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网络信息搜索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网络信息搜索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网络信息搜索

网络信息搜索(教案)

一、教案背景

1. 学科:信息技术

2.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活动二《网络信息搜索》

3. 课时:1课时

4. 学生: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5.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了解搜索引擎;尝试网络上搜索信息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了解搜索引擎的分流,并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基础,对上网搜索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如何利用网络搜索技巧来提高搜索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待于老师进一步的指导。本课以“百度”为搜索引擎,来介绍网络搜索的相关内容。

1. 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

(2)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3)树立健康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2.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3. 教学难点:巧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2分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师:(向学生出示图片: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z=0)同学们知道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谁吗?

生:(部分学生)回答正确

师:他们都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迹呢?

生:(部分学生)上网搜索

师:揭示课题:《网络信息搜索》

2.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约10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过程】学生自学书本18页至22页,找答案→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各个小组代表答题→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任务一:理论知识(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

(1)搜索引擎的含义?(是指采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的软件或采用人

工方式,对网络资源进行采集、分析、组织并且提供信息检索的服务系统。)(2)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参考下表)

(3)搜索引擎主要分为哪几类?(a.全文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搜、有道; b.目录索引搜索引擎:雅虎、搜狗、爱问; c.元搜索引擎)【活动过程】学生自学书本18页至22页,找答案→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各个小组代表答题→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3.协作学习,交流讨论(约20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过程】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先尝试单独完成任务,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各个小组代表答题(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请学生演示;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随时点拨指正)→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

任务二:用关键词搜索

(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要求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与“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相关的信息(以图片,文字,视频形式来搜索)。

【提示步骤】打开百度→输入关键字: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任务三:用技巧搜索

(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使用“百度”搜索引擎,(1)搜索“夜郎自大一词中“夜郎”的由来;(2)查找首都北京的名牌重点大学名单【教师活动】讲解并用PPT演示常用的搜索技巧:

(1)选择合适的搜索工具(2)选用恰当的关键词,关键词要精简,关键词组合要精简(3)使用通配符星号和问号(4)使用文件格式【学生活动】认真听教师讲解与演示

4. 自主探索,拓展内容(约6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

任务四: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虎*成语”。

五、小结(约2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有疏漏教师补充完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用法。同时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以生为本、学生能

够“乐学”。不足之处是个别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仍需要加强练习。

七、作者情况

姓名:鲁彩霞

单位:大庆市第二十一中学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中九路24号

电子邮箱:1162739661@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设计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马洪伟 教案背景 1、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网络信息检索 4、学时数:40分钟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取了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常用信息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查询为主设计了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理解这两种检索方式,为学生完成日常生活中所需信息获取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从中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基本素养。并为选修教材中搜索引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利用下载工具下载保存各类信息,并重点突出在下载前要建立分类文件夹,这为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需求分析:网络中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杂,从中寻找所需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学生在平时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已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有一定需求的。 差异分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能主动运用“搜索所需信息,一部分学生不仅能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能利用工具下载,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知识产权和对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思维活跃,表达能力也很强,仅几名同学自控力不强,注意力易被分散。 情绪分析:学生对网络资源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把喜欢的资源“据为已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选择关键词的重要性;掌握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能根据需要运用合适的探索方式和技巧检索信息;能使用合适的下载工具下载保存信息。 2、过程与方法 在实践中体验不同信息检索方式的检索效果,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初步体验信息资源管理中文件管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掌握下载网络信息的常用方法。 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能针对不同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下载并保存。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构建、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新理念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诱思导学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协作法、体验式教学法等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协作式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问题导学,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本课是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选用了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秦兵马俑》,是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互联网中的相关资源辅助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的一课设计,体现了网络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本课教学按照“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课题: 《秦兵马俑》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性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秦兵马俑进行了生动地描写,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引导,组织交流、练习为辅,并充分而恰当地补充信息资源。教学时,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感性形象地观看阅读搜索到的网上信息,充分感受,理解语言,认识写法,反复诵读,体悟情感,自主地、探究性地理解感悟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哪八大奇迹吗?生讲述师补充。 2、师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揭题。 3、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了秦兵马俑后,他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师点击秦兵马俑视频搜索链接。 [百度视频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programs/view/jJJFKYkdG3I/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教案

《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教案 一、教案背景 江苏省自199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园艺博览会,其中第七届的举办地点是宿迁市,作为宿迁的一名教师,我为此次盛会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希望在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本教案试图通过“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样一个主题,以主题探究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这一节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必修)》上册第一章的第2节中《有效获取信息》部分。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识别和获取”中的有关部分,主要从操作层面完成信息的获取和甄别,通过主题探究式的学习,对互联网信息搜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进行探究,为后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个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情况,让学生在体验互联网信息检索的主题活动中,掌握从互联网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主题探究式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设计建立在初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初一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已学习了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简单方法,本节课是对其必要的延伸与拓展,另外互联网在家庭中的逐步普及也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各类信息。 2、会下载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整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主题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合作探究,通过积极思 考、实践、讨论、归纳总结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有效的信息搜索意识和习惯,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协作精神。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历史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第一课时主要是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来确定活动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分五个课题:①探究姓氏的起源,②探究姓氏的变迁,③探究百家姓,④探究有趣的姓氏,⑤探究我的姓氏起源。主题确定之后,依据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工,推选发言人。第二课时主要是根据前一节课同学们的准备情况,借助多媒体将同学们收集到的姓氏资料分五组进行系统展示。 二、教学课题 1、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姓氏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3、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以及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学法:问题引导、激发兴趣、适时点拨、及时总结、 (二)学生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与质疑、评价与反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导入,然后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 (二)第一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探究姓氏的起源” 1、姓的由来(课件展示) ①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问题引导:有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你能举例吗? 【百度一下】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bjx/xswh/200904/17_4758.html ②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 问题引导: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现象?你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课件展示) (参考答案: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嬴,等等) ③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 问题引导:那你能说说在现代姓有哪些作用吗?(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2、氏的由来(课件展示) 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温度计

4.1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定义 2、掌握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3、了解其它的温度计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教学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温度(今天气温是多少?今天和昨天气温一样吗?如何判别?) 探究实验1----同学们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结论: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你们通常凭借判断。二、新授 知识点1:温度的测量 探究(演示)实验2---把右图装置分 别放入冷水、温水和热水中, 你们有什么发现? 介绍:温度计的构造和分类. 结论:常见的温度计如右图甲 乙 丙。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规律制成的, 知识点2:温度的单位 自学课本76页,完成下列问题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摄氏度, 的温度是100℃.在0℃至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现在室外气温是20℃,读做 ,-10℃

读 或 . 讨论:看下表,能否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我国北极温度?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知识点3:温度计的使用, 自学:请同学们结合手中温度计自学课本77到78页上部分,思考并交流要注意什么问题。 汇报: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使用体温计前,必须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 。为什么? 寒暑表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他们要甩吗? 实验:测温水、热水的温度 器材:温度计,温水,热水. 步骤:①先估测水温②观察温度计量程,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③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校正对温度的感觉 (1)测温水温度 (2)测热水温度(步骤同上)。 结论: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 使用前: 观察温度计的 和 ; 使用时: ○ 1 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 3 读数时玻璃泡要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反馈练习: 1.如右图所示体温计,分度值为 ℃,示数是 ℃,读作: 。 2、如图2所示的是甲、乙二个温度计的一部分,甲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________℃,乙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________℃. 3. 某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先后测量37℃和39℃的病人体温,则其读数先后分别是( ) 38 37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

“网上资源检索”的教学设计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陈占泽 一、教学设计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2.3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

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 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 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网络信息大搜索教学设计

《网络资料大搜索》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陈海兰 课时:1课时 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网络资源大搜索》 教案背景: 随着Internet网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对这种新型的网络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对Internet并不陌生,对信息搜索也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作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是非和好坏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同时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容易转移,所以我通过主题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形成了搜索信息的能力,掌握关于搜索引擎的一些基本技巧。 教学课题: 《学习任务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是我校近期的课题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培养和提高信息及时素养的目的。 在这一节课上,我用网络课件来给出任务单,同时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帮助,让学生能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信息搜索这一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分析: 在信息社会,面对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的各种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本节课主要针对这种需要设计,但教材本身结构和内容相对简单枯燥,本人结合实际,以“五一劳动节”的来源为主线,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通过反复尝试理解如何高效地搜索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想要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做总结,教师注意引导,一是强调关键词的准确性,二是提倡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2、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搜索引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3、技能目标: 学会如何利用Internet去搜索有用的资料,学会如何去运用这些资料。 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登录教师网页。 [教师活动]:播放关于国庆的FLASH动画. 引出话题:同学们都知道五一劳动节我们会放假,那么为什么五一劳动节会有假期呢?五一劳动节是怎么来的? 二、自主研究,共同探讨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网络信息搜索

网络信息搜索(教案) 一、教案背景 1. 学科:信息技术 2.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活动二《网络信息搜索》 3. 课时:1课时 4. 学生: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5.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了解搜索引擎;尝试网络上搜索信息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了解搜索引擎的分流,并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基础,对上网搜索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如何利用网络搜索技巧来提高搜索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待于老师进一步的指导。本课以“百度”为搜索引擎,来介绍网络搜索的相关内容。 1. 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 (2)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3)树立健康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2.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3. 教学难点:巧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2分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师:(向学生出示图片: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z=0)同学们知道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谁吗? 生:(部分学生)回答正确 师:他们都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迹呢? 生:(部分学生)上网搜索 师:揭示课题:《网络信息搜索》 2.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约10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过程】学生自学书本18页至22页,找答案→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各个小组代表答题→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任务一:理论知识(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 (1)搜索引擎的含义?(是指采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的软件或采用人

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一课时) 热带的气候类型 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 2012、3、8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课件1 【预习检测】1、热带气候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2、有“地球之肺”之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 3、将下列景观名称与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景观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景观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气候 情境导入课件2 (插入音乐)播放一段热带景观录像,让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之后根据这些景观推测该地的气候。教师小结;广阔的地球,气候千差万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热带地区的气候差异。 【学习目标】课件4展示 1、知识目标:(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气候特征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创设问 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总结讲述学习内容。

3、情感目标: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各种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难点】气候要素的分析及气候类型的辨别 【课内探究】 课件5展示观察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 活动一:观察这四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图分别代表着什么景观?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学生分组讨论,由比 哪个组的同学最善于思考。) 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 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季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肉食动物. 热带沙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善于利用表格法比较差异。 讲练结合,师生 互动、教 师主导学

网络信息搜索与交流教案设计

《网络信息搜索与交流》----教案设计 大庆市第六中学张阿兰 教案背景: 本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活动2《网络信息搜索与交流》课,是学生“触网”的第一节课,本节课是培养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素养的关键课。本设计是从学生兴趣入手,创设情境,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习内容具有实际意义,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使学生通过自主与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浏览网页和搜索信息的基本技能,在老师的引导与支持下,能够利用网络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教材分析: 本节课运用IE浏览器的搜索功能和百度搜索引擎,以获取“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信息为主线,在探究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教学内容,学习和掌握使用浏览器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技巧,让学生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为使教学更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 课题内容:网络信息搜索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关键词; (2)了解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学会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3)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资料; 过程与方法: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任务,逐步学会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相关信息的搜索与浏览,增强学生维护消费权益的意识; (2)通过任务中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欣赏别人的成果,并体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1、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2、利用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信息;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恰当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教学方法:采用激情引趣,边讲授边演示法,任务驱动以及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搜索引擎》教学案例分析

《搜索引擎》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刘肖红资料来源:《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点击数:946 更新时间:2010-4-14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搜索引擎为《信息技术基础》必须部分的第二章第二节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中的第三部分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因为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打下基础。 2、学时安排 1学时 3、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简单分类; (2)学会灵活运用贴切的搜索关键词进行信息的搜索; (3)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下载各类资源 (2)能选择网上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贴切的搜索关键词进行信息的搜索;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3、、教学环境 连接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机房。 4、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上网已熟悉,基本操作已掌握,但是对于搜索技巧的使用不太熟悉。针对这种情况,老师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对搜索技巧的使用有进一步的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5、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欲望,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几种主要策略和技巧。 三、教与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春节。那你知道有关春节由来以及春节方面故事吗?现在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来查询这么信息。那么,我们如何从因特网上得到这些信息呢? 生:通过这些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实施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名人咏高邮 ——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设计及课堂实录 执教学科:综合实践班级:四(2)班 一、活动主题 在我国2000多个县市中,以“邮”命名的只有江苏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高邮”。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之后,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取名“高邮”,别名“秦邮”。高邮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外籍和本地的历史名人或诗文咏诵,或济世救民,或追求科学……在高邮留下了他们许多为人所景仰的遗踪和人们所骄傲的佳话。为了激发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热爱家乡风俗人情,树立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我们开设了“名人咏高邮”的综合实践课。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走近历史,走进文游台,了解高邮的历史文化及名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探索家乡文化的热情。 2、通过参观、收集、讨论、研究、吟诵、摄影、诗歌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活动准备 1、组织一次参观文游台的活动,提供综合实践的基础素材。学生们参观了秦少游雕像、盍簪堂、四贤祠、丹井寒泉等景观,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家乡历史的欲望。 2、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分为三个小组(资料收集组、诗词吟诵组、诗歌创作组)。 3、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准备当中。他们有的查阅相关资料,有的上网搜索信息,有的调查访问,有的学习如何创作诗歌……各小组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4、组织各小组对取得的研究资料进行整合。主要是交流、筛选、研究、创新等。 四、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组织参观了文游台古迹。大家还记得我们游览了哪些景点吗?(展示文游台景点图片,勾起同学们的回忆) 生:……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C4 %D3%CE%CC%A8%CD%BC%C6%AC&in=21278&cl=2&lm=-1&st=-1&pn=175&rn=1&di= 130988776635&ln=2000&fr=&fm=index&fmq=1331525139065_R&ic=&s=0&se=&sme=0&t 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75&-1&di130988776635&objURLhttp%3A %2F%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2Fweb_pic%2Fbd1%2Fbig%2F33052.jpg&fromURLhttp%3A%2F%2F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2Fbooks_news%2F9680.html&W370&H225&T7476&S14&TPjpg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E%C4% D3%CE%CC%A8%C7%D8%C9%D9%D3%CE%CD%AD%CF%F1%CD%BC%C6%AC&in =15875&cl=2&lm=-1&st=-1&pn=81&rn=1&di=80826563745&ln=760&fr=&fm=result&fmq= 133127071429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 type= 2#pn81&-1&di80826563745&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2Fyzrb%2Fr es%2F1%2F1%2F2011-08%2F02%2FB04%2Fres03_attpic_brief.jpg&fromURLhttp%3A% 2F%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2Fyzrb%2Fhtml%2F2011-08%2F02%2Fcontent_295164.ht m&W300&H447&T11843&S132&TPjpg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思想政治 3.课时:1课时 4.版本章节:此课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中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二、教学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三、教材分析 本框题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展开,包括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和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四部分内容,第四课和第五课探究的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言,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而言,创新离不开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所以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前提,由此也可以看出本框题的重要地位。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评价传统文化,自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 判继承,古为今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情境表演、探究性学习、问题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百度视频】于丹《论语》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u52/v_NDIyODM0OTE.html 【百度文章】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o/2007-03-06/103711349783s.shtml 导言:曾经被誉为“超女学者”的《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在北京签售新作《于丹〈庄子〉心得》时,被读者以“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进行“批判”。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用百家讲坛这种方式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争议颇多,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走进新课]

网络信息的搜索与保存下载教案

《网络信息的搜索与保存》教学设计 课题:网络信息的搜索与保存 年级:六年级 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标准培训教材(北方科技出版社)第四册第九模块(轻松学习Internet)内容,在学习了对网络的初步认识后,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网络应用知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于网络已并不陌生,而且少数学生已有搜索并保存网页信息的经历,只是处于摸索与尝试阶段;大多数学生知道网上内容很丰富,但停留在随意点击而进入某网页的阶段;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比较陌生。所以说,学生的认知水平参次不齐,操作技能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浏览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及其作用。 3、记住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搜搜、雅虎等。 4、学会输入关键字搜索所需信息。 4、学会保存网页文字和图片信息的基本方法。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信息。 二、难点:如何保存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信息。 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对所需要的文字和图片进行保存。 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为了把握好这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差异转变为优势, 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信息素养,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演示法。 2、分组分层法。 3、任务驱动法。 4、合作互助法 二、教学活动流程 引入——讲解——提出任务——实践——互助合作——总结

网上搜索教学案例

《网上搜索》教学案例 活动背景:这是新时代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信息技术基础上册第三单元第16课《网上搜索》的内容,本次活动为1课时。在互联网风行全世界的现代社会,学会从互联网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学习的主要手段。人们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筛选、提练出需要的信息。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只要学会用“百度搜索引擎”寻找学习资料,就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互联网就像一位无所不知、从不厌烦的好老师,而“百度”就是把你和这位老师连接起来的绶带,通过它,你可以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尤其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支持人类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活动目标:当前,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相当模糊,有的学生迷恋上网,游戏,都把计算机当成“娱乐”工具,而对计算机的“学习”与“工作”缺泛足够的认识。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搜索引擎;掌握关键字搜索和相关专题搜索技巧。 过程与方法:掌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养成主动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及网络资源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搜索、分析、提炼、传递信息能力;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为了突出这个重点、难点我对这节课的内容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其次,为了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由别的同学来回答他的疑问。这样就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1)学生机收藏夹中导入常用搜索网站、专题网站。(2)幻灯片(3)学生收集语文预习的难题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我们家乡63团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现在老师用PPT做了一个关于家乡的相册展示给大家看看,(师一边展示一边解说),这里有些图片是自已照的,有些是网上搜集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在网上搜一搜有关我们家乡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用PPT制作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的相册。(幻灯片展示)

信息获取的方法(网络信息检索)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高一学生 学科:信息技术 课时:1 学生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本节知识 2)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和思考题 3)学会将自己的答案(word文件)上传至教师机中 教学课题: 信息获取的方法(网络信息检索)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整本书的知识应用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教学方法: 1、教法:情景导入法,提问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2、学法: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相结合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遵循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搜索获取信息的过程。 教学过程: 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简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然后切入主题 2、师:大家都对我们学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历史的细节问题? 让学生演示【百度视频】 龙南中学宣传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79588.html,/v_show/id_XMTMzMTgwNTM2=.html 3、提出问题(课件演示): ①、龙南中学创办于哪一年? ②、龙南中学的第一任校长是谁? 师:你们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吗?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你都采取什么方式获取,以前可能去图书馆查一些书籍,以后我们都可以通过Internet搜索来完成。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想获取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方法?自然导入到本节课学习的《获取信息的方法》。 ㈡、注重知识引导,学生获取新知 1、由我们需要这样的信息也就是确定信息需求,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由先查到的同学回答搜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 教案设计 诸城昌城树一中学王连军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英语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生词,了解单词的意思 2)预习课文,了解学会表达观点、看法的句型 3)自主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game shows的基本知识,并且进一步培养跨文化意识,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略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运用图片和音乐来引出所要学的game shows,在讲解完文化背景,列出更多相关的game shows如Talk show, Soap opera, TV series, Sitcom, Game show, Sports show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目。 2、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搜索,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中西的节目和明显的差异。 3、根据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所喜欢的节日和观点、看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为外研社英语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各种节目并学会对节目表达看法、观点,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第二课时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谈论本单元话题,完成课后练习,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所喜爱的节目并说明原因,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在讲述中西节目的同时,渗透英美文化,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有关节目的知识。 2、初步了解表达自己对某事的观点和看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1、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 2、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最喜爱的节目和原因

2.4《网络大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课题

信息技术说课稿 说课题目:《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年级:高一年级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 说课老师:王琳蝉 工作单位:屯昌县红旗中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容是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的容。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构成,一是概述,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体验从网络数据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目的是为学习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做准备性的铺垫。二是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教材对这部分容介绍比较多,意在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和学会对各数据库信息的获取方法。三是网络数据库评价,在本章的最后重点安排了网络数据库的评价,目的是进一步提醒教师,在信息获取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及时、科学地评价信息的习惯,这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质量的关键,也是积累信息获取经验的关键一环。在本课教材访问丰富多彩的数据库这个模块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资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探索数据库这一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特点,为第七章中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分析 ⑴虽然学生在初中有信息课,但是作为副科没有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多数 的时间是玩游戏、聊天,没有纠正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初中学生上了高中后,其信息技术意识层次不齐,这就要教师有计划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 ⑵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自觉性有所提高一般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这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关知识上的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生了解网络数据库 ②学会简单的信息检索 ③体会到网络数据库的重要作用 ④运用网络数据库检索获取需要的信息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着重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审视数据库的价值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合法地获取网络资源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网络数据库的理解、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 学习难点:对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学生要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判断所得信息的准确性二、说教学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本节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导入新课,采取合作探究法解决提出的任务,对于同学们的作答采取了赏识教育法树立大家的自信心。再利用提问启发法去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节的容。在新课网络数据库简介中,我采用了列举法和图表法加深对网络数据库概念的理解。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数字城市的介绍上都分别用了演示学习法,演示具体的各个操作步骤。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教育资源库的使用,都采取小组分工制合作探究法解决提出的任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学案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春到梅花山》教学案例 城北中心小学校朱杰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课时:1 (3)学科:语文 【教学课题】 (《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又”、“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语感 4、了解早春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又”、“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春到梅花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描写了梅花山的梅花迎春开放的动人景象,展示了人们前往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抒发了作者以及游人对梅花山梅花的喜爱之情。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入境人情,真切地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及思路】 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比较陌生,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运用引读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复习字词 1、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很美的课文,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 2、春姑娘轻轻一吹,吹醒了杏花、桃花,吹醒了小池塘。这次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梅花山,只轻轻地抚摸,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一看吗?春姑娘悄悄地我说,要去看梅花,要先过了词语这一关。 1、复习字词 (1)出示词语,先带拼音后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轻声。 (2)欣赏梅花 真厉害!大家都把词语宝宝牢牢地记在脑袋里了!看,梅花山到了! (图片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