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最新版)

合集下载

隔爆型、本安型、增安型等防爆认证的原理

隔爆型、本安型、增安型等防爆认证的原理

防爆标志含义: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例子:EX d II C T6 (总标、防爆形式、爆炸性物质类别、爆炸性气体级别、设备高表面温度100度)隔爆原理: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优点:容易过针对大型产品,缺点:成本高,物品重,材料:钢材,铝合金adc12,铸铁)本安原理: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电气防爆。

(对设置要求高,针对PCB)浇封原理:将电气设备有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弧、火花或高温的部分浇封在浇封剂中,避免这些电气部件与爆炸性混合物接触,从而使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和故障情况下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浇封型电气设备有整台设备浇封的,也有部件浇封的。

发证机构:A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电气产品防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PCEC)} 、B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C南阳防爆电气研究院、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费用:准确费用是需要提供产品相关资料才能确定价格的,周期:1.5-2个月根据产品而定资料:电路图,爆炸图,零件图,装图,原理图,PCB板图,产品说明书防爆标准:GB3836.1通用标准GB3836.2隔爆标准GB3836.3增安标准GB3836.4本安标准GB3836.9浇封标准防爆型式:d(隔爆型)e(增安型)ia ib(本安型)ma mb (浇封型)设备类别: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I类爆炸性粉尘气体组别:I类:矿井甲烷II类:IIA:丙烷IIB:依稀IIC:氢气III类:IIIA:可燃性飞絮IIB:非导电性粉尘IIIC:导电性粉尘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防爆电气设备介绍

防爆电气设备介绍

防爆电气设备一爆炸性危险场所中安装的电气设备主要有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浇封型、充油型、充砂型、“n”型等。

一、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用符号“d”表示,是一种专门防爆型式电气设备。

广泛应用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可燃性气体-空气混合物免爆炸性危险场所中。

(一)基本原理这种防爆型式的电气设备的防爆安全性能,主要是依靠一种被称作“隔爆外壳”的外壳来保证的。

所谓“隔爆外壳”是指这样一种外壳,它允许进入内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在外壳内发生燃烧爆炸,但是不允许爆炸生成物从外壳内部通过通往外壳外部的任何通道窜到外壳外部,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电气设备有了这样的外壳,只要其外壳外表面的最高温度不超过相应的温度组别的温度值,就不会成为周围的爆炸件气体混合物的点燃源。

根据此防爆原理,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外壳内部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不发生严重的变形或损坏;外壳各零部件之间的缝隙,即从外壳内部到外部的各种通道,必须具有合适的机械尺寸,能够降低外壳内部爆炸生成物窜出外壳时所携带的能量,甚至阻止爆炸生成物窜出外壳,从而避免点燃设备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这种防爆型式的电气设备防爆安全性能可靠,而且制造技术成熟,使用寿命也比较长。

但是,由于隔爆结构的原因,这种电气设备的自身重量比较大,笨重,这是它的缺点。

(二)隔爆外壳的耐爆性隔爆外壳中产生的爆炸压力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外壳的容积及形状、点火源的位置、接合面间隙、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及温度等的影响。

在低于最大爆压浓度时,爆炸压力与混合物的浓度成正比;当外壳的容积增大时,其热损失相对减少,爆炸压力相对增高;就外壳的形状而言,非球型容器比球型容器的爆炸压力要低;点火位置偏离中心,其爆炸压力会下降;接合面间隙增大,爆炸压力将下降;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及温度提高,爆炸压力将增大。

隔爆型电气设备爆炸时,其内部会产生0.5〜2.0MPa的爆压,将对壳壁产生冲击力。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及防爆原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及防爆原理
如电气设备为ⅡB类隔爆型温度组别为T4组,标志为ExdⅡBT4。
如电气设备为Ⅱ类增安型温度组别为T2组,标志为ExeⅡT2。如电气设备为ⅡA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的,标志为ExiaⅡAT5。如电气设备为ⅡC类本质安全型ib等级T5组的关联设备,标志为Ex(ib)ⅡCT5。如电气设备为Ⅱ类浇封型T4组,标志为ExmⅡT4。如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类型,则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主体采用增安型内装ⅡC类防爆部件,温度组别为T4,标志为ExedⅡCT4。如主体为正压型,包含类T4组隔爆型,本质安全型ib级,浇封型部件,温度组别为T4组,标志为ExpdibmⅡBT4。
4.正压型电气设备“p”
一种通过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的措施来达到安全的电气设备。
5.浇封型电气设备“m”
整台设备或其中部分浇封在浇封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作者:阿彬2005-3-10 22:47:00)
防爆标志举例
如电气设备为Ⅰ类隔爆型,标志为ExdⅠ。
作者:阿彬2005-3-10 22:47:00)
电气设备保护方法及安装
本质安全设备
本质安全设备指在其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
关联设备
关联设备指内部装有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且结构使非本质安全电路不能对本质安全电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关联设备在危险场所安装使用时,应加其他形式防爆外壳保护,例如隔爆型、正压型等;在安全场所安装使用时,其外壳可选用一般型。在本质安全系统中与本质安全设备有电气连接,接口部分有限压,限流环节(限制能量)的电气设备可认为是关联电气设备,如齐纳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本质安全电源、光电隔离接口电器等。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原理是将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个或几个外壳中,这种外壳除了将其内部的火花、电弧与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隔开外,还有当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被壳内的火花、电弧引爆时外壳不被炸坏,也不致使爆炸物通过连接缝隙引爆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2、增安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温度的矿用电气设备。

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路的电气参数(主要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限制放电能量实现电气防爆。

4、正压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置于外壳内,壳内充入保护性气体,并使壳内的保护气体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壳内实现电气设备的防爆。

5、充油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在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弧、火花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

6、充砂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填充石英砂,将设备的导电部件或带电部分埋在石英砂防爆材料之下,使之在规定的条件下,在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石英砂材料表面的温度都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

7、无火花型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是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出现。

8、浇封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有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弧、火花或能产生高温的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避免这些电气部件与爆炸性混合物接触,从而使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在认可的故障和过载情况下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9、气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电器设备或电气部件置于气密的外壳内,这种外壳能防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壳内。

10、特殊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为:不同于现有防爆设备的防爆原理,但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确实具有防爆性能。

隔爆型原理

隔爆型原理

隔爆型原理
隔爆型原理是一种用于防止爆炸传播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和其他设备。

隔爆型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将设备内部的爆炸能量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防止其传播到周围环境中。

隔爆型原理的实现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外壳隔爆:将设备的外壳设计成具有足够强度和密封性的结构,以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压力,并防止火焰和爆炸产物从外壳中逸出。

2.隔离间隔:在设备内部设置隔离间隔,将爆炸危险区域与非危险区域隔离开来,以防止爆炸能量传播到非危险区域。

3.泄放通道:在设备外壳上设置泄放通道,以便在内部发生爆炸时,将爆炸产物和压力迅速排放到外部环境中,以降低内部压力,防止外壳破裂。

隔爆型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但是,隔爆型原理并不能完全消除爆炸的危险,因此在使用隔爆型设备时,仍然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防爆电气设备的正确选型、安装和维护等。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一)防爆原理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

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

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隔爆和耐爆性能,被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等爆炸性环境工作场所。

隔爆性电气设备的标志为“d”。

隔爆型电气设备除电气部分外,主要结构包括隔爆外壳及一些附在壳上的零部件,如衬垫、透明件、电缆(电线)引入装置及接线盒等。

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我们知道隔爆外壳应具有耐爆和隔爆性能。

所谓耐爆就是外壳能承受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本身不产生破坏和危险变形的能力。

所谓隔爆性能就是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喷出的火焰,不引起壳外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性能。

为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二)防爆措施隔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在煤矿井下爆炸危险工作场所使用,其使用环境场地狭窄,搬运困难,并有岩石、煤块冒落、撞击的危险,其外壳不仅要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才能保证设备外壳在发生内部爆炸或受到外物撞击时,外壳不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

为此,常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工作的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必须采用钢板或铸铁构成,但其他零部件或装配后冲击不到的或容积不超过2L的电气设备,可用HT25-47灰铸铁制成。

对于I类非采掘工作面用隔爆外壳也可以用HT25-47灰铸铁制成。

对于容积不大于2L的外壳,也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易成型、易切削加工,比重轻、易于制造等优点,但使用这种材料作隔爆外壳时必须注意到塑料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和变形的性质。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隔爆型电气设备是指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

所谓隔爆外壳,是指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产生的最大压力,并能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传播的电气设备外壳。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是靠隔爆外壳的耐爆性和不传爆性来保证的。

1.隔爆外壳的耐爆性隔爆外壳的耐爆性是指当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时,在最大爆炸压力作用下外壳不会变形、损坏,因而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和火焰不会直接点燃壳外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为此,隔爆外壳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 隔爆外壳的不传爆性〔又称隔爆性〕隔爆外壳的不传爆性是指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时产生的高温气体或火焰,通过外壳各接合面的间隙向壳外喷泄过程中能得到足够的冷却,使之不会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隔爆外壳的不传爆性是靠严格控制各接合面的间隙、长度和粗糙度来实现的。

㈣井下人身触电及其预防人的身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壳、构架等,都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触电对人体会造成严重危害,其直接危害可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

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某一局部时电弧烧伤人体,造成人体外部局部性的伤害,一般容易治愈,严重时可使人致残,但一般不会致人死亡。

电击是指触电时电流流过人体内部器官和中枢神经,使内部器官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如使心脏功能紊乱,使呼吸活动变慢,使肌肉强烈收缩造成窒息等。

发生电击,若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多数会致人死亡。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电流持续的时间。

试验资料表明,通过人体的交流电超过15mA时,会使人抽筋,到50mA时,对人的生命已有危险,若增加到 100mA,就很快致人死亡,故有绝对危险。

煤矿井下取30mA为人身触电电流的安全值。

井下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不当,以及工作中疏忽大意或违章操作。

预防人身触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 防止人身触电或靠近带电导体⑪将裸露的电气设备带电部分安装在一定的高度。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原理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爆炸的装置。

它主要通过隔爆原理来实现防爆效果。

隔爆是指在爆炸物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一道可靠的屏障,阻止爆炸能量传播,并将爆炸产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引发更大规模的爆炸事故。

隔爆的原理基于爆炸物的三个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首先,隔爆设备需要阻断可燃物的进入。

可燃物是指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如石油、天然气等。

在爆炸物品进入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之前,需要经过高效的过滤器或其他隔离装置,将可燃物分离出来,确保不会进入到电气设备内部。

其次,隔爆设备需要阻止氧气的进入。

氧气是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在防爆设备中,我们需要将氧气与可燃物隔离开来。

为此,隔爆设备通常采用气密性较好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铸铁等。

同时,隔爆设备还会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进行填充,以减少氧气的浓度,降低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最后,隔爆设备需要阻止点火源的进入。

点火源是引发爆炸的元凶,一旦点燃可燃物,就会触发爆炸反应。

为了杜绝点火源的进入,隔爆设备通常会配备防爆电气元件,如防爆开关、防爆插座等。

这些设备采用特殊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在正常工作环境下,不会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从而防止点火源的产生。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工作环境的危险等级、可燃物的种类和浓度、电气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方式等。

只有在全面考虑了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的隔爆设备,并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地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一种通过阻止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的进入,从而实现防爆效果的装置。

它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对于那些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行业,如石油、化工、煤矿等,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无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一.用外壳限制爆炸和隔离引燃源1.用外壳限制爆炸用外壳限制爆炸是传统的防爆方法。

它是把设备的导电部分放在外壳内,外部可燃性气体通过外壳上各个部件的配合面间隙进入壳内,防爆云平台一旦被内部电气装置上的导电部分发生的故障电火花点燃,这些配合面将使由外壳内向外排出的火焰和爆炸生成物冷却到安全温度,而不能点燃外壳外部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亦即外壳阻止了爆炸向外传播的可能性。

一般称间隙隔爆,这种防爆型式国外一般称为隔爆外壳,我国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2.用外壳隔离引燃源2.1采用熔化、挤压或胶粘的方法将外壳密封起来,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壳内,而与引燃源隔离,达到防爆的目的。

这种防爆型式的设备称为气密型电气设备。

2.2当电气设备只用于爆炸性混合物在某个时候出现的场所,则可利用设备内部出现爆炸性混合物所需的时间,作为保护因素。

为此,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外壳来限制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进入,即相当于限制设备“呼吸”,使外壳内部聚积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浓度达到下限值的时间比外部环境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可能存在的时间要长。

这样实际上就使进入壳内的气体和蒸气浓度达不到爆炸下限值,因而不会被点燃,达到防爆的目的。

这种防爆型式称为限制呼吸外壳。

2.3采用密封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外壳使可燃性粉尘不能或难于进入外壳内,而与引燃源隔离,达到防爆的目的。

这种防爆型式设备称为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

二.用介质隔离引燃源其原理是把电气设备的导电部件放置在安全介质内,使引燃源与外面的爆炸性混合物隔离来达到防爆的目的。

1.用气体介质隔离引燃源当采用的介质是气体(一般是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时,应使设备内部的气体相对于外面大气有一定的正压,从而阻止外部大气进入,这种防爆型式的设备称为正压型电气设备(以前称为通风充气型电气设备)。

2.用液体介质隔离引燃源当采用的介质是液体(一般是变压器油)作为隔离介质时,这种防爆型式的设备称为充油型电气设备。

3.用固体介质隔离引燃源3.1当采用的介质是颗粒状的固体(一般是石英砂)作为隔离介质时,这种防爆型式的设备称为充砂型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防止其电弧或电火花点燃周围爆炸性瓦斯混合物,既依靠一个足够牢固的外壳,这种外壳能经受爆炸所产生的最大爆炸压力,而不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而且具有足够的法兰盘宽度和适当的间隙,使内部瓦斯爆炸时所喷射出来的燃烧生成物冷却到低于瓦斯爆炸的点燃温度。

耐爆性
隔爆性
煤电钻、信号、照明采用127v供电。

(综和保护装置)
问:电机车运输中常见事故的防范措施答:1.列车或单独机车都必须前有照明,后有红灯。

2.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

3.同一区段轨道上,不得行驶非机动车辆。

4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

5.巷道内应设置路标和警标。

机车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弯道、道岔、坡度较大或噪音大等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减速,并发信号。

6.必须有用矿灯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的规定。

非危险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紧急停车信号。

7.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100m以上的距离。

8.在弯道或司机视线受阻的区段,应设置列车占线闭塞信号。

斜巷提升的安全设施:
1.防跑车装置
2.跑车防护装置。

防爆电器原理

防爆电器原理

防爆电器原理
防爆电器是一种能够在爆炸危险环境下安全运行的电器设备。

它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爆措施,以防止电器在爆炸性气体或蒸汽环境中引发火花或产生过热现象。

这些措施确保了电器设备在危险环境下不会引发爆炸或引燃可燃物质。

防爆电器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防封堵性能:防爆电器的外壳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设计,以防止可燃气体进入电器内部。

这可以通过使用密封胶、防爆盖板等措施来实现。

2. 防爆结构:防爆电器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以确保其内部的电路元件在爆炸环境中不会受到外界影响。

例如,电路板上的元件会采用防护罩进行封装,以防止火花的产生。

3. 防火花性能:防爆电器的电气连接部分采用了防火花设计,以防止在开关、插座等接触时产生电弧和火花。

这可以通过使用防爆开关、防爆插座、防爆接头等电器组件来实现。

4. 限制能量:防爆电器通常会限制能量的传输,以防止过热和引发爆炸。

例如,防爆灯具通常会限制电流和功率的输出,以确保其正常运行但不会产生过热。

总之,防爆电器通过一系列的防爆措施,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它的原理包括防封堵性能、防爆结构、
防火花性能和能量限制等。

这些原理的综合应用,确保了防爆电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防爆结构设计、防爆材料选择和电气性能控制。

1. 防爆结构设计: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机构设计是确保设备在异常工作条件下避免火花、火焰和热源扩散的关键。

常见的防爆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阻隔隔爆:通过装置内部的隔爆板、隔火板等结构,将设备内部的火源和能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蒸气、粉尘隔离开,防止火花和火焰传播到周围环境。

(2) 限制火花:通过在设备的开关、接触部位使用特殊的材料或设计,限制操作时产生的火花,并通过特殊的电气连接方式避免发生火花。

例如采用隔爆快速切断装置,只有在特定位置切断电路时才能产生火花。

(3) 阻隔热源:利用隔热材料或隔热结构材料来隔离设备内部所产生的热源。

例如,在电动机的防爆设计中,通过采用隔热材料或设计风道结构,使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不会传导到周围环境。

2. 防爆材料选择:防爆电器设备中所使用的材料需要具有防爆特性,能够阻止火花、火焰或者热源扩散。

常见的防爆材料有以下几种:(1) 隔爆材料:这类材料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和热分解温度,能够起到阻隔火焰和火花的作用。

常见的隔爆材料有不燃烧的金属材料、耐火陶瓷等。

(2) 隔热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将热源隔离起来,防止热量传导到周围环境。

常见的隔热材料有陶瓷纤维、岩棉等。

(3) 隔爆涂料:这类涂料能够在火情发生时快速发泡,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隔热和阻燃性能的保护层。

常见的隔爆涂料有阻燃涂料、隔热涂料等。

3. 电气性能控制:防爆电器设备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正常的电气性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隔爆电气连接:电器设备的电气接线需要采用特殊的隔爆电缆和隔爆电气接头,确保电气信号的传输不会产生火花和火焰。

(2) 防爆开关:设备中的开关需要采用特殊的防爆开关,能够在切断电路时不产生火花。

防爆开关通常会在接触部位使用特殊的材料或设计,以阻止火花的产生。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和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和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和防护措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如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场所,电气设备如果不具备防爆性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给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了解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气设备为什么会引发爆炸。

在易燃易爆场所,当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电弧、高温等能量超过了周围环境中可燃性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时,就会引燃可燃性物质,从而引发爆炸。

例如,在煤矿井下,瓦斯气体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气设备的短路火花就可能导致瓦斯爆炸。

那么,电气设备是如何实现防爆的呢?目前常见的防爆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隔爆型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放在一个坚固的隔爆外壳内。

当设备内部发生爆炸时,隔爆外壳能够承受住爆炸压力,并且阻止内部的火焰和高温气体向外部传播,从而避免了周围环境中的可燃性物质被引燃。

这种类型的防爆设备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适用于存在强烈爆炸危险的场所。

增安型防爆原理则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减少产生火花、电弧和高温的可能性。

例如,采用优质的绝缘材料、增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限制设备的表面温度等。

增安型防爆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安全性较高,但在发生故障时的防护能力相对较弱。

本质安全型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的电路能量,使其无论在正常工作还是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都不足以引燃周围的可燃性物质。

这种防爆方式安全性极高,常用于对防爆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所,如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

正压型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置于一个充满保护性气体(通常是清洁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外壳内,使外壳内部的压力高于外部环境压力,从而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

即使设备内部发生故障产生火花,也会由于保护性气体的存在而无法引燃周围的可燃性物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防爆原理外,还有无火花型、浇封型等防爆原理,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危险环境和工况条件。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2篇)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2篇)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和阻隔可能导致爆炸发生的火花、电弧、高温等热源,以及限制可能造成爆炸反应的气体混合物进入或扩散到安全范围内,从而保证设备运行期间不会引发爆炸事故。

以下是防爆电器设备的几种常见的防爆原理。

1. 隔爆原理:隔爆原理是通过设计和制造具有防爆性能的外壳或壳体,将可能引发爆炸的能源隔离在设备的外部环境中,以防止爆炸蔓延。

隔爆型设备通常采用防爆壳体、接线盒、连接器等部件,通过特殊的结构和材料,阻隔火花、电弧等可能导致爆炸的热源进入或蔓延到设备内部。

2. 防爆原理:防爆原理主要包括了控制可能引发爆炸的能源和限制可燃气体进入设备内部两个方面。

(1) 控制能源:通过采用低能量电路和电器元件,限制电流、电压和电弧等能量的释放,从而减小可能产生的火花和电弧,降低爆炸的风险。

(2) 限制可燃气体进入:防爆设备常常通过设计和制造密封性能优良的外壳或壳体,以阻隔可燃气体的扩散或进入设备内部。

此外,还可以采用滤芯、气密性较好的接缝、耐腐蚀的密封材料等措施,防止可燃气体通过设备外部进入或蔓延。

3. 冷却原理:冷却原理是通过有效的散热设计和制冷系统,降低设备内部的温度,从而减少热源引发爆炸的风险。

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换热器、风道、散热片等技术手段,将热量快速散发到设备外部或转移到其他介质中,保持设备内部温度的稳定。

4. 粉尘防爆原理:粉尘防爆原理主要针对具有粉尘等剧烈燃烧状况的环境中,通过采用防爆外壳、密封性强的接缝、防爆电路和适应性强的防爆控制策略等手段,有效地控制火花、电弧和高温的释放,阻止粉尘引发爆炸。

总结起来,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主要包括隔爆原理、防爆原理、冷却原理和粉尘防爆原理。

通过采用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控制和阻隔能源的释放以及限制可燃气体和粉尘的进入,从而保证设备在危险环境中安全运行,减小爆炸事故的发生风险。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二)引言: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防爆知识

防爆知识
对增安型电气设备要做到接线方便,操作简单,保持连接 件有一定的压力。电气设备的电缆和导线的连接大部分是 通过连接件今次能个连接的,连接件主要有导电螺杆、接 线座等部件组成。为保证其安全性能,对连接件有如下
神华神东生产服务中心
要求:连接件不能有损伤电缆或导线的棱角毛刺,正常紧 固时不能产生永久变形和自行转动。不允许用绝缘材料传 递导体连接时所产生的接触压力。不能用铝质材料做连接 件。 内部导线连接:有防松螺栓连接,挤压连接(如压线钳)、 硬焊连接和熔焊连接方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要求。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防爆能力不如隔爆型电气设备。因此在 瓦斯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不准使用增安型电气设备。
神华神东生产服务中心
(3)隔爆结合面粗糙度(H)。 隔爆结合面粗糙度主要是影响其间隙的最大值,故需有一 定的规定。粗糙度的要求,是由结合面的结构来确定的。 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 糙度不大于3.2√。 2、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特点及使用条件 (1)在平面对平面的隔爆结构中,当法兰长度确定后,法 兰厚度的设计选择要保证在爆炸压力的作用下,法兰的变 形程度不能影响隔爆间隙的大小。 (2)在加工法兰时,对法兰的隔爆面又严格的技术要求, 对于圆筒面对圆筒面的隔爆结构,在设计和制造时,要保 证其同心度,避免发生单边间隙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神华神东生产服务中心
(3)级别。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分为ⅡA、 ⅡB、 ⅡC三级。 (4)组别。为了保证各种类型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不产生 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温度,对Ⅱ类电气设备运行时能允 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450℃ )-T6 (85℃ )组。
2、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应具有坚固的外壳,外壳应具有一定的防护能 力,并达到一定的防护等级标准。防护等级就是防外物 和防水能力。 防外物是指防止外部固体进入设备内部和防止人体触及 设备内的带电或运动部分的性能,简称防外物。防水是 防止外表及水分进入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有害影响的 防护性能,简称防水。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一种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其防爆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隔爆外壳
隔爆外壳是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能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压力和火焰的作用,从而防止爆炸向外传播。

隔爆外壳一般由厚钢板、密封圈、紧固件等组成,设计标准严格,结构坚固可靠。

2.耐爆性能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耐爆性能。

所谓耐爆性能是指设备在内部爆炸或外部爆炸时,不会发生破坏或变形的能力。

这主要是因为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设备的耐爆性能。

3.隔爆性能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隔爆性能是指设备在发生爆炸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爆炸火焰和高温高压气体向周围扩散的能力。

这种性能主要依赖于设备的密封圈和隔爆间隙的设计。

在设备发生爆炸时,密封圈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和火焰的泄漏,而隔爆间隙则能够有效地吸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压力,从而防止爆炸的传播。

4.防爆标志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和安全监管,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上都会贴有防爆标志。

防爆标志上一般会注明设备的防爆等级、使用环境、生
产厂家等信息,用户在购买和使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时,应仔细核对设备的防爆标志和使用说明书,确保设备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安全标准。

总之,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主要依赖于设备的隔爆外壳、耐爆性能、隔爆性能和防爆标志等方面。

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范本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范本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范本一、引言防爆电器设备是指能够在潜在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不引发爆炸的电器设备。

其防爆原理是通过采用合适的设计和材料,使电器设备具备抗爆炸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

二、防爆原理的基础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则:1. 防止点火源的存在爆炸需要三个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

防爆电器设备的设计目标是消除或隔离点火源,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2. 控制爆炸的传播即使发生了点火,也需要采取措施尽量控制爆炸的传播,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防爆电器设备的具体防爆原理1. 设备外壳的选择防爆电器设备的外壳通常使用防爆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爆炸性能,能够消除或隔离点火源。

外壳的材料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特殊要求来确定。

2. 密封性设计防爆电器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阻止潜在的爆炸性气体进入设备内部。

这通常涉及到密封垫圈、密封胶等防护措施的采用,以确保设备内部的环境不会被外部的爆炸性气体影响。

3. 电气元件的选择防爆电器设备的电气元件需要具备抗爆炸的能力。

这包括选择能够承受爆炸压力和温度的合适的电气线路、开关等元件,以保证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引发爆炸。

4. 接地和屏蔽设计防爆电器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接地和屏蔽设计,以避免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静电的积累可能产生火花,从而引发爆炸。

通过合适的接地和屏蔽设计,可以消除或隔离静电,降低爆炸的风险。

5. 温度控制温度是引发爆炸的一个重要因素。

防爆电器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温度控制能力,以避免因高温引发爆炸。

这通常涉及到散热设计、温度监测和自动控制等方面。

6. 适应不同爆炸危险性区域防爆电器设备通常分为多个等级和区域,以适应不同的爆炸危险性区域。

在设计防爆电器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爆炸危险性等级和区域来进行选择和设计,以满足相应的要求。

四、结论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通过消除或隔离点火源,并控制爆炸的传播,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最新版)
(一)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

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

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隔爆和耐爆性能,被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等爆炸性环境工作场所。

隔爆性电气设备的标志为“d”。

隔爆型电气设备除电气部分外,主要结构包括隔爆外壳及一些附在壳上的零部件,如衬垫、透明件、电缆(电线)引入装置及接线盒等。

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我们知道隔爆外壳应具有耐爆和隔爆性能。

所谓耐爆就是外壳能承受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本身不产生破坏和危险变形的能力。

所谓隔爆性能就是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喷出的火焰,不引起壳外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性能。


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二)防爆措施
隔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在煤矿井下爆炸危险工作场所使用,其使用环境场地狭窄,搬运困难,并有岩石、煤块冒落、撞击的危险,其外壳不仅要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才能保证设备外壳在发生内部爆炸或受到外物撞击时,外壳不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

为此,常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工作的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必须采用钢板或铸铁构成,但其他零部件或装配后冲击不到的或容积不超过2L的电气设备,可用HT25-47灰铸铁制成。

对于I类非采掘工作面用隔爆外壳也可以用HT25-47灰铸铁制成。

对于容积
不大于2L的外壳,也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易成型、易切削加工,比重轻、易于制造等优点,但使用这种材料作隔爆外壳时必须注意到塑料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和变形的性质。

因此,在具有大量热源和能发生大电弧的电气设备上不宜使用塑料外壳。

隔爆外壳的几何形状是多样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相同容积、不同形状的隔爆外壳中,非球形外壳中的爆炸压力比球形外壳中压力低,即球形外壳的爆炸压力最大,而长方体外壳爆炸压力最小,外壳内的爆炸压力是随着容器形状的不同而改变。

这是因为随着外形散热表面积的增大而降低了爆炸压力。

因此,隔爆外壳以采用长方形外形为宜,这样可以提高外壳的耐爆能力。

隔爆外壳的容积也是设计隔爆外壳的关键。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其他条件都一定的情况下,隔爆外壳的容积与外壳内的爆炸压力无关,容积对压力的影响不大。

因此在设计制造隔爆外壳时就可以在满足设备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隔爆外壳的体积,既保证了外壳的耐爆性又减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更便于在煤矿井下特殊环境中使用。

一般隔爆外壳大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腔组成,且空腔间是连通的,因此在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时将会产生压力重叠现象,也就是当一个空腔里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会使另一个空腔里的爆炸性混合物受到压缩,而使压力增高。

如果这个空腔再爆,将会出现过压现象,形成多空腔压力重叠,隔爆外壳的耐爆性将受到威胁。

因此,在设计制造隔爆外壳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多空腔结构,如果无法避免这种结构则应尽量增大各空腔间联通孔的面积。

因为多空腔压力重叠的过压大小与两空腔容积比以及连通孔断面积有关。

当两空腔容积比一定时,连通孔断面积越大,过压就愈小,从而增加外壳的耐爆性能。

另外,外壳的长、宽、高尺寸之比也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外壳内的压力重叠现象。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不但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隔爆性。

隔爆外壳如何实现隔爆作用,这是研究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关键。

我们知道,由于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等方面的需要,无论何种形状的隔爆外壳,都不可能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而是由几部分和各种零件构成的。

各部分以及零件之间都需要联接,而联接的
缝隙势必会成为外壳内的爆炸性产物穿过的途径。

如果对这些联接的间隙不作特殊规定和技术要求,那么穿过间隙的壳内爆炸产物就要引燃壳外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其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阻止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生成物引燃壳外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就必须在外壳的各接合处,也就是联接间隙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措施,实现外壳隔爆性能。

通常把互相联接的接合面称为“隔爆接合面”,简称“隔爆面”。

而隔爆面之间的间隙称为“隔爆接合面间隙”,简称“隔爆间隙”。

隔爆间隙的大小是隔爆外壳能否隔爆的关键。

通常隔爆面是采用法兰连接的隔爆保护方式。

隔爆结合面间隙有多种结构:平面形结构(开关大盖与壳体、接线盒与壳体),圆筒形结构(电动机端盖与机座、转轴与转孔),平面加圆筒形结构(煤电钻接线盒盖与接线盒),曲路(迷宫)结构(原苏联进口的开关大盖与壳体),螺纹结构,衬垫结构(照明灯罩与金属外壳),叠片结构(老式蓄电池箱上防爆结构),微孔结构(分析仪器传感器用铜基、不锈钢基粉末冶金片,不锈钢球隔爆结构、发泡不锈钢板),金属网隔爆结构(多层铜网、不锈钢网)等,如图1所示。

利用外壳的间隙进行隔爆的理论与金属网对火焰熄灭作用原理相仿。

隔爆外壳的隔爆作用是利用外壳的法兰间隙来实现隔爆的。

为什么法兰间隙能实现隔爆,现在理论研究上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兰间隙对壳内爆炸生成物(火焰)有熄火作用,火焰在狭窄的法兰间隙中自动熄灭,因此法兰间隙有隔爆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兰间隙不仅能熄灭壳内火焰而且还能降低壳内爆炸生成物的温度,而这些生成物是有传爆危险的,所以法兰间隙能起到隔爆作用。

总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利用隔爆外壳的法兰间隙能起到隔爆作用。

既然法兰间隙能起隔爆作用,那么间隙的大小与隔爆作用的大小又存在什么关系呢?研究证明:法兰间隙越大,穿过间隙的爆炸产生物能量就越多,传爆性就越强,隔爆性能就越差。

相反,法兰间隙越小,传爆性就越弱,隔爆性能就越好。

法兰隔爆面的长度也和法兰间隙的隔爆性紧密相关。

隔爆面越长,传爆的可能性就愈小,隔爆面越短,传爆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了能使隔爆外壳具有最佳隔爆性,人们对外壳法兰间隙的大小与隔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得出:最大不传爆间隙就是最大试验
安全间隙,不同的爆炸性混
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不同(当法兰间隙的长度为25mm)。

既然法兰最大安全间隙对隔爆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影响最大安全间隙又有哪些因素呢?研究证明,影响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因素有:1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2隔爆法兰的长度及其表面加工粗糙度;3隔爆外壳的容积;4爆炸混合物的初始压力、温度和湿度;5点火源到隔爆间隙内缘的距离;6爆炸性混合物的流动状态等诸多因素。

下面逐一研究这些因素对最大安全间隙影响的程度。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