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学设计课题

合集下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5 个生字,会写“旅、咱、怜、救、命、拼" 6 个生字,会写旅行、草堆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弄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图,掌握反刍知识。

重难点:1. 会认会写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1-7 自然段体会意想不到和快乐。

2. 会画出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线路图。

教法学法:演示法、指导、点拨、合作交流一、以情入境,激发兴趣情境导入:教师以温暖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冒险与友情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那片翠绿的草地,与两位好朋友红头和青头一起玩耍的场景。

生字学习:在讲述中自然引出“旅”字的学习,采用窦桂梅老师倡导的“字理识字"法,讲解“旅”字的演变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体会书写的美感,随后指导书写。

课题揭示:在学生对“旅行"充满向往时,教师巧妙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问:“红头怎么会跑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呢?它的旅行会是什么样的呢?”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学提示:给出明确的自学任务,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尝试解决两个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来的?又是怎样旅行的?”2.合作交流:学生独立阅读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用横线画出关键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三、深入研读:探究原因,体验情感1. 意外发生:情境再现:通过多媒体展示红头被大黄牛吞下的惊险一幕,引导学生体会“意想不到"的情感。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祸从天降”的紧张感,通过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展示读、生生互评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对话品读:分角色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体会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玩耍时的快乐,为后文的紧张气氛做铺垫。

2. 旅行过程:线路图绘制:学生根据课文描述,尝试绘制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线路图,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6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去帮助别人。

4、了解反刍现象。

教学重点:1、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2、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蟋蟀和牛的图片、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你喜欢旅行吗?你到过哪里旅行?谁愿意向大家讲讲你的旅行故事?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又惊险的故事。

板书课题。

3、读题,激疑。

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为什么要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写字。

相机指导: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

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

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四、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红头和青头两只蟋蟀在草地上捉迷藏时,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行。

这节课我们随同红头和青头再作一次旅行。

板书课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厘清课文脉络,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1.厘清课文脉络,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

2.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难点】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预设1: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南旅行,我看见了美丽的大海,我们在沙滩上捡贝壳、堆沙堡,我觉得这是一场快乐的旅行。

预设2:假期里,我们一家人去了宁波方特东方神话,我坐了碰碰车、海盗船、过山车……我觉得这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旅行。

2.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在牛肚子里旅行)3.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预设2: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设计意图:围绕“旅行”这个词做文章,让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2.初读反馈。

(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zán qiāo tōu dā yìng gū lù chǐjiáo tūn wèi zhù咱们悄悄偷偷答应一骨碌牙齿嚼吞胃贮藏bēi yàn cèng tì lèi mī悲哀细嚼慢咽蹭来蹭去阿嚏眼泪笑眯眯点拨:“答应”中的“答”“一骨碌”中的“骨”都读第一声,“应”读轻声。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

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

(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

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

信息。

(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

(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

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奇妙冒险,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牛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链等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食物链的概念。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牛的消化系统模型、食物链图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的肚子,引导学生猜测这些肚子属于哪些动物,引出本节课主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关注牛的消化系统和小蟋蟀的冒险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简述牛的消化系统。

(2)画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5. 小组讨论(5分钟)(1)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食物链中的生物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六、板书设计1. 牛的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 食物链:草→ 蚂蚁→ 鸟→ 猫头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内容和所学知识,绘制一幅牛的消化系统图。

2. 答案:(1)故事内容见教材。

(2)牛的消化系统图见教材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牛的消化系统和食物链,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齿、嚼、吞、胃、悲、咽、泪、眯”,读准“答、应、骨”三个多音字。

2.梳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有条理地讲给别人听。

3.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童话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画路线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教学难点:通过读、画、讲等形式,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科普童话的趣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新课,书写生字】1. 揭示课题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呢?预设:青头和红头(课件出示牛、青头、红头的照片)2. 书写生字提问:“旅”字在古时候的意思是军队。

这是“旅”字的甲骨文。

你觉得像什么?预设:我觉得像许多人聚集在一面旗帜下面。

(出示“旅”的甲骨文图片)总结:你观察得很仔细。

你看,军队里军旗飘飘,许多士兵驻扎在这里。

示范书空:在书写“旅”字的时候,有粗心的同学会把军旗的飘带弄丢了。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吕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要注意右边的笔顺:撇,横,撇,竖提,撇,捺。

(板书)3.质疑激趣提问:同学们,你第一次读课题的时候有什么想法?预设1:在牛肚子里怎么旅行呢?预设2:蟋蟀是怎么到牛肚子里去的呢?预设3:在牛肚子里旅行不会被牛的胃消化掉吗?总结:是啊,在牛肚子里怎么旅行呢?这一定是一个奇妙的童话!【设计意图】趣味性是科普童话类作品最大的特色。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阅读课题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同时以课题中的“旅”作为切入点,结合象形字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

在充满趣味的导入中,学生既对课文充满兴趣,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汉字的正确写法。

【板块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1.学习活动一出示学习任务:自由读故事,看一看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学生自由读,交流故事内容2.读绘本,知内容用短语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捉迷藏、在牛肚子里旅行、相聚脱险3.字词大闯关读便签:青头给同学们留下了一张便签,谁来读一读?(想要加入这场特殊的旅行,先要完成多音字大闯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过这道关卡?下面请你拿出作业本,完成第二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懂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样鼓励和帮助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答应笑眯眯悲哀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主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交流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色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一qi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说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说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你听出来什么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这样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说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说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第二句,这句用什么语气来读(关心、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说,青头说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镇定、鼓励)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里,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教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朋友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运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

2023最新-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描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了牛肚子,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本课生字。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贮藏”“蹭”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红头经历了一次十分危险的旅行,体会青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积极的鼓励,及时的援助,帮助朋友红头拜托困境。

4.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

(教参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蟋蟀嚼贮咽蹭”6个,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3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本文的题材。

2.介绍课文题材板书:旅行指导“旅”书写3.了解主人公指导“蟋蟀”书写4.介绍旅行地点齐读课题二、学习1—7小节,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1.开火车读1-7小节。

2.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

三、学习8-20小节,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

1.自由轻声朗读8-20小节,圈出红头旅行的地点。

2.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说红头旅行的路线。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箭头。

过渡语:红头被大黄牛吞进了嘴里,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面。

课文就是通过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

同桌两个合作读好对话出示对话。

3.交流省略号在句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了解标点的作用,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

(一)学习第一组对话(1)指名读红头的话,读出断断续续的语气。

(2)体会害怕恐惧的心情。

过渡语:红头陷入了危机,它的好朋友青头赶紧来救它。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角群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知道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么样鼓舞和关怀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承诺笑眯眯哀痛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忆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如何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个地方我们明白了文中仆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讲明青头和红头是“特不要好的伴侣”。

3、沟通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群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17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讲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讲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讲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小组内分角群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讲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讲讲你这时心情怎么样?你听出来啥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赶忙就会死掉。

”“但是你讲这些对我有啥用呢?”指名读,讲讲你这时心情怎么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如此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讲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讲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其次句,这句用啥语气来读(关怀、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讲,青头讲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当怎么样读?(冷静、鼓舞)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个地方,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老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伴侣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长,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伴侣真诚的关怀,以及灵敏运用了所学学询问,挽救了自个儿的伴侣!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确信要用自个儿的才智和学询问来解决询问题,更重要的是,伴侣之间要团结、相互关怀。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教学内容《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15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3 个生字。

能准确读写词语,提升识字写字能力。

2. 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通过朗读和分析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情感感悟能力。

5. 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教学重点1. 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学难点1.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如播放牛吃草的视频、展示牛胃的图片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

3.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收集牛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等教学工具。

3.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牛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引发学生对旅行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呢?(学生回答:我去过海边旅行,那里的风景很美;我去过山区旅行,那里的空气很清新。

)旅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特别的课文,题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2. 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咱”“答”“偷”等15个生字,学写“旅”“救”“算”等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红头和青头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牛胃的特别构造以及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

4、通过画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灵巧、英勇和见多识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揭题写字:同学们,童话王国是个奇特的世界,今日我们就和两只小蟋蟀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经受一次危急又奇异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的同时指导书写“旅”字。

“旅”是左右构造,左面是个“方”字旁,“撇”“横”是“人”字的变形,表示旅行和“人”有关,“人”字的下面和“派”字的下面一样。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接引入新课,节约了贵重的教学时间。

“学贵有疑”,开篇以疑导学,强调读书要思考,不仅调动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又指向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弄清路线1、点名读课文。

(1)结合课文语境学习多音字“几”“答”,在朗读课文中为“贮藏”“骨碌”正音。

(2)边听边思考,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读书谁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名字叫红头的蟋蟀进了牛肚子。

(2)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玩捉迷藏时被一头牛吃草时吃进胃里。

(3)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感觉这次旅行不轻松,红头随时会死掉。

3、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反刍”的科普学问。

张之路爷爷就把“反刍”这个简洁的科学学问藏在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中。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然后在学习单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并讲一讲红头的旅程。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材料分析: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主要写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

更让学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引导学生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三班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课文中表现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一次接触到,学生感到新奇,但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中要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悟来体会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

可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通过画一画,了解牛胃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默读全文,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分角色朗读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重点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牛胃知识,准备画纸。

课时目标: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超详细!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

超详细!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

超详细!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文章,它位于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文章通过有趣故事,描述小蟋蟀在牛肚子里冒险过程,以及它与牛对话,引发学生对自然界兴趣和探索精神。

详细内容涵盖词汇学习、句子理解、段落分析以及主旨把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文章中新词汇,掌握文章基本内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好奇心,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章内容理解,新词汇掌握。

难点:文章深层含义挖掘,对段落之间逻辑关系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文章内容,图片展示牛肚子内部结构。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文章副本,彩色笔标记重要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牛解剖图,引发学生对牛肚子内部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阅读文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基本内容,同时我通过PPT展示重点词汇和句子。

3. 精讲文章:对文章进行逐段分析,讲解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4.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文章中典型句子,讲解语法知识,并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旨,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文章结构、重点词汇、典型句子。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解文章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绘制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路线图。

2. 答案:路线图要正确展示小蟋蟀旅行路径,标注出文章中提到关键地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有趣现象,并尝试以故事形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拓宽学生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部编三上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三上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牛肚子里旅行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语境读准“骨”“答”“应”“几”等多音字,归类识记并理解“嚼”“吞”“咽”等生字。

(二)通过关键句排序梳理红头的旅行路线,聚焦关键词制作路线图,并借助图示将故事讲清楚。

(三)通过分角色朗读、情境中演读相关片段,初步体会青头对红头脱险的帮助与情谊,选取关键词完善情节图,并借助图示将故事讲具体。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单,板贴词卡,小词卡。

三、教学过程(一)聊“旅行”1.课前谈话。

(1)话题交流。

大家十一长假都去哪儿玩了呀?(2)认识路线图。

老师去了厦门大学、台湾小吃街、鼓浪屿、集美学村,这就是我在厦门游玩的路线图。

(课件出示路线图)(3)理解“旅行”。

到外地游览,就叫“旅行”。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也来做一次旅行。

到哪里旅行呢?(课件出示课题,齐读)3.板书课题。

(教师指导书写“旅”)左边“方字旁”,右边上面撇、横,它和“方字旁”组合在一起,就像一面旗子。

旗子的底下——撇、竖提、撇、捺,就像聚集着的很多人。

(二)读“旅行”1.自由读文。

一边读,一边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一认、记一记;碰到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次。

2.同桌互学。

互相认读,不认识的字词同桌帮一帮。

3.辨读多音字。

(1)自主读题,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二题并校对、修改。

(2)齐读词语“一骨碌”“答应”“几乎”。

(相机正音)(3)交流“一骨碌”的词义。

(相机点拨:“一骨碌”就是一滚的意思,表示动作很快、很灵活)4.练读难句,分类识字。

(1)自由练读句子。

(2)认读生字。

这段话里藏着好几个生字,老师来指,你们试着读一读。

(3)联系字形与字义分类识记“嚼”“吞”“咽”。

(相机点拨:“嚼”就是用牙齿咬碎,所以它是“口字旁”;东西吃得很慢、很仔细,我们说——“细嚼慢咽”。

“吞”上面的“天”表示很大,所以“吞”就表示大口大口地吃;吃得又猛又急就叫——“狼吞虎咽”)(4)指名读句子。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总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出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图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思路】以“想象"为线索,以文本为支架,在学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童话。

紧扣“集中识字、匣清脉络、聚焦对话、讲述故事”。

本设计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画红头路线图厘清课文脉络,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练说故事;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

提供学习单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转换角度想象人物对话。

第一课时导入时对奇妙“旅行"的想象到结课时明确如此惊心动魄的“旅行”都源于丰富的想象,因“想象"才会有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奇妙“旅行”,强调了想象的丰富。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再次回忆因“想象”才会有这样的一段旅行,重点突破“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一难点,在朗读教学中凸显“真挚的友谊”从而感受童话故事带来的感动和奇妙的“想象”,最后出示课外书《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的封面,猜想故事,再次感受“想象”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而丰富的体验。

拓展学生阅读量,引发他们对童话想象的无限可能性。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精选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精选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精选5篇)在牛肚子里旅行篇1课时目标1. 会写“命、胃”等5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 请学生“开火车”(词语表中本)的词语。

2.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在旅行的过程中,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体会。

二、朗读课文,体会红头的心情1.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画出描写红头表情、动作的词语。

2.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出示“拼命、急忙、大吃一惊、哭、悲哀”,并提示:这些词语会提示你对话该怎么读,自己先试着读读红头的话。

3.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旅行的惊险。

(1)教师引读第七自然段,学生接读红头的话:“救命啊!救命啊!”(2)教师追问:你为什么拼命地叫?引导学生感受红头紧张、害怕的心情。

(3)教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师生合作朗(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朗读过程中教师相机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表演读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心情,能唤起学生的角色认同感,跟着主人公哭,跟着主人公笑。

在角色中体会,在表演中感悟。

三、感受青头的言行,体会真挚的友情1. 出示默读要求: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1)学生默读圈画,完成学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单示例:(2)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学习单,并完善自己的学习单。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单,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2. 小结交流,回顾青头的言行。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问题2: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它的?问题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问题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2)过渡:从青头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青头的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优质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优质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该文通过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历程,既揭示了牛的消化系统,又教育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聪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牛的消化系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聪明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牛的消化系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牛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聪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消化、惊险、勇敢、聪明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勇敢、聪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

2. 答案:按照课文描述,绘制旅行路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关于牛的消化系统的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三上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第3篇童话,精读课文。

本文选自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的作品集《在牛肚子里旅行》。

故事主要描述了小蟋蟀“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嘴里,他的好朋友“绿头”利用牛反刍的特点营救了“红头”,是一篇场面惊心动魄,语言生动、情节紧凑的科普童话。

现将从童话教学及本课的教学价值等方面作如下分析:(一)科普童话的阅读价值本篇童话巧妙地将牛反刍的科学道理通过蟋蟀的一场历险让阅读的孩子就像一头栽进树洞的爱丽丝,在离奇的情节、神秘的环境和激情的语言中感受一番在牛肚子里历险的惊险刺激。

童话的特点是想象丰富甚至天马行空,情节也离奇曲折,但科学道理又是经过反复论证得出的真理结论。

“童话”和“科学"的融合彰显了作者对这两者的把握能力。

张之路是现今我国儿童文学界著名的科普小说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科幻小说作品《霹雳贝贝》被改编成电影,家喻户晓。

甚至可以说《霹雳贝贝》开启了“八零后”孩子对科普文化的阅读。

近年,张之路又先后出版了《乖马时间》《会飞的狗》《老爱哭和不在乎》《在牛肚子里旅行》等科普、科幻作品。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无论情节怎样离奇、人物如何非凡,但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经验之上。

作品的可信性正在于作品是依据实际的客观规律创作的,基于现实生活编织的故事使得阅读者深陷其中也深信其中。

就像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阅读中学生会不断随着情节产生质疑,牛真的有四个胃吗?四个胃怎么排列?吞下的食物为什么还会送回嘴里……对故事的阅读可激发学生对其中科学原理的探究欲,从而推动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因此科普读物是儿童成长中认识世界的重要阅读渠道,其中,科普童话是孩子们都喜见乐见的文体形式。

(二)超现实作品的真情表达本篇童话以两只蟋蟀的人格化形象在真实、平实的牛吃草、咀嚼的现实环境中的历险构造了一个超现实文学作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文章滲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童话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在低段和本单元《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己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这种理趣结合的科学童话,学生不一定很清晰。

为了帮助学生既能了解科学童话的知识,又能感受童话的趣味性,需要引导字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旅行路线、关注人物的对话和提示语,感受红头和青头的人物形象,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为单元习作编写童话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嚼”。

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气,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进而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能复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感知童话神奇的想象。

五、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讲授法,自主阅读法,合作交流法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上用)自主预习卡(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分享)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里旅行了呢?旅行时你的心情如何?大家旅行时心情都非常愉悦,但今天,我们要开启一段神奇惊险的旅行,那就是——《在牛肚子里旅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

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教学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重难点:1、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下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厂。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我一起写一写一一撇、竖提、撇、捺。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2.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3、通过预习谁来告诉大家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红头是一只——蟋蟀,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一一虫字旁。

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表一一意,右表一一音。

4.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一一牛肚子里。

牛肚中有些什么奥妙?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顺了,再继续往下读。

(2)读完了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到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点拨:采用先、再、然后的顺序说说)2、检查交流(1)字音检查●认读生字①出示:第一组:齿、嚼、吞、胃、咽牙齿、细嚼慢咽、吞下、肠胃a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和吃东西有关)b齐读第二组:旅、咱、怜、救、命、拼、扫、管、刚、偷、卷、悲、泪、眯、算旅行、咱们、可怜、救命、拼命、打扫、尽管、刚刚、偷偷、卷起、悲哀、眼泪、笑眯眯a指名读,正音(重点强调生字“咱、扫、算”是平舌音;“怜、拼、吞”为前鼻音;“命、刚”是后鼻音,“旅、怜、效、流、泪”都是边音。

第三组:答、应、骨、几a你发现了什么?b“答”在“答应”等词语中读dā,在“回答、应答、答案”等词语中读dá;“应”在“应该、应当、应有尽有”等词语中读yīng,在“回应、应变、应对”等词语中读yìng;“骨”在“骨头、骨折、骨架”等词语中读gǔ,在“一骨碌”等词语中读gū;“几”在“几乎”等词语中读jī,在“几个人、几本书”等词语中读jǐ。

(2)读完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2、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是怎样的?(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课件出示7、8)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①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用来消化食物的。

【牛肚子的构造】②牛在刚吃草的时候,它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

【牛的吃食方式】③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牛的吃食方式】四、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课件出示9生字田字格课件)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1.识记生字(1)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①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怜刚拼救管。

如“怜”“忄”表义,这个字和人的心理有关,“令”表音。

②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咱:自+口;胃:月+田③组词巩固:如“旅行流泪泪水流水”2.书写指导(1)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归类指导,注意提醒或范写易错的笔画和部件。

左右结构的字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旅、咱、怜、拼、扫、流、泪”左窄右宽;救”左右等宽,“刚”左宽右窄。

“怜、救、拼”等字要指导写好笔画的穿插:“怜”右边“令”的要穿插到竖心旁的右点下方,注意不要漏写最后的点;“教”反文的长撇要穿插到“求”的下方;“拼”右边部分的长横在横中线上,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方。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5)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认读、识写。

五、总结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是怎样的?3、牛吃食有什么特点?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1—7段,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1. 开火车读1-7段,思考:青头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2.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

预设:红头和青头一起玩迷藏的游戏,红头躲在了草堆里,一只大黄牛把它和草一起吞到嘴里了。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课文的一到七段告诉了我们: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

(二)学习8-20段,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

●学习红头部分,体会他的旅行路线及心情1、明确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1)就这样,红头不得不随着吃到牛嘴里的草开始了它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那么,在牛肚子里它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8—20段,把红头到过的地方圈出来。

(2)全班交流。

①指名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②鼓励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语,用连贯的一句话,把这个过程说清楚。

(红头被大黄牛先是吞在了嘴里,接着到了肚子里的第一个胃里,然后到达了第二个胃,最后到达了牛嘴里。

)2、体会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的心情(1)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样?请大家自由找找课文中描写红头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红头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2)交流a红头正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和草一起被牛吃到嘴里了。

吓得红头大叫:“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紧张、害怕)b当青头告诉他要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听到这句话时,红头说:“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失望。

C当青头告诉他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红头悲哀地说:“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悲哀、绝望d当红头得救时,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谢谢你……”→感激(3)总结:看来红头的这次旅行真是?? (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学习描写青头的部分,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体会青头对朋友的友谊。

1、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和牛吃食的特点,学习准确地表达。

(1)将红头从害怕、绝望、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他的好朋友青头,虽然青头没有和他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一直在指挥着红头从牛肚子里走出来。

板书:指挥(2)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学生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红头说的话。

(3)出示青头的话:“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①请学生读课件出示的青头的话,说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内容泛红: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理解:“这时候”是指牛把食物吃到嘴里的时候。

②介绍牛的反刍:牛吃东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把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咀嚼,这个现象叫做反刍。

出示:反刍③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衔接)2、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1)青头对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挥得那么准确。

让我们再来读读青头说的话,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你能读懂吗?生:给予了红头鼓励和安慰师:从哪儿看出来?生:“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师:是呀!青头还在不断地鼓励红头,让他不失去信心,看,这儿还有两个感叹号。

(感叹号泛红)师:板书,鼓励读好相关的句子。

(2)青头不但语言来鼓励和帮助红头,还用什么来帮助红头呢?(行动)①交流:当红头被牛卷到嘴里时,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当红头终于到了牛嘴里,动也不能动的时候,青头就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②这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脱险啦!终于让红头死里逃生。

(板书:援助)青头一边——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

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

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读课题)(3)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是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

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三、感受好朋友1、课文中说青头和红头是一对好朋友,你从哪儿看出来。

2、交流。

四、总结升华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红头和青头是好朋友,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

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

3、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