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教育的个案研究
后进生转化课题研究4篇
后进生转化课题研究4篇后进生转化课题研究第1篇一、课题的背景:“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
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
我们从高三每次月考的成绩来看,平均分都很低, 从卷面情况来看:其一、书写不认真;其二、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懂。
所以我们学校的“后进生”问题很大,不得不成为我们重视的问题。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县办高中,虽然说是县城最好的高中,但实质生源并不是很好, 每年都会出现优等生流失的现象. 再加上近几年的指标生, 就更加造就了我校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
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为了升学,因此就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不断的排序、分类,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以前的农村初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老师的管理方法还是办学意识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高中课程较多也较难, 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就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4、教师原因:我校教师与学生缺乏很好的沟通与交流.5、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打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要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我决定开展关于“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转化教育后进生的典型案例
转化教育后进生的典型案例转化教育指的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法来帮助后进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提升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下面是一个典型案例,描述了如何通过转化教育帮助一个后进生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小明是一名初中学生,自小学以来一直是班级中的后进生。
他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无论通过怎样的努力,他都难以取得进步。
他表现出的问题包括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不足等。
在课堂上,他总是迷迷糊糊,不专心听讲,经常对自己的作业和考试成绩感到沮丧。
针对小明的问题,学校决定采取转化教育的方式帮助他。
首先,学校对他进行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制定。
通过分析小明的学习情况,发现他对数学感兴趣,但对语文和英语没有兴趣。
因此,学校决定在数学方面加强他的学习,并提供额外的辅导来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
同时,学校鼓励他参加一些语文和英语的兴趣小组,以提高他对这两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学校给予小明更多的正面激励和赞扬。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庭环境中,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
他们告诉他,只要努力去做,他一定会取得成绩。
这种积极的激励帮助小明建立了自信心,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
此外,学校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来改变小明的学习方式。
他们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帮助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样的讨论和合作能够培养小明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还鼓励小明使用各种学习工具和技巧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制作学习笔记、使用记忆卡片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教育,小明逐渐展现出了优秀的潜力。
他开始对学习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中。
他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数学成绩从倒数几名跃升到班级中的中上水平。
同时,他在语文和英语中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还没有达到班级中的平均水平,但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水平。
这个案例中的小明通过转化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通过学校提供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正面激励和特殊的教育方法,小明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动力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后进生转化案例范文
后进生转化案例范文一个无法融入班集体的“后进生”将如何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生?这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能性的问题。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讲述了一个后进生的转化过程。
小明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处于班级的倒数位置。
他的课堂表现很差,经常上课迟到、不完成作业、不回答问题甚至作弊。
他也经常和同学们发生冲突,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他的教师和家长对他的表现感到非常担忧,希望能够帮助他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小明,并帮助他转化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首先,教师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心,了解他的问题所在。
通过和他交流,教师发现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教师鼓励他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为了提高小明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与他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
教师告诉他,如果他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作业并提高考试成绩,就能够获得一些奖励。
这些奖励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一些鼓励和赞扬的话语。
教师还通过与他家长的沟通,建议小明的家长对他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激励,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除了学习上的帮助,小明还需要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
教师决定将他安排到一个具备良好班风的小组中,以帮助他学习团队合作和互助的精神。
这个小组的成员都是一些学习成绩好、课堂表现积极的同学。
在这个小组中,小明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他逐渐意识到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他也开始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并逐渐培养起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经过一年的努力,小明的转变逐渐显现出来。
他的成绩逐渐提高,课堂表现也积极了很多。
他变得更加自信,也学会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他还参加了一些学科竞赛,在比赛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
这一系列的改变让他为自己赢得了赞誉,也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认可。
小明的转化案例告诉我们,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提供鼓励和支持,并提供心理辅导等方法,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的个案研究
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关于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引言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在学校中常常需要更加个别化的教育和支持。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实现其发展潜能,发展性评价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个个案研究,探讨并论述关于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对其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研究背景个体发展理论强调了个体发展乃是以不同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特点为基础的。
然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成绩为导向,无法充分满足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需求。
因此,发展性评价策略应成为学校教学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案描述此次个案研究选择了一个学习后进生学生,名为小明。
小明在学校中的学习表现较差,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并且情绪控制问题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学校决定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
发展性评价策略1. 个体目标设定:通过与小明进行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设定个体目标,以提高学习成绩并改善行为。
小明的目标包括每周参加两次课后辅导班,每天读书半小时,并每天写下一份自己的感想日记。
2. 强调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应被鼓励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
小明每周需要完成一份关于学习和行为的自我评价报告,并与老师一起进行讨论和反思。
这样可以帮助小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找到自我改进的方法。
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小明的学习障碍,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小明每天在学校会有额外的辅导和支持,以帮助他弥补学习上的差距。
教师们还提供了示范和引导,帮助小明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4. 鼓励积极参与:学校鼓励小明积极参与校内的各种活动。
小明参加了戏剧社团,并很快展示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天赋。
这不仅提高了小明的自信心,也加强了他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5. 家校互动:学校与小明的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调整小明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每个学期结束时,学校会组织与家长的会议,进行学习进展的讨论和评估。
《初中后进生的转化个案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研究报告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金带铺初级中学杨晓英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金带铺初级中学魏家国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1、社会背景: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
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等生和优生的层面上是出不了好成绩的,也不叫素质教育。
我们应该尽力让优生变得更优的同时,更应该充分调动后进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大多数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果教师忽视了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化后进生,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中生优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后进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
2、家庭背景:中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迅速的转变着。
在新的抒情方式、价值选择方式和社会组合方式中,离婚率显著上升。
伴随着家庭破裂(残缺家庭),学校中的单亲学生已经是越来越多了,子女长期夹在父母的冲突之中,由于长期的压抑自己的心理,所以产生畸变。
于是便热衷于寻找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苦闷,并且很容易“结合”并酿成苦果的问题和“独生子女”+“单亲学生”的复合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班主任,还有学校领导必须面对和等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家长外出经商、务工的较多,这些家长把他们未成年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管,全盘交与学校教育,其结果多数是爷爷、奶奶照管不了,学生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关爱、监督,养成了他们任性、思想偏激、爱玩逃课的个性;还有些走南闯北的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每月寄给大量的零花钱,任他们胡乱花用,养成了孩子攀比吃穿、不思刻苦学习的不良习性。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第1篇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的需要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理论价值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
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
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达到品德符合社会规范之目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一)研究方法与途径: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2、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
3、访谈法: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和对后进生的典型行为观察;对后进生进行理性确定,转化跟踪;调整策略,激励进步。
后进生教育转化个案研究
《“后进生”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界定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后进生”定义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
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还包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别人的理解看法等等问题。
高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慢慢趋于成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2、研究的背景:(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
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2)、教育思想背景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
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理论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一、主报告《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长:刘廷恭执笔者:周仙霞内容提要“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均暂时落后的学生。
这个群体人数虽少,但其影响很大。
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显得十分重要。
一年来,我们吴村小学课题组的老师捧着一颗“爱”心,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十二分的耐心,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我校“后进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戒备、逆反、厌学心理;仔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现这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因素有关;从而对症下药,潜心探索出“捕捉闪光点”、“弥合融洽点”、“建立相容点”、“激活乐学点”消除其心理障碍的途径和方法;并采取了五项措施,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使其健康成长,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校的《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是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立项的课题。
它是在新课标理念下,针对教育要面向全体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日益重视的情况下提出的。
本课题7月立项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通过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反思提高,在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的关心下,课题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原定的任务,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研究背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信息量的递增,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上我们时有耳闻,某某家庭在闹离婚、某某孩子彻夜未归呆在网吧里······基于种种因素,“后进生”的量程上升趋势。
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存在,这是客观事实。
家庭和学校是社会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栖身之地。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但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指引和耐心帮助。
美术教练员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美术教练员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案情概况
该案例涉及一位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美术教练员的个案。
后进生在美术研究方面始终表现较差,但经过一系列努力和帮助,成功实现了转变,并发展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练员。
转化过程
1. 激发兴趣:教练员注意到后进生对某些特定艺术形式表现出了兴趣,并通过赞扬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后进生对美术的兴趣。
2. 制定计划:教练员与后进生一起制定了研究计划,包括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时间表。
这帮助后进生有了方向和目标,并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3. 个性化指导:教练员根据后进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他们通过定期会谈和评估,发现并解决了后进生在美术研究中的问题。
4. 激励和奖励:教练员通过鼓励和奖励后进生的努力和进步,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这激发了后进生持续努力的愿望。
5. 长期支持:教练员在后进生的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他们帮助后进生克服难题,提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确保后进生取得稳定和可持续的进步。
结果与启示
通过以上措施,后进生最终实现了转变,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美术教练员。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只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他们都有可能实现转化。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励和持续的支持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论
以上是对一位美术教练员后进生转化案例的分析。
这个案例证明了后进生也有机会实现转化,并在某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就。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重要的是要识别学生的潜能,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的研究”结题报告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的研究”结题报告“‘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天津市南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课题组李凤丽(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徐蓉孙艳陈冬英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及意义:(一)背景分析我校办学层次多、专业多,生源来自五湖四海,情况纷繁复杂。
目前,因受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影响及在当前“普高热”和“就业学历上移”两股大潮的冲击,职业学校招生的空间受到挤压,门庭冷落。
职业学校为了保证办学规模或者说生存需要,不断降低入学门槛,来者不拒,成了没有围墙的教育。
以前家长送孩子读职业学校是图实惠,能早点工作,自食其力。
有相当不错的学生也进了职校。
而现在用人单位普遍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的“拔高”政策,低学历的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
由于这个原因,只要孩子能上高中,家长绝不会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
进职校的可以说都是上不了高中的“淘汰者”。
在初中阶段,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有的行为习惯也存在问题,从来没有得到过肯定,受到的只是不满和冷落。
几乎所有的初中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这些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撇在了一边,不闻不问,甚至从初二就给分流到初职学校。
这些学生本来就已存在问题,再加上对他们缺乏要求和关心,就使得原先存在的问题更严重。
在初中,基本上取消了留级制度,哪怕学科要求远远没有达到应掌握的程度,也照样升级,继续就读。
这样,就更无法应付新最早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而专门研究后进生心理特点的理论只是近20年的事情。
对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各抒己见,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在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观点和成果诞生,但尚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
从总体上讲,研究还不十分不成熟。
特别是针对后进生真正的自信心和兴趣的个别研究,还缺少实践和理论的支持。
他们对造成后进生的原因主要看到了主观因素,而忽略了造成后进生的客观因素;对于后进生的转化也往往忽视了外力的作用。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以宁波市江东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学生为例【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以宁波市江东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学生为例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里“每一位学生”不仅包括“学优生”、“中等生”,也包括“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1]认为“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小学数学教育是整个数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如果不能在起始阶段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同时这也会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后进生研究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研究是在神经学和医学的范围内进行的。
1896年美国研究者摩根发现儿童有“词盲”现象(即能认识一些词,但却不知道词的意思)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
这可以视为后进生研究的起点。
研究者把学生学业不良,特别是阅读上的困难,一些学习行为上的障碍等归因于大脑损伤的结果,并有针对地提出了诊治方案,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到20世纪中期,由于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未能在医学范围内得到有效解决,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注意,他们开始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学业不良都是“大脑损伤”造成的。
同时,把研究对象转移到智力正常但因各种原因造成学业不良的学生身上。
20世纪30—60年代,其研究重点由对脑伤病患者脑部组织的研究转为对儿童及教学的临床实践研究。
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美国医生史特劳斯、心理学家和特殊教育学者韦纳和凯夫特等人所做的有关知觉及知觉—运动功能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被认为是后进生研究的先驱工作。
20世纪60年代以后,研究进入整合阶段,主要侧重于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一方面涉及到后进生的诊断和界定,另一方面涉及到对后进生的矫治和干预。
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的提出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是指在品德、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或学习成绩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的学生。
有时也称“问题学生”或“落后生”。
如果从学习成绩来考察“后进生”,这些“问题学生”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先天智力问题。
二是后天努力程度,惰性行为较严重的学生。
分析农村孩子实际情况主要是以下三方面:(1)、家庭条件差,认知基础“薄弱型”;(2)、家中无人管教,智力开发“滞后型”;(3)、家长娇惯“放任自流型”。
在此确定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新人”和“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我们根据实际,统一思想,作出了对后进生进行研究的决定,力求探索一些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的转化模式,切实关注每一位后进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从后进生心理特点及其主要矛盾分析来看,他们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矛盾:(1)、自尊和自卑的矛盾;(2)、好胜与失望的矛盾;(3)、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4)、渴求信任与对立的矛盾。
因而教师应对后进生的关心、爱心、热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后进生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变,使他们乐于学习。
首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思教学行为。
第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课堂艺术,营造情境氛围,增强学科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每个层次学校群体中存在“后进生”,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各层教育部门均认可,而且也都颇费心思而教育转化。
农村小学生中的后进生与其他领域的后进生有共性,但也有个性,对于农村小学后进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还没有定论。
课题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课题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课题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课题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第1篇一、课题的背景: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
后进生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存在,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个考验。
转变后进生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调整学习状态,挖掘内在潜能,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问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尽快成为进步学生,真正把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因此我们决定进行“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1、后进生:指的是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他们在道德、行为和学习成绩方面与一般学生拉开了差距的学生。
他们往往表现出自由散漫、贪玩、不诚实、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不听讲,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有抵抗情绪,甚至违法乱纪。
2、心理行为的转化及“后进生”心理行为的转化是指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是研究对象的意识而且是行为,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来达到转化的目的。
转变后进生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调整学习状态,挖掘内在潜能,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问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尽快成为进步学生,真正把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研究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
探索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针对“后进生”身心发展及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主心、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特点,探索创新德育和教育常规管理和教育,把摸索的方法渗透到常规管理中,以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教育公平。
【开题报告】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
开题报告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的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里“每一位学生”不仅包括“学优生”、“中等生”,也包括“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小学数学教育是整个数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如果不能在起始阶段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同时这也会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按年龄来编班,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可能在同一个班内接受教育,加上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同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的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天赋,对数学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每个班都会产生几个跟不上班级整体水平的后进生。
另外,数学这门学科高度抽象性这一特点也决定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这说明了小学数学后进生存在的客观性。
再者,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仍然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形成了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这个评价标准使得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长期被老师与学校忽略,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加入到后进生的队伍里了。
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加大了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的难度。
目前,少数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的状况令人堪忧。
据调查,当前,大多数教师对数学后进生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放在教室后两排,不管他。
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数学教师的素质的低下是形成数学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换种角度说,教师的素质对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起关键作用。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个案分析
组织者: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 凝聚力和向心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协调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营 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学科教师的支持和配合
学科教师与班主任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学科教师为后进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学科教师鼓励后进生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学科教师与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关注后进生的成长环境。
家长的参与和沟通
建立家校联系 机制,定期与
家长沟通
鼓励家长积极 参与学校活动, 增强亲子互动
针对后进生的 学习问题,与 家长共同制定
改进计划
及时向家长反 馈后进生的进 步和不足,共 同促进其成长
后进生转化的挑战和对策
了解学生情况: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家庭、心理等方面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制定个性化方案:根据每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转化方案,包括学习计 划、心理辅导等。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 个案分析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个案背景 02 问题分析 03 转化过程 04 转化效果
05 经验总结
个案背景
第一章
学生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张三
年龄:13岁
性别:男
学习情况:学习成 绩较差,经常不完 成作业,上课不认 真听讲
自信心增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习态度转变,成绩有所提高 与同学关系改善,合作意识增强 情绪稳定,减少违纪行为
家庭教育的改进
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更 加融洽
语文后进生个案研究
18教育新干线【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
后进生的大量存在一直是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研究后进生转化的方法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自身行为习惯、班集体及伙伴、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这四个方面对语文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转化后进生进行了思考。
一、语文后进生的形成原因1.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教育,它是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分为六种类型,即民主型、放任型、溺爱型、过分保护型、干涉型和否定型。
其中民主型的教育最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给孩子提供这种教育方式。
班级中大多数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父母忙于工作而疏忽对孩子学习上的教育和关心。
许多家庭都是采用了放任型的教养方式,父母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生活状况,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交流。
没有家长的适当督促,孩子在学习上都缺少自制力,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渐渐成绩越来越差。
2.自身行为习惯的影响福柯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后进生经常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反抗,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课上,一些后进生会缺乏自制力,没有遵守课堂纪律的概念。
除了自己乱插嘴之外,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其他学生听课。
老师的训斥只会停留几分钟,几分钟后又会被忘到九霄云外。
他们往往喜欢做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很怪异的事情。
我曾遇到过一位这样的后进生,他在课堂上用刮眉刀把自己的眉毛刮了。
当我问到他为什么要把眉毛剃了,他很淡定地说因为有趣,大家都不敢做,但是我敢。
在他看来,他觉得剃眉毛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既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又给班上同学带来了乐趣。
也正因为这样的行为习惯使得他的注意力经常不能集中在学习上,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3.班集体及伙伴关系的影响后进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忽视,他们的视力和听力一直处于劣势,导致自己本身就跟不上大家学习的进度。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的结题报告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的结题报告邢台市第三中学课题组王志勇(主持人)一、问题的提出及界定(一)问题的提出“后进生”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
只要是存在集体的地方,就会有“先进”、“中等”和“后进”三个层次。
而且就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德智体等方面)的各个方面而言,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会有“先进”、“中等”和“后进”之分。
同时,现在的社会上充满着对青少年的诱惑,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巨大压力,“先进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很容易被压跨或被扭曲,渐渐变成“后进生”。
因此,“后进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理性地看待“后进生”这一必然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做到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结果往往是“差生”更差,甚至引发很多安全或社会问题。
“后进生”的问题成了令教师甚至家长头痛的一个问题。
甚至在一次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会上,有位班主任半戏谑地说:“今年的最大成绩就是把×××和×××开(除)回了家,明年的目标就是再开走几个!”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可悲的现实啊!如何看待“后进生”?“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表现和成因?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教育?这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我们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科学地研究。
(二)“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或“差生”)这一称呼只是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的一个普通概念,还不属于科学概念。
因为科学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而普通概念不具备这些特点。
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后进生”的内涵有过确切的定义,所以人们所说的“后进生”也只是个较为笼统的概念。
故本课题中提到“后进生”时加引号以标明它的特定所指。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后进生”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为长期不能满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学生,特别是指在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较远,行为上有较多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论文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对大量后进生进行筛选。
确定研究后进生三类心理问题:逆反心理型、自卑心理型、孤僻心理型。
并圈定具体同学,然后通过大量的家访、谈话等方法,得出“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的成果,现概述如下。
一、“后进生”心理特征的表现(一)“逆反心理型”(潘逆反)的表现1、2006年5月5日,潘逆反无端谩骂班干部,说这些班干部替老师办事是“拍马屁”,有时甚至打班干部。
以致班干部的家长对我说:不要让他的孩子任班干部,否则让他很为难,也很吃亏。
2、2006年5月8日下午放学后,我把潘逆反叫到宿台,先是很很地给他训了一顿。
当然,他很不服气。
我给他讲了雷锋和赖宁的故事,他说现在的时代是金钱的时代,雷锋和赖宁已过时了,雷锋和赖宁已出国了等等。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潘逆反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他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想象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
3、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分庭控礼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
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潘逆反时常在颂扬这些哥们义气,跟他们在一起觉得自豪。
(二)“自卑心理型”(张自卑)的表现1、2006年10月12日中午,听同学报告:张自卑同学带把水果刀要和同学打架。
我马上冲到教室,首先把话明的水果刀收起来,并带他到办公室。
我:“你为什么要和人家打架?”话明:早上放学,某某同学骂我。
我:这把刀捅过去会死人的,杀死人要偿命的,你知道吗?话明:知道。
我:你不怕死?自卑:不怕!说着,自卑做拿刀的样子往自己的脖子上抹。
我很生气,狠狠地给他训了一顿。
2、2006年12月13日下午,我把自卑叫到宿舍。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浅谈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浅谈摘要】:后进生,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存在,数学由于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后进生的人数很多。
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后进生更是不在少数。
他们叛逆、自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因此在对待后进生时,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正视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了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提高,以达到后进生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个案研究【前言】我校是一所硬件环境较差的乡村小学,学生家长多数因经济原因,外出经商、务工,对子女的教育要么只是对子女简单粗暴的惩罚式教育,再加上一部分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家庭的不和谐,导致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偏差,进取意识不强。
而部分条件比较富裕的家庭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环境比较重视的家庭,则把一些基础较好的孩子送到了城里就读,剩下的学生中,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明显偏大,这种现象和生源结构,影响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影响着我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个案分析】王逸豪,男,四年级学生。
该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日常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
性格倔强、固执,但又有依赖和惰性心理。
日常自由散漫,行为习惯欠佳,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该学生是家里独生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关心、精心呵护下长大,由于是长孙,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
由于父母出外忙于工作,对孩子无暇教育,加上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使他养成了懒散、固执、倔强、我行我素的性格。
该生虽然思维较为灵活,但学习缺乏自觉性,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目标,课堂自由散漫、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课内外作业应付了事,长期不能完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
但是,在学校中总有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助于优化班级学风、班风,易于教学、便于管理,可以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可以挽救和改变一部分学生的命运,因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只要我们努力追求,选好促其进步的方式,因势利导,持之以恒,赏识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学生,学生一旦意识被重视,被赏识,就会点燃希望之火,对自己充满自信,最终会看到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的转变。
关键词后进生转变策略说到后进生,自然会想到那些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没有及时完成,上课讲话、做小动作,甚至故意破坏课堂秩序的学生。
这些学生不仅学习、表现较为落后,而且在性格、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虽然同是后进生,但形成后进的原因各异。
要仔细观察后进生的言行,认真分析后进的原因,才能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去医治后进生的心理创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学生,要与家庭社会多方协商,齐抓共管。
对家庭教育缺陷,失去家庭温暖的后进生,学校老师和同学应主动献爱心,给他温暖。
对成绩低下,自暴自弃缺乏信心的后进生,要正面引导,适当鼓励。
这类学生在班上虽然人数极少,但其影响力巨大。
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抓优秀生,而且还要重视抓好后进生,这不仅有利于班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培养每一个学生成长,实现教育目的。
因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后进生的特征后进生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
教师或家长往往称他们为暂时表现差的学生,或暂时后进生。
包括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思想,或智力迟钝、身体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成绩不良”学生;思想觉悟低、存在不良品德习惯,或经常有过失行为的“表现不良”学生;以及学业成绩不好、思想表现亦差的“双差”学生。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一)、学生本身的因素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
外显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
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的因素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宽严失度;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论为后进生。
有的父母不和,甚至离异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变成单亲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强烈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受创,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而沦为后进生。
(三)、学校的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后进生。
另外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违反“一致和真诚”的教育原则,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甚至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因受胁迫、恐吓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后进生。
三、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
师爱可以创造积极向上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力,促使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把爱心洒向后进生,以心换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后进生。
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把学生的饥寒冷暖都挂在心上,就像他们的亲生父母一样用真心真情,再辅之以言传身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等教育措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班级的德育工作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播途径,才能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一)、了解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条件。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
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如:小华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连父母对他也无计可施。
我接班后,一发现他经常旷课,几次找他个别谈话,他却一言不发,我便深入班级调查了解小华各方面的表现,并与原班主任联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一天晚上我又一次来到小华家里,一不讲大道理,二不谈学习而只谈他爬高放风筝的本领。
问他在屋顶上走路怕不怕,这时小华的眼睛忽地转动起来,我又说,我小时候喜欢放风筝,但从来不敢爬高,这时小华饶有兴趣地介绍起经验来。
此时,师生的情感接近了。
我说:“你如果不旷课、遵守纪律不就成为更好的孩子了吗?老师对孩子的缺点批评不重,但却使小华难为情,立即向老师表态,今后一定改正错误。
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老师“投其所好”也是施爱的一种方法。
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要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
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尊重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在“施爱”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
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的对待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
实践中的许多实力使我们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
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有一个这样的事例:我班有三位同学到商店偷学习用具。
老板找到学校,学生不承认。
这件事又惊动了家长,家长护短,与老板吵闹。
这时,我没有立即处理,也没有重评这三位小朋友。
课外活动时,我将三人带到花园里去玩,并和他们把花园里的草拔掉。
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的干了一个多小时。
我和他们海阔天空的聊了起来。
最后我表扬了他们:关心集体,爱劳动。
还让他们各自说了还有什么优点。
他们也谈了很多。
我把话题一转,说:如果你们有缺点,把它改了更是一个完美的孩子。
一个同学忍不住了:“老师,我们犯了错误说出来,你还会喜欢我们吗?”我立即说:会,有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
“这时三个孩子把偷学习用具的经过说出来并认了错。
这件事教育了学生,也启发了家长。
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人格;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
善于用学生的优点去克服学生的缺点,耐心说服疏导,以表扬为主,要把有声的表扬和无声的批评结合起来。
(三)、宽容学生,让他们学会反思声色俱厉,不留情面、对学生的教育批评方法越简单,与学生的对立情绪越强烈,班级工作、课堂教学就越难以开展。
“训斥、罚站”往往剥夺了学生的自尊,这样树起的威信,往往是暂时的。
在班级里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对自尊有着强烈的需要。
教师要有耐心,尽量避免伤害那脆弱的心灵。
但凡是后进生的转化,都要经历:“违反——教育——再违反——再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过程,这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教育过程。
我们知道,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靠教师一次两次的说教就能形成的,当后进生重犯同样的错误时,要给予理解,要反思自己的批评教育方法。
有的同学不良习惯在其身上已深深地扎下根,一次次提醒、批评,往往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学会等待,不要操之过急。
当多次批评不起作用时,除反思自觉的批评方法外,还要反思批评场合和自己对学生自身特点的认识,要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把学生的具体要求进行分解,,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当学生完成某一阶段的目标时,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例如:我班学生小叶,成绩比较差又经常犯错误,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坏孩子。
根据他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多次找他谈心,很耐心地对他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讲解。
如上课时他在搞小动作,不用语言而是用严厉的目光看他,让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课后我找他到办公室一进门他就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微笑地对他说:“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犯错误以后要知道改正过来。
”从此,小叶同学不再像以前那样而是在班里表现非常好,班里一致推选他为纪律委员。
因此后进生有上进的愿望,但往往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过程当中受不了外界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而班主任对后进生出现反复,要以最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要有“允许别人犯错误,又允许别人改正错误”的宽大胸怀,认真与其总结成绩,了解反复的原因,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
(四)、赏识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就会勇于探索,勇于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有效的进行学习。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个教师从他的“笨拙”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赏识,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矿。
我尤其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且不吝啬用最美的语言来给予赏识。
就这样学生的心灵像洒进了一缕缕明媚的阳光,获得一点点甘露的滋润。
或许还会使他们荒芜的心田从此洐生出一片片蓬勃的绿意,会让他们从此乐观、自信,焕发出百倍的热情,产生不懈的战斗力,满怀信心的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