆驼城、许三湾,民乐圆通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23000多件。
张掖大佛寺寺内的木胎泥塑卧佛是目前世界之最。
寺内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中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实属洞窟艺术之罕见珍品;高台骆驼城古遗址周围汉墓群为全国之最,山丹境内明长城为全国最完整的城段。
还有不少近现代革命纪念建筑物、国际友人捐赠文物等。
二是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为历代皇家屯兵养马的山丹军马场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第一;风光旖旎的祁连山群峰夹山寺,苍松叠峰峦,蓝天映雪山,草地遍牛羊;还有险峻神秘的”七一”冰川、自然风化的风雕群落、瓜果飘香的绿洲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及祁连山各种珍禽动植物,形成了别具洞天的自然景色。
三是裕固风情独具特色。
热情好客的裕固民族用自已独特的生活方式,醇香扑鼻的奶茶和优美深情的祝酒,手抓羊肉飘香的帐蓬,以及传统的射箭、赛马、狩猎、别具的服饰,隆重的婚礼,优美的民族歌舞,盛情款待八方来客,四海宾朋。
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
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甘肃大佛寺,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佛教寺庙。
甘肃大佛寺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该寺以佛教为主,内部有大殿、钟楼、鼓楼、藏经楼、方丈楼等建筑,规模很大,是甘肃地区的著名寺庙之一。
现今寺内还居住着数十名僧人,为信众们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帮助。
首先,我们来到寺庙的正门,门前有一对鲁祖石像,据说是唐代开元年间石雕大师鲁班和他的妻子所塑。
进入大门,便能看到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掌管四个方位,是护法神。
大雄宝殿是寺内主要的建筑之一,内部供奉着唐代的佛像,状态栩栩如生,是寺内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
接着,我们来到钟鼓楼,钟楼高约30米,楼上有一个重达4.5吨的大钟,钟声在整个寺庙传颂,宣告着佛法的存在。
鼓楼里则是挂着从唐代传承下来的鼓,每天早、中、晚三次敲击,为佛教信徒们打起警钟,提醒他们不要迷失心灵。
藏经楼是寺庙内最宁静的地方,内部保存着大量的佛经和经文,其中许多都来自唐朝。
方丈楼则是僧人的起居之处,这里有着古老的建筑和细致的雕刻,是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历史遗产。
最后,我们来到寺庙的后山,有着漂亮的山石和飞瀑流泉,这里是寺庙善事的场所,也是僧人们修行和念经的地方。
站在山上鸟瞰寺庙,感受到那里的宁静和祥和。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甘肃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更能感受到中国佛教的历史和精神。
甘肃大佛寺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值得大家一来探访。
感谢各位的观赏,下面还有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祝各位旅途愉快!在甘肃大佛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浓郁。
在这里,每一个建筑、每一件文物、每一个仪式都充满着历史传承和宗教信仰的气息。
甘肃大佛寺由于其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多次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内所供奉的佛教文化珍品是人类传世的瑰宝。
其佛像造型优美,表情凝重庄严,富有深刻的哲理意蕴,深受人们的崇拜和喜爱。
张掖大佛寺英语导游词
张掖大佛寺英语导游词篇一:张掖大佛寺简介张掖大佛寺简介张掖大佛寺源于汉晋,创于西夏,兴于元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刹。
东晋时期,涅槃宗师昙无谶到河西走廊一带弘法,涅槃教义在张掖广为传播。
西夏时期,国师嵬咩在“迦叶如来寺”故址掘得古涅槃佛像,并在原址重修寺院,建大雄宝殿,塑涅槃佛像,形成大佛寺雏形。
宋元之际,宋恭宗赵显降元后曾避祸大佛寺,元始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懽贴睦尔据传都出生在大佛寺,忽必烈的生母别吉太后死后曾奉安大佛寺。
明洪武、宣德、成化和万历时期对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
当时的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前山门、牌楼、钟楼、东阳楼、西阳楼、金刚天王殿、卧佛殿、大乘殿、轮藏殿、弥陀千佛塔、后山门、内外圆殿、北庑、南庑及原迦叶如来寺遗存的建筑,仅东西中轴线上就有9座建筑,真正体现了“九五之尊”的皇家气魄。
明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将《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收经1621部,6361卷)颁赐大佛寺。
时任钦差镇守甘肃等处总兵、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以名贵绀青纸和金银粉书写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并入藏大佛寺。
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经名闻天下。
清康熙、雍正年间,张掖大佛寺虽屡有维修,但寺院已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败。
著名诗僧卜舟于康熙末年重游大佛寺时感慨之余,写下了“那堪牲牧厂,驼马践苔斑”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放的实施,张掖大佛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为切实加强大佛寺保护,从1985年开始,原张掖市在大佛寺原址先后修复牌坊一座、钟鼓楼两座、山门一座、金塔殿一座、南北配殿各一座、大成殿一座、藏经殿一座,并修复了因地震损坏的土塔塔顶,使张掖大佛寺这座历经千年的西夏国寺,得以重现历史原貌。
1986年,张掖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和20XX年,张掖大佛寺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级旅游景区。
高孟其人及总兵府简介高孟,字浩然,甘州城东十三里处高家河湾?现甘州区上秦镇高升庵村?人。
甘肃导游词景点(精选8篇)
甘肃导游词景点(精选8篇)甘肃导游词景点篇1大佛寺创建于古夏崇永安元年(1098年),距今近九百年。
拒记载,一个叫嵬咩的和尚出外云游,一日间隐约闻有丝竹之声,循声寻去,却不见演秦着,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一尊,于是便在此建寺,遂为大佛寺创建之始。
此寺原来规模宏大,是由牌楼、山门、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配殿、僧舍和佛塔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并有双眼井、木爪树、金塔六角亭鼎等。
万石洪钟重两千余斤,声透九霄。
殿宇巍峨壮观,古木参天,是一个清静去处。
元、明时期,大佛寺的影响远及欧亚。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留居甘州游览名胜,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大佛寺规模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卧佛塑像大加赞赏,推崇备至。
古哈烈国沙哈鲁王使臣亦曾游览大佛寺,在他的记载中说;“雕刻功夫精致,故诸像皆与活人无异。
”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后又改“弘仁寺”。
清朝乾隆年间重建。
到本世纪40年代,寺内建筑大部已毁。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殿和土塔三处。
1985按布局迁建了牌楼、山门,又迁建了三座散存的殿堂。
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坐东西面,为两层楼结构,重檐歇山顶,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
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370平方米。
四周木构廊庑。
殿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等。
正门两侧嵌各用50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每幅4.6米见方,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的精品。
殿内彩塑现存31雕。
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5米,肩宽7.5,佛手指中可睡一人,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
像为木胎泥塑,中空。
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右胁而卧。
造像丰满端秀,怡静安详。
大佛身后塑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间隔得体,色彩胁调,神熊各异,栩栩如生。
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壁书,约530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
大佛寺的导游词通用(精选5篇)
大佛寺的导游词通用(精选5篇)大佛寺的导游词通用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潼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
潼南县大佛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潼南县1.5公里的定明山山脚,是潼南县市级风景名胜区--定明山运河风景名胜区中著名的游览胜地。
寺创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
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今尚完好,寺内古壁上存有历代名人题咏,其中飞霞、天开图画等,颇有艺术价值。
景区内的摩岩饰金大佛高达27米,是全国最大的饰金大佛,居世界第8位。
大佛寺现在尚存大佛殿、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质结构古建筑,多系清末遗物。
其中大佛殿堪称壮观,殿高33米,依山傍水,高阁飞檐,结构独特。
因大佛殿中有一尊释迦尼坐像一尊,周身贴金,金光灿灿。
像高27米,结跏趺坐,头系螺髻,袒胸,套双领外衣,左手置于膝间,右手平胸,施无畏印,形态庄严肃穆,双目炯炯传神,气势尤为雄伟。
故称之为大佛寺。
大佛寺保存着从隋唐至今的.儒家、佛家、道家造像104龛,700余尊,并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朝廷重臣的题记、诗咏、碑碣、造像等83则;镏金楹联镌刻20则;水文题刻5则;景区内不仅金仙伟岸,而且怪石成趣、侠雨兴云、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其中最著名的景观有:玉皇殿、观音殿、大佛殿、石磴琴声、鉴亭、顶天佛字、关羽像、救苦天尊、翠屏秋月、海潮音。
据碑记所载,潼南大佛始凿于唐朝末年,先凿佛首,北宋靖康丙午年(1126年)开雕佛身,至南宋绍兴辛末(1151年)全像竣工,前后历时二百多年,是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为"蜀中四大佛"之一。
寺院区内存有大小造像七百余躯,宋至清朝题刻碑碣83则,是重庆境内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大佛寺侧的崖壁上,集中了七个年号的洪水题记。
题刻始刻于明,续有大明正德十四年、乾隆四十六年、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五年、民国三十四年、1981年历次大洪水标记线和题记。
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甘肃大佛寺的导游词范文甘肃大佛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品。
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境内,始建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游客来到大佛寺,可以欣赏到千年古刹的壮美与佛教文化的厚重。
首先,大佛寺的门前有一座高达17.6米的大型钟楼,钟楼高大宏伟,上面刻有唐朝宰相韩愈撰写的“身尽报国功,魂归故里思”的字样。
钟楼中储存了两口巨钟,分别为明代专为大佛寺献宝铸造的“乐慈钟”和清代道光年间集资倡建的“大佛寺钟”,钟声洪亮悦耳,令人震撼。
接着,从钟楼步行入口向里走,就可以看到前厅的大雄宝殿。
这座大殿是大佛寺的主殿,内有24根砖木结构的梁柱撑起斗拱翘檐屋顶,飞檐翘角,构造精巧。
“三佛”,佛牙,骨灰,眼泪是大殿的保留之物,展现了大佛寺深厚的佛教底蕴。
此外,大雄宝殿里还陈列着汉代的木雕系列佛像,是中国古代木雕技术的杰作之一。
其次,大殿后面的东西两侧是大佛寺藏经楼和碑亭。
藏经楼是唐代木结构古建筑,也是后世寺庙建筑的范本,它的脊间、曲檐、榀栱等许多构造元素都可以在后续的建筑中看到。
碑亭则是保存着多部历代的石刻拓片和经文,是大佛寺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重要载体。
最后,大佛寺的后院是由悬挂式连廊连接的三组建筑群构成,分别为三圣殿、紫陌阁和珍珠楼。
三圣殿是以唐代泥塑佛像为主的大殿,佛像高度巨大,表情庄严肃穆。
紫陌阁和珍珠楼都是明代建筑,除了保存着珍贵的建筑史料外,还展出了大佛寺保留下来的历代文物和艺术珍品。
总之,甘肃大佛寺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地标之一,既是历史文物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游人来此不仅可以感受到寺庙深邃神秘的气氛,也能欣赏到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古代建筑巨作。
在寺内闻香、许愿、转经,无不感受到来自寺庙的一份宁静与安详,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旅行体验。
2023年甘肃导游词(通用10篇)
2023年甘肃导游词(通用10篇)2023年甘肃导游词篇1大佛寺创建于古夏崇永安元年(1098年),距今近九百年。
拒记载,一个叫嵬咩的和尚出外云游,一日间隐约闻有丝竹之声,循声寻去,却不见演秦着,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一尊,于是便在此建寺,遂为大佛寺创建之始。
此寺原来规模宏大,是由牌楼、山门、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配殿、僧舍和佛塔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并有双眼井、木爪树、金塔六角亭鼎等。
万石洪钟重两千余斤,声透九霄。
殿宇巍峨壮观,古木参天,是一个清静去处。
元、明时期,大佛寺的影响远及欧亚。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留居甘州游览名胜,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大佛寺规模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卧佛塑像大加赞赏,推崇备至。
古哈烈国沙哈鲁王使臣亦曾游览大佛寺,在他的记载中说;“雕刻功夫精致,故诸像皆与活人无异。
”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后又改“弘仁寺”。
清朝乾隆年间重建。
到本世纪40年代,寺内建筑大部已毁。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殿和土塔三处。
1985按布局迁建了牌楼、山门,又迁建了三座散存的殿堂。
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坐东西面,为两层楼结构,重檐歇山顶,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
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370平方米。
四周木构廊庑。
殿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等。
正门两侧嵌各用50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每幅4.6米见方,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的精品。
殿内彩塑现存31雕。
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5米,肩宽7.5,佛手指中可睡一人,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
像为木胎泥塑,中空。
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右胁而卧。
造像丰满端秀,怡静安详。
大佛身后塑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间隔得体,色彩胁调,神熊各异,栩栩如生。
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壁书,约530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20xx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一)张掖大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V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1 / 12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史载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
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
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园演法”。
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2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
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
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别吉太后的灵柩寄放于寺内。
南宋末年,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而出家于此。
大佛寺规模宏大,16世纪时寺内可容纳四、五千人同时朝拜。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二)张掖大佛寺源于汉晋,创于西夏,兴于元明,逝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刹。
东晋时期,涅盘宗师昙无谶到河西走廊一带弘法,涅盘教义在张掖广为传播。
西夏时期,国师嵬咩在“迦叶如来寺”故址掘得古涅盘佛像,并在原址重修寺院,建大雄宝殿,塑涅盘佛像,形成大佛寺雏形。
宋元2 / 12之际,宋恭宗赵显降元后曾避祸大佛寺,元始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懽贴睦尔据传都出生在大佛寺,忽必烈的生母别吉太后死后曾奉安大佛寺。
明洪武、宣德、成化和万历时期对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
当时的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前山门、牌楼、钟楼、东阳楼、西阳楼、金刚天王殿、卧佛殿、大乘殿、轮藏殿、弥陀千佛塔、后山门、内外圆殿、北庑、南庑及原迦叶如来寺遗存的建筑,仅东西中轴线上就有9座建筑,真正体现了“xx之尊”的皇家气魄。
明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将《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收经1621部,6361卷)颁赐大佛寺。
时任钦差镇守甘肃等处总兵、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以名贵绀青纸和金银粉书写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并入藏大佛寺。
至此,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大藏经名闻天下。
清康熙、雍正年间,张掖大佛寺虽屡有维修,但寺院已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败。
著名诗僧卜舟于康熙末年重游大佛寺时感慨之余,写下了“那堪牲牧厂,驼马践苔斑”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放的实施,张掖大佛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为切实加强大佛寺保护,从1985年开始,原张掖市在大佛寺原址先后修复牌坊一座、钟鼓楼两座、山门一座、金塔殿一座、南北配殿各一座、大成殿一座、藏经殿一座,并修复了因地震损坏的土塔塔顶,使张掖大佛寺这座历经千年的西夏国寺,得以重现历史原貌。
1986年,张掖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3 / 121996年和20xx年,张掖大佛寺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 级旅游景区。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三)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史载西夏国师嵬眻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
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
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袛园演法”。
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
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
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
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张掖大佛寺被评审为4A级景区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4 / 12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大佛寺的历史文物。
1966年在卧佛腹内发现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等,还有一块铅牌,记载了明成化年间在河西发生的一次地震,施了河西地震史的新资料。
1977年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银币,则逝代中外贸外贸易往来的见证。
此外,该寺碑有明宣宗《敕赐宝觉寺碑记》、明通政使穆来辅《重修宏仁寺碑记》等。
寺中藏有《大藏经》等众多佛经。
精选5篇甘肃张掖大佛寺导游词(四)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诗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
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张掖古称“甘州”,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牙帐”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
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即公元1020xx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5 / 12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
为了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的活动。
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大佛寺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
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民间传说,大佛寺建成之后,笃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后梁氏常到寺内朝拜、居住,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
又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
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
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
大佛寺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问白世而不得其解呢?也许值得询问的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涉及大佛寺的传说就扑朔迷离,不能不让人疑问。
4彬县大佛寺彬县大佛寺石窟,是丝绸古道上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
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西10 公里处的西兰公路(312)国道旁。
唐初李世民时期的贞观年间开凿建成,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国6 / 12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石窟依石山,傍泾水,凿岩为室,雕石成像。
窟前堆土成台,曰:“明镜台。
台上筑楼,雕梁画栋,飞檐挑角,雄伟壮丽,势入云端。
全寺共130 孔洞窟,错落绵延在400米长的立体岩面上。
其中有佛龛446处,大小造像1980 尊。
分四大部分组成,即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等。
最值得一观的是大佛窟.一尊20米高的阿弥陀佛,跏趺坐于幽深空灵的石窟正中,美轮美奂,袒胸披衣,螺髻罩顶,两耳垂肩,月眉风眼,鼻直口阔。
仰观金光灿灿的风腴面态,慈祥中透出威严,威严中又现慈祥。
虔诚凝观,一股撼人的国量,透彻心扉。
这是陕西第一大佛。
在全国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
但若以精美完好论,则位居各佛之冠,且别具一格。
气势磅礴,伟岸大度,充溢着伟人的博气象。
有位专家在研究此大佛的论文中称:大佛造型与李世民相似。
侍立于大佛两侧的菩萨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与大佛合称为西方三圣.两尊菩萨身高均为17.6米也是非凡的艺术雕刻。
各持法相,面相丰圆,佼秀慈雅,含蓄恬静.所着锦衣,流畅自如,其形其神,无不透谢出天国里的至善至美。
位天大佛窟东侧的千佛洞,则另具特色。
此窟呈中心柱式结构。
窟中主像为弥勒佛像,两边侍立的分别是弟子,菩萨,力士。
(图7 / 128).除此各龛内大多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两弟子两菩萨造像(图9、10)。
尤其是众多的石雕菩萨造像,袒胸露腹,飘逸飞动显示出优美的大“S”造型,如歌似舞,楚楚动人(图11),游人会从中充分领略大唐时女性自由、活泼、开放的社会风尚。
这些造像,多次被国外游客冠以“东方维纳斯”美称。
佛洞位于大佛窟西侧。
释迦牟尼佛为主像。
释氏的一侍胁为文殊菩萨稳骑雄狮背上,狮颈系铃、狮尾甩动,给人以长啸奔腾的感觉。
彬县大佛寺石窟目前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仰慕而至,每日络绎不绝。
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是大佛寺的传统庙会,这一日,数万游客,香客,从四面八方如潮涌来,盛况空前。
如今,随着大佛寺旅游区内一座座旅游服务设施的崛起,愈来愈多的游人来大佛寺饱览神游,从而为人生增添一段美好难忘的回味。
5正定县大佛寺千年古城正定有我国著名的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隆兴寺,当地人又称为大佛寺.正定原名真定, 清朝为避雍正皇帝名讳而改称正定,沿用至今。
从石家庄火车站乘201次小公共大约3块到正定汽车站,也可石家庄市内打的大约30元直接到隆兴寺,因为正定收费站收过路费来回20元的原因,所以石家庄的士司机一般不愿前往.可以先打车到运河桥后再拦截201次小公共,2块到正定汽车站,或在运河桥打正定的出租车10块到隆兴寺. 从正定汽车站坐1路中巴到隆兴寺,或打正定的出租车10块到隆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