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网络信息搜索

合集下载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评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评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评教案参评者: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文苑小学张绣宏一、教学课题人教版第12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二、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查找关于玛丽居里夫人的资料和镭射线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六、教材分析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而在于美丽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院的忘我精神。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学习这篇课文,着重让学生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同时还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手法。

七、教学方法:抓住文章的题眼“美丽”这条主线展开学习,同时补充一些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居里夫人的了解。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勾股定理》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勾股定理》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勾股定理》教案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6中学王华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数学2、课时:1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勾股定理知识,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了解勾股定理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力目标:能证明勾股定理,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一节第1课时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根据本课内容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教学难点:“赵爽弦图”的理解,课前利用互联网搜索勾股定理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妙性.四、教学方法“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是埃德加塞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的话。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己经不在是“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则是“学会怎样学习”。

针对本课特点我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小组议论法、引导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让学生在讲台上当小老师展示并讲解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展示)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http://imagebaiducom/i?word=2002%C4%EA%CA%C0%BD%E7%CA%FD%D1%A7%BC%D2%B4%F3%BB% E1%B5%C4%BB%E1%B1%EA&opt-image=on&cl=2&lm=-1&ct=201326592&ie=gbk)(设计意图)紧扣课题,自然引入,同时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二)探索勾股定理1.活动一:(1)相传在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地砖中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些数量关系,请同学们也来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毕达哥拉斯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m=result&fr=&sf=1& fmq=1325933618828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 =2&word=%B1%CF%B4%EF%B8%E7%C0%AD%CB%B9%B5%D8%D7%A9&s=0(2)你能发现图中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你是如何得出的? 学生讨论得出.(3)你能发现各图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结论: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探究活动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猜想:如果把等腰直角三角形换成是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呢, 结论还成立吗?2.活动二:(课件展示)观察右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都是1,请用你认为正确的方法验证你 的猜想,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填表):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结论: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二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探讨、归纳进一步发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于正方形C 的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3.说一说(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a 、b 、c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由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猜想;命题一: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²+b ²=c ²4. 教师介绍“赵爽弦图”(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1162html?wtp=tt )证明方法特别多,请同学们自己也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方法一: 证明:∵S正方形 =(a+b )²S 正方形 =142ab +c ² ∴(a+b )²= 142ab +c ²a ²+b ²+2ab = 2ab+c ²∴ a ²+b ²=c ²方法二:证明:同上可得:c ²=142ab +(b-a )² c ²= 2ab+ a ²+b ²-2ab ∴ c ²=a ²+b ²方法三:证明: ∵S梯形ABCD =12( a+b )² S 梯形ABCD = 122ab +12c ²即 12( a+b )²= 122ab +12c ²a ²+b ²+2ab = 2ab+c ²AC1 m2 m∴ a ²+b ²= c ²(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pn=42)等等…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 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 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所以他们称这个定理为 “毕达哥拉斯定理”. (/view/c21b2e42a8956bec0975e3e6.html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1.(例题)探究;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 , 宽2m 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2.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3.生活中的应用: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 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设计意图)例题和练习都设计了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五)布置作业1. P 77第1、2题弦股勾?225100x1718.1勾股定理(一)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²+b²=c²2. 从百度搜索中查找更多、更简便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进行体会.(六)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设计中,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遵循了教学原则,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引导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突破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前进行了深入备课.材料、图片准备充分,并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拓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对课堂各环节在教学时间安排上需要更加科学分配,以及学生在证明勾股定理时思维的局限等等,针对不足,我认真反思,争取在以后的课堂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素质,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

《我与集体共发展》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集体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互联网搜索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

2. 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集体活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上网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集体活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集体,激发学生对集体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集体的概念,阐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集体中的经历,体会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

4. 互联网搜索: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有关集体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 实践环节: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集体活动,进行互联网搜索,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9. 学生反馈: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10.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邀请有关集体发展的专家或优秀集体代表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了解其发展历程,感受集体力量。

七、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教学。

八、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王君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王君
师:现在换了一根长一点的小棒,行吗?那么上面两根小棒要长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
【板书:两条边长度的和 第三边】
【多媒体出示四种情况的图形】
师:谁能从这种情况(10cm,4cm,5cm) 中得出两边之和和第三边比较的结果?
师:还能选出另外两条边加起来 与第三边比较吗?
【教师板书 :4+5<10、10+4>5、10+5>4】
快乐学习汇报单
四种长度的小棒,(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请你任意选择3根围成三角形,并将你围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根据表格的要求填好。
小棒的长度(单位:厘米)
第一根小棒
第二根小棒
第三根小棒
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实践出真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4厘米、6厘米的小棒和10厘米的小棒重合的动画过程。】
【教学思路】:数学新课程重要的理念就是:数学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关,要重视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经验,要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出数学问题,要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并注重这个过程。因此,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的教学应为学生呈现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
家乡抽油机图片
家乡抽油机图片
师:老师还特意带来了两张家乡大庆的图片,请你来解释一下,这里为什么也有了三角形的设计?
⑵、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师:新羊村已初具规模,到处绿草茵茵,美景一片。可是,在喜羊羊家与懒羊羊家之间的草坪上,却出现了一条不该有的路。
(点击课件)
师:为什么有路,它却不走呢?
师:为什么这条路会是最近的呢?实践出真知,一起做个小实验,看看能不能探寻到事情的真谛。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

《我与集体共发展》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集体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的概念,如:“你们知道的集体有哪些?”“集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我与集体共发展”。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集体的概念,重点阐述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白只有团结协作,集体才能发展。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students to understandthe importance of their role in the group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hey should assume.四、互联网搜索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搜索任务:查找有关集体的信息,如集体的重要性、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等。

2. 学生分组进行互联网搜索,筛选有用信息。

3. 各小组汇报搜索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集体重要性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互联网搜索过程中的收获,提高信息素养。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与集体共发展”的作文。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成果。

3. 互联网搜索能力。

4. 作文质量。

六、课堂活动:绘制集体树(10分钟)1.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位学生绘制一棵集体树,用不同颜色和图案的树叶代表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学生进行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第1课时4、教学准备:(1)微机教室,互联网。

(2)课前让学生通过请教、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搜集物质的变化。

(3)蜡烛、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烧杯、干抹布。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的发展,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溶解,特别是蒸发一课里的糖水,怎样加快蒸发——加热,加到什么程度,两种可能,一种是变回糖,另一种是烧焦了。

当时只是告诉学生烧焦了就不能再变回到糖了,现在我们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解清学生的疑惑。

本单元的知识更是为了学生到达九年级学习化学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从蜡烛的变化开始,引领学习后几课,其实后几课就是本课的复习和加深。

四、教学方法我采取实验教学为主的方针(事实说明一切),借助互联网搜索功能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认知。

教学目标: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5、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学生发言。

那么我们来看大自然中的其他变化(课件播放视频)。

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我们也看了视频,那么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研究物质的变化。

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

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

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搜索信息,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教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信息技术教案,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

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可以提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领域,如医疗、金融、娱乐等,并强调学生学习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目标设定本部分可以列出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1. 学生应该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来获取准确和相关的信息。

2. 学生应该能够评估搜索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 学生应该能够运用适当的关键词和搜索技巧来提高搜索效果。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内容部分,可以列举一些学生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如:1. 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搜索引擎类型。

2. 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技巧,如使用引号、减号、加号等进行高级搜索。

3. 评估搜索结果的方法,如查看来源、参考评论、检查时间戳等。

在教学方法部分,可以介绍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如:1. 导入活动:可以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经验,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指导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并指导他们练习使用不同的关键词和搜索技巧。

3. 合作学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找到的信息,并让他们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部分,可以提供一些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如:1. 书面测试: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测试学生对搜索引擎和关键词的理解。

2. 任务评估: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信息搜索任务,并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找到准确和相关的信息。

3. 反馈和调整: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教师可以给予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我与集体共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发展自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集体的定义与特点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 互联网搜索技巧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 自我在集体中的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如何在集体中发展自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体的定义与特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进行团队合作活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集体中的发展经历,互相借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的概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集体的定义与特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互联网搜索技巧讲解: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互联网搜索,寻找与集体发展相关的信息。

5. 团队合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一项集体任务。

6.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集体中的发展经历,互相借鉴。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集体中发展自我。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互联网搜索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的能力,包括搜索技巧和信息筛选能力。

3. 团队合作表现:在团队合作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心得体会质量:通过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在集体中的发展经历和体会。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二)关注最近发展区,体验快乐
对诗中“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等句子,要指导学生领会其中思想感情,务必要发挥“读”的作用,使学生跟着采莲姑娘的情感进入到文本中去,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重要的。此设计,我注重了学生多元朗读来体验“江南”之美,关注了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
如在设计第二句的教学环节时,先由学生找一找写鱼的诗句,贴一贴鱼儿的图片,在读中体验“鱼戏莲叶间”,在游戏中融入自己对“鱼戏莲叶东……北”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最后在小小组合作表演中感受鱼儿的快乐。一步步落实读的训练目标,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让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3、配乐齐背。
/m?word=mp3,,,[%C3%CE%BD%AD%C4%CF%B9%C5%F3%DD]&cat=0&gate=1&F++sound+%B9%C5%F3%DD&si=%C3%CE%BD%AD%C4%CF;;;;57386;;0&lm=-1&mtid=2&d=7&size=3145728&attr=8,0&titlekey=2914897603,53188&mtype=2
读给同桌听听,读得好夸夸他,读得不好帮帮他。
(三)入情入境
学习第一句诗
1、认一认:(课件演示“莲叶何田田”画面)
/i?ct=5033=%BA%C9%D2%B6%C1%AB%C5%EE%CD%BC&in=6628&cl=2&lm=-1&st=-1&pn=31&rn=1&di=115279128165&ln=1992&fr=ala0&fm=ala0&fmq=133200299576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1&di115279128165&objURLhttp%3A%2F%%2F20100719%2F4589836_104029038516_2.jpg&fromURLhttp%3A%2F%%2Fshow%2F1%2F44%2Fbef5a0a38a161314.html&W1024&H768&T7924&S262&TPjpg

“数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_《勾股定理》教案

“数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_《勾股定理》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勾股定理》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数学2、课时:1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勾股定理知识,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勾股定理的内容,并且会运用定理,在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情况下,求出第三边。

2、能力目标:会证明勾股定理,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伟大贡献。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二节《5.2勾股定理》,是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之后的一节内容,将本节内容安排在算术平方根之后学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意识。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由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内容及应用,发现数学图形的美感。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己经不在于“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则是“学会怎样学习”。

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只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辨别当前知识的真伪,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所以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我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动手实验法、小组合作交流法、逻辑推理证明法等;另外,为了体现本节知识的直观性,还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制作几何模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英语3、版本:外研社(三年级)起始第三册4、课时:1课时5、学生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互联网搜索查阅中西方过生日的差异(2)听录音自主预习单词、课文教学课题Can I have some sweets?教材分析:本课出自外研社(三年级起点)第三册Module9 Happy Birthday Unit1。

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食物单词和祈使句can的用法。

本课主要是学习运用句型“Can I have some sweets?”询问他人是否允许自己得到某种事物及其回答。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100%的学生听懂会说Can I havesome…?Yes,you can./Sorry,you can’t.并能够口头运用这一结构。

B.100%的学生能全面参与学习能准确认读单词soupsweets bread biscuit fruit sorry turn on light 等本单元新学语词的活动,其中80%的学生能熟练运用;2.技能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在游戏和歌曲中熟练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其中100%的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所学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够准确地进行针对别人意愿的回答。

3.情感培养目标:A.100%的学生能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竞争合作意识、感恩意识。

B.能够在听、说、交流中养成认真倾听和积极参与交流,尊重他人意愿,并作出回答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在真实情境中熟练运用目标语句:“Can I havesome…?”“Yes, you can.” “Sorry, you can’t.”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Can I have some sweets?”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食物单词的图片,播放课文视频,课堂呈现给学生色彩明朗的视听觉冲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非洲》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非洲》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非洲》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多媒体地图展示:
非洲位于东半球,赤道横穿中部,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南部和北部,领土大部分位
)海陆位置:
小游戏——趣味抢答:(将所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在大屏幕上指出)
①非洲的近邻有那几个大洲?
②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③非洲与欧洲的天然分界线是海、海峡。

④非洲东面濒临洋,西面濒临洋。

)海陆轮廓特征:
小组活动:利用多媒体地图或课本P16地图,找出以下问题)非洲地形图以什么颜色为主?以哪一种地形为主?(高原占60%)非洲的平均海拔居各大洲的第几位?(结合上一节资料)
)找出非洲的三个主要高原及位置。

)找出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生物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3人,小组自由选择教师的一个茶叶问题进行调查。

二、教学课题:1、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实验课题《利用校园物候条件开展“学生茶叶种植”的研究》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利用校园物候条件开展“学生茶叶种植”的研究》第一阶段的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阅书本、请教家人、访问专家、实地考察等途径调查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条件、过程,以及镇江茶叶种植的基本情况,并且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学情分析:参与本课题的学生有11人,都是高一新生,且自愿加入,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茶叶,能说出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的基本条件、过程。

了解镇江茶叶的种植情况。

2、能力目标:学会用百度搜索茶叶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并且学会其他调查方法和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调查茶叶的过程中感受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能说出茶叶种植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调查镇江茶叶种植的情况。

教学准备:1、百度搜索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条件、过程;实地调查镇江茶叶的种植情况,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成课件。

2、采摘茶的叶、花和种子标本。

3、提供撰写调查报告的网址。

4、明确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3人,小组自由选择教师的一个茶叶问题进行调查。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堂1、多媒体展示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88581269925&objURLhttp%3A%2F %%2F2007-12-22%2F20071222223221281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65%2F8c79cb745ba055a7.html&W1 024&H768&T6810&S264&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125123365335&objURLhttp%3A%2 F%%2F20100531%2F1653459_102325052015_2.jpg&fromURLhtt p%3A%2F%%2Fshow%2F1%2F8%2F0d979c57ae49e7cc.html& W1024&H576&T6881&S416&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4&-1&di43164624615&objURLhttp%3A%2F %%2F20100702%2F5197836_151434032751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63%2F6c91bc0104213de3.html& W1024&H768&T6902&S282&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5&-1&di43553502135&objURLhttp%3A%2F %%2F20100415%2F4509286_212213008715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59%2F293108d4b70cf3cd.html& W1024&H683&T6888&S228&TPjpg2、教师:看完图片后,大家想不想认识茶,了解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情况?(三)学生展示调查内容,教师点评1、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展示调查内容。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赛教案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赛教案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赛教案Student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3(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7.4)Unit 8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Twice as hard?江西省上高中学李桂兰2012.2Unit 8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Reading---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Twice as hard?Teaching IdeasTeaching manners of appropriate controlling:While the students are reading,the teacher designs some exercises,such as True or False Judgement,Multiple Choice and Discussion,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 passage easily,improve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clear the reading emphasis,thu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lightening the students' mind and enhancing their comprehension ability.Teaching philosophy1.Outstanding the individual students, respect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2.Advocating par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by means of activities.3.Focusing on process evalu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4.Grading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argeted.Teaching Aims1.Get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tudy via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ccessful students.2.Learn and 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acquire,make sense of, instruct,secure,take risks/take a risk,adopt,distinguish...from,everyday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1.Get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a paragraph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2.Get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ay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and pu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class into practice.3.Hav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passage.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How to get the students to raise their English level.Teaching Methods1.Fast read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2.Careful reading and discussion to make every student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3.Pair work or group work to get the students active in class.Teaching Aids1.a multimedia2.the blackboard3.a tape recorder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GreetingsT:Good morning,class!Ss:Good morning,teacher!T:Sit down,please.Ss:Thank you.Step 2 RevisionTeacher checks the students' homework.Step 3 Lead-inT:Do you think it hard to learn English well?And do you think th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as to be twice as hard as learning our mother tongue? Ss:Yes.T:Well.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a new text---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Twice as hard?You'll learn much about the topic after you have learned it.Step 4 Presentation of teaching aims and methodsT:Now let's learn our 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is class first.(Show them on the screen)Teaching Aims1.Get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tudy via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ccessful students.2.Learn and 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acquire,make sense of,instruct,secure,take risks/take a risk,adopt,distinguish...from,everydayTeaching Methods:1.Fast read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2.Careful reading and discussion to make every student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3.Pair work or group work to get the students active in class.Step 5 Pre-readingT:Since you all have already learned English for about five years,you must have something to say about it.(Teacher shows the followings on the screen.)Now look at the screen.Please t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by using what you have known about learning a language.Pair Work or group work.Then I'll ask some of you to answer the questions.1.What are some of your difficulties while trying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2.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 to show how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learning our mother tongue?3.Can you tell us what characteristics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have in common?4.Do you think you can also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If so,then how?(After some minutes' discussion)T:Are you ready?Ss:Yes,we are.T:Would you please give us the answers?Any volunteers?S1:I'd like 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When I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I find it hard to remember English words and English grammar.Besides,oral Enlgish is also difficult for me.I'm afraid to talk with a foreigner in English.S2:I will answer Question2.We learn our mother tongue in all kinds of situations,that is to say,we learn it by using it.But I began to learn English only when I attended junior middle school.We learn English mainly in English classes.S3:They like the language they are learning and are always enjoying it.They have their own study methods and can use English freely.S4:I'm sure I can learn Englsih well.In order to achieve it,we can make full use of dictionaries,TV programs and VCDs.If we have difficulty,we can go to our teachers or classmates for help.Step 6 Fast-readingT:(Show the followings on the screen)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66.Let's take a fast reading and try to grasp as much imformation as possible.Then decide which language (mother tongue or foreign language)each of the sentences describes.A. We learn quite fast.B. We are not taught but learn anyway.C. Some people think that we are born with an ability to learn this.D. We can learn faster if we evelop study skills.E. Most people have mastered this by the age of five.F. We learn this in a special place where we can get help.G. It takes longer to learn this.H. We can learn this by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A few minutes later,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with the students.) Suggested answers:("F" for foreign language,"M"for mother tongue)A--F, B--M, C--M, D--F,E--M, F--F, G--M, H--M.Step 7 Detailed ReadingT:Now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ry to find the details in it.You are needed to finish Exercise4 and Exercise5 in post-reading.You can do them in pairs or groups.We'll check the answers in a few minutes.(A few minutes later,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Suggested Answers to Exercise4:The characteristics mentioned in the text are:1)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ir own thinking2) curious about the world3) willing to take chances4)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5) able to use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6) able to plan and evaluate their learningSuggested Answers to Exercise 5:Main idea:Paragraph 1:Different answers to how we can learn language.Paragraph 2:Learning a foreigh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learning one's mother tongue.Paragraph 3:Why some people are better 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an others.Paragraph 4: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essful leaner.Paragraph 5:Every one of us can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arning one's mother tongue and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o describe the study skil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Step 8 Language PointsT:Now I'll explai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to you.Look at the screen.1.acquire:gain by skill or ability,by one's own efforts or behaviourYou must work hard to acquire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Paul acquired a fortune.2.make sense ofCan you make sense of what he says?3.instruct:teach a school subject,a skillHe instructed a class by lecturing.4.secure:certain,guaranteedOur victory is secure.5.take risks/take a riskYou have to take a lot of risks in my job.6.adopt:to take sb into one's family as a relation,esp as a son or daughter,with legal guardianship;take,eg an idea orcustom and useThey had no children of their own,they adopted an orphan.The committee didn't adopt my proposal.7.distingish...fromHe can't distinguish red from green.8.everyday:happening or used dailyeveryday lifeStep 9 Listening and ReadingT: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I'll play it twice for you.The first time,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The second time,you can follow it and read after it in a low voice.Do you understand?Ss:Yes.T:OK.Let's begin.(Play the tape.During this time the teacher goes among the students and corrects the students' mistakes in pronunciation,stress and intonation.)Step 10 Practice in class7.Now let's do some excises on the screen.I will ask five students to do them on the blackboad.The rest students in your exercise books.And then we'll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Follow me?(show the excises on the screen) Multiple choice1.He made up his mind to___a good knowlege of English.A.getB.acquireC.makeD.stand2.The poor child was instructed ___motionless.A. to standB.standingC.stoodD.stand3.Some people never ___in their life,they like to be safe and unchangeable.A.take a riskB.take riskC.make a riskD.make risk4.Paul's mother had him___because she couldn't look after him herself.A.adoptB.adoptedC.adoptingD.being adopting5.Speech____man ___animals.A.separates,toB.distinguishes, fromC.connects, withD.joins, and6.There is no sense ___doing it.A inB forC toD by7.Our teacher encouraged us to practise our English___,especially to practise our ___English.A.everyday,everydayB.everyday, every dayC.every day ,every dayD.every day,everyday(The teacher goes among the students to instruct the students who have some trouble finishing them by themselves.Afterthey finish)T:Are you all ready?Ss:Yes.T:OK,let's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After checking one show the answers on the screen)The suggested answers:1.B 2.A 3.A 4.B 5.B 6.A 7.DStep 11 summaryT:Today we have learnt the passage---Learning a foregin langage :Twice as hard. we have lear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students in the text, which can help us with English study, such as:They plan and evaluate their learning,so they gain confidence and are able to relax and enjoy the learning. With greater control and a stronger sense of achievement,active learners ae able to acquire new skills faster and put what they know to better use.They do better in areas such as reading comprehension,vocabulay learning situations.They are more willing to take risks and to place themselves in new learning situations.Step 12 Homework1.Review the text fluently.2.Review the notes to finish Exercise1 on Page203.Suggest answers to Exercise11.awful2.association3.fall behind4.overweight5.operate6.pile7.knock down8.put an end toStep 13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Unit 8 Learning a foregin languageLearning a foregin language:Twice as hard?1. acquire2. make sense of3. instruct4. secure5. take risks/a risk6. adopt7. distingwish....from...8. everydayReference books1 《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三英语(全一册)2 《教师教学用书》英语第三册3 《三尺讲台》英语(高三全一册)4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评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评教案

一、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二、教案背景《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对这一目标本人认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至22岁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期,高中生正好处于这一关键年龄段,作为数学教师应因势力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问题探究式的方法对新课加以巩固理解,在生生、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对弱势学生更多的关心,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我们在优化教学、重组课堂上有了技术支撑,互联网上海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广泛涉猎并有所遴选,教师也应架起互联网搜索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本教案的设计思想正基于此。

三、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5)》(苏教版)第二章第3节第5课时。

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

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学案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学案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春到梅花山》教学案例城北中心小学校朱杰【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课时:1(3)学科:语文【教学课题】(《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又”、“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语感4、了解早春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又”、“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春到梅花山》(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描写了梅花山的梅花迎春开放的动人景象,展示了人们前往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抒发了作者以及游人对梅花山梅花的喜爱之情。

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入境人情,真切地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及思路】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比较陌生,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运用引读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复习字词1、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很美的课文,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2、春姑娘轻轻一吹,吹醒了杏花、桃花,吹醒了小池塘。

这次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梅花山,只轻轻地抚摸,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一看吗?春姑娘悄悄地我说,要去看梅花,要先过了词语这一关。

1、复习字词(1)出示词语,先带拼音后去拼音。

《老王》阅读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老王》阅读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老王》阅读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王》,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老王》课文阅读。

2. 互联网搜索技巧。

3. 搜索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深入理解文本。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老王》,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老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3. 课文阅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句和人物形象。

4. 搜索技巧讲解:教师演示如何运用互联网搜索信息,引导学生掌握搜索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运用互联网搜索与《老王》相关的内容,如作者其他作品、时代背景等。

6. 分享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搜索成果,共同探讨对课文的理解。

7.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老王》课文,总结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运用互联网搜索与《老王》相关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老王》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批判性思维等。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搜索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互联网搜索。

七、教学资源1. 《老王》课文文本。

2. 互联网资源: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3. 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

4. 教学辅助软件:如投影仪、电脑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注意信息筛选和甄别。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初始Word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初始Word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初识Word》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初识Word》在五年级下学期教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环节,它是本学期学习的基础,对学生在本学期Word知识的掌握及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Word启动和退出的方法、了解Word窗口内容,学会输入、编辑文本文档。

能够更有效、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新建文档”、“编辑文档”、“保存文档”等一系列知识技能。

二、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大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

尽管学生对信息课很感兴趣,但他们课后很少有上机实践的机会,因此,他们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在课堂上,教师将通过一个个任务来驱动他们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使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启动、退出word的方法;2、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3、学会输入、编辑、保存文本文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输入、编辑、保存文本文档。

难点: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六、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春天来了》文本文档七、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问学生:如果要写一篇电子日记该如何操作?(2)展示几篇图文并茂的Word作品。

并给学生简单介绍,这几幅作品是用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办公软件中的Word 完成的。

展示图片链接:【百度搜索】/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 =-1&st=-1&fm=result&fr=&sf=1&fmq=1329788498453_R&pv=&i 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 e=2&word=%B5%E7%D7%D3%B1%A8%BF%AF&s=0【百度搜索】/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 &lm=-1&st=-1&fm=result&fr=&sf=1&fmq=1329788598750_R&p 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 istype=2&word=%BF%CE%B3%CC%B1%ED&s=0(3)通过百度百科“Word”,让同学们大体了解Word这一文字处理软件。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
/soft/Previewimg.asp?SoftI板书设计: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奇人)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4、成就千古奇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阅读教学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问题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的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发散性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生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阅读。
本文我利用文章的两条线索:1明线是徐霞客如何用双脚丈量大地。2暗线是徐霞客如何奇。
《徐霞客游记》这本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它在世界历史上有什么地位,从而使学生向往读这本书,向徐霞客学习,学习他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92&lm=-1&cl=2&fr=ala0&word=
3、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徐霞客是谁?他为什么要阅读大地?他是怎样阅读大地的?)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标出自然段,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王玉华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王玉华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出示问题引。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小说中评价人物:
()的妈妈
()的女儿
()的爸爸
()的奶奶
总结: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是:()
【新授】:
1、看看下列语句是谁说的?并揣摩语气:
/page自己写的怎么样。
【学习反思】通过学习,你自己认为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自己还应该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呢?
在总结中,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想豁达的人,言语自然宏通(博大通彻);
1、把刚才的片断练习进行修改。
2、看视频,写片段
/s?f=1002&n=3&id=168627&word=%BC%D2%D3%D0%B6%F第三集,小雪和刘星妈妈的一段对话情景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把这段生活情境用语言描写出来,注意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
根据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了解,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写好人物语言要写出人物的个性;2、代替“说”字,描摹声音,准确表情达作兴趣。
2、以自主学习为主,进行语言描写的片断练习。
3、合作探究互相阅读同学的片段描写并加以评价、适当修改。
个人介绍:
王玉华,1973年出生,女,大学本科学历。自1993年毕业,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从事语文教学,至今已有18年。在教育教学中,善于钻研教学,乐于探索实验,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心态年轻,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视野宽阔。愿意接受新鲜的教学理念,尝试不同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索无论是在扩大知识面还是在启迪教学智慧、介绍先进教学经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view/2f00e71ca76e58fafab003ff.html
/Html/composition/teaching/1968920080624211500.html三个教学设计中的这些例子,典型、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使知识点的传授清&id=168627&word=%BC%D2%D3%D0%B6%F9%C5%AE&fr=vsald把《家有儿女》第一部中的第三集,小雪和刘星妈妈的一段对话情景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把这段生活情境用语言描写出来,注意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然后再次播放,让学生比对看看自己写的怎么样。这部电视系列剧学生耳熟能详很喜欢,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写作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信息搜索(教案)
一、教案背景
1. 学科:信息技术
2.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活动二《网络信息搜索》
3. 课时:1课时
4. 学生: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5.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了解搜索引擎;尝试网络上搜索信息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了解搜索引擎的分流,并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信息。

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基础,对上网搜索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

如何利用网络搜索技巧来提高搜索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待于老师进一步的指导。

本课以“百度”为搜索引擎,来介绍网络搜索的相关内容。

1. 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
(2)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3)树立健康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2.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3. 教学难点:巧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2分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师:(向学生出示图片: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z=0)同学们知道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谁吗?
生:(部分学生)回答正确
师:他们都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迹呢?
生:(部分学生)上网搜索
师:揭示课题:《网络信息搜索》
2.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约10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过程】学生自学书本18页至22页,找答案→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各个小组代表答题→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任务一:理论知识(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
(1)搜索引擎的含义?(是指采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的软件或采用人
工方式,对网络资源进行采集、分析、组织并且提供信息检索的服务系统。

)(2)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参考下表)
(3)搜索引擎主要分为哪几类?(a.全文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搜、有道; b.目录索引搜索引擎:雅虎、搜狗、爱问; c.元搜索引擎)【活动过程】学生自学书本18页至22页,找答案→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各个小组代表答题→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3.协作学习,交流讨论(约20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过程】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先尝试单独完成任务,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各个小组代表答题(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请学生演示;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随时点拨指正)→教师总结评价,展示答案
任务二:用关键词搜索
(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要求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与“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相关的信息(以图片,文字,视频形式来搜索)。

【提示步骤】打开百度→输入关键字: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任务三:用技巧搜索
(教师展示要完成的任务)使用“百度”搜索引擎,(1)搜索“夜郎自大一词中“夜郎”的由来;(2)查找首都北京的名牌重点大学名单【教师活动】讲解并用PPT演示常用的搜索技巧:
(1)选择合适的搜索工具(2)选用恰当的关键词,关键词要精简,关键词组合要精简(3)使用通配符星号和问号(4)使用文件格式【学生活动】认真听教师讲解与演示
4. 自主探索,拓展内容(约6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

任务四: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虎*成语”。

五、小结(约2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有疏漏教师补充完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用法。

同时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以生为本、学生能
够“乐学”。

不足之处是个别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仍需要加强练习。

七、作者情况
姓名:鲁彩霞
单位:大庆市第二十一中学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中九路24号
电子邮箱:11627396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