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与制度解读

合集下载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如何解读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如何解读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如何解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制度作了⼤范围的修改、完善,涉及到辩护、证据、侦查、强制措施、刑罚执⾏等各个环节,对侦查⼯作影响重⼤⽽深远。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深度解读内容是什么?请跟随店铺⼩编⼀起在下⽂中进⾏了解。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如何解读此次修订《程序规定》,突出体现了保障⼈权与打击犯罪并重、公正与效率平衡的理念,⼀⽅⾯,全⾯落实“尊重和保障⼈权”这⼀基本原则,在严格贯彻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有关当事⼈诉讼权利的各项规定基础上,提出了进⼀步明确要求;另⼀⽅⾯,注重结合公安侦查⼯作实际对有关完善侦查权的规定作出进⼀步细化和明确,规范执法活动,提升打击犯罪、保障⼈民群众财产⽣命安全的能⼒。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时公安机关不得监听、不得派员在场,全⾯保障犯罪嫌疑⼈、被告⼈的辩护权。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被告⼈最基本、最核⼼的诉讼权利。

《程序规定》在严格忠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对于律师辩护权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保障。

修订的主要思路:⼀是不折不扣地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进⼀步细化规定,使有关程序更具可操作性。

1、明确辩护律师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范围结合侦查⼯作需要,《程序规定》将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了解的案件有关情况细化为“当时已查明的该罪的主要事实,犯罪嫌疑⼈被采取、变更、解除强制措施、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等”,并要求,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移送情况告知辩护律师,保证辩护律师更加全⾯、及时了解涉及犯罪嫌疑⼈的相关情况,更好地⾏使辩护权利。

2、取消涉密案件委托律师需要经过批准的规定根据修订后的《程序规定》,所有案件包括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的犯罪嫌疑⼈,都可以不经批准直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

为保障犯罪嫌疑⼈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程序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在第⼀次讯问犯罪嫌疑⼈或者对犯罪嫌疑⼈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并告知其如果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论刑事诉讼中的控审分离原则

论刑事诉讼中的控审分离原则

论刑事诉讼中的控审分离原则控审分离作为当今世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准则,在历史上一直是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核心,并且代表着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贯彻控审分离原则有助于规范司法机关的职能与分工,使检察院和法院更好地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彻底将法官变为中立的裁判者,以期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將通过对控审分离原则的内涵、结构和价值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简要介绍西方发达国家针对控审分离原则的刑事立法,进而对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中未充分贯彻控审分离原则的漏洞和问题进行解读,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以期推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

一、权力制衡是控审分离原则产生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控审分离原则来源于西方的权力制衡理论,它是权力制衡理论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体现。

权力制衡理论最初由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提出,他经过对古希腊所有城邦多年的游历和对比总结后发现:一个城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是因为它具有三项基本的功能,即执行功能、商议功能和裁判功能。

这样的朴素政治学学说为之后洛克、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设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权力制衡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当时西方各国的大地震。

各国政治体制在几十年间纷纷做出改变,纵然各国国情不同,但总的来说,司法权从行政权中分离出来是当时的一个普遍趋势。

德、法率先根据权力制衡理论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控审分离制度。

权力制衡理论提出了国家权力的分配与相互约束,在刑事司法领域则体现在控审分离原则中,它为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权力制衡理论的核心是分权,在政治学中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三权分立,延伸到刑事诉讼领域就是指起诉权和裁判权相分离、相制约。

我国实行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分立的刑事司法体制,检察机关专司审查追诉,法院只能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裁判。

这样一来,起诉书就成为检察院起诉和法院裁判的唯一依据,法院必须针对起诉书载明的犯罪事实、理由和罪名进行裁判,否则就与权力制衡和控审分离原则相背离。

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ppt

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ppt
就形式而言,新法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1、法条数目明显增加(225 290)
2、执行程序之后,新增了特别程序一编
(二)内容新
除新增特别程序一编外,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 推动下,新法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部分都有 不同程度的修正,并增添了一些内容。由于下 面还要详细分析,此处不赘
(三)理念新
• 任何立法活动都是历史的产物,而历史的发展又是 连续的。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 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 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 此次《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基本上实现了两个功 能:
• 填补现行刑事诉讼法制的空白,
1
实现了制度的必要创新。
• 弥补现行刑事诉讼法制的缺陷,
2
使原有制度得到了适当延续。
究其实质,就是在打击犯 罪与保障人权方面有了不 小的进步。
第二部分
• 修正案主要内容解读
解读依据
形 式 实质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总则
•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第2条, 法律的任务中。
• 这一修改的影响需全面看待:
形式上:
宣示
实质上:
体现立法目的,执法、 司法理念,以及对法律 运作的指引
二、立案与管辖
• 这部分变化很小,主要在保持原有公检法三家主管 范围的前提下,对法院的审判管辖进行了微调。
•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 案件。 (删除了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遵守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 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 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 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第3章
项重要内容作了专门规定,足见其在《刑事诉讼法》 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 法院分别行使,非法定主体不得行使上述权力;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依照 法律规定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的侦查权、检察权 和审判权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这些权力均具有强制性; 4.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分别行使 各自职权,不能相互代替或者超越本机关的职权。
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 和报道,即将法庭审判的全部过程,除休庭评议外,都 公之于众。
(二)审判公开原则的例外 法庭评议不公开 对部分案件不公开审理
(三)审判公开原则的基本要求
八、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1.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具有 全程性和全面性。辩护权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不 论案情如何重大、罪行多么严重,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都依法享有这一诉讼权利 ;
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时,按 照法定的分工互相制衡,从而发现刑事诉讼活动中出现 的各种问题和错误并加以改正 。
六、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立案监督 侦查监督 审判监督 执行监督
七、审判公开原则
(一)审判公开的含义和内容 审判公开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
2.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有义务帮助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获得辩护。为了实现辩护的有效性,人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帮 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辩护。
九、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原则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理解与适用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理解与适用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理解与适用徐向春杜亚起刘小青2020年9月22日,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施行。

为便于理解与适用,现将《规定》的修改背景、修改思路及修改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一介绍。

一、修改的背景和过程检察机关依法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权利救济保障、司法活动监督、社会矛盾化解等多项职能。

201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以下简称《复查规定》)实施以来,在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完善内部制约机制、保护申诉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司法责任制改革和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的全面实施,刑事申诉检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特别是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之后,对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的职责分工作出了重大调整,刑事申诉案件不再单独由专门的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办理,而是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相关刑事检察部门共同办理,《复查规定》需作出调整、完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对《复查规定》的修改工作非常重视,将其列入《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刑事申诉案件受理、移送、复查机制”的具体要求。

2019年5月,《复查规定》修改工作正式启动。

经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广泛征求地方各级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内设机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等方面的意见,并反复修改完善,形成《规定》审议稿,于2020年5月19日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审议。

随后根据检委会审议意见,又对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修改后,再次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审议。

解读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的程序和证据要求

解读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的程序和证据要求

解读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的程序和证据要求《解读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的程序和证据要求》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法律规范之一,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刑事案件中,程序的公正性和证据的可信性是确保审判公正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就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刑事案件程序和证据要求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

一、刑事诉讼的程序要求1. 侦查阶段侦查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第一阶段,也是案件取证的重要环节。

侦查人员必须依法开展工作,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在侦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起诉阶段起诉是侦查终结后移送审查起诉的程序阶段。

起诉书应当明确指控的罪名、事实和证据。

检察机关在起诉阶段必须依法履行审查起诉职责,确保起诉行为合法合规。

3. 审判阶段刑事审判是刑事诉讼法的核心环节,也是刑事案件取证的重要阶段。

在审判过程中,要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法庭应当公开进行,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质证证据,形成完整的事实认定。

4. 执行阶段刑事判决生效后,需进入执行阶段。

执行机关必须全面履行执行职责,确保判决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同时,对于未满刑期释放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社会教育和帮助,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二、刑事诉讼的证据要求1. 证据的法定和排他性原则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证据的种类、证据的形式和证据的合法获取途径。

确定证据是否违反法定和排他性原则,关于证据的内容和适用,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判断。

2. 证据的充分性和公正性刑事诉讼法要求证据必须充分,即充分了解被指控人的犯罪事实,证明其罪行成立。

证据的充分性与案件的性质和重要性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公正的证据意味着证据来源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3. 证据的质证和辩论权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质证和举证的权利,确保庭审的公正和公平。

质证证据须当庭质证,被质证方有权辩驳。

刑事诉讼法解读关于刑事优先原则

刑事诉讼法解读关于刑事优先原则

刑事诉讼法解读关于刑事优先原则刑事诉讼法双维度刑事优先原则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审判中的适用刑事优先原则要适用于现代审判,需实现现代化转型,首先面临的是理念上的变更,刑事优先不是绝对的刑事优先,而是相对的刑事优先,它是在保证刑事案件得到正确处理的前提下对刑民交错案件的妥善处置方法。

刑事优先不是只能通过时间维度上的优先来体现,它还可以通过刑事案件的重要性来体现,将刑事案件与民事部分分离开,单独由刑事庭对刑事案件加以仔细审理,也应当是刑事优先的一种体现,即从刑事优先的单维度模式转向双维度模式(时间维度和重要性维度)。

正义不能忽视被告人、被害人、国家任何一方。

双维度模式的刑事优先更加注重刑事诉讼中的利益平衡,兼顾公益与私益、公正与效率,从而实现公权力之间以及权力权利之平衡,充分显扬公平正义之理念,具有明显的现代型刑事诉讼之特点。

其次是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修改。

可以先考虑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对附带民事案件适用证明标准以及相关的程序问题(包括起诉状的送达、答辩状的提交、举证期限、审理期限等,以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做出明确规定,适用区别于刑诉的程序,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真正兼顾刑诉和民诉,而非完全适用刑诉的规定,或者通过规定引证条款来援引民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刑事审判时针对附带民事诉讼充分顾及民事诉讼的特殊性。

附带民事诉讼对刑事诉讼不应是盲目保持一致,正如意大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实践一样,刑事部分仅仅对民事部分起指导作用,没有必然的约束力。

控辩双方在附带民事部分上可以考虑适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并给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相当的自主处分权、选择权,被告可以反诉。

为了克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害人保护不周的弊端,应规定若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一定时间内未被抓获,应允受害人独立提起民事诉讼,对涉嫌犯罪的民事侵权行为人,可通过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的方式,进行缺席审理和判决,让潜逃者承担民事不利后果,而且可以保证民事证据的及时使用不至流失[18]。

刑事程序的法理读书记录

刑事程序的法理读书记录

《刑事程序的法理》读书记录1. 内容概览《刑事程序的法理》是一本关于刑事诉讼法律原则和实践的著作,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法学教授罗纳德德沃金。

本书通过对刑事程序的法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刑事诉讼理论框架。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刑事诉讼的法律原则、程序设计、证据规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益保障等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公正审判、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等。

作者详细阐述了刑事诉讼的五个基本阶段: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法庭审判、执行刑罚和申诉复查。

在这一部分中,我对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对法庭审判阶段的程序设计和证据规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讨论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问题。

他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认为证据是决定案件结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评价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在这一部分中,我对证据的性质、种类和评价标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对于我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案件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重点关注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益保障问题。

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任务之一。

作者详细阐述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知情权、辩护权、上诉权等基本权利,并对如何保障这些权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在这一部分中,我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益保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对于我在实际工作中维护当事人权益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刑事程序的法理》,我对刑事诉讼的法律原则和实践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这对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刑事案件具有很大的帮助。

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对于了解和探索本书的重要性以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现代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刑事程序的法理问题是每个法律专业学生和研究者的必修课题。

本章节将介绍《刑事程序的法理》的背景信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主旨和核心内容。

《刑法第三章》课件

《刑法第三章》课件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因 此刑法第三章对于保护公民权益、维 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章节主要内容概览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罪名,这些罪名 主要涉及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健康和生命等权利。
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
包括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妨害公务罪等罪名, 这些罪名主要涉及侵犯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等民主权利。
故意伤害罪
总结词
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详细描述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 康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故意伤害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直 接故意。
非法拘禁罪
总结词
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 为
详细描述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 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客观 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为故意。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企业的 正常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刑法第三章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一:故意杀人罪案例
总结词
家庭矛盾引发,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
详细描述
此案例涉及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因长期与被害人存在不和,最终采取极 端手段杀害了被害人。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手段残忍,不仅造成了被害人死亡,还对社会造成了极大 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故意伤害罪案例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 公众的安全意识,让人们 了解犯罪的危害性和预防 措施。

刑事诉讼法的四大原则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的四大原则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的四大原则是什么?1.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4.依靠群众原则。

刑事案件不同于民事案件,惩罚力度不同,危害性也更大,对我国公民人身、财产等利益都可能造成损害。

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实施保证了犯罪者能够被依法追究责任,受害人可维护自己权益,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所有权。

刑事诉讼法为使社会秩序正常,基于一定原则制定,刑事诉讼法的四大原则有哪些?以下是相关解读:一、基本原则概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刑事诉讼基原则也称“刑事诉讼之主义”。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点: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刑事诉讼和其他性质的诉讼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等,我们称为一般原则。

另一类是刑事诉讼所独有的基本原则,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等,即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些具体的制度或原则,由于只适用于刑事诉讼的某一阶段或仅适用于某一专门机关或诉讼参与人,解决具体的诉讼问题,因此不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如:两审终审原则,上诉不加刑原则等。

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法律规范,对于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可以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科学化。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还指导着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展。

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与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紧密相连的,是指导人们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任务的保证。

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刑诉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最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读「全文」

最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读「全文」

最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读「全文」引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正与效率,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今天日期]]起正式实施。

本司法解读将对最新刑事诉讼法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以帮助广大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了解和掌握新法的规定。

一、总则最新刑事诉讼法总则部分明确了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新法对证人保护、辩护权、审前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强化了辩护方的权益保障。

二、犯罪和刑罚本章主要规定了犯罪的定义、犯罪责任、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等内容。

新法对犯罪定义进行了细化,明确了犯罪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并对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进行了调整。

三、刑事诉讼程序本章为核心章节,详细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阶段。

新法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强化了对辩护权的保障,增加了辩护律师的参与度。

在审判阶段,新法明确了陪审员制度、审判公开制度等。

在执行阶段,新法对减刑、假释等制度进行了完善。

四、特别程序本章规定了适用于特定案件和特定当事人的诉讼程序,包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涉外刑事案件、死刑复核程序等。

新法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程序进行了细化,强化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同时,新法对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辖权和死刑复核程序进行了调整。

五、审判程序本章主要规定了审判程序中的各种具体制度,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等。

新法对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审理期限等内容进行了调整,以提高审判效率。

同时,新法对再审程序的启动条件和审理范围进行了明确。

六、执行程序本章规定了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包括刑罚的执行、财产刑的执行、刑满释放等。

新法对刑罚执行程序、财产刑执行程序进行了完善,以确保判决、裁定的有效执行。

七、附则最新刑事诉讼法附则部分明确了法律的生效时间、废止条款等内容。

新法自[[今天日期]]起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刑诉:左宁

刑诉:左宁

序言:对通过司考的渴望,如同呼吸空气那般紧迫!相信自己一定行!知识点1: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怎么判断是渊源:内容相通。

如律师法。

知识点2: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1)刑法是实体法,刑诉法是程序法。

(2)刑诉法可以帮助刑法实现,具有工具价值。

(3)刑诉法也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即握程序正义从两角度:①离开了程序正义的实体正义,是非正义。

②一定情况下,程序正义是超越实体正义的。

判断:新刑诉法引入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充分体现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答:不对,唯一体现的是保障人权,仅体现程序正义。

(4)刑法更加倾向于惩罚犯罪,刑诉法更加倾向于保障人权。

知识点3: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1)法制:指的是一国的法律制度,法律体系。

(2)法治:指的是一国的法律制度运行的状态、状况。

(3)人治:指的是法律沦为了个别权势人物的利用工具,人治往往以法治作为外壳和幌子来达到实现个人意志的实质目的。

法治和人治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数的多少。

多数人交法治,少数交人治。

(4)宪法:我国的根本大法,法律位阶最高的大法。

(5)宪政:指的是宪法在一国的实施状态,宪法被履行、受尊重的程度。

知识点4: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刑诉人权条款与宪法的人权条款精神一致,都坚持普遍人权主体观(通俗什么人都保护)。

②刑诉四个特点:a.通过保障诉讼身份保护个人b.保护诉讼参与人人权。

c.公检法的人权不受保护。

d.非法定诉讼参与人但实际参加诉讼的人如见证人。

知识点5: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惩罚和保障并重,矛盾时,侧重保障人权优先。

知识点6: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与程序公正应当并重。

知识点7:诉讼效率:应当注重诉讼效率,当效率与公正发生冲突时,应当首选公正,因为公正是法律存在的根基。

但是,也不能为了公正而过分的牺牲效率,否则遥遥无期的公正也无公正可言了。

知识点8:刑事诉讼目的:(1)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秩序。

(2)直接目的: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知识点9: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价值是指刑事诉讼立法及其实施对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具有的效用和意义。

司考必背:民诉法(第1章~第3章)

司考必背:民诉法(第1章~第3章)

司考必背:民诉法(第1章~第3章)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

但在中国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既可以选择外国实体法,也可以选择外国的程序法。

第二章诉本章内容:1、诉的要素,一般掌握;2、诉的分类,必考;反诉,必考。

一诉的要素1.诉讼标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2.诉讼标的物:有争议的具体东西(表现为金钱、财产或行为)3.诉讼请求:作出特定判决的要求。

4.诉讼标的额:双方当事人争执的金钱数额。

5.诉讼法律关系:一方必定是法院。

【考法】:区分以上概念二诉的分类1.确认之诉:确认法律关系。

(积极确认之诉、消极确认之诉)2.给付之诉:财物或行为(作为、不作为),不能是人身3.变更之诉:变更现有法律关系。

【考法】:判断诉的分类【陷阱】:诉的分类只存在诉讼案件中,诉的分类依据是看原告诉讼请求的目的和内容。

三反诉1、独立的诉2、反诉的构成要件(1)主体特定: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出。

(2)反诉与本诉有牵连关系。

应当合并审理,诉讼费减半。

(3)提出的时间: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

(4)本诉、反诉均具有管辖权: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

反诉应由其他人民法院专属管辖,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诉。

3、法院对反诉的处理。

(1)在一审过程中:符合条件合并审理(2)在二审过程中: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3)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案件,提出反诉,可以合并审理。

(4)再审用二审程序时的反诉:按照二审方式处理。

【考法】:反诉概念、反诉与反驳区别、反诉的处理【陷阱】:反诉,是独立的诉,目的在于抵销或吞并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

反驳是被告的单纯防御行为。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本章内容:1、基本原则,每年一题;2、基本制度,每年一题一基本原则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陷阱】: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等于诉讼当事人有相同的诉讼权利,比如原告有起诉的权利、被告有答辩的权利。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大纲内容解读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大纲内容解读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大纲内容解读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基本要求:了解: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刑事诉讼法制定的目的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理解: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的若干基本理念和基本范畴。

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

考试内容:第一节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狭义与广义的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第三节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诉讼效率第四节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主体刑事诉讼结构刑事诉讼职能刑事诉讼阶段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了解: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

理解:《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原则的含义、内容和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对基本原则的规定。

考试内容: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的基本内容第三节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的基本内容第四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基本内容第五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分工负责的含义互相配合的含义互相制约的含义第六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基本内容第七节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基本内容第八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基本含义第九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体现这一原则的规定第十节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基本内容第十一节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的六种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处理第十二节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基本内容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基本要求:了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与组织体系以及各种诉讼参与人的概念。

2016年刑诉系统强化背诵版讲义-向高甲

2016年刑诉系统强化背诵版讲义-向高甲
5 听完课该怎么消化? 听完课后需要做的就是翻阅讲义消化记忆,配合真题训练找到方向,遇到死角查阅法条查漏补缺,最后水到渠成 必过司考。司法考试要采用车轮战,大家都不可能一遍就记住,一个学科在整个复习周期中最少过了 5 轮。比如 看教材算一轮,看讲义算一轮,听一遍课又算一轮,撸一遍法条又算一轮,再翻一遍讲义又是一轮,做两遍真题 又算两轮,在这一遍遍的重复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2 请问听了刑诉课还需要再去看教材吗? 教材更多的是帮你理解知识点,如果你在理解上没有困难的话,建议直接消化讲义(纯干货)。
3 请问从来没有背过法条能过司考吗? 不背法条你也可以过司考。因为讲义和教材的内容都是归纳了法条内容。法条在备考中有两个功能,一是当字典 使用。另一个功能是作为后期知识点串联的工具。学习了教材,翻看了讲义之后,你可以回到法条中,标记法条 的重点词汇和要点,加强记忆。当然如果你学习能力较弱的,该环节可以放弃,回到讲义。
所以,国家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必须受到刑事程序的规范。
效益
刑事诉讼的效益价值既包括效率,也包括在保证社会生产方面所产生的效益,即刑事诉讼对推动
4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益。

(六)刑事诉讼的阶段 公诉案件的阶段: 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一审、二审、复核、再审)—执行
3

五、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一)诉讼主体
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海关缉私部门) 专门机关
人民检察院 (3 大 4 小)
人民法院
诉讼主体
公诉案件 :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自诉案件 :自诉人、被告人
(2 种人)
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
刑事诉讼的阶段 自诉案件的阶段: 受理—审判—执行

刑事诉讼法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实务全书_札记

刑事诉讼法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实务全书_札记

《刑事诉讼法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实务全书》阅读记录目录一、基本信息 (3)二、内容简介 (4)2.1 内容概述 (4)2.2 特点介绍 (5)三、目录 (6)3.1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 (7)3.1.1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和任务 (8)3.1.2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8)3.2 第二章刑事诉讼参与人 (10)3.2.1 当事人 (11)3.2.2 其他诉讼参与人 (12)3.3 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证据 (14)3.3.1 证据的种类 (15)3.3.2 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 (16)3.4 第四章立案程序 (18)3.4.1 立案的条件和程序 (19)3.4.2 立案后的侦查措施 (20)3.5 第五章审判程序 (21)3.5.1 第一审程序 (22)3.5.2 第二审程序 (23)3.5.3 审判监督程序 (25)3.6 第六章执行程序 (26)3.6.1 执行的原则和程序 (28)3.6.2 执行的救济措施 (29)3.7 第七章特别程序 (30)3.7.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1)3.7.2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33)3.8 第八章刑事诉讼的保障与监督 (35)3.8.1 法律监督体系 (36)3.8.2 监督机制的完善 (37)四、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39)4.1 第一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1)4.2 第二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1)4.3 第三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3)4.4 第四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4)4.5 第五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5)4.6 第六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6)4.7 第七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8)4.8 第八章的重点章节摘录与解读 (49)五、结语 (50)5.1 阅读心得与体会 (51)5.2 对刑事诉讼法的展望与建议 (53)一、基本信息由于《刑事诉讼法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实务全书》是一部专业法律书籍,其阅读记录可能包含大量的法律术语、案例分析以及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等复杂信息。

刑事诉讼法易考通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易考通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易考通考试须知【考试时长】90分钟【考试方式】网络开卷【题型及分值】试卷总分100分,60分为合格。

其中包括:(1)判断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3)多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

易考通复习题第一章题目(40)第一节诉讼判断题1、诉讼就是指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通过控告和争辩而评断是非曲直、解决纠纷和争端的活动。

对2、在我国元代《大元通制》的典籍中,诉讼通常被称为“狱讼”等。

错3、社会上所有解决纠纷和争端的活动都可以称为诉讼。

错4、主持诉讼的始终是特定的国家机关。

对5、诉讼发生的主动性是诉讼中立性的必然要求。

错6、合格的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依据。

对单选题多选题1、根据解决的争讼案件的性质和所依据的实体法律不同,可以将诉讼分为()。

ABCD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宪法诉讼2、下列选项属于诉讼鲜明特征的有()。

ABCDA性质的公力性 B方式的公开性 C纠纷的严重性 D权属的独立性3、下列选项属于诉讼鲜明特征的有()。

ABCA程序的法定性 B认知的间接性 C效力的终极性 D价值的公证性第二节刑事诉讼判断题1、刑事诉讼是国家专门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证实和惩罚犯罪并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全部活动。

对2、广义的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为实行刑罚权的全部诉讼行为。

对3、刑事诉讼不一定需要诉讼参与人的参加。

错4、刑事诉讼活动是一种诉讼行为,也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活动。

对5、纠问式刑事诉讼发端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错6、混合式刑事诉讼是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盛行的一种诉讼形式。

错7、混合式诉讼形式中,侦查是公开的,审判是秘密的。

错8、对于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有着两种划分标准。

对9、“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是审问式刑事诉讼的典型概括。

错10、与行政活动相比,刑事诉讼对诉讼形式的要求更加严格。

对单选题1、狭义的刑事诉讼专指()。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制度、程序和操作方式。

本课程将结合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程序;2、理解刑事诉讼各阶段的具体操作方式;3、熟悉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及证据规则;4、了解刑事诉讼的最新发展和改革动态;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刑事诉讼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刑事诉讼法概述:介绍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基本原则等;2、刑事诉讼制度:详细介绍刑事诉讼中的各项制度,如管辖、回避、辩护、代理等;3、刑事诉讼程序:分别介绍刑事诉讼的各种程序,如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4、证据制度:介绍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证明标准、证据规则等;5、刑事诉讼实务:结合实践案例,介绍刑事诉讼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案例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标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展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然而,他在家庭中却经常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详解

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详解

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详解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的发布,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规范与完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本文将对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进行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细则。

第一部分:刑事诉讼程序在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中,对于刑事诉讼的程序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规定了刑事诉讼的起诉阶段,明确了起诉状的内容和形式,并强调了起诉状的送达程序。

其次,规定了侦查阶段的程序,包括了取证、讯问、搜查等程序的具体操作流程。

同时,还对刑事辩护人参与侦查活动的权限和义务做了明确规定。

最后,对于审判阶段的程序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开庭程序、证据收集、辩论等环节的操作要求。

第二部分:证据的收集与运用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中,对于证据的收集与运用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在证据的收集环节,明确了刑事调查人员的权力和义务,规定了取证的具体方式和程序。

其次,对于证据的保全和封存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后,规定了证据的运用方式和标准,保证了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第三部分:强制措施的适用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对强制措施的适用进行了详细解释。

这其中,对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具体规定。

同时,规定了强制措施的期限,以及案件紧急情况下的临时措施。

在适用强制措施的过程中,细则还明确了相关程序的申请、决定、变更等环节的操作要求。

第四部分:法庭审理与判决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法庭审理与判决的程序和要求。

首先,明确了法庭审理的程序、时间、地点等要素,并规定了诉讼参与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在证据的审查和辩论环节,细则详细规定了证据争议处理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最后,对于法庭判决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部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实施细则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对于依法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受理程序、受理范围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同时,细则还明确了附带民事诉讼的证据和证明要求,确保了审判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刑事诉讼及时原则解读

刑事诉讼及时原则解读

《 唐通 典 ・ 卷一四四》 大 事 , 理寺 限三十 五 日, : 大 评断毕 , 由刑 的时间范 围, 者认 为 , 笔 在刑 事诉 讼 中应包 含 侦查 、 诉 、 起 审
部 限三 十 日闻奏 ; 中事减五 日; 小事 减十 日。《 宋刑统》 不仅在 判 、 执行四个阶段 。 审判期 限上有所缩短 , 对大事 、 中事 、 小事作 出具体界定 , 而且 ( ) - 刑事诉讼原 则有两 项要求 : 一是 刑事诉 讼 的进 程不 对于逾越 审判期 限的官员 则按 “ 日笞 十 , 日加等 , 一 三 罪止杖 能过 于缓慢 、 拖拉 。因为诉讼 拖延 过长 , 导致证 据遗 失 , 会 放 八 十”5 罪。l 、8世纪 , 【治 】 71 西方一些 资产 阶级 启蒙思想家提 纵犯罪分子 。二是 刑 事诉 讼的 进程亦 不 可过 于草 率 、 促。 急 出包括及时原则在 内的一 系列 维护公 民权益 的学 说 , 这标 志 过于草率 、 急促会 导致被追诉 方无 必要 的时间准备防御 、 维护 着该原则在 理论 方 面正式 形成 。同时 , 立法 界亦颇 多建 树 。 自身 的合 法权益 。“ 时是草率和拖拉 两个 极端的折衷 , 及 人们 二战后鉴 于战争过程 中法西斯 国家对 人权 的肆意践踏 , 事 都不希望 在无充足时 间收集信息 并思考其 意义 的情 况下草率 刑

宣言 、 约。从 国家来 看 , 公 许多 国家将及时原则规定 于刑 事诉
有的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高度。 笔者 并不赞 同这种观点 。如在古 罗马 , 为提高诉 讼效率 , 严格 讼法 中,

刑事 诉 讼及 时原 则的含 义
他诉 讼参 与人 必须共同遵循 的 , 以诉讼 活动应 当在一个 合理
[ 收稿 日期]0 6 0 —1 20 — 2 5 【 者简 介 】 国宾 (97一) 男 , 南平舆人 , 南政 法大 学 讲 师 , 士 ; 作 房 16 , 河 西 硕 高一 飞(95一) 男, 南桃 江 16 , 湖 人, 西南政 法大 学教 授 , 士 , 士 生导师 。 博 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四)刑事司法协助原则
1、刑事司法协助是指一国的法院或者其他的 司法机关,根据另一国的法院或者其他司法机 关的请求,代为或者协助实施与刑事诉讼有关 的司法行为。包括:送达刑事司法文书、询问 证人和鉴定人、搜查、扣押、有关物品的移交 以及提供有关法律资料,近几年又增加引渡、遣 返、劝返等内容。
第二,回避种类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1、自行回避:办案人员主动要求回避 2、申请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
理人要求办案人员回避,若回避申请被驳回的,对驳回 申请回避的决定,可申请复议一次。 3、决定回避:相关组织决定办案人员回避 回避的程序 1、回避提出方式:口头或书面方式均可。 2、回避提出的期间:侦查、起诉、审判阶段都可以提 出。在侦查阶段提出的,侦查活动继续进行;在起诉、 审判阶段提出的,起诉、审判活动要暂停。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2、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
第一、国家间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反腐 败公约》)。
第二、国家间签订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第三、国家间临时达成的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互惠协议。 第四、国内的法律规定。 截至2014年9月,我国已与56个国家签订95项司法协助
条约、协定。同时,我国政府批准加入了25个含有司 法协助性质或内容的国际多边公约。如:《联合国打 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 在国际司法协助领域做到了“有约可依”。
3、互相制约:则是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检、法三机关按照法律的分 工,分别把关,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三机关之间的理想关系应当是,以互相制约为主,在 此前提下强调积极配合。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三)法院统一定罪原则 1、法律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未经
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 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的。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2、依法不予追诉案件的处理
(1)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 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 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 证明。
(2)检察院对于符合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案件,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3)法院对于符合第15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裁 定终止审理或者驳回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二、基本制度
(一)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源于13世纪英国的“自然正义”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 “任何人均不得担任自己诉 讼案件的法官”。;“法官在制作裁判时应 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
2、基本含义: (1)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法院统一行使, 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个人无权行使。 (2)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必须严格依照法定 程序。 (3)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 罪。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为贯彻这一原则,立法上明确规定: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称呼。②明确控 诉方负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 己无罪的义务。③疑案作无罪处理( 162条规定的无罪判决)。④辩护律师 提前介入到侦查阶段。⑤取消免予起诉 制度。⑥对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予以排 除(刑诉法54条)。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7条) 1、分工负责: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进行刑事诉讼 时,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尽职尽责,既不能互相取 代,也不应互相推诿。
2、互相配合:是指公、检、法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应当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互相补充,共同完成揭露 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诉讼任务。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回避的人员及种类
第一,回避人员 1.审判人员:参与案件审理活动的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审委会成员、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2.检察人员:参与案件侦查或起诉活动的检察人员、检 委会成员、书记员、司法警察、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3.侦查人员:参与案件侦查活动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 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员。
北方民族大学 法学院
《刑事诉讼法学》
主讲 梁旭红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原则(5条)
理解: 1、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时,只服 从法律。 2、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 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遵循司法规律的客观要求,让审理者裁判,由裁 判者负责。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五)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
1、依法不予追诉原则的内容
根据刑诉法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 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 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回避制度是指与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 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等人员不得参 与本案处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回避理由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 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 案件公正处理的。 5、审判、检察、侦查人员接受当事人或其委 托人的请客送礼或违规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 的。(对违规的审判、检察、侦查人员还应追 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二)公开审判制度
1、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依法 公开进行的制度。
2、“公开”(1)向当事人、社会公开(允许旁听、报 道);(2)审理过程公开(除法庭评议)
3、不公开的情形: (1)涉及国家秘密的; (2)涉及个人隐私的; (3)涉及商业秘密的,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