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及性质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及性质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及性质总结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体相关的性质和定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重要的定理和性质,下面是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总结的文章,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一、三角形的五种中线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该点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外接圆半径为内接圆半径的两倍。

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构成的小三角形,其面积之和等于三角形面积的三分之一4. 中线长与边长的关系: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长分别为m_a = 0.5*sqrt(2*b^2+2*c^2-a^2),m_b =0.5*sqrt(2*a^2+2*c^2-b^2),m_c = 0.5*sqrt(2*a^2+2*b^2-c^2)。

5.中线垂直性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

二、三角形的四种高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并且该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2.高线长与边长的关系: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长分别为h_a=2*S/a,h_b=2*S/b,h_c=2*S/c,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

3.垂心到顶点距离的关系:设山脚底角为A,垂足为D,有AH/HD=BH/HE=CH/HF=2,其中H为垂心,E,F为垂足。

4.垂心角的关系:设山脚底角为A,垂足为D,有∠BHC=2∠A,∠BHC=2∠A,∠CHB=2∠A。

三、三角形的欧拉定理:设O为三角形的外心,G为重心,H为垂心,则有OG=1/3GH。

四、圆的性质:1.垂径定理:直径AB垂直于弧CD,则弦CD的中点E与弦AB的中点F,以及圆心O在一条直线上,且OE=OF=1/2CD。

2.正接定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圆的直径与该斜边上的直角边成正切关系。

3.切线定理:从一个点外切于圆的切线恒垂直于该点至圆心的半径。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平行指的是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在平面内没有交点,而垂直则表示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之间存在90度的夹角。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平面是否平行或垂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的性质。

一、平行线的证明方法1. 共面法:若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交点,则它们是平行线。

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平面,使得这两条直线在该平面内且没有交点。

通过构建图形或使用法向量等方法,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共面且没有交点,从而得出它们是平行线的结论。

2. 平行线定理:若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也是平行线。

这一方法常用于证明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构建平行线与其他直线的交点关系,可以得出所求结论。

3. 平行线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平行线具有很多性质。

常见的平行线定理包括等角定理、同位角定理、内错角定理等。

通过运用这些性质,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二、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1. 垂直定理: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互为相应角。

根据这一定理,我们可以通过证明两个角互为相应角,从而得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结论。

2. 垂线定理: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

这一方法常用于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

通过计算两条直线的斜率,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则可以得出它们垂直的结论。

3. 垂直角的性质:在平面几何中,垂直角的性质是我们常用的性质之一。

两条直线垂直时,其错角是互相垂直的。

通过构建直线的错角,可以证明所求的两条直线垂直关系。

三、平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1. 共面定理:在空间几何中,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如果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它们是共面的。

通过在空间中构建直线和平面的关系,可以证明所求直线是否共面。

2. 平行平面定理:若两个平面各与第三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也是平行的。

立体几何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是指通过几何推理和定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立体几何证明包括证明两个立体图形是否全等、相似,以
及证明立体图形的性质等。

在立体几何证明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使用平行投影:通过平行投影将立体图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
简化问题的处理。

例如,证明两个立方体全等时,可以将它们分
别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然后比较二维平面上的对应边和角是否相等。

2. 使用剖分方法:通过将立体图形剖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形状,例
如三角形、矩形等,然后证明这些简单形状的性质,最终得出整
个立体图形的性质。

例如,证明一个四面体的四个侧面都是等边
三角形时,可以将四面体剖分成四个等边三角形,然后证明每个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 使用向量分析:通过使用向量的性质和运算,证明立体图形的
性质。

例如,证明两个平行六面体的面中心连线垂直时,可以使
用向量的内积来证明两个向量垂直。

4. 使用几何推理:通过运用几何定理,例如平行线定理、垂直定
理等,进行证明。

例如,证明两个平行四面体相似时,可以运用
平行线定理来证明它们的对应边与对应面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立体几何证明中,使用准确的定义和恰当的假
设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需要运用合适的定理和推理方法进行证明。

此外,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觉,以便更好地理
解和分析立体图形的性质。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证线线平行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证线线平行
A D1 A1 B1 D B C1
C

a:
方法三: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a 推理过程: a // b b
一如何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
方法四: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c
a // c 推理过程: a // b b // c
方法演练1:
一如何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
方法一: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a // 平面 推理过程: a 平面 a // b b

b
a

一如何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

方法二: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 推理过程: a b // a b
P
已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点 P 是平面 ABCD 外一点, M 是 PC 的中点,在 DM 上取一点 G, 过 AP 和 G 作平面交平面 BDM 于 GH,A 求证:AP∥GH (提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M D H G C
O
B
方法演练2:
在长方体 ABCD A1 B1C1 D1 中, 证明 BD // B1 D1 。 (面面平行)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和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和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I. 基础知识要点 一、 平面.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面.注: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 两个平面可将平面分成3或4部分.(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3. 过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1或3个平面.(①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平行,②三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平行)[注]: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有0或1个. 4. 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 8 部分.(X 、Y 、Z 三个方向) 二、 空间直线.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180,0∈θ)(异面直线所成角(] 90,0∈θ)(斜线与平面成角()90,0∈θ)(直线与平面所成角[]90,0∈θ)(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 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 三、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注]:①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平面外一条直线) 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平面外一条直线)③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可利用平行的传递性12方向相同12方向不相同证之)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可能在此平面内)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 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异面) ⑦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α、β可能相交)3. 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 若PA ⊥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得不出α⊥PO . 因为a ⊥PO ,但PO 不垂直OA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 [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四、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 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 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注]:一平面间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对应平面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证明:如图,找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6. 两异面直线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θcos 2222mn d n m l +++=(θ为锐角取加,θ为钝取减,综上,都POAaPαβθM AB O取加则必有⎥⎦⎤⎝⎛∈2,0πθ)7. ⑴最小角定理:21cos cos cos θθθ=(1θ为最小角,如图) ⑵最小角定理的应用(∠PBN 为最小角)简记为: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且又比交线夹角补角一半长,一定有4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比交线夹角补角小,一定有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与交线夹角相等,一定有3条或者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小,又与交线夹角一半小,一定有1条或者没有. 五、 棱锥、棱柱. 1. 棱柱.⑴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 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⑵{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⑶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 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注:①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可推测是直棱柱. (×) (直棱柱不能保证底面是钜形可如图) ②(直棱柱定义)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⑷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推论一: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为γβα,,,则1cos cos cos 222=++γβα. 推论二: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各侧面所成的角为γβα,,,则2cos cos cos 222=++γβα. [注]: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斜四面体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为矩形) ②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应是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直.棱柱才行) ③对角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直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只能推出对角线相等,推不出底面为矩形)④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两条边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若两条边相交,则应是充要条件)2.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h V ==.图1θθ1θ2图2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 [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附: 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 ⑵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⑶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 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注]:i. 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ii. 若一个三角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第三对角线必然垂直. 简证:A B ⊥CD ,AC ⊥BD ⇒ BC ⊥AD. 令b AC c AD a AB ===,,得c a c b AD BC c AD a b AB AC BC -=⋅⇒=-=-=,,已知()()0,0=-⋅=-⋅c a b b c a0=-⇒c b c a 则0=⋅AD BC .iii. 空间四边形OABC 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iv. 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 简证:取AC 中点'O ,则⊥⇒⊥'⊥'AC AC O B AC o o ,平面=∠⇒⊥⇒'FGH BO AC B O O 90°易知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GH 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EFGH FG EF ⇒=为正方形. 3. 球:⑴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 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 ②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l ab c FEH GBCDAO'⑵纬度、经度:①纬度:地球上一点P 的纬度是指经过P 点的球半径与赤道面所成的角的度数.②经度:地球上B A ,两点的经度差,是指分别经过这两点的经线与地轴所确定的二个半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特别地,当经过点A 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时,这个二面角的度数就是B 点的经度. 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 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形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 4.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 得a a a R R a R a a a 46342334/424331433643222=⋅==⇒⋅⋅+⋅=⋅.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构造以半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总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证明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证明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证明要证明两个线面平行,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证明:方法一:使用平行线的性质假设我们有线面A和线面B,要证明A和B平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假设线面A和线面B不平行,即存在一条线a与线面A不平行,又与线面B相交于一点P。

2.假设在线面A上存在一点Q,它与直线a上相交于一点R。

3.由于线a与线面B相交于P,所以线段PR必然属于线面B。

4.由于线a与线面A相交于R,所以线段PR必然属于线面A。

5.由于线面A和线面B都包含线段PR,所以它们必然相交。

6.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即线面A和线面B是平行的。

方法二:使用支撑面的性质假设我们有线面A和线面B,要证明A和B平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假设在线面A上存在一条直线a,它与线面B相交于一点P。

2.过直线a作平行于线面B的平面,该平面与线面A相交于线段QR。

3.由于直线a与线面B相交于点P,所以线段PR必然属于线面B。

4.由于平面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线段QR也属于线面B。

5.因此,线段QR同时属于线面A和线面B,所以它们不是平行的。

6.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即线面A和线面B是平行的。

方法三:使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假设我们有线面A和线面B,要证明A和B平行1.假设在线面A上存在一条直线a,它与线面B相交于一点P。

2.在线面A上选择一点Q,并通过P点作一条平行于线面A的直线b。

3.连接直线a和直线b,得到平行四边形PQRD。

4.由于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相邻两边平行且长度相等,所以线段PD也是平行于线面A的,并且它必然属于线面B。

5.因此,线段PD同时属于线面A和线面B,所以它们不是平行的。

6.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即线面A和线面B是平行的。

以上三种方法是一些常用的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证明。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方法归纳小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公理4,证明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2、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A ,过a的平面B与平面A相交于b ,则a//b。

3、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与直线b都与平面A垂直,则a//b 。

4、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平面A//平面B,平面C与平面A和平面B的交线分别为直线a与直线b,则a//b 。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证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若平面A内存在一条直线b与平面外的直线a平行,则a//A 。

(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若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

2、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或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一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3、垂直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4、平行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四、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直线所成的角为90°2、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也垂直于另一条.3、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4、根据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若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一条斜线(或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则它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或平面的斜线).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所有)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2、根据判定定理,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平面.3、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4、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5、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两平面垂直。

高三立体几何证明知识点

高三立体几何证明知识点

高三立体几何证明知识点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在高三阶段,同学们需要掌握并运用一些立体几何的证明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三立体几何证明知识点,并探讨它们的证明方法和应用。

一、平行关系的证明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关系的证明是十分常见的。

平行关系的证明方法有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使用平行线性质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平行线的性质,这些性质同样适用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

例如,当两个平面分别与第三个平面垂直时,它们之间的交线就是平行于第三个平面的直线。

通过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平行关系的证明。

2. 使用对称性对称性是立体几何中常用的证明方法之一。

当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线段平行时,可以通过构造一条第三条线段,并证明这三条线段关于某个轴线的对称性。

通过利用对称性,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线段平行的结论。

二、相似关系的证明相似关系是立体几何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相似关系的证明方法也有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利用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的三个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之间的比值来证明它们的相似关系。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距离比例和角度比例来求解相似三角形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进而得出它们相似的结论。

2. 使用旋转和平移旋转和平移是几何中常用的操作方法。

在证明相似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将一个图形旋转或平移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来证明它们的相似关系。

通过旋转和平移,我们可以使得两个图形具有相同的形状,从而得出它们相似的结论。

三、垂直关系的证明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关系之一。

证明两条线段垂直的方法有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使用垂直线性质在几何中,我们学过垂直线的性质,例如,垂直线的斜率乘积为-1。

当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线段垂直时,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斜率,并验证乘积是否为-1。

通过运用垂直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线段垂直的结论。

立体几何证明8条定理

立体几何证明8条定理

立体几何证明8条定理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在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体的性质。

在立体几何中有许多定理,其中一些重要的定理包括平行线定理、垂直线定理、欧拉定理、等角定理、切线定理、割线定理、同位角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

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些定理:1.平行线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组平行线截断,那么它们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这个定理可以用于证明两条线平行。

2.垂直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且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那么相交处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个定理可以用于证明两条线垂直。

3.欧拉定理:在任意一个凸多面体中,顶点数、棱数和面数之间存在一个关系:顶点数加上面数等于棱数加上2、这个定理被应用于立体几何中的多面体的计算。

4.等角定理:如果两条线分别与一条平行线相交,且其中一对内错角(相对于平行线的两条线之间的两个角)或一个内错角和一个外错角(与平行线的两条线相交形成的一对内角和一对外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线是平行线。

这个定理可以用于证明平行线。

5.切线定理:给定一个圆和一个与圆相切且通过切点的直线,那么切线的切点与切线所跨越的弦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角是直角。

这个定理可以用于证明圆的性质。

6.割线定理:给定一个圆和一个与圆相交的直线,那么直线与圆的切线所跨越的弦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角相等。

这个定理也可以用于证明圆的性质。

7.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截断,那么同位角(相对于平行线的两条线的每一对内角)相等。

这个定理可以用于证明平行线。

8.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这个定理是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可以用于证明其他三角形的性质。

这些定理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本定理,通过运用它们可以推导出其他一些更复杂的定理。

这些定理不仅在几何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而且在物理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在几何学中,立体几何是研究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分支。

在证明一个立体几何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证明方法来得出结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证明方法。

一、平行四边形面积证明法平行四边形面积证明法是一种常见的证明方法。

对于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可以通过证明它的底边乘以高得到的面积与对角线的乘积相等来验证其正确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 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高线;2. 证明底边乘以高得到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的乘积。

可以通过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二、等腰三角形证明法等腰三角形证明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证明方法。

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通过证明其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来验证其正确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 画出等腰三角形;2. 证明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可以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进行证明,即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所以其对应的两个角也相等。

三、垂直证明法垂直证明法是证明两条线垂直的常见方法。

它通常基于垂直线的特性,如垂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等。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 给定两条线段;2.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

可以通过计算两条线段的斜率,然后对其进行运算得出结论。

四、相似三角形证明法相似三角形证明法常用于证明两个或多个三角形之间的相似关系。

它基于相似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 给定两个或多个三角形;2. 证明对应角相等或对应边成比例,以确定两个或多个三角形之间的相似关系。

五、共面证明法共面证明法常用于证明多个点是否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它基于共面点的一些性质,如共线的三个点必然共面等。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证明:1. 给定多个点的坐标或描述;2. 证明这些点共面。

可以通过计算这些点的坐标或应用共线点的条件来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及经典3例(推荐文档)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及经典3例(推荐文档)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及典例例1:平行类证明 【平行类证明方法总结】 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三线间平行的传递性,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的上下底平行,棱柱圆柱的侧棱平行且相等,两平行面被第三面所截交线平行,成比例(相似)证平行等等。

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面外线与面内线平行,两面平行则面内一线与另面平行等等 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面内相交线与另面平行则面面平行,三面间平行的传递性等等。

【例】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有一点P 、Q ,且AP=DQ.求证:PQ ∥面BCE.证法一:如图(1),作PM ∥AB 交BE 于M , 作QN ∥AB 交BC 于N,连接MN, 因为面ABCD ∩面ABEF=AB, 则AE=DB. 又∵AP=DQ, ∴PE=QB.又∵PM ∥AB ∥QN, ∴AE PE AB PM =,BD BQDC QN =. ∴DCQNAB PM =. ∴PM ∥QN.四边形PMNQ 为平行四边形. ∴PQ ∥MN.又∵MN ⊂面BCE ,PQ ⊄面BCE , ∴PQ ∥面BCE. 证法二:如图(2),连结AQ 并延长交BC 或BC 的延长线于点K ,连结EK. ∵AD ∥BC, ∴QKAQQB DQ =. 又∵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有公共边AB ,且AP=DQ , ∴PEAPQK AQ =.则PQ ∥EK. ∴EK ⊂面BCE ,PQ ⊄面BCE. ∴PQ ∥面BCE. 例2:垂直类证明 【垂直类证明方法总结】证垂直的几种方法:勾股定理、等腰(边)三角形三线合一、菱形对角线、矩形(含正方形)、90o 、相似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圆直径对的圆周角、平行线、射影定理(三垂线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例】如图所示,ABCD 为正方形,SA ⊥平面ABCD ,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分别交SB SC SD ,,于E F G ,,.求证:AE SB ⊥,AG SD ⊥.证明:∵SA ⊥平面ABCD ,∴SA BC ⊥. ∵AB BC ⊥,∴BC ⊥平面SAB . 又∵AE ⊂平面SAB , ∴BC AE ⊥. ∵SC⊥平面AEFG ,∴SC AE ⊥.∴AE ⊥平面SBC . ∴AE SB ⊥. 同理证AG SD ⊥. 例3:向量法解立体几何类 【量法解立体几何类公式总结】 基本公式若),,(),,,(222111z y x b z y x a ==,则①212121z z y y x x b a ++=⋅;②222222212121||,||z y x b z y x a ++=++=;③212121z z y y x x b a ++=⋅④222222212121212121,cos z y x z y x z z y y x x b a ++⋅++++>=<夹角公式:.||||cos 2121n n n n ⋅⋅-=θ距离公式:||||||n n AB CD d ⋅== 【例】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 -ABCD 与Q -ABCD 的高都为2,AB =4. (1)证明:PQ ⊥平面ABCD ;(2)求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 (3)求点P 到面QAD 的距离.简解:(1)略;(2)由题设知,ABCD 是正方形,且AC ⊥BD .由(1),PQ ⊥平面ABCD ,故可分别以直线CA DB QP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1),易得(2202)(0222)AQ PB =--=-,,,,,,1cos 3AQ PB AQ PB AQ PB<>==,. 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1arccos3. (3)由(2)知,点(0220)(22220)(004)D AD PQ -=--=-,,,,,,,,设n =(x ,y ,z )是平面QAD 的一个法向量,则00AQ AD ⎧=⎪⎨=⎪⎩,,n n 得200x z x y ⎧+=⎪⎨+=⎪⎩,,取x =1,得(112)--,,n =.点P到平面QAD 的距离22PQ d==n n.立体几何证明经典习题平行题目1、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Q是PA的中点.求证:PC∥面BDQ.2、如图(1),在直角梯形P1DCB中,P1D//BC,CD⊥P1D,且P1D=8,BC=4,DC=46,A是P1D的中点,沿AB把平面P1AB折起到平面PAB的位置(如图(2)),使二面角P—CD—B成45°,设E、F分别是线段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EC;垂直题目3、如图2,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PBC.求证:BC⊥平面PAC.4、如图2,在三棱锥A-BCD 中,BC =AC ,AD =BD ,作BE ⊥CD ,E为垂足,作AH ⊥BE 于H.求证:AH ⊥平面BCD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题目5、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侧面BB 1C 1C ,E 为棱CC 1上异于C 、C 1的一点,EA ⊥EB 1.已知2AB =,BB 1=2,BC =1,∠BCC 1=3π.求二面角A -EB 1-A 1的平面角的正切值.立体几何证明经典习题答案1、证明:如图,连结AC 交BD 于点O .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 O =O C.连结O Q ,则O Q 在平面BDQ 内, 且O Q 是△APC 的中位线, ∴PC ∥O Q.∵PC 在平面BDQ 外, ∴PC ∥平面BDQ.2、证明:如图,设PC 中点为G ,连结FG ,则FG//CD//AE ,且FG=21CD=AE ,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 ∴AF//EG ,又∵AF ⊄平面PEC ,EG ⊂平面PEC , ∴AF//平面PEC3、证明:在平面PAC 内作AD ⊥PC 交PC 于D . ∵平面PAC ⊥平面PBC ,且两平面交 于PC ,AD ⊂平面PAC ,且AD ⊥PC ,∴AD ⊥平面PBC . 又∵BC ⊂平面PBC , ∴AD ⊥BC .∵P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 ∴PA ⊥BC . ∵AD ∩PA =A , ∴BC ⊥平面PAC .4、证明:取AB 的中点F,连结CF ,DF . ∵ACBC =, ∴CFAB ⊥.∵AD BD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DF AB ⊥. 又CFDF F =,∴AB ⊥平面CDF .∵CD ⊂平面CDF ,∴CD AB ⊥.又CD BE ⊥,BEAB B =,∴CD ⊥平面ABE ,CD AH ⊥.∵AH CD ⊥,AH BE ⊥,CD BE E =,∴ AH ⊥平面BCD .5、以B 为原点,分别以BB 1、BA 所在直线为y 轴、z 轴,过B 点垂直于平面AB 1的直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于BC =1,BB 1=2,AB =2,∠BCC 1=3π,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有B (0,0,0)、A (0,0,2)、B 1(0,2,0)、31022c ⎛⎫-⎪ ⎪⎝⎭,,、133022C ⎛⎫ ⎪ ⎪⎝⎭,,.设302E a ⎛⎫ ⎪ ⎪⎝⎭,,且1322a -<<, 由EA ⊥EB 1,得10EA EB =,即3322022a a ⎛⎫⎛⎫---- ⎪ ⎪⎪ ⎪⎝⎭⎝⎭,,,, 233(2)2044a a a a =+-=-+=,∴13022a a ⎛⎫⎛⎫--= ⎪ ⎪⎝⎭⎝⎭, 即12a =或32a =(舍去).故31022E ⎛⎫ ⎪ ⎪⎝⎭,,. 由已知有1EA EB ⊥,111B A EB ⊥,故二面角A -EB 1-A 1的平面角θ的大小为向量11B A 与EA 的夹角.因11(002)B A BA ==,,,31222EA ⎛⎫=-- ⎪ ⎪⎝⎭,, 故11112cos 3EA B A EA B A θ==,即2tan 2θ=。

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归纳

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归纳

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归纳在立体几何中,证明定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逐步推理和归纳总结,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本文将以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归纳为主题,介绍几个典型的立体几何定理,并通过证明的方式,展示定理归纳的过程。

一、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我们来证明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该直线与平面上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证明:设直线AB与平面P平行,直线CD是平面P上的一条直线。

我们需要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我们可以找到平面P内的一条直线EF,使得直线EF与直线AB平行。

由于直线EF与直线AB平行,而直线AB与直线CD在同一个平面P内,根据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可知,直线EF 与直线CD也平行。

因此,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证毕。

二、相交线与平面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证明相交线与平面的关系。

定理: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并且这两条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则这个平面与这两条直线垂直。

证明:设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且直线AB和直线CD在同一个平面P上。

我们需要证明平面P与直线AB、直线CD垂直。

我们可以通过点O分别作直线AE和直线CF,使得直线AE和直线CF 都与直线AB和直线CD垂直。

由于直线AB和直线CD在同一个平面P上,因此直线AE和直线CF也在平面P上。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直线AE和平面P垂直。

假设直线AE与平面P有交点M,由于直线AE与平面P垂直,因此直线AE与平面P上的所有直线都垂直。

而直线CF在平面P上,所以直线CF与直线AE垂直。

由于直线AE与直线CF垂直,所以直线AE与平面P上的所有直线都垂直。

这与直线AE与平面P的交点M矛盾。

因此,直线AE与平面P垂直。

同理,可以证明直线CF与平面P垂直。

因此,平面P与直线AB、直线CD垂直。

证毕。

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们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定理: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对边平行。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证面面平行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证面面平行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证面面平行立体几何中,证明面面平行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证明。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证明方法。

1.使用直线面法相交性质证明:设空间中有两个平面ABCD和EFGH,要证明这两个平面平行。

首先,选择平面ABCD上的两条相交直线AE和BF,然后分别在这两条直线上选择两个点C和D。

根据直线面法相交性质,直线AE与平面ABCD相交于点E,直线AE与平面CDH相交于点C,同理,直线BF与平面ABCD相交于点F,直线BF与平面CDH相交于点D。

连接线段AD和BC,可以得到四边形ABCD。

然后,考察四边形ABCD,如果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线段AD与线段BC互相平行。

由直线平行与面平行的性质可知,平面ABCD与平面EFHG平行。

因此,我们只需要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接下来,通过证明线段AD与线段BC互相平行来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可采用向量法、等距向量法等方法进行证明,具体方法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择。

2.使用距离法证明:设空间中有两个平面ABCD和EFGH,要证明这两个平面平行。

首先,在平面ABCD上选择一点P,在平面EFGH上选择一点Q。

然后,构造线段PQ,并将其延长,过点P和Q分别作平行于平面ABCD和EFGH的直线。

两条直线与平面ABCD和EFGH的交点分别为A、B和E、F。

由于点P、Q到平面ABCD的距离相等,点A、B到平面EFGH的距离相等,利用距离的定义可以推出直线AE与直线BF互相平行。

同理可以证明直线BE与直线AF互相平行。

因此,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线段AD与线段BC平行。

由于线段AD与线段BC平行,所以平面ABCD与平面EFGH平行。

3.使用垂线法证明:设空间中有两个平面ABCD和EFGH,要证明这两个平面平行。

首先,选择平面ABCD上的两条垂线,可以是两个相交直线的垂线或两个平行直线的垂线。

然后,在平面EFGH中分别找到与这两条垂线相交的直线段,并将其延长。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方法归纳小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公理4,证明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2、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A ,过a的平面B与平面A相交于b ,则a//b。

3、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与直线b都与平面A垂直,则a//b 。

4、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平面A//平面B,平面C 与平面A和平面B的交线分别为直线a与直线b,则a//b 。

,且AB、CD不共线,5、由向量共线定理,若AB xCD则向量AB所在的直线a与向量cd所在的直线b平行,即a//b。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证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若平面A内存在一条直线b 与平面外的直线a平行,则a//A 。

(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4、向量法,向量c与平面A法向量垂直,且向量c所在直线c不在平面内,则c//A。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若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

2、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或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一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3、垂直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4、平行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5、向量法,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

四、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直线所成的角为90°2、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也垂直于另一条.3、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4、根据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若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一条斜线(或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则它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或平面的斜线).5、向量法.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所有)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2、根据判定定理,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平面.3、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4、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5、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向量法,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表示该直线的向量共线.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两平面垂直。

立体几何定理的推导与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定理的推导与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定理的推导与证明方法一、概述立体几何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几何形式,它涉及到空间中的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在立体几何中,有许多重要的定理和性质,这些定理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立体几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立体几何定理的推导和证明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二、立体几何定理的推导方法1.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在推导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来进行推导。

对于一个立体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各个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来推导出一些定理和性质。

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作图和构造辅助线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导定理。

2. 利用几何变换的性质在推导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几何变换的性质来进行推导。

我们可以通过平移、旋转、镜像等几何变换,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导定理。

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构造适当的几何变换,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证明定理。

3. 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在推导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来进行推导。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坐标系和方程等工具,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导定理。

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计算向量等方法,来证明某个定理或性质的成立。

三、立体几何定理的证明方法1. 利用数学归纳法在证明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来进行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它适用于形式化的推理过程。

通过证明基本情况成立,并假设某个结论对于一个整数成立,来证明该结论对于下一个整数也成立。

在证明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推导出某个定理的成立。

2. 利用反证法在证明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可以利用反证法来进行证明。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它适用于证明某个命题的否定是否成立。

通过假设某个结论不成立,来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该结论的成立。

在证明立体几何定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来证明某个定理的成立。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证明方法归纳

a ∥
a∥
α
a a
β
3) 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
a ⊂ b ⊂
a ∩b P
a // b //
⇒ /性:如正方体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等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垂直于此平面。
a
b
ab
A
l
l a l b
l
b
Aa
4) 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5
l
a
a
a l
l
5) 利用常用结论: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该直线也垂直于此平面。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 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a
a
b a∥
a∥b
b
2)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a b ba
b a
α
4) 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推论: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在这两个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则这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l a b al
bl
ab
β b

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文字语方描述部分

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文字语方描述部分

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总结文字语言表述部分: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这个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5、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直线平行。

7、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反证法。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勾股定理;2、等腰三角形;3、菱形对角线;4、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5、点在线上的射影;6、如果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

7、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三垂线定理)8、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9、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2、点在面内的射影;3、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垂直。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4、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在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领域。

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进行总结和证明,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定理。

一、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棱和面数关系在立体几何中,一个多面体称为半正多面体,是指其每个顶点周围的所有面所成的角相等。

根据欧拉公式,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满足以下关系:V - E + F = 2证明:考虑一个半正多面体中的一个顶点,该顶点周围有k个面,每个面的边数均为n。

那么根据半正多面体的定义,每个面所成的角相等,所以一个面的内角为360°/n,因此每个顶点所成的内角和为360°。

由于半正多面体的内角和为360°,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k × 360°/n = 360°进一步地,考虑每个面,每个面的所有顶点组成了一个简单多边形,所以每个面的顶点数为n。

而每个顶点都会被k个面共享,所以总的顶点数V可以表示为V = (n × k) / k = n。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每个面的边数为E = n。

那么根据欧拉公式得到:V - E + F = 2n - n + F = 2F = 2所以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棱和面数关系满足V - E + F = 2。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四边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对于平行四边形ABCD,其面积可以由向量的叉乘来表示。

证明: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O,且向量OA为a,向量OB为b。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向量AD与向量BO平行且长度相等,所以向量AD可以表示为向量BO的某个倍数。

设向量AD 为向量BO的倍数,即AD = k × BO。

由向量的性质可知,向量的叉乘可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 = |向量AD ×向量BO| = |k ×向量BO ×向量BO|由于向量的叉乘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S = |k × (向量BO ×向量BO)| = |k × (0向量)| = 0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0。

数学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知识点解析

数学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知识点解析

数学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知识点解析数学立体几何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形体性质。

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证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数学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直接证明法直接证明法是数学证明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推导,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结论,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

在立体几何中,直接证明法常常用于证明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如平行、垂直、相似等。

在进行直接证明时,我们需要运用相关的定理、公理和性质,并合理运用建立的几何模型,通过推理和演算得到证明。

二、间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指的是通过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真假。

当我们想要证明一个命题为真时,可以假设它为假,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原命题为真。

在立体几何中,间接证明法可以用于证明一些形状的唯一性或者不存在性。

通过巧妙的反设假设,并运用逻辑推理,可以得到具有严密性和说服力的证明。

三、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它主要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在立体几何中,数学归纳法可以用于证明一些图形的性质或者等式的成立。

首先,我们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我们假设当有k个条件时命题成立;最后,通过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数学归纳法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但是一旦证明了某个特定条件下的命题成立,就能推广到所有情况下成立。

四、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它通过假设命题的反面为真,推导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

在立体几何中,反证法通常用于证明一些性质的唯一性或不存在性。

通过反设假设,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演算,我们可以得到具有严密性和说服力的证明。

五、构造法构造法是一种通过构造特定图形或者解决方案,来证明命题成立的方法。

在立体几何中,构造法可以用于证明一些图形的存在性和性质。

如何总结高一数学的立体几何证明方法与技巧

如何总结高一数学的立体几何证明方法与技巧

如何总结高一数学的立体几何证明方法与技巧在高一数学的学习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部分。

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掌握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与技巧并非易事。

然而,通过系统的总结和练习,我们能够逐渐理清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如何总结高一数学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与技巧。

一、基础知识的巩固在总结证明方法与技巧之前,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对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平行、垂直、相交等有清晰的理解。

1、点线面的关系点在直线上:表示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点在平面内:点属于平面。

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

2、线线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相交: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异面: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线面关系线面平行: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线面相交:直线与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线在面内: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

4、面面关系面面平行: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面面相交:两个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

二、常见的证明方法1、综合法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运算,最终得出要证明的结论。

这需要我们对基本定理和公式有熟练的运用。

例如,要证明直线 a 平行于平面α,已知平面α 内有一条直线 b 平行于直线 a,且直线 a 不在平面α 内,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就可以得出直线 a 平行于平面α。

2、分析法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归结为已知条件或已经成立的定理。

比如,要证明平面α 平行于平面β,我们可以先假设平面α 与平面β 不平行,然后推出矛盾,从而证明平面α 平行于平面β。

3、反证法当直接证明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反证法。

先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得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成立。

例如,证明两条异面直线不平行,我们可以先假设它们平行,然后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

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与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5、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7、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需证明)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勾股定理。

2、等腰三角形。

3、菱形对角线。

4、圆所对的圆周角就是直角。

5、点在线上的射影。

6、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内任意的直线都垂直。

7、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与这个平面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需证明)8、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与这个平面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三垂线逆定理,需证明)9、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条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都垂直。

2、点在面内的射影。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4、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5、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6、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则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7、两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两平面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8、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9、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两个平面的二面角就是直二面角。

2、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4、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一.选择题(共27小题)1.(2010•浙江)设l,m就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就是( )A. 若l⊥m,m⊂α,则l⊥αB. 若l⊥α,l∥m,则m⊥αC. 若l∥α,m⊂α,则l∥mD. 若l∥α,m∥α,则l∥m2.(2006•湖南)过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DBB1D1平行的直线共有( )A. 4条B. 6条C. 8条D. 12条3.“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就是“l∥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m,n表示两条直线,α表示一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n;②∥α;③;④.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就是(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①④5.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就是A1B1、CD、B1C1的中点,则下列中与直线AE有关的正确命题就是( )A. A E丄CGB. AE与CG就是异面直线C. 四边形ABC1F就是正方形D. A E∥平面BC1F6.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就是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 )A. 一条直线不相交B. 两条直线不相交C. 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D. 无数条直线不相交7.α、β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则a∥α的一个充分条件就是( )A. α⊥β,且a⊥βB. α∩β=b,且a∥bC. a∥b,且b∥αD. α∥β,且a⊂β8.已知两条直线a,b,两个平面α,β,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就是( )A. 若a⊂β,且α∥β,则a∥αB. 若b⊂α,a∥b,则a∥αC. 若a∥β,α∥β,则a∥αD. 若b∥α,a∥b,则a∥α9.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就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设α、β、γ就是三个不同的平面,a、b就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若a∥α,b∥α,则a∥b;②若a∥α,b∥β,a∥b,则α∥β;③若a⊥α,b⊥β,a⊥b,则α⊥β;④若a、b在平面α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a⊥b.其中正确命题就是( )A. ③B. ④C. ①③D. ②④11.已知两条直线a,b与平面α,若b⊂α,则a∥b就是a∥α的(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2.已知直线a与平面α,那么a∥α的一个充分条件就是( )A. 存在一条直线b,a∥b,b⊂αB. 存在一条直线b,a⊥b,b⊥αC. 存在一个平面β,a⊂β,α∥βD. 存在一个平面β,a⊥β,a⊥β13.已知α,β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则a∥α的一个充分条件就是( )A. a⊥β,α⊥βB. a⊥β=b,a∥bC. a∥b,b∥αD. α∥β,a⊂β14.A,b,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平面,现给出六个命题①⇒a∥b ②⇒a∥b ③⇒α∥β④⇒α∥β⑤⇒α∥a ⑥⇒α∥a其中正确的命题就是( )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①④D. ①③④15.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也平行B. 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就是异面直线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16.已知两条直线m、n与两个平面α、β,下列命题正确的就是( )A. 若m∥α,n∥α,则m∥nB. 若m∥α,m∥β,则α∥βC. 若m⊥α,m⊥β,则α∥βD. 若m⊥n,m⊥β,则n∥β17.已知直线a,b,平面α,β,则a∥α的一个充分条件就是( )A. a⊥b,b⊥αB. a∥β,β∥αC. b⊂α,a∥bD. a∥b,b∥α,a⊄α18.A就是平面BCD外一点,E,F,G分别就是BD,DC,CA的中点,设过这三点的平面为α,则在直线AB,AC,AD,BC,BD,DC 中,与平面α平行的直线有( )A. 0B. 1条C. 2条D. 3条19.(2010•山东)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就是( )A.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0.(2008•湖南)设有直线m、n与平面α、β,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就是( )A. 若m∥α,n∥α,则m∥nB. 若m⊂α,n⊂α,m∥β,n∥β,则α∥βC. 若α⊥β,m⊂α,则m⊥βD. 若α∥β,m⊥β,m⊄α,则m∥α21.(2008•福建)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22.(2008•安徽)两条不同直线,α,β,γ就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就是( )A. 若m∥∂,n∥∂,则m∥nB. 若α⊥γ,β⊥γ,则α∥βC. 若m∥α,m∥β,则α∥βD. 若m⊥α,n⊥α,则m∥n23.(2007•辽宁)若m,n就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就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就是( )A. 若m⊂β,α⊥β,则m⊥αB. 若α∩γ=m,β∩γ=n,m∥n,则α∥βC. 若α⊥γ,α⊥β,则β∥γD. 若m⊥β,m∥α,则α⊥β24.(2007•江苏)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m∥n,m⊥α⇒n⊥α②α∥β,m⊂α,n⊂β⇒m∥n③m∥n,m∥α⇒n∥α④α∥β,m∥n,m⊥α⇒n⊥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就是(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5.(2002•北京)已知三条直线m、n、l,三个平面a、b、g,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就是( )A. B. C. D.26.已知直线m⊂平面α,直线n⊂平面α,“直线c⊥m,直线c⊥n”就是“直线c⊥平面α”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7.若直线a∥直线b,且a∥平面α,则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就是( )A. 一定平行B. 不平行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或在平面内二.填空题(共3小题)28.如图: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BC1上运动,则下列四个命题:①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②A1P∥面ACD1;③DP⊥BC1;④面PDB1⊥面ACD1.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就是_________ .29.考察下列三个命题,在“﹣﹣”处都缺少同一个条件,补上这个条件使其构成真命题(其中l,m为不同的直线,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则此条件为_________ .①⇒l∥α,②⇒l∥α,③⇒l∥α30.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就是棱AB,BC,CA的中点.给出下面四个结论:①BC∥平面PDF;②DF⊥平面PAE;③平面PDF⊥平面ABC;④平面PAE⊥平面ABC, 其中所有不正确的结论的序号就是_________ .1、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A,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C: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D:由线线的位置关系判断.B: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断;综合可得答案.解答:解:A,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垂直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才行,不正确;C:l∥α,m⊂α,则l∥m或两线异面,故不正确.D: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能平行,异面,相交,不正确.B: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这个平面.故正确.故选B2、:解:如图,过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DBB1D1平行的直线共有12条,故选D.3解:若“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成立,则“l∥α”即“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l∥α”为真命题反之,当“l∥α”时,“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即“l∥α”⇒“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也为真命题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就是“l∥α”的充要条件故选C4:①⇒m∥n,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故①正确.②⇒n∥α,由m⊥α,m⊥n得n∥α或n⊂α,故②不正确.③⇒m∥n,由m∥α,n∥α,则m,n可能平行、可能相交、可能异面.故③不正确.④,则m,n可能相交、可能异面,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知m⊥n.故④正确.故选D.5根据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以判断出AE与CG相交,但不垂直,由此可以判断出A,B的真假,分析四边形ABC1F中各边的长度,即可判断C的真假,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以判断出D的真假,进而得到答案.解:由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得AE丄C1G,但AE与平面BCB1C1不垂直,故AE丄CG不成立;由于EG∥AC,故A,E,B,C四点共线∴AE与CG就是异面直线错误;四边形ABC1F中,AB≠BC1,故四边形ABC1F就是正方形错误;而AE∥C1F,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E∥平面BC1F故选D其性质可知: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有其它直线与其相交,故A错误;明有其它直线与其相交,故B错误;说明有其它直线与其相交,无数不就是全部,故D错误;行的判断定理: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且所有的公共点都在这条直线上确定一个平面点确定一个平面一个平面,所以不正确内,所以不正确不正确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就是正确的.,面面的平行及垂直间的相互转化,一定要注意常见结论的严密性. a∥α故A正确;,则a不可能与α平行,故B错误;则结论不成立,故C错误;则结论不成立,故D错误;行的判断定理: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且所有的公共点都在这条直线上确定一个平面点确定一个平面一个平面,行,考虑线面平行定义;对于②,考虑线面平行的判定及定义;对于③,可以用线面平的定义及判定定理判断;对于④,用线面平的平面,即对角面,可以证明这个对角面与平面MNP,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得AB∥平面MNP.N得到AB∥平面MNP;还就是判定定理都无法证明线面平行;定,主要考虑定义、判定定理两种方法,同时运用面面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故①错误;②错误;⊥β,故③正确;射影互相垂直,a与b不一定就是垂直的,有可能斜交,故④错误;行的判断定理: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且所有的公共点都在这条直线上确定一个平面点确定一个平面系可能就是a∥α,也可能就是a⊂α,即a∥α不一定成立,故a∥b⇒a∥α为假命题;系可能就是a∥b,也可能就是a与b异面,即a∥b不一定成立,故a∥α⇒a∥b也为假命题;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断,先判断a∥b⇒a∥α与a∥α⇒a∥b的真假,然后利用充要条件的定义得到结论就是证明求大家熟练掌握.,不正确正确理知正确正确理或常见结论时一定要条件全面,提醒学生做题量考虑要具体全面.∥α或a⊂α∥α或a⊂α或a⊂α能排除a⊂α,性质可知正确正确;理可知④正确;相交,α内.平面平行的判定,以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同时考查了对定理、公理的理解,属于综合题.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直线如果就是交于不同的四个点,一定异面,若交于三个点则共面,过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得到结论.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故A不正确,的直线如果就是交于不同的四个点,一定异面,若交于三个点则共面,故B不正确,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C不正确,平面平行,正确,则m,n可以平行、相交,也可以异面,故不正确;当m平行于α,β的交线时,也成立,故不正确;则m为平面α与β的公垂线,则α∥β,故正确;则n∥β,n也可以在β内平面的位置关系.涉及到两直线共面与异面,线面平行等知识点,在证明线面平行时,其常用方法就是在平面内找已知直线平面面平行来推导线面平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不正确.平行或在平面内,不正确.面平行或在平面内,不正确.知,正确.何中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判定定理,也蕴含了对定理公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属中档题18解答:解:取AB的中点H,连接HE、EF、FG、GH∴平面HEFG为平面α其中AB、BD、CD、AC都与平面α相交∵E、F就是BD、CD的中点∴EF∥BC,而EF⊂α,BC⊄α∴BC∥平面α同理可证AD∥平面α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同时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与推理论证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9解答:解: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还可能平行,A错误.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B错误.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C错误.故选D.20分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线面平行的定理判断A、B、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断C.解答:解:A不对,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m与n可能相交;B不对,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少相交条件;C不对,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m必须垂直交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的位置关系,主要用了面面垂直与平行的定理进行验证,属于基础题. 21分:由题意连接A1C1,则∠AC1A1为所求的角,在△AC1A1计算.解答:解:连接A1C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A⊥平面A1B1C1D1,则∠AC1A1为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在△AC1A1中,sin∠AC1A1===.故选D.22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若m∥∂,n∥∂,m,n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A不正确;若α⊥γ,β⊥γ,则α∥β,则α、β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故B不正确;若m∥α,m∥β,则α∥β,则α、β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故C不正确;m⊥α,n⊥α则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故D答案正确;分析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m,n均为直线,其中m,n平行α,m,n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A不正确;若α⊥γ,β⊥γ,则α∥β,则α、β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故B不正确;若m∥α,m∥β,则α∥β,则α、β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故C不正确;m⊥α,n⊥α则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故选D.23分析:对于选项A直线m可能与平面α斜交,对于选项B可根据三棱柱进行判定,对于选项C列举反例,如正方体同一顶点的三个平面,对于D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对于选项D,若m∥α,则过直线m的平面与平面α相交得交线n,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m∥n,又m ⊥β,故n⊥β,且n⊂α,故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α⊥β.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同时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24解答:解:用线面垂直与面面平行的定理可判断①④正确;②中,由面面平行的定义,m,n可以平行或异面;③中,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n可以在α内;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与面面平行的定理,及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属于基础题.25分析:利用墙角知A不对,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知B不对,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来判断出C与D.解答:解:A、α与β可能相交,如墙角,故A错误;B、可能l⊂β,故B错误;C、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m、n可能相交,故C错误;D、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主要根据线面与面面平行及垂直的定理进行判断,考查了定理的运用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26: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当直线c⊥平面α时,c与α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即“直线c⊥平面α”⇒“直线c⊥m,直线c⊥n”为真命题,但反之,当“直线c⊥m,直线c⊥n”时,直线c⊥平面α不一定成立,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易得答案.解答:解:若直线c⊥m,直线c⊥n成立则当m,n相交时,直线c⊥平面α成立,当m,n平行时,直线c⊥平面α不一定成立故“直线c⊥m,直线c⊥n”⇒“直线c⊥平面α”为假命题若直线c⊥平面α成立则C垂直平面α的每一条直线故“直线c⊥平面α”“直线c⊥m,直线c⊥n”⇒为“直线c⊥m,直线c⊥n”真命题故“直线c⊥m,直线c⊥n”就是“直线c⊥平面α”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就是:①若p⇒q为真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就是命题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真命题,则命题p就是命题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p⇒q为真命题且q⇒p为真命题,则命题p就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④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就是命题q的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⑤判断命题p与命题q所表示的范围,再根据“谁大谁必要,谁小谁充分”的原则,判断命题p与命题q的关系.27分由直线a∥直线b,且a∥平面α,知直线b∥平面α或直线b在平面α内.解答:解:∵直线a∥直线b,且a∥平面α,直线b∥平面α或直线b在平面α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就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28分析:如右图,对于①,容易证明AD1∥BC1,从而BC1∥平面AD1C,以P为顶点,平面AD1C为底面,易得;对于②,连接A1B,A1C1容易证明平面BA1C1∥面ACD1,从而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得;对于③,由于DC⊥平面BCB1C1,所以DC⊥BC1平面,若DP⊥BC1,则DC与DP重合,与条件矛盾;对于④,容易证明PDB1⊥面ACD1,从而可以证明面面垂直.解答:解:对于①,容易证明AD1∥BC1,从而BC1∥平面AD1C,故BC1上任意一点到平面AD1C的距离均相等,所以以P为顶点,平面AD1C为底面,则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正确;对于②,连接A1B,A1C1容易证明A1C1∥AD1且相等,由于①知:AD1∥BC1,所以BA1C1∥面ACD1,从而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得;正确;对于③由于DC⊥平面BCB1C1,所以DC⊥BC1平面,若DP⊥BC1,则DC与DP重合,与条件矛盾;错误;对于④,连接DB1,容易证明DB1⊥面ACD1,从而由面面垂直的判定知: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体积求法中的等体积法;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要注意使用转化的思想.29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我们知道要判断线面平行需要三个条件:面内一线,面外一线,线线平行,分析已知中的三个命题,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①体现的就是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缺的条件就是“l为平面α外的直线”,即“l⊄α”.它同样适合②③,故填l⊄α.故答案为:l⊄α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断的方法及必要的条件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专综合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